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3657A - 保温隔热节能材料 - Google Patents

保温隔热节能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3657A
CN104803657A CN201510170225.6A CN201510170225A CN104803657A CN 104803657 A CN104803657 A CN 104803657A CN 201510170225 A CN201510170225 A CN 201510170225A CN 104803657 A CN104803657 A CN 104803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upling agent
energy
thermal
formaldehy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02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3657B (zh
Inventor
邓涛
韩海硕
罗卫兴
卢任之
马传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702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36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3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3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3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3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隔热节能材料,所述节能材料原料包括气凝胶、粉煤灰、异氰酸酯、十溴二苯乙烷、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液态环氧树脂分散剂、聚氨酯、稻壳、偶联剂、莫来石纤维、陶瓷微珠、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保温隔热性能好,产品干密度160-200kg/m3,导热系数在0.02-0.03W/(m*K),具有很好的保温节能效果;防火性能好,耐火极限大于3h,可达到A级防火标准,从而具有良好的耐火性;隔音性能好,可大大减少噪音影响;耐久性能好,具有抗高低温性能,耐腐蚀、抗紫外线照射、耐候性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保温隔热节能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温隔热节能材料
背景技术
节能环保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已经成为我们建筑行业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提高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物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国家的倡导之下不少新建筑以及不少老建筑正在通过在外墙与内墙贴敷保温隔热层的办法以求达到房内的隔热保温效果,即在炎热夏天通过内外墙的隔热材料阻止热辐射向屋内传递,减少空调等家用电器的能耗,在寒冷冬天也通过内外墙的隔热材料阻止室内较高温度传导到寒冷的室外。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这种保温隔热层材料主要是高分子有机类和无机类材料。常用的高分子保温隔热材料包括:膨胀聚苯乙烯发泡板、交联聚乙烯发泡板、发泡聚氨醋板。无机材料板材包括:发了包水泥板和发泡氯氧镣水泥板。其中有机材料板的主要优点是密度小、保温效率高、韧性好,缺点是耐火性能差,着火以后极易点燃,并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有毒烟雾,严重危及生命安全,并且还存在耐老化性能差、使用寿命短、安装程序复杂、成本高等缺陷。无机材料类保温隔热层的优点是:成本低、难燃,火灾时无烟雾产生,耐老化性能好、与建筑物同寿命、安装容易、成本低等特点,缺点是会增加建筑物整体的重量、材料缺乏韧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具有耐火、使用寿命长、导热系数小、环保等优点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的耐酸碱腐蚀性和超高耐候性。
本发明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所述节能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气凝胶30-50份、10-20份粉煤灰、11-18份异氰酸酯、0.5-3份十溴二苯乙烷、0.5-3份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1-5份液态环氧树脂分散剂、1-5份聚氨酯、2-6份稻壳、3-6份偶联剂、6-12份莫来石纤维、陶瓷微珠1-4份、0.5-2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2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5-2份紫外线吸收剂;
进一步,所述节能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气凝胶40份、15份粉煤灰、15份异氰酸酯、2份十溴二苯乙烷、2份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2.5份液态环氧树脂分散剂、3份聚氨酯、4份稻壳、5份偶联剂、10份莫来石纤维、陶瓷微珠3份、1.5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1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1份紫外线吸收剂;
进一步,所述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亚硫酸钠和水混合搅拌后在温度为50℃下缓慢滴加丙酮后升温至50℃,保温1h,然后再在温度为70℃下缓慢滴加甲醛后升温至90℃,保温4h;
进一步,所述亚硫酸、甲醛、丙酮的摩尔比为:n(亚硫酸钠):n(甲醛):n(丙酮)=0.8:2.65:1;
进一步,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钛酸酯偶联剂TMC-931、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二苯甲酮、苯并三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及其水泥板,保温隔热性能好,产品干密度160-200kg/m3,导热系数在0.02-0.03W/(m*K),具有很好的保温节能效果;防火性能好,耐火极限大于3h,可达到A级防火标准,从而具有良好的耐火性;隔音性能好,可大大减少噪音影响;耐久性能好,具有抗高低温性能,耐腐蚀、抗紫外线照射、耐候性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所述节能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气凝胶30-50份、10-20份粉煤灰、11-18份异氰酸酯、0.5-3份十溴二苯乙烷、0.5-3份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1-5份液态环氧树脂分散剂、1-5份聚氨酯、2-6份稻壳、3-6份偶联剂、6-12份莫来石纤维、陶瓷微珠1-4份、0.5-2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2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5-2份紫外线吸收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节能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气凝胶40份、15份粉煤灰、15份异氰酸酯、2份十溴二苯乙烷、2份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2.5份液态环氧树脂分散剂、3份聚氨酯、4份稻壳、5份偶联剂、10份莫来石纤维、陶瓷微珠3份、1.5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1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1份紫外线吸收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亚硫酸钠和水混合搅拌后在温度为50℃下缓慢滴加丙酮后升温至50℃,保温1h,然后再在温度为70℃下缓慢滴加甲醛后升温至90℃,保温4h。
