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9270B - 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09270B CN104809270B CN201510121477.XA CN201510121477A CN104809270B CN 104809270 B CN104809270 B CN 104809270B CN 201510121477 A CN201510121477 A CN 201510121477A CN 104809270 B CN104809270 B CN 1048092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ray
- bicyclic
- absorber
- monocyclic
- equival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高效设计基于方环阵列的吸收体的方法 — 方环阵列等效电路结合遗传算法。该方法首先在无耗方环阵列的等效电路模型基础上,引入电阻损耗与等效介电常数两个参量,得出中心加载集总电阻的单/双环阵列等效电路模型及计算公式;然后结合传输线理论,最终推导出多层结构吸收体的等效电路;最后在等效电路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结构的性能进行优化,形成完整的优化设计流程。该方法可设计基于方环阵列的多层吸收体,并可根据实际需求来定义设计目标,可自由设计宽带低剖面吸收体。使用该方法设计吸收体,时间短、误差小并且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吸收体的设计方法,特别是一种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益重要的隐身和电磁兼容(EMC)技术中,电磁波吸收材料的作用和地位十分突出,已成为现代军事中电子对抗的法宝和秘密武器。目前电路模拟吸收体作为一种结构型的吸波材料受到广泛关注。电路模拟吸收体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即由吸波材料中周期性金属条、栅、片构成的电阻片组成。
等效电路可用于对电阻片的电感、电容等参数进行分析和设计,但由于单元周期之间复杂的耦合,往往不易获得精确的等效电路。近年来,对于等效电路的研究多数停留在定量分析,即可以用于解释吸收体的反射特性,却无法用于精确的指导设计。
方环阵列是一种经典的频率选择表面(FSS)结构,它能够实现双极化特性,并可以在固定的基底材料上实现较大带宽。近几年来,加载了集总电阻的方环阵列的等效电路的研究往往忽视或粗略估计整个结构的欧姆损耗,导致等效电路的不准确。
在等效电路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优化算法即可实现吸收体的快速设计。优化算法有许多种,例如:退火算法、蚁群算法、遗传算法。其中遗传算法以其灵活性强等优点,经常用于各类吸收体的优化设计中。
但是现有技术中尚无一种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此方法可用于基于不同需求的宽带、低剖面微波吸收体设计。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吸收体的工作频段f1~f2选择介质基底材料的介电常数εi、厚度di与层数n,之后将这些介质基底一层一层叠起放置,最后一层介质基底采用金属板接地;
介质基底材料的厚度di、层数n与介电常数εi的确定公式为:
其中c为光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率。
步骤2、每两层介质之间空置或放置金属贴片阵列,所述金属贴片阵列为单环阵列或双环阵列;单环阵列与双环阵列均由方环通过二维排布组成,其中单环为一个方环,双环为中心线重合的两个方环,每个方环均为方形环状金属贴片,其四臂的中心加载集总电阻;
单环与双环阵列的周期长度均为p;双环阵列中,外环的外围边长为a1,宽度为w1,两外环之间的距离为g1,四臂加载的集总电阻阻值为R01;双环阵列中,内环的外围边长为a2,宽度为w2,内外环之间的距离为g2,内环四臂加载的集总电阻阻值为R02;
单环外围边长a,宽度为w,两环之间的距离为g,四臂加载的集总电阻阻值为R0。
步骤3、确定单环与双环阵列的输入阻抗;具体为:
步骤3-1、将单环阵列等效为串联谐振电路,其中Xf、Bf、Rf分别代表单环串联电路中的感抗、容抗和欧姆损耗;
将双环阵列的内、外两环分别由两个串联电路等效,双环阵列总体的等效电路为两个串联电路的并联电路,其中Xf1、Bf1、Rf1分别代表双环阵列中外环的等效电路的感抗、容抗和欧姆损耗,Xf2、Bf2、Rf2分别为双环阵列中内环的等效电路的感抗、容抗和欧姆损耗;
步骤3-2、根据上述等效结果,确定单环与双环等效电路中的感抗、容抗,具体公式如下:
