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6574B - 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06574B CN104806574B CN201510150554.4A CN201510150554A CN104806574B CN 104806574 B CN104806574 B CN 104806574B CN 201510150554 A CN201510150554 A CN 201510150554A CN 104806574 B CN104806574 B CN 1048065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le sleeve
- sealing gland
- passage
- ring
-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6—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04D29/58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cooling or heating the machin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4—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 F04D29/043—Shaf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8—Sealings
- F04D29/10—Shaft seal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7/00—Pumps adapted for handling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 F04D7/02—Pumps adapted for handling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of centrifugal type
- F04D7/06—Pumps adapted for handling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of centrifugal type the fluids being hot or corrosive, e.g. liquid meta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8—Sealings
- F04D29/10—Shaft sealings
- F04D29/12—Shaft sealings using sealing-rings
- F04D29/126—Shaft sealings using sealing-ring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04D29/128—Shaft sealings using sealing-ring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adducting cooling or sealing fl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有套在泵轴外周的轴套,从叶轮一侧开始沿轴套的轴向依次衔接套在轴套外周的左密封压盖和右密封压盖,左密封压盖与轴套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与轴套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动环和与左密封压盖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静环,右密封压盖与轴套之间的空间内在远离左密封压盖的部分空间设置有与轴套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动环和与右密封压盖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静环,右密封压盖的内周面与轴套之间设置有节流环,在右密封压盖与轴套之间的空间、轴套、泵轴之间形成有一条连接热交换器的轴向流动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本发明是直接向最需要冷却或者加热的部位提供冷却或加热,使旋转部件的温度总是能够控制在设定的范围之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特别是涉及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炼油、化工产业里,高温离心泵在转动机械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冷却或加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到目前为止所有方法大多都是针对离心泵静止部件进行冷却,例如:轴承箱外壳、机械密封压盖等,这一点从“API610附录B(标准性)冷却水和润滑系统示意图”和“API682附录D(标准性附录)标准冲洗方案和辅助金属构件中标准密封冲洗方案02”就可以看出;对旋转部件的冷却也仅仅限于局部的表面,这一点从“API682附录D(标准性附录)标准冲洗方案和辅助金属构件中标准密封冲洗方案51、61、65A、65B、66A、66B和52、53A、53B、53C、54、55”就可以看出;冷却液接触到该部分旋转部件以后既不能完全与其同步旋转,又不能沿着其轴向流动,并且过流面积小。如图1、图2所示,冷却通道是分别形成在悬臂式离心泵一侧的密封压盖5上的冷却通道,即冷却或加热液体只能在悬臂式离心泵一侧的密封压盖5内进行循环,而不能对需要进行冷却或加热的泵轴7进行冷却或加热。
除此之外,对于冷却泵体的静止部件:往泵壳,轴承箱和机械密封压盖的空心腔体内引入低温循环流体,例如:水、油、蒸汽或氮气等。该流体从这些静止的高温部件体内转一圈再流出去,把泵体的热量带走,流出以后的流体就变成了高温流体,然后流经位于泵体外部静止的冷却器,该流体经过冷却器冷却降温以后又变成低温流体,然后再把该流体重新引入到这些静止的部件体内,如此循环起来达到控制泵体温度的目的。这种方法被称做冷却。
同理,当泵需要加热的时候,把上述的冷却器改成加热器即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加热被称做加热。
目前还没有把这种流体直接引入到高温离心泵连续旋转运动的空心旋转零部件腔体内实现对其进行冷却或者加热的技术。
因此,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对高温离心泵冷却或加热所存在的不足有:
(一)仅在高温离心泵旋转部件(例如:轴或轴套)表面进行冷却或加热:
1、冷却流体只接触离心泵旋转部件的局部表面,换句话说流体接触旋转部件的轴向长度很短,所以,冷却液体过流面积小。
2、流体所冷却或者加热的旋转部件的部位并不是位于旋转部件最需要冷却或者加热的核心部位。
3、流体在接触离心泵的旋转部件表面时无法进行轴向位移,所以,对流的效果差。
4、在整个旋转部件上无法做到想冷却哪就能冷却到哪。
5、冷却流体没有与泵轴直接接触。
(二)只能对泵壳、轴承箱和机械密封压盖这些泵体上的静止部件进行冷却或加热:
1、所述静止部件都与大气接触,所以,它们的温度不能代表设备核心部位的温度。因此,把它们的温度控制得再好也不能说问题就解决了。
2、无法准确测量与监督设备核心部位的精确温度与瞬时温度变化。
3、现有技术所冷却或加热的部位与设备真正需要冷却或加热的核心部位之间总是隔着新鲜的被输送的流体物料,换句话说就是物料会把热量传给转子,而热量传递又需要时间,高温离心泵核心部位的旋转部件所接触的物质绝大部分是新鲜的被输送的流体物料。这些流体物料根本来不及得到冷却或加热就流走了,换成了新的物料,这些新鲜流体物料受到炼油或化工工艺的限制而温度恒定。也就是说旋转部件的核心部位总是得不到来自现有冷却或加热的关照,如同隔靴搔痒。
4、高温离心泵的旋转部件是最需要得到冷却的部件,如果它总是处在高温状态会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在这里不做过多分析。