本实施例中,所述亚硫酸、甲醛、丙酮的摩尔比为:n(亚硫酸钠):n(甲醛):n(丙酮)=0.8:2.65:1。
本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钛酸酯偶联剂TMC-931、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二苯甲酮、苯并三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本实施例中的阐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所述节能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本实施例中,所述节能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气凝胶40份、15份粉煤灰、15份异氰酸酯、2份十溴二苯乙烷、2份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2.5份液态环氧树脂分散剂、3份聚氨酯、4份稻壳、5份偶联剂、10份莫来石纤维、陶瓷微珠3份、1.5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1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1份紫外线吸收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亚硫酸钠和水混合搅拌后在温度为50℃下缓慢滴加丙酮后升温至50℃,保温1h,然后再在温度为70℃下缓慢滴加甲醛后升温至90℃,保温4h。
本实施例中,所述亚硫酸、甲醛、丙酮的摩尔比为:n(亚硫酸钠):n(甲醛):n(丙酮)=0.8:2.65:1。
本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物,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将所述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钛酸酯偶联剂TMC-931、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与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钛酸酯偶联剂TMC-931、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的混合物,所得产品性质并无明显差别;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将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所得产品并无明显差别。
本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水杨酸酯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二苯甲酮、苯并三唑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水杨酸酯与二苯甲酮、苯并三唑的混合物,所得产品性质并无明显差别。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所述节能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气凝胶30份、10份粉煤灰、11份异氰酸酯、0.5份十溴二苯乙烷、0.5份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1份液态环氧树脂分散剂、1份聚氨酯、2份稻壳、3份偶联剂、6份莫来石纤维、陶瓷微珠1份、0.5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5份紫外线吸收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亚硫酸钠和水混合搅拌后在温度为50℃下缓慢滴加丙酮后升温至50℃,保温1h,然后再在温度为70℃下缓慢滴加甲醛后升温至90℃,保温4h。
本实施例中,所述亚硫酸、甲醛、丙酮的摩尔比为:n(亚硫酸钠):n(甲醛):n(丙酮)=0.8:2.65:1。
本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物,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将所述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钛酸酯偶联剂TMC-931、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与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钛酸酯偶联剂TMC-931、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的混合物,所得产品性质并无明显差别;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将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所得产品并无明显差别。
本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二苯甲酮,本实施例中,将所述二苯甲酮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水杨酸酯、苯并三唑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二苯甲酮与水杨酸酯、苯并三唑的混合物,所得产品性质并无明显差别。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所述节能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气凝胶50份、20份粉煤灰、18份异氰酸酯、3份十溴二苯乙烷、3份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5份液态环氧树脂分散剂、5份聚氨酯、6份稻壳、6份偶联剂、12份莫来石纤维、陶瓷微珠4份、2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2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份紫外线吸收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亚硫酸钠和水混合搅拌后在温度为50℃下缓慢滴加丙酮后升温至50℃,保温1h,然后再在温度为70℃下缓慢滴加甲醛后升温至90℃,保温4h。
本实施例中,所述亚硫酸、甲醛、丙酮的摩尔比为:n(亚硫酸钠):n(甲醛):n(丙酮)=0.8:2.65:1。