单环和双环阵列的感抗和容抗(Xf、Bf、Xf1、Bf1、Xf2、Bf2)的计算基于函数F,其中F函数的计算如下:
F(px,dx,λx)=px/λx·cos[ln(csc0.5πdx/px)+G(px,dx,λx)]
其中px、dx、λx均为函数中的变量,且
单环阵列的感抗Xf、容抗Bf的计算公式如下:
双环阵列的感抗、容抗(Xf1、Bf1、Xf2、Bf2)的计算公式如下:
Xf1/Z0=2a1/p·X1X2/(X1+X2),Xf2/Z0=a2/p·X3;
Bf1·Z0=0.75a1/p·B1,Bf2·Z0=a2/p·B1B2/(B1+B2);
其中λ为自由空间波长,λe为等效介质波长,计算公式为λe=λ/(εe)-0.5,其中εe为等效介电常数,计算公式为:其中di、εi为介质基底的厚度、介电常数,wa为单环/双环金属臂的平均宽度;其中Z0为自由空间阻抗377Ω;
步骤3-3、根据上述等效结果,确定单环与双环等效电路中的欧姆损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单环和双环阵列的欧姆损耗(Rf、Rf1、Rf2)的计算基于函数R,其中R函数的计算如下:
其中M=0.014·εy·Ry,fc=1.67c/(py+ay-wy);c为光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率,f为频率;py、ay、wy、Ry、εy均为函数中的变量;
因此,单环阵列的欧姆损耗Rf=R(p,a,w,R0,εe),双环阵列的欧姆损耗Rf1、Rf2的计算如下:
R1=R(p,a1,w1,R01,εe),R2=R(p,a2,w2,R02,εe)
Rf1=R1,Rf2=2R1·R2/(R1+R2);
步骤3-4、根据上述等效结果,计算单环、双环阵列的输入阻抗,所用公式如下:
单环阵列的输入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Zsurf=Rf+j(Xf-1/Bf)
双环阵列的输入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Zsurf=[Rf1+j(Xf1-1/Bf2)]||[Rf2+j(Xf2-1/Bf2)]。
步骤4、对多层吸收体结构进行等效,确定吸收体的输入阻抗;具体为:
步骤4-1、将多层吸收体等效为一个串并联混合电路,其中多层吸收体的接地面等效为短路,每一层介质基底等效为一段传输线,每一层的单环、双环阵列等效方法与步骤3-1相同;
步骤4-2、根据上述等效结果,确定多层吸收体的输入阻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Zsurf,i=Zsub,i||[Rf,i+j(Xf,i-1/Bf,i)]
其中εi和di分别是第i(=1,2,…..n)层介质基底的相对介电常数和厚度;Zsub,i和Zsurf,i分别代表第i层介质和第i'层方环阵列的阻抗;f为频率;其中当i=1时,Zsurf,0=0;
通过以上两组公式的叠加,当i=n'时,Zsurf,n即为吸收体的输入阻抗Zin。
步骤5、根据吸收体的输入阻抗,确定吸收体的反射系数;确定吸收体的反射系数Γ所用公式为:
Γ=(Zin-Z0)/(Zin+Z0)
其中Z0为自由空间阻抗377Ω。
步骤6、定义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吸收体结构,从而得到优化的吸收体结构。所述目标函数的公式如下:
将步骤5得出的吸收体的反射系数Γ采样为N个点Γi(i=1~N),自适应函数定义为fitness=-BW,其中Γi<LE且Γi+1<LE,BW为吸收体的带宽,LE为根据实际需求定义的反射系数标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与传统吸收体设计方法相比,能够实现快速设计,无需人工手动优化,节约时间;2)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灵活,针对不同应用背景,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宽带、低剖面微波吸收体;3)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精度高,在波长大于单元周期结构的边长的频段内,优化所得结果与全波仿真相比,-10dB的吸收带宽误差在5%内。
附图说明
图1为单环阵列的单元结构示意图与等效电路,其中(a)为单环阵列的单元结构示意图,(b)为单环阵列的单元结构的等效电路。
图2为双环阵列的单元结构示意图与等效电路,其中(a)为双环阵列的单元结构示意图,(b)为双环阵列的单元结构的等效电路。
图3为多层结构吸收体的单元结构示意图与等效电路,其中(a)为吸收体的单元结构示意图,(b)为吸收体的单元结构的等效电路。
