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7468A - 针对使用d2d的lte中的中继站的新架构 - Google Patents

针对使用d2d的lte中的中继站的新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7468A
CN104737468A CN201380054471.4A CN201380054471A CN104737468A CN 104737468 A CN104737468 A CN 104737468A CN 201380054471 A CN201380054471 A CN 201380054471A CN 104737468 A CN104737468 A CN 104737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station
uplink
observed
channel interference
sin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44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7468B (zh
Inventor
S·R·塔维伊尔达
E·S·埃斯特韦斯
李君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37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7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7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7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装置经由下行链路资源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向用户装备(UE)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UE接收上行链路数据,以及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该装置还确定观察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中的至少一者。该装置随后基于确定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大于第一阈值或中继站处的上行链路干扰小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来广播中继站可用性。

Description

针对使用D2D的LTE中的中继站的新架构
背景技术
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系统,尤其涉及针对使用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系统的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中的带内中继的架构。
背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收发、和广播等各种电信服务。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用户通信的多址技术。这类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这些多址技术已在各种电信标准中被采纳以提供使不同的无线设备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共同协议。新兴电信标准的一示例是长期演进(LTE)。LTE是对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颁布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增强集。它被设计成通过改善频谱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利用新频谱、以及与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OFDMA、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SC-FDMA以及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的其他开放标准更好地整合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因特网接入。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存在要在LTE技术中进行进一步改进的需要。较佳地,这些改进应当适用于其他多址技术以及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
概述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装置。该装置经由下行链路资源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向用户装备(UE)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UE接收上行链路数据,以及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该装置还确定观察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中的至少一者。该装置随后基于确定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大于第一阈值或中继站处的上行链路干扰小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来广播中继站可用性。
在另一方面,该装置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中继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并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向中继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该装置可以接收对由中继站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SINR的指示,确定至少一个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以及基于由中继站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与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之比来选择用于通信的中继站。该装置还可以接收对由中继站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指示,基于收到的指示来确定该装置与该中继站之间的路径损耗,确定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以及基于该路径损耗和由中继站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第一乘积或者该路径损耗和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第二乘积中的至少一者来选择用于通信的中继站。
附图简述
图1是解说网络架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2是解说接入网的示例的示图。
图3是解说LTE中的DL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4是解说LTE中的UL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5是解说用于用户面和控制面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6是解说接入网中的演进型B节点和用户装备的示例的示图。
图7是解说异构网络中射程扩张的蜂窝区划的示图。
图8是示例性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系统的示图。
图9是解说通信系统中的示例性中继的示图。
图10是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解说示例性设备中的不同模块/装置/组件之间的数据流的概念性数据流图。
图13是解说示例性设备中的不同模块/装置/组件之间的数据流的概念性数据流图。
图14是解说采用处理系统的装置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示图。
图15是解说采用处理系统的装置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示图。
详细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无意表示可实践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配置。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来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众所周知的结构和组件以便避免淡化此类概念。
现在将参照各种装置和方法给出电信系统的若干方面。这些装置和方法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行描述并在附图中由各种框、模块、组件、电路、步骤、过程、算法等(统称为“元素”)来解说。这些元素可使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此类元素是实现成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作为示例,元素、或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元素的任何组合可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系统”来实现。处理器的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的硬件电路以及其他配置成执行本公开中通篇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合适硬件。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软件。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规程、函数等,无论其是用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他术语来述及皆是如此。
相应地,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被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如果被实现在软件中,那么这些功能可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被存储或编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此类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和软盘,其中盘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以上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图1是解说LTE网络架构100的示图。LTE网络架构100可被称为演进型分组系统(EPS)100。EPS 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UE)102、演进型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E-UTRAN)104、演进型分组核心(EPC)110、归属订户服务器(HSS)120以及运营商的IP服务122。EPS可与其他接入网互连,但出于简化起见,那些实体/接口并未示出。如图所示,EPS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本公开中通篇给出的各种概念可被扩展到提供电路交换服务的网络。
