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1493A - 多区电致变色窗 - Google Patents

多区电致变色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1493A
CN104781493A CN201380059263.3A CN201380059263A CN104781493A CN 104781493 A CN104781493 A CN 104781493A CN 201380059263 A CN201380059263 A CN 201380059263A CN 104781493 A CN104781493 A CN 104781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slice
area
colour attaching
bus
electrochromic th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92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1493B (zh
Inventor
扎伊里亚·什里瓦斯塔瓦
罗宾·弗里德曼
罗伯特·T·罗兹比金
拉奥·米尔普里
埃里希·克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ew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ladig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ladigm Inc filed Critical Soladigm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5553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3543B/zh
Priority to CN202210193485.5A priority patent/CN1145186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81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1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1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1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2009/2405Areas of differing opacity for light transmission contro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2009/246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featuring transparency control by applying voltage, e.g. LCD, electrochromic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63Operation of electrochromic cells, e.g. electrodeposition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薄膜器件、例如多区电致变色窗及其制造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多区电致变色窗包括位于透明衬底上的单片EC器件和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其中所述着色区被配置用于独立操作。

Description

多区电致变色窗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12年11月13日提交的标题为“MULTI-ZONE ECWINDOW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725,980和2012年12月21日提交的标题为“MULTI-ZONE EC WINDOW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740,651的非临时性申请并且要求所述申请的优先权,所述申请出于所有目的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的实施方案总体涉及光学器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制作光学器件并且具体地为具有多个着色区的电致变色(EC)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其中一种材料在被置于不同电子状态中(通常通过使其经受电压改变)时展现光学性质的可逆电化学介导的改变的现象。所述光学性质通常是色彩、透射率、吸收率和反射率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一种众所周知的电致变色材料是氧化钨(WO3)。氧化钨是其中通过电化学还原进行着色过渡(漂白(未着色)的至蓝色)的阴极着色电致变色材料。当发生电化学氧化时,氧化钨从蓝色过渡到漂白状态。
电致变色材料可并入到例如家庭、商业及其它用途的窗中。这类窗的色彩、透射率、吸收率和/或反射率可通过诱发电致变色材料的改变来改变,即,电致变色窗是可通过施加电荷来可逆地调暗或调亮的窗。施加于窗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小电压将使窗变暗;使电压反向会使窗变亮。此能力允许控制通过窗的光的量,并且为电致变色窗提供用作节能装置的机会。
虽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发现电致变色,但是遗憾的是,电致变色器件、尤其是电致变色窗仍遭受各种问题,并且尽管电致变色技术、设备以及制成和/或使用电致变色器件的有关方法都在近期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是电致变色窗还没有开始体现出它们的全部商业潜力。
概述
本文描述了用于窗的薄膜器件、例如电致变色器件及制造方法。实施方案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着色(或染色)区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在薄片上仅有一个单片电致变色器件。着色区通过用于将电势施加至器件的机构和/或由相邻着色区之间的电阻区来限定。例如,多组母线被配置来将电势施加在器件的单独区(区域)上并由此选择性地对它们进行着色。优点包括在EC窗的可视区域中没有由于切穿EC器件以制成充当着色区的单独器件所致的可见划线。
一个实施方案是包括位于透明衬底上的单片EC器件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单片EC器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中的每一个被配置用于独立于其它着色区进行操作并且各自具有其自己的相关联母线,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未通过隔离划线与彼此分开。也就是说,EC器件堆叠未被切穿,而是保持完整、作为单片器件。例如,在薄片上可存在两个着色区,并且所布置的相关联母线位于薄片的相对边缘(例如,竖直定向的)处,其中一组母线与两个着色区中的每一个相关联。
母线可以被配置来增强着色区的染色。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母线沿它们的长度具有变化宽度;母线的变化宽度可通过电压梯度在特定着色区中增强着色前沿(front)和/或促进选择性着色。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母线可以是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电区域和高电阻区域两者,被配置来通过电压梯度在特定着色区中增强着色前沿和/或促进选择性着色。一个实施方案涉及电致变色窗薄片,其包括位于透明衬底上的单片EC器件和至少一对纵向可变母线,所述母线被配置来在通电时在单片EC器件上产生色彩梯度区。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由电阻区分开,电阻区至少部分地抑制电子、离子或两者流过电阻区。电阻区可以例如平行于母线和/或正交于母线。电阻区可包括EC器件和/或EC器件的一个或两个透明导体层(TCO)的修改形式。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的单片EC薄片可整合到绝缘玻璃单元(IGU)中。配对薄片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电致变色薄片,并且可以具有或也可以不具有着色区。
一个实施方案涉及电致变色窗薄片,其包括设置在透明衬底上的单片EC器件以及电阻区。单片EC器件由第一透明导体层和第二透明导体层以及位于第一透明导体层与第二透明导体层之间的EC堆叠组成。电阻区在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一个中。电阻区与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一个位于电阻区外侧的一部分相比具有更高电阻。在一种情况下,电阻区是在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一个中的具有较薄材料或没有材料的线性区域。
下文将会参照相关联的附图来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和其它特征及优点。
附图简述
当结合图式考虑时,可更全面地理解以下详细描述,在附图中:
图1描绘具有EC薄片的IGU的制作过程和相关联的着色方案。
图2A和图2B分别描绘具有EC薄片的IGU和相关联的着色方案,所述EC薄片具有由激光划线圈出的两个着色区。
图3A和图3B分别描绘具有EC薄片的IGU的制作过程和相关联的着色方案,所述EC薄片具有被配置在单片EC器件上的着色区。
图3C根据着色区的着色前沿描绘各种着色方案。
图3D和图3E分别描绘具有两个EC薄片的IGU的制作过程和相关联的着色方案,其中每个EC薄片具有两个着色区。
图4A-4C分别描绘具有EC薄片的IGU的制作过程和相关联的着色方案。
图4D-4F描绘EC薄片,每个EC薄片具有梯度着色区。
图5A和图5B分别描绘具有EC薄片的IGU的制作过程和相关联的着色方案。
图5C描绘具有由电阻区分开的两个着色区的EC器件的透视图和横截面。
图5D描绘通过电阻区而具有两个着色区的EC器件的透视图和横截面。
图5E示出EC器件的两个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VTCL的曲线图,所述EC器件被配置成具有通过抑制透明导电氧化物层中的仅一个的电导率而形成的电阻区。
图5F描绘关于图5C所描述的EC薄片的着色模式。
图5G和图5H描绘被配置成具有通过抑制透明导电氧化物中的仅一个的电导率而形成的电阻区的EC器件。
图6A描绘建立限定单独着色区的闭合周界的电阻区。
图6B描绘建立限定单独着色区的开放周界的电阻区。
详述
