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7681A - 一种岸桥用提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岸桥用提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7681A
CN104787681A CN201510189505.1A CN201510189505A CN104787681A CN 104787681 A CN104787681 A CN 104787681A CN 201510189505 A CN201510189505 A CN 201510189505A CN 104787681 A CN104787681 A CN 104787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support
oil cylinder
lower suppor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95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7681B (zh
Inventor
徐鸿书
郭世永
杨志远
杜淑凤
刘国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Port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Port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Port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Port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895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87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87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7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7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7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7/00Overhead travelling cran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girders the ends of which are directly supported by wheels or rollers running on tracks carried by spaced supports
    • B66C17/06Overhead travelling cran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girders the ends of which are directly supported by wheels or rollers running on tracks carried by spaced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in foundries, forg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apparatus serving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17/20Overhead travelling cran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girders the ends of which are directly supported by wheels or rollers running on tracks carried by spaced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in foundries, forg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apparatus serving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hoisting or lowering heavy load carriers, e.g. freight containers, railway wag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18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C13/20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for non-electric dr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5/00Base supporting structures with legs
    • B66C5/02Fixed or travelling bridges or gantries, i.e. elongated structures of inverted L or of inverted U shape or tripo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岸桥用提升机,包括控制装置、设置于立柱侧面的背拉张弓装置和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设置于立柱顶部的提升机构和设置于横梁底部的吊具,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吊具连接;所述背拉张弓装置包括上支撑体、下支撑体、钢绞线和设置于上支撑体上的驱动油缸、所述上支撑体和所述下支撑体均与所述立柱铰接,所述钢绞线一端与所述下支撑体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下支撑成体、上支撑体后缠绕设置在所述驱动油缸上,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提升装置和所述驱动油缸连接。通过本发明使结构更加简单、更加方便,且降低了整个提升机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岸桥用提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装箱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岸桥装配过程中使用的提升机。
背景技术
    岸桥又称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桥吊,是用来在岸边对船舶上的集装箱进行装卸的设备,在船舶技术领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岸桥整机总重量约1600t,包括位于上部的钢结构框架和下部的门框两个部分,门框主要包括4根立柱和设置在立柱之间的连接梁构成,钢结构框架有许多大型钢梁拼接而成,钢结构框架的底部为承载整体重量的大型横梁,其中位于上部的钢结构框架总重约900吨,在对岸桥进行装配时,通常是将上部的钢结构框架在地面进行排装完成后再提升44米安装到门框上,实现对于整个岸桥的组装。