5、同理,高温离心泵的旋转部件也是最需要加热的部件,它要是得不到充分的加热同样后果也很严重,尤其是在高温离心泵启动的时刻更是如此,在这里也不做过多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对最需要冷却或者加热的部位进行冷却或加热的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包括有一端与叶轮相连的泵轴,套在所述泵轴外周的轴套,从叶轮一侧开始沿轴套的轴向依次衔接套在所述轴套外周的左密封压盖和右密封压盖,所述的左密封压盖和右密封压盖与所述的轴套之间分别形成有一定的空间,所述左密封压盖与所述轴套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动环和与所述左密封压盖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静环,所述右密封压盖与所述轴套之间的空间内在远离左密封压盖的部分空间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动环和与所述右密封压盖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静环,所述的右密封压盖的内周面与所述的轴套之间设置有节流环,在所述的右密封压盖与轴套之间的空间、轴套、泵轴之间形成有一条通过外部管路连接位于外部的热交换器且能够使热交换液体在随悬臂式离心泵的旋转部件同步旋转的同时,又沿悬臂式离心泵的旋转部件的轴向流动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
所述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由右密封压盖与轴套之间所形成的且位于所述节流环临近左密封压盖一侧的空间构成的第二通道,形成在所述轴套上的第三通道,形成在所述泵轴外周面与轴套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上和右密封压盖的节流环与大气端密封动环、远离大气端密封静环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与右密封压盖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七通道。
所述的形成在泵轴外周面与轴套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是由设置于所述泵轴外周面与轴套内周面之间的多条密封条所搭成的通道,所述的多条密封条分别嵌入在所述泵轴的外周面内。
所述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由右密封压盖与轴套之间所形成的且位于所述节流环临近左密封压盖一侧的空间构成的第二通道,形成在所述轴套上的第三通道,形成在所述泵轴内部的第八通道,形成在所述泵轴和轴套之间的第九通道,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上和右密封压盖的节流环与大气端密封动环、远离大气端密封静环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与右密封压盖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七通道。
所述的形成在泵轴内部的第八通道是由一端与所述的第三通道相连通且沿泵轴径向形成的第一径向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沿泵轴轴向形成的轴向通道,以及一端与所述的轴向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沿泵轴径向形成的第二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径向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九通道相连通。
包括有一端与叶轮相连的泵轴,套在所述泵轴外周的轴套,从叶轮一侧开始沿轴套的轴向依次衔接套在所述轴套外周的左密封压盖和右密封压盖,所述的左密封压盖和右密封压盖与所述的轴套之间分别形成有一定的空间,所述左密封压盖与所述轴套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动环和与所述左密封压盖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静环,所述右密封压盖与所述轴套之间的空间内在远离左密封压盖的部分空间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动环和与所述右密封压盖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静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密封压盖与所述轴套之间的空间内在临近左密封压盖的部分空间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固定连接的节流密封动环和与所述右密封压盖固定连接的节流密封静环,所述的节流密封静环与所述的节流密封动环接触连接,在所述的右密封压盖与轴套之间的空间、轴套、泵轴之间形成有一条通过外部管路连接位于外部的热交换器且能够使热交换液体在随悬臂式离心泵的旋转部件同步旋转的同时,又沿悬臂式离心泵的旋转部件的轴向流动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
所述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由所述的右密封压盖与节流密封动环之间所形成的第二通道,一体形成在节流密封动环远离节流密封静环一侧与左密封压盖之间的空间内以及所述轴套内的第三通道,形成在所述泵轴外周面与轴套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内以及由右密封压盖上的节流密封静环与大气端密封动环远离大气端密封静环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与右密封压盖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七通道。
所述的形成在泵轴外周面与轴套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是由设置于所述泵轴外周面与轴套内周面之间的多条密封条所搭成的通道,所述的多条密封条分别嵌在所述泵轴的外周面上。
所述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由所述的右密封压盖与节流密封动环之间所形成的第二通道,一体形成在节流密封动环远离节流密封静环一侧和左密封压盖之间的空间内以及所述轴套内的第三通道,形成在所述泵轴内部的第八通道,形成在所述泵轴和轴套之间的第九通道,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内以及由右密封压盖上的节流静环与大气端密封动环远离大气密封静环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与右密封压盖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进液端或出液端的第七通道。
所述的形成在泵轴内部的第八通道是由一端与所述的第三通道相连通且沿泵轴径向形成的第一径向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沿泵轴轴向形成的轴向通道,以及一端与所述的轴向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沿泵轴径向形成的第二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径向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九通道相连通。
本发明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是直接向最需要冷却或者加热的部位,即高温离心泵所有旋转着的部件提供冷却或加热,使旋转部件的温度总是能够控制在设定的范围之内。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2、在控制离心泵旋转部件的温度方面真正做到变被动为主动:
a,在离心泵旋转部件的整个轴向长度上需要冷却或加热到哪里,就可以通过设计把流道开到哪里,冷却或加热流体就流到哪里。