E-UTRAN包括演进型B节点(eNB)106和其他eNB 108。eNB 106提供朝向UE 102的用户面和控制面的协议终接。eNB 106可经由回程(例如,X2接口)连接到其他eNB 108。eNB 106也可称为基站、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eNB 106为UE 102提供去往EPC 110的接入点。UE 102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功能设备。UE 102也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
eNB 106通过S1接口连接到EPC 110。EPC 110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12、其他MME 114、服务网关116、以及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18。MME 112是处理UE 102与EPC 11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一般而言,MME 112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所有用户IP分组通过服务网关116来传递,服务网关116自身连接到PDN网关118。PDN网关118提供UE IP地址分配以及其他功能。PDN网关118连接到运营商的IP服务122。运营商的IP服务122可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及PS流送服务(PSS)。
图2是解说LTE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200的示例的示图。在这一示例中,接入网200被划分成数个蜂窝区划(蜂窝小区)202。一个或多个较低功率类eNB 208可具有与这些蜂窝小区202中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交叠的蜂窝区划210。较低功率类eNB 208可以是毫微微蜂窝小区(例如,家用eNB(HeNB))、微微蜂窝小区、微蜂窝小区或远程无线电头端(RRH)。宏eNB 204各自被指派给相应各个蜂窝小区202并且被配置成为蜂窝小区202中的所有UE 206提供去往EPC 110的接入点。在接入网200的这一示例中,没有集中式控制器,但是在替换性配置中可以使用集中式控制器。eNB 204负责所有与无线电有关的功能,包括无线电承载控制、准入控制、移动性控制、调度、安全性、以及与服务网关116的连通性。
接入网200所采用的调制和多址方案可以取决于正部署的特定电信标准而变化。在LTE应用中,在DL上使用OFDM并且在UL上使用SC-FDMA以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者。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从以下详细描述中领会的,本文给出的各种概念良好地适用于LTE应用。然而这些概念可以容易地扩展到采用其他调制和多址技术的其他电信标准。作为示例,这些概念可被扩展到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或超移动宽带(UMB)。EV-DO和UMB是由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颁布的作为CDMA2000标准族的一部分的空中接口标准,并且采用CDMA向移动站提供宽带因特网接入。这些概念还可被扩展到采用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诸如TD-SCDMA)的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采用TDMA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以及采用OFDMA的演进型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和Flash-OFDM。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来自3GPP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3GPP2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所采用的实际无线通信标准和多址技术将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加诸于系统的整体设计约束。
eNB 204可具有支持MIMO技术的多个天线。MIMO技术的使用使得eNB 204能够利用空域来支持空间复用、波束成形和发射分集。空间复用可被用于在相同频率上同时传送不同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可被传送给单个UE 206以提高数据率或传送给多个UE 206以增加系统总容量。这是藉由对每一数据流进行空间预编码(即,应用振幅和相位的比例缩放)并且随后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在DL上传送每一经空间预编码的流来达成的。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带有不同空间签名地抵达(诸)UE 206处,这使得(诸)UE 206中的每个UE 206能够恢复以该UE 206为目的地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流。在UL上,每个UE 206传送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这使得eNB 204能够标识每个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的源。
空间复用一般在信道状况良好时使用。在信道状况不那么有利时,可使用波束成形来将发射能量集中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这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空间预编码以供通过多个天线传输来达成。为了在蜂窝小区边缘处达成良好覆盖,单流波束成形传输可结合发射分集来使用。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将参照在DL上支持OFDM的MIMO系统来描述接入网的各种方面。OFDM是将数据调制到OFDM码元内的数个副载波上的扩频技术。这些副载波以精确频率分隔开。该分隔提供使得接收机能够从这些副载波恢复数据的“正交性”。在时域中,可向每个OFDM码元添加保护区间(例如,循环前缀)以对抗OFDM码元间干扰。UL可以使用经DFT扩展的OFDM信号形式的SC-FDMA来补偿高峰均功率比(PAPR)。
图3是解说LTE中的DL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300。帧(10ms)可被划分成10个相等大小的子帧。每个子帧可包括2个连贯的时隙。可使用资源网格来表示2个时隙,每个时隙包括资源块(RB)。该资源网格被划分成多个资源元素。在LTE中,资源块包含频域中的12个连贯副载波,并且对于每个OFDM码元中的正常循环前缀而言,包含时域中的7个连贯OFDM码元,或即包含84个资源元素。对于扩展循环前缀而言,资源块包含时域中的6个连贯OFDM码元,并具有72个资源元素。如指示为R 302、304的某些资源元素包括DL参考信号(DL-RS)。DL-RS包括因蜂窝小区而异的RS(CRS)(有时也称为共用RS)302以及因UE而异的RS(UE-RS)304。UE-RS 304仅在对应的物理DL共享信道(PDSCH)所映射到的资源块上被传送。由每个资源元素携带的比特数目取决于调制方案。因此,UE接收的资源块越多并且调制方案越高,该UE的数据率就越高。
图4是解说LTE中的UL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400。用于UL的可用资源块可分割成数据区段和控制区段。该控制区段可形成在系统带宽的2个边缘处并且可具有可配置大小。该控制区段中的这些资源块可被指派给UE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该数据区段可包括所有不被包括在控制区段中的资源块。该UL帧结构导致该数据区段包括毗连的副载波,这可允许单个UE被指派该数据区段中的所有毗连副载波。
UE可被指派控制区段中的资源块410a、410b以向eNB传送控制信息。该UE还可被指派数据区段中的资源块420a、420b以向eNB传送数据。该UE可在该控制区段中获指派的资源块上在物理UL控制信道(PUCCH)中传送控制信息。该UE可在该数据区段中获指派的资源块上在物理UL共享信道(PUSCH)中仅传送数据或传送数据和控制信息两者。UL传输可横跨子帧的这两个时时隙并且可跨频率跳跃。
资源块集合可被用于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430中执行初始系统接入并达成UL同步。PRACH 430携带随机序列并且不能携带任何UL数据/信令。每个随机接入前置码占用与6个连贯资源块相对应的带宽。起始频率由网络来指定。即,随机接入前置码的传输被限制于某些时频资源。对于PRACH不存在跳频。PRACH尝试被携带在单个子帧(1ms)中或在数个毗连子帧的序列中,并且UE每帧(10ms)可仅作出单次PRACH尝试。
图5是解说LTE中用于用户面和控制面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示例的示图500。用于UE和eNB的无线电协议架构被示为具有三层:层1、层2和层3。层1(L1层)是最低层并实现各种物理层信号处理功能。L1层将在本文中被称为物理层506。层2(L2层)508在物理层506之上并且负责UE与eNB之间在物理层506之上的链路。
在用户面中,L2层508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510、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子层512、以及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514子层,它们在网络侧上终接于eNB处。尽管未示出,但是UE在L2层508上方可具有若干个上层,包括在网络侧终接于PDN网关118的网络层(例如,IP层)、以及终接于连接的另一端(例如,远端UE、服务器等)处的应用层。
PDCP子层514提供不同无线电承载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复用。PDCP子层514还提供对上层数据分组的报头压缩以减少无线电传输开销,通过将数据分组暗码化来提供安全性,以及提供对UE在各eNB之间的切换支持。RLC子层512提供对上层数据分组的分段和重装、对丢失数据分组的重传、以及对数据分组的重排序以补偿由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造成的脱序接收。MAC子层510提供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复用。MAC子层510还负责在各UE间分配一个蜂窝小区中的各种无线电资源(例如,资源块)。MAC子层510还负责HARQ操作。
在控制面中,用于UE和eNB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对于物理层506和L2层508而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控制面而言没有头部压缩功能。控制面还包括层3(L3层)中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子层516。RRC子层516负责获得无线电资源(即,无线电承载)以及负责使用eNB与UE之间的RRC信令来配置各下层。
图6是接入网中eNB 610与UE 650处于通信的框图。在DL中,来自核心网的上层分组被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675。控制器/处理器675实现L2层的功能性。在DL中,控制器/处理器675提供报头压缩、暗码化、分组分段和重排序、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复用、以及基于各种优先级度量对UE 650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控制器/处理器675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分组的重传、以及对UE 650的信令。
