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4769A - 电子装置以及无线设备确认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以及无线设备确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4769A
CN104754769A CN201410493787.XA CN201410493787A CN104754769A CN 104754769 A CN104754769 A CN 104754769A CN 201410493787 A CN201410493787 A CN 201410493787A CN 104754769 A CN104754769 A CN 104754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device
mentioned
communications 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ntioned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37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4769B (zh
Inventor
山下宏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ine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ine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54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4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4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4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75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 a vehicle
    • H04M1/6083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 a vehicle by interfacing with the vehicle audio system
    • H04M1/609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 a vehicle by interfacing with the vehicle audio system including a wireless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1Hardware ide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定与实际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对应的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并能够从中选择任意的无线通信模式的电子装置以及无线设备确认方法。车载装置(1)具备:无线设备检索部(61),能够以多个无线通信模式与无线设备连接,针对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检索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无线通信模式显示处理部(62),对通过无线设备检索部(61)确认了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存在的无线通信模式进行显示;显示处理部(20);以及显示装置(22)。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以及无线设备确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并可与多个无线设备连接的电子装置以及无线设备确认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具有不同的无线通信模式的多个无线设备选择地进行连接的通信装置广为人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通信装置中,具有基础设施通信和自组织网络通信的两种无线通信模式,在存在可进行基础设施通信的基础设施对向机(接入点)的情况下,优先通过该无线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285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通信装置中,在存在与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对应的无线设备的情况下,能够优先地在与优先等级高的无线设备之间进行连接,但实际上在与任意无线设备之间开始通信之前,不能事先确认存在实际上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式。例如,在上述通信装置中,利用者无法事先确认与能够连接无线设备对应地存在基础设施通信和自组织网络通信这两种无线通信模式的情况。因此,利用者自身也不能在确认这些无线通信模式有效之后,选择自组织网络通信用的无线通信模式,进而选择与该无线通信模式对应的无线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始鉴于这一点而创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认与实际上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对应的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并能够从中选择任意的无线通信模式的电子装置以及无线设备确认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能够以多个无线通信模式与无线设备连接,其中,具备:无线设备检索机构,针对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检索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和无线通信模式显示设备,对通过无线设备检索机构确认了能够连接无线设备的存在的无线通信模式进行显示。
