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6881A - 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6881A
CN104796881A CN201410020048.9A CN201410020048A CN104796881A CN 104796881 A CN104796881 A CN 104796881A CN 201410020048 A CN201410020048 A CN 201410020048A CN 104796881 A CN104796881 A CN 104796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nd
state
send opportunity
opportun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00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6881B (zh
Inventor
赵锐
高秋彬
陈文洪
彭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4100200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6881B/zh
Priority to JP2016546989A priority patent/JP6404935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5/070793 priority patent/WO2015106698A1/zh
Priority to KR1020167022152A priority patent/KR101884707B1/ko
Priority to EP15737673.2A priority patent/EP3096543B1/en
Priority to US15/112,106 priority patent/US986087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796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6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6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6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其方法包括:D2D数据发送端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在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向D2D数据接收端发送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D2D数据发送端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D2D数据发送端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D2D,即终端直通技术,是指邻近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直连链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不需要通过中心节点(即基站)进行转发。
D2D研究中,几种典型的D2D传输场景包括:小区内(InCoverage-Single-Cell)、小区间(In Coverage-Multi-Cell)、部分网络覆盖(PartialCoverage)和无网络覆盖(Out of Coverage)的D2D传输。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D2D技术是指工作在LTE授权频段上的受LTE网络控制的D2D发现和通信过程。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D2D技术的优势,同时LTE网络的控制也可以克服传统D2D技术的一些问题,例如干扰不可控等。LTE D2D特性的引入将使LTE技术从单纯的无线移动蜂窝通信技术向着“通用连接技术”(Universal Connectivity Technology)的方向演进。
在LTE D2D系统中,从覆盖的需求(1公里左右)和对于IP电话(Voice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业务(小数据量,业务持续时间长)支持的角度考虑,LTE D2D系统需要支持窄带的传输,从而需要支持D2D UE之间频分复用(FDMA)的复用方式。同时,由于D2D系统中,发送端D2D UE(简称Tx UE)位置的不确定性,那么对于一个接收端D2D UE(简称Rx UE)来说,不同Tx UE发送的数据到达Rx UE时,其路径损耗的偏差可能非常大,从而由于带内泄露的问题导致Rx UE产生“远-近”效应的印象。所谓“远-近”效应,是指距离Rx UE较远的Tx UE的发送数据会受到来自距离Rx UE较近的Tx UE的带内泄露的影响。例如:Rx UE正在接收Tx UE1的数据,并且由于信道衰落的影响,Tx UE1的数据到达Rx UE的信号强度是-100dBmW。位于Rx UE附近的Tx UE2也同时发起一个D2D通信,并且Tx UE2的数据到达RxUE的信号强度是-60dBmW。即便Tx UE1和Tx UE2发送数据在频率上是正交的,由于带内泄露的影响,那么Tx UE1的数据会受到比较强的来自Tx UE2的带内泄露的影响,从而导致Rx UE无法正确接收Tx UE1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以解决“远-近”效应导致无法正确距离较远的Tx UE发送的数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D2D数据发送端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分为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D2D数据发送端在该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向D2D数据接收端发送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D2D数据发送端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D2D数据发送端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使得D2D数据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到距离较远的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较佳地,D2D数据发送端还可以向D2D数据接收端发送标识信息。
该标识信息可以是D2D数据发送端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地址信息的后N位;也可以是DMRS初始值的取值范围0~503中的任一取值;还可以是预定义的随机种子的索引信息等等。
标识信息可以用于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也可以用于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较佳地,D2D数据发送端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D2D数据发送端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为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D2D数据发送端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具体的,D2D数据发送端可以根据标识信息为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较佳地,D2D数据发送端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可以是:D2D数据发送端将标识信息作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生成伪随机序列,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为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个数,伪随机序列的每一位对应发送窗口内的一个发送机会;根据伪随机序列每一位的取值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应当指出的是,作为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的标识信息,作为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的标识信息,和/或确定发送机会状态所使用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相同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是不同的标识信息。如果标识信息不同,则D2D数据发送端应分别将不同的标识信息发送给D2D数据接收端。
较佳地,D2D数据发送端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D2D数据发送端判断该随机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其实现方式还可以是,D2D数据发送端判断该随机数对整数B取模的结果是否为b,b∈(0,B-1),如果是,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
基于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较佳地,每个发送机会的时长为一个子帧。
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D2D数据接收端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分为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D2D数据接收端在该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接收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D2D数据发送端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D2D数据发送端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使得D2D数据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到距离较远的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较佳地,如果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传输的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是相同的冗余版本,D2D数据接收端还可以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chase合并;如果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传输的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是不同的冗余版本,D2D数据接收端还可以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IR合并。
