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4900A - 移动终端的底座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4900A
CN104754900A CN201310753772.8A CN201310753772A CN104754900A CN 104754900 A CN104754900 A CN 104754900A CN 201310753772 A CN201310753772 A CN 201310753772A CN 104754900 A CN104754900 A CN 104754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blic plug
plate
base
usb public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537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4900B (zh
Inventor
李桂龙
曾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537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4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4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4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4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4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底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贯穿的开口;靠板,所述靠板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USB母头,所述USB母头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开口对应;以及USB公插头组件,所述USB公插头组件与所述USB母头相连,所述USB公插头组件可枢转地穿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靠板的前方以使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的上端靠近或远离所述靠板。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底座,无需取下保护套就可以将移动终端插在底座上,操作方便且不易刮伤移动终端表面,而且,由于USB公插头组件与靠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适用于各种规格的移动终端,进而扩大了底座的使用范围。另外,底座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底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底座。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底座不适合带有保护套的移动终端,从而在插上移动终端时容易刮伤移动终端的表面。另外,由于不同的移动终端的厚度各不相同,且移动终端的USB口的朝向也不相同,使得底座的使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底座,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座适合带有保护套的移动终端,从而不易刮伤移动终端的表面,且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移动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贯穿的开口;靠板,所述靠板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USB母头,所述USB母头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开口对应;以及USB公插头组件,所述USB公插头组件与所述USB母头相连,所述USB公插头组件可枢转地穿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靠板的前方以使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的上端靠近或远离所述靠板。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底座,无需取下保护套就可以将移动终端插在底座上,操作方便且不易刮伤移动终端表面,而且,由于USB公插头组件与靠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适用于各种规格的移动终端,进而扩大了底座的使用范围。另外,底座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USB公插头组件通过枢转结构可枢转地穿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其中所述枢转结构包括:第一枢转件,所述第一枢转件设在所述壳体上;和第二枢转件,所述第二枢转件设在所述USB公插头组件上,所述第二枢转件与所述第一枢转件配合以使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的上端绕所述第二枢转件转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枢转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设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每个所述侧板上形成有枢转孔,所述第二枢转件为枢转轴,所述枢转轴连接在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的底部且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两个枢转孔,所述枢转轴与所述枢转孔配合以使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绕所述枢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第二枢转件的后方或前方,所述第二枢转件的底部设有第二挡板,其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被构造成向前常推动或常拉动所述第二挡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第二枢转件的后方,所述第一挡板的前表面上设有向前凸出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挡板的后表面上设有向后凸出的第二凸起,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所述弹簧向前常推动所述第二挡板。
具体地,所述第二枢转件的顶部设有卡合板,所述USB公插头组件包括:USB公插头,所述USB公插头设在所述卡合板的顶部;PCB板,所述PCB板设在所述USB公插头和所述卡合板之间,所述USB公插头连接在所述PCB板上;以及支架,所述支架罩设在所述PCB板上,所述支架上具有彼此间隔开且向下延伸的至少两个卡扣,至少两个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合板扣合以将所述USB公插头连接在所述第二枢转件上,所述USB公插头的上端穿过所述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邻近所述卡合板的边缘设置,所述PCB板的侧壁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两个限位槽,所述两个限位槽分别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与限位件配合,所述USB公插头相对于所述卡合板在第一转动位置和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可水平转动,所述PCB板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槽配合、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另一个所述限位槽配合。