某些实施方案涉及光学器件,即,具有至少一个透明导体层的薄膜器件。在最简单的形式中,光学器件包括衬底和夹在两个导体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材料层,它们之一是透明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光学器件包括一个透明衬底和两个透明导体层。尽管不限于此,但本文所描述的某些实施方案尤其适合于固态且无机的电致变色器件。
图1描绘具有EC薄片100的IGU 120的制作过程,EC薄片100包括一个单片EC器件和一对相关联母线105,母线105各自通过透明导体使器件通电,所述一对透明导体将EC材料夹在其间以便可将电势施加在器件材料上。IGU是通过结合EC薄片100与垫片110和配对薄片115连同适当的密封剂和通向母线的配线(未示出)来制作。如图1的下半部分所描绘,IGU可以是透明的(左侧),被着色成中间状态(中间)或完全着色的(右侧)。然而,在不同的区域或“区”中对薄片的可视区域进行着色是不可能的。然而,确实存在实现此目的的常规技术。
图2A描绘具有EC薄片200的IGU 220,EC薄片200具有由激光划线225圈出的两个着色区。每个着色区分别具有相关联母线对205和207。EC薄片200可以并入IGU 220中,如关于图1所描述。划线225切穿夹着电致变色材料的两个透明导体层连同EC器件层,以使得在EC薄片200上有效地存在两个EC器件,一个EC器件对应于每个着色区。当EC薄片未着色(如图2A所示)、即处于未着色状态(漂白状态或中性状态)时,划线225可能是视觉上不可辨别的。
图2B描绘IGU 220的三种可能的着色方案。如图所示,IGU 220可具有着色的顶部区和未着色的底部区(左侧)、未着色的顶部区和着色的底部区(中间)或都着色的顶部区和底部区(右侧)。虽然这类窗提供着色上的灵活性,但当两个区都着色时,划线225是视觉上可辨别的并且由于有一条亮线横穿窗的可视区域的中间而对最终用户不具有吸引力。这是因为所述区域中的EC材料已因切穿器件的划线而被破坏和/或去活化。当人观看窗本身时或如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最终用户试图通过窗查看东西时,亮线可能是相当分散注意力的。着色背景下的亮线立即引人注目。已经采取了许多方法来在光学器件中形成着色区,但它们全都涉及单片光学器件到两个或更多个单独可操作器件的某种物理分割。也就是说,沿划线破坏EC器件的功能,由此从单片单个器件有效地形成两个器件。本文所描述的某些实施方案避免了破坏相邻着色区之间的EC器件功能。
克服EC薄片的可视区域中由激光划线形成的视觉上分散注意力的亮线的一种方法是将着色材料施加到薄片,例如施加在划线上或薄片的相反侧上,以便模糊或最小化穿过划线区域的光。因此,当邻接划线的着色区被着色时,划线将是最终用户不太容易辨别的。当邻接着色区都未被着色时,划线区域中的着色材料将是几乎或完全不可辨别的,因为它是大的未着色背景下的细的着色线,其与着色背景下的亮线相比是更难以看出的。细的着色线不必是不透光的,可以使用有限量的可见光谱吸收,例如,将缓和在全光谱发散穿过划线225时形成的亮线的吸收。用于模糊光学器件中的针孔缺陷的方法描述于如例如2012年3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610,241和2013年3月13日提交的PCT申请序列号PCT/US 2013/031098中,所述两个申请均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并且包括通过例如以下方式模糊EC器件上的明亮区域的方法:将着色材料施加到这类区域以使得它们是最终用户更难以看出的。前面提及的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方法对于模糊光学器件如EC器件的可见区域中的划线特别有用。一个实施方案是模糊EC窗的可视区域中的划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应用如前面提及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用于模糊针孔的方法。例如,一种方法包括将着色材料施加到划线并且任选地施加到与划线相邻的区域。在另一个实例中,改变划线槽的底部(并且任选地改变一些邻接区域)处的玻璃,以便使穿过玻璃的光漫射,从而减轻“亮线”效应。
着色区
如以上所讨论,本文所描述的某些实施方案避免了破坏相邻着色区之间的EC器件功能。虽然可通过如上所述将着色材料施加到薄片来在视觉上模糊划线,但发明人已发现,通常可能优选的是维持单片EC器件的功能完整性而不是将其划分成离散的器件和因此常规的着色区。发明人已发现,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着色区:1)适当地配置光学器件的供电机构(例如,母线、到母线的配线和相关联的模幂算法);2)将EC器件配置成使得相邻着色区由电阻区分开;或3)1)和2)的组合。例如,编号1)可通过将一根或多根母线适当地配置成使得它们可以独立于同一单片EC器件上的其它母线被激活。因此,在不需要将单独EC器件物理地分开以形成对应着色区的情况下形成着色区。在另一个实例中,电阻区允许对单个EC器件上的相邻着色区进行染色和漂白而不破坏电阻区本身的功能。电阻区可以是指单片光学器件(例如EC器件)的其中功能受损但未被破坏的区域。通常,电阻区的功能仅仅是相对于器件的剩余部分变慢。损伤还可以包括EC器件的层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降低的离子容量。例如,一个或多个EC器件层可以被制成是更密实的并且因此能够容纳更少离子,并且因此与整块器件相比着色强度较低,但是仍然起作用。以下列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电阻区:i)降低一个或两个透明导体层的电阻率;ii)切割一个或两个透明导体层而不切穿其间的光学器件堆叠;iii)使光学器件堆叠(不包括透明导体层)的功能受损;以及iv)i)-iv)的组合。例如,可形成电阻区,其中一个或两个透明导体层被制作成例如沿线性区域较薄或不存在,以便增加沿电阻区的线性区域的电阻率。在另一个实例中,可以沿器件的宽度切割一个透明导体层,同时保持另一个透明导体层完整、沿电阻区具有统一厚度或更薄。在又一个实例中,可沿一条线抑制EC器件的功能,以使得其抵制离子传输,同时可以或可以不沿同一条线改变透明导体层。以下根据具体但非限制性实例对电阻区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如果电阻区是在透明层中的一个中,那么可以保持另一个透明层完整(例如,统一组成和厚度)。
配置EC器件的供电机构
一个实施方案是包括位于透明衬底上的单片EC器件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单片EC器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中的每一个被配置用于独立于其它着色区进行操作并且具有其自己的一根或多根相关联母线。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未通过隔离划线与彼此分开;也就是说,EC器件和相关联透明导体不具有切穿这些层中的任何一个的隔离划线。例如,在EC薄片上可存在两个着色区和两对母线,其中每对母线与一个着色区相关联并且两对母线位于EC薄片的相对边缘处或附近,例如,母线可以竖直定向在相对的竖直边缘处或附近,其中针对两个着色区中的每一个有一组母线。这类薄片可以整合到绝缘玻璃单元(IGU)中。
图3A描绘具有EC薄片305的IGU 300的制作过程,EC薄片305具有被配置在单片EC器件上的两个着色区(上部着色区和下部着色区),即,在薄片上不存在激光划线或单片EC器件或透明导体层的其它物理分节(例如,分岔)。母线对205和207中的每一个被配置来独立于彼此通电。因此,参照图3B,除图3A中所描绘的未着色状态(漂白状态或中性状态)之外,IGU 300具有三种着色方案。图3B示出三种着色方案,其中顶部区可以是着色的而底部区则不是(左侧),底部区可以是着色的而顶部区则不是(中间),或两个区都可以是着色的(右侧)。与具有在划线处分开的两个不同EC器件的EC薄片相比,在被着色时,薄片305的每个着色区具有“着色前沿”310。着色前沿可以是指EC器件的一个区域,在所述区域中,由母线施加在器件TCO上的电势达到不足以使器件着色的电平(例如,通过离子移动穿过器件的层以使电荷平衡)。因此,在所描绘的实例中,着色前沿310大致对应于以下位置,在所述位置处,电荷逸出进入透明导体位于未通电的一对母线之间的区域中。
着色区的形状可取决于透明导体的充电特性、母线的配置、配线和配线上的供电等。着色前沿可以是线性的、弯曲的(凸的、凹的等)、Z字形的、不规则的等。例如,图3B将着色前沿310描绘成线性现象;即,着色前沿310被描绘成沿直线定位。作为另一个实例,图3C根据着色区(在这种情况下为下部着色区和上部着色区)中的每一个的着色前沿描绘各种着色方案。在所示的实例中,着色前沿是沿着色前沿弯曲的(例如,凹面的或凸面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能合乎期望的是,在两个着色区都被着色时,EC薄片的着色是完全的且统一的。因此,凸着色前沿可能是合乎期望的,这样可在相邻区中使用互补的凹着色前沿,或可使用另一个凸着色前沿以确保足够的电荷到达整个器件以便进行统一着色。在某些情况下,着色前沿可能不是如图3B和图3C中所描绘的清晰线,而是由于电荷逸出进入此刻未被供电的相邻着色区中而沿着色前沿具有漫射外观。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当具有着色区的EC薄片并入例如IGU或层压件中时,配对薄片还可以是具有或不具有着色区的EC薄片。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单片)EC薄片的绝缘玻璃单元结构描述于美国专利序列号8,270,059中,所述专利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在单个IGU中具有两个EC薄片具有包括制成其中IGU的透射百分比(%T)为<1%的接近不透光窗(例如,隐私玻璃)的能力的优点。此外,如果EC薄片是双态的(着色的或漂白的),那么可存在某些可能的着色组合,例如四种色彩状态窗。如果EC薄片能够具有中间状态,那么着色可能性实际上可以是无限的。一个实施方案是一种IGU,其具有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的第一EC薄片和是单片EC薄片的配对薄片。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配对薄片也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在这后一实施方案中,着色区可以是或可以不是与配对薄片在IGU中所配准的第一EC薄片的着色区数量相同或对准。以下是示出这些描述的示例性构图。
图3D描绘具有两个EC薄片305和320的IGU 325的制作过程,其中每个EC薄片具有两个着色区,每个着色区通过在相对边缘处或附近的适当配置的母线对205和207形成。在这个所示的实例中,EC薄片305和320的着色区配准,即,它们与彼此对准并且具有相同的面积,但不必是这种配置。例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着色时,来自相对的EC薄片305和320的着色前沿可彼此重叠。图3D描绘处于未着色状态(漂白状态或中性状态)的IGU 325。此外,每个着色区能够具有仅两种状态:着色的或漂白的。即便如此,这也实现IGU325的宽范围的着色方案。除了未着色状态之外,IGU 325能够具有八种色彩状态。图3B描绘可能的色彩状态中的三种(即,其中在图3B中所示的三种配置之一中,IGU 325的一个EC薄片是着色的)。图3E描绘IGU 325的其它五种可能的色彩状态。如果两个EC薄片的顶部着色区同时被着色并且两个底部区未被着色,那么IGU的上半部分是非常暗的,而底部是未着色的(顶部左侧的IGU)。如果两个顶部着色区都未被着色并且两个底部区被着色,那么IGU的下半部分是非常暗的,而顶部是未着色的(顶部中间的IGU)。如果EC薄片的所有四个区都被着色,那么整个窗会非常暗(顶部右侧的IGU)。例如,两个配准的EC薄片中的所有着色区的组合着色可达到<1%T。如果EC薄片的顶部区中的一个被着色并且两个底部区被着色,那么形成图3E的底部左侧的色彩状态。同样地,如果底部区中的一个被着色并且两个顶部区被着色,那么形成图3E的底部右侧的色彩状态。
