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0047B - 在高功率效率的对等方群发现的辅助下的无线网络上多播 - Google Patents

在高功率效率的对等方群发现的辅助下的无线网络上多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0047B
CN104770047B CN201380057811.9A CN201380057811A CN104770047B CN 104770047 B CN104770047 B CN 104770047B CN 201380057811 A CN201380057811 A CN 201380057811A CN 104770047 B CN104770047 B CN 1047700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ression
multicast
multicast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78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70047A (zh
Inventor
V·朴
P·维特纳
Z·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70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0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70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0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65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broadcast
    • H04H20/71Wireless systems
    • H04H20/72Wireless systems of terrestri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装置可以是数据源,该数据源确定要发送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与该多播群中的至少一个节点无线地传达表达,该表达基于该多播群标识符;以及向该至少一个节点发送该多播传输。该装置可以是数据接收机,该数据接收机确定要接收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与该多播群中的数据源无线地传达表达,该表达基于该多播群标识符;以及从该数据源接收该多播传输。

Description

在高功率效率的对等方群发现的辅助下的无线网络上多播
背景
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使用高功率效率的对等方群发现方法来辅助促成无线网络上的多播传输。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收发、和广播等各种电信服务。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用户通信的多址技术。这类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这些多址技术已在各种电信标准中被采纳以提供使不同的无线设备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共同协议。新兴电信标准的一示例是长期演进(LTE)。LTE是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颁布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增强集。它被设计成通过提高频谱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利用新频谱、以及更好地与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OFDMA、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SC-FDMA以及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的其他开放标准整合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因特网接入。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存在对LTE技术中的进一步改进的需要。优选地,这些改进应当适用于其他多址技术以及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
概述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数据源,该数据源确定要发送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与该多播群中的至少一个节点无线地传达表达,该表达基于该多播群标识符;以及向该至少一个节点发送该多播传输。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该装置可以是数据接收机,该数据接收机确定要接收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与该多播群中的数据源无线地传达表达,该表达基于该多播群标识符;以及从该数据源接收该多播传输。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解说网络架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解说接入网的示例的示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解说接入网中的演进型B节点和用户装备的示例的示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系统的示图。
图5A和5B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解说用于调用对多播群的发现的基于代理的办法的示图。
图6A和6B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解说在不使用代理的情况下多播群内的发现的示图。
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解说示例性设备中的不同模块/装置/组件之间的数据流的概念性数据流图。
图10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解说采用处理系统的装置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示图。
详细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无意表示可实践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配置。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来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众所周知的结构和组件以便避免淡化此类概念。
现在将参照各种装置和方法给出电信系统的若干方面。这些装置和方法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行描述并在附图中由各种框、模块、组件、电路、步骤、过程、算法等(统称为“元素”)来解说。这些元素可使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此类元素是实现成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作为示例,元素、或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元素的任何组合可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系统”来实现。处理器的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的硬件电路以及其他配置成执行本公开中通篇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合适硬件。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软件。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规程、函数等,无论其是用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他术语来述及皆是如此。
相应地,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这些功能可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或编码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此类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和软盘,其中盘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应当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图1是解说LTE网络架构100的示图。LTE网络架构100可被称为演进型分组系统(EPS)100。EPS 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UE)102、演进型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E-UTRAN)104、演进型分组核心(EPC)110、归属订户服务器(HSS)120以及运营商的IP服务122。EPS可与其他接入网互连,但出于简化起见,那些实体/接口并未示出。如图所示,EPS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本公开中通篇给出的各种概念可被扩展到提供电路交换服务的网络。
E-UTRAN 104包括演进型B节点(eNB)106和其他eNB 108。eNB 106提供朝向UE 102的用户面及控制面协议终接。eNB 106可经由回程(例如,X2接口)连接到其他eNB 108。eNB106也可称为基站、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eNB 106为UE 102提供去往EPC 110的接入点。UE102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功能设备。UE 102也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