发射(TX)处理器616实现用于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这些信号处理功能包括编码和交织以促成UE 650处的前向纠错(FEC)以及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振幅调制(M-QAM))向信号星座进行的映射。随后经编码和经调制码元被拆分成并行流。每个流随后被映射到OFDM副载波、在时域和/或频域中与参考信号(例如,导频)复用、并且随后使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组合到一起以产生携带时域OFDM码元流的物理信道。该OFDM流被空间预编码以产生多个空间流。来自信道估计器674的信道估计可被用来确定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用于空间处理。该信道估计可以从由UE 650传送的参考信号和/或信道状况反馈推导出来。每个空间流随后经由分开的发射机618TX被提供给一不同的天线620。每个发射机618TX用各自的空间流来调制RF载波以供传输。
在UE 650处,每个接收机654RX通过其相应各个天线652来接收信号。每个接收机654RX恢复出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接收(RX)处理器656。RX处理器656实现L1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RX处理器656对该信息执行空间处理以恢复出以UE 650为目的地的任何空间流。如果有多个空间流以UE 650为目的地,那么它们可由RX处理器656组合成单个OFDM码元流。RX处理器656随后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该OFDM码元流从时域转换到频域。该频域信号对该OFDM信号的每个副载波包括单独的OFDM码元流。通过确定最有可能由eNB 610传送了的信号星座点来恢复和解调每个副载波上的码元、以及参考信号。这些软判决可以基于由信道估计器658计算出的信道估计。这些软判决随后被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出原始由eNB 610在物理信道上传送的数据和控制信号。这些数据和控制信号随后被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659。
控制器/处理器659实现L2层。控制器/处理器可以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660相关联。存储器660可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在UL中,控制器/处理器659提供传输信道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分用、分组重装、去暗码化、报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出来自核心网的上层分组。这些上层分组随后被提供给数据阱662,数据阱662代表L2层之上的所有协议层。各种控制信号也可被提供给数据阱662以进行L3处理。控制器/处理器659还负责使用确收(ACK)和/或否定确收(NACK)协议进行检错以支持HARQ操作。
在UL中,数据源667被用来将上层分组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659。数据源667代表L2层之上的所有协议层。类似于结合由eNB 610进行的DL传输所描述的功能性,控制器/处理器659通过提供报头压缩、暗码化、分组分段和重排序、以及基于由eNB 610进行的无线电资源分配在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进行复用,来实现用户面和控制面的L2层。控制器/处理器659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分组的重传、以及对eNB 610的信令。
由信道估计器658从由eNB 610传送的参考信号或者反馈推导出的信道估计可由TX处理器668用来选择恰适的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促成空间处理。由TX处理器668生成的诸空间流经由分开的发射机654TX提供给不同的天线652。每个发射机654TX用各自的空间流来调制RF载波以供传送。
在eNB 610处以与结合UE 650处的接收机功能所描述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来处理UL传输。每个接收机618RX通过其相应各个天线620来接收信号。每个接收机618RX恢复出被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RX处理器670。RX处理器670可实现L1层。
控制器/处理器675实现L2层。控制器/处理器675可以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676相关联。存储器676可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在UL中,控制/处理器675提供传输信道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分用、分组重组、去暗码化、头部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出来自UE 650的上层分组。来自控制器/处理器675的上层分组可被提供给核心网。控制器/处理器675还负责使用ACK和/或NACK协议进行检错以支持HARQ操作。
图7是解说异构网络中射程扩张的蜂窝区划的示图700。较低功率类eNB(诸如RRH 710b)可具有射程扩张的蜂窝区划703,该射程扩张的蜂窝区划703是通过RRH 710b与宏eNB 710a之间的增强型蜂窝小区间干扰协调以及通过由UE 720执行的干扰消去来得以从蜂窝区划702扩张的。在增强型蜂窝小区间干扰协调中,RRH 710b从宏eNB 710a接收与UE 720的干扰状况有关的信息。该信息允许RRH 710b在射程扩张的蜂窝区划703中为UE 720服务,并且允许RRH 710b在UE 720进入射程扩张的蜂窝区划703时接受UE 720从宏eNB 710a的切换。
图8是示例性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系统的示图。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800包括多个无线设备806、808、810、812。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800可与蜂窝通信系统(诸如举例而言,无线广域网(WWAN))相交叠。无线设备806、808、810、812中的一些可以设备到设备通信形式一起通信,一些可与基站804通信,而一些可进行这两种通信。例如,如图8中所示,无线设备806、808处于设备到设备通信中,而无线设备810、812处于设备到设备通信中。无线设备812还正与基站804通信。
无线设备可替换地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用户装备(UE)、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无线节点、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个其它合适术语。基站可替换地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接入点、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B节点、演进B节点、或某个其它合适术语。
下文中讨论的示例性方法和装置适用于各种无线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中的任一种,诸如举例而言基于FlashLinQ、WiMedia、蓝牙、ZigBee或以IEEE 802.11标准为基础的Wi-Fi的无线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些示例性方法和装置更一般地可适用于各种其它无线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
LTE通信系统可以利用中继站来促成UE与基站之间的通信。目前的中继站类似于基站,并且实质上将UE-基站拆分成两条链路:1)接入链路;和2)回程链路。接入链路是指边缘UE与中继站之间的链路。回程链路是指中继站与基站之间的链路。如果中继站合理地位于理想位置中,则在回程链路上的信令可以比基站与边缘UE之间的实际直接链路上的信令强得多。因此,系统吞吐量被改善。在一方面,D2D技术可被用于LTE通信系统中的中继。这可包括将UE用作中继站,并实现中继站UE与边缘UE之间的新中继架构。
图9是解说通信系统中的示例性中继的示图900。eNB 902与中继站UE 904之间的通信链路可被称为回程链路。中继站UE 904与边缘UE 906之间的通信链路可被称为接入链路。在本公开中,边缘UE可以指在蜂窝小区边缘处的UE。然而,边缘UE还可以指代除了中继站UE以外的任何UE。
在一方面,提供了用于LTE通信系统中的带内中继的架构。对于带内中继,中继站UE 904与边缘UE 906之间的接入链路可以将上行链路频谱(上行链路资源)用于携带上行链路方向或下行链路方向中的话务。此外,对于如由LT中定义的带内中继,接入链路可以与传统的LTE链路相同。这确保了传统UE能够连接至中继站。然而,干扰管理技术可能不适于目前的中继站的高密度和自组织设备到设备(D2D)部署。因此,提供了用于通过将UE用作中继站来进行中继的架构。该架构提供了清白历史(clean-slate)办法来设计协议,并且提供了接入链路与回程链路之间的干扰管理。
在频分双工(FDD)系统的上下文中提供了该架构。如上所提及的,接入链路可以将上行链路资源用于携带上行链路方向或下行链路方向中的话务。中继站UE 904与eNB 902之间的回程链路仍可以是传统的LTE链路。
本公开的架构相对于传统架构具有各种优点。例如,中继站通常在蜂窝小区边缘处使用。因此,如果中继站使用上行链路频谱,则由于中继站对回程链路的干扰被自然管理而实现优点,这是因为中继站远离eNB。在另一示例中,蜂窝系统的下行链路频谱通常比上行链路频谱更为拥塞。因此,通过在中继站链路上将下行链路话务移至上行链路频谱,改善了总体系统性能。在进一步示例中,关于针对下行链路话务的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中继站可以全双工方式操作。因此,中继站可有利地在下行链路频谱上经由回程链路来接收,并且同时,在上行链路频谱上经由接入链路来传送下行链路数据。
在一方面,中继站协议可涉及两个步骤:1)中继站选择;和2)中继。在中继站选择期间,边缘UE可以基于由中继站UE观察到的用于使下行链路回程速率最大化的高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以及边缘UE与中继站UE之间用于确保满意的接入链路速率的低上下行链路干扰来选择中继站UE。
在中继期间,对于下行链路中继,中继站可以在下行链路频谱上从eNB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并使用上行链路频谱来将下行链路数据中继至边缘UE。对于上行链路中继,中继站可以使用上行链路频谱从边缘UE接收上行链路数据,并使用上行链路频谱来将上行链路数据中继至eNB。
图10是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1000。该方法可由中继站(诸如,中继站UE)来执行。在步骤1002,中继站确定由该中继站观察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和/或该中继站处的上行链路干扰。在步骤1004,中继站广播中继站可用性。中继站可用性指示该中继站可用于通信,并且基于确定由该中继站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大于第一阈值和/或该中继站处的上行链路干扰小于第二阈值。
在步骤1006,中继站经由下行链路资源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其后,在步骤1008,中继站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将该下行链路数据从该中继站发送给UE。
在步骤1010,中继站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UE接收上行链路数据。以及在步骤1012,中继站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将该上行链路数据从该中继站发送给基站。