b,可以主动地加大或减少冷却或加热流体的流量。
c,可以主动地加快或减慢冷却或加热流体的流速。
3、通过测量刚从离心泵旋转部件的旋转腔体流出来的流体温度,就可以监督设备核心部位的精确温度与瞬时温度。这样能够及时和准确地发现问题,更早采取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不用加大太多的物质投入,与API610和API682标准不冲突也不排斥,利用方案52,方案53a、方案53b、方案53c、方案54以及所有具有双端面机械密封或两组节流机构的现有设备与方案中,都能够跟本发明并联以后同时使用。
5、使真正需要控制温度的旋转部件实现了温度的有效控制。
6、给生产制造高温离心泵行业,甚至炼油和化工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因为炼油和化工行业必然逐步向更深加工的方向发展,化工残留物越来越少,工况温度越来越高,如果我们没有手段和技术来控制离心泵的温度,发展就会放慢。
7、也同样适应化工反应釜的搅拌转子和其它带有定子和转子的机械设备,例如:透平机、压缩机、风机、电动机、发电机、发动机、内燃机、涡轮机、螺杆泵、齿轮泵等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悬臂式离心泵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悬臂式离心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悬臂式离心泵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悬臂式离心泵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悬臂式离心泵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泵轴外周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悬臂式离心泵第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悬臂式离心泵第四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泵轴内部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架 2:泵壳
3:介质入口 4:介质出口
5:密封压盖 6:轴承座
7:泵轴 8:热交换器
9:外部管路 10:叶轮
11:轴套 12:介质端密封动环
13:介质端密封静环 14:节流密封动环
15:节流密封静环 16:节流环
17:大气端密封动环 18:大气端密封静环
19:大气端泵效环 20:密封条
51:左密封压盖 52:右密封压盖
201:第一通道 202:第二通道
203:第三通道 204:第四通道
205:第五通道 206:第六通道
207:第七通道 208:第八通道
209:第九通道 2081:第一径向通道
2082:轴向通道 2083:第二径向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做出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是一种直接向最需要冷却或者加热的高温离心泵中所有旋转部件提供冷却或加热液体的系统。使一具有初始温度的循环流体依靠机械密封或节流机构由外部经泵体的静止部件直接流进旋转部件体内,循环流体不但跟着旋转部件同步旋转,而且还沿着旋转部件轴向流动达到最需要冷却或加热的核心位置,充足地进行热交换以后,在流体不断地流出旋转部件的同时带走热量,从离心泵内部流到离心泵外部管路中的液体在离心泵外部进行热交换后,温度又回到了初始温度,在循环过程中该流体又流进了离心泵旋转部件的体内,依次循环重复上述过程,周而复始,持续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了控制离心泵转子的温度。
如图3、图4、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包括有一端与叶轮10相连的泵轴7,套在所述泵轴7外周的轴套11,从叶轮10一侧开始沿轴套11的轴向依次衔接套在所述轴套11外周的左密封压盖51和右密封压盖52,所述的左密封压盖51和右密封压盖52与所述的轴套11之间分别形成有一定的空间,所述左密封压盖51与所述轴套11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11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动环12和与所述左密封压盖51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静环13,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与所述轴套11之间的空间内在远离左密封压盖51的部分空间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11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动环17和与所述右密封压盖52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静环18,所述的右密封压盖52的内周面与所述的轴套11之间设置有节流环16,在所述的右密封压盖52与轴套11之间的空间、轴套11、泵轴7之间形成有一条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位于外部的热交换器8且能够使热交换液体在随悬臂式离心泵的旋转部件同步旋转的同时,又沿悬臂式离心泵的旋转部件的轴向流动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
如图4所示,所述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201,由右密封压盖52与轴套11之间所形成的且位于所述节流环16临近左密封压盖51一侧的空间构成的第二通道202,形成在所述轴套11上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204,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11上和右密封压盖52的节流环16与大气端密封动环17、远离大气端密封静环18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205,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17与右密封压盖52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19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七通道207。
如图6所示,所述的形成在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204是由设置于所述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多条密封条20所搭成的通道,所述的多条密封条20分别嵌入在所述泵轴7的外周面内。
如图7所示,所述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还可以是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201,由右密封压盖52与轴套11之间所形成的且位于所述节流环16临近左密封压盖51一侧的空间构成的第二通道202,形成在所述轴套11上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泵轴7内部的第八通道208,形成在所述泵轴7外周面和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第九通道209,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11上和右密封压盖52的节流环16与大气端密封动环17、远离大气端密封静环18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205,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17与右密封压盖52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19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七通道207。