此外,本发明的无线设备确认方法为对在与电子装置之间能够通过多个无线通信模式的任一种进行连接的无线设备进行确认的无线设备确认方法,具有:针对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通过无线设备检索机构检索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步骤;和,通过无线通信模式显示机构,对通过无线设备检索机构确认了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存在的无线通信模式进行显示的步骤。
由此,在存在多个能够确认实际上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存在的无线通信模式的情况下,这些多个无线通信模式被显示出来,因此,利用者能够通过查看该显示内容来确认这些多个无线通信模式。
此外,优选的是进一步具备:操作机构,受理由利用者作出的操作指示;无线通信模式选择机构,根据操作机构所受理的利用者的操作指示,从无线通信模式显示机构所显示的无线通信模式中选择一个;无线连接机构,与对应于无线通信模式选择机构所选择的无线通信模式的无线设备之间进行无线连接。由此,利用者能够任意地从能够确认实际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存在的多个无线通信模式中进行选择。
此外,上述无线通信模式显示机构优选对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存在未能确认的无线通信模式,以能够与存在已被确认的无线通信模式之间识别的显示方式进行显示。由此,能够消除错误地选择不存在实际上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式并重新进行该选择的麻烦。
此外,优选的是进一步具备:无线设备存储机构,将上述无线设备检索机构的检索结果与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建立对应来加以存储;无线设备显示机构,从无线设备存储机构读出并显示与无线通信模式选择机构所选择的无线通信模式对应的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由此,能够缩短选择了无线通信模式之后,使用该无线通信模式确认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时间。
此外,还具备根据上述操作机构所受理的利用者的操作指示,从无线设备显示机构所显示的无线设备中选择其一的无线设备选择机构,无线连接机构优选与无线设备选择机构所选择的无线设备之间进行无线连接。由于事先已经完成了能够连接无线设备的确认,所以能够缩短直至指定无线通信模式并连接到无线设备时的无线设备的动作开始的时间。
此外,优选的是还具备:连接履历存储机构,按上述无线通信模式,将最后连接的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作为连接履历加以存储;警告机构,在接入电源时,读出存储于连接履历存储机构的连接履历,在包含于该连接履历的无线设备以不同于连接履历的无线通信模式被无线设备检索机构检索到时,输出规定的警告。由此,能够将通常使用的无线设备的电源忘记接入等的使用环境的变化通知给利用者,对于疏忽所致的失误,能够事先进行应对处理。
此外,优选的是:还具备将上述电源切断之前连接的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与该无线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式作为连接履历加以存储的连接履历存储机构,在接入电源时,无线连接机构读出存储于连接履历存储机构的连接履历,并在能够进行与该连接履历中确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以及无线设备对应的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与该无线设备之间进行无线连接。由此,作为针对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确认了实际连接的无线设备的结果,上次连接的无线设备这次也在连接的情况下,能够连接该无线设备并继续进行动作。
此外,优选上述无线设备检索机构连续发送与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对应的探测请求或信标。由此,与分别单独对多个无线通信模式进行选择来确认无线设备的有无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工时以及缩短时间。
此外,优选上述无线设备检索机构在起动时进行无线设备的检索。由此,利用者无需在起动时进行特别的操作,而能够进行与可利用的无线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式的确认和选择。
