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6233A - 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 - Google Patents

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6233A
CN104786233A CN201410204753.4A CN201410204753A CN104786233A CN 104786233 A CN104786233 A CN 104786233A CN 201410204753 A CN201410204753 A CN 201410204753A CN 104786233 A CN104786233 A CN 104786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body
shaft
rotary
rotating shaft
wris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47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6233B (zh
Inventor
朴相贤
申雨撤
郑义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ost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bost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ost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bost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86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6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6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62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003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having parallel kinematics
    • B25J9/0045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having parallel kinematics with kinematics chains having a rotary joint at the base
    • B25J9/0051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having parallel kinematics with kinematics chains having a rotary joint at the base with kinematics chains of the type rotary-universal-universal or rotary-spherical-spherical, e.g. Delta type manip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7/00Joints
    • B25J17/02Wrist joints
    • B25J17/0258Two-dimension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包括:第一旋转体,连接于第一输入轴而以与可动部平面相垂直的第一旋转轴为准旋转驱动;第2-1旋转体,连接于第二输入轴,以第一旋转轴直角方向的第二旋转轴为准旋转驱动;第2-2旋转体,连接于第三输入轴而以第二旋转轴准旋转驱动,并与第2-1旋转体形成差动齿轮装置的同时实施旋转驱动;第三旋转体,以第二旋转轴直角方向的第三旋转轴为准,通过第2-1和第2-2旋转体的差动驱动实施旋转驱动,并装备有末端执行器。

Description

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并联机器人。具体是,利用差动齿轮使并联机器人的手腕部结构具有3自由度的并联机器人。
背景技术
并联机器人主要用于重量比较轻的产品或配件的高速移送,根据连接部的数量,称为三角式(delta)机器人或quattro机器人。
一般三角式并联机器人具备基础部、可动部、连接基础部和可动部的第一至第三连杆部,可动部上还具备手腕部。
这种三角式并联机器人已在日本专利第4659098号中公开。
日本国专利第4659098号中公开的并联机器人是将基础部件和可动部件之间用由驱动连杆和手动连杆构成的三组连杆机构并列连接关节,同时在可动部件上具备可控制末端执行器姿势的具有三自由度的姿势变更机构部的平行连杆机器人(见图1至图10)。
根据日本国专利第4659098号的图5和图8查看手腕部的结构,手腕部(姿势变更机构部,102)具备:向与包括连接可动部件(100)和三个手动连杆的各关节部旋转轴线的平面相垂直的第四轴线(106a)方向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一旋转部件(106);与第一旋转部件(106)向第四轴线(106a)相直交的第五轴线方向(108a)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二旋转部件(108);与第二旋转部件(108)向与第五轴线(108a)相直交的第六轴线(110a)方向可旋转地连接的同时前端具备用于装配末端执行器的法兰面的第三旋转部件(110)。