eNB 106通过S1接口连接到EPC 110。EPC 110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12、其他MME 114、服务网关116、以及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18。MME 112是处理UE 102与EPC 11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一般而言,MME 112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所有用户IP分组通过服务网关116来传递,服务网关116自身连接到PDN网关118。PDN网关118提供UE IP地址分配以及其他功能。PDN网关118连接到运营商的IP服务122。运营商的IP服务122可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及PS流送服务(PSS)。
图2是解说LTE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200的示例的示图。在这一示例中,接入网200被划分成数个蜂窝区划(蜂窝小区)202。一个或多个较低功率类eNB 208可具有与这些蜂窝小区202中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交叠的蜂窝区划210。较低功率类eNB 208可以是毫微微蜂窝小区(例如,家用eNB(HeNB))、微微蜂窝小区、微蜂窝小区或远程无线电头端(RRH)。宏eNB 204各自被指派给相应的蜂窝小区202并且被配置成为蜂窝小区202中的所有UE 206提供去往EPC 110的接入点。在接入网200的这一示例中,没有集中式控制器,但是在替换性配置中可以使用集中式控制器。eNB 204负责所有与无线电有关的功能,包括无线电承载控制、准入控制、移动性控制、调度、安全性、以及与服务网关116的连通性。
接入网200所采用的调制和多址方案可以取决于正部署的特定电信标准而变化。在LTE应用中,在DL上使用OFDM并且在UL上使用SC-FDMA以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者。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从以下详细描述中领会的,本文给出的各种概念良好地适用于LTE应用。然而这些概念可以容易地扩展到采用其他调制和多址技术的其他电信标准。作为示例,这些概念可被扩展到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或超移动宽带(UMB)。EV-DO和UMB是由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颁布的作为CDMA2000标准族的一部分的空中接口标准,并且采用CDMA向移动站提供宽带因特网接入。这些概念还可被扩展到采用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诸如TD-SCDMA)的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采用TDMA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以及采用OFDMA的演进型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 802.20和Flash-OFDM。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来自3GPP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3GPP2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所采用的实际无线通信标准和多址技术将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加诸于系统的整体设计约束。
eNB 204可具有支持MIMO技术的多个天线。MIMO技术的使用使得eNB 204能够利用空域来支持空间复用、波束成形和发射分集。空间复用可被用于在相同频率上同时传送不同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可被传送给单个UE 206以提高数据率或传送给多个UE 206以增加系统总容量。这是藉由对每一数据流进行空间预编码(即,应用振幅和相位的比例缩放)并且随后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在DL上传送每一经空间预编码的流来达成的。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带有不同空间签名地抵达(诸)UE 206处,这使得每个UE 206能够恢复以该UE 206为目的地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流。在UL上,每个UE 206传送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这使得eNB204能够标识每个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的源。
空间复用一般在信道状况良好时使用。在信道状况不那么有利时,可使用波束成形来将发射能量集中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这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空间预编码以供通过多个天线传输来达成。为了在蜂窝小区边缘处达成良好覆盖,单流波束成形传输可结合发射分集来使用。
图3是接入网中与UE 350处于通信的eNB 310的框图。在DL中,来自核心网的上层分组被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375。控制器/处理器375实现L2层的功能性。在DL中,控制器/处理器375提供报头压缩、暗码化、分组分段和重排序、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复用、以及基于各种优先级度量对UE 35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控制器/处理器375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分组的重传、以及对UE 350的信令。
发射(TX)处理器316实现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这些信号处理功能包括编码和交织以促成UE 350处的前向纠错(FEC)以及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振幅调制(M-QAM))向信号星座进行的映射。随后经编码和经调制的码元被拆分成并行流。每个流随后被映射到OFDM子载波、在时域和/或频域中与参考信号(例如,导频)复用、并且随后使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组合到一起以产生携带时域OFDM码元流的物理信道。该OFDM流被空间预编码以产生多个空间流。来自信道估计器374的信道估计可被用来确定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用于空间处理。该信道估计可以从由UE 350传送的参考信号和/或信道状况反馈推导出来。每个空间流随后经由单独的发射机318TX被提供给不同的天线320。每个发射机318TX用各自相应的空间流来调制RF载波以供传送。
在UE 350处,每个接收机354RX通过其各自相应的天线352来接收信号。每个接收机354RX恢复出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接收(RX)处理器356。RX处理器356实现L1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RX处理器356对该信息执行空间处理以恢复出以UE 350为目的地的任何空间流。如果有多个空间流以UE 350为目的地,那么它们可由RX处理器356组合成单个OFDM码元流。RX处理器356随后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该OFDM码元流从时域转换到频域。该频域信号对该OFDM信号的每个子载波包括单独的OFDM码元流。通过确定最有可能由eNB 310传送了的信号星座点来恢复和解调每个子载波上的码元、以及参考信号。这些软判决可以基于由信道估计器358计算出的信道估计。这些软判决随后被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出原始由eNB 310在物理信道上传送的数据和控制信号。这些数据和控制信号随后被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359。
控制器/处理器359实现L2层。控制器/处理器可以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360相关联。存储器360可被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在UL中,控制器/处理器359提供传输信道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分用、分组重装、去暗码化、报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出来自核心网的上层分组。这些上层分组随后被提供给数据阱362,数据阱362代表L2层之上的所有协议层。各种控制信号也可被提供给数据阱362以进行L3处理。控制器/处理器359还负责使用确收(ACK)和/或否定确收(NACK)协议进行检错以支持HARQ操作。
在UL中,数据源367被用来将上层分组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359。数据源367代表L2层之上的所有协议层。类似于结合由eNB 310进行的DL传输所描述的功能性,控制器/处理器359通过提供报头压缩、暗码化、分组分段和重排序、以及基于由eNB 310进行的无线电资源分配在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进行复用,来实现用户面和控制面的L2层。控制器/处理器359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分组的重传、以及对eNB 310的信令。