一个实施方案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EC薄片的IGU,其中两个或更多个EC薄片中的至少两个如本文所描述包括的多个着色区。一个实施方案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EC薄片的IGU,其中两个或更多个EC薄片中的第一个包括由常规隔离划线形成的多个着色区,并且两个或更多个EC薄片中的第二个包括通过隔离划线之外的技术形成的如本文所描述的着色区。
如图3B和图3E中所描绘的那些的配置可特别有用于如形成日间照明区对比占用(眩光)控制区的应用。日间照明气窗是非常常见的。例如,利用一块玻璃形成“虚拟气窗”并且因此消除框架和相关联的玻璃工劳动具有成本益处以及更好的视线。此外,具有如图3B和图3E中所描绘的那些的多种色彩状态允许基于阳光触击各个窗的量和位置来定制房内照明。
某些实施方案涉及使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的EC薄片过渡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着色区的EC薄片跨三个或更多个着色区过渡,从在器件的一个边缘处的第一区过渡到第二相邻着色区、随后过渡到与第二区相邻的第三着色区。换句话说,使用着色区来给出跨窗拉物理遮光帘的效果,而实际上不具有物理帘,因为EC窗可消除对物理帘的需要。这类方法可利用常规分区的EC薄片或本文所描述的那些来实现。这在图4A-4C中关于实施方案的EC薄片示出。
参照图4A,EC薄片400被配置成具有第一组母线405、第二组母线407和第三组母线409。这三组母线分别被配置以便形成三个着色区。虽然图4A中的EC薄片400使用垫片410和配对薄片415并入IGU 420中,但层压到配对薄片(EC薄片或以其它方式)或用作单个EC薄片也是可能的。
参照图4B,假设每个着色区均被着色成双态区,那么三个着色区可以顺序地被激活(例如如所描绘从上到下)以形成幕效应,即,好像人正在窗上降下卷式遮光帘或拉罗马帘。例如,顶部区可被完全着色,然后第二区可被完全着色,最后第三区可被完全着色。可根据所期望的效果自下而上顺序地对着色区进行着色,或者在中间进行着色然后对上部区和下部区进行着色。
另一种方法是如关于图4B所描述对着色区进行着色,除了在特定着色区中的过渡完成之前,在相邻着色区中的过渡开始,这也可以形成幕效应。在图4C的所示实例中,顶部着色区的着色被发起(顶部左侧),但在顶部区中的着色完成之前,中间区的着色被发起。一旦顶部区的着色完成,中间区的着色还尚未完成(顶部中心)。在中间区的过渡期间的某个点处,底部区的着色被发起。一旦中间区的着色完成,底部区的着色还尚未完成(顶部右侧),因此顶部区和中间区被完全着色并且底部区的着色还有待完成。最后,底部区被完全着色。使用具有中间状态能力的着色区将增加着色方案的可能变化形式。
纵向可变母线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EC薄片可以被配置成具有一个或多个色彩梯度区。在这些实施方案中,EC薄片具有EC器件,例如像位于透明衬底上的单片EC器件,并且还具有几何形状和/或材料组成沿它们的长度变化以使电阻纵向变化的至少一对母线(纵向可变母线)。这种电阻变化可产生跨母线供应的施加到EC器件的电压(Vapp)上的纵向梯度以及EC器件中的局部有效电压(Veff)的纵向梯度。术语Veff是指EC器件上的任何特定位置处的正透明导电层与负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电势。Veff的纵向梯度可以生成对应色彩梯度区,在通电时,对应色彩梯度区在一对母线之间的区域中纵向改变。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纵向可变母线沿它们的长度将具有随局部母线几何形状和电阻率两者变化的电阻分布。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母线被设计成使得电阻在母线的一端处最低并且在母线的另一端处最高。其它设计也是可能的,如其中电阻在母线的中间处最低并且在母线的端部处最高的设计。对由母线供电的各种EC器件中的电压分布的描述可在2013年11月20日提交的标题为“DRIVING THIN FILM SWITCHABLE OPTICALDEVICES”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3/682,618中找到,所述申请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母线的局部材料组成可确定其局部电阻率。所设想的是,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母线材料组成以及因此母线电阻率可沿母线的长度变化。可基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组成调整来对电阻率进行调节。例如,可以通过调整母线组成中的导电材料的浓度来调整电阻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母线是由导电油墨如银墨制成。通过沿母线长度改变油墨中的银的浓度,可以产生其中电阻率同样沿长度变化的母线。电阻率还可以通过其它组成调整、如在母线中局部包括电阻材料或改变导电成分的组成以调整其电阻率来改变。组成的轻微变化可改变某些导电材料如导电聚合物的电阻率。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母线材料的电导率是恒定的,但母线的厚度和/或宽度沿其长度变化。
可施加在母线上任何位置处的电压的值随母线连接至外部电源的位置以及母线的电阻分布变化。母线可在母线具有最小电阻的位置处连接至电源,尽管这不是必须的。电压的值在电源连接部附接至母线的位置处将是最大的。远离连接部的电压的减小是由距连接部的距离和母线沿从连接部到测量电压的点的路径的电阻分布确定。通常,母线中的电压的值在通向电源的电连接部附接的位置处将最大并且在母线的远端点处将最小。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母线在邻近通向电源的连接部的一端处将具有较低的电阻并且在远端处将具有较高的电阻(即,电阻在远端处比在近端处高)。
每根纵向可变母线沿其长度可具有线性地、逐步或以其它方式变化的几何形状和/或材料组成。例如,具有纵向变化的几何形状的母线可具有从近端到远端线性渐缩的宽度、高度和/或其它横截面尺寸。作为另一个实例,母线可以由具有从近端向远端逐步减小的宽度或其它尺寸的多个节段组成。在又一个实例中,母线可具有纵向变化以在近端与远端之间增加电阻率的材料组成。
图4D和图4E分别描绘EC薄片425和435,每个EC薄片具有位于透明衬底上的单片EC器件以及一对母线。每根母线的宽度均沿其长度变化。母线的这种纵向几何形状变化在母线通电时可在单片EC器件上产生色彩梯度区(纵向方向上的梯度)。
图4D描绘包括母线430的EC薄片425。每根母线430沿其长度具有纵向地线性渐缩的变化的宽度。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两端之间的宽度变化可以与母线的整个长度的平均宽度相差在约10%与约100%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宽度变化可以与母线的整个长度的平均宽度相差在约10%与约80%之间。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宽度变化可以与母线的整个长度的平均宽度相差在约25%与约75%之间。在这个实例中,未按比例绘制,母线430在EC薄片425的顶部处最宽并且纵向线性渐缩至其在薄片425底部附近的最细宽度。由于变化的宽度,母线430在通电时建立电压梯度。例如,在通电时,母线430在顶部处具有其最高有效电压并且在其底部部分处具有其最低电压;沿母线建立了电压梯度。如图4D的右侧部分所描绘,通过电压梯度建立了对应着色梯度。因此,建立了色彩梯度区。具有变化宽度的母线可用于如本文所描述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区的EC薄片的一个或多个区中。在这个所示的实例中,在EC薄片上建立了单个色彩梯度区。虽然在图4D中示出线性渐缩的宽度,但在其它情况下可以使用非线性渐缩的宽度。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母线的渐缩不必是平滑的渐缩。例如,母线可沿其长度具有逐步减小的宽度(即,沿其长度的逐步宽度变化)。图4E描绘EC薄片435,EC薄片435具有单片EC器件和母线,母线沿其长度具有逐步宽度。每根母线具有三个节段,三个节段沿母线的长度具有逐步减小的宽度。每根母线具有跨母线的长度的第一部分440的第一宽度。与第一部分相邻的是每根母线的长度的第二部分445。第二部分具有短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最后,与第二部分相邻并且具有第三宽度的是每根母线的第三部分450。净着色梯度效应可与关于图4D所描述的平滑的线性渐缩的母线相同或类似。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了解,在不脱离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案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其它模式完成改变母线的宽度,如中间处比端部处更粗等,这是针对具有被配置成在单片EC器件上形成一个或多个色彩梯度区的具有变化宽度的母线的EC薄片而言。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IGU包括两个EC薄片,每个EC薄片具有如关于图4D和图4E所描述的色彩梯度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EC薄片的色彩梯度区被配置成与彼此相对,即,一个EC薄片所具有的着色前沿在另一个EC薄片的着色前沿起始处的相对侧(例如,边缘)处起始。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建立了独特的幕效应,其中着色前沿从相对侧接近彼此并且越过IGU中间的路径。在一种情况下,当在两个EC薄片中完成过渡时,IGU可具有例如<1%T的“隐私玻璃”色彩水平。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EC薄片可以独立地被着色以提供“自上而下”色彩梯度或“自下而上”色彩梯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EC薄片的色彩梯度区配准在一起、即对准,以使得EC薄片的着色前沿在IGU的同一侧上起始并且在相对的另一侧处结束。在这后一实施方案中,IGU的着色可以针对一个薄片的不同色彩水平完成,以便例如在两个薄片都被着色时,提供具有一种强度(例如,吸收梯度)的自上而下色彩梯度,以获得具有着色梯度的一种色彩水平和另一种(较暗)色彩水平。前述两个IGU实施方案中的任一个可具有它们的一起着色的或可替代地异步着色的单独EC薄片,所述异步着色用于获得对于常规单片EC器件不可能的又一种遮光效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母线可包括具有纵向变化的横截面尺寸(例如,宽度)的导电材料的内部部分以及电阻材料的外部部分。外部部分所具有的几何形状可被设计成与内部部分偶接并且形成沿母线长度统一的横截面。