如图9所示,所述的形成在泵轴7内部的第八通道208是由一端与所述的第三通道203相连通且沿泵轴7径向形成的第一径向通道2081,一端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2081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沿泵轴7轴向形成的轴向通道2082,以及一端与所述的轴向通道2082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沿泵轴7径向形成的第二径向通道2083,所述第二径向通道208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九通道209相连通。
如图3、图5、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还可以是包括有一端与叶轮10相连的泵轴7,套在所述泵轴7外周的轴套11,从叶轮10一侧开始沿轴套11的轴向依次衔接套在所述轴套11外周的左密封压盖51和右密封压盖52,所述的左密封压盖51和右密封压盖52与所述的轴套11之间分别形成有一定的空间,所述左密封压盖51与所述轴套11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11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动环12和与所述左密封压盖51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静环13,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与所述轴套11之间的空间内在远离左密封压盖51的部分空间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11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动环17和与所述右密封压盖52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静环18,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与所述轴套11之间的空间内在临近左密封压盖51的部分空间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11固定连接的节流密封动环14和与所述右密封压盖52固定连接的节流密封静环15,所述的节流密封静环15与所述的节流密封动环14接触连接,在所述的右密封压盖52与轴套11之间的空间、轴套11、泵轴7之间形成有一条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位于外部的热交换器8且能够使热交换液体在随悬臂式离心泵的旋转部件同步旋转的同时,又沿悬臂式离心泵的旋转部件的轴向流动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
如图5所示,所述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201,由所述的右密封压盖52与节流密封动环14之间所形成的第二通道202,一体形成在节流密封动环14远离节流密封静环15一侧与左密封压盖51之间的空间内以及所述轴套11内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204,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11内以及由右密封压盖52上的节流密封静环15与大气端密封动环17远离大气密封静环18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205,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17与右密封压盖52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19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七通道207。
如图6所示,所述的形成在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204是由设置于所述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多条密封条20所搭成的通道,所述的多条密封条20分别嵌在所述泵轴7的外周面上。
如图8所示,所述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还可以是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201,由所述的右密封压盖52与节流密封动环14之间所形成的第二通道202,一体形成在节流密封动环14远离节流密封静环15一侧和左密封压盖51之间的空间内以及所述轴套11内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泵轴7内部的第八通道208,形成在所述泵轴7外周面和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第九通道209,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11内以及由右密封压盖52上的节流静环15与大气端密封动环17远离大气端密封静环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205,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17与右密封压盖52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19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进液端或出液端的第七通道207。
如图9所示,所述的形成在泵轴7内部的第八通道208是由一端与所述的第三通道203相连通且沿泵轴7径向形成的第一径向通道2081,一端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2081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沿泵轴7轴向形成的轴向通道2082,以及一端与所述的轴向通道2082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沿泵轴7径向形成的第二径向通道2083,所述第二径向通道208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九通道209相连通。
本发明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第一实施例(图4所示)的工作过程是:用于对悬臂式离心泵内部进行换热的液体从热交换器8通过外部管路9依次进入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201,由右密封压盖52与轴套11之间所形成的且位于所述节流环16临近左密封压盖51一侧的空间构成的第二通道202,形成在所述轴套11上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204,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11上和右密封压盖52的节流环16与大气端密封动环17远离大气端密封静环18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205,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17与右密封压盖52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19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进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七通道207,与悬臂式离心泵内部的旋转部件,特别是泵轴7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液体从位于右密封压盖52内的第七通道207流出通过外部管路9进入热交换器8进行热交换后,又通过外部管路9进入右密封压盖52中的第一通道201继续与悬臂式离心泵内部的旋转部件进行换热。