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0579A -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 - Google Patents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00579A CN104800579A CN201510241397.8A CN201510241397A CN104800579A CN 104800579 A CN104800579 A CN 104800579A CN 201510241397 A CN201510241397 A CN 201510241397A CN 104800579 A CN104800579 A CN 1048005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herba
- radix
- external application
- chinese medic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钩藤10-15份;紫草12-16份;扶桑叶9-15份;凤尾草10-16份;桑叶12-18份;地皮消8-17份;白侧耳11-15份;玄参13-18份;地毡草9-16份;托盘7-15份;九子连环草10-14份。本发明中药膏采用外敷制剂,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为原料,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
背景技术
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咽部扁桃体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一种病症。常见于青少年,多发于春秋季节,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现代医学认为扁桃体是人体咽部的两个最大的淋巴组织,一般4-5岁后逐渐增大,到12岁以后开始逐渐萎缩。正常情况下扁桃体能抵抗进入鼻和咽腔里的细菌,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小儿由于身体抵抗力低,加上受凉感冒,就会使扁桃体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口腔、咽部、鼻腔以及外界的细菌侵入扁桃体、发生炎症。严重者扁桃体红肿化脓,形成化脓性扁桃体炎、久治不愈可转成慢性扁桃体炎,容易引起肾炎、心脏病。
中医学因其形状似乳头或蚕蛾,故称其为乳蛾,主要由于风热邪毒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胃两经,邪毒熏蒸于咽喉遂成本病。或肺胃素有积热,或热毒较甚,灼热肺胃之阴,津液不足,虚火上炎而成:常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在急性期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幼儿可因高热而引起惊厥,咽痛明显,唾液增多等,严重者可出现张嘴困难。检查时,可见扁桃体红肿,表面有淡黄色或白色的脓点,下颌淋巴结常见肿大。在慢性期表现为咽部和扁桃体潮红,可见黄色分泌物,咽喉疼痛不明显,偶尔有低热及食欲不佳等。
现有中医治疗扁桃体炎的方法中,公开号CN 103142832 A(申请号201110402219.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药物,按原料的重量比:玄参8-10、麦冬8-10、板蓝根3-6、车前草2-4,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公开号CN 103656253 A(申请号201210336397.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生地13-17克,金银花13-17克,地丁10-14克,连翘13-17克,黄芩8-12克,射干8-12克,赤芍8-12克,玄参16-20克,天花粉13-17克,牛蒡子10-14克,天竺黄4-8克,甘草4-8克。公开号CN 104415170 A(申请号201310379080.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配方,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一点红5-20、女贞叶5-20、甘草5-20、一枝黄花5-20、车前草10-30、山茶花10-30、罗汉果10-30、白英2-10、白果2-10、千里光10-30。
现在,西医对扁桃体炎的治疗还没有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多数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虽然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会破坏、削弱了淋巴组织的免疫功能,易重复发作。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人体产生抗药性,而且还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副作用,易产生耐药性。而中医治疗扁桃体炎起效慢,疗程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为原料,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药外敷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钩藤10-15份;紫草12-16份;扶桑叶9-15份;凤尾草10-16份;桑叶12-18份;地皮消8-17份;白侧耳11-15份;玄参13-18份;地毡草9-16份;托盘7-15份;九子连环草10-14份。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钩藤11-14份;紫草13-15份;扶桑叶11-13份;凤尾草12-14份;桑叶14-16份;地皮消11-14份;白侧耳12-14份;玄参15-17份;地毡草11-14份;托盘10-12份;九子连环草11-13份。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更加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钩藤13份;紫草14份;扶桑叶12份;凤尾草13份;桑叶15份;地皮消13份;白侧耳13份;玄参16份;地毡草12份;托盘11份;九子连环草12份。
上述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钩藤、紫草、白侧耳和托盘打碎,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酒,闷润6-8小时,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20-30分钟,烘干,粉碎,过80-100目筛;
(2)将扶桑叶、凤尾草和地毡草打碎,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90-100℃的热水,浸泡两次,合并滤液;
(3)将桑叶、地皮消、玄参和九子连环草,置于砂锅内,加入步骤(2)所得滤液,煎煮30-40分钟,过滤,浓缩至原体积的1/2;
(4)将步骤(1)所得粉末加入到步骤(3)所得滤液中,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45℃)的稠膏,搅拌均匀,制成外用贴剂。
上述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的制备方法,步骤(1)优选白酒的浓度为40o-50o,更加优选白酒的浓度为45o。
上述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的制备方法,步骤(1)优选文火炒23-27分钟,更加优选文火炒25分钟。
上述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的制备方法,步骤(1)优选过86-94目筛,更加优选过90目筛。
上述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的制备方法,步骤(2)优选加入93-97℃的热水,更加优选加入95℃的热水。
上述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的制备方法,步骤(3)优选煎煮33-37分钟,更加优选煎煮35分钟。