在某些实施方案、如以上所描述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电致变色窗薄片包括位于透明衬底上的单片EC器件,其中EC器件包括被配置成在通电时在单片EC器件上产生色彩梯度区的至少一对母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母线建立着色梯度,其中每根母线具有至少两个高导电部分。至少两个部分是由电阻大于至少两个高导电部分同时仍导电的一个部分分开。电阻更大的部分被配置成与至少两个高导电部分相邻或重叠。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两个高导电部分是分开的,它们不相接触,而是各自仅与它们之间的电阻更大的部分接触并且电连通。电源被配置成为至少一对母线中的每一根的至少两个高导电部分中的仅一个部分供电。至少两个高导电部分中的仅一个部分中的每一个与仅一部分中的另一个邻近单片EC器件的同一侧。关于图4F更详细地描述这些实施方案之一。
还可以使用沿其长度具有变化的材料组成的母线来形成色彩梯度区。例如,图4F描绘具有两个母线的EC薄片455,每根母线在薄片455上沿相对边缘(例如,竖直地、水平地等)并且平行于彼此地被配置。在这个实例中,每根母线具有高导电部分460a、460b和460c(统称为460)以及导电性较低部分465a和465b(统称为465)。在所示的实例中,导电性较低部分465a位于高导电部分460a与460b之间,并且导电性较低部分465b位于高导电部分460b与460c之间。导电性较低部分465a和465b可以是单片母线的其中电导率已经通过例如改变母线材料的形态和/或对材料进行穿孔等被降低的部分。作为实例,高导电部分460a、460b和460c可以是常规的基于银的导电母线油墨,而部分465a和465b可以是导电性较低油墨。在这个所示的实例中,母线可在每个母线的顶部部分460a处连接至电源。可通过电阻部分465a和465b沿母线的长度建立电压梯度。也就是说,顶部高导电部分460a可具有最高电压,并且中间高导电部分460b因以下原因可具有稍微较低的电压:电阻更大的部分465a位于顶部高导电部分460a与中间高导电部分460b之间,从而阻止一些电流从部分460a流到中间部分460b。同样地,最底部高导电部分460c因以下原因可具有最低电压:电阻更大的部分465b位于它们与中间高导电部分460b之间,从而阻止一些电流从中间部分460b流到下部部分460c。净效应可以是色彩梯度区,例如图4F中所描绘的色彩梯度区。高导电部分460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导电材料,并且同样地,导电性较低部分465可以包含相同或不同的导电材料。关键在于部分465的导电性低于其相邻邻接部分460。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建立宽范围的电压和/或电阻模式,以便在EC薄片中形成对应的色彩梯度区。另外,可以使用具有纵向变化宽度的母线和如关于图4F所描述那样配置的那些母线的组合。例如,各自在母线对中和/或EC薄片上的单独色彩梯度区中作为一对。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EC薄片可以被配置成具有色彩梯度区和不具有色彩梯度能力的色彩区(非梯度色彩区)的组合。一个实施方案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的单片EC器件,其中至少一个着色区是色彩梯度区并且至少一个着色区是非梯度色彩区。一个实施方案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色彩梯度区、另外具有或不具有非梯度色彩区的单片EC器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关于图4F所描述的母线被配置成使得每个高导电部分460a、460b和460c具有其自己的通向电源的电连接部。类似于关于图4A(或图3A或图3D)所描述的单独母线对,关于图4F所描述的母线在被配置成使得每个高导电部分460具有其自己的电源时可用于形成色彩梯度区,其中着色模式类似于关于图4B和图4C所描述的那些。
在单独地使用供电机构形成着色区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着色前沿可能不是清晰线,而是由于电荷逸出进入EC器件的此刻未被供电的相邻区中而沿着色前沿具有漫射外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电阻区可用于协助维持界限更分明的着色前沿。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电阻区。
配置或未配置EC器件的供电机构情况下的电阻区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电阻区被配置在单片EC器件中。这些电阻区在例如与本文所描述的母线供电机构结合使用时可允许更统一的着色前沿。参照图5A,EC薄片500(其非常像图2A的EC薄片200)被配置成具有用于形成两个着色区(在这个实例中,(如所描绘)顶部区和底部区)的两对母线。EC薄片500可以与垫片110和配对薄片115一起并入IGU 510中,如图所示。图2A的薄片200与图5A的薄片500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薄片500不具有横穿薄片将EC器件分成两个器件的激光划线225。薄片500在薄片的可视区域上具有单个EC器件。然而,薄片500上的EC器件包括跨EC器件宽度的电阻区505。图5A中的粗虚线指示电阻区505的近似位置。如IGU构图510中所描绘,像激光划线225那样,在未对EC薄片的区进行着色时电阻区505可能是肉眼看不见的。然而,不像激光划线225那样,在对EC薄片的相邻着色区进行着色时,电阻区505可能不是肉眼视觉上可辨别的。这在图5B的右侧部分中示意性地示出。电阻区505着色的原因在于:它不是在物理上将EC器件分成两个器件,而是在电阻区内物理地修改单个EC器件和/或其相关联透明导体。电阻区是EC器件的一个区域,在所述区域中,器件的活性、确切地是电阻率和/或对离子移动的阻力比EC器件的剩余部分大。因此,可以在电阻区中将一个或两个透明导体修改成具有增大的电阻率,和/或可以将EC器件堆叠修改成使得在电阻区中相对于在EC器件堆叠的相邻着色区中,离子移动更缓慢。在这个电阻区中,EC器件仍然起作用、进行着色和漂白,但是与EC器件的剩余部分相比具有更缓慢的速率和/或更低的色彩强度。例如,电阻区可以与EC器件的位于相邻着色区中的剩余部分一样完全着色,但电阻区与相邻着色区相比着色更缓慢。在另一个实例中,与相邻着色区相比,电阻区可能不太完全并且以更缓慢的速率着色。
图5C是如相对于图5A和图5B所描述的EC薄片500的透视图和横截面X-X。横截面X-X跨EC薄片500的上部着色区和下部着色区(分别为着色区1和着色区2)以及电阻区505。横截面X-X(图5C的下部部分)不是按比例的,而是EC薄片500的结构的示意性表示。位于玻璃衬底上的是包括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TCO 1和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TCO 2的EC器件,并且夹在TCO之间的是EC堆叠,EC堆叠包含例如一种或多种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电致变色材料的过渡由离子(如锂离子)的嵌入/脱嵌来驱动。电阻区505是EC器件中的一个区域,在所述区域中,EC器件的一个或多个层的功能部分地或完全地受损,但器件功能在整个区上未切断。例如,与在着色区中相比,在电阻区505中,一个或两个TCO对电流动具有更高的阻力。因此,例如,如果着色区1被激活,电子以给定速率流过TCO,但所述流动沿电阻区505受限制。这允许电子充分被保留在着色区1中,并且因此泄漏越过电阻区505比在TCO功能在此处尚未受损的情况下将泄漏越过电阻区505更缓慢。电阻区505可以被认为是电流动的“坝”,减小越过其的电流动的速率,例如在一个或两个TCO中流动可部分地或完全地减小。由于越过电阻区505的电流动的速率受限制或减慢,在电阻区505处在TCO之间的EC堆叠中的离子嵌入也减弱。因为EC器件未物理地被切成两个器件,所以这不像具有通过在物理上使单个器件分岔形成的区的常规器件。电阻区505也同样可以物理地减少一个或多个EC材料层中的离子流。在一个实例中,在电阻区505中,顶部TCO和底部TCO两者的电导率均部分地或完全地减小,但EC器件堆叠层的功能基本上未改变。因此,当一个着色区被着色而相邻区未被着色时,器件将在电阻区505之下进行着色。因为器件是在电阻区505之下进行着色,所以当相邻着色区均被着色时,不存在最终用户可辨别的亮线。
电阻区505可以通过例如将电阻区505处的区域暴露于例如激光或热源的辐射下以便改变但不破坏电阻区505处的功能来制作。例如,可将一个或两个TCO层加热到足以改变形态同时保留功能,尽管相对于着色区中的TCO层的剩余部分而言是受损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有利的是使电阻区中的仅一个TCO的功能受损。电阻区还可以通过借助化学掺杂使EC器件的一个或多个层(或一个或两个TCO)的功能受损来形成。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利用热和氧沿一条线(例如在电阻区505处)对下部TCO进行处理,以在电阻区处形成电阻更大的TCO。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或两个TCO被制作成沿电阻区比TCO的剩余部分更薄,例如,可以沿电阻区移除但不切穿TCO材料。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电阻区可以是窄的,例如宽度在约1μm与1000μm之间,或者可以更宽,例如宽度在1mm与约10mm之间。因为在电阻区中EC材料着色并且不会必然地留下常规激光隔离划线所特有的亮线对比效果,所以对所描述电阻区的宽度的关注较少。因此,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电阻区可以是例如宽于1mm、宽于10mm、宽于15mm等。
在关于图5A、图5B和图5C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中,每个着色区具有其自己的一对母线。因此,着色区可以通过操作每个着色区处的相应母线对来独立地染色。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多个着色区可被配置在单组母线(例如,位于相对边缘上的两个或更多个母线)之间。