从三个电机分别传递各驱动力的三个独立的驱动轴向三个输入轴的各轴方向可旋转地连接,三个电机的各驱动力通过姿势变更机构部(102)上配置的齿轮,向第四轴线方向(106a)、第五轴线方向(108a)、第六轴线方向(110a)驱动第一至第三旋转部件(106,108,110)
但是,日本国专利第4659098号公开的并联机器人的腕部结构实现以三个轴为准的三自由度,但根据Geometric optimization of serial chainmanipulator structures for working volume and dexterity、R Vijaykumar、KJWaldron、MJ Tsai、198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 Research,三个轴虽然相互形成90度,但并没有在一个点上相遇,因此,无法满足从理论上具有优化作业领域的手腕机构。
(先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59098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传统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腕结构的三个轴在一个点上相遇,使手腕部的运动学结构接近基于学术理论的手腕优化机构的并联机器人。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因三个轴在一个点上相遇而控制整个并联机器人时可控制方向和位置的运动学解耦(Decoupling)容易而使控制变得简单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结构。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差动齿轮只有一个旋转轴驱动时,通过两个电机使力矩分散而具有冗余驱动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结构。
(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作为底盘和可动部之间由驱动连杆和手动连杆构成的三组连杆部并列连接关节,所述可动部上结合可控制末端执行器姿势的具有三自由度的手腕组件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上安装有第一至第三输入轴,所述输出轴分别连接于从三个电机传递驱动力的三个驱动轴;
所述手腕组件包括:第一旋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轴而以与所述可动部平面相垂直的第一旋转轴为基准旋转驱动;第2-1旋转体,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以所述第一旋转轴直角方向的第二旋转轴为基准旋转驱动;第2-2旋转体,连接于所述第三输入轴而以所述第二旋转轴为基准旋转驱动,并与所述第2-1旋转体形成差动齿轮装置的同时实施旋转驱动;第三旋转体,以所述第二旋转轴直角方向的第三旋转轴为基准,通过所述第2-1和第2-2旋转体的差动驱动旋转驱动,并安装有所述末端执行器。
所述第2-1和第2-2旋转体的各前端和第三旋转体的前端相互形成差动齿轮对的同时啮合而随所述第2-1和第2-2旋转体的旋转速度和方向,使所述第三旋转体以所述第二旋转轴或第三旋转轴中的某一个以上旋转轴为准旋转驱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组件构成使所述第一旋转体旋转的第一齿轮线体;
所述第一齿轮线体的构成包括: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啮合的圆盘形齿轮;装配在所述圆盘形齿轮的中心而向垂直的向下方向形成的第一旋转支撑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撑轴的前端,而向其中心点为基准的下方向开口的圆筒形第一旋转体。
所述手腕组件构成使所述第二旋转体旋转的第二齿轮线体;
所述第二齿轮线体的构成包括:第二输入轴,从驱动轴以万向接头为介质接收动力;圆盘形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啮合;垂直旋转支撑轴,装配在所述圆盘形齿轮的中心而向垂直的向下方向形成,在下端形成圆盘形锥齿轮;第2-1旋转体,与所述圆盘形锥齿轮啮合,而前端形成向直角方向变更旋转方向的锥齿轮;第2-1旋转支撑轴,由所述第2-1旋转体的中心向水平方向延长而向内侧形成,在前端形成锥齿轮。
所述手腕组件构成使所述第三旋转体旋转的第三齿轮线体;
所述第三齿轮线体的构成包括:第三输入轴,从驱动轴以万向接头为介质接收动力;圆盘形齿轮,与所述第三输入轴啮合;第二垂直旋转支撑轴,装配在所述圆盘形齿轮的中心,下端形成圆盘形锥齿轮;第2-2旋转体,与所述圆盘形锥齿轮啮合,而前端形成向直角方向变更旋转方向的锥齿轮;第2-2旋转支撑轴,由所述第2-2旋转体的中心向水平方向延长而向内侧形成,前端形成锥齿轮。
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在一个点相遇,所述一个点位于所述手腕组件内。
假设所述第2-1旋转体和第三旋转体、所述第2-2旋转体和第三旋转体的减速比均为1:1,所述第2-1旋转体的角速度为ωg,所述第2-2旋转体的角速度为ωy,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角速度为ω2,所述第三旋转轴的角速度为ω3,则,ωy=ω23,ωg=ω23