可选地,所述PCB板的下表面和所述卡合板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壁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设在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的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座进一步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USB公插头组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形成有贯穿的通孔,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两个硅胶垫,所述两个硅胶垫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分别位于所述通孔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撑板,所述靠板的底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伸入所述壳体内且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支撑板上。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的底座进一步包括:凸筋,所述凸筋设在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和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沿前后方向彼此间隔开地形成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上。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底座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手机;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底座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底座的爆炸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底座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上盖和支架;
图7是图6中圈示的B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底座的另一个示意图,其中USB公插头和PCB板相对于卡合板旋转180°;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底座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手机;
图10是图9中圈示的C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底座;
1:壳体;11:上盖;111:开口;112:通孔;113:第三挡板;
12:底板;121:第一挡板;1211:第一凸起;13:穿孔;
14:支撑板;141:凹槽;
2:靠板;21:移动板;211:凸筋;
3:USB母头;31:USB公插头;32:PCB板;321:限位槽;
33:支架;331:卡扣;
41:侧板;411:枢转孔;
42:枢转轴;421:第二挡板;4211:第二凸起;
422:卡合板;4221:限位件;4222:凸台;
423:连接板;
5:弹簧;6:配重块;7:硅胶垫;8:线缆;
200: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前方”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前方和斜前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底座100,底座100可以用于支撑移动终端例如手机200,并为其充电或进行通信。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底座100用于手机200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底座100还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移动终端,例如平板电脑等。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底座100,包括壳体1、靠板2、USB母头3以及USB公插头组件。
壳体1上形成有贯穿的开口111。靠板2设在壳体1的顶部。USB母头3设在壳体1内,且USB母头3与开口111对应。例如在图1、图2、图4、图6-图8的示例中,壳体1包括上盖11和底板12,上盖11的底部敞开,底板12设在上盖11的底部且与上盖11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开口111贯穿上盖11的后侧壁,USB母头3连接在上盖11的后侧壁上,例如上盖11的后侧壁上对应开口111的位置形成有后侧敞开的安装部,USB母头3可以安装在安装部内,靠板2可以从上盖11的顶部竖直向上延伸,从而手机200的背面可以靠放在靠板2的前表面上,进一步地,靠板2上部的前表面被构造成从下到上逐渐向后倾斜的斜面,当放置在壳体1上的手机200需要充电或者与外部进行通信时,可以通过外部的数据线将USB母头3与电源或电脑连接,从而实现对手机200进行充电或通信的功能。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开口111还可以贯穿上盖11的左侧壁、右侧壁或前侧壁,或者贯穿上盖11的顶壁(图未示出)。
可选地,上盖11和底板12均为PC(聚碳酸酯)件。也就是说,上盖11和底板12可以分别采用PC材料制成,从而底座100具有强度高、耐磨等优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的尺寸、形状等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适应不同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200的规格。
USB公插头组件与USB母头3相连。USB公插头组件可枢转地穿设在壳体1的顶部,且USB公插头组件位于靠板2的前方以使USB公插头组件的上端靠近或远离靠板2。例如在图1、图2和图5的示例中,上盖11的顶部形成有贯穿的通孔112,通孔112位于靠板2的前方,USB公插头组件的上端穿过通孔112,从而手机200上相应的接口适于插接在USB公插头组件的上端,USB公插头组件可以通过线缆8与USB母头3连接,当USB母头3连接外接线时,可以与电脑通信或进行充电,USB公插头组件可以绕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轴线转动,从而可以调节USB公插头组件的上端与靠板2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200等进行充电或者通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底座100,无需取下保护套就可以将移动终端例如手机200插在底座100上,操作方便且不易刮伤手机200表面,而且,由于USB公插头组件与靠板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手机200,进而扩大了底座100的使用范围。另外,底座100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成本低。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6-图8所示,USB公插头组件通过枢转结构可枢转地穿设在壳体1的顶部,其中枢转结构包括: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第一枢转件设在壳体1上。第二枢转件设在USB公插头组件上,第二枢转件与第一枢转件配合以使USB公插头组件的上端绕第二枢转件转动。具体地,第一枢转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两个侧板41,两个侧板41设在壳体1的底壁上,每个侧板41上形成有枢转孔411,第二枢转件为枢转轴42,枢转轴42连接在USB公插头组件的底部,枢转轴4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枢转孔411,枢转轴42与枢转孔411配合以使USB公插头组件绕枢转轴42转动。