由信道估计器358从由eNB 310传送的参考信号或者反馈推导出的信道估计可由TX处理器368用来选择恰适的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促成空间处理。由TX处理器368生成的诸空间流经由分开的发射机354TX提供给不同的天线352。每个发射机354TX用各自相应的空间流来调制RF载波以供传送。
在eNB 310处以与结合UE 350处的接收机功能所描述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来处理UL传输。每个接收机318RX通过其各自相应的天线320来接收信号。每个接收机318RX恢复出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RX处理器370。RX处理器370可实现L1层。
控制器/处理器375实现L2层。控制器/处理器375可以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376相关联。存储器376可被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在UL中,控制器/处理器375提供传输信道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分用、分组重组、暗码译解、报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出来自UE 350的上层分组。来自控制器/处理器375的上层分组可被提供给核心网。控制器/处理器375还负责使用ACK和/或NACK协议进行检错以支持HARQ操作。
图4是示例性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系统的示图400。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400包括多个无线设备406、408、410、412。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400可与蜂窝通信系统(诸如举例而言,无线广域网(WWAN)(例如,接入网200))相交叠。无线设备406、408、410、412中的一些可以设备到设备通信形式一起通信,一些可与基站404通信,而一些可进行这两种通信。设备到设备通信可以通过在无线设备之间直接传输信号来实现。因此,这些信号不需要穿过接入节点(例如,基站)或者集中式管理的网络。设备到设备通信可以提供短射程、高数据率通信(例如,在家庭或办公室类型设置内)。如图4中所示,无线设备406、408处于设备到设备通信中,而无线设备410、412处于设备到设备通信中。无线设备412还正与基站404通信。
无线设备可替换地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用户装备(UE)、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无线节点、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个其它合适术语。基站可替换地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接入点、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B节点、演进B节点、或某个其它合适术语。
下文中讨论的示例性方法和装置适用于各种无线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中的任一种,诸如举例而言基于FlashLinQ、WiMedia、蓝牙、ZigBee或以IEEE 802.11标准为基础的Wi-Fi的无线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些示例性方法和装置更一般地可适用于各种其它无线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
在一方面,多播通信系统提供数据从一个或多个发送器至多个接收器的传输。可以考虑与自组织设备到设备通信有关的无线多播问题。在自组织设备到设备通信环境中,由于缺少集中式协调,在对等方设备之间引导“多播”会话是有问题的。广播传输可以是指传送将由网络上的所有设备接收的信息。多播传输可以是指传送将由网络上的特定设备群接收的信息。因此,多播或广播数据传输可以是指被传送给多个端点的信号或消息。具体而言,多播或广播数据传输可被传送一次以由多个接收机同时或接近同时地接收。
用于多播通信系统的传统办法是调用“多播群管理”协议(例如,因特网群管理协议(IGMP)),以使得设备节点可以选择“邀请”对等方设备进入或者“加入”特定的多播群,并且“查询”群成员的存在。然而,为了使由电池供电的无线设备节省电池寿命,设备收发机并不被始终激活(“打开”),直至已经活跃地参与正在进行中的通信会话。因此,无线设备并不始终可用于接收/传送控制信令(诸如“邀请”或“加入”或“查询”)。因此,群成员设备的存在可能并非始终被确认。因此,在未确认接收机存在的情况下,发送方的无线多播传输可能无效,由此浪费无线电资源和设备能量。类似地,接收方可能并非始终苏醒以接收多播数据报,因为该接收方不知道多播发送方将在何时存在或者开始传送。另外,接收方可能不知晓多播数据报的出现,因为持续地苏醒以接收此类多播数据报对于接收方而言是有害的(其原因是这样做会不利地影响设备功率效率)。
在一方面,设备可以在发送多播数据传输之前执行高功率效率的发现阶段。例如,在发现时段期间,彼此射程内的设备可以周期性地苏醒以监视发现信道。由此,希望彼此传达数据的设备可以在数据信道上交换数据之前在发现信道上交换发现消息以确认彼此关于多播话务的可用性。设备在发现时段期间周期性地苏醒以节省电池寿命,并且不预期一直监视发现信道。因此,发现信道被协调,以使得设备能够在某些时间期间监视发现信道并且在其他时间期间休眠。
所交换的发现消息可以是适于发现信道上的传输的表达格式。表达可以指定字符串的模式并且被用于指示某种信息(例如,发现信息)。在一方面,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通过在发现时段期间在发现信道上传送相应的表达来指示其各自的发起或加入多播会话的意图。如同发现消息,可以按非常高功率效率的方式以低占空比来传送指示发起或加入多播会话的意图的表达。因此,诸设备可以容易地获悉对多播会话的兴趣,而无需比它们所习惯的苏醒更多。一旦发送方或接收方经由发现方法检测到对多播会话的对等方兴趣,该发送方或接收方就将从空闲状态切换到非空闲状态并且着手发送/接收多播数据传输(多播数据报)。
图5A和5B是分别解说用于调用对多播群的发现的基于代理的办法的示图500和550。发现代理可被用于支持以高功率效率的方式协调设备到设备(D2D)网络中的多播传输(例如,网际协议(IP)多播传输)和接收。多播传输可以由一个设备到近旁接收方的流送应用来发起。此外,可以为多播群选择多播群标识符或特定的群地址(例如,IP多播地址“224.129.1.1”)。
参照图5A,可以在发送方设备510处调用应用512以开始多播传输的流送。如果应用512自发地传送多播数据,则可能出现如下问题:由于接收方在大多数时间休眠以节省电池寿命,因而接收方可能不知道多播数据正在被传送,并且因此可能不在正确的时间进行监听以接收多播数据。因此,安装在发送方设备510处的发送方代理(守护进程)514可以通过检测应用512想要向多播群传送多播数据并且在恰当的时间在发现信道上发送描述多播群的多播表达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在一方面,彼此射程内的D2D设备可能已经被配置成周期性地苏醒以监视发现信道。因此,通过发送方代理514在发现信道上发送多播表达,D2D设备可以容易地获悉多播群,而无需比它们所习惯的苏醒更多。
在发送方代理514检测到应用512期望传送多播数据之后,发送方代理514被触发以将与多播会话有关的期望或信息转换成在发现信道上接受的格式,例如基于多播群标识符(多播地址)转换成某(些)表达。这些表达可被用于标识多播群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发送方代理514可以等待直至恰当的时间以在发现信道上发送表达。例如,发送方代理514可以要求发送方调制解调器516在其他设备苏醒以监视(监听)发现信道时(经由应用编程接口(API))在发现信道上传送(宣告)“多播发送方表达”。发送方代理514还可以要求发送方调制解调器516在其他设备苏醒以监视发现信道(在发现信道上传送)时监视发现信道以接收任何“多播接收方表达”。
参照图5B,在接收方设备560处,可以由接收方代理564接收(截取)来自接收方应用562的指示接收方560期望加入多播群的消息(例如,IGMP加入消息)。类似于图5A的发送方代理514,接收方代理564将与多播会话有关的期望或信息转换成发现信道上接受的格式,例如,基于多播群标识符(多播地址)转换成某(些)表达。接收方代理514可以等待直至恰当的时间以在发现信道上发送表达。例如,接收方代理564可以要求接收方调制解调器566在其他设备苏醒以监视(监听)发现信道时(经由API)在发现信道上传送(宣告)“多播接收方表达”。多播接收方表达可以包括描述接收方设备的某些可任选的独特信息(例如,接收方别名)。接收方代理564还可以要求接收方调制解调器566在其他设备苏醒以监视发现信道(在发现信道上传送)时监视发现信道以接收任何“多播发送方表达”。
一旦发送方510经由发现信道检测到至少一个接收方的“多播接收方表达”的宣告,即通知发送方代理514。发送方代理514随后请求发送方调制解调器516切换至非空闲状态(例如,“活跃”或“连通”状态)并且开始在无线电接口上传送多播数据。
类似地,一旦接收方560经由发现信道检测到发送方的“多播发送方表达”的宣告,即通知接收方代理564。接收方代理564随后请求接收方调制解调器566切换至非空闲状态(例如,“活跃”或“连通”状态)并且开始在无线电接口上从发送方510接收多播数据。
表达可以按数种方式生成。可以生成具有直接格式或散列格式的表达。在直接格式的示例中,多播群标识符(多播地址)可以是IPv4地址并且在发现信道中传送的表达可以具有总共64位。直接格式表达可以包括:1)该群的32位IPv4多播地址;2)1位发送方/接收方指示;以及3)用于区别于其他发送方/接收方的31位鉴别符。
散列格式表达可以包括:1)多播群中的所有发送方和接收方先前已知的32位时变基本部分;以及2)32位鉴别符部分。注意,对于散列表达的基本部分,发送方表达可以是多播地址和发送方身份的散列。接收方表达可以是多播地址和接收方身份的散列。
图6A和6B是分别解说在不使用代理的情况下多播群内的发现的示图600和650。参照图6A和6B,将描述对D2D网络中高功率效率的多播传输(例如,层2多播传输)的发现。这里,多播应用本身可以与对等方发现应用编程接口(API)兼容。因此,可以不需要代理。此外,发送方设备可以将内容X流送给对等接收方设备。
参照图6A,在发送方设备610处,发送方应用612可以通过为内容X创建用于标识多播群的发送方的表达来指示发送内容X的多播传输的意图。发送方应用612随后使用发送方发现API来触发发送方调制解调器614使用发现信道来宣告“针对X的多播发送方表达”,并且监视指示对内容X的兴趣的任何“多播接收方表达”。发送方表达可以包含用于将特定的发送方设备/应用与也多播内容X的其他发送方区分开来的某一可任选的独特信息。
参照图6B,在接收方设备650处,接收方应用652也可以通过创建用于标识内容X的多播群的接收方的表达来指示作为接收机加入内容X的多播群的意图。接收方应用652随后使用接收方发现API触发接收方调制解调器654使用发现信道来监视“针对X的多播发送方表达”并且还宣告“多播接收方表达”以指示对内容X的兴趣。接收方表达可以包含描述也接收内容X的接收方设备650的某一可任选的独特信息。