此外,优选上述无线设备检索机构在被利用者指示的定时进行无线设备的检索。由此,利用者在无线设备的使用环境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等,无需进行烦杂的操作,便能够进行与可利用的无线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式的确认和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为表示与车载装置无线连接的无线设备的具体例的图。
图3为表示接入电源之后分别使用三个无线通信模式来调查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有无,并将各无线通信模式的有效/无效通知给利用者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4为表示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以及信标(beacon)的发送顺序的图。
图5为表示无线通信模式显示的显示例的图。
图6为表示为了存储与变形例1对应的连接履历所需的追加动作顺序的部分流程图。
图7为表示按无线通信模式存储了实际连接的无线设备的内容的图。
图8为表示为了与变形例1对应地输出警告所需的追加动作顺序的部分流程图。
图9为表示警告的一例的图。
图10为表示为了存储与变形例2对应的连接履历所需的追加动作顺序的部分流程图。
图11为表示为了与变形例2对应地在下次接入电源时自动地进行无线设备连接所需的追加动作顺序的部分流程图。
图中:
1  车载装置
10 操作部
12 触摸面板
22 显示装置
50 控制部
54 STA模式处理部
55 Direct模式处理部
56 AP模式处理部
61 无线设备检索部
62 无线通信模式显示处理部
63 无线通信模式选择部
64 无线设备存储部
65 无线设备显示处理部
66 无线设备选择部
67 连接履历存储部
68 警告部
80 无线LAN接口部(I/F)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加以说明。图1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构成的图。如图1所示,车载装置1具备:操作部10、触摸面板12、输入控制部14、显示处理部20、显示装置22、数字-模拟转换器(D/A)30、扬声器32、控制部50、硬盘装置(HDD)70、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接口部(I/F)80。
操作部10用于受理由利用者进行的对车载装置1的操作,并被构成为包含配置于显示装置22周围的各种操作键、操作开关、操作钮等。此外,在显示装置22上显示了各种操作画面和输入画面时,利用者用手指等直接指示这些操作画面和输入画面的一部分,由此,能够选择操作画面和输入画面的显示项目,为了令使用了这种操作画面和输入画面的操作成为可能,具备对被指示的手指等的位置进行检测的触摸面板12。另外,取代使用触摸面板,也可以使用遥控单元等,根据利用者的指示对操作画面和输入画面的一部分进行选择。输入控制部14监视操作部10和触摸面板12,并决定它们的操作内容。
显示处理部20输出显示各种操作画面和输入画面等的映像信号,将这些画面显示于显示装置22,并输出显示与互联网画面和动画对应的映像画面等的映像信号,将这些画面显示于显示装置22。显示装置22被设置于驾驶席与副驾驶席的中央前方,例如使用液晶显示装置(LCD)来构成。
数字-模拟转换器30将伴随着动画播放和音乐播放所生成的声音数据和音乐数据转换成模拟的声音信号,并从扬声器32输出。另外,实际上,在数字-模拟转换器30与扬声器32之间连接有对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但在图1中省略了该放大器。此外,所具备的数字-模拟转换器30与扬声器32的组合与播放频道数的量相应,但在图1中仅图示出一组。
控制部50控制整个车载装置1,并用于进行互联网连接和邮件收发以及动画播放等的各种处理,这是通过用CPU来执行容纳于ROM和RAM等的规定的程序来实现的。
无线LAN接口部80为用于利用规定的无线频率带域来对外部的无线设备和LAN进行连接的通信装置。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支持AP(Access Point)模式、Direct模式、STA(Station)模式的3种无线通信模式。
此外,上述控制部50具有:互联网处理部51、邮件处理部52、动画处理部53、STA模式处理部54、Direct模式处理部55、AP模式处理部56、无线设备检索部61、无线通信模式显示处理部62、无线通信模式选择部63、无线设备存储部64、无线设备显示处理部65、无线设备选择部66、连接履历存储部67、警告部68。
互联网处理部51具有网络浏览器的功能,使用上述STA模式并介由无线LAN接口部80进行互联网连接,在与各种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邮件处理部52制作邮件,或使用上述STA模式并介由无线LAN接口部80与邮件服务器连接,进行收发邮件的处理。动画处理部53例如读出容纳于硬盘装置70的动画数据来进行动作的播放动作。通过动画播放,生成映像信号以及声音信号,这些信号介由显示处理部20被显示于显示装置22,并介由数字-模拟转换器30从扬声器32输出。或者,这些映像信号和声音信号也能够使用上述Direct模式并介由无线LAN接口部80向外部的便携终端装置发送。
STA模式处理部54进行STA模式的连接处理。STA模式例如是用于提供网络共享(Tethering)或者移动路由器(Mobile Router)的服务的无线通信标准。通过使用该STA模式,能够介由外部的无线LAN路由器进行互联网连接,或收发邮件。
Direct模式处理部55进行Direct模式的处理。Direct模式例如为用于提供车联网(MirrorLink)或者无缝视频共享(Miracast)的服务的无线通信标准。通过使用该Direct模式,无需介由接入点,便能够将动作处理部53所生成的映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向外部的便携终端装置发送。
AP模式处理部56进行AP模式的连接处理。AP模式例如是用于提供iOS in the Car的服务的无线通信标准。通过使用该AP模式,能够使用车载装置1的操作部10以及触摸面板12来对便携终端装置进行操作指示,或使显示于便携终端装置的图像显示于车载装置1的显示装置22。