图4为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吸收体结构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基于方环阵列的宽带吸收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基于方环阵列的宽带吸收体的反射特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为一种快速高效设计基于方环阵列的电磁吸收体的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介绍本发明。
步骤1、根据吸收体的工作频段f1~f2选择介质基底材料的介电常数εi、厚度di与层数n。其中,工作频段f1~f2、介电常数εi、厚度di与层数n满足以下关系:
将这些介质基底一层一层叠起放置,最后一层介质基底采用金属板接地;
步骤2、每两层介质之间空置或放置金属贴片阵列,所述金属贴片阵列为单环阵列或双环阵列。单环阵列与双环阵列均由方环通过二维排布组成,其中单环为一个方环,双环为中心线重合的两个方环,每个方环均为方形环状金属贴片,其四臂的中心加载集总电阻;
单环与双环阵列的周期长度均为p;双环阵列中,外环的外围边长为a1,宽度为w1,两外环之间的距离为g1,四臂加载的集总电阻阻值为R01;双环阵列中,内环的外围边长为a2,宽度为w2,内外环之间的距离为g2,内环四臂加载的集总电阻阻值为R02,如图2(a)所示;
单环外围边长a,宽度为w,两环之间的距离为g,四臂加载的集总电阻阻值为R0,如图1(a)所示;
步骤3、利用等效电路确定单环与双环阵列的输入阻抗;
步骤3-1、将单环阵列等效为串联谐振电路,如图1(b)所示,其中Xf、Bf、Rf分别代表单环串联电路中的感抗、容抗和欧姆损耗;
将双环阵列的内、外两环分别由两个串联电路等效,如图2(b)所示,双环阵列总体的等效电路为两个串联电路的并联电路,其中Xf1、Bf1、Rf1分别代表双环阵列中外环的等效电路的感抗、容抗和欧姆损耗,Xf2、Bf2、Rf2分别为双环阵列中内环的等效电路的感抗、容抗和欧姆损耗;
步骤3-2、根据上述等效结果,确定单环和双环阵列的感抗和容抗(Xf、Bf、Xf1、Bf1、Xf2、Bf2),感抗和容抗的计算基于函数F,其中F函数的计算如下:
F(px,dx,λx)=px/λx·cos[ln(csc0.5πdx/px)+G(px,dx,λx)]
其中px、dx、λx均为函数中的变量,且
单环阵列的感抗Xf、容抗Bf的计算参考文献[1]R.J.Langley and E.A.Parker,“Equivalent-circuit models for arrays of square loops,”Electron.Lett.,vol.18,no.7,pp.294–296,1982;具体公式如下:
双环阵列的感抗、容抗(Xf1、Bf1、Xf2、Bf2)的计算公式参考文献[2]R.J.Langley andE.A.Parker,“Double-square frequency-selective surfaces and their equivalentcircuit,”Electron.Lett.,vol.19,no.17,pp.675–677,1983;具体公式如下:
Xf1/Z0=2a1/p·X1X2/(X1+X2),Xf2/Z0=a2/p·X3;
Bf1·Z0=0.75a1/p·B1,Bf2·Z0=a2/p·B1B2/(B1+B2);
其中λ为自由空间波长,λe为等效介质波长,计算公式为λe=λ/(εe)-0.5,其中εe为等效介电常数,计算公式为:其中di、εi为介质基底的厚度、介电常数,wa为单环/双环金属臂的平均宽度;其中Z0为自由空间阻抗377Ω;
步骤3-3、根据上述等效结果,确定单环与双环等效电路中的欧姆损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单环和双环阵列的欧姆损耗(Rf、Rf1、Rf2)的计算基于函数R,其中R函数的计算如下:
其中M=0.014·εy·Ry,fc=1.67c/(py+ay-wy);c为光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率,f为频率;py、ay、wy、Ry、εy均为函数中的变量;
因此,单环阵列的欧姆损耗Rf=R(p,a,w,R0,εe),双环阵列的欧姆损耗Rf1、Rf2的计算如下:
R1=R(p,a1,w1,R01,εe),R2=R(p,a2,w2,R02,εe)
Rf1=R1,Rf2=2R1·R2/(R1+R2);
步骤3-4、根据上述等效结果,确定单环、双环阵列的输入阻抗,所用公式如下:
单环阵列的输入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Zsurf=Rf+j(Xf-1/Bf)
双环阵列的输入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Zsurf=[Rf1+j(Xf1-1/Bf2)]||[Rf2+j(Xf2-1/Bf2)];
步骤4、利用多层吸收体结构模型,如图3(a)所示,确定吸收体的输入阻抗。将多层吸收体等效为一个串并联混合电路,其中多层吸收体的接地面等效为短路,每一层介质基底等效为一段传输线,每一层的单环、双环阵列等效方法与步骤3-1相同;多层吸收体的等效电路图3(b)所示,输入阻抗的计算公式如下:
Zsurf,i=Zsub,i||[Rf,i+j(Xf,i-1/Bf,i)]
其中εi和di分别是第i(=1,2,…..n)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和厚度;Zsub,i和Zsurf,i分别代表第i层介质和第i'层方环阵列的阻抗;f为频率;c为光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率。其中当i=1时,Zsurf,0=0;
通过以上两组公式的叠加,当i=n'时,Zsurf,n即为吸收体的输入阻抗Zin;
步骤5、根据输入阻抗,确定吸收体的反射系数。确定吸收体的反射系数Γ所用公式为:
Γ=(Zin-Z0)/(Zin+Z0)
其中Z0为自由空间阻抗377Ω。
步骤6、定义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吸收体结构,从而得到优化的吸收体结构,如图4所示。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该吸收体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遗传算法的控制参数,包括初始种群规模、最大进化代数、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
(2)对吸收体结构的多个参数进行编码,随机生成初始种群;
(3)将根据等效电路确定的吸收体反射系数Γ采样为N个点Γi(i=1~N),自适应函数定义为fitness=-BW,其中Γi<LE且Γi+1<LE,BW为吸收体的带宽,LE为根据实际需求定义的反射系数标准。然后根据自适应函数计算每个染色体的自适应度;
(4)依次采用选择、交叉和变异三个遗传算子对初始种群进行优化,从而搜索吸收体的最大工作带宽;
(5)达到最大进化代数后停止搜索并输出参数的最优值,从而生成宽带吸收体的最优设计结构;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1)根据吸收体的工作频段f1~f2选择介质基底材料。吸收体的带宽在2~10GHz之间,属于宽带吸收体,则介质板厚度需厚一些。基于吸收体的表面平整度及总重量的考虑,选择具有稍高介电常数的介质板,介电常数选择2.65。此外,从带宽和总重量的角度考虑,选择空气或者泡沫作为介质板,其介电常数为1.07。因此,本实例中,吸收体采用双层介质(层数n=2),可确定介电常数和厚度分别为:ε1=2.65,d1=1.5mm以及ε2=1,d2=8.5mm,其中较厚的一层介质采用金属板接地;
(2)介质基底材料之间放置单环或双环阵列,其中最上层放置双环阵列,两层介质基底材料之间放置单环阵列,如图5所示。其中单/双环阵列的周期长度为p;单环外围边长a,宽度为w,两环之间的距离为g,四臂加载的集总电阻阻值为R0;双环阵列中,外环的外围边长为a1,宽度为w1,两外环之间的距离为g1,四臂加载的集总电阻阻值为R01;双环阵列中,内环的外围边长为a2,宽度为w2,内外环之间的距离为g2,四臂加载的集总电阻阻值为R02;
(3)根据单环与双环阵列的等效电路模型与计算公式,确定其输入阻抗。
(3-1)将单环阵列等效为串联谐振电路,如图1(a)所示,其中Xf、Bf、Rf分别代表单环串联电路中的感抗、容抗和欧姆损耗;
将双环阵列的内、外两环分别由两个串联电路等效,如图2(a)所示,双环阵列总体的等效电路为两个串联电路的并联电路,其中Xf1、Bf1、Rf1分别代表双环阵列中外环的等效电路的感抗、容抗和欧姆损耗,Xf2、Bf2、Rf2分别为双环阵列中内环的等效电路的感抗、容抗和欧姆损耗;
(3-2)确定单环和双环阵列的感抗和容抗(Xf、Bf、Xf1、Bf1、Xf2、Bf2),感抗和容抗的计算基于函数F,其中F函数的计算如下:
F(px,dx,λx)=px/λx·cos[ln(csc0.5πdx/px)+G(px,dx,λx)]
其中px、dx、λx均为函数中的变量,且
单环阵列的感抗Xf、容抗Bf的计算公式如下:
双环阵列的感抗、容抗(Xf1、Bf1、Xf2、Bf2)的计算公式如下:
Xf1/Z0=2a1/p·X1X2/(X1+X2),Xf2/Z0=a2/p·X3;
Bf1·Z0=0.75a1/p·B1,Bf2·Z0=a2/p·B1B2/(B1+B2);
其中λ为自由空间波长,λe为等效介质波长,计算公式为λe=λ/(εe)-0.5,其中εe为等效介电常数,计算公式为:其中di、εi为介质基底的厚度、介电常数,wa为单环/双环金属臂的平均宽度;其中Z0为自由空间阻抗377Ω;
(3-3)确定单环与双环等效电路中的欧姆损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单环和双环阵列的欧姆损耗(Rf、Rf1、Rf2)的计算基于函数R,其中R函数的计算如下:
其中M=0.014·εy·Ry,fc=1.67c/(py+ay-wy);c为光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率,f为频率;py、ay、wy、Ry、εy均为函数中的变量;