图5D描绘具有两个着色区的EC薄片510的透视图(顶部部分)和横截面Y-Y(底部部分),两个着色区通过电阻区515而具有可变着色水平。在这个所示的实例中,单组三根母线525(a)、525(b)和520用于两个着色区。EC薄片510的横截面Y-Y跨薄片510的左侧着色区和右侧着色区(分别为着色区1和2)以及电阻区515。电阻区515平行于母线520和525(a)以及母线525(b)延伸(自上而下,如图5D的顶部处的透视图所描绘)并且位于母线520和525(a)与母线525(b)之间(近似地在EC薄片510中部)。横截面Y-Y(图5D的下部部分)不是按比例的,而是EC薄片510的结构的示意性表示。位于玻璃衬底上的是包括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TCO 1和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TCO2的EC器件,并且夹在TCO 1与TCO 2之间的是EC堆叠,EC堆叠包含例如一种或多种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电致变色材料的过渡由离子(如锂离子)的嵌入/脱嵌来驱动。在这个实例中,电阻区515是TCO2的一个区域,在所述区域中,TCO功能受损但未被消除。例如,TCO2的功能可能沿一条线受损。图5E包括两个曲线图,其示出图5D的EC薄片510的TCO 1和TCO 2中驱动过渡的局部电压VTCL的图。在左侧,曲线图示出TCO 1中的VTCL的局部值的曲线526。在右侧,曲线图示出TCO 2中的VTCL的局部值的曲线528。在这个实例中,当EC器件通电时,底部TCO 1跨其跨度具有局部电压电势VTCL,其类似于EC器件的典型透明导体的局部电压电势。根据TCO 1中的VTCL的曲线526,由于薄层电阻和经过TCO 1的电流,电压在远离母线525(a)和525(b)被设置在TCO 1上的位置(施加电压的位置)的中间稍微增大。所述增大将接近母线525(a)和母线520,这是因为在这个区域中由于母线525(a)与母线520之间的较高电压电势而产生的较高电流。但借助于电阻区515,TCO 2在着色区1中比在着色区2中具有更高VTCL。根据TCO 2中的VTCL的曲线528,由于薄层电阻和经过TCO 2的电流,在其中母线520被设置在TCO 2上的左手边与电阻区之间电压稍微下降。在电阻区515处,电压急剧下降。由于薄层电阻和经过TCO 2的电流,在电阻区515与右手边之间电压稍微下降。在母线之间的任何位置处的Veff的值是曲线130和125在x轴上的对应于受关注位置的那个位置处的值的差。结果是,着色区1与着色区2相比具有更高Veff,因此着色区1的染色比着色区2的染色更暗。这在图5F中表现出。当然,当被安装在建筑物中时,两个着色区可以被配置为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并且它们不必如图所示那样是并排的。
图5G描绘EC薄片530,EC薄片530被配置成具有通过抑制透明导电氧化物中的仅一个的电导率来形成的电阻区。EC薄片非常像关于图5E所描述的EC薄片,但在这个实施方案中,一个TCO沿电阻区(切口550)被切穿,而另一个TCO保持完整。电阻区中的EC器件堆叠未改变,仅顶部TCO被切割。EC薄片530具有两组母线535和540。母线组535为下部TCO 1供电,而母线组540为顶部TCO 2供电。图5G的下部部分示出横截面Z-Z。由于TCO中的一个是完全完整的、与EC堆叠成单片的,EC器件沿电阻区将仍然至少部分地染色。虽然相对的TCO 2的狭窄区域缺失,但是在完整的TCO 1与被切割(相对的)TCO 2的沿电阻区的边缘之间建立的电压电势足以允许EC器件的电阻区中的染色,尽管比两个TCO沿电阻区都完整的情况下更缓慢。可当仅一个着色区被供电时,电阻区的染色程度可能更轻;而在两个着色区被供电的情况下,电阻区可能完全着色或近似完全着色。TCO 2的每一部分可以独立于TCO 1被供电。以这种方式,单独的区:着色区1和着色区2可例如更有效地被着色。因为存在贯穿TCO 2的切口,所以如果仅一个区被供电,则仅在那个着色区中建立VTCL。TCO 2中的切口有助于建立和维持统一的着色前沿。在这个实例中,因为TCO是一种防水屏障,所以EC薄片530可以并入IGU中,在所述IGU中,EC器件被气密地密封在IGU的容积内,和/或在层压或不层压至衬底的情况下,顶涂层可用于气密地密封器件。顶涂层将填充贯穿TCO 2的开放的槽切口。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能更合乎期望的是,切割底部TCO 1而不是顶部TCO 2。图5H示出EC薄片530a,其中切口550a仅贯穿底部TCO 1被制成。在这个实例中,由于完整的顶部透明导体层,顶部TCO 2可维持其气密性。EC材料可填充在由切口550a制成的槽中,并且因此与其所填充的TCO 1中的槽一起着色,从而提供染色速率受抑制的区域,如电阻区。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能更合乎期望的是,切割顶部TCO 2而不是底部TCO 1。图5G示出EC薄片530,其中切口550仅贯穿顶部TCO 2被制成。这个实施方案的优点可为:可以在制作EC器件之后通过例如在溅射涂层之后执行激光处理来制成切口。
图5G和图5H中所描绘的母线535和540不必是平行的,例如,为每个TCO供电的母线可以与彼此正交。另外,单个单片TCO不必具有两根母线,但具有两根母线是合乎期望的,以便对单独着色区的着色进行更多的控制。漂白功能将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但是以相反的极性来漂白着色区。
电阻区不必如图所描绘是线性的,而是可具有任何形状。例如,为了所期望的效果,可以选择沿相邻着色区为Z字形、弯曲的或不规则形状的电阻区。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电阻区可用于限定EC窗的区域的闭合或开放的周界。例如,这些电阻区可用于在EC窗的可视区域中突显特定的符号或形状。具有这种电阻区的一个实施方案在图6A和图6B中示出。例如,最终用户可能希望具有EC窗的一个区域,所述区域不着色或与可着色EC窗的剩余部分相比更缓慢地着色。
图6A描绘EC薄片600,EC薄片600包括单个母线对105以及电阻区605。在这个实例中,电阻区是呈闭合矩形的形状(如由虚线所指示)。电阻区605可以是对肉眼而言视觉上不可辨别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阻区605被配置成使得EC器件的TCO位于电阻区中的部分(如由虚线所指示)与TCO的在EC器件位于电阻区的任一侧(在这个实例中,矩形周界区的外侧和内侧两者)上的剩余部分中的部分相比具有更高的电阻,但电阻区仍然传递电荷。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当EC器件被着色时,电阻区605周围的区域首先着色,当着色前沿到达矩形闭合电阻区605时着色前沿减慢。这立刻(例如,持续几分钟时间)给出较大的着色窗中的小的未着色视口的效果。当电荷逸出越过电阻区并进入所述区内的未着色矩形区域中时,这给出在其着色时闭合的小的未着色视口的效果。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电阻区605被配置成使得EC器件的TCO位于电阻区中的部分(如由虚线所指示)与TCO的在EC器件位于电阻区的任一侧(在这个实例中,矩形周界区的外侧和内侧两者)上的剩余部分中的部分相比对电荷具有非常高的阻力,即,电阻区有效地阻止电荷。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当在所述区外侧的区域被着色时,在所述区内侧的区域可能从不着色,因为电荷可能不能够通过电阻屏障605。只要EC器件被着色,这就给出较大着色窗中的小的未着色视口的效果。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电阻区605被配置成使得EC器件的TCO位于电阻区中的的部分(如由虚线所指示)与TCO的在EC器件位于电阻区的外侧上的剩余部分中的部分相比对电荷具有非常高的阻力。
图6B示出类似的具有电阻区615的EC薄片610,电阻区615的周界由于间隙620而是“开放的”。在这个实例中,电阻区615被配置来阻止电荷。当EC器件被着色时,电阻区615周围的区域首先着色,当着色前沿到达矩形闭合电阻区615时,除了在开放部分620处,着色前沿减慢,在开放部分620处,着色前沿给出“涌入”或“填充”(如由两个虚线箭头所指示)电阻区615内的矩形区域的效果。最后,当在电阻区615内侧的区域被着色时,电阻区615对肉眼而言可能不再是可辨别的,因为EC器件如上所述在电阻区之下染色。以这种方式配置电阻区可用于在EC窗上实现永久的或瞬态的着色效果,以便例如以瞬态方式显示标志或字词以用于在营销过程中呈现,或者在EC薄片上实现着色区和非着色区。这样配置的EC薄片可以并入IGU中(如所描述)和/或与配对薄片层压。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帮助下将理解,色彩梯度区可与电阻区一起使用并且这种组合是在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内。
尽管已以某种详细程度描述前述实施方案以促进理解,但应将所描述实施方案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可在上述说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实践某些改变和修改。

Claims (27)

1.一种电致变色窗薄片,其包括:
位于透明衬底上的单片EC器件;以及
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中的每一个被配置用于独立于其它着色区进行操作并且具有其自己的相关联母线,
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未通过隔离划线与彼此分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相关联母线位于所述两个着色区中的每一个的相对边缘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电致变色窗薄片并入绝缘玻璃单元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IGU具有不是电致变色薄片的配对薄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IGU具有是带有单个着色区的单片电致变色薄片的配对薄片。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IGU具有是带有两个或更多个着色区的单片电致变色薄片的配对薄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配对薄片的所述着色区与所述电致变色窗薄片的那些着色区对准。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IGU具有是带有三个或更多个着色区的电致变色薄片的配对薄片。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被配置成在一个或多个着色区中着色到<1%T。
10.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包括至少一个梯度色彩区。
11.一种电致变色窗薄片,其包括:
被设置在透明衬底上的单片EC器件,所述单片EC器件包括第一透明导体层和第二透明导体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体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体层之间的EC堆叠;以及
电阻区,所述电阻区是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一个中,