现有岸桥组装一般采用“低位运输,高位安装”方式,降低运输风险,提高通航能力。现有技术中上部的钢结构框架就位安装方式有齿轮齿条技术,整个提升机在提升时采用齿轮齿条的传动机构实现传动提升,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提升机在提升时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传动效率比较高,但采用齿轮齿条整个提升机结构在设计上比较复杂,并且采用这种齿轮的传动方式,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岸桥用提升机,解决现有技术岸桥在装配过程中采用的提升机的结构装配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使结构更加简单、更加方便,且降低了整个提升机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岸桥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设置于立柱上的背拉张弓装置和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设置于立柱顶部的提升机构和设置于横梁底部的吊具,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吊具连接;所述背拉张弓装置包括上支撑体、下支撑体、钢绞线一和设置于上支撑体上的驱动油缸、所述上支撑体和所述下支撑体均与所述立柱铰接,所述钢绞线一端与所述下支撑体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下支撑成体、上支撑体后缠绕设置在所述驱动油缸上,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提升装置和所述驱动油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一对提升油缸、支撑梁、垫梁和钢绞线,所述一对提升油缸设置于所述支撑梁的两侧,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立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立柱间生成有间隙,所述垫梁设置于所述立柱与所述支撑梁之间的间隙内,且所述垫梁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梁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垫梁的下表面与所述立柱的上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上与所述一对油缸位置对应处均设置有绞线孔一,所述吊具上与所述绞线孔一位置正对处均设置有绞线孔二,所述吊具的底端与所述绞线孔二位置对应处均设置有锚固结构,所述钢绞线二与对应侧的所述锚固结构固定连接后穿过所述绞线孔二、绞线孔一与对应侧的所述提升油缸缠绕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锚固结构包括锚固垫板和锚固盘。
进一步的,所述每一立柱上均设置有支撑吊耳一,所述上支撑体通过所述支撑吊耳一与所述立柱铰接,对应的,在所述下支撑体位置对应处的立柱上设置有支撑吊耳二,所述下支撑体通过所述支撑吊耳二与所述立柱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每一立柱上均设置有支撑耳三和支撑吊耳四,所述支撑吊耳三通过拉杆一与所述上支撑体铰接,所述支撑吊耳四通过拉杆二与所述下支撑体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油缸设置于油缸垫板上,所述油缸垫板与所述上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油缸设置于油缸支撑垫上,所述油缸支撑垫与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体与所述下支撑体均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所述拉杆一与所述上支撑体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30-60度,所述拉杆二与所述下支撑体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角度为30-60度。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油缸容量为300-400吨,所述提升油缸上设置一套检测油缸位置和状态的传感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岸桥用提升机,包括控制装置、设置于立柱上的背拉张弓装置和提升装置,将提升机构设置在立柱的顶部,将吊具设置于横梁的底部,提升机构与吊具连接;在对钢结构框架进行吊装时可以通过位于立柱顶部的提升机构拉动吊具,因为将吊具设置于横梁下方,拉动吊具即实现了对于整个钢结构框架的提拉,为防止门框中的立柱在提升过程中受到偏心载荷的作用而发生变形,在立柱的受拉对应面设置有背拉张弓装置,用以产生抗弯反向变形力,同时通过控制装置来检测提升装置的提升拉力和立柱的受力来对背拉张弓装置中的驱动油缸进行实时监测控制,通过控制驱动油缸拉力的大小实现对于立柱的抗弯反向变形力大小进行控制,减少立柱的变形,且采用此种提升机,结构简单,控制稳定,可以在高空中实现停留,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岸桥用提升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岸桥用提升机的提升机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岸桥用提升机的提升机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岸桥用提升机的提升机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岸桥用提升机的背拉张弓装置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岸桥用提升机的背拉张弓装置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岸桥用提升机的吊具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岸桥用提升机的吊具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岸桥用提升机的吊具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9所示,本发明一种岸桥用提升机的实施例,包括控制装置、设置于立柱5上的背拉张弓装置和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设置于立柱5顶部的提升机构6和设置于横梁底部的吊具7,所述提升机构3与所述吊具4连接;所述背拉张弓装置包括上支撑体1、下支撑体2、钢绞线一4和设置于上支撑体1上的驱动油缸3、所述上支撑体1和所述下支撑体2均与所述立柱5铰接,所述钢绞线一4一端与所述下支撑体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下支撑成体2、上支撑体1后缠绕设置在所述驱动油缸3上,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提升装置和所述驱动油缸3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岸桥用提升机,主要作用是实现岸桥装配过程中的提升,岸桥主要包括有门框和钢结构框架,门框主要有4根立柱5和立柱5之间设置的连接梁构成,4根立柱5分别对应的为海侧立柱和路侧立柱,钢结构框架主要包括位于下部的横梁8和设置于横梁8上部的钢结构主体框架构成,横梁8设置有2根。