上述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的制备方法,步骤(4)优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3-1.17的稠膏,更加优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
使用方法:敷于扁桃体部位,每天使用1贴,2天一个疗程。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钩藤:味甘,性凉。归肝、心包经。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紫草: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用于血热毒盛,班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扶桑叶:味甘,性平。归心、肝经。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朱槿的叶。含C16-C32碳氢化物,C21-C30高级脂肪醇,C8-C28脂肪酸,苹婆酸,锦葵酸,蒲公英赛醇乙酸酯,β-谷甾醇,还含具抗补体活性的木槿粘液质-RL。具有消热利湿,解毒的功效。用于白带,淋证,疔疮肿毒,痄腮,乳痈,淋巴结炎。
凤尾草:味淡、微苦,性凉。归肾、胃二经。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黄疸、疔疮肿毒、淋巴结核、腮腺炎、乳腺炎、高热抽搐、蛇虫咬伤、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白带、崩漏、农药中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地皮消:味甘、淡,性平。又名岩威灵仙、芦莉草,为爵床科植物喜栎小苞爵床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用于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瘰疬,脓肿疮毒,骨折,创伤感染。
白侧耳:味甘,性寒。归肺经。为虎耳草科梅花草属植物突隔梅花草的全草或根。具有清热润肺,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肺结核,喉炎,腮腺炎,淋巴结炎,热毒疮肿,跌打损伤。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病,白喉,痈肿疮毒。
地毡草:味淡,性寒。归心、肺、胃经。为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匙叶茅膏菜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渴,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流行性感冒,咳嗽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急性肝炎,五淋,乳糜尿,糖尿病,肾盂肾炎,疔疮肿毒。
托盘:味酸、微苦,性平。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托盘的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的功效。用于流行性感冒,小儿高热惊厥,咽喉肿痛,牙痛,头痛,风湿筋骨痛,瘰疬,疖肿。
九子连环草:味辛、微苦,性微寒。为兰科虾脊兰属植物虾脊兰的全草或根茎。新鲜根茎含吲哚类及其糖苷:虾脊兰苷A、B、二氢菲衍生物、β-吲哚葡萄糖苷、虾脊兰菲醇、琉球虾脊兰苷;吲哚类生物碱类:色胺酮,靛玉红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痔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发明选用药物的功效相辅相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2、本发明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采用外敷制剂,通过药物的局部渗透,使药物直接作用到发炎的扁桃体,从而将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送达病灶部位,避免了内服药的药效微弱以及对身体造成较大的副作用。
3、本发明所用药材均为常见药材,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70g):钩藤10份;紫草12份;扶桑叶9份;凤尾草10份;桑叶12份;地皮消8份;白侧耳11份;玄参13份;地毡草9份;托盘7份;九子连环草10份。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制备步骤如下:
(1)将钩藤、紫草、白侧耳和托盘打碎,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酒,闷润6小时,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20分钟,烘干,粉碎,过80目筛;
(2)将扶桑叶、凤尾草和地毡草打碎,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90℃的热水,浸泡两次,合并滤液;
(3)将桑叶、地皮消、玄参和九子连环草,置于砂锅内,加入步骤(2)所得滤液,煎煮30分钟,过滤,浓缩至原体积的1/2;
(4)将步骤(1)所得粉末加入到步骤(3)所得滤液中,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45℃)的稠膏,搅拌均匀,制成外用贴剂。
使用方法:敷于扁桃体部位,每天使用1贴,2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2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0g):钩藤15份;紫草16份;扶桑叶15份;凤尾草16份;桑叶18份;地皮消17份;白侧耳15份;玄参18份;地毡草16份;托盘15份;九子连环草14份。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制备步骤如下:
(1)将钩藤、紫草、白侧耳和托盘打碎,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酒,闷润8小时,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30分钟,烘干,粉碎,过100目筛;
(2)将扶桑叶、凤尾草和地毡草打碎,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100℃的热水,浸泡两次,合并滤液;
(3)将桑叶、地皮消、玄参和九子连环草,置于砂锅内,加入步骤(2)所得滤液,煎煮40分钟,过滤,浓缩至原体积的1/2;
(4)将步骤(1)所得粉末加入到步骤(3)所得滤液中,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45℃)的稠膏,搅拌均匀,制成外用贴剂。
使用方法:敷于扁桃体部位,每天使用1贴,2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一苗XX,男,12岁,湖北省武汉市人。一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发热,体温在38℃左右,曾服药治疗一周,症状有所缓解。但一周前再次出现发热,咽部不适,扁桃体炎肿大,两侧隐窝处有黄白色脓点,咽部充血,有时咳嗽,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输液治疗3天,症状无明显好转。
使用本发明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1个疗程后,疼痛感明显减轻,肿大的扁桃体明显减小,体温正常。继续使用2个疗程后,诸不适症状均得到缓解。后期追访得知已痊愈,期间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实施例3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50g):钩藤11份;紫草13份;扶桑叶11份;凤尾草12份;桑叶14份;地皮消11份;白侧耳12份;玄参15份;地毡草11份;托盘10份;九子连环草11份。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制备步骤如下:
(1)将钩藤、紫草、白侧耳和托盘打碎,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酒,闷润6.5小时,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23分钟,烘干,粉碎,过86目筛;
