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7429B - 感应发电机和在使用感应发电机的情况下生成电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感应发电机和在使用感应发电机的情况下生成电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7429B
CN104737429B CN201380053818.3A CN201380053818A CN104737429B CN 104737429 B CN104737429 B CN 104737429B CN 201380053818 A CN201380053818 A CN 201380053818A CN 104737429 B CN104737429 B CN 104737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air gap
permanent magnet
section
back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38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7429A (zh
Inventor
爱德华·鲁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Friedrichshafen AG
Original Assignee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Friedrichshafen AG filed Critical ZF Friedrichshafen AG
Publication of CN104737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7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7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7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5/00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35/04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moving coil systems and stationary 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感应发电机(100),其具有生成永磁场(138)的至少一个永磁体(130)、引导永磁场(138)的至少一个回流板(106)、线圈(108)和弹簧元件(104),其中,永磁体(130)和回流板(106)通过被永磁场(138)穿过的气隙(140)彼此分开,并且其中,线圈(108)与弹簧元件(104)连接并且可运动地布置在气隙(140)中,其特征在于,弹簧元件(104)构造用于根据线圈(108)的偏转导致线圈(108)在气隙(140)内横向于永磁场(138)在气隙(140)之内的磁通量的振荡运动。

Description

感应发电机和在使用感应发电机的情况下生成电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发电机和在使用感应发电机的情况下生成电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遥控开关中使用的已知的电磁能量转换器基本上始终使用相同原理。通过带有永磁体的电磁系统的运动或磁芯自身的运动造成在磁场回路内出现突然的磁通量变化,由此,在静态地置于磁芯上的线圈内利用感应来生成电能。系统在开关过程中通常使用磁场回路的完全的磁极逆转。
为了在公知的系统中改进发电机内的高的噪音生成而存在用于最小化在永磁体或磁芯碰撞时的损失的理念,其与在切换过程中的摩擦损失的升高相关。此外,为了提高效率还可以利用带有传动装置的旋转发电机来转换电能。