其中所述电阻区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所述一个位于所述电阻区外侧的一部分相比具有更高电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电阻区是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所述一个中具有较薄材料或没有材料的线性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EC堆叠以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另一个是统一的。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还包括第一着色区和第二着色区,其中所述第一着色区是到所述电阻区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着色区是到所述电阻区的另一侧。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电阻区基本上横跨所述单片EC器件。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电阻区的宽度是在约1nm与约10nm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电阻区包括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所述一个位于所述电阻区外侧的所述部分不同的形态形式。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电阻区是通过激光辐射所述透明导电层来形成。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电阻区具有限定单独着色区的周界。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周界是开放的。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周界是闭合的。
22.一种电致变色窗薄片,其包括:
位于透明衬底上的单片EC器件;以及
至少一对纵向可变母线,其被配置来在通电时在所述单片EC器件上产生色彩梯度区。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至少一对纵向可变母线中的每一根包括与所述母线的整个长度的平均宽度在约10%与约80%之间的宽度变化。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至少一对纵向可变母线纵向地线性变化。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至少一对纵向可变母线纵向地逐步变化。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其中所述至少一对纵向可变母线中的每一根在其长度上具有变化的材料组成。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致变色窗薄片,
其中所述至少一对纵向可变母线包括:
至少两个高导电部分;以及
位于相邻高导电部分之间的导电性较低的部分,
其中电源被配置来对所述高导电部分中的仅一个供电,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对纵向可变母线位于所述单片EC器件的相对边缘处。
CN201380059263.3A 2012-11-13 2013-11-13 多区电致变色窗 Active CN104781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5363.XA CN108873543B (zh) 2012-11-13 2013-11-13 多区电致变色窗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10193485.5A CN114518676A (zh) 2012-11-13 2013-11-13 多区电致变色窗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25980P 2012-11-13 2012-11-13
US61/725,980 2012-11-13
US201261740651P 2012-12-21 2012-12-21
US61/740,651 2012-12-21
PCT/US2013/069913 WO2014078429A1 (en) 2012-11-13 2013-11-13 Multi-zone ec window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93485.5A Division CN114518676A (zh) 2012-11-13 2013-11-13 多区电致变色窗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10555363.XA Division CN108873543B (zh) 2012-11-13 2013-11-13 多区电致变色窗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1493A true CN104781493A (zh) 2015-07-15
CN104781493B CN104781493B (zh) 2018-06-26

Family

ID=5073165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9263.3A Active CN104781493B (zh) 2012-11-13 2013-11-13 多区电致变色窗
CN201810555363.XA Active CN108873543B (zh) 2012-11-13 2013-11-13 多区电致变色窗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10193485.5A Withdrawn CN114518676A (zh) 2012-11-13 2013-11-13 多区电致变色窗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5363.XA Active CN108873543B (zh) 2012-11-13 2013-11-13 多区电致变色窗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10193485.5A Withdrawn CN114518676A (zh) 2012-11-13 2013-11-13 多区电致变色窗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3) EP4033297A3 (zh)
CN (3) CN104781493B (zh)
CA (1) CA2890749C (zh)
HK (1) HK1211332A1 (zh)
WO (1) WO2014078429A1 (zh)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9959A (zh) * 2012-03-13 2016-08-03 唯景公司 多区ec窗
CN106019443A (zh) * 2015-11-24 2016-10-12 昶洧香港有限公司 光致变色车窗
CN108027542A (zh) * 2015-08-07 2018-05-11 基内斯托技术公司 电致变色装置组件
CN108291424A (zh) * 2015-10-29 2018-07-17 唯景公司 用于光学可切换装置的控制器
CN108351471A (zh) * 2015-10-01 2018-07-31 唯景公司 控制多区可着色窗的方法
CN110088676A (zh) * 2016-12-22 2019-08-02 Sage电致变色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构造为保持连续渐变透射状态的电致变色器件的装置
CN110226017A (zh) * 2017-01-25 2019-09-10 Sage电致变色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控制器件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10520784B2 (en) 2012-04-17 2019-12-31 View, Inc. Controlling transition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devices
US10539854B2 (en) 2013-02-21 2020-01-21 View, Inc.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US10712627B2 (en) 2011-03-16 2020-07-14 View, Inc. Controlling transition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devices
US10802372B2 (en) 2013-02-21 2020-10-13 View, Inc.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US10809589B2 (en) 2012-04-17 2020-10-20 View, Inc. Controller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windows
CN112074644A (zh) * 2018-07-06 2020-12-11 佳殿玻璃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的线圈强度的电势驱动的遮光物、其制备方法及其操作方法
US10908470B2 (en) 2011-03-16 2021-02-02 View, Inc. Multipurpose controller for multistate windows
US11175178B2 (en) 2015-10-06 2021-11-16 View, Inc. Adjusting window tint based at least in part on sensed sun radiation
US11237449B2 (en) 2015-10-06 2022-02-01 View, Inc. Controllers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devices
US11255722B2 (en) 2015-10-06 2022-02-22 View, Inc. Infrared cloud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261654B2 (en) 2015-07-07 2022-03-01 View, Inc.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US11631493B2 (en) 2020-05-27 2023-04-18 View Operating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building wellness
US11635666B2 (en) 2012-03-13 2023-04-25 View, Inc Methods of controlling multi-zone tintable windows
US11674843B2 (en) 2015-10-06 2023-06-13 View, Inc. Infrared cloud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719990B2 (en) 2013-02-21 2023-08-08 View, Inc.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US11750594B2 (en) 2020-03-26 2023-09-05 View, Inc. Access and messaging in a multi client network
US11950340B2 (en) 2012-03-13 2024-04-02 View, Inc. Adjusting interior lighting based on dynamic glass tinting