无线设备检索部61针对三个无线通信模式(AP模式、Direct模式、STA模式)分别检索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
无线通信模式显示处理部62将通过无线设备检索部确认了能够连接无线设备的存在的无线通信模式介由显示处理部20显示于显示装置22。
无线通信模式选择部63根据通过操作部10或触摸面板12所受理的利用者的操作指示,从通过无线通信模式显示处理部62显示于显示装置22的无线通信模式中选择其一。
无线设备存储部64将通过无线设备检索部61获得的检索结果与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建立对应来加以存储。
无线设备显示处理部65从无线设备存储部64读出与通过无线通信模式选择部63所选择的无线通信模式对应的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并介由显示处理部20显示于显示装置22。如果能够确定所检测出的无线设备,则显示形式也可以是任意方式。
无线设备选择部66根据通过操作部10或触摸面板12所受理的利用者的操作指示,从通过无线设备显示处理部65所显示的无线设备中选择其一。
连接履历存储部67按每个无线通信模式将最后连接的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作为连接履历A加以存储。此外,连接履历存储部67将电源切断之前连接(即,电源切断之前最后连接)的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与该无线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式作为连接履历B加以存储。
警告部68在接入电源时,读出存储于连接履历存储部67的连接履历,在包含于该连接履历的无线设备通过不同于连接履历的无线通信模式被无线设备检索部61检索到时,输出规定的警告。
上述无线设备检索部61与无线设备检索机构对应,无线通信模式显示处理部62、显示处理部20、显示装置22与无线通信模式显示机构对应,操作部10、触摸面板12与操作机构对应,无线通信模式选择部63与无线通信模式选择机构对应,STA模式处理部54、Direct模式处理部55、AP模式处理部56、无线LAN接口部80与无线连接机构对应,无线设备存储部64与无线设备存储机构对应。此外,上述无线设备显示处理部65、显示处理部20、显示装置22与无线设备显示机构对应,无线设备选择部66与无线设备选择机构对应,连接履历存储部67与连接履历存储机构对应,警告部68、显示处理部20、显示装置22与警告机构对应。
本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1具有这样的构成,接下来对其动作加以说明。图2为表示与车载装置1无线连接的无线设备的具体例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三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对应地设定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移动路由器2、便携终端装置3、4与这些无线设备对应。
移动路由器2能够以STA模式与车载装置1连接,作为具有路由器功能的接入点而动作,将车载装置1与互联网彼此连接。便携终端装置3为使用了Android(注册商标)来作为操作系统的终端(Android终端),能够以Direct模式与车载装置1连接,并输出从车载装置1送来的映像信号和声音信号。便携终端装置4为使用了iOS(注册商标)作为操作系统并被称为iPhone(注册商标)的终端,能够使用AP模式与车载装置1连接,并能够进行使用了车载装置1的操作部10、触摸面板12或显示装置22的各种指示和显示。例如,能够执行便携终端装置4的地图应用来进行导航动作,并使用车载装置1的操作部10进行对该导航动作的利用者的指示,或将通过导航动作所生成的自车位置周边的地图图像显示于车载装置1的显示装置22。
另外,在图2中,针对与三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对应的无线设备逐台存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存在1台都不存在的情况和与一个无线通信模式对应存在2台以上的无线设备的情况。
图3为表示在接入电源后,分别使用三个无线通信模式来调查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有无,并将各无线通信模式的有效/无效通知给利用者的动作顺序的图。
若装饰开关(未作图示)被打开且对车载装置1接入电源,则无线设备检索部61针对三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开始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检索。具体地讲,首先,从无线设备检索部61向STA模式处理部54发送指示,STA模式处理部54从无线LAN接口部80发送探测请求(A)(步骤100)。同样地,从无线设备检索部61向Direct模式处理部55发送指示,Direct模式处理部55从无线LAN接口部80发送探测请求(B)(步骤102)。此外,从无线设备检索部61向AP模式处理部56发送指示,AP模式处理部55从无线LAN接口部80发送信标(步骤104)。
图4为表示探测请求以及信标的发送顺序的图。另外,这些探测请求以及信标的发送顺序是可变更的,任何顺序均可。
接下来,无线设备检索部61判断对通过STA模式处理部54发送的探测请求是否存在应答(response)(步骤106)。在存在应答的情况下进行肯定判断,无线设备存储部64对将包含于应答中的用于确定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例如,MAC地址)和无线通信模式建立了对应的无线设备信息加以存储(步骤108)。
