CN101345559A - 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5559A
CN101345559A CNA2007101306118A CN200710130611A CN101345559A CN 101345559 A CN101345559 A CN 101345559A CN A2007101306118 A CNA2007101306118 A CN A2007101306118A CN 200710130611 A CN200710130611 A CN 200710130611A CN 101345559 A CN101345559 A CN 101345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adio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model
signal strength
propagation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06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泽富
谢小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谭泽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谭泽富 filed Critical 谭泽富
Priority to CNA2007101306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55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5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55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估区域所属的典型区域类型,选择相应于典型区域类型的无线传播模型;根据基站的发射功率、测量点的信号强度、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该基站与该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当前选取的无线传播模型,得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相应于该无线传播模型,估算预估区域内所有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本发明的方法,考虑到了基站信号在不同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传播时存在的不同路径损失,采用该方法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可以精确地对无线传播环境进行模拟,从而提高了预估区域基站信号强度损失的精度。

Description

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强度损失估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运营商们需要为无线网络的基础建设承担大量资金,而且在整个无线网络建设过程中,无线网络的性能会随着无线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出现变化,因此,在保证运营商对无线网络的接入以及无线网络性能的基础上,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无线网络性能,需要进行精确、有效的网络优化。在网络优化中,通常根据预估区域所属的无线传播环境,选择与其相应的无线传播模型,根据无线传播模型中的参数,估算预估区域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无线传播模型的选择直接影响网络优化的精确性。无线传播模型是指:相应于不同无线传播环境,在选取若干典型区域类型条件下,根据大量的实际测量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和归纳,得到的描述无线传播路径损失与频率、距离以及天线高度等参数的数学关系式。无线传播模型用于提供对无线传播环境的模拟。由于每个预估区域的无线传播环境是不一样的,仅当预估区域属于典型区域类型时,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对该预估区域的无线传播环境进行精确的模拟,而针对其他非典型区域类型的预估区域的无线传播环境,采用上述方法将无法进行精确的模拟,从而在估算预估区域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时,存在很大误差。
目前,针对需要提高对其他非典型区域类型的预估区域的无线传播环境进行模拟的精度问题,采用的处理思想是:对典型区域类型的无线传播模型进行本地修正,基于修正后无线传播模型中的参数,估算预估区域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具体修正方法为:根据预估区域的具体地貌、基站的数量等要素,确定预估区域所属的典型区域类型,并选择所确定类型相应的无线传播模型;在预估区域中,通过接收机测量多个测量点的信号强度,基于多个测量值计算出无线传播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即通过对多个测量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平均补偿后的修正系数;并将根据修正系数进行修正后的无线传播模型用于该预估区域内的预估点,进行预估点信号强度的估算,从而预估出预估区域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耗。
采用上述修正方法存在的缺点为:未考虑到基站信号在沿着不同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传播时,存在不同路径损失的具体情况。由于在无线传播环境中信号在无线传播路径上传播具有复杂性,因此,从基站发射出的信号,经由不同的无线传播路径,经过直线传播、反射或散射后,到达接收机,导致在不同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基站信号的路径损失不同。然而采用现有的修正方法对预估区域内不同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是基于同一修正系数进行修正的,得到的是同一个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所以无法对预估区域的无线传播环境进行精确地模拟,导致预估出的基站信号强度路径损失仍然存在很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能精确地对预估区域的无线传播环境进行模拟,从而提高对基站信号强度路径损失的预估精度,使预估精度接近100%。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预估区域所属的典型区域类型,选择与所述典型区域类型对应的无线传播模型;
B、根据所述预估区域中基站的发射功率、测量点的信号强度、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该基站与该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当前选取的无线传播模型,计算所选取的无线传播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得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
C、根据所述基站发射功率、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预估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所得到的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预估出在该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