一旦发送方设备612检测到至少一个接收方设备的多播接收方表达的宣告,就通知发送方应用612。发送方应用612随后请求发送方调制解调器614切换至非空闲状态(例如,“活跃”或“连通”状态)并且开始在无线电接口上传送多播数据。
类似地,一旦接收方设备650检测到发送方的多播发送方表达的宣告,就通知接收方应用652。接收方应用652随后请求接收方调制解调器654切换至非空闲状态(例如,“活跃”或“连通”状态)并且开始在无线电接口上接收多播数据。
图7是用于数据源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700。该方法可由UE来执行。在步骤702,UE确定要发送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在步骤704,UE与多播群中的至少一个节点无线地传达表达。该表达可以基于并且在一些情形中可以包括多播群标识符。在步骤708,UE传送多播传输并且至少一个节点接收该多播传输。
在一个示例中,无线地传达表达可以包括接收关于该至少一个节点已准备好接收多播传输的指示。另外,接收到关于该至少一个节点已准备好接收多播传输的指示指示该至少一个节点在UE的直接通信范围内。相应地,在步骤706,UE处的调制解调器或收发机响应于接收到来自该至少一个节点的指示而在向该至少一个节点发送多播传输之前切换至非空闲状态(步骤708)。这里,可以为指示已准备好接收多播传输的所有节点传送一次该多播传输。
替换地,无线地传达表达可以包括传送关于UE已准备好向该至少一个节点传送多播传输的指示。该表达可以在发现信道上被无线地传达,并且多播传输可以在不同于发现信道的数据信道上被发送。在传达该表达之前,UE可以基于发现信道中指示的信息来确定该至少一个节点不存在,从而不能接收其多播传输。相应地,UE可以在无线地传达发送方表达之前等待接收来自该至少一个节点的接收方表达。另一方面,UE可以传达发送方表达,而不是首先接收来自该至少一个节点的接收方表达。
在一方面,UE和该至少一个节点需要同步以使用发现信道来交换表达。即,表达传送方(UE或节点)需要知道或者认为所有潜在的表达接收方在表达被宣告时与表达传送方同时苏醒。因此,如果表达传送方确定表达接收方不与表达传送方同时苏醒以在发现信道上交换表达,则表达传送方可以等待直至表达接收方与表达传送方同时苏醒以无线地传达表达。
图8是用于数据接收方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800。该方法可由UE来执行。在步骤802,UE确定要接收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UE可以通过确定要加入该多播群来接收多播传输。在步骤804,UE与多播群中的数据源无线地传达表达。该表达可以基于多播群标识符。在步骤808,UE从数据源接收多播传输。
在一个示例中,无线地传达表达可以包括接收关于该数据源已准备好传送多播传输的指示。另外,接收到关于数据源已准备好传送多播传输的指示指示数据源在UE的直接通信范围内。相应地,在步骤806,UE处的调制解调器或收发机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数据源的指示而在从数据源接收多播传输之前切换至非空闲状态(步骤808)。
替换地,无线地传达表达可以包括传送关于UE已准备好从数据源接收多播传输的指示。该表达可以在发现信道上被无线地传达,并且多播传输可以在不同于发现信道的数据信道上被接收。在传达该表达之前,UE可以基于发现信道中指示的信息来确定数据源不存在,从而不能发送多播传输。相应地,UE可以在无线地传达接收方表达之前等待接收来自数据源的发送方表达。另一方面,UE可以传达接收方表达,而不是首先接收来自数据源的发送方表达。
在一方面,UE和数据源需要同步以使用发现信道来交换表达。即,表达传送方(UE或数据源)需要知道或者认为所有潜在的表达接收方在表达被宣告时与表达传送方同时苏醒。因此,如果表达传送方确定表达接收方不与表达传送方同时苏醒以在发现信道上交换表达,则表达传送方可以等待直至表达接收方与表达传送方同时苏醒以无线地传达表达。
图9是解说示例性设备902中的不同模块/装置/组件之间的数据流的概念性数据流图900。该设备可以是UE。该设备包括接收模块904、确定模块906、表达处理模块908、切换模块910、多播数据处理模块912、以及传输模块914。
在一方面,设备902可以是数据源并且至少一个节点950可以是数据接收机。确定模块906确定要发送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表达处理模块908(经由传输模块914)与多播群中的至少一个节点950无线地传达表达。该表达可以基于多播群标识符。多播数据处理模块912(经由传输模块914)向至少一个节点950发送多播传输。
在一个示例中,无线地传达表达可以包括表达处理模块908(经由接收模块904)接收关于该至少一个节点950已准备好接收多播传输的指示。另外,接收到关于该至少一个节点950已准备好接收多播传输的指示指示该至少一个节点950在设备902的直接通信范围内。相应地,切换模块910响应于表达处理模块908接收到来自至少一个节点950的指示而在多播数据处理模块912(经由传输模块914)向至少一个节点950发送多播传输之前切换至非空闲状态。
替换地,无线地传达表达可以包括表达处理模块908(经由传输模块914)传送关于设备902已准备好向至少一个节点950传送多播传输的指示。该表达可以在发现信道上被无线地传达,并且多播传输可以在不同于发现信道的数据信道上被发送。在传达该表达之前,表达处理模块908可以基于发现信道中指示的信息来确定该至少一个节点950不存在,从而不能接收其多播传输。相应地,表达处理模块908可以在无线地传达发送方表达之前等待接收来自该至少一个节点950的接收方表达。另一方面,表达处理模块908可以传达发送方表达,而不是首先接收来自该至少一个节点950的接收方表达。
在一方面,设备902和该至少一个节点950需要同步以使用发现信道来交换表达。即,表达传送方(设备902或节点950)需要知道或者认为所有潜在的表达接收方在表达被宣告时与表达传送方同时苏醒。因此,如果表达传送方确定表达接收方不与表达传送方同时苏醒以在发现信道上交换表达,则表达传送方可以等待直至表达接收方与表达传送方同时苏醒以无线地传达表达。
在另一方面,设备902可以是数据接收机并且节点950可以是数据源。相应地,确定模块906确定要接收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确定模块906可以通过确定要加入多播群和/或检测因特网群管理协议(IGMP)加入消息来接收多播传输。
表达处理模块908(经由传输模块914)与多播群中的数据源950无线地传达表达。该表达可以基于多播群标识符。多播数据处理模块912(经由接收模块904)从数据源950接收多播传输。
在一个示例中,无线地传达表达可以包括表达处理模块908(经由接收模块904)接收关于数据源950已准备好传送多播传输的指示。另外,接收到关于数据源950已准备好传送多播传输的指示指示数据源950在设备902的直接通信范围内。相应地,切换模块910响应于表达处理模块908接收到来自数据源950的指示而在多播数据处理模块912(经由接收模块904)接收到来自数据源950的多播传输之前切换至非空闲状态。
替换地,无线地传达表达可以包括表达处理模块908(经由传输模块914)传送关于设备902已准备好从数据源950接收多播传输的指示。该表达可以在发现信道上被无线地传达,并且多播传输可以在不同于发现信道的数据信道上被接收。在传达该表达之前,表达处理模块908可以基于发现信道中指示的信息来确定数据源950不存在,从而不能发送多播传输。相应地,表达处理模块908可以在无线地传达接收方表达之前等待接收来自数据源950的发送方表达。另一方面,表达处理模块908可以传达接收方表达,而不是首先接收来自数据源950的发送方表达。
在一方面,设备902和数据源950需要同步以使用发现信道来交换表达。即,表达传送方(设备902或数据源950)需要知道或者认为所有潜在的表达接收方在表达被宣告时与表达传送方同时苏醒。因此,如果表达传送方确定表达接收方不与表达传送方同时苏醒以在发现信道上交换表达,则表达传送方可以等待直至表达接收方与表达传送方同时苏醒以无线地传达表达。
该设备可包括执行前述图7-8中的流程图的算法的每个步骤的附加模块。由此,图7-8的前述流程图中的每个步骤可由一模块执行且该设备可包括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各模块可以是专门配置成实施所述过程/算法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由配置成执行所述过程/算法的处理器实现、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由处理器实现、或其某个组合。
图10是解说采用处理系统1014的设备902'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示图1000。处理系统1014可实现成具有由总线1024一般化地表示的总线架构。取决于处理系统1014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1024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1024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硬件模块(由处理器1004、模块904、906、908、910、912、914和计算机可读介质1006表示)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1024还可链接各种其它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这些电路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且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处理系统1014可耦合至收发机1010。收发机1010耦合至一个或多个天线1020。收发机1010提供用于通过传输介质与各种其它装置通信的手段。收发机1010从一个或多个天线1020接收信号,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信息,并向处理系统1014(具体而言是接收模块904)提供所提取的信息。另外,收发机1010从处理系统1014(具体而言是传送模块914)接收信息,并基于接收到的信息来生成将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天线1020的信号。处理系统1014包括耦合至计算机可读介质1006的处理器1004。处理器1004负责一般性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006上的软件。该软件在由处理器1004执行时使处理系统1014执行上文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1006还可被用于存储由处理器1004在执行软件时操纵的数据。