如此循环,实现了对悬臂式离心泵内的旋转部件的热交换。在右密封压盖52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这两个通道之间布置有节流环16就使得从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的进液口进入悬臂式离心泵的流体大部分按照设计好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在悬臂式离心泵体内流动,走完全部路程以后再从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的出液口流出,基本上避免了流体刚从进液口进来马上超短路就从出液口流走,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行热交换。用节流环代替机械密封能节省轴向空间、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周期短。
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第二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上述图4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相同,只是第二实施例右密封压盖52与轴套11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节流密封动环14和节流密封静环15。在右密封压盖52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这两个通道之间布置一套节流机械密封,即节流密封动环14和节流密封静环15就使得从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的进液口进入悬臂式离心泵的流体可靠地按照设计好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在悬臂式离心泵体内流动,走完全部路程以后再从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的出液口流出,杜绝了流体刚从进液口进来马上超短路就从出液口流走,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行热交换。
图7、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相同,只是在第三实施例和第四中用于热交换的液体是在泵轴7的内部进行移动,与泵轴7进行热交换。而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用于热交换的液体是在泵轴1的表面移动,与泵轴1进行热交换。
在整个循环过程中,虽然悬臂式离心泵输送的流体物料受到炼油或化工工艺的限制而温度恒定,也就是说物料会把热量传给旋转部件,但是,热量传递需要时间,采用本发明的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离心泵的旋转部件在温度还没有来得及发生变化时又与流经本发明的冷却液循环系统进行了新的热交换。因此,所述的旋转部件的温度总是能够控制在所希望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包括有一端与叶轮(10)相连的泵轴(7),套在所述泵轴(7)外周的轴套(11),从叶轮(10)一侧开始沿轴套(11)的轴向依次衔接套在所述轴套(11)外周的左密封压盖(51)和右密封压盖(52),所述的左密封压盖(51)和右密封压盖(52)与所述的轴套(11)之间分别形成有一定的空间,所述左密封压盖(51)与所述轴套(11)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11)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动环(12)和与所述左密封压盖(51)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静环(13),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与所述轴套(11)之间的空间内在远离左密封压盖(51)的部分空间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11)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动环(17)和与所述右密封压盖(52)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静环(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密封压盖(52)的内周面与所述的轴套(11)之间设置有节流环(16),在所述的右密封压盖(52)与轴套(11)之间的空间、轴套(11)、泵轴(7)之间形成有一条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位于外部的热交换器(8)且能够使热交换液体在随悬臂式离心泵的旋转部件同步旋转的同时,又沿悬臂式离心泵的旋转部件的轴向流动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201),由右密封压盖(52)与轴套(11)之间所形成的且位于所述节流环(16)临近左密封压盖(51)一侧的空间构成的第二通道(202),形成在所述轴套(11)上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204),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11)上和右密封压盖(52)的节流环(16)与大气端密封动环(17)、远离大气端密封静环(18)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205),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17)与右密封压盖(52)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19)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七通道(2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成在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204)是由设置于所述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多条密封条(20)所搭成的通道,所述的多条密封条(20)分别嵌入在所述泵轴(7)的外周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201),由右密封压盖(52)与轴套(11)之间所形成的且位于所述节流环(16)临近左密封压盖(51)一侧的空间构成的第二通道(202),形成在所述轴套(11)上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泵轴(7)内部的第八通道(208),形成在所述泵轴(7)和轴套(11)之间的第九通道(209),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11)上和右密封压盖(52)的节流环(16)与大气端密封动环(17)、远离大气端密封静环(18)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205),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17)与右密封压盖(52)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19)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七通道(2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成在泵轴(7)内部的第八通道(208)是由一端与所述的第三通道(203)相连通且沿泵轴(7)径向形成的第一径向通道(2081),一端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2081)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沿泵轴(7)轴向形成的轴向通道(2082),以及一端与所述的轴向通道(2082)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沿泵轴(7)径向形成的第二径向通道(2083)构成,所述第二径向通道(208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九通道(209)相连通。