D、判断是否获得所述预估区域内所有无线传播方向上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如果否,则继续执行步骤A~步骤C;如果是,则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其中,步骤A中所述典型区域类型包括城市区域、农村区域以及区域具体地形。
其中,一条路径上的预估点位于由相邻两个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构成的传播区域之间时,所述步骤B与步骤C之间进一步包括:
E、判断所述路径与两个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中的一个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夹角是否超过预设的精度范围,如果未超过,则所述路径上的预估点选取相应于当前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所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否则,所述路径上的预估点选取相应于两个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中的另一个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所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
其中,所述步骤D后进一步包括:
F、根据获取的所述预估区域中所述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生成预估区域的所述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
其中,步骤B所述计算无线传播模型中系数的操作中进一步包括:
B11、在全部所述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对选取的同一个无线传播模型进行修正。
其中,步骤B所述计算无线传播模型中系数的操作中还进一步包括:
B21、在全部所述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对选取的一个以上不同的无线传播模型进行修正。
其中,在所述步骤B11或步骤B21中,进一步还包括:
在同一个所述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在距离所述基站不同距离上设置一个以上所述测量点时,以获取的相邻两个所述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划分区间,相应于所述区间对所述无线传播模型进行分区间修正。
其中,相应于所述区间对所述无线传播模型的系数进行分区间修正的操作具体为:依据所述预估区域中所述基站的发射功率、在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所述区间当前测量点的信号强度、该基站与该当前测量点的距离、以及所述无线传播模型,计算该无线传播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得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
其中,相应于所述区间对所述无线传播模型的系数进行分区间修正的操作具体为:根据所述预估区域中所述区间前一个测量点的发射功率、在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该区间当前测量点的信号强度、该前一个测量点与该当前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无线传播模型,计算所述无线传播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得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
本发明的方法在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时,考虑了基站信号沿不同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传播时存在不同路径损失的具体情况,在预估区域中的每个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设置一个测量点进行修正,即沿着不同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通过接收机测量各测量点的信号强度,分别获得不同方向无线传播模型中的修正系数,根据修正系数进行修正的不同方向无线传播模型可以精确地反映相应于不同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的无线传播环境。
进一步的,本发明在预估区域中的每个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设置一个以上测量点进行分区间修正,即:通过接收机测量在同一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距离基站不同位置各测量点的信号强度,分别获得各区间无线传播模型中的修正系数,如此,本发明中根据修正系数进行修正的各区间无线传播模型可以精确地反映相应于同一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距离基站不同传播距离的无线传播环境。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可以精确地对预估区域的无线传播环境进行模拟,从而提高了对基站信号强度路径损失的预估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条路径位于两个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之间的判断操作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体现基站信号覆盖范围的等功率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为:考虑到基站信号在不同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传播时存在不同路径损失的具体情况,根据预估区域的具体地貌、基站的数量等要素,确定预估区域所属的典型区域类型,并选择所确定类型相应的无线传播模型;利用接收机测量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各测量点的信号强度;根据天线角度增益、基站的发射功率、测量点的信号强度以及在该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基站与测量点之间的距离,获得该无线传播模型的修正系数;根据修正系数进行修正获得的无线传播模型来预估该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
上述仅仅是根据修正系数对一个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的无线传播模型进行修正的方法,进一步的,沿用上述修正方法,根据修正系数进行修正获得在预估区域内所有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的无线传播模型,并分别计算各个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从而得到基站在该预估区域内的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以及信号强度覆盖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个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设置一个测量点时,在预估区域中的全部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对选取的同一个无线传播模型进行修正。此时,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预估区域所属的典型区域类型,选择与所述典型区域类型对应的无线传播模型f({ai})。
这里,所述典型区域类型包括:城市区域和农村区域两大类。其中,城市区域还包括密集市区、普通市区、郊区三小类。具体描述如下:
密集市区:指区域内建筑物平均高度或平均密度明显高于城市内周围建筑物,地形相对平坦,中高层建筑较多;
普通市区:指具有城市建筑物平均高度或平均密度的区域;经济较发达、有较多建筑物的城镇;
郊区:指城市边缘区域,建筑物较少,以低层建筑为主;经济普通、有一定建筑物的小镇;
农村:指孤立的村庄;具有建筑物少、成片的开阔地等特点的区域;
除上述四类基本的典型区域类型外,还包括山地、林区、湖泊、海面、岛屿等区域具体地形,每种区域具体地形均存在与其对应的无线传播模型。
步骤102、当预估区域内的所有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都选择同一个无线传播模型时,将基站的发射功率、测量点的信号强度以及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基站与测量点之间的距离,输入到选定的无线传播模型f({ai})中,计算无线传播模型f({ai})中的待定参数即修正系数。这里,需要计算的待定参数指ai,i=1,2,3....n,n是待定参数个数。
其中,预估区域内基站的发射功率为pt,当基站信号沿着一个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衰减到所述测量点时,在该测量点,通过接收机接收到衰减的基站信号为pr,即该测量点的信号强度为pr。在该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该测量点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为d,g(pt,pr,d)为f({ai})的反函数。将预估区域内基站的发射功率pt、测量点的信号强度pr、测量点与基站之间的距离d,输入到所述无线传播模型,即通过公式 g ( p t , p r , d ) ⇒ f ( { a i } ) , 计算无线传播模型f({ai})中的待定参数ai,i=1,2,3....n,n是待定参数个数;
当得到待定参数ai,i=1,2,3....n后,就得到了沿该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f1({ai})。
步骤103、将所述基站发射功率、该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预估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所得到的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f1({ai}),预估出该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
其中,根据无线传播模型f1({ai}),将预估区域内基站的发射功率pt、在这个无线传播路径上各预估点与基站之间的距离dj,j=1,2,3....m,输入到公式pri=f1({ai},pt,dj),j=1,2,3....m,计算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得到该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其中,m为预估点的个数。
步骤104、判断是否获得所述预估区域内所有无线传播方向上的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如果未获得,则继续执行步骤101~步骤103,直到获得所述预估区域内所有无线传播方向上的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为止;如果已获得,则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采用步骤101~步骤104获得预估区域内所有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而得到该预估区域内基站信号强度的覆盖范围。
当一个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设置一个测量点时,在预估区域中的全部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也可以对选取的一个以上不同的无线传播模型进行修正。
在接收机沿着预设的移动路径进行实际测量,且一条移动路径上的预估点位于由相邻两个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构成的传播区域之间时,由于根据接收机的实际测量需要,在该条路径上未设置测量点,因此不能根据测量点得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
进而,所述两个无线传播路径方向对应两个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并且两个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是不同,因此,在步骤102与步骤103之间还包括一个步骤:需要根据预设的精度范围Δβ和该条路径与上述两个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夹角,即对应于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角增量Δα,来判断该条路径上的各预估点选择两个无线传播模型中的哪一个,判定后根据选定的无线传播模型来预估该条路径上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
其中,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是根据精度来确定的,当精度为1度时,则分为360个传播方向;当精度为0.5度,则分为720个传播方向;当精度为0.1度,则分为3600个传播方向,以此类推。
具体判断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5a、判断该条路径与两个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中的一个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夹角Δα是否超过预设的精度范围Δβ,如果否,则执行步骤105b;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5c;
步骤105b、该条路径上的预估点选取相应于当前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所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结束当前判断流程;
步骤105c、该条路径上的预估点选取相应于两个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中的另一个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所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
举个具体例子来说,在精度是1度时,现有一条无线传播路径,它所在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为1度传播方向,对应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f″′1({ai});另一条无线传播路径,它所在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为2度传播方向,对应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f″′2({bj});预设的精度范围Δβ为0.5度;
如果现有一个预估点,它所在路径未设置测量点,且位于角度1.2度,由于基于1度传播方向来说,预估点所在的无线传播路径与该无线传播路径的角增量Δα为0.2度,未超过0.5度,则确定其具体传播方向为1度传播方向,选取无线传播模型f″′1({ai});如果现有另一个预估点,它所在路径也未设置测量点,且位于角度1.6度,由于基于1度传播方向来说,预估点所在的无线传播路径与该无线传播路径的角增量Δα为0.6度,超过0.5度,则确定其具体传播方向为2度传播方向,选取无线传播模型f″′2({bj})。