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模块904、906、908、910、912和914中的至少一个模块。各模块可以是在处理器1004中运行的软件模块、驻留/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006中的软件模块、耦合至处理器1004的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其某种组合。处理系统1014可以是UE 350的组件且可包括存储器360和/或包括TX处理器368、RX处理器356、和控制器/处理器359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902/902'包括:用于确定要发送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的装置;用于与该多播群中的至少一个节点无线地传达表达的装置,该表达基于多播群标识符;用于向该至少一个节点发送多播传输的装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该至少一个节点的指示而切换至非空闲状态并且向该至少一个节点发送多播传输的装置;用于确定要接收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的装置;用于与该多播群中的数据源无线地传达表达的装置,该表达基于多播群标识符;用于从数据源接收多播传输的装置;以及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数据源的指示而切换至非空闲状态并且从数据源接收多播传输的装置。
前述装置可以是设备902和/或设备902'的处理系统1014中被配置成执行由前述装置叙述的功能的前述模块中的一者或多者。如前文所述,处理系统1014可包括TX处理器368、RX处理器356、以及控制器/处理器359。如此,在一种配置中,前述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由前述装置所叙述的功能的TX处理器368、RX处理器356、以及控制器/处理器359。
应理解,所公开的过程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是示例性办法的解说。应理解,基于设计偏好,可以重新编排这些过程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此外,一些步骤可被组合或被略去。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次序呈现各种步骤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被限定于所呈现的具体次序或层次。
提供之前的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改动将容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白,并且在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示出的方面,而是应被授予与语言上的权利要求相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对要素的单数形式的引述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并非旨在表示“有且仅有一个”,而是“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种方面的要素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前或今后所知的所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通过引用被明确纳入于此,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内容都并非旨在贡献给公众,无论这样的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书中被显式地叙述。没有任何权利要求元素应被解释为装置加功能,除非该元素是使用短语“用于……的装置”来明确叙述的。

Claims (44)

1.一种用于数据源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确定要发送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
在向所述多播群中的至少一个节点发送所述多播传输之前,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无线地传达指示发起所述多播传输的意图的表达,所述表达基于所述多播群标识符来生成,其中所述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是否与所述数据源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以及
接收关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已准备好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所述指示,切换至非空闲模式并且向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发送所述多播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是在发现信道上被无线地传达的,并且所述多播传输是在不同于所述发现信道的数据信道上被发送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地传达表达包括传送关于所述数据源已准备好向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传送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地传达表达包括等待直至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与所述数据源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关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已准备好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指示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在所述数据源的直接通信范围内。
6.一种用于数据接收机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确定要接收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
在接收所述多播传输之前,与所述多播群中的数据源无线地传达指示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意图的表达,所述表达基于所述多播群标识符来生成,其中所述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源不与所述数据接收机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以及
等待直至所述数据源与所述数据接收机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以及
从所述数据源接收所述多播传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要接收多播传输包括确定要加入所述多播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是在发现信道上被无线地传达的,并且所述多播传输是在不同于所述发现信道的数据信道上被接收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地传达表达包括传送关于所述数据接收机已准备好从所述数据源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地传达表达包括接收关于所述数据源已准备好传送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数据源的所述指示,切换至非空闲状态并且从所述数据源接收所述多播传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关于所述数据源已准备好传送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指示所述数据源在所述数据接收机的直接通信范围内。
12.一种用于在数据源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确定要发送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的装置;
用于在向所述多播群中的至少一个节点发送所述多播传输之前,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无线地传达指示发起所述多播传输的意图的表达的装置,所述表达基于所述多播群标识符来生成,其中所述用于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的装置被配置成: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是否与所述数据源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以及
接收关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已准备好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以及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所述指示,切换至非空闲模式并且向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发送所述多播传输的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是在发现信道上被无线地传达的,并且所述多播传输是在不同于所述发现信道的数据信道上被发送的。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无线地传达表达的装置被配置成传送关于所述数据源已准备好向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传送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无线地传达表达的装置被配置成等待直至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与所述数据源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关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已准备好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指示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在所述数据源的直接通信范围内。