6.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包括有一端与叶轮(10)相连的泵轴(7),套在所述泵轴(7)外周的轴套(11),从叶轮(10)一侧开始沿轴套(11)的轴向依次衔接套在所述轴套(11)外周的左密封压盖(51)和右密封压盖(52),所述的左密封压盖(51)和右密封压盖(52)与所述的轴套(11)之间分别形成有一定的空间,所述左密封压盖(51)与所述轴套(11)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11)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动环(12)和与所述左密封压盖(51)固定连接的介质端密封静环(13),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与所述轴套(11)之间的空间内在远离左密封压盖(51)的部分空间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11)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动环(17)和与所述右密封压盖(52)固定连接的大气端密封静环(18),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与所述轴套(11)之间的空间内在临近左密封压盖(51)的部分空间设置有与所述的轴套(11)固定连接的节流密封动环(14)和与所述右密封压盖(52)固定连接的节流密封静环(15),所述的节流密封静环(15)与所述的节流密封动环(14)接触连接,在所述的右密封压盖(52)与轴套(11)之间的空间、轴套(11)、泵轴(7)之间形成有一条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位于外部的热交换器(8)且能够使热交换液体在随悬臂式离心泵的旋转部件同步旋转的同时,又沿悬臂式离心泵的旋转部件的轴向流动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201),由所述的右密封压盖(52)与节流密封动环(14)之间所形成的第二通道(202),一体形成在节流密封动环(14)远离节流密封静环(15)一侧与左密封压盖(51)之间的空间内以及所述轴套(11)内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204),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11)内以及由右密封压盖(52)上的节流密封静环(15)与大气端密封动环(17)远离大气端密封静环(18)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205),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17)与右密封压盖(52)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19)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七通道(2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成在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第四通道(204)是由设置于所述泵轴(7)外周面与轴套(11)内周面之间的多条密封条(20)所搭成的通道,所述的多条密封条(20)分别嵌在所述泵轴(7)的外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液体循环通道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出液端或进液端的第一通道(201),由所述的右密封压盖(52)与节流密封动环(14)之间所形成的第二通道(202),一体形成在节流密封动环(14)远离节流密封静环(15)一侧和左密封压盖(51)之间的空间内以及所述轴套(11)内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泵轴(7)内部的第八通道(208),形成在所述泵轴(7)和轴套(11)之间的第九通道(209),一体形成在所述轴套(11)内以及由右密封压盖(52)上的节流静环(15)与大气端密封动环(17)远离大气密封静环(18)一侧之间的空间内的第五通道(205),由所述大气端密封动环(17)与右密封压盖(52)之间所形成的并设置有大气端泵效环(19)的空间构成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述右密封压盖(52)上且外端口通过外部管路(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8)进液端或出液端的第七通道(20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成在泵轴(7)内部的第八通道(208)是由一端与所述的第三通道(203)相连通且沿泵轴(7)径向形成的第一径向通道(2081),一端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2081)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沿泵轴(7)轴向形成的轴向通道(2082),以及一端与所述的轴向通道(2082)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沿泵轴(7)径向形成的第二径向通道(2083)构成,所述第二径向通道(208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九通道(209)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50554.4A CN104806574B (zh) | 2014-10-17 | 2015-03-31 | 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
PCT/CN2015/088226 WO2016058454A1 (zh) | 2014-10-17 | 2015-08-27 | 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
US15/519,282 US10247200B2 (en) | 2014-10-17 | 2015-08-27 | Cooling or heating fluid circulation system of a cantilevered centrifugal pump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8893.6A CN104235073A (zh) | 2014-10-17 | 2014-10-17 | 在离心泵转动着的空心转子腔体内引入循环流体 |
CN2014104488936 | 2014-10-17 | ||
CN201510150554.4A CN104806574B (zh) | 2014-10-17 | 2015-03-31 | 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06574A CN104806574A (zh) | 2015-07-29 |
CN104806574B true CN104806574B (zh) | 2018-01-09 |