DE 101 12 072 A1公开了一种具有操作机构的开关元件,其通过杠杆系统与开关元件的能量转换器处于有效连接,从而使操作机构的运动可传递至能量转换器。由此,能量转换器将至少一部分用于操作操作机构的机械能量转换为电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背景,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改进的感应发电机和生成电流的改进的方法。有利的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和如下描述中得出。
在感应发电机方面,由下列关系计算出电能:
Ee=Em–Ev
Ev=Evm+Evmg+Eve
在此,适用的是:
Ee=电能
Em=机械能量
Ev=能量损失
Evm=机械能量损失
Evmg=磁性能量损失
Eve=电能损失
此处提出的创造性的理念基于如下认识,即,当对于能量转换来说,发电机的线圈代替明显更重的电磁系统运动时,可以明显提高感应发电机的效率。
参见能量公式可以更明显地看清这个观点。因此,针对动能或运动能量得到如下公式:
Ekin.=0.5x m x V2
在此,适用的是:
Ekin.=动能
m=质量
V=速度
按照如下方式计算出发电机的电能:
Eel.=U2x t/R
在此,适用的是:
Eel.=电能
U=电压
t=时间
R=电阻
V≈U
因此,更有意义的是,代替关注质量或时间的增大或电阻的降低而关注速度或电压的升高,尤其是鉴于如下事实,即,铁磁回路内的磁通密度的静磁只能自然地升高到一定程度,这是因为最好的软磁材料也只能实现最多约2.4T的磁通密度。当然最好是将磁通密度或磁场尽量保持得很高;然而基于成本原因,选择1.8T–2.0T范围内的磁通密度是有意义的(Fe、FeSi)。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在电磁能量转换的情况下可以决定性地改进效率,其方法是,取消相对较重的铁磁回路元件(即,磁性元件或磁芯),以便在短的路径上尽量快速地加速并在循环结束时尽量快速地制动。
利用此处提出的理念现在可以转换最大部分的能量,否则这些能量会在碰撞中无用地消耗掉。附加地还可以降低噪音生成和延长发电机的使用寿命。此处所提出的感应发电机的高的效率尤其是归功于如下事实,即,不再需要用于加速相对难以运动的电磁系统的力。附加效果是也不用考虑线性支承可运动部件的机械损失和由相对低的固有频率导致的危险,即,系统在实际的振动频谱中处于不期望的共振中并且生成能量,这在遥控开关中可能导致生成不期望的遥控信号。
根据在此提出的方式,使磁芯完全换极是多余的。因而可以降低系统成本,这是因为对磁芯所用材料或最终退火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必须没有或只有少量磁性损失。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构造的感应发电机不需要降低效率的传动装置,并且没有在机械上易受影响的复杂结构,而是会统一对于尤其是用于自主遥控系统的最佳的机电能量转换器来说重要的全部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小的结构空间,高的能量密度,高的效率,短的激活路径,小的激活力,少的噪音生成,尽量恒定的能源大小,不依赖于操作速度的功能,相对于温度变化的耐用性,机械耐用性以及小的制造成本。
所描述的方式适应对自主遥控系统不断提高的要求,自主遥控系统可以以高的发射功率和多次重复来实现复杂的遥控协议,例如KNX-RF,ZigBe,蓝牙低功耗(BluetoothLow Energy)或W-LAN。这只能使用功率非常强大的发电机(0.7至2mWs)。简单扩大公知的能量转换器在此不是主要目标,这是因为这种系统的可操作性基于不断增加的操作力和尺寸以及增强的噪音生成而被排除或很难实现。下述感应发电机可以用于这种应用领域,其中,在小的结构形式的情况下需要大的能量输出。
感应发电机具有生成永磁场的至少一个永磁体、引导永磁场的至少一个回流板、线圈和弹簧元件,其中,永磁体和回流板的至少一个区段通过被永磁场穿过的气隙彼此分开,并且其中,线圈与弹簧元件连接并且线圈的至少一个区段可运动地布置在气隙中,其特征在于,弹簧元件构造用于根据线圈的偏转导致线圈的至少一个区段在气隙内横向于永磁场在气隙之内的磁通量的振荡运动