17.一种用于在数据接收机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确定要接收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的装置;
用于在接收所述多播传输之前,与所述多播群中的数据源无线地传达指示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意图的表达的装置,所述表达基于所述多播群标识符来生成,其中所述用于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的装置被配置成:
确定所述数据源不与所述数据接收机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以及
等待直至所述数据源与所述数据接收机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以及
用于从所述数据源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要接收多播传输的装置被配置成确定要加入所述多播群。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是在发现信道上被无线地传达的,并且所述多播传输是在不同于所述发现信道的数据信道上被接收的。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无线地传达表达的装置被配置成传送关于所述数据接收机已准备好从所述数据源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无线地传达表达的装置被配置成接收关于所述数据源已准备好传送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数据源的所述指示而切换至非空闲状态并且从所述数据源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装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关于所述数据源已准备好传送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指示所述数据源在所述数据接收机的直接通信范围内。
23.一种用于在数据源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配置成确定要发送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
表达处理模块,配置成在向所述多播群中的至少一个节点发送所述多播传输之前,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无线地传达指示发起所述多播传输的意图的表达,所述表达基于所述多播群标识符来生成,其中所述表达处理模块通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是否与所述数据源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并且接收关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已准备好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来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以及
多播数据处理模块,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所述指示,切换至非空闲模式并且向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发送所述多播传输。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是在发现信道上被无线地传达的,并且所述多播传输是在不同于所述发现信道的数据信道上被发送的。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处理模块通过传送关于所述数据源已准备好向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传送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来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处理模块通过等待直至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与所述数据源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来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关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已准备好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指示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在所述数据源的直接通信范围内。
28.一种用于在数据接收机处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配置成确定要接收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
表达处理模块,配置成在接收所述多播传输之前,与所述多播群中的数据源无线地传达指示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意图的表达,所述表达基于所述多播群标识符来生成,其中所述表达处理模块通过确定所述数据源不与所述数据接收机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并且等待直至所述数据源与所述数据接收机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来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以及
多播数据处理模块,配置成从所述数据源接收所述多播传输。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通过确定要加入所述多播群来接收所述多播传输。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是在发现信道上被无线地传达的,并且所述多播传输是在不同于所述发现信道的数据信道上被接收的。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处理模块通过传送关于所述数据接收机已准备好从所述数据源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来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处理模块通过接收关于所述数据源已准备好传送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来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切换模块,配置成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数据源的所述指示而切换至非空闲状态并且从所述数据源接收所述多播传输。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关于所述数据源已准备好传送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指示所述数据源在所述数据接收机的直接通信范围内。
34.一种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要发送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
在向所述多播群中的至少一个节点发送所述多播传输之前,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无线地传达指示发起所述多播传输的意图的表达,所述表达基于所述多播群标识符来生成,其中所述用于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节点是否与数据源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以及
接收关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已准备好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至少一个节点的所述指示,切换至非空闲模式并且向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发送所述多播传输。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是在发现信道上被无线地传达的,并且所述多播传输是在不同于所述发现信道的数据信道上被发送的。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包括传送关于所述数据源已准备好向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传送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包括等待直至所述至少一个节点与所述数据源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关于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已准备好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指示所述至少一个节点在所述数据源的直接通信范围内。
39.一种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要接收针对具有多播群标识符的多播群的多播传输;
