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7160B -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07160B CN104807160B CN201410039056.8A CN201410039056A CN104807160B CN 104807160 B CN104807160 B CN 104807160B CN 201410039056 A CN201410039056 A CN 201410039056A CN 104807160 B CN104807160 B CN 1048071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guiding member
- supply device
- wind guiding
- ai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3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electric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所述空调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本体,所述送风本体包括有至少三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前后依次排列的各导风体中位于中间的中间导风体动态改变与前、后相邻导风体之间的送风间隙,进而通过送风间隙的变化改变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本发明的空调送风装置能够调节出风方向,使得室内整个区域均匀、快速地达到制冷或制热效果;而且,还能将出风调节到用户所需要的方向,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时的舒适性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立式空调在送风时,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风直接在内部风扇的作用下、从空调上开设的出风口吹出,且所吹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一般的,在热交换器与出风口之间不设置额外的送风装置。这种空调送风的一个缺点是由于送出风全部是热交换风,风量有限,室内空气循环速度慢;另一个缺点是送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在制冷模式下,所吹出的凉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不舒适。
为解决该问题,本申请人曾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在空调上的空调送风装置。该空调送风装置具有送风主体,送风主体前后贯通,形成具有前开口和后开口的贯通风道,后开口为非热交换风进口,前开口为混合风出口;在送风主体上还形成有与其贯通风道相连通的热交换风风道。在空调的热交换器与出风口之间设置该空调送风装置之后,在将空调内部风道中的热交换风经贯通风道前端吹出的同时,能通过非热交换风进口吸入部分外部未热交换的非热交换风参与到空调最后的出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而且,这样的混合风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
但是,这种送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调节风向,使得空调无法将冷风或热风均匀吹向室内各个角度,导致空调出风口正对的中央区域与周边其他区域的温度存在偏差,整个房间冷热不均。同时,空调送出的风存在向中央区域聚集的趋势,因此,如果用户处在该中央区域的时候,会因被风直吹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而在中央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又会感觉到制冷、制热效果有延迟的问题。
基于此,如何设计上述空调送风装置的结构,使其能够调节出风风向,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这也正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出风风向的空调送风装置及具有该空调送风装置的空调。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送风装置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本体,所述送风本体包括有至少三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前后依次排列的各导风体中位于中间的中间导风体动态改变与前、后相邻导风体之间的送风间隙,进而通过送风间隙的变化改变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中间导风体以垂直于该中间导风体的轴线的直线为摆动轴线进行摆动。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有支撑所述中间导风体、用于稳定其摆动的支撑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中间导风体上。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提供动力;
连接件,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中间导风体。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连接件包括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间导风体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连接件包括有与所述电机连接的第一曲柄和与所述中间导风体连接的第二曲柄,所述第一曲柄和所述第二曲柄通过连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轴和定位杆,所述支撑轴一端与所述中间导风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杆转动连接。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本体,在所述室内机本体上形成有出风口,在所述室内机本体内设置有上述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具有多个导风体的空调送风装置中设置驱动机构,驱动中间导风体动态改变与前、后相邻导风体之间的送风间隙,进而改变送风间隙不同方向的送风量,从而,能够利用不同方向送风量的变化实现对出风方向的调节。在空调中应用这种空调送风装置之后,能够增大出风方向,使得室内整个区域均匀、快速地达到制冷或制热效果;而且,还能将出风调节到用户所需要的方向,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时的舒适性体验。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空调送风装置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空调送风装置第一种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空调送风装置第二种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空调送风装置第三种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6是图1中空调送风装置另一个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或后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或后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
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空调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室内机本体100,室内机本体100具有前面板102,在前面板102上形成有出风口1021,在室内机本体100内部、与出风口10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空调送风装置101。空调送风装置101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图2至图5所示。
图2至图5所示为图1中空调送风装置101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2为空调送风装置101的侧视图,图3至图5分别是空调送风装置101在三种不同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空调送风装置101包括送风本体11。具体而言,送风本体11包括有四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环形导风体,从前往后(图2中为从左至右)分别为前固定导风体111、第一中间导风体113、第二中间导风体114和后固定导风体112。每一导风体的后开口(图2未标注,指每一导风体右端的开口)为进风口、前开口(图2未标注,指每一导风体左端的开口)为出风口,且后固定导风体112的后开口为整个空调送风装置101的非热交换风进口。四个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图中未标注),相邻两个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具体来说,前固定导风体111与第一中间导风体113之间形成第一送风间隙116,第一中间导风体113与第二中间导风体114之间形成第二送风间隙117,第二中间导风体114与后固定导风体112之间形成第三送风间隙(图2中未示出)。