利用以上数学式计算出可满足所需的任意的第三旋转体角速度ω23的第2-1和第2-2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由此算出的角速度ω23是对电机的速度只乘以减速比的速度,因此应用一般使用的电机速度控制方法,可以轻松地实施控制。
(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手腕结构的三个轴在一个点上相遇而接近从理论上保证手腕部可实现的方向的最大范围的手腕优化机构,机构学上的控制变得简单,通过差动齿轮只有一个旋转轴驱动时,通过两个电机使力矩分散而具有冗余驱动的(Actuation Redundancy)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内部结合结构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剖视图;
图5至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旋转实现原理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并联机器人        11:底座
12:盖                13:底盘
14a,14b,14c:连杆部   15:驱动连杆
16:手动连杆          17:关节部
18:可动部                19a,19b,19c:驱动轴
20:手腕组件              21,22-1,23:旋转体
23b,25c,26c,25d,26d,25e,26e:锥齿轮
24,25,26:输入轴          21a,22a,23a:旋转轴
27a,27b,27c:齿轮线体
28a,28b-1,28b-2,28c:旋转支撑轴
29b,29c:垂直旋转支撑轴   30:辅助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进行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透视图。
如图1所示,并联机器人(10)具有:将底盘(13)和可动部(18)上下平行配置,通过三组连杆结构连接底盘(13)和可动部(18),并驱动平行机构形式的可动部(18)的连杆部(14a至14c)。
可动部(18)以对底盘(13)实施三轴平移运动即实施具备三自由度平行机构的运动地构成。
平行连杆机器人(10)的可动部(18)具备可实施三轴旋转运动的手腕组件(20)和使手腕组件(20)向可动部沿三轴周围旋转的驱动轴(19a至19c)。
底盘(13)是在位于并联机器人(10)安装底面的圆弧形底座(11)上端侧面上可水平上下地固定的板状构造。
底盘(13)用于固定连杆部(14a至14c)和驱动轴(19a至19c)构件的一端,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或动力传递机构,在其上面可装卸地设置有盖(12)。
连杆部(14a至 14c)为相互并列配置的三组连杆结构,将其连杆部(14a至 14c)分别单独驱动的三台伺服电机(无图示)内置于底盘(13)面。
各组连杆部(14a至14c)包括通过多个铰接和辅助连杆与底盘(13)和对应的伺服电机的输出部连接关节的驱动连杆(15),以及通过铰接与驱动连杆(15)末端连接关节的一对手动连杆(16)。
手动连杆(16)在其末端通过铰接与可动部(18)通过关节部(17)连接。
驱动连杆(15)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手动连杆(16)是在驱动连杆的摇动下相同的虚平面上移位。
三组连杆部(14a至14c)是各个驱动杆(15)在底盘(13)上中心角相离120度的三个固定位置上装配在底盘(13),同时各个手动连杆(16)是在可动部(18)的中心角相离120度的三个固定位置上连接于可动部(18)。其结果是,可动部(18)相对底盘(13)只实施三轴平移运动。
手腕组件(20)连接于可动部(18),将齿轮插入各个驱动轴(19a至19c)而连接,以各个旋转轴为中心实施旋转运动,各个驱动轴(19a至19c)通过齿轮组件连接于底盘(13)上的伺服电机(无图示)。手腕组件(20)的末端装配有末端执行器。
图2是本发明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透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内部结合结构透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剖视图。
如图5至图4所示,手腕组件(20)的构成包括:接收通过第一输入轴(24)传递的驱动力,以齿轮和轴承为介质以第一旋转轴(21a)为准旋转的第一旋转体(21);从第二输入轴(25)和第三输入轴(26)分别接收驱动力,以齿轮和轴承为介质,以与第一旋转轴(21a)形成直角方向的第二旋转角(22a)为准旋转的第2-1和第2-2旋转体(22-1,22-2);与第2-1和第2-2旋转体啮合而利用差动齿轮原理向第二旋转轴(22a)和第三旋转轴(23a)方向实施2自由度旋转运动的第三旋转体(23)。第三旋转体(23)的前端装配有末端执行器。
使手腕组件(20)旋转的驱动力是通过独立的三个驱动轴(19a至19c)被传递。
驱动力通过万向接头(无图示)传递于与对可动部(18)上包括连接手动连杆(16)的各关节部(17)轴线的平面垂直且相互平行的轴周围通过轴承可旋转地连接的输入轴(24a至24c)。
手腕组件(20)以三个轴为准分别形成第一至第三齿轮线体(27a至27c)。第一齿轮线体(27a)为红色线,第二齿轮线体(27b)为绿色线,第三齿轮线体(27c)为黄色线。
