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1247B - 一种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1247B
CN104801247B CN201510170323.XA CN201510170323A CN104801247B CN 104801247 B CN104801247 B CN 104801247B CN 201510170323 A CN201510170323 A CN 201510170323A CN 104801247 B CN104801247 B CN 104801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east cells
solution
weight
add
microcaps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03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1247A (zh
Inventor
石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703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1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1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1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1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12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产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到酵母细胞的培养和处理,获得微胶囊壁材,并对其壁材进行封孔修饰获得微胶囊产品。将在合适的条件下摇瓶培养的酵母细胞经过十二烷基硫酸钠、二硫苏糖醇等化学试剂进行处理后,离心、洗涤,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进一步处理。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将酵母细胞壁材与待包埋的芯物质溶液高频度接触完成包封后,再用阳离子聚合物进行封孔修饰。离心,洗去表面未包封的芯物质和多余的阳离子聚合物,冻干后磨细,即得大小均匀、不黏结的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

Description

一种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的方法,涉及到酵母细胞的培养、处理、微胶囊制备及封孔修饰的方法,更进一步涉及通过该方法所制备的微胶囊壁材和微胶囊产品。
背景技术
微胶囊技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芯物质)包裹在另一种材料(壁材)中,能够保护芯物质免受环境影响并控制芯物质释放,是食品、香料、医药、农药等工业领域重点开发的高新技术之一。包封率和突释率是评价微胶囊制剂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也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壁材的选择决定着所制备微胶囊产品的优劣,解决制备成本过高和壁材及辅助料的安全性问题是微胶囊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以其优良的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在近年来的微胶囊研究中备受关注,但影响此类微胶囊质量的因素较多,除受芯物质、壁材本身理化性质的影响外,制备方法对微胶囊的外观、粒径、包埋度、包封率和释放性能等方面也有重要影响。此外,其亲脂性强,对水溶性物质的亲和力不高。
酵母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构成的双层囊腔结构是包埋物质的良好材料,酵母细胞微胶囊具有独特的优点:(1)酵母细胞微胶囊颗粒大小均匀,芯物质包埋到酵母细胞中后,能够受到酵母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双重保护;(2)微胶囊化过程简单,不涉及任何有毒的试剂;(3)只要遇到潮湿的黏膜,芯物质便能持续地释放出来而不需破壁。
突释是指微胶囊制剂在24小时内大量释放芯物质的现象。微粒表面的孔隙率和内部的致密度与突释效应直接相关。酵母细胞微胶囊具有原料易得、价廉、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安全等特点,通过对酵母细胞进行透性改造后,其对小分子物质的包埋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由于芯物质进入酵母细胞内主要是通过扩散进行的,孔径越大,芯物质越容易进入到酵母细胞内部,但同时也越容易从酵母细胞中逸出。为此,需要一种对酵母细胞微胶囊进行封孔修饰,控制芯物质释放的方法。
酵母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可以与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聚合物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氢键及疏水作用等形成多聚电解质,从而在酵母细胞微胶囊表面复合一层阳离子聚合物膜,进而调节酵母细胞的孔隙结构,控制酵母细胞微胶囊的释放性能,减少芯物质的突释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利用酵母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对芯物质进行包埋后,再利用其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与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聚合物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氢键及疏水作用等形成多聚电解质,实现酵母细胞微胶囊的封孔修饰,通过控制膜厚度达到控制酵母细胞微胶囊释放的目的。
因此,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酵母细胞微胶囊壁材的方法,既能用于脂溶性物质包埋又能用于水溶性芯物质的微胶囊化,包括:
