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6361A - 发光框架 - Google Patents

发光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6361A
CN104776361A CN201510197626.0A CN201510197626A CN104776361A CN 104776361 A CN104776361 A CN 104776361A CN 201510197626 A CN201510197626 A CN 201510197626A CN 104776361 A CN104776361 A CN 104776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trip
those
frame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76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钧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ANGLO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ANGL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ANGLO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ANGL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976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63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6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6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V19/001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the light sources being semiconductors devices, e.g. LEDs
    • F21V19/0015Fastening arrangements intended to retain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31/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codes F21W2102/00-F21W2121/00
    • F21W2131/30Lighting for domestic or personal use
    • F21W2131/301Lighting for domestic or personal use for furni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31/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codes F21W2102/00-F21W2121/00
    • F21W2131/40Lighting for industrial, commercial, recreational or military use
    • F21W2131/405Lighting for industrial, commercial, recreational or military use for shop-windows or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框架,包含:一框架本体;一灯条,位于该框架本体中,该灯条具有复数个光源;以及一导光条,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及邻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一第三表面,该导光条包含:一过渡区,由该框架本体遮蔽,该第一表面位于该过渡区且包含复数个曲面与复数个入光面;以及一发光区,邻接该过渡区,且在该发光区的该第三表面从该框架本体裸露。灯条位于框架本体中,导光条的过渡区由框架本体遮蔽。当导光条的光源发光时,使用者只会看到在导光条发光区之第三表面的光线,并不会看到被框架本体遮蔽的光源及导光条过渡区的光线,不仅能提升发光框架的光线均匀性,并能节省设置灯条及导光条的空间。

Description

发光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发光框架。
背景技术
已知的发光外框有两种制作方式。一种为直下式的发光外框,另一种为侧入式的发光外框。发光外框包含光源与导光条。直下式的发光外框是在导光条下方设置点光源或线光源。若使用点光源,为了使光线均匀,点光源需具有足够的展光距离与扩散板。如此一来,发光外框需保留足够的空间深度来容置导光条与点光源,施工不易,造成设计者不便。若使用线光源,则线光源的厚度与耗电量大于点光源,仍不利薄型化与节能。
侧入式的发光外框是在导光条侧面设置点光源。点光源可设置于平行导光条短轴的侧面或平行导光条长轴的侧面。当点光源设置于平行短轴的侧面时,光线会受限于距离,难以从导光条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使导光条的光线无法均匀分布。当点光源设置于平行长轴的侧面时,虽能提供光线的均匀性,但会浪费大量的光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发光外框发光不均匀、为实现光照亮度需要设置多个光源与其配合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发光框架。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发光框架,其特点在于,包含:
一框架本体;
一灯条,位于该框架本体中,该灯条具有复数个光源;以及
一导光条,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及邻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一第三表面,该导光条包含:
一过渡区,由该框架本体遮蔽,该第一表面位于该过渡区且包含复数个曲面与复数个入光面,该些入光面分别邻接该些曲面,且该些入光面分别朝向该些光源;以及
一发光区,邻接该过渡区,该第三表面至少部分位于该发光区,且在该发光区的该第三表面从该框架本体裸露。
较佳地,该些入光面垂直该导光条的长度方向。
较佳地,该过渡区具有复数个凹槽,且该些凹槽分别位于该些曲面与该些入光面之间。
较佳地,该些光源分别位于该些凹槽中。
较佳地,该导光条更包含:复数个导光图案,分布于该导光条的该第三表面上。
较佳地,该些导光图案的密度是从该第三表面对应该些曲面的中央处的位置往该第三表面对应该些曲面的端部的位置逐渐增大。
较佳地,该导光条具有与该第三表面相对的一第四表面,该导光条更包含:复数个导光图案,分布于该导光条的该第四表面上。
较佳地,该些导光图案的密度是从该第四表面对应该些曲面的中央处的位置往该第四表面对应该些曲面的端部的位置逐渐增大。
较佳地,其中该框架本体围绕出一容置空间,且该导光条位于该容置空间的一侧。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使用者只会看到在导光条发光区之第三表面的光线,并不会看到被框架本体遮蔽的光源及导光条过渡区的光线。不仅能提升发光框架的光线均匀性,并能节省设置灯条及导光条的空间。此外,由于第一表面具有曲面可反射光线,因此发光框架只需设置少量的光源便能具有足够的亮度,达到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发光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发光框架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发光框架省略框架本体后的示意图。
图4A为图3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4B为图3的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导光条沿线段5-5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发光框架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发光框架的局部放大图。
100、100a:发光框架
110:框架本体
112:容置空间
120:灯条
122:光源
130:导光条
131a:第一表面
131b:第二表面
131c:第三表面
131d:第四表面
132:过渡区
134:发光区
135:凹槽
136:曲面
137:端部
138:入光面
140:导光图案
5-5:线段
A、B:区域
C:中央处
D:长度方向
L1、L2: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示意图揭露本发明的数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示意图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示意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发光框架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发光框架10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同时参照图1与图2,发光框架100包含框架本体110、灯条120与导光条130。发光框架100可作为酒柜、书柜或展示柜。框架本体110围绕出容置空间112,可用来放置物品。灯条120位于框架本体110中,且灯条120具有复数个光源122。光源12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但并不以此为限。导光条130包含过渡区132与发光区134,且过渡区132邻接发光区134。过渡区132由框架本体110遮蔽,且至少部分发光区134从框架本体110裸露。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条130较框架本体110靠近容置空间112,也就是从框架本体110裸露的导光条130的发光区134位于容置空间112与框架本体110之间,但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举例来说,导光条130可仅位于容置空间112的一侧,且框架本体110的位置也可与从框架本体110裸露的发光区134互换,依设计者需求而定。
在以下叙述中,将进一步说明导光条130的结构。
图3为图2的发光框架100省略框架本体110后的示意图。同时参照图2与图3,导光条130具有第一表面131a、第二表面131b与第三表面131c。其中,第一表面131a与第二表面131b相对,第三表面131c邻接第一表面131a与第二表面131b。导光条130的第一表面131a位于过渡区132,且导光条130包含复数个曲面136与复数个入光面138。入光面138分别邻接曲面136,且入光面138分别朝向灯条120的光源122。导光条130的第三表面131c至少部分位于发光区134,且在发光区134的第三表面131c从框架本体110裸露。
当导光条130的光源122发光时,光源122的光线L1、L2可从导光条130第一表面131a的入光面138进入,其中光线L1可直接从导光条130的第三表面131c出光,光线L2可经第一表面131a的曲面136反射后再从导光条130的第三表面131c出光。应了解图3的光线L1、L2仅为示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由于灯条120位于框架本体110中,且导光条130的过渡区132由框架本体110遮蔽,在发光区134的第三表面131c从框架本体110裸露,因此使用者只会看到在导光条130发光区134的第三表面131c的光线,并不会看到被框架本体110遮蔽的光源122及导光条130过渡区132的光线。
如此一来,不仅能提升发光框架100的光线均匀性,并能节省设置灯条120及导光条130的空间,对于发光框架100的外观设计较具弹性。此外,由于第一表面131a具有曲面136可反射光线,因此发光框架100只需设置少量的光源122便能具有足够的亮度,达到节能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入光面138垂直导光条130的长度方向D。过渡区132具有复数个凹槽135,且凹槽135分别位于曲面136与入光面138的间。光源122分别位于凹槽135中。因此,灯条120与导光条130之间的距离得以缩短,且光源122能紧邻入光面138。