因此,单环阵列的欧姆损耗Rf=R(p,a,w,R0,εe),双环阵列的欧姆损耗Rf1、Rf2的计算如下:
R1=R(p,a1,w1,R01,εe),R2=R(p,a2,w2,R02,εe)
Rf1=R1,Rf2=2R1·R2/(R1+R2);
(3-4)利用多层吸收体结构模型,确定吸收体的输入阻抗。多层吸收体的输入阻抗的计算公式如下:
Zsurf,i=Zsub,i||[Rf,i+j(Xf,i-1/Bf,i)]
其中εi和di分别是第i(=1,2)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和厚度;Zsub,i和Zsurf,i分别代表第i层介质和第i'层方环阵列的阻抗;f为频率;c为光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率。其中当i=1时,Zsurf,0=0。通过以上两组公式的叠加,当i=2'时,Zsurf,2即为吸收体的输入阻抗Zin;
(5)根据输入阻抗,确定吸收体的反射系数。确定吸收体的反射系数Γ所用公式为:
Γ=(Zin-Z0)/(Zin+Z0)
其中Z0为自由空间阻抗377Ω;
(6)利用遗传算法对吸收体结构进行优化,具体步骤如下:
(6-1)设定遗传算法的控制参数,包括初始种群规模、最大进化代数、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建立的种群包含500个个体了;最大进化代数为50代;交叉概率为0.5,变异概率为0.001;
(6-2)对吸收体结构的多个参数进行编码,利用1024-bit的长度为每个个体编码,随机生成初始种群;
(6-3)将根据等效电路确定的吸收体反射系数Γ采样为N个点Γi(i=1~N),自适应函数定义为fitness=-BW,其中Γi<LE且Γi+1<LE,BW为吸收体的带宽,LE为-10dB。然后根据自适应函数计算每个染色体的自适应度;
(6-4)依次采用选择、交叉和变异三个遗传算子对初始种群进行优化,从而搜索吸收体的最大工作带宽;
(6-5)达到最大进化代数(50代)后停止搜索并输出参数的最优值,从而生成宽带吸收体的最优设计结构;其中p=29mm,a1=21.5mm,a2=8.2mm,a3=15.1mm,R01=330Ω,R02=R03=220Ω,w1=w2=0.5mm,w3=0.8mm;
(7)如图6所示,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设计的实例,-10dB工作带宽为3.05~9.05GHz,即相对带宽为99.2%。同时,根据电磁仿真所得吸收体特性为:-10dB工作带宽为2.85~9.61GHz,即相对带宽为108.5%。此外,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设计的实例在45°入射角下依旧可保持有效的宽带吸收特性。
Claims (4)
1.一种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多层吸收体的工作频段f1~f2选择介质基底材料的介电常数εi、厚度di与层数n,之后将这些介质基底一层一层叠起放置,最后一层介质基底采用金属板接地,介质基底材料的厚度di、层数n与介电常数εi的确定公式为:
其中c为光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率;
步骤2、每两层介质之间空置或放置金属贴片阵列,所述金属贴片阵列为单环阵列或双环阵列,所述单环阵列与双环阵列均由方环通过二维排布组成,其中单环为一个方环,双环为中心线重合的两个方环,每个方环均为方形环状金属贴片,其四臂的中心加载集总电阻;
单环与双环阵列的周期长度均为p;双环阵列中,外环的外围边长为a1,宽度为w1,两外环之间的距离为g1,四臂加载的集总电阻阻值为R01;双环阵列中,内环的外围边长为a2,宽度为w2,内外环之间的距离为g2,内环四臂加载的集总电阻阻值为R02;
单环外围边长a,宽度为w,两环之间的距离为g,四臂加载的集总电阻阻值为R0;
步骤3、确定单环与双环阵列的输入阻抗,具体为:
步骤3-1、将单环阵列等效为串联谐振电路,其中Xf、Bf、Rf分别代表单环串联电路中的感抗、容抗和欧姆损耗;
将双环阵列的内、外两环分别由两个串联电路等效,双环阵列总体的等效电路为两个串联电路的并联电路,其中Xf1、Bf1、Rf1分别代表双环阵列中外环的等效电路的感抗、容抗和欧姆损耗,Xf2、Bf2、Rf2分别为双环阵列中内环的等效电路的感抗、容抗和欧姆损耗;
步骤3-2、根据上述等效结果,确定单环与双环等效电路中的感抗、容抗,具体公式如下:
单环和双环阵列的感抗和容抗(Xf、Bf、Xf1、Bf1、Xf2、Bf2)的计算基于函数F,其中F函数的计算如下:
F(px,dx,λx)=px/λx·cosθ[ln(csc0.5πdx/px)+G(px,dx,λx)]
其中px、dx、λx均为函数中的变量,且
单环阵列的感抗Xf、容抗Bf的计算公式如下:
双环阵列的感抗、容抗(Xf1、Bf1、Xf2、Bf2)的计算公式如下:
Xf1/Z0=2a1/p·X1X2/(X1+X2),Xf2/Z0=a2/p·X3;
Bf1·Z0=0.75a1/p·B1,Bf2·Z0=a2/p·B1B2/(B1+B2);
其中λ为自由空间波长,λe为等效介质波长,计算公式为λe=λ/(εe)-0.5,其中εe为等效介电常数,计算公式为:其中di、εi为介质基底的厚度、介电常数,wa为单环/双环金属臂的平均宽度;其中Z0为自由空间阻抗377Ω;
步骤3-3、根据上述等效结果,确定单环与双环等效电路中的欧姆损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单环和双环阵列的欧姆损耗(Rf、Rf1、Rf2)的计算基于函数R,其中R函数的计算如下:
其中M=0.014·εy·Ry,fc=1.67c/(py+ay-wy);c为光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率,f为频率;py、ay、wy、Ry、εy均为函数中的变量;
因此,单环阵列的欧姆损耗Rf=R(p,a,w,R0,εe),双环阵列的欧姆损耗Rf1、Rf2的计算如下:
R1=R(p,a1,w1,R01,εe),R2=R(p,a2,w2,R02,εe)
Rf1=R1,Rf2=2R1·R2/(R1+R2);
步骤3-4、根据上述等效结果,计算单环、双环阵列的输入阻抗,所用公式如下:
单环阵列的输入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Zsurf=Rf+j(Xf-1/Bf)
双环阵列的输入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Zsurf=[Rf1+j(Xf1-1/Bf1)]||[Rf2+j(Xf2-1/Bf2)];
步骤4、对多层吸收体结构进行等效,确定吸收体的输入阻抗;
步骤5、根据吸收体的输入阻抗,确定吸收体的反射系数;
步骤6、定义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吸收体结构,从而得到优化的吸收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对多层吸收体结构进行等效,确定吸收体的输入阻抗具体为:
步骤4-1、将多层吸收体等效为一个串并联混合电路,其中多层吸收体的接地面等效为短路,每一层介质基底等效为一段传输线,每一层的单环、双环阵列等效方法与步骤3-1相同;
步骤4-2、根据上述等效结果,确定多层吸收体的输入阻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Zsurf,i=Zsub,i||[Rf,i+j(Xf,i-1/Bf,i)]
其中εi和di分别是第i(=1,2,…..n)层介质基底的相对介电常数和厚度;Zsub,i和Zsurf,i分别代表第i层介质和第i层方环阵列的阻抗;f为频率;其中当i=1时,Zsurf,0=0;
通过以上两组公式的叠加,当i=n时,Zsurf,n即为吸收体的输入阻抗Z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根据吸收体的输入阻抗,确定吸收体的反射系数Γ所用公式为:
Γ=(Zin-Z0)/(Zin+Z0)
其中Z0为自由空间阻抗377Ω,Zin为吸收体的输入阻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目标函数的公式如下:
将步骤5得出的吸收体的反射系数Γ采样为N个点Γi(i=1~N),自适应函数定义为fitness=-BW,其中Γi<LE且Γi+1<LE,BW为吸收体的带宽,LE为根据实际需求定义的反射系数标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21477.XA CN104809270B (zh) | 2015-03-19 | 2015-03-19 | 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21477.XA CN104809270B (zh) | 2015-03-19 | 2015-03-19 | 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09270A CN104809270A (zh) | 2015-07-29 |
CN104809270B true CN104809270B (zh) | 2018-04-27 |
Family
ID=5369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2147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9270B (zh) | 2015-03-19 | 2015-03-19 | 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092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47335B (zh) * | 2015-08-28 | 2017-07-18 | 东南大学 | 一种光调控直流变换器件 |