由于在预估区域中,预估点与基站的距离不同,在同一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也不同,因此,进一步的,本发明在预估区域中的每个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设置一个以上测量点进行分区间修正,即通过接收机测量在同一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距离基站不同位置的测量点的信号强度,分别获得各区间无线传播模型中的修正系数,根据修正系数进行修正的各区间无线传播模型可以精确地反映相应于同一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距离基站不同传播距离的无线传播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进行分区间修正的操作,包括以下两种具体情况:
一种具体情况:
首先,以基站的位置作为参照点,基站的信号作为信号发射源,以第一个测量点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作为一个区间,根据基站的发射功率p″′t,当前测量点的信号强度p″′r1,基站与当前测量点的直线距离d″′1,采用步骤101~步骤104所述的操作流程,对无线传播模型f″′({ai})进行修正。针对修正后的无线传播模型f″′1({ai})来预估所述区间中其他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
然后,除了第一个测量点外,对于该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的其他测量点p″′ri,i=2,3....n,以基站的位置作为参照点,基站的信号作为信号发射源,沿着基站到测量点的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以当前测量点与前一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来划分一个区间,该距离信息为Δdj=d″′i+1-d″′i,j=1,2,3....n-1,i=1,2,3....n,根据基站的发射功率p″′t,当前测量点的信号强度p″′ri,i=2,3....n,基站与当前测量点的距离d″′i,i=2,3....n,采用步骤101~步骤104所述的操作流程,对无线传播模型f″′({ai})进行修正,针对修正后的无线传播模型f″′i({ai}),i=2,3....n,预估区间Δdj中其他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即每次修正后的无线传播模型仅用于相邻的当前测量点与前一个测量点所划分的区间内,预估该区间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
举个具体例子来说,当沿着基站到测量点的方向上遇到第二个测量点时,该点的信号强度为p″′r2,此时,当前测量点即第二个测量点,前一个测量点即第一个测量点,以二者之间的距离来划分一个区间,该距离为Δd=d″′2-d″′1,根据基站的发射功率p″′t,当前测量点的信号强度p″′r2,基站与当前测量点的距离d″′2,采用步骤101~步骤104所述的操作流程,对无线传播模型f″′({ai})进行修正,针对修正后的无线传播模型f″′2({ai})中的参数,预估距离为Δd=d″′2-d″′1的两个测量点所划分的区间内,其他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
另一种具体情况:
沿着基站到测量点的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以前一个测量点的位置作为参照点,前一个测量点的信号作为信号发射源,以当前测量点与前一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来划分一个区间,该距离为Δd=d″′i+1-d″′i,i=1,2,3....n,根据前一个测量点的发射功率p″′ri,i=1,2,3....n,当前测量点的信号强度p″′ri+1,i=1,2,3....n,二者之间的距离Δd=d″′i+1-d″′i,i=1,2,3....n,采用步骤101~步骤104所述的操作流程,对无线传播模型f″′({ai})进行修正,针对修正后的无线传播模型f″′i({ai}),i=2,3....n,预估所述区间中其他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即每次修正后的无线传播模型仅用于相邻的当前测量点与前一个测量点所划分的区间内,预估该区间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
举个具体例子来说,当沿着基站到测量点的方向上遇到第二个测量点时,该点的信号强度为p″′r2,此时,当前测量点即第二个测量点,前一个测量点即第一个测量点,以二者之间的距离来划分一个区间,该距离为Δd=d″′2-d″′1,根据第一个测量点的发射功率p″′r1,当前测量点的信号强度p″′r2,二者之间的直线距离Δd=d″′2-d″′1,采用步骤101~步骤104所述的操作流程,对无线传播模型f″′({ai})进行修正,针对修正后的无线传播模型f″′2({ai})中的参数,预估距离为Δd=d″′2-d″′1的两个测量点所划分的区间内,其他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基站在区域b,该区域b可通过设置直角坐标系或极坐标系等坐标系表示,这里采用极坐标系。根据预设置的极坐标系以及本发明的方法,实现在电子地图上生成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
如图3所示,预设置的极坐标系具体如下:
极坐标系的极点o:用于描述基站的位置;对位置不是在极点的基站,通过平移,将它移到极点。
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基准oa:角度为0度的传播方向。
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以与所述基准oa之间的夹角来描述,如1度传播方向指:按顺时针方向将oa旋转1度即与所述基准oa之间的夹角为1度。
根据预设置的极坐标系以及本发明的方法,实现在电子地图上生成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的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将基站所在区域b的纸质地图生成对应的电子地图,或直接利用已有的电子地图;
在电子地图中,通过GPS,导入基站以及所述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各测量点的位置信息;通过接收机采集所述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基站以及各测量点的信号强度,并将其作为修正无线传播模型的数据源,同时,保存包括所述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信号强度信息的文件。
步骤202、根据区域b所属的典型区域类型,选择与典型区域类型对应的无线传播模型。
步骤203、对区域b内的所有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都选择同一个无线传播模型时,根据区域b内中基站的发射功率、测量点的信号强度、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该基站与该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当前选取的无线传播模型,计算所选取的无线传播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得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
步骤204、根据所述基站发射功率、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预估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所得到的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预估出在该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
步骤205、判断是否获得区域b内所有无线传播方向上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如果未获得,则继续执行步骤202~步骤204;如果获得,则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步骤206、根据获得区域b内所有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而得到区域b内基站信号强度的覆盖范围。