图4A为图3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同时参照图3与图4A,导光条130还可包含复数个导光图案140,且导光图案140分布于导光条130的第三表面131c上。导光图案140可以为凹面、凸面、沟槽等形式的微结构,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导光图案140可提升第三表面131c的亮度与光均匀性。在本实施例中,从曲面136反射的光线会较集中在在第三表面131c对应曲面136的中央处C的位置(即区域B),并逐渐往第三表面131c对应曲面136的端部137的位置(即区域A)减少。
图4B为图3的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同时参照图3、图4与图4B,为了提升导136的端部137的位置逐渐增大,使区域A的导光图案140密度大于区域B的导光图案140密度。也就是说,利用导光图案140在导光条130第三表面131c的密度调整,可让区域A、B的亮度趋于一致。当使用者观看第1图发光框架100时,可提升其视觉感受。
然而,导光图案140并不以位在导光条130的第三表面131c为限,也可位于相对于第三表面131c的表面上。
图5为图3的导光条130沿线段5-5的剖面示意图。同时参照第3图与第5图,导光条130具有与第三表面131c相对的第四表面131d。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条130还可包含分布于第四表面131d的导光图案140。位于第四表面131d的导光图案140可反射光线,也能提升第三表面131c的亮度与光均匀性。
当光源122发光时,从曲面136反射的光线会较集中在在第四表面131d对应曲面136的中央处C的位置,并逐渐往第四表面131d对应曲面136的端部137的位置减少。导光条130的第四表面131d也可具有如图3分布的区域A、B。为了提升导光条130的第三表面131c的亮度与光均匀性,第四表面131d的导光图案140的密度是从第四表面131d对应曲面136的中央处C的位置往第四表面131d对应曲面136的端部137的位置逐渐增大。
应了解到,在以下叙述中,已叙述过的组件材料与组件连接关系将不再重复赘述。在以下叙述中,将说明其他型式的发光框架。
实施例2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发光框架100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发光框架100a的局部放大图。同时参照图6与图7,发光框架100a包含框架本体110、灯条120与导光条130。框架本体110围绕出容置空间112。灯条120位于框架本体110中,且灯条120具有复数个光源122。导光条130包含过渡区132与发光区134,且过渡区132邻接发光区134。过渡区132由框架本体110遮蔽,且至少部分发光区134从框架本体110裸露。
与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1的不同的地方在于:发光框架100a的框架本体110较导光条130靠近容置空间112,也就是框架本体110是位于容置空间112与从框架本体110裸露的导光条130的发光区134之间。
图1的发光框架100带给用户的视觉感受是框架本体110的内缘会发光,而外缘不发光;图6发光框架100a带给用户的视觉感受是框架本体110的外缘会发光,而内缘不发光。
本发明的发光框架与已知技术相较具有以下优点:
1、灯条位于框架本体中,且导光条的过渡区由框架本体遮蔽,在发光区的第三表面从框架本体裸露。当光源发光时,使用者只会看到在导光条发光区的第三表面的光线,并不会看到被框架本体遮蔽的光源及导光条过渡区的光线。如此一来,不仅能提升发光框架的光线均匀性,并能节省设置灯条及导光条的空间,对于发光框架的外观设计较具弹性。
2、导光条的第一表面具有曲面可反射光线,因此发光框架只需设置少量的光源便能具有足够的亮度,达到节能效果。
3、导光条的第三表面具有不同密度的导光图案。当光源发光时,可让导光条从框架本体裸露的第三表面的亮度趋于一致,可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发光框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框架本体;
一灯条,位于该框架本体中,该灯条具有复数个光源;以及
一导光条,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及邻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一第三表面,该导光条包含:
一过渡区,由该框架本体遮蔽,该第一表面位于该过渡区且包含复数个曲面与复数个入光面,该些入光面分别邻接该些曲面,且该些入光面分别朝向该些光源;以及
一发光区,邻接该过渡区,该第三表面至少部分位于该发光区,且在该发光区的该第三表面从该框架本体裸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框架,其特征在于,该些入光面垂直该导光条的长度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框架,其特征在于,该过渡区具有复数个凹槽,且该些凹槽分别位于该些曲面与该些入光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框架,其特征在于,该些光源分别位于该些凹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框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条更包含:复数个导光图案,该些导光图案分布于该导光条的该第三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框架,其特征在于,该些导光图案的密度是从该第三表面对应该些曲面的中央处的位置往该第三表面对应该些曲面的端部的位置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框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条具有与该第三表面相对的一第四表面,该导光条更包含:
复数个导光图案,该些导光图案分布于该导光条的该第四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框架,其特征在于,该些导光图案的密度是从该第四表面对应该些曲面的中央处的位置往该第四表面对应该些曲面的端部的位置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框架本体围绕出一容置空间,且该导光条位于该容置空间的一侧。
CN201510197626.0A 2015-04-23 2015-04-23 发光框架 Pending CN1047763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7626.0A CN104776361A (zh) 2015-04-23 2015-04-23 发光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97626.0A CN104776361A (zh) 2015-04-23 2015-04-23 发光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6361A true CN104776361A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17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7626.0A Pending CN104776361A (zh) 2015-04-23 2015-04-23 发光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636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8761A (zh) * 2006-03-08 2006-08-1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结构
JP2008055039A (ja) * 2006-09-01 2008-03-13 Sun Wave Ind Co Ltd 収納家具
CN102525191A (zh) * 2012-02-08 2012-07-04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物品展示柜
CN103429954A (zh) * 2011-03-23 2013-12-0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架板照明装置、具备该架板照明装置的架板单元以及陈列柜
CN203735878U (zh) * 2013-12-25 2014-07-30 广东日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层板可发光照明的新型货架
JP2014140756A (ja) * 2014-03-03 2014-08-07 Panasonic Corp ミラーキャビネッ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8761A (zh) * 2006-03-08 2006-08-1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结构
JP2008055039A (ja) * 2006-09-01 2008-03-13 Sun Wave Ind Co Ltd 収納家具
CN103429954A (zh) * 2011-03-23 2013-12-0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架板照明装置、具备该架板照明装置的架板单元以及陈列柜
CN102525191A (zh) * 2012-02-08 2012-07-04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物品展示柜
CN203735878U (zh) * 2013-12-25 2014-07-30 广东日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层板可发光照明的新型货架
JP2014140756A (ja) * 2014-03-03 2014-08-07 Panasonic Corp ミラーキャビネッ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52509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용 엘이디 렌즈
CN102748704A (zh) 透镜及照明装置
CN203384787U (zh) 薄型化直下式led背光模块
CN203384778U (zh) 直下摆设而侧入光源的背光模块
US20140321155A1 (en) Light Guide Plate Structure Controlling Uniformity from Central Portion to Edge, and Lighting Lamp Using Same
CN203431608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
CN201487827U (zh) 一种面光源用导光板以及应用该导光板的侧发光面板灯
JP2017147119A (ja) 照明器具
CN104110597A (zh) 一种led面板灯
CN204084198U (zh) 侧入光式导光板及背光源
CN203836856U (zh) 一种导光板组件及led平板灯
CN104776361A (zh) 发光框架
CN203215478U (zh) 一体成型式发光二极管灯盘
CN205299406U (zh) 一种新型的高光效导光板
CN204901661U (zh) 一种条纹透镜
CN203880610U (zh) 一种带光导纤维的透镜组
CN204404073U (zh) 一种高次方面型直下式led背光照明用配光透镜
CN202581126U (zh) Led光源模组及其透镜
CN202521386U (zh) 一种广告灯箱照明系统
CN102330925B (zh) 背光模块
CN202040745U (zh) 光源模块
CN206741065U (zh) 透镜和显示设备
TWI579494B (zh) 發光框架
CN106772756B (zh) 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CN204153539U (zh) 低成本的led面板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