(2)将扶桑叶、凤尾草和地毡草打碎,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93℃的热水,浸泡两次,合并滤液;
(3)将桑叶、地皮消、玄参和九子连环草,置于砂锅内,加入步骤(2)所得滤液,煎煮33分钟,过滤,浓缩至原体积的1/2;
(4)将步骤(1)所得粉末加入到步骤(3)所得滤液中,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3(45℃)的稠膏,搅拌均匀,制成外用贴剂。
使用方法:敷于扁桃体部位,每天使用1贴,2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4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30g):钩藤14份;紫草15份;扶桑叶13份;凤尾草14份;桑叶16份;地皮消14份;白侧耳14份;玄参17份;地毡草14份;托盘12份;九子连环草13份。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制备步骤如下:
(1)将钩藤、紫草、白侧耳和托盘打碎,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酒,闷润7.5小时,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27分钟,烘干,粉碎,过94目筛;
(2)将扶桑叶、凤尾草和地毡草打碎,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97℃的热水,浸泡两次,合并滤液;
(3)将桑叶、地皮消、玄参和九子连环草,置于砂锅内,加入步骤(2)所得滤液,煎煮37分钟,过滤,浓缩至原体积的1/2;
(4)将步骤(1)所得粉末加入到步骤(3)所得滤液中,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45℃)的稠膏,搅拌均匀,制成外用贴剂。
使用方法:敷于扁桃体部位,每天使用1贴,2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二 韩XX,女,22岁,山东省聊城人。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3度肿大,咽痛,咽肿色泽暗红,声音嘶哑,倦怠乏力,颌下肿大,充血。韩女士自述有3年扁桃体炎病史,病情反复发作,平时经常感冒,每次感冒都会咽喉肿痛,高烧,扁桃体化脓,四肢乏力等。发病时都输液用抗生素方能缓解症状,但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使用本发明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1个小时后精神好转,咽痛好转,颌下肿大缩小,肿大的扁桃体也缩小了。继续使用2个疗程后,诸证均有明显减轻。2个月后电话随访得知患者痊愈,并且这期间也没有复发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实施例5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钩藤13份;紫草14份;扶桑叶12份;凤尾草13份;桑叶15份;地皮消13份;白侧耳13份;玄参16份;地毡草12份;托盘11份;九子连环草12份。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制备步骤如下:
(1)将钩藤、紫草、白侧耳和托盘打碎,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酒,闷润7小时,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25分钟,烘干,粉碎,过90目筛;
(2)将扶桑叶、凤尾草和地毡草打碎,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95℃的热水,浸泡两次,合并滤液;
(3)将桑叶、地皮消、玄参和九子连环草,置于砂锅内,加入步骤(2)所得滤液,煎煮35分钟,过滤,浓缩至原体积的1/2;
(4)将步骤(1)所得粉末加入到步骤(3)所得滤液中,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45℃)的稠膏,搅拌均匀,制成外用贴剂。
使用方法:敷于扁桃体部位,每天使用1贴,2天一个疗程。
试验例:本发明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的临床应用:2010年10月-2011年5月,筛选250例扁桃体炎患者,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8岁;8-20岁114人,21-35岁78人,36-55岁5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其中实验组有150人,对照组有100人)。实验组使用本发明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敷于扁桃体部位,每天使用1贴,2天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其它药品(如抗扁桃腺炎合剂、蒲地蓝消炎片等),其中,抗扁桃腺炎合剂:口服,一次25ml,一日 3次。蒲地蓝消炎片:口服,每片0.3克:一次5-8片;每片0.6克:一次3-4片,一日4次。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咽喉肿痛,扁桃体红肿充血等症状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正常;显效:咽喉肿痛,扁桃体红肿充血等症状明显减轻,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无效:诸不适症状无减轻。使用本发明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和采用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具体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的治愈121人,治愈率高达80.67%, 显效26人,显效率17.33%,无效3人,有效率达到了98%。而使用其它药品的治愈42人,治愈率只达到42%,显效44人,无效人数却高达14人,无效率达到了14%,有效率仅仅86%。可以看出本发明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的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其它药品的效果。本发明中药外敷贴采用外敷制剂,通过药物的局部渗透,使药物直接作用到发炎的扁桃体,将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送达病灶部位,避免了内服药的药效微弱以及对身体造成较大的副作用,疗效更加显著。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钩藤10-15份;紫草12-16份;扶桑叶9-15份;凤尾草10-16份;桑叶12-18份;地皮消8-17份;白侧耳11-15份;玄参13-18份;地毡草9-16份;托盘7-15份;九子连环草10-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外敷贴,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钩藤11-14份;紫草13-15份;扶桑叶11-13份;凤尾草12-14份;桑叶14-16份;地皮消11-14份;白侧耳12-14份;玄参15-17份;地毡草11-14份;托盘10-12份;九子连环草11-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外敷贴,其特征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钩藤13份;紫草14份;扶桑叶12份;凤尾草13份;桑叶15份;地皮消13份;白侧耳13份;玄参16份;地毡草12份;托盘11份;九子连环草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外敷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将钩藤、紫草、白侧耳和托盘打碎,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酒,闷润6-8小时,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20-30分钟,烘干,粉碎,过80-100目筛;
(2)将扶桑叶、凤尾草和地毡草打碎,置于耐热容器内,加入90-100℃的热水,浸泡两次,合并滤液;
(3)将桑叶、地皮消、玄参和九子连环草,置于砂锅内,加入步骤(2)所得滤液,煎煮30-40分钟,过滤,浓缩至原体积的1/2;