Family
ID=5222379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48893.6A Pending CN104235073A (zh) | 2014-10-17 | 2014-10-17 | 在离心泵转动着的空心转子腔体内引入循环流体 |
CN201510150554.4A Active CN104806574B (zh) | 2014-10-17 | 2015-03-31 | 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
CN201510148563.XA Active CN104895846B (zh) | 2014-10-17 | 2015-03-31 | 一种双支撑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48893.6A Pending CN104235073A (zh) | 2014-10-17 | 2014-10-17 | 在离心泵转动着的空心转子腔体内引入循环流体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48563.XA Active CN104895846B (zh) | 2014-10-17 | 2015-03-31 | 一种双支撑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247200B2 (zh) |
CN (3) | CN104235073A (zh) |
WO (2) | WO20160584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35073A (zh) * | 2014-10-17 | 2014-12-24 | 邢宇 | 在离心泵转动着的空心转子腔体内引入循环流体 |
ITUB20152842A1 (it) * | 2015-08-04 | 2017-02-04 | Nuovo Pignone Tecnologie Srl | Sistema di pompaggio dotato di circuito di somministrazione di fluido barriera per le tenute a secco. |
CN105443395B (zh) * | 2015-12-12 | 2019-05-28 | 重庆润跃机械有限公司 | 防汽蚀水泵 |
CN105673579B (zh) * | 2016-03-16 | 2018-12-11 | 天津长瑞大通流体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具有多套机械密封的耐高压冲洗系统 |
CN115234467A (zh) * | 2022-07-26 | 2022-10-25 | 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噪声长航时的28v大功率电动泵 |
US20240183361A1 (en) * | 2022-12-01 | 2024-06-06 | John Crane Inc. | Seal flush cooler assembly for rotary shaft equipment seals |
CN116859654B (zh) * | 2023-09-05 | 2023-11-03 | 北京中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展厅成像系统的散热装置及散热方法 |
CN118532329B (zh) * | 2024-07-26 | 2024-12-31 | 江苏双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熔融尿素泵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93716A (zh) * | 2005-04-13 | 2005-11-09 | 陈银灿 | 泵轴封腔 |
CN202209285U (zh) * | 2011-09-05 | 2012-05-02 | 上海潜水泵有限公司 | 一种内循环冷轴型管道离心泵 |
CN203308792U (zh) * | 2013-05-09 | 2013-11-27 | 苏义燕 | 内循环冷却净水离心泵 |
CN204511995U (zh) * | 2014-09-15 | 2015-07-29 | 邢宇 | 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632395A (en) * | 1948-06-02 | 1953-03-24 | Phillips Petroleum Co | Heat exchange assembly for centrifugal pumps |
US2971784A (en) * | 1955-10-04 | 1961-02-14 | Borg Warner | Seal assembly |
US3318253A (en) * | 1965-01-21 | 1967-05-09 | Pall Corp | Pumps with heat exchanger for pumping slurries |
US3484113A (en) * | 1967-02-08 | 1969-12-16 | Borg Warner | Mechanical seal with flushing arrangement |
US3762724A (en) * | 1971-03-08 | 1973-10-02 | Gorman Rupp Co | Shaft seals |
DE2156953C3 (de) * | 1971-11-17 | 1974-10-10 | Klein, Schanzlin & Becker Ag, 6710 Frankenthal | Wellenabdichtung für Reaktorumwälzpumpen |
DE2233381C3 (de) * | 1972-07-07 | 1981-05-27 | Feodor Burgmann Dichtungswerk Gmbh & Co, 8190 Wolfratshausen | Gekühlte Gleitringdichtung |
US3806135A (en) * | 1972-10-04 | 1974-04-23 | Borg Warner | Cooling seal |
GB1503905A (en) | 1974-05-09 | 1978-03-15 | Weir Pumps Ltd | Centrifugal fluid pumps |
DE3715680A1 (de) * | 1987-05-11 | 1988-11-24 | Burgmann Dichtungswerk Feodor | Gleitringdichtung mit einer kuehleinrichtung |
DE3816870C2 (de) * | 1987-06-30 | 1993-09-30 |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 Ein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von Kabeln |
KR970001836B1 (ko) | 1993-04-28 | 1997-02-17 | 미타가 휠타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펌프의 회전축 씰(seal)부로의 냉각수공급순환장치 |
US5553867A (en) * | 1995-04-21 | 1996-09-10 | Environamics Corporation | Triple cartridge seal having one inboard and two concentric seals for chemical processing pump |
JP2000045991A (ja) * | 1998-07-30 | 2000-02-15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冷凍機用圧縮機の冷媒潤滑系統 |
CN1219157C (zh) | 2001-07-26 | 2005-09-14 | 上海威宇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自循环机械密封润滑、冷却、冲洗装置 |
CN201196166Y (zh) | 2008-03-13 | 2009-02-18 | 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离心泵泵机封降温装置 |