US11960190B2 (en) 2013-02-21 2024-04-16 View, Inc.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external 3D modeling and schedule-based computing
US11966142B2 (en) 2013-02-21 2024-04-23 View, Inc.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outside temperature as a driver for changing window tint stat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14476B2 (en) 2008-06-25 2013-08-20 View, Inc. Multi-pane dynamic window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20130222877A1 (en) 2012-02-28 2013-08-29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Multi-zone electrochromic devices
WO2015195714A1 (en) * 2014-06-17 2015-12-23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Controlled switching for electrochromic devices
US10895102B2 (en) * 2018-07-06 2021-01-19 Guardian Glass, LLC Electric potentially-driven shade with improv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internal shade and external power source, and/or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23506735A (ja) * 2019-12-10 2023-02-20 セイジ・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傾斜色付けを使用したiguの強化された制御
WO2021127198A1 (en) * 2019-12-19 2021-06-24 Solutia Inc. Electrochromic device with improved switching speed
WO2022133407A1 (en) 2020-12-15 2022-06-23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Bus bar design of an igu with graded transmission stat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7663A1 (en) * 2000-05-04 2003-12-11 Anoop Agrawal Chromogenic glazing
CN1537257A (zh) * 2001-07-31 2004-10-13 Ppg工业俄亥俄公司 具有均匀转换和优先区域变暗的可转换电致变色装置
WO2011133294A1 (en) * 2010-04-22 2011-10-27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Series connecte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CN102388340A (zh) * 2009-03-31 2012-03-21 索拉迪格姆公司 电致变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02002A (en) * 1966-08-11 1967-01-31 Sierracin Corp Uniformly heated conductive panels
JPS61176012A (ja) 1985-01-31 1986-08-07 日立コンデンサ株式会社 透明電極の製造方法
JPS61190815A (ja) 1985-02-18 1986-08-25 大阪特殊合金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パタ−ンの形成方法
US5128513A (en) * 1990-06-22 1992-07-07 Ford Motor Company Bus bar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ically heated vision unit
US5910854A (en) * 1993-02-26 1999-06-08 Donnelly Corporation Electrochromic polymeric solid films, manufactur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s using such solid film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such solid films and devices
US6204480B1 (en) * 2000-02-01 2001-03-20 Southwall Technologies, Inc. Vacuum deposition of bus bars onto conductive transparent films
US6791066B2 (en) * 2002-07-24 2004-09-14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Eliminating hot spots at end portions of bus bars of a heatable transparency having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ember
EP1608719A2 (en) * 2003-03-05 2005-12-28 Electrochromix, Inc Electrochromic mirrors and other electrooptic devices
ITTO20030427A1 (it) * 2003-06-06 2004-12-07 Fiat Ricerche Pannello a trasmissione luminosa controllabile elettricamente e relativo metodo di controllo
US7450294B2 (en) * 2004-03-12 2008-11-11 Boeing Co Multi-color electrochromic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7173750B2 (en) * 2005-07-01 2007-02-06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Electrochromic vision panel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ors
CN101395521B (zh) * 2006-03-03 2010-09-29 金泰克斯公司 改进的薄膜涂层、光电元件和包含这些元件的组件
KR101275450B1 (ko) * 2006-03-03 2013-06-17 젠텍스 코포레이션 개선된 박막 코팅, 전기 광학 요소 및 이들 요소를 포함하는 어셈블리
US8514476B2 (en) * 2008-06-25 2013-08-20 View, Inc. Multi-pane dynamic window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8270059B2 (en) 2010-08-05 2012-09-18 Soladigm, Inc. Multi-pane electrochromic windows
JP5452433B2 (ja) * 2010-09-17 2014-03-2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8164818B2 (en) * 2010-11-08 2012-04-24 Soladigm, Inc. Electrochromic window fabrication methods
WO2012109494A2 (en) * 2011-02-09 2012-08-16 Kinestral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chromic multi-layer devices with spatially coordinated switch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7663A1 (en) * 2000-05-04 2003-12-11 Anoop Agrawal Chromogenic glazing
CN1537257A (zh) * 2001-07-31 2004-10-13 Ppg工业俄亥俄公司 具有均匀转换和优先区域变暗的可转换电致变色装置
CN102388340A (zh) * 2009-03-31 2012-03-21 索拉迪格姆公司 电致变色装置
WO2011133294A1 (en) * 2010-04-22 2011-10-27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Series connecte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Cited B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12627B2 (en) 2011-03-16 2020-07-14 View, Inc. Controlling transition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devices
US11520207B2 (en) 2011-03-16 2022-12-06 View, Inc. Controlling transition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devices
US10908470B2 (en) 2011-03-16 2021-02-02 View, Inc. Multipurpose controller for multistate windows
US10914118B2 (en) 2012-03-13 2021-02-09 View, Inc. Multi-zone EC windows
US11306532B2 (en) 2012-03-13 2022-04-19 View, Inc. Multi-zone EC windows
US11950340B2 (en) 2012-03-13 2024-04-02 View, Inc. Adjusting interior lighting based on dynamic glass tinting
CN105829959A (zh) * 2012-03-13 2016-08-03 唯景公司 多区ec窗