第一齿轮线体(27a)由以万向接头为介质从驱动轴(19a)接收动力的第一输入轴(24)、与第一输入轴(24)的前端形成的齿轮(24a)啮合的圆盘形齿轮(24b)、附着在圆盘形齿轮(24b)的中心且向垂直的下方向形成的第一旋转支撑轴(28a)、连接于第一旋转支撑轴(28a)的前端并向其中心点的下方向开口的圆筒形第一旋转体(21)构成,此外,每处均使用轴承连接实施旋转。
第一齿轮线体(27b)由以万向接头为介质从驱动轴(19b)接收动力的第二输入轴(25);与第二输入轴(25)的前端形成的齿轮(25a)啮合且置于圆盘形齿轮(26b)下端的圆盘形齿轮(25b);附着在圆盘形齿轮(25b)的中心而向垂直的向下方向形成,并以第一旋转轴(21a)为准旋转,以第一旋转支撑轴(28a)为内侧形成,下端形成圆盘形锥齿轮(25d)的垂直旋转支撑轴(29b);与圆盘形锥齿轮(25d)啮合而使向直角方向变更旋转方向的锥齿轮(25e)沿前端部圆周方向形成的第2-1旋转体(22-1);从第2-1旋转体(22-1)的中心开始水平延长而向内侧形成且前端形成锥齿轮(25c)的第2-1旋转支撑轴(28b-1)构成,此外,每处均使用轴承连接实施旋转。
第三齿轮线体(27c)由从驱动轴(19c)以万向接头为介质传收动力的第三输入轴(26);与第三输入轴(26)的前端形成的齿轮(26a)啮合且置于圆盘形齿轮(24b)下端的圆盘形齿轮(26b);附着在圆盘形齿轮(26b)中心并置于第一旋转支撑轴(28a)和第一垂直旋转支撑轴(29b)之间,下端形成圆盘形锥齿轮(26d)的第二垂直旋转支撑轴(29c);与圆盘形锥齿轮(26d)啮合而使向直角方向变更旋转方向的锥齿轮(26e)向前端部圆周方向形成的第2-2旋转体(22-2);从第2-2旋转体(22-2)的中心开始水平延长而向内侧形成,前端形成锥齿轮(26c)的第2-2旋转支撑轴(28b-2)构成,此外,每处均使用轴承连接实施旋转。
第三旋转体(23)由装配末端执行器的终端部(23c);从终端部(23c)的中心开始向垂直方向延长,前端形成锥齿轮(23b)的第三旋转支撑轴(28c)构成。第三旋转支撑轴(28c)的锥齿轮(23b)向两侧分别与锥齿轮(25c)和锥齿轮(26c)啮合而实施动作。
第2-1旋转体(22-1)和第2-2旋转体(22-2)的锥齿轮(25c,26C)相互构成差动齿轮对,第2-1旋转体(22-1)和第2-2旋转体(22-2)的旋转角速度和旋转方向对第三旋转体(23)产生影响。
第一至第三输入轴(24,25,26)的一端连接于可动部(18),另一端与驱动轴(19a,19b,19c)分别连接。
第一旋转支撑轴(28a)是位于中心的柱,由圆筒形第二垂直旋转支撑轴(29c)包住第一旋转支撑轴(28a)的外周面的同时形成,并由第一垂直旋转支撑轴(29b)包住第二垂直旋转支撑轴(29c)外周面的同时形成。
第一旋转支撑轴(28a)、第二垂直旋转支撑轴(29b)和第二垂直旋转支撑轴(29c)为以第一旋转轴(21a)为准旋转而在与各个邻接部件之间设置轴承,位于最外边的第一垂直旋转支撑轴(29b)以轴承为介质与可动部(18)相接。
图5至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手腕组件旋转实现原理的示意图。
图5至图7分别是通过向第二旋转轴(22a)方向旋转的第2-1旋转体(22-1)和第2-2旋转体(22-2)的第三旋转体(23)向第二旋转体(22a)方向的旋转运动、向第三旋转轴(23a)方向的旋转运动以及向第二旋转轴方向(22a)和第三旋转轴(23a)方向的同时旋转运动实现例子。
第三旋转体(23)上装配末端执行器,最终由第一旋转体(21)、第2-1旋转体(2-1)和第2-2旋转体(2-2)控制第三旋转体(23)的三自由度。
就是说,第一旋转体(21)以第一旋转轴(21a)为准旋转驱动的同时与此连动而第三旋转体(23)以第一旋转轴(21a)为准旋转驱动,第2-1旋转体(22-1)和第2-2旋转体(22-2)以第二旋转轴(22a)为准旋转驱动,形成差动齿轮对,按差动齿轮的速度和方向,只有第2-1和第2-2旋转体(22-1,22-2)以第二旋转轴(22a)为准旋转的同时与此连动而第三旋转体(23)以第二旋转轴(22a)为准旋转驱动,或者没有第2-1和第2-2旋转体(22-1,22-2)的旋转动驱动,只有第三旋转体(23)以第三旋转轴(23a)为准旋转驱动,或者第2-1和第2-2旋转体(22-1,22-2)以第二旋转轴(22a)为准旋转同时与此连动而第三旋转体(23)以第二旋转轴(22a)为准旋转驱动的同时第三旋转体(23)以第三旋转轴(23a)为准旋转驱动。
第一旋转体(21)通过伺服电机的动力以第一旋转轴(21a)为准实施旋转运动,与此连动,第三旋转体(23)以第一旋转轴(21a)为准旋转驱动。
第2-1旋转体(22-1)和第2-2旋转体(22-2)实现差动旋转,按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使第2-1和第2-2旋转体(22-1,22-2)的单独旋转(以第三旋转体(23)的第二旋转轴(22a)为准的旋转运动)和第三旋转体(23)的单独旋转(以第三旋转体(23a)为准的旋转运动),以及以第2-1和第2-2旋转体(22-1,22-2)和第三旋转体(23)的同时旋转(以第三旋转体(23)的第二旋转轴(22a)为准的旋转运动和以第三旋转轴(23a)为准的旋转运动同时得以实施)得以实现。
第2-1旋转体(22-1)的旋转方向和第2-2旋转体(22-2)的旋转方向一致,第2-1旋转体(22-1)和角速度(ωg)第2-2旋转体(22-2)的角速度(ωy)相同时,只有以第二旋转轴(22a)为准的第2-1和第2-2旋转体(22-1,22-2)的旋转运动(最终中第三旋转体(23)以第二旋转轴(22a)为准的旋转运动)得以实现(与图5相同)。在这里,第一旋转体(21)的旋转运动是单独进行。
第2-1旋转体(22-1)的旋转方向和第2-2旋转体(22-2)的旋转方向相反,第2-1旋转体(22-1)的角速度(ωg)和第2-2旋转体(22-2)的角速度(ωy)相同时,只有以第三旋转轴(23a)准的第三旋转体(23)的旋转运动得以实现(见图6)。