例如在图3、图4、图6-图8的示例中,两个侧板41均设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且从底板12的上表面竖直向上延伸,两个侧板41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间隔开,每个侧板41上形成有一个枢转孔411,枢转孔411沿左右方向贯穿相应的侧板41的上部,进一步地,枢转孔411的顶部敞开,从而枢转轴42可以方便地安装在枢转孔411内,可选地,枢转轴42可以通过连接板423连接在USB公插头组件的底部,枢转轴42可以在枢转孔411内转动,从而可以带动USB公插头组件绕着枢转轴42的中心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壳体1内设有第一挡板121,第一挡板121设在第二枢转件的后方或前方,第二枢转件的底部设有第二挡板421,其中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421之间设有弹簧5,弹簧5被构造成向前常推动或常拉动第二挡板421。
也就是说,第二挡板421设在第二枢转件的底部,当第一挡板121设在第二枢转件的后方时,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421之间的弹簧5可以向前常推动第二挡板421,此时,“常推动”可以理解为弹簧5的前端一直止抵第二挡板421的后表面,换言之,无论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421之间的距离如何变化,弹簧5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弹簧5对第二挡板421始终有一个向前的推力,从而使得USB公插头组件上的手机200背面始终紧靠在靠板2上。
当第一挡板121设在第二枢转件的前方时,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421之间的弹簧5可以向前常拉动第二挡板421,此时,“常拉动”可以理解为弹簧5一直处于拉伸状态,弹簧5对第二挡板421始终有一个向前的拉力,从而使得USB公插头组件上的手机200背面始终紧靠在靠板2上。
可选地,第一挡板121设在第二枢转件的后方,第一挡板121的前表面上设有向前凸出的第一凸起1211,第二挡板421的后表面上设有向后凸出的第二凸起4211,弹簧5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凸起1211和第二凸起4211上,弹簧5向前常推动第二挡板421。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第二挡板421设在枢转轴42的底部,第二挡板421从枢转轴42的底部向下延伸,第一挡板121设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且位于第二挡板421的后方,第一挡板121从底板12的上表面竖直向上延伸,第一凸起1211由第一挡板121前表面的上部的一部分向前凸出而形成,第二凸起4211由第二挡板421的后表面的一部分向后凸出而形成,第一凸起1211和第二凸起4211可以均为圆柱形凸起,弹簧5的前后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二凸起4211和第一凸起1211上,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弹簧5可以沿其轴向拉伸或压缩,进一步保证了手机200背面可以紧靠在靠板2上。可选地,第一凸起1211、第二凸起4211分别与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421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8所示,第二枢转件的顶部设有卡合板422,USB公插头组件包括:USB公插头31、PCB板32以及支架33,USB公插头31设在卡合板422的顶部。PCB板32设在USB公插头31和卡合板422之间,USB公插头31连接在PCB板32上。支架33罩设在PCB板32上,支架33上具有彼此间隔开且向下延伸的至少两个卡扣331,至少两个卡扣331与卡合板422扣合以将USB公插头31连接在第二枢转件上,USB公插头31的上端穿过支架33。
例如在图2、图3、图6-图8的示例中,卡合板422设在枢转轴42的顶部,卡合板422大体为圆盘形,连接板423连接在卡合板422和枢转轴42之间,安装时,可以先将USB公插头31焊接固定在PCB板32上,然后将安装有USB公插头31的PCB板32通过支架33和卡合板422的配合固定在支架33上,具体地,通过支架33上的卡扣331结构将安装有USB公插头31的PCB板32连接在支架33和卡合板422之间,支架33的底部敞开,支架33大体为圆柱体形,支架33的顶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安装孔以使USB公插头31的上端穿过,支架33的边缘具有竖直向下延伸出的四个卡扣331,四个卡扣331在支架33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每个卡扣331上均具有卡口,卡口设在卡扣331的底部且从卡扣331的底部朝向支架33中心的方向延伸,支架33和卡合板422装配到位后,卡合板422的下表面与卡口的上表面相止抵,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卡合板422脱出。
进一步地,参照图6-图8,卡合板422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件4221,限位件4221邻近卡合板422的边缘设置,PCB板32的侧壁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两个限位槽321,两个限位槽321分别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与限位件4221配合,USB公插头31相对于卡合板422在第一转动位置(例如图6中所示的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例如图8中所示的位置)之间可水平转动,PCB板32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限位件4221与其中一个限位槽321配合、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限位件4221与另一个限位槽321配合。
例如在图7的示例中,限位件4221为限位柱,限位柱大体为圆柱体形,限位件4221从卡合板422的上表面竖直向上延伸,限位件4221邻近卡合板422的边缘布置,PCB板32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且第一板的直径小于第二板的直径,第一板和第二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一板的直边和第二板的直边相连且同轴布置,两个限位槽321均形成在第二板的直边上且分别位于第一板的两侧,两个限位槽321关于第一板的中心轴线对称,USB公插头组件可以相对于卡合板422刚好旋转180°,从而底座100可以用于具有不同朝向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200,在将手机200插上底座100进行操作例如玩游戏、看电影时,无论手机200本身的USB朝向如何,均可以保证手机200的屏幕朝前,极大了方便了用户操作。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限位件4221还可以为限位板,相应地,限位槽321形成为与限位板的形状相适配的形状(图未示出)。
可选地,如图3和图7所示,PCB板32的下表面和卡合板422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台4222。也就是说,凸台4222可以仅形成在PCB板32的下表面上,或者仅形成在卡合板422的上表面上,或者同时形成在PCB板32的下表面和卡合板422的上表面上。需要理解的是,凸台4222的数量、形状以及尺寸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例如在图3和图7的示例中,凸台4222为三个,三个凸台4222均设在卡合板422的上表面上,每个凸台4222与卡合板422中心之间的距离和限位件4221与卡合板422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每相邻的两个凸台4222之间的夹角为90°。由此,通过设置凸台4222,可以减小PCB板32的下表面和卡合板422的上表面之间的摩擦,且减小了USB公插头组件转动时的噪音。