在对钢结构框架进行组装时,先将上部钢结构框架在地面进行拼装,拼装完毕后通过提升装置将其提升拉起。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提升装置设置有4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4根立柱5上,将每个提升装置的提升机构6均设置在4根立柱5的顶面上,优选的,提升机构6包括一对提升油缸61、支撑梁62、垫梁63,一对提升油缸61设置于支撑梁62的两侧,通过一对提升油缸61来提供拉力,满足大驱动力需求,支撑梁62与对应侧立柱5的一端连接,支撑梁62与立柱5间生成有间隙,垫梁63设置于立柱5与支撑梁62之间的间隙内,且垫梁63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梁62的下表面接触,垫梁63的下表面与所述立柱5的上表面接触,通过垫梁63实现对支撑梁62的支撑作用,防止提升油缸61在提升过程中受力过大而直接作用于支撑梁62,支撑梁62强度不够发生损坏或支撑梁62作用于立柱5顶部使立柱5顶部变形过大。提升油缸61通过钢绞线二9与吊具7连接在一起,吊具7设置在横梁8的底部,这样在提升机构6通过钢绞线二9提拉吊具7时,使吊具7拉动位于下部的横梁8继而将整个钢结构框架提拉起来,同时在4根立柱5上均设置有一套对应的提升机构6,驱动采用液压驱动的形式,确保了提拉过程的平稳性和高度可控性,在提升时采用自身的立柱5结构作为提升的基础,将钢结构框架提拉起来,无需额外增加支撑架来进行提拉,大大的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在连接时,在每根立柱5上的支撑梁62上与提升油缸61位置对应处两侧均设置有绞线孔一,吊具7的两侧与绞线孔一位置正对处均设置有绞线孔二,所述吊具7两侧的底端与所述绞线孔二位置对应处均设置有锚固结构10,所述钢绞线二9与对应侧的所述锚固结构10固定连接后穿过所述绞线孔二、绞线孔一与对应侧的提升油缸61缠绕固定,即一对提升油缸61通过钢绞线二9与吊具7的两侧固定连接,吊具7具体的为箱型梁结构,其与横梁8的设置方式呈十字形结构,吊具7两侧的绞线孔二对称设置在横梁8的两侧,这样在提升油缸61提拉吊具7时,吊具7给予横梁8均匀的作用拉力,使提拉过程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锚固结构10包括锚固垫板101和锚固盘102,钢绞线二主要通过锚固盘102实现固定。
在提升装置工作过程中,主要是以自身的门框结构为基础实现上部的钢结构框架的提升,但在提升时会由钢结构框架对提升油缸61以反作用力,提升油缸61将反作用力传递给立柱5,导致立柱5受到偏心载荷的作用力产生变形,破坏设备整体的强度,在此,本实施例中增加一套背拉张弓装置,设置于立柱5受力的反面,平衡立柱5受到的偏心作用力,减小立柱的变形量。具体的,背拉张弓装置包括上支撑体1、下支撑体2、钢绞线一4和设置于上支撑体1上的驱动油缸3、所述上支撑体1和所述下支撑体2均与所述立柱5铰接,所述钢绞线一4一端与所述下支撑体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下支撑体2、上支撑体1后缠绕设置在所述驱动油缸3上。
具体的,上支撑体1和下支撑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穿过钢绞线一4的插穿孔。下支撑体2下端设置有锚盘垫板,钢绞线一4与锚盘垫板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接后通过下支撑体2上设置的插穿孔从下支撑体2内穿出,然后依次穿过上支撑体1上设置的插穿孔。
本实施例中上支撑体1与下支撑体2结构相同,主要起到支撑作用,上支撑体1与下支撑体2沿着立柱5的侧边方向设置,且两者相对设置,采用上支撑体1和下支撑体2相对设置的方式,可以确保在提拉过程中中给予立柱5以稳定的反向作用力。
对于背拉张弓装置的作用过程在此以驱动油缸3运动时拉动钢绞线一4向上运动为例进行分析:驱动油缸3启动会带动钢绞线一4向上运动,钢绞线一4拉动下支撑体2向上运动,因为下支撑体2与立柱5铰接,在钢绞线一4的带动下下支撑体2开始向上运动,在下支撑体2向上运动时则会给立柱5以反向作用力;同时,驱动油缸3在拉动钢绞线一4时给钢绞线一4以向上的作用力,钢绞线一4反给予驱动油缸3以反向作用力,驱动油缸3设置在上支撑体1的一端,同时将反向作用力传递给上支撑体1,使上支撑体1向下运动,这时立柱5给予上支撑体1阻挡作用力,同时上支撑体1给予立柱5同样反阻挡作用力,这样在立柱5的上支撑体1处形成对立柱5的向内侧推力,在下支撑体2处形成对立柱5的外侧拉力,最终两个力的相互作用实现对于立柱5在提升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量的削减,提高了整个门框结构的强度。此外,本实施例采用将上支撑体1与下支撑体2均与立柱5铰接的方式,通过铰接可以获取较大的活动自由度,可以根据立柱5不同时期对应的变形量的大小铰接转动调整对立柱5的反作用力,实现对于立柱5反作用力大小的改变。
在整个上部钢结构提升的过程中,其提升装置设置在4根立柱5的顶端,通过在每根立柱5上设置的的背拉张弓装置,给所有立柱5均提供相应的抗弯反向变形力,减少整个门框结构的整体变形量。
具体的,在每一立柱5上均设置有支撑吊耳一11和支撑吊耳二12,所述上支撑体1通过所述支撑吊耳一11与所述立柱5铰接,即所述上支撑体1与所述支撑吊耳一11铰接,对应的,在所述下支撑体2位置对应处的立柱5上设置有支撑吊耳二12,所述下支撑体2通过所述支撑吊耳二12与所述立柱5铰接,即所述下支撑体2与所述支撑吊耳二12铰接,支撑吊耳一11和支撑吊耳二12均为支撑连接结构,支撑吊耳一11和支撑吊耳二12通过焊接或铆接的形式固定在对应的立柱5上,当然本实施例的支撑吊耳一11和支撑吊耳二12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支撑固定件,只要可以满足与立柱5的固定、与上支撑体1和下支撑体2铰接即可,具体的,支撑吊耳一11和支撑吊耳二12通过销轴与上支撑体1和下支撑体2铰接。
进一步的,在每一立柱5上还设置有支撑耳三13和支撑吊耳四14,支撑吊耳三13通过拉杆一15与上支撑体1铰接,支撑吊耳四14通过拉杆二16与下支撑体2铰接,优选的,支撑吊耳三13与所述拉杆一15的一端铰接,所述拉杆一15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支撑体1铰接,所述支撑吊耳四12与所述拉杆二16的一端铰接,所述拉杆二16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体2铰接。拉杆一15和拉杆二16均为具有刚性的钢结构杆,其两端均开设有销轴孔,对应的通过销轴与所述的上支撑体1和下支撑体2、支撑吊耳三13、支撑吊耳四14铰接。在整个装置未启动时,拉杆一15和拉杆二16分别通过给上支撑体1提供拉力和给下支撑体2提供支撑力实现对上支撑体1和下支撑体2的支撑固定。当整个装置启动时,可以通过其铰接转动实现上支撑体1和下支撑体2的转动。优选的,拉杆一15和拉杆二16的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的上支撑体1和下支撑体2的长度,可以实现对于上支撑体1和下支撑体2更加稳固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一15与所述上支撑体1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30-60度,所述拉杆二16与所述下支撑体1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角度为30-60度,具体的,上支撑体1与下支撑体2均为有多块板拼接而成的箱型钢板,垂直设置在立柱5的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油缸3设置于油缸垫板上,所述油缸垫板与所述上支撑体1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油缸61设置于油缸支撑垫上,所述油缸支撑垫与所述支撑梁6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门框结构重量和体积较大,在选取驱动油缸3时选取大容量油缸,优选的,驱动油缸3容量为200-300吨。