感应发电机或电动发电机是一种装置,其构造用于利用电磁感应生成电流或电压。这种感应发电机例如可以与例如用于接通和关闭照明装置的自主遥控开关组合使用。至少一个永磁体或恒磁体例如可以具有铁、钴、镍或铁氧体或由这些金属的多个组成的合金,并且构造用于形成静态磁场,永磁场。永磁体可以一体是地形成并且在对置侧面具有方向相反的极,南极和北极。永磁体例如可以在对置的侧面具有由导磁率高的材料制成的极靴。对应于永磁体的极性,其中一个极靴可以形成北极,另一个极靴形成南极。利用极靴的帮助,由永磁体生成的磁通量能够以限定的方式引导和分布。替选地,永磁体可以是多件式的并且例如由至少两个或多个永磁体元件组成。
根据实施形式,分别代表独立的永磁体的这两个永磁体元件可以通过共同的连接板彼此连接。在此,这两个永磁体元件可以保持间隔地贴靠在连接板上,从而其中一个永磁体元件的北极和另一永磁体元件的南极贴靠在连接板的表面上并且对应于整个总体结构地构造出u形的永磁体。u形的永磁体的极面可以位于一个平面内,振荡运动可以平行于该平面。连接板可以构造为平面长方形的板,以便在各个永磁体元件之间最佳地引导磁通量。回流板可以在材料、结构和尺寸方面与连接板相似或与其相同,并且用于确保磁通量的环形走向。永磁体和回流板可以彼此对置地布置,其中,两个永磁体元件的回流板和连接板例如形成由此形成的电磁系统的上侧或下侧。基于由电磁系统的这种结构生成的环形磁通量,永磁场可以在气隙内具有两个方向相反的磁流。
线圈可以具有由一个或多个线,例如铜线组成的绕组并且与弹簧元件连接,从而根据一个实施形式,其平行于绕组平面,根据另一实施形式,其可围绕在绕组平面内延伸的转动轴线偏转地支承在至少一个气隙内。线圈的偏转可以通过感应发电机的偏转器件实现,以便启动能够通过弹簧元件实现的线圈振荡运动。
振荡运动可以是阻尼振动,其强度根据弹簧元件的特有结构和/或特有弹簧力,随着时间衰减并最终消失。通过横向于磁通量或磁流的线圈振动可以在线圈绕组内感应出交流电。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它们承载线圈并且可以实现线圈的振荡运动。弹簧元件可以是适当地实施的弹簧,例如弯曲弹簧、扭转弹簧、拉力弹簧或压力弹簧。
根据感应发电机的实施形式,永磁体、回流板和弹簧元件端部可以固定或位置固定地固定在感应发电机的承载结构上。该实施形式的优点是,相对较重的电磁系统元件尤其是可以静态地用于生成电流,由此可以最小化噪音生成并延长感应发电机的使用寿命。感应发电机的结构大小同样可以更小,这是因为承载结构不必承受由于加速重的磁体而带来的负荷。承载结构可以是感应发电机的壳体或壳体的一部分。线圈可以通过弹簧元件可运动地相对于承载结构并且因而相对于永磁场支承。
根据实施形式,永磁体和回流板通过气隙彼此分开。因而在永磁体与回流板之间不能存在接触点。此外,线圈可以可运动地布置在气隙内。在此,整个线圈可以位于气隙之内。弹簧元件可以构造用于根据线圈的偏转导致线圈在气隙内横向于永磁场在气隙之内的磁通量的振荡运动。按照有利方式,振荡运动可以包括彼此反向的线圈线性运动。
感应发电机可以以如下方式实施,即,永磁场形成磁场回路,其磁通量从永磁体的第一极穿过气隙的第一区段、回流板和气隙的第二区段流至永磁体的第二极。在此,线圈的第一绕组半部布置在气隙的第一区段内,线圈的第二绕组半部布置在气隙的第二区段内。这些绕组半部可以布置在线圈的彼此对置的侧面上。因此可以有利地确保的是,线圈的这两个绕组半部承受最大强度的磁效应。相应可以在利用简单的器件生成电流时获得高效率。
线圈的中间轴线可以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磁通量地延伸穿过气隙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线圈绕组围绕线圈中间轴线延伸,从而中间轴线可以相对于线圈的包围绕组的绕组平面正交地取向。利用线圈相对于磁通量成直角的取向,按照有利方式可以通过振荡运动在线圈绕组内感应出最大电压。