图11是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1100。该方法可由UE来执行。在步骤1102,UE接收对由中继站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SINR的指示。在步骤1104,UE确定由UE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SINR。其后,在步骤1106,UE基于由中继站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与由UE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之比来选择用于通信的中继站。
替换地,在步骤1112,UE接收对由中继站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指示。在步骤1114,UE基于收到的指示来确定UE与中继站之间的路径损耗。其后,在步骤1116,UE确定由UE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在步骤1118,UE可以基于路径损耗和由中继站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来确定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UE还可以基于路径损耗和由UE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来确定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可基于路径损耗和由中继站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乘积来确定。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可基于路径损耗和由UE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乘积来确定。
在步骤1120,UE基于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或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中的至少一者来选择用于通信的中继站。在一方面,中继站仅在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大于第一阈值或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大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时才被选择。
步骤1106或1118之后,在步骤1108,UE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中继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在步骤1110,UE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向中继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图12是解说示例性设备1202中的不同模块/装置/组件之间的数据流的概念性数据流图1200。该设备可以是中继站,诸如中继站UE。该设备包括接收模块1204、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确定模块1206、干扰确定模块1208、中继站可用性确定模块1210、数据处理模块1212、和传输模块1214。
SINR确定模块1210可以确定由该设备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干扰确定模块1208可以确定该设备处的上行链路干扰。传输模块1214可以向eNB 1250或UE 1260广播中继站可用性。中继站可用性指示该设备可用于通信,并且基于由中继站可用性确定模块1210确定由该设备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大于第一阈值和/或该设备处的上行链路干扰小于第二阈值。
数据处理模块1212可以通过接收模块1204经由下行链路资源从eNB1250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其后,数据处理模块1212可以通过传输模块1214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向UE 1260发送下行链路数据。数据处理模块1212还可以通过接收模块1204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UE 1260接收上行链路数据。相应地,数据处理模块1212可以通过传输模块1214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向eNB 1250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图13是解说示例性设备1302中的不同模块/装置/组件之间的数据流的概念性数据流图1300。该设备可以是UE。该设备包括接收模块1304、SINR确定模块1306、中继站选择模块1308、路径损耗确定模块1310、干扰确定模块1312、数据处理模块1314、和传输模块1316。
接收模块1304接收对由中继站1360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SINR的指示。SINR确定模块1306确定由该设备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SINR。其后,中继站选择模块1308基于由中继站1360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与由该设备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之比来选择用于通信的中继站1360。
替换地,接收模块1304接收对由中继站1360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指示。路径损耗确定模块1310基于收到的指示来确定该设备与中继站1360之间的路径损耗。其后,干扰确定模块1312确定由该设备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中继站选择模块1308可以基于路径损耗和由中继站1360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来确定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中继站选择模块1308还可以基于路径损耗和由该设备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来确定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可基于路径损耗和由中继站1360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乘积来确定。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可基于路径损耗和由该设备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乘积来确定。
中继站选择模块1308基于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或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中的至少一者来选择用于通信的中继站1360。在一方面,中继站1360仅在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大于第一阈值或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大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时才被选择。
随后,数据处理模块1314通过接收模块1304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中继站1360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数据处理模块还通过传输模块1316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向中继站1360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该设备可包括执行图10-11的前述流程图中的算法的每个步骤的附加模块。由此,图10-11的前述流程图中的每个步骤可由模块来执行,并且该设备可包括那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各模块可以是专门配置成实施所述过程/算法的一个或多个硬件组件、由配置成执行所述过程/算法的处理器实现、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由处理器实现、或其某个组合。
图14是解说采用处理系统1414的设备1202'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示图1400。处理系统1414可实现成具有由总线1424一般化地表示的总线架构。取决于处理系统1414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1424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1424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硬件模块(由处理器1404、模块1204、1206、1208、1210、1212、1214和计算机可读介质1406表示)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1424还可链接各种其它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这些电路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且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处理系统1414可耦合至收发机1410。收发机1410被耦合至一个或多个天线1420。收发机1410提供用于通过传输介质与各种其它设备通信的手段。处理系统1414包括耦合至计算机可读介质1404的处理器1406。处理器1404负责一般性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406上的软件。该软件在由处理器1404执行时使处理系统1414执行上文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1406还可被用于存储由处理器1404在执行软件时操纵的数据。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模块1204、1206、1208、1210、1212和1214中的至少一个模块。各模块可以是在处理器1404中运行的软件模块、驻留/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406中的软件模块、耦合至处理器1404的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其某种组合。处理系统1414可以是UE 650的组件且可包括存储器660和/或TX处理器668、RX处理器656、和控制器/处理器659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1202/1202’包括用于在中继站处经由下行链路资源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装置;用于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中继站向用户装备(UE)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的装置;用于在中继站处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UE接收上行链路数据的装置;用于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中继站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装置;用于确定由中继站观察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中继站处的上行链路干扰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确定由中继站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大于第一阈值或中继站处的上行链路干扰小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来广播中继站可用性的装置。