而且,第3-1旋转体(22-1)的旋转方向和第2-2旋转体(22-2)的旋转方向相同或相反,第2-1旋转体(22-1)的角速度(ωg)和第2-2旋转体(22-2)的角速度(ωy)相互不同时,第2-1和第2-2旋转体(22-1,22-2)的旋转运动和第三旋转轴(23)的旋转运动同时(最终是分别以第三旋转体(23)的第二旋转轴(22a)和第三旋转轴(23a)为准旋转驱动)实现(见图7)。
假设第2-1旋转体(22-1)和第三旋转体(23)、第2-2旋转体(22-2)和第三旋转体的减速比均为1:1,第2-1旋转体(22-1)的角速度为ωg,第2-2旋转体(22-2)的角速度为ωy,第三旋转体(23)的第二旋转轴(22a)的角速度为ω2,第三旋转体(23)的第三旋转轴(23a)的角速度为ω3,则以下数学式(1)至数学式[3]均成立。
数学式1:
ωy=ωg时, ω 2 = ω y + ω g 2 , ω3=0
数学式2:
ωy=-ωg时, ω 3 = ω y - ω g 2 , ω2=0
数学式3:
ωy=ω23,ωg=ω23
根据上述数学式理论,只有第2-1和第2-2旋转体(22-1,22-2)的旋转运动可以实现,只有第三旋转体(23)的旋转运动可以实现,第2-1和第2-2旋转体(22-1,22-2)的第三旋转体(23)的旋转运动可以同时实现。
根据这种结构,第一至第三旋转轴(21a,22a,23a)在一点上相遇,接近从理论上保障手腕部可实现方向的最大范围的手腕最佳机构,机构学上的控制变得简单,而且通过差动齿轮,只有一个旋转轴驱动时,通过两个电机分散力矩而提供具有冗余驱动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
以上优选实施例和附图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根据下述的权利要求范围进行解释,而且在其同等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应都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作为底盘和可动部之间由驱动连杆和手动连杆构成的三组连杆部并列连接关节,所述可动部上结合可控制末端执行器姿势的具有三自由度的手腕组件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上安装有第一至第三输入轴,所述输出轴分别连接于从三个电机传递驱动力的三个驱动轴;
所述手腕组件包括:第一旋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轴而以与所述可动部平面相垂直的第一旋转轴为基准旋转驱动;第2-1旋转体,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以所述第一旋转轴直角方向的第二旋转轴为基准旋转驱动;第2-2旋转体,连接于所述第三输入轴而以所述第二旋转轴为基准旋转驱动,并与所述第2-1旋转体形成差动齿轮装置的同时实施旋转驱动;第三旋转体,以所述第二旋转轴直角方向的第三旋转轴为基准,通过所述第2-1和第2-2旋转体的差动驱动旋转驱动,并安装有所述末端执行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1和第2-2旋转体的各前端和第三旋转体的前端相互形成差动齿轮对的同时,啮合而随所述第2-1和第2-2旋转体的旋转速度和方向,使所述第三旋转体以所述第二旋转轴或第三旋转轴中的某一个以上旋转轴为基准旋转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腕组件构成使所述第一旋转体旋转的第一齿轮线体;
所述第一齿轮线体的构成包括: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啮合的圆盘形齿轮;装配在所述圆盘形齿轮的中心而向垂直的向下方向形成的第一旋转支撑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撑轴的前端,而向其中心点为基准的下方向开口的圆筒形第一旋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腕组件构成使所述第二旋转体旋转的第二齿轮线体;
所述第二齿轮线体的构成包括:第二输入轴,从驱动轴以万向接头为介质接收动力;圆盘形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啮合;垂直旋转支撑轴,装配在所述圆盘形齿轮的中心而向垂直的向下方向形成,在下端形成圆盘形锥齿轮;第2-1旋转体,与所述圆盘形锥齿轮啮合,而前端形成向直角方向变更旋转方向的锥齿轮;第2-1旋转支撑轴,由所述第2-1旋转体的中心向水平方向延长而向内侧形成,在前端形成锥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腕组件构成使所述第三旋转体旋转的第三齿轮线体;
所述第三齿轮线体的构成包括:第三输入轴,从驱动轴以万向接头为介质接收动力;圆盘形齿轮,与所述第三输入轴啮合;第二垂直旋转支撑轴,装配在所述圆盘形齿轮的中心,下端形成圆盘形锥齿轮;第2-2旋转体,与所述圆盘形锥齿轮啮合,而前端形成向直角方向变更旋转方向的锥齿轮;第2-2旋转支撑轴,由所述第2-2旋转体的中心向水平方向延长而向内侧形成,前端形成锥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在一个点相遇;
所述一个点位于所述手腕组件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其特征在于,
假设所述第2-1旋转体和第三旋转体、所述第2-2旋转体和第三旋转体的减速比均为1:1;