(1)采用酵母细胞为出发菌株,经斜面培养和种子培养后,接种在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培养;
(2)将所得的酵母细胞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或重新悬浮在具有促进酵母细胞自溶的化学试剂中,在40~60℃的温度下进行振荡处理24~48小时。离心、洗涤后,再在20~40℃的温度下以氢氧化钠溶液处理24~48小时,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即得到所述的微胶囊壁材。其中所述的化学试剂任一选自吐温-80或TritonX-100、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十二烷基硫酸钠、盐酸、氢氧化钠、乙醇、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二硫苏糖醇(DTT)、氯化钾及氯化钠。
应当指出:加入化学试剂的作用在于促进酵母细胞自溶,如果加入高浓度的化学试剂则反应时间更短,如果加入低浓度的化学试剂则反应时间更长。因此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加入不同浓度的化学试剂,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通过控制时间长短来达到预期效果。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吐温-80的加入重量为0.1~5%;或
所述的TritonX-100的加入重量为0.1~5%;或
所述的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的加入重量为0.1~5%;或
所述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加入重量为0.1~5%;
所述的盐酸的加入重量为0.5~10%;或
所述的氢氧化钠的加入重量为0.5~10%;或
所述的乙醇的加入重量为1~20%;或
所述的EDTA的加入重量为1~10%;或
所述的DTT的加入重量为0.05~0.5%;
所述的氯化钠的加入重量为1~20%;或
所述的氯化钾的加入重量为1~20%。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摇瓶培养的步骤如下:斜面种子活化4小时后接入种子培养基,培养24小时后再按10%的接种量接入装有50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进行发酵培养,发酵时间24小时,发酵温度28-32℃,转速180r/min。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菌株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Han.),斜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为高糖培养基,组成为:蔗糖、酵母浸出物、无机氮源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再补充必要的矿物质。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YPD培养基,组成如下:蛋白胨20.0g、酵母提取物10.0g、葡萄糖10.0g、添水至1000mL,pH4-5。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产脂培养基,组成如下:蛋白胨3.0g、酵母提取物8.0g、蔗糖170.0g、添水至1000mL。
还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都为豆芽汁蔗糖培养基,配制如下:取黄豆芽200.0g,洗净,放入水中煮沸30min,用纱布过滤,取豆芽汁加蔗糖30.0g,添水至1000mL,调节pH=7.2。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酵母细胞处理的步骤如下:培养的酵母细胞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
还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酵母细胞处理的步骤如下:培养的酵母细胞离心、洗涤后,重新悬浮于0.05~20%的化学试剂中,在40~60℃下处理24~48小时。离心、洗涤后,再在20~40℃的温度下以0.1~10%的氢氧化钠处理24~48小时,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利用所制备的微胶囊壁材制备微胶囊的方法,包括:
步骤(1)-(2),与前述相同;
(3)将冻干后的酵母细胞微胶囊壁材与待包埋的芯物质如抗氧化剂、杀虫剂或除草剂溶液在20~40℃的温度下高频度接触24~48小时进行微胶囊化处理;
(4)如果需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胶囊中芯物质的含量。
其中,包埋度定义(下同):包埋度(%)=实际包埋量/微胶囊重量×100%
高频度接触定义(下同):以可以实现溶液组分充分混和的转速进行振荡的频度。本领域公知的转速50rpm/min以上或加压2MPa以上,例如50~75rpm/min、75~200rpm/min、或200rpm/min以上的振荡频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利用所述的壁材制备微胶囊的步骤如下:将1g酵母细胞与1~20mL 1%的芯物质溶液在20~40℃的温度下高频度接触进行包埋。24小时后取出,离心、洗涤除去表面未包埋的芯物质,冷冻干燥。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芯物质为1%杀虫剂阿维菌素,所述的溶液为乙醇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芯物质为1%的除草剂精喹禾灵,所述的溶液为乙醇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芯物质为0.2%的除草剂二氯喹啉酸,所述的溶液为乙醇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芯物质为1%的水溶性抗氧化剂绿原酸,所述的溶液为水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芯物质为1%的脂溶性抗氧化剂白藜芦醇,所述的溶液为乙醇溶液。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对酵母细胞微胶囊进行封孔修饰制备控释型微胶囊的方法。包括:
步骤(1)-(3),与前述相同;