此外,在所述驱动油缸3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油缸位置和状态的一整套传感器,将控制装置与驱动油缸3连接,通过驱动油缸3上设置的传感器可以不断的检测到驱动油缸3的位置信息与拉力情况。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主要是指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提升机对钢结构框架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来检测钢结构框架在提升时的位置,在提拉时对提升油缸61提供的驱动力的大小来进行相应的控制,提升油缸61容量一般选取300-400吨,提升油缸61上设置一套检测提升油缸61位置和状态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检测到提升油缸61的提升的位置和锚的松紧状态,通过控制装置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同时通过计算机的模拟仿真反馈出在提拉过程中对立柱产生的偏心作用力的大小来实时的调整控制驱动油缸3产生拉力的大小,进而实现驱动油缸3产生的抗弯反向变形力与立柱5的变形力达到平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岸桥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设置于立柱上的背拉张弓装置和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设置于立柱顶部的提升机构和设置于横梁底部的吊具,所述提升机构与所述吊具连接;所述背拉张弓装置包括上支撑体、下支撑体、钢绞线一和设置于上支撑体上的驱动油缸、所述上支撑体和所述下支撑体均与所述立柱铰接,所述钢绞线一端与所述下支撑体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下支撑成体、上支撑体后缠绕设置在所述驱动油缸上,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提升装置和所述驱动油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岸桥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一对提升油缸、支撑梁、垫梁和钢绞线二,所述一对提升油缸设置于所述支撑梁的两侧,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立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立柱间生成有间隙,所述垫梁设置于所述立柱与所述支撑梁之间的间隙内,且所述垫梁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梁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垫梁的下表面与所述立柱的上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岸桥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上与所述一对油缸位置对应处均设置有绞线孔一,所述吊具上与所述绞线孔一位置正对处均设置有绞线孔二,所述吊具的底端与所述绞线孔二位置对应处均设置有锚固结构,所述钢绞线二与对应侧的所述锚固结构固定连接后穿过所述绞线孔二、绞线孔一与对应侧的所述提升油缸缠绕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岸桥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结构包括锚固垫板和锚固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岸桥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立柱上均设置有支撑吊耳一,所述上支撑体通过所述支撑吊耳一与所述立柱铰接,对应的,在所述下支撑体位置对应处的立柱上设置有支撑吊耳二,所述下支撑体通过所述支撑吊耳二与所述立柱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岸桥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立柱上均设置有支撑耳三和支撑吊耳四,所述支撑吊耳三通过拉杆一与所述上支撑体铰接,所述支撑吊耳四通过拉杆二与所述下支撑体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岸桥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油缸设置于油缸垫板上,所述油缸垫板与所述上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油缸设置于油缸支撑垫上,所述油缸支撑垫与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岸桥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体与所述下支撑体均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所述拉杆一与所述上支撑体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角度为30-60度,所述拉杆二与所述下支撑体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角度为30-60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岸桥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油缸容量为300-400吨,所述提升油缸上设置一套检测油缸位置和状态的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岸桥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体与所述下支撑体均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所述拉杆一与所述上支撑体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角度为30-60度,所述拉杆二与所述下支撑体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角度为30-60度。
CN201510189505.1A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岸桥用提升机 Active CN104787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9505.1A CN104787681B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岸桥用提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9505.1A CN104787681B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岸桥用提升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7681A true CN104787681A (zh) 2015-07-22
CN104787681B CN104787681B (zh) 2017-09-26