基于上述任一接收端方法实施例,较佳地,D2D数据接收端还可以接收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可以是D2D数据发送端的MAC层地址信息的后N位;也可以是DMRS初始值的取值范围0~503中的任一取值;还可以是预定义的随机种子的索引信息。
标识信息可以用于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也可以用于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接收端方法实施例,较佳地,D2D数据接收端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D2D数据接收端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为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D2D数据接收端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具体的,D2D数据接收端可以根据标识信息为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较佳地,D2D数据接收端确定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D2D数据接收端将标识信息作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生成伪随机序列,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为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个数,伪随机序列的每一位对应发送窗口内的一个发送机会;根据伪随机序列每一位的取值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应当指出的是,作为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的标识信息,作为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的标识信息,和/或确定发送机会状态所使用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相同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是不同的标识信息。如果标识信息不同,则D2D数据接收端应分别接收到将不同的标识信息。
较佳地,D2D数据接收端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D2D数据接收端判断该随机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其实现方式也可以是,D2D数据接收端判断随机数对整数B取模的结果是否为b,b∈(0,B-1),如果是,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
基于上述任一接收端方法实施例,较佳地,每个发送机会的时长为一个子帧。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D2D数据发送端设备,包括: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向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发送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D2D数据发送端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D2D数据发送端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使得D2D数据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到距离较远的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较佳地,还包括标识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发送标识信息。
较佳地,所述标识信息为: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的MAC层地址信息的后N位;或者,
DMRS初始值的取值范围0~503中的任一取值;或者,
预定义的随机种子的索引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D2D数据发送端设备实施例,较佳地,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和/或,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D2D数据发送端设备实施例,较佳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如果所述标识信息发送模块向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发送标识信息,所述状态确定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较佳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时,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或者,
判断所述随机数对整数B取模的结果是否为b,b∈(0,B-1),如果是,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其中,所述发送窗口内的发送概率1/B。
较佳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标识信息作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生成伪随机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为所述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个数,所述伪随机序列的每一位对应所述发送窗口内的一个发送机会;
根据伪随机序列每一位的取值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基于上述任一D2D数据发送端设备实施例,较佳地,每个发送机会的时长为一个子帧。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D2D UE,包括处理器和射频单元:
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该射频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向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发送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D2D UE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D2D数据发送端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使得D2D数据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到距离较远的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D2D数据接收端设备,包括: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接收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D2D数据发送端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D2D数据发送端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使得D2D数据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到距离较远的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较佳地,所述数据接收模块还用于:
如果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传输的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是相同的冗余版本,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chase合并;
如果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传输的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是不同的冗余版本,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IR合并。
基于上述任一D2D数据接收端设备实施例,较佳地,还包括标识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标识信息。
较佳地,所述标识信息为: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的MAC层地址信息的后N位;或者,
DMRS初始值的取值范围0~503中的任一取值;或者,
预定义的随机种子的索引信息。
较佳地,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和/或,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D2D数据接收端设备实施例,较佳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用于:
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如果所述标识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标识信息,所述状态确定模块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较佳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时,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或者,
判断所述随机数对整数B取模的结果是否为b,b∈(0,B-1),如果是,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
较佳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标识信息作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生成伪随机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为所述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个数,所述伪随机序列的每一位对应所述发送窗口内的一个发送机会;
根据伪随机序列每一位的取值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基于上述任一D2D数据接收端实施例,较佳地,每个发送机会的时长为一个子帧。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D2D UE,包括处理器和射频单元:
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该射频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接收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D2D数据发送端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D2D数据发送端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使得D2D UE能够正确接收到距离较远的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窗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数据发送端设备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数据接收端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100、D2D数据发送端(即Tx UE)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即Rx UE)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
其中,发送窗口既可以是指预定时域和频域范围内的物理资源,也可以是指预定的时域长度。
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分为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较佳地,在时域上将发送窗口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如果发送窗口是指预定时域和频域范围内的物理资源,也可以在频域上将发送窗口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还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上将发送窗口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
在LTE D2D系统中,一个发送机会的时长可以但不仅限于是1个子帧的时长(1毫秒)。
其中,Tx UE确定的发送机会的状态,是指其自身在该发送机会上的状态。
步骤110、Tx UE在该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向Rx UE发送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可以是指信源比特相同的D2D数据,包括D2D数据的重复、HARQ编码的递增冗余版本等。
LTE D2D系统中,Tx UE分别在不同的子信道上发送D2D数据。频域上一个子信道的带宽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物理资源块(PRB),例如,可以是2、3、4个PRB。
其中,Tx UE在一个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上发送的是相同信源比特的D2D数据。但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上发送的D2D数据经过调制编码及速率匹配后,如果采用的冗余版本相同,则实际传输的比特数相同,如果采用的冗余版本不同,则实际传输的比特数不同。无论实际传输的比特数是否相同,发送窗口中发送的D2D数据的信源比特相同。
其中,发送窗口的大小、发送机会的划分方式以及冗余版本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由eNB(网络覆盖范围内)或簇头(网络覆盖范围外)配置并通过信令通知的。
以时域上将发送窗口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为例,Tx UE1和Tx UE2在同一发送窗口的各个发送机会的状态如图2所示。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同Tx UE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Tx UE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使得Rx UE能够正确接收到距离较远的Tx UE发送的D2D数据。
Tx UE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只要按照与Rx UE相同的方式即可。一种较佳的实现方式可以是:Tx UE按照与Rx UE相同的方式,为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Tx UE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具体的,Tx UE可以根据标识信息为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另一种较佳地实现方式还可以是:Tx UE将标识信息作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生成伪随机序列,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为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个数,伪随机序列的每一位对应发送窗口内的一个发送机会;根据伪随机序列每一位的取值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相应的,Tx UE还可以向Rx UE发送标识信息。
用于确定发送机会的状态的标识信息需要使得Tx UE之间在资源上错开,同时要避免过多的控制信令开销。较佳地,标识信息可以是Tx UE的MAC层地址信息的后N位;也可以是DMRS初始值的取值范围0~503中的任一取值;还可以是预定义的随机种子的索引信息等等。
较佳地,标识信息还可以用于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较佳地,标识信息也可以用于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应当指出的是,作为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的标识信息,作为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的标识信息,和/或确定发送机会状态所使用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相同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是不同的标识信息。另外,实际应用中,可以仅通过标识信息确定发送机会状态,可以仅将标识信息作为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可以仅将标识信息作为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也可以相互配合使用。如果标识信息不同,则Tx UE应分别将不同的标识信息发送给Rx UE。
上述实施例中,Tx UE根据标识信息为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的实现方式有多种,较佳地,根据标识信息,按照下述公式为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Yk
Yk=(A·Yk-1)modD
其中,k取1时,Yk-1=Y-1,Y-1=nid,nid表示标识信息,A=39827,D=65537,k表示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编号。
上述实施例中,Tx UE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一种较佳地实现方式可以是:Tx UE判断该随机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以上述公式确定的随机数Yk为例,如果定义Tx UE在一个发送机会发送D2D数据的概率为a(a是0~1之间的实数,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配置的),那么如果则认为Tx UE在发送机会K的状态是发送数据状态,否则,则认为Tx UE在发送机会K中处于静默状态。另一种较佳地实现方式还可以是,Tx UE判断该随机数对整数B取模的结果是否为b,b∈(0,B-1),如果是,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300、RX UE按照与TX UE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
其中,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分为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发送窗口的大小、划分方式等等信息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由eNB配置的(网络覆盖范围内),也可以是由簇头配置的(网络覆盖范围外)。
步骤310、Rx UE在该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接收TxUE发送的D2D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Tx UE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Tx UE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使得Rx UE能够正确接收到距离较远的Tx UE发送的D2D数据。