在接收所述多播传输之前,与所述多播群中的数据源无线地传达指示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意图的表达,所述表达基于所述多播群标识符来生成,其中所述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源不与所述数据接收机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以及
等待直至所述数据源与所述数据接收机同时苏醒以传达所述表达;以及
从所述数据源接收所述多播传输。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要接收所述多播传输包括确定要加入所述多播群。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是在发现信道上被无线地传达的,并且所述多播传输是在不同于所述发现信道的数据信道上被接收的。
4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包括传送关于所述数据接收机已准备好从所述数据源接收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
43.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地传达所述表达包括接收关于所述数据源已准备好传送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进一步执行以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数据源的所述指示而切换至非空闲状态并且从所述数据源接收所述多播传输。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关于所述数据源已准备好传送所述多播传输的指示指示所述数据源在所述数据接收机的直接通信范围内。
CN201380057811.9A 2012-11-07 2013-11-07 在高功率效率的对等方群发现的辅助下的无线网络上多播 Active CN1047700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71,165 2012-11-07
US13/671,165 US9853756B2 (en) 2012-11-07 2012-11-07 Multicast over wireless network with the assistance of power-efficient peer group discovery
PCT/US2013/068865 WO2014074669A1 (en) 2012-11-07 2013-11-07 Multicast over wireless network with the assistance of power-efficient peer group discover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0047A CN104770047A (zh) 2015-07-08
CN104770047B true CN104770047B (zh) 2019-04-23

Family

ID=49679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7811.9A Active CN104770047B (zh) 2012-11-07 2013-11-07 在高功率效率的对等方群发现的辅助下的无线网络上多播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53756B2 (zh)
EP (1) EP2918133B1 (zh)
JP (1) JP6469014B2 (zh)
KR (1) KR20150083882A (zh)
CN (1) CN104770047B (zh)
WO (1) WO20140746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7138B2 (en) * 2013-04-19 2015-08-11 Cellco Partnership Services discovery channel
US10225698B2 (en) * 2014-07-03 2019-03-05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ssage delivery and paging to a group of user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516640B2 (en) 2014-08-01 2016-12-06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edia access control scheduler for a long term evolution unlicensed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462699B2 (en) 2014-09-08 2019-10-2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based multiple access point name suppor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717068B2 (en) 2014-09-09 2017-07-25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cell updates within a small cell cluster for idle mobility in cell paging channel mode
US9730156B1 (en) 2014-11-07 2017-08-0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saving mode enhancement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699725B1 (en) 2014-11-07 2017-07-0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saving mode enhancement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43687B2 (en) 2014-11-09 2017-12-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aware traffic management based wireless authorization
US9686798B1 (en) 2015-01-14 2017-06-20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llision-avoid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621362B2 (en) 2015-02-03 2017-04-1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licy charging and rules function discovery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JP6511875B2 (ja) * 2015-03-09 2019-05-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スイッチ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9832680B2 (en) 2015-03-12 2017-11-28 Intel IP Corporation Dynamic indication map for multicast group and traffic indicat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9303A (zh) * 2007-01-12 2011-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接入点存在广播/多播缓存帧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60581B1 (ko) * 2002-05-18 2008-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캐스트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US7486637B2 (en) * 2002-09-26 2009-02-0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ly managing paging windows and data messages
US8615218B2 (en) * 2003-12-09 2013-12-2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requesting, generating and distributing service-specific traffic encryption key in wireless portable internet system, apparatus for the same, and protocol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050213576A1 (en) * 2004-03-29 2005-09-29 Stephens Adrian P Multicast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7424007B2 (en) 2004-05-12 2008-09-09 Cisco Technology, Inc. Power-save method for 802.11 multicast paging applications
US7301914B2 (en) * 2004-06-15 2007-11-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 multicast message
CN100413370C (zh) * 2004-12-13 2008-08-20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告知指示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64355B (zh) * 2005-03-14 2012-01-11 奥兹摩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增强与无线lan网络的共存的覆盖协议操作无线pan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US7733835B2 (en) * 2005-07-20 2010-06-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US8576846B2 (en) * 2005-10-05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