前述装置可以是设备1202和/或设备1202'的处理系统1414中被配置成执行由前述装置叙述的功能的前述模块中的一者或多者。如前文所述,处理系统1414可包括TX处理器668、RX处理器656、以及控制器/处理器659。如此,在一种配置中,前述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由前述装置所述的功能的TX处理器668、RX处理器656、以及控制器/处理器659。
图15是解说采用处理系统1514的设备1302'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示图1500。处理系统1514可实现成具有由总线1524一般化地表示的总线架构。取决于处理系统1514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1524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1524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硬件模块(由处理器1504、模块1304、1306、1308、1310、1312、1314、1316和计算机可读介质1506表示)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1524还可链接各种其它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这些电路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且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处理系统1514可耦合至收发机1510。收发机1510被耦合至一个或多个天线1520。收发机1510提供用于通过传输介质与各种其它设备通信的手段。处理系统1514包括耦合至计算机可读介质1504的处理器1506。处理器1504负责一般性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506上的软件。该软件在由处理器1504执行时使处理系统1514执行上文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1506还可被用于存储由处理器1504在执行软件时操纵的数据。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模块1304、1306、1308、1310、1312、1314和1316中的至少一个模块。各模块可以是在处理器1504中运行的软件模块、驻留/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506中的软件模块、耦合至处理器1504的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其某种组合。处理系统1514可以是UE 650的组件且可包括存储器660和/或TX处理器668、RX处理器656、和控制器/处理器659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1302/1302’包括用于在用户装备(UE)处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中继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装置;用于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向中继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装置;用于接收对由中继站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指示的装置;用于确定由UE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SINR的装置;用于基于由中继站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与由UE观察到的下行链路SINR之比来选择用于通信的中继站的装置;用于接收对由中继站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指示的装置;用于基于收到的指示来确定UE与中继站之间的路径损耗的装置;用于确定由UE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路径损耗和由中继站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第一乘积或路径损耗和由UE观察到的的上行链路干扰的第二乘积中的至少一者来选择用于通信的中继站的装置。
前述装置可以是设备1302和/或设备1302'的处理系统1514中被配置成执行由前述装置叙述的功能的前述模块中的一者或多者。如前文所述,处理系统1514可包括TX处理器668、RX处理器656、以及控制器/处理器659。如此,在一种配置中,前述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执行由前述装置所述的功能的TX处理器668、RX处理器656、以及控制器/处理器659。
应理解,所公开的过程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是示例性办法的解说。应理解,基于设计偏好,可以重新编排这些过程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此外,一些步骤可被组合或被略去。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次序呈现各种步骤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被限定于所呈现的具体次序或层次。
提供之前的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改动将容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白,并且在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示出的方面,而是应被授予与语言上的权利要求相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对要素的单数形式的引述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并非旨在表示“有且仅有一个”,而是“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某个”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种方面的要素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前或今后所知的所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通过引述被明确纳入于此,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内容都并非旨在贡献给公众,无论这样的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书中被显式地叙述。没有任何权利要求元素应被解释为装置加功能,除非该元素是使用短语“用于……的装置”来明确叙述的。

Claims (36)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中继站处经由下行链路资源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以及
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将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从所述中继站发送给用户装备(U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中继站处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从所述UE接收上行链路数据;以及
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将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从所述中继站发送给所述基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所述中继站处的上行链路干扰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基于确定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大于第一阈值或所述中继站处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小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来广播中继站可用性。
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用户装备(UE)处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中继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以及
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向所述中继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对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指示;
确定由所述UE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SINR;以及
基于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下行链路SINR与由所述UE观察到的所述下行链路SINR之比来选择用于通信的所述中继站。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对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指示;
基于收到的指示来确定所述UE与所述中继站之间的路径损耗;
确定由所述UE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
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来确定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
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UE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来确定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以及
基于所述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或所述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中的至少一者来选择用于通信的所述中继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是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的乘积来确定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是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UE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的乘积来确定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仅在所述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大于第一阈值或所述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大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时才被选择。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在中继站处经由下行链路资源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装置;以及