较佳地,如果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传输的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是相同的冗余版本,Rx UE还可以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chase合并;如果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传输的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是不同的冗余版本,RX UE还可以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IR合并。
基于上述任一接收端方法实施例,较佳地,Rx UE还可以接收Tx UE发送的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可以是Tx UE的MAC层地址信息的后N位;也可以是DMRS初始值的取值范围0~503中的任一取值;还可以是预定义的随机种子的索引信息。
标识信息可以用于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也可以用于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接收端方法实施例,较佳地,Rx UE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Rx UE按照与Tx UE相同的方式,为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Rx UE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具体的,Rx UE可以根据标识信息为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较佳地,Rx UE确定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Rx UE将标识信息作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生成伪随机序列,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为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个数,伪随机序列的每一位对应发送窗口内的一个发送机会;根据伪随机序列每一位的取值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应当指出的是,作为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的标识信息,作为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的标识信息,和/或确定发送机会状态所使用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相同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是不同的标识信息。如果标识信息不同,则Rx UE应分别接收到将不同的标识信息。
较佳地,Rx UE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具体可以参照上述Tx UE侧实施例的描述。其实现方式可以是:Rx UE判断该随机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其实现方式也可以是,Rx UE判断随机数对整数B取模的结果是否为b,b∈(0,B-1),如果是,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
基于上述任一接收端方法实施例,较佳地,每个发送机会的时长为一个子帧。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D2D通信帧由控制信道和至少一个发送窗口构成。发送窗口又由多个子帧构成,每个子帧为一个发送机会。
基于图4所示的帧结构,Tx UE在发送D2D数据前,通过控制信道发送用于确定子帧状态的标识信息。当然,Tx UE在控制信道上也可以采用类似于发送窗口的发送/静默方式。但由于控制信道发送时,Rx UE无法获知先验的标识信息,因此Rx UE无法确定控制信道的状态,其需要在整个控制信道可能发送的时长内一直接收,直到接收正确接收到标识信息等控制信息。对于发送窗口内的数据,Tx UE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确定每个子帧的状态,进而在数据发送状态的子帧上发送D2D数据。假设发送窗口的长度是N个子帧,在一个发送窗口内部发送的数据都是信源比特相同的数据,且假定发送是相同的冗余版本。Rx UE根据在控制信道中接收到的标识信息,确定Tx UE在一个发送窗口内的子帧状态的图样,从而对应的对发送数据状态的子帧进行数据接收,并且可以根据发送的冗余版本进行合并处理,提高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D2D数据发送端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
状态确定模块501,用于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数据发送模块502,用于在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向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发送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D2D数据发送端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D2D数据发送端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使得D2D数据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到距离较远的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较佳地,还包括标识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发送标识信息。
较佳地,所述标识信息为: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的MAC层地址信息的后N位;或者,
DMRS初始值的取值范围0~503中的任一取值;或者,
预定义的随机种子的索引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D2D数据发送端设备实施例,较佳地,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和/或,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D2D数据发送端设备实施例,较佳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501具体用于: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如果所述标识信息发送模块向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发送标识信息,所述状态确定模块501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较佳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501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时,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或者,
判断所述随机数对整数B取模的结果是否为b,b∈(0,B-1),如果是,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
较佳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501具体用于:
将所述标识信息作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生成伪随机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为所述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个数,所述伪随机序列的每一位对应所述发送窗口内的一个发送机会;
根据伪随机序列每一位的取值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基于上述任一D2D数据发送端设备实施例,较佳地,每个发送机会的时长为一个子帧。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D2D UE,包括处理器和射频单元:
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该射频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向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发送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D2D UE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D2D数据发送端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使得D2D数据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到距离较远的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D2D数据接收端设备,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
状态确定模块601,用于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数据接收模块602,用于在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接收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D2D数据发送端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D2D数据发送端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使得D2D数据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到距离较远的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较佳地,所述数据接收模块602还用于:
如果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传输的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是相同的冗余版本,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chase合并;
如果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传输的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是不同的冗余版本,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IR合并。
基于上述任一D2D数据接收端设备实施例,较佳地,还包括标识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标识信息。
较佳地,所述标识信息为: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的MAC层地址信息的后N位;或者,
DMRS初始值的取值范围0~503中的任一取值;或者,
预定义的随机种子的索引信息。
较佳地,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和/或,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D2D数据接收端设备实施例,较佳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601用于:
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如果所述标识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标识信息,所述状态确定模块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较佳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601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时,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或者,
判断所述随机数对整数B取模的结果是否为b,b∈(0,B-1),如果是,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
较佳地,所述状态确定模块601具体用于:
将所述标识信息作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生成伪随机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为所述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个数,所述伪随机序列的每一位对应所述发送窗口内的一个发送机会;
根据伪随机序列每一位的取值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基于上述任一D2D数据接收端实施例,较佳地,每个发送机会的时长为一个子帧。
基于与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D2D UE,包括处理器和射频单元:
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该射频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接收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D2D数据发送端在不同资源(发送机会)上发送数据或静默,使得不同D2D数据发送端在资源上错开,从而减轻“远-近”效应的影响,使得D2D UE能够正确接收到距离较远的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D2D数据发送端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在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向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发送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向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发送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为: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的MAC层地址信息的后N位;或者,
DMRS初始值的取值范围0~503中的任一取值;或者,
预定义的随机种子的索引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和/或,
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数据发送端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数据发送端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或者,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判断所述随机数对整数B取模的结果是否为b,b∈(0,B-1),如果是,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数据发送端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将所述标识信息作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生成伪随机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为所述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个数,所述伪随机序列的每一位对应所述发送窗口内的一个发送机会;
根据伪随机序列每一位的取值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8.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D2D数据接收端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在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接收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传输的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是相同的冗余版本,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chase合并;
如果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传输的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是不同的冗余版本,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IR合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D2D数据接收端接收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标识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为: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的MAC层地址信息的后N位;或者,
DMRS初始值的取值范围0~503中的任一取值;或者,
预定义的随机种子的索引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和/或,
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2D数据接收端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
所述D2D数据接收端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所述D2D数据接收端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数据接收端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
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或者,
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判断所述随机数对整数B取模的结果是否为b,b∈(0,B-1),如果是,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
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将所述标识信息作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生成伪随机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为所述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个数,所述伪随机序列的每一位对应所述发送窗口内的一个发送机会;
根据伪随机序列每一位的取值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16.一种D2D数据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向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发送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识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D2D数据接收端发送标识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为: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的MAC层地址信息的后N位;或者,
DMRS初始值的取值范围0~503中的任一取值;或者,
预定义的随机种子的索引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和/或,
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按照与D2D数据接收端相同的方式,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确定模块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时,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或者,