(4)将步骤(1)所得粉末加入到步骤(3)所得滤液中,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稠膏,搅拌均匀,制成外用贴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优选白酒的浓度为40o-50o,更加优选白酒的浓度为45o。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优选文火炒23-27分钟,更加优选文火炒2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优选过86-94目筛,更加优选过90目筛。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优选加入93-97℃的热水,更加优选加入95℃的热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优选煎煮33-37分钟,更加优选煎煮35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优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3-1.17的稠膏,更加优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稠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41397.8A CN104800579A (zh) | 2015-05-13 | 2015-05-13 |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41397.8A CN104800579A (zh) | 2015-05-13 | 2015-05-13 |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00579A true CN104800579A (zh) | 2015-07-29 |
Family
ID=53686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41397.8A Pending CN104800579A (zh) | 2015-05-13 | 2015-05-13 |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00579A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10112231A (ko) * | 2010-04-06 | 2011-10-12 | (주)아모레퍼시픽 | 약용 잎을 활용한 쌈 발효법 및 이를 활용한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
CN104587232A (zh) * | 2013-10-31 | 2015-05-06 | 青岛百草汇中草药研究所 | 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组合物 |
-
2015
- 2015-05-13 CN CN201510241397.8A patent/CN1048005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10112231A (ko) * | 2010-04-06 | 2011-10-12 | (주)아모레퍼시픽 | 약용 잎을 활용한 쌈 발효법 및 이를 활용한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
CN104587232A (zh) * | 2013-10-31 | 2015-05-06 | 青岛百草汇中草药研究所 | 一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组合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鲁兆麟等: "《中医各家学说》", 31 July 2005,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05026B (zh) | 一种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40727A (zh) | 一种治疗鼻炎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81352A (zh) |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外用中药洗液 | |
CN101347594B (zh) | 一种治疗肾阳虚衰型泄泻的中药制备方法 | |
CN104208545A (zh) | 一种用于外阴瘙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16716A (zh) | 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一种中药制剂 | |
CN104800817A (zh) | 用于治疗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27738B (zh) | 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66547B (zh) | 一种治疗便秘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 |
CN103656581A (zh) | 治疗冻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2727791B (zh) | 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53628A (zh) | 一种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00579A (zh) | 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贴 | |
CN104707010A (zh) | 一种治疗肺炎的清热解毒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751694A (zh) | 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中药 | |
CN104127774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癣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55288A (zh) | 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中草药 | |
CN103656416B (zh) | 一种治疗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08568B (zh) | 一种治疗挫伤和脓包的外用药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796951A (zh) | 放射科用于治疗鼻息肉的外用制剂及制法 | |
CN105396007A (zh) | 一种防治霉菌性阴道炎的妇科外用洗液 | |
CN105687873A (zh) | 一种医治鼻息肉的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343309A (zh) | 一种含有辣木叶的治疗痔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57451A (zh) | 宫颈修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00630A (zh) | 治疗急性肾炎的中药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614000 Sichuan Province, Leshan City District dawn Road No. 712 Mei Yun District 5 building 2-302 Applicant after: Wei Quan Address before: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Flyover District of Ji'nan City Tian Jia Zhuang Road No. 6 Applicant before: Wei Quan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