用于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将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从所述中继站发送给用户装备(UE)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所述中继站处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从所述UE接收上行链路数据的装置;以及
用于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将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从所述中继站发送给所述基站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确定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所述中继站处的上行链路干扰中的至少一者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确定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大于第一阈值或所述中继站处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小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来广播中继站可用性的装置。
1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在用户装备(UE)处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中继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装置;以及
用于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向所述中继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接收对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指示的装置;
用于确定由所述UE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SINR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下行链路SINR与由所述UE观察到的所述下行链路SINR之比来选择用于通信的所述中继站的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接收对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指示的装置;
用于基于收到的指示来确定所述UE与所述中继站之间的路径损耗的装置;
用于确定由所述UE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来确定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UE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来确定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或所述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中的至少一者来选择用于通信的所述中继站的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是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的乘积来确定的。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是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UE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的乘积来确定的。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仅在所述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大于第一阈值或所述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大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时才被选择。
1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
在中继站处经由下行链路资源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以及
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将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从所述中继站发送给用户装备(UE)。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进一步被配置成:
在所述中继站处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从所述UE接收上行链路数据;以及
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将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从所述中继站发送给所述基站。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进一步被配置成:
确定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所述中继站处的上行链路干扰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基于确定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大于第一阈值或所述中继站处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小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来广播中继站可用性。
2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被配置成:
在用户装备(UE)处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中继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以及
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向所述中继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进一步被配置成:
接收对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指示;
确定由所述UE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SINR;以及
基于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下行链路SINR与由所述UE观察到的所述下行链路SINR之比来选择用于通信的所述中继站。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进一步被配置成:
接收对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指示;
基于收到的指示来确定所述UE与所述中继站之间的路径损耗;
确定由所述UE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
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来确定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
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UE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来确定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以及
基于所述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或所述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中的至少一者来选择用于通信的所述中继站。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是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的乘积来确定的。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是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UE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的乘积来确定的。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仅在所述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大于第一阈值或所述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大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时才被选择。
2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中继站处经由下行链路资源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以及
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将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从所述中继站发送给用户装备(UE)。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所述中继站处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从所述UE接收上行链路数据;以及
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将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从所述中继站发送给所述基站。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确定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或所述中继站处的上行链路干扰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基于确定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大于第一阈值或所述中继站处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小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来广播中继站可用性。
3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用户装备(UE)处经由上行链路资源从中继站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以及