US11899330B2 (en) 2012-03-13 2024-02-13 View, Inc. Multi-zone EC windows
US11635666B2 (en) 2012-03-13 2023-04-25 View, Inc Methods of controlling multi-zone tintable windows
US11078721B2 (en) 2012-03-13 2021-08-03 View, Inc. Multi-zone EC windows
US10520784B2 (en) 2012-04-17 2019-12-31 View, Inc. Controlling transition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devices
US10809589B2 (en) 2012-04-17 2020-10-20 View, Inc. Controller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windows
US11796886B2 (en) 2012-04-17 2023-10-24 View, Inc. Controller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windows
US11796885B2 (en) 2012-04-17 2023-10-24 View, Inc. Controller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windows
US11126057B2 (en) 2013-02-21 2021-09-21 View, Inc.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US10802372B2 (en) 2013-02-21 2020-10-13 View, Inc.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US11719990B2 (en) 2013-02-21 2023-08-08 View, Inc.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US10539854B2 (en) 2013-02-21 2020-01-21 View, Inc.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US11960190B2 (en) 2013-02-21 2024-04-16 View, Inc.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external 3D modeling and schedule-based computing
US11899331B2 (en) 2013-02-21 2024-02-13 View, Inc.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US11940705B2 (en) 2013-02-21 2024-03-26 View, Inc.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US11966142B2 (en) 2013-02-21 2024-04-23 View, Inc.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outside temperature as a driver for changing window tint states
US11261654B2 (en) 2015-07-07 2022-03-01 View, Inc.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CN108027542A (zh) * 2015-08-07 2018-05-11 基内斯托技术公司 电致变色装置组件
CN108351471A (zh) * 2015-10-01 2018-07-31 唯景公司 控制多区可着色窗的方法
US11237449B2 (en) 2015-10-06 2022-02-01 View, Inc. Controllers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devices
US10809587B2 (en) 2015-10-06 2020-10-20 View, Inc. Controllers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devices
US10495939B2 (en) 2015-10-06 2019-12-03 View, Inc. Controllers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devices
US11255722B2 (en) 2015-10-06 2022-02-22 View, Inc. Infrared cloud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300848B2 (en) 2015-10-06 2022-04-12 View, Inc. Controllers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devices
US11175178B2 (en) 2015-10-06 2021-11-16 View, Inc. Adjusting window tint based at least in part on sensed sun radiation
US11674843B2 (en) 2015-10-06 2023-06-13 View, Inc. Infrared cloud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709409B2 (en) 2015-10-06 2023-07-25 View, Inc. Controllers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devices
US11740529B2 (en) 2015-10-06 2023-08-29 View, Inc. Controllers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devices
CN108291424B (zh) * 2015-10-29 2020-06-12 唯景公司 用于光学可切换装置的控制器
CN108291424A (zh) * 2015-10-29 2018-07-17 唯景公司 用于光学可切换装置的控制器
CN106019443B (zh) * 2015-11-24 2019-12-13 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光致变色车窗
CN106019443A (zh) * 2015-11-24 2016-10-12 昶洧香港有限公司 光致变色车窗
US11500258B2 (en) 2016-12-22 2022-11-15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Apparatus including an electrochromic device configured to maintain a continuously graded transmission state
CN110088676A (zh) * 2016-12-22 2019-08-02 Sage电致变色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构造为保持连续渐变透射状态的电致变色器件的装置
US11988937B2 (en) 2016-12-22 2024-05-21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Apparatus including an electrochromic device configured to maintain a continuously graded transmission state
CN110226017A (zh) * 2017-01-25 2019-09-10 Sage电致变色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控制器件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074644A (zh) * 2018-07-06 2020-12-11 佳殿玻璃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的线圈强度的电势驱动的遮光物、其制备方法及其操作方法
US11750594B2 (en) 2020-03-26 2023-09-05 View, Inc. Access and messaging in a multi client network
US11882111B2 (en) 2020-03-26 2024-01-23 View, Inc. Access and messaging in a multi client network
US11631493B2 (en) 2020-05-27 2023-04-18 View Operating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building welln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1493B (zh) 2018-06-26
EP2920394B1 (en) 2020-05-27
EP2920394A4 (en) 2016-08-10
CA2890749C (en) 2024-01-02
CA2890749A1 (en) 2014-05-22
HK1211332A1 (zh) 2016-05-20
CN108873543B (zh) 2022-03-01
CN108873543A (zh) 2018-11-23
EP2920394A1 (en) 2015-09-23
WO2014078429A1 (en) 2014-05-22
EP3757672A1 (en) 2020-12-30
EP4033297A3 (en) 2023-05-31
EP4033297A2 (en) 2022-07-27
CN114518676A (zh) 2022-05-20
EP3757672B1 (en) 2023-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1493A (zh) 多区电致变色窗
US11899330B2 (en) Multi-zone EC windows
US20230086158A1 (en) Angled bus bar
US20230086335A1 (en) Multi-zone ec windows
CN108463769B (zh) 遮蔽电致变色玻璃结构中的汇流条
CN105814271A (zh) 遮掩电致变色玻璃结构中的汇流条
Kraft et al. Large-area electrochromic glazing with ion-conducting PVB interlayer and two complementary electrodeposited electrochromic layers
CN208537851U (zh) 一种眼镜
WO2023081700A1 (en) Electrochromic window with adjustable tint are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