Family

ID=5355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9505.1A Active CN104787681B (zh) 2015-04-21 2015-04-21 一种岸桥用提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8768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77797U (zh) * 2009-11-24 2011-03-30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抬升桥式吊车整机的抬高装置
CN102530732A (zh) * 2011-12-31 2012-07-04 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压力机部件液压提升滑移就位方法及设备
DE102012012768A1 (de) * 2012-06-26 2014-01-02 Andreas Tobies Support des kompletten Hubgerüstes eines Containerkranes in Kranfahrtrichtung
CN203462764U (zh) * 2013-08-20 2014-03-05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悬挑提升反力架
CN203639008U (zh) * 2013-11-04 2014-06-11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压提升施工的悬臂钢柱背张拉装置
CN204625015U (zh) * 2015-04-21 2015-09-09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岸桥用提升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77797U (zh) * 2009-11-24 2011-03-30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抬升桥式吊车整机的抬高装置
CN102530732A (zh) * 2011-12-31 2012-07-04 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压力机部件液压提升滑移就位方法及设备
DE102012012768A1 (de) * 2012-06-26 2014-01-02 Andreas Tobies Support des kompletten Hubgerüstes eines Containerkranes in Kranfahrtrichtung
CN203462764U (zh) * 2013-08-20 2014-03-05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悬挑提升反力架
CN203639008U (zh) * 2013-11-04 2014-06-11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压提升施工的悬臂钢柱背张拉装置
CN204625015U (zh) * 2015-04-21 2015-09-09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岸桥用提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7681B (zh)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66971U (zh) 连续梁悬臂现浇施工挂篮地面反拉预压装置
CN204625015U (zh) 一种岸桥用提升机
CN206680101U (zh) 一种简易方便护栏模板安装台车
CN100352759C (zh) 升降大梁式集装箱起重机
CN203284126U (zh) 简易组合门架高空重物吊装装置
CN211198301U (zh) 8比1分散载荷电梯的曳引结构
CN206384729U (zh) 一种采用液压提升机升降载荷的起重机小车
CN204625016U (zh) 一种岸桥用背拉张弓装置
CN105236249B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
CN104787681A (zh) 一种岸桥用提升机
CN202990100U (zh) 立体车库的车架稳定装置
CN103835294A (zh) 用于灌注桩施工的灌灰架及使用方法
CN207497887U (zh) 一种用于吊装钢包回转台的专用装置
CN202689498U (zh) 简易建筑外墙可升降脚手架
CN202247682U (zh) 一种遮板安装桥吊
CN109319686A (zh) 一种导轨式升降系统
CN208980118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绳头固定装置
CN203811477U (zh) 单片梁承载力检测荷载施加系统
CN211338595U (zh) 一种电机吊装检修装置
CN203795318U (zh) 一种大型构件钢筋笼整体吊装系统
CN205099168U (zh) 无机房电梯
CN104773655A (zh) 一种岸桥用背拉张弓装置
CN205740078U (zh) 尺寸可调的龙门起重机
CN212340842U (zh) 混凝土箱梁静载试验装置
CN204038909U (zh) 移动式起重吊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Junzheng

Inventor after: Xu Hongshu

Inventor after: Han Xiaolong

Inventor after: Du Shufeng

Inventor after: Yang Zhiyuan

Inventor after: Liu Guoying

Inventor after: Guo Shiyong

Inventor before: Xu Hongshu

Inventor before: Guo Shiyong

Inventor before: Yang Zhiyuan

Inventor before: Du Shufeng

Inventor before: Liu Guoy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