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在电子地图上生成基站覆盖范围的等功率效果图。图3不是完整的描述基站覆盖范围的等功率效果图,只是对等功率效果图进行举例描述,用深浅不同的线型分别代表不同功率曲线,同一线型代表位于该功率曲线上的各点功率相同,功率曲线之间以5dB为间距进行划分。
图3中,一条无线传播路径ob与按照精度划分的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一致,与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基准oa之间的夹角1为αi-1,该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指αi-1度传播方向;另一条无线传播路径oc与按照精度划分的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一致,与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基准oa之间的夹角2为αi,该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指αi度传播方向。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一条路径od上的预估点位于由相邻两个所述无线传播路径ob、以及oc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传播区域之间,且该条路径od与其中一个无线传播路径oc所在αi度传播方向之间的夹角3为角增量Δα时,则步骤203与步骤204之间进一步包括步骤:根据精度范围Δβ以及Δα判定后,确定该条路径od所属于的具体传播方向,以及所选取的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根据区域基站的发射功率pt、在一个传播路径所在传播方向测量点的信号强度pr、修正后的无线传播模型f({ai}),通过公式d=f({ai},pt,pr),可以估算出测量点与基站的距离信息d。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预估区域所属的典型区域类型,选择与所述典型区域类型对应的无线传播模型;
B、根据所述预估区域中基站的发射功率、测量点的信号强度、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该基站与该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当前选取的无线传播模型,计算所选取的无线传播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得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
C、根据所述基站发射功率、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预估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所得到的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预估出在该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
D、判断是否获得所述预估区域内所有无线传播方向上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如果否,则继续执行步骤A~步骤C;如果是,则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典型区域类型包括城市区域、农村区域以及区域具体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条路径上的预估点位于由相邻两个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构成的传播区域之间时,所述步骤B与步骤C之间进一步包括:
E、判断所述路径与两个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中的一个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夹角是否超过预设的精度范围,如果未超过,则所述路径上的预估点选取相应于当前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所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否则,所述路径上的预估点选取相应于两个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中的另一个无线传播路径方向的所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后进一步包括:
F、根据获取的所述预估区域中所述各预估点的信号强度,生成预估区域的所述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计算无线传播模型中系数的操作中进一步包括:
B11、在全部所述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对选取的同一个无线传播模型进行修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计算无线传播模型中系数的操作中还进一步包括:
B21、在全部所述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对选取的一个以上不同的无线传播模型进行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11或步骤B21中,进一步还包括:
在同一个所述无线传播路径的方向上,在距离所述基站不同距离上设置一个以上所述测量点时,以获取的相邻两个所述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划分区间,相应于所述区间对所述无线传播模型进行分区间修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应于所述区间对所述无线传播模型的系数进行分区间修正的操作具体为:依据所述预估区域中所述基站的发射功率、在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所述区间当前测量点的信号强度、该基站与该当前测量点的距离、以及所述无线传播模型,计算该无线传播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得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应于所述区间对所述无线传播模型的系数进行分区间修正的操作具体为:根据所述预估区域中所述区间前一个测量点的发射功率、在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方向上该区间当前测量点的信号强度、该前一个测量点与该当前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无线传播模型,计算所述无线传播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得到修正的无线传播模型。
CNA2007101306118A 2007-07-10 2007-07-10 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 Pending CN1013455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306118A CN101345559A (zh) 2007-07-10 2007-07-10 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306118A CN101345559A (zh) 2007-07-10 2007-07-10 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5559A true CN101345559A (zh) 2009-01-14