(4)将酵母微胶囊壁材与芯物质溶液高频度接触所得微胶囊与阳离子聚合物溶液在20~40℃的温度下高频度接触24~48小时进行封孔修饰,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即得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产品。
(5)如果需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胶囊中芯物质的含量。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阳离子聚合物为高分子量壳聚糖(CS,分子量为~1.5×105,脱乙酰度>90%,浙江玉环化工厂),所述的溶液为1%HAc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微胶囊的封孔修饰步骤如下:在1g酵母细胞与1~20mL1%的阿维菌素乙醇溶液在20~40℃的温度下高频度接触24小时完成包埋后,加入高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为~1.5×105,脱乙酰度>90%,浙江玉环化工厂)溶液使其最终浓度为0.1~2%,继续高频度接触24小时,离心,用水洗涤除去表面未包埋的阿维菌素和多余的壳聚糖后,冷冻干燥。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通过上述方法所制备的酵母细胞微胶囊壁材。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通过上述方法所制备的酵母细胞微胶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涉及的酵母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Han.),所制备的酵母细胞微胶囊是农药微胶囊,其中涉及的农药为杀虫剂阿维菌素,优选1%的阿维菌素,涉及的溶液为乙醇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进行封孔修饰的是阿维菌素酵母细胞微胶囊,其中涉及的阳离子聚合物为壳聚糖(分子量为~1.5×105,脱乙酰度>90%),优选0.5%的壳聚糖(浙江玉环化工厂),涉及的溶液为1%HAc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制备的酵母细胞微胶囊是除草剂微胶囊,其中涉及的除草剂为精喹禾灵,优选1%的精喹禾灵,涉及的溶液为乙醇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进行封孔修饰的是精喹禾灵酵母细胞微胶囊,其中涉及的阳离子聚合物为壳聚糖(分子量为~1.5×105,脱乙酰度>90%),优选0.5%的壳聚糖(浙江玉环化工厂),涉及的溶液为1%HAc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制备的酵母细胞微胶囊是除草剂微胶囊,其中涉及的除草剂为二氯喹啉酸,优选0.2%的二氯喹啉酸,涉及的溶液为乙醇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进行封孔修饰的是二氯喹啉酸酵母细胞微胶囊,其中涉及的阳离子聚合物为壳聚糖(分子量为~1.5×105,脱乙酰度>90%),优选0.2%的壳聚糖(浙江玉环化工厂),涉及的溶液为1%HAc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制备的酵母细胞微胶囊是抗氧化剂微胶囊,其中涉及的抗氧化剂为水溶性抗氧化剂绿原酸,优选1%的绿原酸,涉及的溶液为水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进行封孔修饰的是绿原酸酵母细胞微胶囊,其中涉及的阳离子聚合物为壳聚糖(分子量为~1.5×105,脱乙酰度>90%),优选0.5%的壳聚糖(浙江玉环化工厂),涉及的溶液为1%HAc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制备的酵母细胞微胶囊是抗氧化剂微胶囊,其中涉及的抗氧化剂为脂溶性抗氧化剂白藜芦醇,优选1%的白藜芦醇,涉及的溶液为乙醇溶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进行封孔修饰的是白藜芦醇酵母细胞微胶囊,其中涉及的阳离子聚合物为壳聚糖(分子量为~1.5×105,脱乙酰度>90%),优选0.5%的壳聚糖(浙江玉环化工厂),涉及的溶液为1%HAc溶液。
技术效果:
(1)本发明将培养的酵母细胞经过酸、碱、盐、表面活性剂、还原剂或配位剂处理后,再采用氢氧化钠进行进一步处理,通过适当调节试剂的浓度及处理温度达到有效控制酵母细胞孔径以适于包埋不同类型芯物质的目的。
(2)能够通过调节阳离子聚合物浓度来调节封孔膜的厚度,实现酵母细胞微胶囊的控制释放。阿维菌素酵母细胞微胶囊采用0.1%、0.5%、1%和1.4%的壳聚糖进行封孔修饰后,在0.2%的TritonX-100溶液中,1小时内阿维菌素的累积释放率分别由封孔修饰前的87.66%降低为78.56%、72.02%、54.80%和32.36%,而在24小时内阿维菌素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8.84%、89.17%、88.28%和79.11%,而未经壳聚糖封孔修饰的阿维菌素酵母微胶囊在4小时内已释放完全(见附图5)。
(3)本发明以环境友好的酵母细胞为壁材,不仅适于脂溶性物质的包埋,还能用于水溶性物质的包封。方法操作简单,温和的包埋和封孔修饰过程能保持芯物质的稳定性,所得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大小均匀,不黏结,表面没有未包埋的芯物质。本发明对于我国食品、香料、医药和农药等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0.4%壳聚糖封孔修饰前(○)、后(●)阿维菌素酵母细胞微胶囊在0.2%TritonX-100中的累积释放曲线,纵坐标表示累积释放率(%),横坐标表示时间t(h)。
图2为0.4%壳聚糖封孔修饰前(○)、后(●)精喹禾灵酵母细胞微胶囊在0.2%CTAB中的累积释放曲线,纵坐标表示累积释放率(%),横坐标表示时间t(h)。
图3为0.4%壳聚糖封孔修饰前(○)、后(●)绿原酸酵母细胞微胶囊在0.1M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 6.0)中的累积释放曲线,纵坐标表示累积释放率(%),横坐标表示时间t(h)。
图4为0.4%壳聚糖封孔修饰前(○)、后(●)白藜芦醇酵母细胞微胶囊在0.1M PBS(pH 6.0)中的累积释放曲线,纵坐标表示累积释放率(%),横坐标表示时间t(h)。
图5为0.1%、0.5%、1%和1.4%壳聚糖封孔修饰后阿维菌素酵母细胞微胶囊在0.2%TritonX-100中的累积释放曲线,纵坐标表示累积释放率(%),横坐标表示时间t(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用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它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任一个或类似实例。