空调送风装置101还包括有驱动机构12,用来驱动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具体来说,驱动机构12包括驱动第一中间导风体113的第一驱动机构和驱动第二中间导风体114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121、与第一电机121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连接轴122,第一连接轴122的另一端与第一中间导风体11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123、与第二电机123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连接轴124,第二连接轴124的另一端与第二中间导风体114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122和第二连接轴124既作为传动部件,分别将第一电机121和第二电机123的动力传输至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还作为支撑部件分别支撑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为进一步稳定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第一连接轴122和第二连接轴124还一同穿过定位杆125进行定位。
空调送风装置101还包括有支撑机构13,用来支撑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具体来说,支撑机构13包括支撑第一中间导风体113的第一支撑机构和支撑第二中间导风体114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轴131和定位杆132,第一支撑轴131一端与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定位杆132转动连接。具体来说,第一支撑轴131与第一中间导风体113的下端固定连接,从而与第一驱动机构对称地设置在第一中间导风体113上。而第一支撑轴131还通过形成在定位杆132上的轴套(图中未标注)与定位杆132进行平滑的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轴133,其一端与第二中间导风体114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也与定位杆132转动连接。具体来说,第二支撑轴133与第二中间导风体114的下端固定连接,从而与第二驱动机构对称地设置在第二中间导风体114上。而第二支撑轴133还通过形成在定位杆132上的轴套(图中未标注)与定位杆132进行平滑的转动连接。
在室内机本体100内部设置空调送风装置101时,前固定导风体111和后固定导风体112均与室内机本体100相固定,第一电机121、第二电机123、定位杆125及定位杆132也均通过合适的方式固定在室内机本体100内部的合适位置。从而,对于空调送风装置101而言,前固定导风体111和后固定导风体112固定不动,而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能够在支撑机构13和驱动机构12的支撑下保持确定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在驱动机构12的驱动下,以垂直于两个中间导风体的轴线、也即空调送风装置的中心轴线的直线为摆动轴线进行摆动。在驱动机构12和支撑机构13以上、下对称方式设置在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的该实施例中,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将在驱动机构12的驱动下左右摆动,并在支撑机构13的支撑下稳定摆动。
在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的左右摆动过程中,将能够改变前、后相邻导风体之间的送风间隙,进而,能够改变第一送风间隙116和第二送风间隙117。具体来说,是能够改变第一送风间隙116和第二送风间隙117的间隙大小。而且,能够改变同一间隙在不同方向上的大小。
下面结合图3至图5详细说明空调送风装置101改变出风方向的原理。
设定在初始状态下,空调送风装置101处于图3所示的状态,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未摆动。此状态下,空调送风装置101的出风方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具体来说,室内机本体100内部的热交换风经各相邻导风体之间的送风间隙周向均匀吹至贯通风道,然后,经贯通风道的前端、也即前固定导风体111的出风口吹出。左、右方向的风量相当,从前固定导风体111吹出后的风向着其前方的中央区域集中。而位于中央区域两侧的区域内几乎没有风吹出。
如果用户按下空调遥控器或空调面板上的风向调节按键,第一电机121和第二电机123上电工作,按照一定方向旋转,例如,定义为正向旋转。在第一电机121的正向旋转下,通过第一连接轴122带动第一中间导风体113以竖直方向的直线为摆动轴线顺时针摆动,也即,向左摆动。同时,第二电机123通过第二连接轴124带动第二中间导风体114按照与第一中间导风体113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幅度进行摆动。从而,呈现如图4所示的工作状态。
在图4中,由于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之间的摆动,使得第一送风间隙116和第二送风间隙117的大小发生变化。具体来说,这两个送风间隙位于左侧的部分显著变大,而位于右侧的部分显著变小。因此,室内机本体100内部的热交换风大部分从间隙较大的左侧吹向贯通风道,然后,从前固定导风体111的右前方吹出。而间隙较小的右侧仅有小部分的风吹向贯通风道。所以,使得大部分的风从室内机本体100吹出时,风向是向右的,也即,实现了右侧出风。
如果要控制空调送风装置101向左侧出风,则只需要按下相应的控制按键,则第一电机121和第二电机123反向旋转,带动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以竖直方向的直线为摆动轴线逆时针摆动,也即,向右摆动,呈现如图5所示的工作状态。
在图5中,由于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之间的摆动,使得第一送风间隙116和第二送风间隙117的大小发生变化。具体来说,这两个送风间隙位于右侧的部分显著变大,而位于左侧的部分显著变小。因此,室内机本体100内部的热交换风大部分从间隙较大的右侧吹向贯通风道,然后,从前固定导风体111的左前方吹出。而间隙较小的左侧仅有小部分的风吹向贯通风道。所以,使得大部分的风从室内机本体100吹出时,风向是向左的,也即,实现了左侧出风。
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摆动,改变送风间隙的大小,能够改变送风间隙不同方向的送风量,继而,实现了对出风方向的调节,不能能够增大送风范围,使得室内整个区域均匀、快速地达到制冷或制热效果,而且,还能将出风调节到用户所需要的方向,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时的舒适性体验。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21和第二电机123优选但不局限于为步进电机,以方便通过对步进电机的控制实现对中间导风体摆动幅度的精确定位。
而且,虽然在该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中间导风体113和第二中间导风体114绕摆动轴线左右摆动,但并不局限于左右摆动。通过改变驱动机构及支撑机构的位置,还可以实现两个中间导风体以垂直于中间导风体的轴线的其他直线为摆动轴线进行摆动。例如,将驱动机构和支撑结构左右对称地设置在中间导风体上,则可以驱动中间导风体作上、下摆动,从而实现上、下方向的送风。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采用的是电机和连接轴的结构,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采用图6所示的结构。
图6所示为图1中空调送风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具体来说,是空调送风装置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如图6所示,对于驱动中间导风体的驱动结构,包括有电机125、第一曲柄126、连杆127及第二曲柄128。其中,第一曲柄126具有两个连接部(图中未标注),第一连接部与电机125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连杆127转动连接。第二曲柄128也具有两个连接部(图中未标注),第一连接部与连杆127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与中间导风体固定连接。第一曲柄126、连杆127及第二曲柄128构成电机125与中间导风体之间的连接件,在电机125转动时,带动其所驱动的中间导风体摆动,同样可以实现对出风方向的调节。