CN105513729B (zh) * | 2016-01-08 | 2018-02-27 | 西安工程大学 | 一种氧化锌避雷器结构优化的方法 |
CN107394414B (zh) * | 2017-07-18 | 2020-07-31 | 东南大学 | 基于双层磁介质实现低频段带宽展宽的吸波器 |
CN108170950B (zh) * | 2017-12-27 | 2021-08-06 | 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层频率选择表面吸波材料建模优化方法 |
CN111585034B (zh) * | 2020-06-02 | 2021-09-07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一种阻抗匹配型超材料的设计方法 |
CN111724870A (zh) * | 2020-06-18 | 2020-09-29 | 成都佳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低频多层吸波材料设计方法 |
CN111783379B (zh) * | 2020-07-26 | 2024-06-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提高可重构fss透过率的方法 |
CN112255603A (zh) * | 2020-10-23 | 2021-01-22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Jaumann屏的多频段双层FSS设计 |
CN112731378B (zh) * | 2020-12-15 | 2024-03-26 | 郑州大学 | 蚁群遗传联合获取介电常数方法、雷达检测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8446A (zh) * | 2005-01-22 | 2006-07-2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高速电路中耦合传输线等效模型的撷取方法 |
CN104392080A (zh) * | 2014-12-19 | 2015-03-04 | 山东大学 | 一种锂电池分数阶变阶等效电路模型及其辨识方法 |
-
2015
- 2015-03-19 CN CN201510121477.XA patent/CN10480927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8446A (zh) * | 2005-01-22 | 2006-07-2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高速电路中耦合传输线等效模型的撷取方法 |
CN104392080A (zh) * | 2014-12-19 | 2015-03-04 | 山东大学 | 一种锂电池分数阶变阶等效电路模型及其辨识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Design of the Square Loop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via the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Asim Egemen YILMAZ .etc;《RADIOENGINEERING》;20090630;第18卷(第2期);第95-102页 * |
"DOUBLE-SQUARE FREQUENCY-SELECTIVE SURFACES AND THEIR EQUIVALENT CIRCUIT";R.J.Langley .etc;《ELECTRONICS LETTERS》;19830818;第19卷(第17期);第675-677页 * |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FOR ARRAYS OF SQUARE LOOPS";R.J.Langley .etc;《Electronics Letters》;19820401;第18卷(第7期);第294-296页 * |
"Microwave Absorbers Made of Arrays of Square Loops with Lumped Resistors";Han Ye .etc;《General Assembly and Scientific Symposium (URSI GASS)》;20140823;第1-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09270A (zh) | 2015-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09270B (zh) | 融合等效电路和遗传算法的方环阵列电磁吸收体设计方法 | |