之后,或者,在对通过STA模式处理部54发送的探测请求不存在应答的情况下,在步骤106的判断中进行否定判断之后,无线设备检索部61判断对通过Direct模式处理部55发送的探测请求是否存在应答(response)(步骤110)。在存在应答的情况下进行肯定判断,无线设备存储部64对将包含于应答中的用于确定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例如,MAC地址)和无线通信模式建立了对应的无线设备信息加以存储(步骤112)。
之后,或者,在对通过Direct模式处理部55发送的探测请求不存在应答的情况下,在步骤110的判断中进行否定判断之后,无线设备检索部61判断对通过AP模式处理部56发送的信标是否存在应答(response)(步骤114)。在存在应答的情况下进行肯定判断,无线设备存储部64对将包含于应答中的用于确定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例如,MAC地址)和无线通信模式建立了对应的无线设备信息加以存储(步骤116)。这样一来,针对三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进行的能够连接无线设备的检索结束,其结果通过无线设备存储部64被存储起来。
接着,无线通信模式显示处理部62以明白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有无的方式,为了选择三个无线通信模式的任一个而进行无线通信模式显示(步骤118)。
图5为表示无线通信模式显示的显示例的图。在图5所示的显示例中,包含与三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对应的三个按钮。“iOS”按钮与AP模式对应,“MirrorLink”按钮与Direct模式对应,“Tethring”按钮与STA模式对应。此外,在图5所示的显示例中示出不存在与Direct模式对应的无线设备的情况,显示存在无线设备的“iOS”按钮、“Tethring”按钮和不存在无线设备的“Mirror Link”按钮以彼此可识别的状态被显示出来。例如,”Mirror Link”按钮显示为灰色,其他按钮被着色成绿色。利用者基于各按钮的显示方式的不同,能够知道不存在与“Mirror Link”按钮(Direct模式)对应的无线设备。
接着,无线通信模式选择部63判断是否选择了存在对应无线设备的“iOS”按钮、“Tethring”按钮的任一个(步骤120)。在未选择的情况下进行否定判断,返回步骤118重复进行无线通信模式显示。
此外,若使用操作部10或者触摸面板12选择“iOS”按钮、“Tethring”按钮的任一个,则在步骤120的判断中进行肯定判断。接着,无线设备显示处理部65从无线设备存储部64读出与所选择的按钮的无线通信模式对应的无线设备,在该无线通信模式显示能够连接的一个或者多个无线设备(步骤122)。例如,按无线设备分配的符号和按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例如,MAC地址)以一览的形式被显示出来。
接着,无线设备选择部66判断是否选择了符号与识别信息已建立了对应的各无线设备中的任一个(步骤124)。在未选择的情况进行否定判断,返回步骤122重复进行无线设备的显示。此外,若使用操作部10或者触摸面板12选择任一个无线设备,则在步骤124的判断中进行肯定判断。接着,无线设备选择部66向与所选择的无线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式对应的STA模式处理部54、Direct模式处理部55、AP模式处理部56的任一个发送指示,与所选择的无线设备之间进行无线连接(步骤126)。
另外,实际上为了与无线设备连接,需要在此以前进行密码等连接信息的输入,这里设为对各无线设备的连接信息的输入已经结束。即,在实施图3所示的动作顺序之前,需要先完成连接信息的输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1中,在存在多个确认了存在实际上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由于这些多个无线通信模式被显示出来(图5),因此利用者能够通过查看该显示内容来对这些多个无线通信模式进行确认。此外,利用者能够任意地从已确认存在实际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多个无线通信模式中进行选择。
此外,以能够与已确认能够连接无线设备的存在的无线通信模式识别的显示方式来显示未能确认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存在的无线通信模式(图5),由此,能够消除错误地选择不存在实际上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式,并重新进行该选择的麻烦。
此外,在按无线通信模式调查了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有无时,无线设备存储部64将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式建立对应来加以存储,因此,能够缩短选择了无线通信模式之后,使用该无线通信模式确认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时间。此外,在针对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检索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时,已经完成了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确认,因此,能够缩短直至指定无线通信模式与无线设备进行了连接时的无线设备的动作开始的时间。
(变形例1)
也可以按无线通信模式将最后连接的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例如,MAC地址)作为连接履历加以存储,并在下一次接入电源时,读出该存储的连接履历,在包含于该连接履历的无线设备与不同于连接履历的无线通信模式组合起来被无线设备检索部61检索到时,输出规定的警告。