根据另一实施形式,感应发电机可以具有生成永磁场的第一磁流的第一永磁体、引导第一磁流的第一回流板、生成永磁场的第二磁流的第二永磁体和引导第二磁流的第二回流板。在此,第一磁场回路内的第一磁流可以从第一永磁体的第一极穿过气隙的第一区段并穿过第一回流板流至第一永磁体的第二极,第二磁场回路内的第二磁流从第二永磁体的第一极穿过第二回流板并穿过气隙的第二区段流至第二永磁体的第二极。尤其是在此,线圈的第一绕组半部可以布置在气隙的第一区段内,线圈的第二绕组半部可以布置在气隙的第二区段内。第一回流板和第二回流板例如均可u形弯曲地构造,其中,相应的永磁体贴靠在u形回流板的侧边内侧并且从另一侧边的内侧考虑。这样可以获得两个磁流再次在相应电磁系统中环形地流动。除了利用两个可彼此独立运行的、用于形成永磁场的磁流存在的冗余之外,该实施形式还具有在期望的防尘和/或防水的情况下特别简单地封装感应发电机的可能性,这是因为u形回流板几乎完全保护地环绕敏感的线圈弹簧系统并且仅需封闭在第一与第二回流板之间的间隙。
根据实施形式,至少一个永磁体可以布置在线圈之内。在此,线圈可相对于永磁体运动地布置。通过永磁体的这种布置可以非常紧凑地实施感应发电机。
线圈可围绕延伸穿过线圈的绕组平面的转动轴线转动地支承,以便能够实施振荡运动。在此,线圈稍微偏转就能够充分生成足够的电能。
在此,可以设置贴靠永磁体第一极区段的第一回流板和贴靠永磁体第二极区段的第二回流板。这些极区段可以通过极靴或永磁体的端部区段实现。第一回流板可以具有沿着永磁体的第一纵向侧延伸的第一弯曲区段,第二回流板可以具有沿着永磁体的与第一纵向侧对置的第二纵向侧延伸的第二弯曲区段。这些纵向侧可以平行于在极区段之间延伸的永磁体中间轴线延伸。第一气隙可以位于永磁体与第一弯曲区段之间,第二气隙可以位于永磁体与第二弯曲区段之间。在此,线圈第一区段可运动地布置在第一气隙内,线圈第二区段可运动地布置在第二气隙内。
在所提到的实施形式中,感应发电机的弹簧元件可以具有第一扁平弯曲弹簧和第二扁平弯曲弹簧,线圈可以在气隙内振动地支承在它们之间。扁平弯曲弹簧可以廉价且节约空间地使用,以便确保线圈的适当振荡。利用扁平弯曲弹簧可以形成所谓的弹簧平行四边形,线圈可以利用其处于特别均匀且长时间保持的振荡状态。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感应发电机的效率。
代替扁平弯曲弹簧地,产生和支持线圈振动的其他元件,例如简单的板簧或膜片可以用于弹簧元件内或用作弹簧元件。
根据实施形式,弹簧元件可以代表用于电接触线圈的电导体。为此,弹簧元件的区段可以包括接触元件,其用于基于线圈振荡运动提供的交流电的集电。因而,用于引导在线圈内感应出的电流的弹簧元件例如可以安装在线圈与用电器之间。按照有利方式可以使用两个彼此电绝缘的弹簧元件,通过它们,线圈不仅可以电接触地支承而且也可以相对于感应发电机的承载结构运动地支承。线圈的电接口例如可以通过两个扁平弯曲弹簧电接触,其中,扁平弯曲弹簧彼此电绝缘。利用该实施形式可以节约结构空间,这是因为可以取消单独的集电器。
感应发电机的线圈尤其是可以无芯地构造。以这种方式可以实施重量特别轻的线圈。由此得到的优点是,与仅很小的电阻相抗地,线圈可以很快地从静止位置转移到振动中,并且振动自身可以具有非常高的频率。
这种方式也可以改进感应发电机的效率。
线圈支座可以包围线圈。线圈支座可以与弹簧元件的与弹簧元件的固定在承载结构上的端部对置的另一端部连接。因此,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可以通过线圈支座损失很少且均匀地传递到线圈上。该实施形式同时可以实现将线圈绕组内生成的电流简单地输送至弹簧元件,例如用于通过集成到弹簧元件内的接触部来输出电流。在将布置在线圈两侧的扁平弯曲弹簧用作弹簧元件的情况下,线圈支座例如可以具有两个凸起,扁平弯曲弹簧的端部可以分别伸入凸起中,以便保持线圈支座。
此外,线圈支座还可以具有用于使线圈偏转的操作元件。操作元件例如可以以操作舌形件的形式构造且布置,从而使操作器轻松够到操作元件,线圈可以从其静止位置朝向两个彼此反向的方向偏转。在释放操作元件之后可以开始线圈的振荡运动。
感应发电机可以具有获取装置,其用于获取基于线圈振荡运动提供的交流电压的初始极性。初始极性与偏转之后的振荡运动的初始方向有关,因而与线圈偏转的方向有关。相应地,获取装置构造用于获取基于线圈振荡运动提供的交流电的初始方向。由此例如可以确定线圈为了准备振荡运动而利用操作元件朝向两个反向方向的哪个方向偏转。以这种方式可以识别感应发电机的操作元件朝向哪个方向运动。以这种方式例如可以区分接通过程和关闭过程。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使用感应发电机的情况下生成电流的方法,感应发电机具有生成永磁场的至少一个永磁体、引导永磁场的至少一个回流板、线圈和弹簧元件,其中,永磁体和回流板的至少一个区段通过被永磁场穿过的气隙彼此分开,并且其中,线圈与弹簧元件连接并且线圈的至少一个区段可运动地布置在气隙中,其中,该方法具有下列步骤:
线圈偏转,以便导致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在气隙内横向于永磁场在气隙之内的磁通量的振荡运动;和
基于线圈的振荡运动利用电磁感应在线圈内生成电流。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该方式中也可以有利地实现在此所提出的创造性的理念。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示例性地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感应发电机的俯视图;
图1B示出根据图1A的感应发电机的横截面图;
图1C以立体图示出根据图1A的感应发电机;
图1D以分解图示出根据图1A的感应发电机;
图2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感应发电机的俯视图;
图2B示出根据图2A的感应发电机的横截面图;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感应发电机的俯视图;
图3B示出根据图3A的感应发电机的横截面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感应发电机的横截面图;
图5示出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感应发电机的情况下生成电流的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感应发电机的俯视图;
图7示出根据图6的感应发电机的横截面图;
图8示出根据图6的感应发电机的另一横截面图;
图9示出根据图6的感应发电机的另一横截面图;
图10示出根据图6的感应发电机的分解图;和
图11示出根据图10的感应发电机的视图。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如下说明中针对在不同图中示出的且作用类似的元件使用相同或类似附图标记,其中,取消对元件的重复说明。
具体实施形式
结合下面的图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发电机的原理结构。图中所描述的示范性的感应发电机尤其是可以用于运行自主遥控开关。
图1A以俯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感应发电机100。示出承载结构102、弹簧元件104、回流板106、线圈支座110内的线圈108以及两个集电器112。
在感应发电机100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弹簧元件104由第一扁平弯曲弹簧114和第二扁平弯曲弹簧116组成,它们分别沿线圈108和回流板106侧向平行延伸。线圈108构造为平面长方形的绕组,在图1的视图中只能局部看到该绕组,这是因为它被回流板106遮盖。由扁平弯曲弹簧114、116形成的弹簧元件104的端部118固定在承载结构102上,并且另一端部120伸入承载线圈108的线圈支座110的两个凸起122中。因此,线圈108仅间接通过弹簧元件104与承载结构102连接并且以可利用弹簧元件104运动或振动的方式支承在感应发电机100内。
线圈108可以利用线圈支座110的在此舌形件状地构造的操作元件124偏转,并且利用弹簧元件104的支持而在感应发电机100的在图1中不可见的电磁系统的磁场内振动,以便在充分利用洛伦兹力的情况下在线圈108的绕组内生成电流。通过线圈支座110与线圈108联接的弹簧元件104的区段形成接触元件126,在线圈108内感应出的电流可以通过接触元件流至与接触元件126连接的集电器112中并且可以在那里被量取。集电器112与回流板106部分重叠地布置。