实施例1:
如前所述,进行摇瓶培养酵母细胞,然后收集并洗涤酵母,冷冻干燥。
将1g酵母细胞与1~20mL 1%阿维菌素乙醇溶液在20~40℃下高频度接触24小时后,离心,用水洗去表面未包埋的阿维菌素后,冻干、磨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微胶囊中阿维菌素包埋度为3.33%。
对比实施例1:
培养、处理酵母及包埋步骤同实施例1,待包埋完成后,加入0.1~2%的壳聚糖(分子量为~1.5×105,脱乙酰度>90%,浙江玉环化工厂)的1%HAc溶液继续高频度接触24小时进行封孔修饰,离心,用水洗去未包埋的阿维菌素和多余的壳聚糖后,冻干、磨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微胶囊中阿维菌素包埋度为7.45~12.72%,比未封孔修饰的微胶囊高1.24~2.82倍。
实施例2:
如前所述,进行摇瓶培养酵母细胞,离心洗涤后,加入重量为0.5~10%的氢氧化钠,在40~60℃的温度下进行振荡处理24~48小时,离心洗涤后,重新悬浮在0.1~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40~60℃的温度下继续振荡处理24~48小时,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
将1g酵母细胞与1~20mL 1%阿维菌素乙醇溶液,在20~40℃下高频度接触24小时后,离心,用水洗去表面未包埋的阿维菌素后,冷冻干燥。
对比实施例2:
培养、处理酵母及包埋步骤同实施例2。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微胶囊中阿维菌素包埋度比未封孔修饰的微胶囊高1.25倍。
实施例3:
培养、处理酵母及包埋步骤同实施例1,除了加入的是1~20mL 1%精喹禾灵乙醇溶液。所得微胶囊中精喹禾灵包埋度为6.75%。
对比实施例3: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1,除了加入的是1~20mL 1%精喹禾灵乙醇溶液。所得微胶囊中精喹禾灵包埋度为8.41%,比未封孔修饰的微胶囊高0.25倍。
实施例4:
培养、处理酵母及包埋步骤同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是1~20mL 1%精喹禾灵乙醇溶液。
对比实施例4: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是1~20mL 1%精喹禾灵乙醇溶液。所得微胶囊中精喹禾灵包埋度比未封孔修饰的微胶囊高0.77倍。
实施例5:
培养、处理酵母及包埋步骤同实施例1,除了加入的是1~20mL 1%绿原酸溶液。
对比实施例5: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1,除了加入的是1~20mL 1%绿原酸溶液,所加入的壳聚糖溶液为0.4%的1%HAc溶液。
实施例6:
培养、处理酵母及包埋步骤同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是1~20mL 1%绿原酸溶液。
对比实施例6: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是1~20mL 1%绿原酸溶液。
实施例7:
培养、处理酵母及包埋步骤同实施例1,除了加入的是1~20mL 1%白藜芦醇乙醇溶液。
对比实施例7: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1,除了加入的是1~20mL 1%白藜芦醇乙醇溶液。
实施例8:
培养、处理酵母及包埋步骤同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是1~20mL 1%白藜芦醇乙醇溶液。
对比实施例8: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是1~20mL 1%白藜芦醇乙醇溶液。
实施例9:
培养、处理酵母及包埋步骤同实施例1,除了加入的是1~20mL 0.2%二氯喹啉酸乙醇溶液。
对比实施例9: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1,除了加入的是1~20mL0.2%二氯喹啉酸乙醇溶液。
实施例10:
培养、处理酵母及包埋步骤同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是1~20mL 0.2%二氯喹啉酸乙醇溶液。
对比实施例10: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是1~20mL0.2%二氯喹啉酸乙醇溶液。
实施例11: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化学试剂是重量为0.1~5%的TritonX-100。
实施例12: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化学试剂是重量为0.1~5%的吐温-80。
实施例13: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化学试剂是重量为0.1~5%的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实施例14: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化学试剂是重量为0.1~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
实施例15: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化学试剂是重量为0.5~10%的盐酸。
实施例16: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化学试剂是重量为1~20%的氯化钠。
实施例17: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化学试剂是重量为1~20%的氯化钾。
实施例18:
培养、处理酵母、包埋及封孔修饰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化学试剂是重量为1~20%的乙醇。
实施例19:
培养、处理酵母及包埋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化学试剂是重量为1~10%的EDTA。
实施例20:
培养、处理酵母及包埋步骤同对比实施例2,除了加入的化学试剂是重量为0.05~0.5%的DTT。
从上述实施例的结果中,经过分析我们发现:
(1)阳离子聚合物封孔修饰提高了酵母细胞微胶囊中芯物质的包埋度。壳聚糖封孔修饰后的阿维菌素酵母细胞微胶囊中阿维菌素的包埋度比封孔修饰前提高了1.24~2.82倍;壳聚糖修饰的精喹禾灵酵母细胞微胶囊中精喹禾灵的包埋度比封孔修饰前提高了0.25~0.77倍。