Family

ID=40247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306118A Pending CN101345559A (zh) 2007-07-10 2007-07-10 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555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8761A (zh) * 2009-12-30 2011-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播模型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2547752A (zh) * 2010-12-07 2012-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WO2012088959A1 (zh) * 2010-12-28 2012-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和设备
CN103179580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覆盖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9981195A (zh) * 2017-12-28 2019-07-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无线信号强度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1261243A1 (ja) * 2020-06-25 2021-12-30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8761A (zh) * 2009-12-30 2011-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播模型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2118761B (zh) * 2009-12-30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播模型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2547752A (zh) * 2010-12-07 2012-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2547752B (zh) * 2010-12-07 2015-08-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WO2012088959A1 (zh) * 2010-12-28 2012-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和设备
CN103179580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覆盖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3179580B (zh) * 2011-12-23 2017-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覆盖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9981195A (zh) * 2017-12-28 2019-07-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无线信号强度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981195B (zh) * 2017-12-28 2021-09-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无线信号强度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1261243A1 (ja) * 2020-06-25 2021-12-30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32271B1 (ko) 실내 무선 측위를 위한 핑거프린트 데이터베이스 자동 생성방법
US7634265B2 (en) Radio wav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 estimation system, and its method and program
Zhuang et al. Autonomous smartphone-based WiFi positioning system by using access points localization and crowdsourcing
Roos et al. A statistical modeling approach to location estimation
US9639557B2 (en) Positioning system
CN102752855B (zh) 基于路径规则和预测的室内人员定位系统及方法
US20140128100A1 (en) Binning Venues Into Categories Based On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CN102291817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于位置测量样本的群定位方法
CN101345559A (zh) 对基站信号强度的路径损失进行估算的方法
CN105474031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3d定位的3d扇区化路径损耗模型
CN105004340A (zh) 结合惯性导航技术和指纹定位技术的定位误差修正方法
CN102841345A (zh) 电子装置、定位方法与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与记录介质
KR101709411B1 (ko) 가중치 삼변측량법에 기반한 위치 측정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실내 측위 방법
CN109121074A (zh) 用于评估室内定位系统的度量标准
CN104812063A (zh) 室内环境下基于虚拟传感器的波达时间toa定位方法
CN103249144A (zh) 一种基于c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
TW201822558A (zh) 估算裝置及其無線網路之通訊品質估算方法及電表安裝方法
CN105187139B (zh) 一种基于群智感知的室外无线信号接收强度地图构建方法
JP4727421B2 (ja) 電磁場評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3561412A (zh) 一种基于平稳随机过程的信道相关阴影衰落构建的方法
CN104898087A (zh) 基于动态环境衰减因子的粒子滤波室内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1373216A (zh) 可携式通讯装置的定位方法
KR102118981B1 (ko) 비콘 신호와 핑거프린트 맵 기반의 실내 측위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504357B1 (ko) 측정 데이터를 이용한 무선망 최적화용 지형 지물 정보 추출 방법
Moradbeikie et al. A cost-effective LoRaWAN-based IoT localization method using fixed reference nodes and dual-slope path-loss mode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AN ZEFU

Effective date: 201106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ai Minlu

Inventor after: Tan Zefu

Inventor after: Xie Xiaowei

Inventor after: Lei Guoping

Inventor before: Dai Minlu

Inventor before: Tan Zefu

Inventor before: Xie Xiaow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DAI MINLU TAN ZEFU XIE XIAOWEI TO: DAI MINLU TAN ZEFU XIE XIAOWEI LEI GUOPING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404000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TO: 404100 NO. 780, SECTION 2 OF SHALONG ROAD,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02

Address after: 404100 Chongqing District, Wanzhou salon Road No. two, No. 780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404000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Tan Zefu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