CN201310485Y (zh) * | 2008-11-07 | 2009-09-16 | 华荣集团上海东耐管道有限公司 | Ifb酚醛玻纤离心泵中的机械密封 |
CN101532500B (zh) * | 2009-04-07 | 2011-02-09 | 丹东克隆先锋泵业有限公司 | 高性能全封闭磁力泵 |
CN201461375U (zh) * | 2009-08-21 | 2010-05-12 | 石家庄强大密封有限公司 | 双端面泵轴密封装置 |
CN201535254U (zh) * | 2009-11-13 | 2010-07-28 | 大连环友屏蔽泵有限公司 | 旋涡屏蔽泵 |
CN202118002U (zh) * | 2011-06-15 | 2012-01-18 | 开利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冷却轴的水冷离心泵 |
CN102536842A (zh) | 2012-01-18 | 2012-07-04 | 合肥三益江海泵业有限公司 | 干式-湿式两用泵组 |
JP6257250B2 (ja) * | 2012-10-01 | 2018-01-10 | 株式会社酉島製作所 | メカニカルシール |
CN102900846A (zh) * | 2012-11-01 | 2013-01-30 | 安徽亚兰密封件有限公司 | 阿基米德螺旋槽密封与接触式机械密封复合的一种新型密封 |
CN203362629U (zh) | 2013-06-03 | 2013-12-25 | 江苏巨浪泵阀有限公司 | 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 |
DE102013107986A1 (de) * | 2013-07-25 | 2015-01-29 | Xylem Ip Holdings Llc | Umwälzpumpe |
CN104235073A (zh) * | 2014-10-17 | 2014-12-24 | 邢宇 | 在离心泵转动着的空心转子腔体内引入循环流体 |
US10072758B2 (en) * | 2015-11-09 | 2018-09-11 | Seal Ryt Corporation | Stuffing box body with integral diverted lantern ring |
-
2014
- 2014-10-17 CN CN201410448893.6A patent/CN104235073A/zh active Pending
-
2015
- 2015-03-31 CN CN201510150554.4A patent/CN104806574B/zh active Active
- 2015-03-31 CN CN201510148563.XA patent/CN104895846B/zh active Active
- 2015-08-27 WO PCT/CN2015/088226 patent/WO201605845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8-27 WO PCT/CN2015/088223 patent/WO201605845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8-27 US US15/519,282 patent/US10247200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8-27 US US15/519,257 patent/US1006044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93716A (zh) * | 2005-04-13 | 2005-11-09 | 陈银灿 | 泵轴封腔 |
CN202209285U (zh) * | 2011-09-05 | 2012-05-02 | 上海潜水泵有限公司 | 一种内循环冷轴型管道离心泵 |
CN203308792U (zh) * | 2013-05-09 | 2013-11-27 | 苏义燕 | 内循环冷却净水离心泵 |
CN204511995U (zh) * | 2014-09-15 | 2015-07-29 | 邢宇 | 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060446B2 (en) | 2018-08-28 |
CN104806574A (zh) | 2015-07-29 |
US10247200B2 (en) | 2019-04-02 |
CN104895846A (zh) | 2015-09-09 |
US20170241437A1 (en) | 2017-08-24 |
WO2016058454A1 (zh) | 2016-04-21 |
US20170241438A1 (en) | 2017-08-24 |
CN104895846B (zh) | 2017-10-17 |
CN104235073A (zh) | 2014-12-24 |
WO2016058451A1 (zh) | 2016-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06574B (zh) | 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 |
CN103299095B (zh) | 带有用于一体化地冷却和/或加热的设备的装置以及用于一体化地加热或冷却的方法 | |
CN103213029B (zh) | 一种高速车削中心电主轴冷却方法及内外冷却电主轴 | |
CN107457606B (zh) | 一种高速异步电机电主轴内外冷却结构及温度协同控制系统 | |
CN104895825B (zh) | 使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冷却的轴套及其离心泵冷却系统 | |
CN104942649B (zh) | 一种高速电主轴内外冷却结构 | |
CN204349702U (zh) | 旋转电机 | |
CN108625917A (zh) |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动力部件冷却密封隔热系统 | |
CN110988029B (zh) | 内置平行轴旋转热管的高速转轴的热-结构特性测试系统 | |
CN103500589B (zh) | 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电机腔氦气冷却流道 | |
CN104864100B (zh) | 冷冻压缩机组合密封系统 | |
CN103770946A (zh) | 用于使能悬停的飞行器的传动装置冷却的系统和方法 | |
CN204511995U (zh) | 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 |
CN109139396A (zh) | 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及风力发电机 | |
CN110735808A (zh) | 一种脉动流强化冷却轴承座装置 | |
CN106567854B (zh) | 一种泵用轴承的润滑油冷却结构 | |
CN106160403A (zh) | 立式风冷型永磁调速器 | |
CN111305915B (zh) | 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机及其主轴冷却系统 | |
CN203552712U (zh) | 用于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的电机腔氦气冷却流道 | |
CN212130569U (zh) | 基于集成冷却系统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膨胀机 | |
CN205978076U (zh) | 一种双层循环冷却水道的气浮推力轴承结构 | |
CN107939690A (zh) | 一种热水循环泵 | |
CN102251981B (zh) | 一种立式高温风机 | |
CN106499822A (zh) | 温度可控型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 |
CN211151745U (zh) | 发电机双轴承冷却系统及包括其的直驱风力发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