WO2007099436A2 (en) 2006-02-28 2007-09-07 Nokia Corporation Multicast group address signaling using mac header for power save delivery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124357B2 (en) * 2006-04-20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dia access control for ultra-wide band communication
JP4296191B2 (ja) * 2006-07-26 2009-07-15 株式会社東芝 サーバ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080181154A1 (en) * 2007-01-31 2008-07-3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low powe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 set mode operation
CA2685868A1 (en) * 2007-05-02 2008-11-13 Synapse Wireles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node behavior in a sensor network
US7995508B2 (en) * 2007-12-11 2011-08-09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nergy saving method in wireless network
KR101423337B1 (ko) * 2008-02-22 2014-07-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허가된 주파수 대역을 이용하여 애드 훅 네트워크와 인프라네트워크를 연계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무선단말과 통신 방법
US8804546B2 (en) * 2008-06-13 2014-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interaction between DRX cycles and paging cycles
US8335937B2 (en) * 2009-12-24 2012-12-1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coverability of power saving P2P devices
US9173168B2 (en) 2010-08-23 2015-10-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in an ad hoc network
CN105828277B (zh) * 2010-11-04 2019-06-0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及其方法
US9510061B2 (en) * 2010-12-03 2016-11-29 Arris Enterpris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video
KR101328966B1 (ko) 2010-12-03 2013-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 트래픽을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842832B2 (en) * 2010-12-27 2014-09-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ecurity in muliticast communication
US8848609B2 (en) * 2011-07-26 2014-09-30 Cisco Technology, Inc. Forwarding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link-local multicast to support roaming of wireless mobile client devices
KR101186620B1 (ko) * 2011-08-11 2012-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 데이터를 전송 및 수신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599735B2 (en) * 2011-09-14 2013-12-03 Cisco Technology, Inc. Group addressing for multicast transmissions for power savings at physical layer
GB2497740B (en) * 2011-12-19 2013-12-11 Renesas Mobile Corp Method,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US9100203B2 (en) * 2012-01-12 2015-08-04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IP multicast over multi-chassis trunk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9303A (zh) * 2007-01-12 2011-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接入点存在广播/多播缓存帧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18133B1 (en) 2019-02-20
EP2918133A1 (en) 2015-09-16
US9853756B2 (en) 2017-12-26
JP2016502321A (ja) 2016-01-21
CN104770047A (zh) 2015-07-08
WO2014074669A1 (en) 2014-05-15
US20140126453A1 (en) 2014-05-08
KR20150083882A (ko) 2015-07-20
JP6469014B2 (ja) 2019-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0047B (zh) 在高功率效率的对等方群发现的辅助下的无线网络上多播
CN105556998B (zh) 用于公共安全用d2d广播通信的mac子报头
CN105594150B (zh) 用于lte tdd中的tti集束和半持久调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69859B (zh) 用于在lte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启用对等(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38720B (zh) 用于嵌入到蜂窝系统中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的传送和接收定时
CN105934909B (zh) Lte中的发现信号和网络同步信号设计
CN104322127B (zh) 用于向由家用演进型b节点服务的ue提供d2d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69876B (zh) 用于无线多播和广播的协调式传输速率和信道调度
CN104662830B (zh) 用于促成集中式d2d调度的调度指派和ack/nack报告
CN104081867B (zh) 提供lte设备之间的网络辅助式对等连接建立
CN104272825B (zh) 在lte中实现快速embms信道切换和添加
CN107113617A (zh) 通过以太网为连接的住宅建筑提供LTE语音、互联网和eMBMS服务的机制
CN104737468A (zh) 针对使用d2d的lte中的中继站的新架构
CN104737616B (zh) 用于在基于lte的wwan中的d2d通信期间的表达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56552A (zh) 功率高效的中继站发现协议
CN104641664B (zh) 用于基于寻呼的对等方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JP2017531352A (ja) Mm波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コンテンションをベースにした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のために非対称的能力を利用する方法
CN105284169A (zh) 用于基于内容类型的通信模式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CN105432123B (zh) 用于异步网络部署中的直接发现的方法
CN104170514B (zh) 在本地断开之后重新连接至pdn之前执行eps承载同步
CN106465068B (zh) 发送接收的embms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37516A (zh) 为p2p通信提供网络辅助式密钥协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23628B (zh) 启用slte的调制解调器中用于实现更高吞吐量的主动秩索引管理
CN105580462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发射机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900408A (zh) 用于从wan设备向lan客户端传播sip/p-cscf地址变化的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