本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物,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TMC-931,将所述钛酸酯偶联剂TMC-931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钛酸酯偶联剂TMC-931与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的混合物,所得产品性质并无明显差别;所述硅烷偶联剂为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将所述硅烷偶联剂为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所得产品并无明显差别。
本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唑,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苯并三唑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二苯甲酮、水杨酸酯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苯并三唑与二苯甲酮、水杨酸酯的混合物,所得产品性质并无明显差别。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所述节能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气凝胶30份、20份粉煤灰、11份异氰酸酯、3份十溴二苯乙烷、0.5份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5份液态环氧树脂分散剂、1份聚氨酯、6份稻壳、3份偶联剂、12份莫来石纤维、陶瓷微珠1份、2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份紫外线吸收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亚硫酸钠和水混合搅拌后在温度为50℃下缓慢滴加丙酮后升温至50℃,保温1h,然后再在温度为70℃下缓慢滴加甲醛后升温至90℃,保温4h。
本实施例中,所述亚硫酸、甲醛、丙酮的摩尔比为:n(亚硫酸钠):n(甲醛):n(丙酮)=0.8:2.65:1。
本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物,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将所述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钛酸酯偶联剂TMC-931、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与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钛酸酯偶联剂TMC-931、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的混合物,所得产品性质并无明显差别;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将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所得产品并无明显差别。
本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水杨酸酯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二苯甲酮、苯并三唑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水杨酸酯与二苯甲酮、苯并三唑的混合物,所得产品性质并无明显差别。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所述节能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气凝胶50份、10份粉煤灰、18份异氰酸酯、0.5份十溴二苯乙烷、3份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1份液态环氧树脂分散剂、5份聚氨酯、2份稻壳、6份偶联剂、6份莫来石纤维、陶瓷微珠4份、0.5-2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份紫外线吸收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亚硫酸钠和水混合搅拌后在温度为50℃下缓慢滴加丙酮后升温至50℃,保温1h,然后再在温度为70℃下缓慢滴加甲醛后升温至90℃,保温4h。
本实施例中,所述亚硫酸、甲醛、丙酮的摩尔比为:n(亚硫酸钠):n(甲醛):n(丙酮)=0.8:2.65:1。
本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物,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将所述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钛酸酯偶联剂TMC-931、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与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钛酸酯偶联剂TMC-931、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的混合物,所得产品性质并无明显差别;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将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所得产品并无明显差别。
本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水杨酸酯按照同等重量份替换为二苯甲酮、苯并三唑中的一种,或按同等重量份替换为水杨酸酯与二苯甲酮、苯并三唑的混合物,所得产品性质并无明显差别。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气凝胶为二氧化硅气凝胶。
项目 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三 实施例四 实施例五
导热系数(W.K) 0.02 0.021 0.025 0.028 0.03
干体积密度(kg/m3) 320 325 328 316 330
抗压强度(Mpa) 44 48 46 42 48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气凝胶30-50份、10-20份粉煤灰、11-18份异氰酸酯、0.5-3份十溴二苯乙烷、0.5-3份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1-5份液态环氧树脂分散剂、1-5份聚氨酯、2-6份稻壳、3-6份偶联剂、6-12份莫来石纤维、陶瓷微珠1-4份、0.5-2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2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5-2份紫外线吸收剂。