(2)阳离子聚合物封孔修饰增强了酵母细胞微胶囊中芯物质的缓释性能。在0.2%TritonX-100溶液中,0.4%壳聚糖封孔修饰的阿维菌素酵母细胞微胶囊在最初2小时内阿维菌素的累积释放率由封孔修饰前的89.12%降低到了70.44%,持续释放时间由4小时延长到了18小时(见附图1)。0.4%壳聚糖封孔修饰的精喹禾灵酵母细胞微胶囊在0.2%CTAB中最初2小时内精喹禾灵的累积释放率由38.5%降低到了26.1%(见附图2);壳聚糖修饰的绿原酸酵母细胞微胶囊在pH 6.0的PBS中最初2小时内绿原酸的累积释放率由43.5%增加到了64.1%,48小时内的累积释放率则由59.9%增加到了86.9%(见附图3);壳聚糖修饰的白藜芦醇酵母细胞微胶囊在pH 6.0的PBS中最初2小时内白藜芦醇的累积释放率由25.4%降低到了19.6%,96小时内的累积释放率则由67.1%增加到了84.5%(见附图4)。
(3)阳离子聚合物封孔修饰提高了酵母细胞微胶囊中芯物质的热贮稳定性。在54±2℃贮存14天后,0.4%壳聚糖封孔修饰的酵母微胶囊中阿维菌素保有率为95.98%,比未经修饰的微胶囊高15.72%。
(4)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中芯物质的释放速度可以通过调节封孔时阳离子聚合物的浓度进行控制。阿维菌素酵母微胶囊分别采用0.1%、0.5%、1%和1.4%的壳聚糖进行封孔修饰后,在0.2%的TritonX-100溶液中,1小时内阿维菌素的累积释放率分别由封孔修饰前的87.66%降低为78.56%、72.02%、54.80%和32.36%;24小时内阿维菌素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8.84%、89.17%、88.28%和79.11%,而未经壳聚糖封孔修饰的阿维菌素酵母微胶囊在4小时内已释放完全(见附图1和附图5)。
(5)所得酵母细胞微胶囊大小均匀,不黏结,表面没有未包埋的芯物质。

Claims (12)

1.一种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酵母细胞为出发菌株,经斜面培养和种子培养后,接种在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培养;
(2)将所得的酵母细胞离心,洗涤后,重新悬浮在具有促进酵母细胞自溶的化学试剂中,在40~60℃的温度下进行振荡处理24~48小时,离心、洗涤;
(3)重新悬浮在重量体积浓度为0.1~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20~40℃的温度下继续处理24~48小时,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即得到所述的微胶囊壁材;
(4)在20~40℃的温度下,将冻干后的酵母微胶囊壁材与待包埋的芯物质溶液高频度接触24~48小时进行微胶囊化处理;
(5)在20~40℃的温度下,将步骤(4)所得微胶囊与壳聚糖溶液高频度接触24~48小时进行封孔修饰,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即得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物质溶液为杀虫剂阿维菌素的乙醇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物质溶液为除草剂精喹禾灵或二氯喹啉酸的乙醇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芯物质为水溶性抗氧化剂绿原酸,所述的溶液为水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芯物质为脂溶性抗氧化剂白藜芦醇,所述的溶液为乙醇溶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化学试剂任一选自:
加入重量为0.1~5%的吐温‐80;或
加入重量为0.1~5%的TritonX‐100;或
加入重量为0.1~5%的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或
加入重量为0.1~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或
加入重量为0.5~10%的盐酸;或
加入重量为0.5~10%的氢氧化钠;或
加入重量为1~20%的乙醇;或
加入重量为1~10%的EDTA;或
加入重量为0.05~0.5%的二硫苏糖醇;
加入重量为1~20%的氯化钾;或
加入重量为1~20%的氯化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5×105,脱乙酰度>90%,所述的溶液为1%HAc溶液,所述的壳聚糖的最终浓度为0.1~2%,所述的时间为24~48小时。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株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n.),斜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种子培养基为高糖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为高糖培养基。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YPD培养基,组成如下:蛋白胨20.0g、酵母提取物10.0g、葡萄糖10.0g、添水至1000mL,pH=4‐5。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产脂培养基,组成如下:蛋白胨3.0g、酵母提取物8.0g、蔗糖170.0g、添水至1000mL。
11.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养基都为豆芽汁蔗糖培养基,配制如下:取黄豆芽200.0g,洗净,放入水中煮沸30min,用纱布过滤,取豆芽汁加蔗糖30.0g,添水至1000mL,调节pH=7.2。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方法所制备的微胶囊产品。
CN201510170323.XA 2015-04-13 2015-04-13 一种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1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0323.XA CN104801247B (zh) 2015-04-13 2015-04-13 一种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0323.XA CN104801247B (zh) 2015-04-13 2015-04-13 一种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1247A CN104801247A (zh) 2015-07-29