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向所述中继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接收对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的指示;
确定由所述UE观察到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SINR;以及
基于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下行链路SINR与由所述UE观察到的所述下行链路SINR之比来选择用于通信的所述中继站。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接收对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的指示;
基于收到的指示来确定所述UE与所述中继站之间的路径损耗;
确定由所述UE观察到的上行链路干扰;
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来确定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
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UE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来确定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以及
基于所述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或所述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中的至少一者来选择用于通信的所述中继站。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是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中继站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的乘积来确定的。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是基于所述路径损耗和由所述UE观察到的所述上行链路干扰的乘积来确定的。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仅在所述接入链路上行链路速率大于第一阈值或所述接入链路下行链路速率大于第二阈值中的至少一者时才被选择。
CN201380054471.4A 2012-10-19 2013-10-18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047374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56,268 US9019841B2 (en) 2012-10-19 2012-10-19 Architecture for relays in LTE using D2D
US13/656,268 2012-10-19
PCT/US2013/065739 WO2014063091A1 (en) 2012-10-19 2013-10-18 New architecture for relays in lte using d2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7468A true CN104737468A (zh) 2015-06-24
CN104737468B CN104737468B (zh) 2018-07-13

Family

ID=49552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4471.4A Active CN104737468B (zh) 2012-10-19 2013-10-18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19841B2 (zh)
EP (1) EP2909952B1 (zh)
JP (1) JP2016500225A (zh)
KR (1) KR102057556B1 (zh)
CN (1) CN104737468B (zh)
WO (1) WO201406309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0204A (zh) * 2015-08-14 2015-11-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6817758A (zh) * 2015-11-30 2017-06-0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用户设备和远程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7211339A (zh) * 2015-08-12 201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0530B (zh) * 2012-10-24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JP2014090380A (ja) * 2012-10-31 2014-05-15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129928B2 (en) * 2012-12-14 2018-11-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E fountain relay based network
US20160037568A1 (en) * 2013-03-29 2016-02-04 Sami-Jukka Hakol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with a network
US9967892B2 (en) * 2014-01-26 2018-05-08 Lg Electronics Inc.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vice-to-device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72073B2 (en) 2014-07-18 2020-09-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56914B2 (en) 2014-09-26 2020-08-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roadcast resource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797578A (zh) * 2014-10-24 2017-05-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US9992806B2 (en) * 2015-01-15 2018-06-05 Intel IP Corporation Public safety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using a UE-to-UE relay
CN107409103A (zh) 2015-04-16 2017-11-28 安德鲁无线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以太网数据网络的移动无线电信号分布系统的上行链路信号组合器
CN107409292B (zh) * 2015-05-14 2021-04-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边链路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6304258A (zh) * 2015-05-15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选择及发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04373A (zh) * 2015-05-15 2017-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US10681678B2 (en) * 2015-05-16 2020-06-09 Lg Electronics Inc. Device to-device (D2D) operation method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method
EP3627723A1 (en) 2015-07-24 2020-03-2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prose relay ue activation
US10383136B2 (en) 2015-08-24 201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 apparatus for backhaul and access link scheduling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etwork and synchronized networks
US10148340B1 (en) 2016-03-30 2018-12-0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ulti-core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serve wireless relays and user equipment
US9986553B1 (en) 2016-09-27 2018-05-29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signaling between wireless e-Node-B base stations over device-to-device (D2D) user equipment (UE) groups
CA3052787A1 (en) * 2017-02-06 2018-08-09 Altiostar Networks, Inc. Multi-technology aggregation architecture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DE102017210668A1 (de) * 2017-06-23 2018-12-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ommunikationsnetzwerk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Kommunikationsnetzwerkes
US10631346B2 (en) * 2017-08-08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ng remote and local data in a wireless fronthaul
EP3753343A4 (en) * 2018-02-16 2021-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CEDURE AND SYSTEM FOR SCHEDULED UPLINK TRANSMISSION TO REMOVE CHANNEL INTERFEREN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A COORDINATION INDICATOR
KR20200084681A (ko) 2019-01-03 2020-07-13 주식회사 베라텍 Usb 인터페이스를 구비한 멀티모드/멀티밴드 스몰셀 안테나 시스템
US11800599B2 (en) 2020-04-03 2023-10-2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discovering and selecting relay user equipme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706828B2 (en) 2020-09-15 2023-07-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erminal relay