假设所述第2-1旋转体的角速度为ωg,所述第2-2旋转体的角速度为ωy,所述第三旋转体的第二旋转轴的角速度为ω2,所述第三旋转体的第三旋转轴的角速度为ω3,则满足以下数学式:
ωy=ωg时, ω 2 = ω y + ω g 2 , ω3=0
ωy=-ωg时, ω 3 = ω y - ω g 2 , ω2=0
ωy=ω23,ωg=ω23
CN201410204753.4A 2014-01-16 2014-05-15 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86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05448 2014-01-16
KR20140005448A KR101483081B1 (ko) 2014-01-16 2014-01-16 차동기어를 이용한 병렬 로봇의 손목 조립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6233A true CN104786233A (zh) 2015-07-22
CN104786233B CN104786233B (zh) 2017-07-25

Family

ID=52590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475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86233B (zh) 2014-01-16 2014-05-15 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483081B1 (zh)
CN (1) CN10478623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2017A (zh) * 2017-12-29 2018-05-01 勃肯特(天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六轴串并混联机器人
CN109822557A (zh) * 2019-03-01 2019-05-31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手及机器人
WO2021045352A1 (en) * 2019-09-03 2021-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obotic limb
CN113425550A (zh) * 2021-05-25 2021-09-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
CN113939387A (zh) * 2019-09-02 2022-01-14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机器人的关节构造体
DE102020212680A1 (de) 2020-10-07 2022-04-07 Festo Se & Co. Kg Positioniereinrichtung
CN114872081A (zh) * 2016-08-30 2022-08-09 内布拉斯加大学董事会 具有紧凑型关节设计和附加自由度的机器人装置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20413A1 (de) * 2015-10-20 2017-04-20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Parallelkinematik-Robot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andhabung
US11865714B2 (en) 2019-02-17 2024-01-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obotic limb
CN110355743B (zh) * 2019-07-23 2022-06-28 燕山大学 一种非共面二维转动一维移动冗余驱动并联机构
CN111694271B (zh) * 2020-07-15 2022-02-0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基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冗余容错控制系统和方法
KR102670215B1 (ko) * 2022-05-11 2024-05-30 주식회사 엠앤디 베벨 기어 조인트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로봇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4631A (zh) * 2009-02-13 2010-08-18 发那科株式会社 具备3自由度的手腕部的并联机器人
CN102398270A (zh) * 2010-09-16 2012-04-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机器人臂部件
CN102612423A (zh) * 2009-11-12 2012-07-25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机器人及其控制装置
WO2012164705A1 (ja) * 2011-06-01 2012-12-06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多関節ロボット