感应发电机100可以通过承载结构102固定在一对象,例如壁上。为此可以使用适当的固定元件,例如螺栓。在线圈108振动期间,该线圈自身运动,而承载结构102、电磁系统以及通过电磁系统引起的磁场回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感应发电机100固定在一对象上,则线圈108在振动期间实施运动,而承载结构102、电磁系统和对象处于静止状态。
图1B沿着图1A中的线B-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1A的感应发电机100的横截面图。在该视图中尤其是清楚地识别出感应发电机100的以及提及的电磁系统128和其关于线圈108的定位。电磁系统128由回流板106和与其对置的永磁体130组成。在此,永磁体130由第一永磁体元件132、第二永磁体元件134和联接第一永磁体元件132与第二永磁体元件134的连接板136形成。第一永磁体元件132以其北极并且第二永磁体元件134以其南极与金属连接板136接触,从而整个总体结构形成u形的永磁体130,其中,第一永磁体元件132形成第一极,第二永磁体元件134形成第二极,连接板136形成磁轭。电磁系统128形成用多个箭头标出的永磁场138。在图1B的视图中,永磁场138的磁通量逆时针方向流动。在位于永磁体130与回流板106之间的气隙140内,线圈108利用第一扁平弯曲弹簧114和第二扁平弯曲弹簧116可运动地支承在永磁场138内,从而线圈可以在偏转之后通过操作元件以通过在图1B的视图中的水平箭头标出的相对运动142振荡。
如图1B的视图所示,电磁系统128静态地构造出。其基本上由两个永磁体元件132、134和第二回流铁或者说回流板106构成,并且通过气隙140磁性封闭,两个永磁体元件在一侧与回流铁或者说连接板136无气隙地磁性联接。因此,在气隙140内生成两个恒定的方向相反的磁场或磁流。无铁芯的线圈108的轻巧的平面四边形绕组位于气隙140内。线圈108可运动地支承并且可以沿着气隙140完成相对运动142。
图1C以立体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1A的感应发电机100。在此明确记录了对线圈108的通过弹簧元件104提供的支承。如图所示,该支承在此由两个扁平弯曲弹簧114、116构成,它们彼此平行延伸地布置。在弹簧元件104的其中一个端部118上,两个弹簧端部固定在壳体或承载结构102内,在另一端部120上,它们固定在线圈体或线圈支座110上。得益于平行四边形的这种布置方式,第一弹簧114和第二弹簧116可以沿利用箭头标注的方向142A、142B平行变形,从而线圈108可以以近似的平行运动完成振荡的相对运动,并且因此可以形成非常好的振动体。理念的主要优点是,机械磨损仅由弹簧114、116的内部磨损(其认为几乎可忽略不计)以及线圈108振荡运动期间的空气阻力构成。为此还加上线圈108内的电阻损失,然而这种电阻损失在任何类型的发电机中都会发生。因为第一扁平弹簧114和第二扁平弹簧116彼此电绝缘,所以它们可以同时用于集电目的或电连接线圈108。线圈108的端线不仅可以间接也可以直接地利用附加接触销来接触其他弹簧端部120。第一端部区域118的弹簧端部可以在一侧或两侧实施为弹簧接触部并且能够极其简单和廉价地实现与任意电子模块的接触。
图1D以分解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1A的感应发电机100。在此清楚地看到实施为“弹簧平行四边形”的弹簧元件104。线圈108利用这种“弹簧平行四边形”104的支承虽然是有利的,然而是非强制的。线圈108例如也可以利用简单的板簧或膜片振动地支承。然而也可以将简单的转动支承或线性支承与扭转弹簧、拉力或压力弹簧组合。在此可以使用弹簧元件114、116,柔性薄膜,滑动接触部或线来集电。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1A至1D所示的感应发电机100的工作原理。