图6为表示为了存储与变形例1对应的连接履历所需的追加动作顺序的部分流程图。图6所示的动作顺序是在包含于图3所示的动作顺序的步骤126之后,追加按无线通信模式将实际连接的无线设备作为连接履历加以存储的步骤128的动作顺序。若在步骤126中无线设备被实际连接,则针对该无线设备,更新连接履历的内容。
图7为表示按无线通信模式存储了实际连接的无线设备的内容的图。在图7中,“最后(Last)模式”表示三个无线通信模式,“MirrorLink”与Direct模式对应,“iOS in the Car”与AP模式对应,“Tethering”与STA模式对应。针对这三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存储有最后连接的无线设备。
图8为表示为了与变形例1对应地输出警告所需的追加动作顺序的部分流程图。图8所示的动作顺序是在包含于图3所示的动作顺序的步骤114与步骤118之间追加在规定的条件下输出警告的步骤200的动作顺序。步骤200中,在本次无线设备检索的结果是包含于此前所存储的连接履历(图7)的无线设备与不同于该连接履历的无线通信模式组合起来并被检索到的情况下,输出规定的警告。例如,如图7所示,在与“MirrorLink”(Direct模式)对应地存储有MAC地址“12:34:56:78:9a:bc”时,在本次无线设备检索的结果是与Direct模式对应地,具有“12:34:56:78:9a:bc”以外的MAC地址的便携终端装置作为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被检索到的情况下,输出规定的警告。图9为表示警告的一例的图。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画面的一部分显示“MirrorLink尚未有效”的消息,由此来进行警告。
在该变形例1中,能够将通常使用的无线设备的电源忘记接入等的使用环境的变化通知给利用者,对于疏忽所致的失误能够事先进行应对处理。
(变形例2)
也可以将前一次电源切断前连接的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例如,MAC地址)以及与该无线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式作为连接履历加以存储,并在下一次的电源接入时,读出该存储的连接履历,在通过该连接履历确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以及无线设备能够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在与该无线设备之间进行无线连接。
图10为表示为了存储与变形例2对应的连接履历所需的追加动作顺序的部分流程图。图10所示的动作顺序是在包含于图3所示的动作顺序的步骤126之后,追加将实际连接的无线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式一同作为连接履历加以存储的步骤128A的动作顺序。若在步骤126中无线设备被实际连接,则仅与该无线设备和无线通信模式的组合相关的信息被作为连接履历加以存储。
图11为表示为了与变形例2对应地在下次的电源接入时自动地进行无线设备连接所需的追加动作顺序的部分流程图。图11所示的动作顺序是在包含于图3所示的动作顺序的步骤114与步骤118之间,追加判断是否能够进行与所存储的连接履历相同的连接的步骤210的动作顺序。在能够连接的情况(上一次电源切断前连接的无线设备本次作为能够在相同的无线通信模式进行连接的无线设备被检测出来的情况)下进行肯定判断,转移到步骤126并立即与该无线设备连接。另一方面,在不能进行与所存储的连接履历相同的连接的情况下,在步骤210的判断中进行否定判断。该情况下,转移至步骤118,实施图5中示出了显示例的无线通信模式显示以后的动作。
该变形例2中,在针对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确认了实际连接的无线设备的结果是上一次连接的无线设备本次也在连接的情况下,能够连接该无线设备并继续其后的动作。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接入电源之后按各无线通信模式实施了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检索(图3),但也可以使用操作部10或触摸面板12,在由利用者进行了指示的任意定时进行该检索。由此,利用者在无线设备的使用环境变化的情况等之下,无需进行烦杂的操作,便能够进行与可利用的无线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模式的确认和选择。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存在多个确认了存在实际上能够连接的无线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由于对这些多个无线通信模式进行显示,所以,利用者能够通过查看该显示内容来确认这些多个无线通信模式。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装置,能够以多个无线通信模式与无线设备连接,具备:
无线设备检索机构,针对上述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检索能够连接的上述无线设备;和
无线通信模式显示机构,对通过上述无线设备检索机构确认了存在能够连接的上述无线设备的上述无线通信模式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操作机构,受理由利用者作出的操作指示;
无线通信模式选择机构,根据上述操作机构所受理的利用者的操作指示,从通过上述无线通信模式显示机构显示的上述无线通信模式中选择一个上述无线通信模式;和