CN103453106A (zh) * 2013-09-02 2013-12-18 魏家斌 一种差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2157A (ja) 2004-09-15 2006-03-30 Hitachi Zosen Corp マニピュレータおよび容器整列装置
JP5394358B2 (ja) 2010-12-14 2014-01-2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3自由度を有する姿勢変更機構を備えたパラレルリンクロボ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4631A (zh) * 2009-02-13 2010-08-18 发那科株式会社 具备3自由度的手腕部的并联机器人
CN102612423A (zh) * 2009-11-12 2012-07-25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机器人及其控制装置
CN102398270A (zh) * 2010-09-16 2012-04-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机器人臂部件
WO2012164705A1 (ja) * 2011-06-01 2012-12-06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多関節ロボット
CN103453106A (zh) * 2013-09-02 2013-12-18 魏家斌 一种差速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2081A (zh) * 2016-08-30 2022-08-09 内布拉斯加大学董事会 具有紧凑型关节设计和附加自由度的机器人装置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CN107972017A (zh) * 2017-12-29 2018-05-01 勃肯特(天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六轴串并混联机器人
CN109822557A (zh) * 2019-03-01 2019-05-31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手及机器人
CN113939387A (zh) * 2019-09-02 2022-01-14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机器人的关节构造体
WO2021045352A1 (en) * 2019-09-03 2021-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obotic limb
DE102020212680A1 (de) 2020-10-07 2022-04-07 Festo Se & Co. Kg Positioniereinrichtung
CN113425550A (zh) * 2021-05-25 2021-09-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83081B1 (ko) 2015-01-21
CN104786233B (zh) 2017-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6233A (zh) 利用差动齿轮的并联机器人的手腕组件
JP5560495B2 (ja) 2つのピボット連結部を有する電動関節およびこの関節を実装したヒューマノイドロボット
JP5403303B2 (ja) パラレル機構
KR101692315B1 (ko) 멀티 로터 비행체
WO2015093454A1 (ja) 駆動装置
CN101486192B (zh) 单电机驱动的两自由度关节结构
CN103101057A (zh) 机器人臂部件
CN103732951A (zh) 复合驱动装置及机器人
WO2010013234A1 (en) Variable axial-angle coupling
JP2015085765A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101380737B (zh) 一种内置输出驱动轴的主动虎克铰机构
EP3784446B1 (en) A parallel kinematic robot
CN102848375A (zh) 转动运动和平动运动单独控制的空间六自由度机构
JP5423910B1 (ja) ロボット
CN111168645A (zh) 并联连杆机器人
CN113459154B (zh) 基于差分机构的仿人机械臂
CN209504119U (zh) 一种重型六轴机器人
CN108583709B (zh) 一种双足间歇式跳跃机器人
CN101434070A (zh) 一种水陆两栖蛇形机器人关节模块
US11130224B2 (en) Parallel link robot
JP5158710B2 (ja) 干渉駆動関節機構
CN108189021B (zh) 一种单驱动躲闪机器人的腰部驱动机构
US20170050312A1 (en) Parallel Kinematics Robot With Rota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KR20110133307A (ko) 다양한 관절 형태에 적응가능한 액츄에이터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관절 구조체
CN108356848B (zh) 气动人工肌肉与伺服电机混合驱动关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