为了操作发电机100,线圈体110的操作舌形件124被操作器控制,朝向两个方向142A、142B的其中一个方向以特定的路径或特定的力偏转并且突然释放。线圈108开始在恒定的磁场138内振动,按照洛伦兹法则在其中感应出电能,通过振动接触弹簧或者说扁平弯曲弹簧114、116集聚电能用于供给发射模块。由于互感,线圈108的振幅根据用电器的功率减弱,直至线圈体110进入静止状态。通过弹簧元件104的弹簧常数和线圈108的重量可以控制脉冲长度。在此,损失基本上由振荡期间的空气阻力和线圈108的铜绕组内的电阻损失组成。可利用该理念获得的效率在65%至80%之间。能量转换器100的电磁系统128的铁磁回路与传统系统相比仅用于磁滞的部分区域,并且因此对磁性要求不高并且系统成本明显降低。感应发电机100生成交流电。可以测量例如第一半正弦的极性并且用于方向识别。因而例如可以生成并发送“启动”和“关闭”信号(与发电机100的操作方向有关)并且没有附加的编码接触部。
如已经提及的和下图所示那样,能量转换器100的电磁系统128可以不同方式构造出。
图2A和2B示出感应发电机100的另一实施例。
图2A以俯视图示出示范性的感应发电机100。证实的是,感应发电机100的该实施例的上侧对应于图1A所示的最大部分,区别是,图2A所示的感应发电机100更窄地实施并且集电器112不与回流板106重叠。
图1A至1D与图2A和2B所示的感应发电机100之间的区别尤其在观察图2B的横截面图的情况下是明显的。在此,永磁体130仅由唯一的磁体形成,不同于其他实施例,其取向平行于线圈108的绕组延伸,并且该永磁体具有两个极靴200。在此,磁场回路128在每侧配备有具有两个极靴200的较大的磁体130。返回板或者说回流板106又通过气隙140与电磁系统128的剩余部分在空间上分开地布置。利用在此示出的结构形式可以明显提高永磁体130的极面上的永磁场138的磁通量的磁通密度。磁通密度根据磁体130的极面积与极靴200的极面积之间的比计算出。
图3A和3B示出感应发电机100的另一实施例。
在该俯视图中,感应发电机100的图3A所示的实施例对应于图1A所示的实施例,区别是,在图3A的感应发电机100中,回流板106布置在集电器112上方。
图3B的横截面图公开的是,与其他实施例不同地,在此示出的感应发电机100还附加地具有第三永磁体元件300和第四永磁体元件302,它们结合回流板106形成另一永磁体304。该另一永磁体304与永磁体130通过气隙140分开地镜像对置并且连同其一起形成电磁系统128。
图4以横截面图示出感应发电机100的另一实施例。在此,磁场回路128也由永磁体130和另一永磁体304形成,其中,然而在此使用两个回流板106,它们呈U形弯曲。在此,永磁场138相应分为第一磁流400和第二磁流402。线圈108布置在此处由U形回流板106形成的气隙140内,从而线圈的第一绕组半部404承受第一磁流400,线圈108的第二绕组半部406承受第二磁流402。如果例如期望防尘或防水的实施方案,那么尤其是在图4中所选的结构形式能够实现轻松封装发电机100。
当然除了附图所示之外,电磁系统128的其他结构方式也是可行的。重要的是,线圈108的绕组半部404,406可以在尽量强的磁场138内振荡。感应发电机100的可运动的振动系统非常紧凑和轻巧地实施。在此,线圈108可以仅在外部震动非常强烈时才处于不期望的振动中。为了阻止生成“错误的”遥控信号,振动体或者说线圈108可以将开关壳体通过操作器卡止在静止位置和最终位置处。另一可行性是测量感应电压,并且仅评估超过特定的作为开关信号的电压水平的电压。
图5示出在使用感应发电机的情况下生成电流的方法500的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500可以结合感应发电机有利地实施,像感应发电机借助前述或下述附图1A至4详细阐述的那样。在步骤502中,通过操作感应发电机的操作元件,可利用弹簧元件运动支承的线圈以预定的程度或预定的力偏转。因而,线圈实施相对于在感应发电机内存在的永磁场的磁通量横向的振荡运动。在步骤504中,利用基于线圈振荡运动的电磁感应,在线圈绕组内感应出电流。通过适当的接触量取用于例如运行自主遥控开关的电流。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感应发电机100的俯视图。该感应发电机100具有承载结构102、第一回流板106和第二回流板606。回流板106、606与承载结构102固定连接。由线圈支座110承载的线圈108利用由第一扁平弯曲弹簧114和第二扁平弯曲弹簧116组成的弹簧元件可相对于承载结构102和回流板106、606运动地支承。扁平弯曲弹簧114、116布置在感应发电机100的彼此对置的侧面上。回流板106、606布置在扁平弯曲弹簧114、116之间。由承载结构102和回流板106、606组成的系统利用夹子650保持在一起。夹子650居中地布置在扁平弯曲弹簧114、116之间。