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材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气凝胶40份、15份粉煤灰、15份异氰酸酯、2份十溴二苯乙烷、2份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2.5份液态环氧树脂分散剂、3份聚氨酯、4份稻壳、5份偶联剂、10份莫来石纤维、陶瓷微珠3份、1.5份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1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1份紫外线吸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亚硫酸钠和水混合搅拌后在温度为50℃下缓慢滴加丙酮后升温至50℃,保温1h,然后再在温度为70℃下缓慢滴加甲醛后升温至90℃,保温4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硫酸、甲醛、丙酮的摩尔比为:n(亚硫酸钠):n(甲醛):n(丙酮)=0.8:2.6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与硅烷偶联剂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二(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酯、钛酸酯偶联剂TMC-931、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二苯甲酮、苯并三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CN201510170225.6A 2015-04-10 2015-04-10 保温隔热节能材料 Active CN1048036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0225.6A CN104803657B (zh) 2015-04-10 2015-04-10 保温隔热节能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0225.6A CN104803657B (zh) 2015-04-10 2015-04-10 保温隔热节能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3657A true CN104803657A (zh) 2015-07-29
CN104803657B CN104803657B (zh) 2017-07-07

Family

ID=53688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0225.6A Active CN104803657B (zh) 2015-04-10 2015-04-10 保温隔热节能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365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9694A (zh) * 2015-10-10 2017-10-27 董晓娜 一种保温建筑墙体结构
CN108794056A (zh) * 2018-07-19 2018-11-13 佛山腾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840596A (zh) * 2018-04-25 2018-11-20 重庆交通大学 路面降温材料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0870A (zh) * 2012-09-29 2013-02-06 池州市崇源节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纳米硅气凝胶/玻化微珠复合保温砂浆
CN103073227A (zh) * 2013-01-09 2013-05-01 南京大学南通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阻燃型柔性建筑保温饰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1405A (zh) * 2013-12-19 2014-03-19 张会君 一种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641407A (zh) * 2013-11-08 2014-03-19 许炜 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保温砂浆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0870A (zh) * 2012-09-29 2013-02-06 池州市崇源节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纳米硅气凝胶/玻化微珠复合保温砂浆
CN103073227A (zh) * 2013-01-09 2013-05-01 南京大学南通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阻燃型柔性建筑保温饰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1407A (zh) * 2013-11-08 2014-03-19 许炜 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保温砂浆
CN103641405A (zh) * 2013-12-19 2014-03-19 张会君 一种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隋昭德等主编: "《光稳定剂及其应用技术》", 31 January 2010,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马永飞等: "磺化丙酮甲醛缩聚物的合成及分散性能的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9694A (zh) * 2015-10-10 2017-10-27 董晓娜 一种保温建筑墙体结构
CN108840596A (zh) * 2018-04-25 2018-11-20 重庆交通大学 路面降温材料
CN108794056A (zh) * 2018-07-19 2018-11-13 佛山腾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3657B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3953B (zh) 一种建筑用节能环保型复合保温材料
CN113248229B (zh) 一种石墨无机复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3657A (zh) 保温隔热节能材料
CN202787536U (zh) 复合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板
CN201891180U (zh) 一种高强度、高保温阻燃隔热材料
CN104829192B (zh) 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及其水泥板
CN104556902A (zh) 一种a级防火发泡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83553U (zh) 一种新型高强度、高保温阻燃隔热材料
CN107311606A (zh) 一种轻质环保建筑材料
CN201900766U (zh) 一种新型高强度、保温阻燃隔热材料
CN104045309A (zh) 一种环保建筑材料
CN103351817A (zh) 一种自调节能涂料
CN102477772A (zh) 一种新型高强度、保温阻燃隔热材料
CN103147519A (zh) 防火保温板材
CN202248349U (zh) 一种新型隔热阻燃材料
CN103755222A (zh) 一种建筑行业隔热涂料
CN112940444B (zh) 节能环保型建筑幕墙及其安装方法
CN204163221U (zh) 外墙保温吸音结构
CN102787672A (zh) 一种隔热阻燃材料
CN202248348U (zh) 一种隔热阻燃材料
CN202248312U (zh) 一种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
CN104177058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
CN102898115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
CN204266384U (zh) 一种外墙保温防水体系
CN104176979A (zh) 一种环保建筑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 Fuxing Avenue, Shuang Fu new area,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400074 Chongqing Nan'an District University Avenue, No. 66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