除了驱动机构采用上述结构之外,该实施例的空调送风装置的其他结构及实现方向调节的原理可以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的描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本体,所述送风本体包括有至少三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前后依次排列的各导风体中位于中间的中间导风体动态改变与前、后相邻导风体之间的送风间隙,改变送风间隙不同方向的送风量,进而通过送风间隙的变化改变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中间导风体以垂直于该中间导风体的轴线的直线为摆动轴线进行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有支撑所述中间导风体、用于稳定其摆动的支撑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中间导风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提供动力;
连接件,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中间导风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间导风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有与所述电机连接的第一曲柄和与所述中间导风体连接的第二曲柄,所述第一曲柄和所述第二曲柄通过连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轴和定位杆,所述支撑轴一端与所述中间导风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杆转动连接。
10.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本体,在所述室内机本体上形成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内机本体内设置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9056.8A CN104807160B (zh) | 2014-01-27 | 2014-01-27 |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9056.8A CN104807160B (zh) | 2014-01-27 | 2014-01-27 |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07160A CN104807160A (zh) | 2015-07-29 |
CN104807160B true CN104807160B (zh) | 2019-03-01 |
Family
ID=53692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39056.8A Active CN104807160B (zh) | 2014-01-27 | 2014-01-27 |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0716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23418B (zh) * | 2015-11-13 | 2019-03-2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6705212A (zh) * | 2015-11-13 | 2017-05-2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6052066B (zh) * | 2016-05-31 | 2019-05-3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CN106288286A (zh) * | 2016-10-21 | 2017-01-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扫风装置及窗机空调 |
CN110878963B (zh) * | 2018-08-22 | 2024-01-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多层导风结构、空调器及其出风控制方法 |
CN112097319A (zh) * | 2019-06-18 | 2020-12-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75526Y (zh) * | 2002-08-27 | 2003-09-24 | 春兰(集团)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新型进风口结构 |
CN201561536U (zh) * | 2009-12-02 | 2010-08-25 | 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结冰风量调节阀 |
CN102840627A (zh) * | 2011-12-08 | 2012-12-2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103307719A (zh) * | 2013-03-19 | 2013-09-18 | 海尔集团公司 | 具有导流片的空调送风装置 |
CN103453648A (zh) * | 2013-06-03 | 2013-12-18 | 海尔集团公司 | 空调送风装置防凝露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45308A (ja) * | 2011-01-14 | 2012-08-02 | Hinoki Industrial Co Ltd | 空調・換気用の吹出装置 |
-
2014
- 2014-01-27 CN CN201410039056.8A patent/CN1048071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75526Y (zh) * | 2002-08-27 | 2003-09-24 | 春兰(集团)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新型进风口结构 |
CN201561536U (zh) * | 2009-12-02 | 2010-08-25 | 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结冰风量调节阀 |
CN102840627A (zh) * | 2011-12-08 | 2012-12-2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 |
CN103307719A (zh) * | 2013-03-19 | 2013-09-18 | 海尔集团公司 | 具有导流片的空调送风装置 |
CN103453648A (zh) * | 2013-06-03 | 2013-12-18 | 海尔集团公司 | 空调送风装置防凝露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07160A (zh) | 2015-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07160B (zh) |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 |
CN104807157B (zh) |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
CN104807156B (zh) | 空调及空调送风装置 | |
CN103604163B (zh) | 立式空调 | |
CN203116174U (zh) | 立式空调 | |
CN101737917B (zh) |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结构 | |
CN106091320B (zh) |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
WO2017140205A1 (zh) |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 |
CN203857642U (zh) | 风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 |
CN204240479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5928173B (zh) |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
CN105371367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5371365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3857641U (zh) | 可调风向的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 |
CN105318436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8920516U (zh) | 双贯流空调导板及双贯流空调室内机 | |
CN204006350U (zh) | 一种立式空调 | |
CN104807161B (zh) | 空调送风方法 | |
CN203857637U (zh) | 具有防漏风机构的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 |
CN106052066B (zh) |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
CN105091286B (zh) | 可调风向的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 |
WO2023197569A1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5333495B (zh) | 一种立式空调 | |
CN20513769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8920229U (zh) | 引风量和风向可调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