进一步地,壳体1的顶壁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三挡板113,第三挡板113设在USB公插头组件的后方。例如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USB公插头组件设在壳体1的前侧,第三挡板113从上盖11的顶壁竖直向下延伸且位于通孔112的后侧,当USB公插头31逐渐向后靠近第三挡板113时,支架33的后部可以与第三挡板113紧靠,防止USB公插头31继续向后靠近,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枢转轴42过度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底座100进一步包括:配重块6,配重块6设在壳体1内,且配重块6与USB公插头组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如图2、图4、图6和图8所示,配重块6设在底板12上且位于底板12的后部,从而可以防止手机200重心过高,引起底座100倾覆。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5,壳体1进一步包括:两个硅胶垫7,两个硅胶垫7设在壳体1的顶部,且两个硅胶垫7分别位于通孔112的左右两侧,手机200插在通孔112处的USB公插头31上后,手机200底部的左右两侧可以分别支撑在两个硅胶垫7上,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手机200直接与底座100的上表面接触而出现磨损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有支撑板14,靠板2的底部设有移动板21,移动板21伸入壳体1内,且移动板21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支撑板14上。例如在图9的示例中,支撑板14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在壳体1内的顶壁上,支撑板14与壳体1的顶壁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一定距离,壳体1的顶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穿孔13,靠板2的下端适于穿过该穿孔13支撑在支撑板14的上表面上,具体地,移动板21设在靠板2的底面上,可选地,移动板21与靠板2一体成型,安装到位后,移动板21的底面与支撑板14的上表面接触,这样移动板21可以在支撑板14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滑动,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厚度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可选地,移动终端的底座100进一步包括:凸筋211和多个凹槽141,凸筋211设在移动板21的底部,多个凹槽141沿前后方向彼此间隔开地形成在支撑板14的上表面上。参照图9和图10,凸筋211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支撑板14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三个凹槽141,每个凹槽141均沿左右方向延伸,通过凸筋211与凹槽141的配合,可以将靠板2定位在相应的位置,从而手机的背面可以更好地靠贴在靠板2的前表面上。需要理解的是,凸筋211和凹槽141的数量、形状以及相邻的两个凹槽141之间彼此间隔开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凸筋211还可以设在支撑板14的上表面上,多个凹槽141形成在移动板21的底部(图未示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贯穿的开口;
靠板,所述靠板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
USB母头,所述USB母头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开口对应;以及
USB公插头组件,所述USB公插头组件与所述USB母头相连,所述USB公插头组件可枢转地穿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靠板的前方以使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的上端靠近或远离所述靠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公插头组件通过枢转结构可枢转地穿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其中所述枢转结构包括:
第一枢转件,所述第一枢转件设在所述壳体上;和
第二枢转件,所述第二枢转件设在所述USB公插头组件上,所述第二枢转件与所述第一枢转件配合以使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的上端绕所述第二枢转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设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每个所述侧板上形成有枢转孔,
所述第二枢转件为枢转轴,所述枢转轴连接在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的底部且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两个枢转孔,所述枢转轴与所述枢转孔配合以使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绕所述枢转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第二枢转件的后方或前方,所述第二枢转件的底部设有第二挡板,其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被构造成向前常推动或常拉动所述第二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设在所述第二枢转件的后方,所述第一挡板的前表面上设有向前凸出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挡板的后表面上设有向后凸出的第二凸起,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所述弹簧向前常推动所述第二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转件的顶部设有卡合板,
所述USB公插头组件包括:
USB公插头,所述USB公插头设在所述卡合板的顶部;
PCB板,所述PCB板设在所述USB公插头和所述卡合板之间,所述USB公插头连接在所述PCB板上;以及
支架,所述支架罩设在所述PCB板上,所述支架上具有彼此间隔开且向下延伸的至少两个卡扣,至少两个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合板扣合以将所述USB公插头连接在所述第二枢转件上,所述USB公插头的上端穿过所述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邻近所述卡合板的边缘设置,
所述PCB板的侧壁上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两个限位槽,所述两个限位槽分别在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与限位件配合,
所述USB公插头相对于所述卡合板在第一转动位置和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可水平转动,所述PCB板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槽配合、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另一个所述限位槽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的下表面和所述卡合板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壁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设在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的后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USB公插头组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形成有贯穿的通孔,所述USB公插头组件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
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