无线连接机构,与对应于上述无线通信模式选择机构所选择的上述无线通信模式的上述无线设备之间进行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通信模式显示机构对能够连接的上述无线设备的存在未能确认的上述无线通信模式,以与存在被确认了的上述无线通信模式之间能够识别的显示方式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无线设备存储机构,将上述无线设备检索机构的检索结果与上述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建立对应并加以存储;和
无线设备显示机构,从上述无线设备存储机构读出并显示与上述无线通信模式选择机构所选择的上述无线通信模式对应的能够连接的上述无线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无线设备选择机构,该无线设备选择机构根据上述操作机构所受理的利用者的操作指示,从上述无线设备显示机构所显示的上述无线设备中选择一个上述无线设备,
上述无线连接机构与上述无线设备选择机构所选择的上述无线设备之间进行无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连接履历存储机构,按每个上述无线通信模式,将最后连接的上述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作为连接履历加以存储;和
警告机构,在接入电源时,读出存储于上述连接履历存储机构的上述连接履历,在该连接履历中包含的上述无线设备以不同于上述连接履历的无线通信模式被上述无线机器检索机构检索到时,输出规定的警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连接履历存储机构,该连接履历存储机构将上述电源切断之前所连接的上述无线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与该无线设备对应的上述无线通信模式作为连接履历加以存储,
在接入电源时,上述无线连接机构读出存储于上述连接履历存储机构的上述连接履历,在能够进行与该连接履历所确定的上述无线通信模式以及上述无线设备对应的无线连接的情况下,与该无线设备之间进行无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设备检索机构连续发送与上述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对应的探测请求或信标。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设备检索机构在起动时进行上述无线设备的检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设备检索机构在被利用者指示的定时进行上述无线设备的检索。
11.一种无线设备确认方法,对与电子装置之间能够通过多个无线通信模式中的任一种进行连接的无线设备进行确认,其特征在于,具有:
通过无线设备检索机构针对上述多个无线通信模式分别检索能够连接的上述无线设备的步骤;和
通过无线通信模式显示机构,对通过上述无线设备检索机构确认了存在能够连接的上述无线设备的上述无线通信模式进行显示的步骤。
CN201410493787.XA 2013-12-26 2014-09-24 电子装置以及无线设备确认方法 Active CN1047547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70567A JP6157344B2 (ja) 2013-12-26 2013-12-26 電子装置および無線機器確認方法
JP2013-270567 2013-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4769A true CN104754769A (zh) 2015-07-01
CN104754769B CN104754769B (zh) 2019-10-01

Family

ID=52354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3787.XA Active CN104754769B (zh) 2013-12-26 2014-09-24 电子装置以及无线设备确认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93215B2 (zh)
EP (1) EP2890212B1 (zh)
JP (1) JP6157344B2 (zh)
CN (1) CN1047547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6867A (zh) * 2014-07-14 2016-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与车载终端互联的方法及装置
US10122801B2 (en) * 2015-07-02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ice discovery and topology management
JP7467022B2 (ja) 2017-07-13 2024-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755834B2 (ja) * 2017-07-13 2020-09-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およびサーバ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4962A1 (en) * 2004-02-05 2005-08-11 David Gurevich Generic client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s
WO2006052214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Nanoradio Ab A wlan station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tation in infrastructure mode and in independent (ad-hoc) mode simultaneously.