CN113395738B (zh) * 2021-08-18 2021-11-30 南京天际易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星地融合网络的传输链路确定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5001560B (zh) * 2022-04-13 2023-05-12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星地融合中继网络传输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796A (zh) * 2006-09-08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系统中的上行资源复用方法
CN101146263A (zh) * 2006-08-18 2008-03-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于再利用无线网络中的无线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86466A (zh) * 2008-09-28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子信道共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46501B1 (ko) * 2002-05-27 2007-08-07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송신국, 수신국, 중계국, 통신 경로결정 방법 및 통신 경로 결정 프로그램
JP4652846B2 (ja) * 2004-03-11 2011-03-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中継方法
KR101002903B1 (ko) * 2005-11-07 2010-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홉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빙 노드 결정 방법
US7917149B2 (en) * 2006-08-18 2011-03-29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using wireless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GB2440983A (en) * 2006-08-18 2008-02-20 Fujitsu Ltd Wireless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JPWO2008146469A1 (ja) * 2007-05-22 2010-08-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中継局装置および中継送信方法
CN101505206B (zh) 2008-02-04 2013-03-1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模拟网络编码的中继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8331280B2 (en) * 2008-05-30 2012-12-1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relay selection
US9072060B2 (en) * 2008-06-03 2015-06-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ower control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US8798526B2 (en) * 2008-06-27 2014-08-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d processing signals from a source station and relay stations
WO2010057521A1 (en) 2008-11-18 2010-05-27 Nokia Corporation Relay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310354B2 (ja) * 2009-07-23 2013-10-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および中継装置
EP3860280A1 (en) * 2010-06-04 2021-08-04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tus
US8515427B2 (en) 2010-06-28 2013-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utilization measurements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136953B2 (en) 2010-08-03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918692B2 (en) 2010-12-16 2014-12-23 Powerwave Technologies S.A.R.L. Data throughput for cell-edge users in a LTE network using down-link repeaters and up link HARQ relays
WO2013013288A1 (en) * 2011-07-26 2013-01-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device for a smart relay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6263A (zh) * 2006-08-18 2008-03-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于再利用无线网络中的无线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CN101141796A (zh) * 2006-09-08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系统中的上行资源复用方法
CN101686466A (zh) * 2008-09-28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子信道共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330769A1 (en) * 2008-09-28 2011-06-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haring sub-channel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1339A (zh) * 2015-08-12 201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7211339B (zh) * 2015-08-12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0779284B2 (en) 2015-08-12 2020-09-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5050204A (zh) * 2015-08-14 2015-11-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17028378A1 (zh) * 2015-08-14 2017-02-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5050204B (zh) * 2015-08-14 2019-06-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6817758A (zh) * 2015-11-30 2017-06-0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用户设备和远程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12158A1 (en) 2014-04-24
WO2014063091A1 (en) 2014-04-24
KR102057556B1 (ko) 2019-12-19
EP2909952A1 (en) 2015-08-26
JP2016500225A (ja) 2016-01-07
CN104737468B (zh) 2018-07-13
KR20150060998A (ko) 2015-06-03
US9019841B2 (en) 2015-04-28
EP2909952B1 (en)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7468A (zh) 针对使用d2d的lte中的中继站的新架构
CN104756552B (zh) 功率高效的中继站发现协议
CN103999491B (zh) 对lte中的频率间/rat间测量和embms进行优先级排序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94150B (zh) 用于lte tdd中的tti集束和半持久调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62830B (zh) 用于促成集中式d2d调度的调度指派和ack/nack报告
CN102668668B (zh) 先进lte中依赖于子帧的传输模式
CN102907157B (zh) 用于根据测量报告推断用户设备干扰抑制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69859A (zh) 用于在lte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启用对等(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84169A (zh) 用于基于内容类型的通信模式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66048B (zh) 用于实现服务蜂窝小区干扰抑制的信令
CN104838720A (zh) 用于嵌入到蜂窝系统中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的传送和接收定时
CN104322126A (zh) 确定用于d2d通信的可用资源
CN104247540A (zh) 多无线单元共存
CN104335647A (zh) 用于向参与d2d通信的设备提供发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25033A (zh) 用于选择hd语音(volte)呼叫优先于cs语音呼叫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2668A (zh) Lte中的自适应天线管理
CN104769876B (zh) 用于无线多播和广播的协调式传输速率和信道调度
CN104025674A (zh) 协调式多点传输方案中用于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和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65130A (zh) 接入点设计中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资源划分
CN105210445A (zh) 用于处于连通模式时的不连续接收状态的装置和方法
CN105637945A (zh) Lte中的探通参考信号和邻近性检测
CN104322127A (zh) 用于向由家用演进型b节点服务的ue提供d2d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19719A (zh) 针对混合宏-毫微微基站下行链路的混合干扰对准
CN105432123A (zh) 用于异步网络部署中的直接发现的方法
CN105474566B (zh) 用于限制干扰控制信道调度以简化盲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