两个硅胶垫,所述两个硅胶垫设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分别位于所述通孔的左右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撑板,所述靠板的底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伸入所述壳体内且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支撑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凸筋,所述凸筋设在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和
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沿前后方向彼此间隔开地形成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上。
CN201310753772.8A 2013-12-31 2013-12-31 移动终端的底座 Active CN104754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3772.8A CN104754900B (zh) 2013-12-31 2013-12-31 移动终端的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3772.8A CN104754900B (zh) 2013-12-31 2013-12-31 移动终端的底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4900A true CN104754900A (zh) 2015-07-01
CN104754900B CN104754900B (zh) 2018-08-14

Family

ID=53593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53772.8A Active CN104754900B (zh) 2013-12-31 2013-12-31 移动终端的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49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6104A (zh) * 2018-12-29 2019-04-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2512Y (zh) * 2007-09-28 2008-08-20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车用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CN102594950A (zh) * 2011-01-18 2012-07-18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底座及使用该底座的电子设备组件
US20120229967A1 (en) * 2011-03-08 2012-09-1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as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738838A (zh) * 2011-04-02 2012-10-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可旋转角度的充电座
CN103094960A (zh) * 2013-01-05 2013-05-08 雷迪 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充电座
US20130157488A1 (en) * 2011-12-20 2013-06-2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op-up mechanism and electrical charger using same
CN203056342U (zh) * 2011-12-09 2013-07-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2512Y (zh) * 2007-09-28 2008-08-20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车用电子装置的底座结构
CN102594950A (zh) * 2011-01-18 2012-07-18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底座及使用该底座的电子设备组件
US20120229967A1 (en) * 2011-03-08 2012-09-1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as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738838A (zh) * 2011-04-02 2012-10-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可旋转角度的充电座
CN203056342U (zh) * 2011-12-09 2013-07-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20130157488A1 (en) * 2011-12-20 2013-06-2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op-up mechanism and electrical charger using same
CN103094960A (zh) * 2013-01-05 2013-05-08 雷迪 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充电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6104A (zh) * 2018-12-29 2019-04-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4900B (zh) 2018-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29172B1 (en) Desktop-type universal dock
EP2713471B1 (en) Charger
US20180062687A1 (en) Portable Charging Case Module
KR200467455Y1 (ko) 충전커넥터 일체형 스마트폰 케이스
JP2012044783A (ja) 携帯端末機、充電器、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CN103531944B (zh) 掀盖式插座连接器
TWM467240U (zh) 可平置及傾斜充電的無線充電發射裝置
KR200469096Y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충전 장치
CN203660573U (zh) 多功能隐藏接口移动电源
CN104754900A (zh) 移动终端的底座
US20040131928A1 (en) Modifying surfaces of devices to integrate them into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EP3069638A1 (en) Juicer having usb connector
CN102354856A (zh) 蓄电池箱连接器
KR101495775B1 (ko) 범용으로 사용 가능한 휴대단말기 배터리용 충전장치
US20200147502A1 (en) Game Console Stand and Bracket
KR101410641B1 (ko) 태블릿 pc 충전기기
CN204156969U (zh) 易拆换智能模块的液晶电视
JP3109383U (ja) コンピュータポートを有する携帯用電力供給装置
KR101570719B1 (ko) 차량용 스마트 폰 거치대
CN209948754U (zh) 一种带转盘的通用充电装置
EP2715475A1 (en)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protable device to an apparatus, dock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said system
JP3176968U (ja) Usb充電ハブ
CN205716885U (zh) 一种台灯
KR20050120137A (ko) 영상표시기기의 거치 및 충전구조
KR20140001286U (ko) 모바일 기기용 거치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