CN102394673A (zh) * 2011-11-17 2012-03-28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排序的方法和系统
US20120208462A1 (en) * 2011-02-11 2012-08-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discovering wireless devices thereof
CN103067567A (zh) * 2011-10-21 2013-04-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63909A (ko) * 2000-08-10 2000-11-06 기준성 통신망을 이용한 운송정보 처리시스템과 그 방법
JP4068494B2 (ja) * 2003-04-08 2008-03-26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通信データ中継方法および車々間通信システム
JP4176587B2 (ja) * 2003-08-12 2008-11-05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94053A (ja) * 2003-09-11 2005-04-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
US20060104235A1 (en) 2004-11-12 2006-05-18 Orjan Fritz Mixed mod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erminal
JP4762591B2 (ja) * 2005-03-31 2011-08-31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
JP2006318284A (ja) * 2005-05-13 2006-11-24 Ricoh Co Ltd 情報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532394B2 (ja) * 2005-11-24 2010-08-25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システム
JP4887779B2 (ja) * 2005-12-28 2012-02-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5055004B2 (ja) * 2007-04-09 2012-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管理装置、画像データ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FR2938719B1 (fr) 2008-11-17 2012-06-15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pour rendre un vehicule communicant
JP2010130669A (ja) 2008-12-01 2010-06-10 Fujitsu Ten Ltd 車載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467725B2 (en) * 2009-01-13 2013-06-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ni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vehicle and an access point
JP4811484B2 (ja) * 2009-03-23 2011-11-0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JP5371585B2 (ja) 2009-07-03 2013-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750319B2 (en) * 2010-11-03 2014-06-10 Broadcom Corporation Data bridge
JP5850214B2 (ja) * 2011-01-11 2016-0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KR101984217B1 (ko) * 2012-01-26 2019-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기들 간 통신 시 기기에 대한 정보를 교환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949373B1 (ko) * 2012-03-30 2019-0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의 블루투스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와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매체
WO2013170383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Xtreme Interactions Inc.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terlaced multimodal user inpu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4962A1 (en) * 2004-02-05 2005-08-11 David Gurevich Generic client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s
WO2006052214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Nanoradio Ab A wlan station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tation in infrastructure mode and in independent (ad-hoc) mode simultaneously.
US20120208462A1 (en) * 2011-02-11 2012-08-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discovering wireless devices thereof
CN103067567A (zh) * 2011-10-21 2013-04-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94673A (zh) * 2011-11-17 2012-03-28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排序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90212A1 (en) 2015-07-01
EP2890212B1 (en) 2019-06-26
JP6157344B2 (ja) 2017-07-05
JP2015126450A (ja) 2015-07-06
US9693215B2 (en) 2017-06-27
CN104754769B (zh) 2019-10-01
US20150189488A1 (en)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684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US9189938B2 (en) Automatically locating fire alarms
US6868333B2 (en) Group interaction system for interaction with other vehicles of a group
US9072067B2 (en)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8197976B (zh) 奖励发放方法、装置以及服务器
EP3226015A1 (en) Wireles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4904868B2 (ja) 遠隔制御装置、その制御対象となる音響装置、及び、遠隔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CN104754769A (zh) 电子装置以及无线设备确认方法
US11184573B2 (en) Antenna meter app
US11677481B2 (en) Caching OTA antenna installation data
JP2009282868A (ja) 自動販売機
JP567853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92375B2 (ja) 通信経路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経路管理装置
JP2002062158A (ja) 位置情報交換システム、位置情報生成装置、位置表示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4234072B2 (ja) 移動体通信端末試験装置
JP2012004877A (ja) 親局装置、防災同報無線システム、及び防災同報無線システムの放送方法
KR20090072971A (ko) 고유 정보 설정 시스템 및 고유 정보 설정 장치
JP2005223633A (ja) 電波環境情報サービスシステム、携帯端末装置、電波環境サーバー装置及び電波環境情報サービス方法
KR100701950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위치정보 제공시스템 및 그의 동작방법
CN104703131A (zh) 信息传递方法
JP5961239B2 (ja) 位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12009878B2 (en) Caching OTA antenna installation data
JP2005322999A (ja) 無線通信接続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接続方法
JP5862810B2 (ja) 端末装置と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725640A1 (en)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a mobile unit located in a train carri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