判断所述随机数对整数B取模的结果是否为b,b∈(0,B-1),如果是,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
22.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标识信息作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生成伪随机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为所述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个数,所述伪随机序列的每一位对应所述发送窗口内的一个发送机会;
根据伪随机序列每一位的取值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23.一种D2D数据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确定发送窗口内每个发送机会的状态,所述发送窗口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发送机会,发送机会的状态包括发送数据状态和静默状态;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接收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D2D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还用于:
如果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传输的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是相同的冗余版本,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chase合并;
如果所述发送窗口中、每个发送数据状态的发送机会传输的关联于同一D2D数据的数据是不同的冗余版本,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IR合并。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识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D2D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标识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为:
所述D2D数据发送端的MAC层地址信息的后N位;或者,
DMRS初始值的取值范围0~503中的任一取值;或者,
预定义的随机种子的索引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加扰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和/或,
所述标识信息用于所述发送窗口中D2D数据传输的DMRS序列的初始化标识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确定模块用于:
按照与D2D数据发送端相同的方式,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所述发送窗口内的每个发送机会生成随机数;
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确定模块根据生成的随机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时,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果达到,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或者,
判断所述随机数对整数B取模的结果是否为b,b∈(0,B-1),如果是,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发送数据状态,否则,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为静默状态。
30.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标识信息作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生成伪随机序列,所述伪随机序列的长度为所述发送窗口中发送机会的个数,所述伪随机序列的每一位对应所述发送窗口内的一个发送机会;
根据伪随机序列每一位的取值确定对应的发送机会的状态。
CN201410020048.9A 2014-01-16 2014-01-16 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4796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0048.9A CN104796881B (zh) 2014-01-16 2014-01-16 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JP2016546989A JP6404935B2 (ja) 2014-01-16 2015-01-15 D2d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PCT/CN2015/070793 WO2015106698A1 (zh) 2014-01-16 2015-01-15 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KR1020167022152A KR101884707B1 (ko) 2014-01-16 2015-01-15 D2d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15737673.2A EP3096543B1 (en) 2014-01-16 2015-01-15 D2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5/112,106 US9860873B2 (en) 2014-01-16 2015-01-15 D2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0048.9A CN104796881B (zh) 2014-01-16 2014-01-16 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6881A true CN104796881A (zh) 2015-07-22
CN104796881B CN104796881B (zh) 2019-01-25

Family

ID=5354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0048.9A Active CN104796881B (zh) 2014-01-16 2014-01-16 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60873B2 (zh)
EP (1) EP3096543B1 (zh)
JP (1) JP6404935B2 (zh)
KR (1) KR101884707B1 (zh)
CN (1) CN104796881B (zh)
WO (1) WO201510669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5460A (zh) * 2015-07-24 2015-11-04 东南大学 D2d通信中基于动态调整发送概率的用户设备发现方法
CN110268739A (zh) * 2019-05-09 2019-09-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35906A (zh) * 2019-03-27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值的确定方法及终端
WO2020199854A1 (zh) * 2019-03-30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传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51259B2 (en) * 2015-11-02 2021-06-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n access procedure
US10225823B2 (en) 2016-05-11 2019-03-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DE102019111881A1 (de) * 2019-05-07 2020-11-1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enden von daten gemäss einem signalzeitablauf
US20230100366A1 (en) * 2021-09-24 2023-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details of network coded transmission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3159A (zh) * 2007-10-31 2010-09-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使用共享空中链路业务资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调度业务有关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049959A1 (en) * 2011-10-02 2013-04-11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Signaling for device-to-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6004A1 (en) 2001-09-28 2003-04-03 Rudrapatna Ashok N. Harq techniques for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US7809835B2 (en) * 2004-02-06 2010-10-05 Reunamaeki Jukka Device 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for ad hoc networks
JP4878445B2 (ja) * 2005-05-30 2012-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US8189491B2 (en) * 2007-07-10 2012-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non-orthogonal connection identifications (CIDs) for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s