CN104801247B true CN104801247B (zh) 2017-06-16

Family

ID=53686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032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1247B (zh) 2015-04-13 2015-04-13 一种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1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2540A (zh) * 2018-09-19 2019-01-11 湖南中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绿原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11419822B (zh) * 2020-04-26 2022-06-17 驻马店华中正大有限公司 一种丁酸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58763A (zh) * 2020-04-26 2020-07-03 驻马店华中正大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生产酵母抽提物和丁酸钙酵母微胶囊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7855A (zh) * 2007-07-01 2008-03-26 石国荣 一种利用酵母细胞制备安全无毒性能优良的微胶囊壁材的方法
CN102380102A (zh) * 2011-11-02 2012-03-21 东华大学 一种环境响应性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7855A (zh) * 2007-07-01 2008-03-26 石国荣 一种利用酵母细胞制备安全无毒性能优良的微胶囊壁材的方法
CN102380102A (zh) * 2011-11-02 2012-03-21 东华大学 一种环境响应性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型微胶囊化壁材—改性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石国荣;《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080215;第4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1247A (zh)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4815C (zh) 一种利用酵母细胞制备安全无毒性能优良的微胶囊壁材的方法
Rathore et al. Microencapsulation of microbial cells
CN102210659B (zh) 一种双歧杆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Voo et al. Comparison of alginate and pectin based beads for production of poultry probiotic cells
CN104801247B (zh) 一种控释型酵母细胞微胶囊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Construction of multilayer alginate hydrogel beads for oral delivery of probiotics cells
CN101801211B (zh) 用于制备稳定的粉末状组合物的方法
CN1569043A (zh) 一种包被乳酸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2539A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前包被多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3655482A (zh) 用于载药的自微乳化海藻酸钙凝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6460A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1543A (zh) 一种稳定型肠缓释茶多酚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8416A (zh) 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CN109674034A (zh) 一种库德毕赤酵母包埋茶多酚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0169A (zh) 铁叶绿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及制备方法
CN107970228A (zh) 一种以壳聚糖-tpp-kgm为复合壁材的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
CN105997936A (zh) 一种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粒固定化多孔多层海藻酸钠胶球的制备方法
CN103520114B (zh) 一种荷叶碱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3194B (zh) 一种丹参酮iia固体分散体微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607119A (zh) 一种乙酸苏合香酯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1481B (zh) 包埋甲霜灵的方法
JPH1076155A (ja) 非脂溶性物質含有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838677A (zh) 可培养的肠道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149A (zh) 一种负载水不溶性药物的γ-聚谷氨酸/明胶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2315A (zh) 一种恩诺沙星微囊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