CN108738290B (zh) | 一种超材料吸波器及设计方法 | |
Erdemli et al. | Frequency-selective surface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of broad-band reconfigurable arrays | |
Han et al. | A fast and efficient design method for circuit analog absorbers consisting of resistive square-loop arrays | |
CN108170950A (zh) |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层频率选择表面吸波材料建模优化方法 | |
WO2016062344A1 (en) | Fast and accurate design method for broadband multi-layered radar absorbers | |
CN110137690A (zh) | 一种太赫兹频段宽带超材料吸波器 | |
CN112784464B (zh) | 基于智能算法的具有任意吸收频谱的吸波体及其设计方法 | |
CN112864633B (zh) |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宽带微波吸收体 | |
Ke et al. | Analysis and design of multilayer Jaumann absorbers | |
Hamid et al. | Thin multilayer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absorber with wide absorption response | |
Li et al. | An ultra-wideband multilayer absorber using an equivalent circuit-based approach | |
CN116956472B (zh) | 一种mlfma伴随求解的rcs表面敏感度计算方法 | |
Kong et al. | Fast Design of Ultra-Wideband Absorbers Based on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 |
Xu et al. | Design of tunable metamaterial absorbers based on PIN diodes | |
CN111029788A (zh) | 具有角度与极化不敏感性的宽带超材料吸波结构 | |
CN114696108A (zh) | 一种宽带柔性透明超材料吸波器及其设计方法 | |
CN112883583B (zh) | 一种多层吸波涂层的设计方法 | |
Che et al. | A fast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design of circuit analog absorbers consisting of resistive square loop arrays | |
Inbavalli et al. | Design and analysis of radar absorbers using smith chart | |
CN114722666A (zh)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吸波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 |
Jiang et al. | Design of high performance multilayer microwave absorbers using fast Pareto genetic algorithm | |
Zeng et al. |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tunable absorber based on activ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 |
CN116796541B (zh) | 一种超宽带超材料吸波体的快速设计方法 | |
Khan et al. | A common neural approach for computing different parameters of circular patch microstrip antenna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