US8340044B2 (en) * 2007-07-10 2012-1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orthogonal connection identifications (CID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8229369B2 (en) * 2009-05-01 2012-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416741B2 (en) * 2010-09-07 2013-04-09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over fixed wireless networks
CN102883460B (zh) 2011-07-15 201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US9930706B2 (en) * 2011-12-02 2018-03-27 Lg Electronics Inc. Definition of new identifier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that supports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same
CN103188742B (zh) * 2011-12-29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切换方法、用户设备与基站
WO2013109100A1 (ko) * 2012-01-18 2013-07-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US20130225068A1 (en) 2012-02-24 2013-08-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existence-awar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for multi-radios
US20130235166A1 (en) * 2012-03-07 2013-09-12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imited Synchronisation method
KR20130107617A (ko) * 2012-03-22 2013-10-02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선 통신 단말 및 이를 무선 직접 접속 통신 그룹의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96173B (zh) * 2012-06-22 2018-11-16 Lg 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设备对设备通信的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US8982895B2 (en) * 2012-09-21 2015-03-17 Blackberry Limited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16532362A (ja) * 2013-07-31 2016-10-13 テレコム・イタリア・エッセ・ピー・アー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管理
CN104640211B (zh) 2013-11-08 2019-06-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3159A (zh) * 2007-10-31 2010-09-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使用共享空中链路业务资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与调度业务有关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049959A1 (en) * 2011-10-02 2013-04-11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Signaling for device-to-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5460A (zh) * 2015-07-24 2015-11-04 东南大学 D2d通信中基于动态调整发送概率的用户设备发现方法
CN105025460B (zh) * 2015-07-24 2018-09-18 东南大学 D2d通信中基于动态调整发送概率的用户设备发现方法
CN111435906A (zh) * 2019-03-27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值的确定方法及终端
CN111435906B (zh) * 2019-03-27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值的确定方法及终端
WO2020199854A1 (zh) * 2019-03-30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传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68739A (zh) * 2019-05-09 2019-09-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223977A1 (zh) * 2019-05-09 2020-1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68739B (zh) * 2019-05-09 2022-09-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04935B2 (ja) 2018-10-17
KR101884707B1 (ko) 2018-08-02
CN104796881B (zh) 2019-01-25
JP2017509207A (ja) 2017-03-30
EP3096543A4 (en) 2017-01-25
KR20160110967A (ko) 2016-09-23
WO2015106698A1 (zh) 2015-07-23
EP3096543A1 (en) 2016-11-23
US9860873B2 (en) 2018-01-02
US20160381661A1 (en) 2016-12-29
EP3096543B1 (en) 2019-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0551B2 (en) Multi-codewor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796881A (zh) 一种d2d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US10645680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erforming proximity discovery
JP6302136B2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リソースパターンシグナリング
JP6521406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230216626A1 (en) Pusch multiple trp reliability with ul tci indication
JP2022515415A (ja) サイドリンク通信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JP6643457B2 (ja) 物理ダウン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TW201526571A (zh) 一種發送和接收資料的方法、系統及設備
WO2021161272A1 (en) Pusch reliability enhancements with multiple trps
US10973006B2 (e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network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ervice
CN105338467B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中数据接收方法、发送方法及设备
CA3087852C (en) Bwp frequency hopping configur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JP2019519147A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ユーザ装置
CN115668849A (zh) 采用多个trp的pusch资源分配
JP2016524858A (ja) セルラーおよびd2dの混在型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方法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US2013022995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JP2016526362A (ja) 情報を伝達するための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機器
JP2022542412A (ja) 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を認証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関連デバイス
JP6517366B2 (ja) 下りリンク情報受信方法および下りリンク情報送信方法、ユーザ機器、ならびに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WO2018170907A1 (zh) 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5376770A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RU2020117767A (ru)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и спосо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