感应发电机100可以通过承载结构102固定在一对象,例如壁上。为此可以使用适当的固定元件,例如螺栓。当线圈108在感应发电机100运行的情况下实施振荡运动时,承载结构102和回流板106、606处于静止状态。
图7沿图6所示的线D-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6的感应发电机100的横截面图。在该视图中看到承载结构102、回流板106、606、夹子650和由线圈支座110承载的线圈108。永磁体130布置在回流板106、606之间。根据该实施例,永磁体130具有两个可选的极靴200、700。扁平弯曲弹簧116的所示的自由端部区段可以作为电接触部用于与线圈108电接触。
永磁体130布置在极靴200、700之间。永磁体130具有长方形横截面。极靴200、700呈板状地实施并且在彼此对置的侧面贴靠永磁体130。极靴200、700形成永磁体130的极区段。根据该实施例,第一极靴200充当南极,第二极靴700充当北极。
第一回流板106的中间区段贴靠第一极靴200的远离永磁体130的表面。第一极靴200具有例如居中地布置的隆起部,该隆起部伸入第一回流板106的通孔中。由此可以避免第一极靴200相对于第一回流板106滑落。第一回流板106的短的弯曲区段和第一回流板106的长的弯曲区段紧邻第一回流板106的中间区段的对置端部。短和长的弯曲区段指向相同方向,在此向下,从而第一回流板106大约U形地成形。这些弯曲区段相对于第一回流板106的中间区段分别大约呈直角地并且朝永磁体130弯曲。第一回流板106的中间区段在短的弯曲区段方面终结于第一极靴200的边缘处,然而在长的弯曲区域方面延伸超过第一极靴200的对置边缘。第一回流板106的短的弯曲区段(在此布置在左侧)沿着第一极靴200的边缘延伸并且大约在永磁体130的边缘上延伸。第一回流板106的短的弯曲区段可以贴靠第一极靴的边缘并且贴靠永磁体130的边缘。第一回流板106的长的弯曲区段(在此布置在右侧)沿着第一极靴200的边缘、永磁体130的边缘和第二极靴700的边缘延伸。在此,第一回流板106的长的弯曲区段由于中间区段超出第一极靴200的边缘而与极靴200、700和永磁体130保持间隔。
第二回流板606的中间区段贴靠第二极靴700的远离永磁体130的表面。第二极靴700具有例如居中地布置的隆起部,该隆起部伸入第二回流板606的通孔中。由此可以避免第二极靴700相对于第二回流板606滑落。第二回流板606的短的弯曲区段和第二回流板606的长的弯曲区段紧邻第二回流板606的中间区段的对置端部。短和长的弯曲区段指向相同方向,在此向上,从而第二回流板606大约U形地成形。这些弯曲区段相对于第二回流板606的中间区段分别大约呈直角地并朝永磁体130弯曲。第二回流板606的中间区段在短的弯曲区段方面终结于第二极靴700的边缘,然而在长的弯曲区段方面延伸超过第二极靴700的边缘。第二回流板606的短的弯曲区段(在此布置在右侧)沿着第二极靴700的边缘延伸并且大约在永磁体130的边缘上延伸。第二回流板606的短的弯曲区段可以贴靠第二极靴700的边缘并且贴靠永磁体130的边缘。第二回流板606的长的弯曲区段(在此布置在左侧)沿着第二极靴700的边缘、永磁体130的边缘和第一极靴200的边缘延伸。在此,第二回流板606的长的弯曲区段由于中间区段超出第二极靴700的边缘而与极靴200、700和永磁体130保持间隔。
第一回流板106的短的弯曲区段与第二回流板606的长的弯曲区段布置在感应发电机100的相同侧。第一回流板106的短的弯曲区段和第二回流板606的长的弯曲区段局部重叠。第二回流板606长的弯曲区段大约最多延伸到第一回流板106中间区段的远离第一极靴200的表面高度上。第一回流板106的短的弯曲区段和第二回流板606的长的弯曲区段的重叠区域通过第一气隙140彼此分开。线圈108的第一区段布置在第一气隙140内。第一回流板106的短的弯曲区段和第二回流板606的长的弯曲区段的面对气隙140的表面均具有如下曲率,该曲率匹配于在第一气隙140之内的线圈108的第一区段的运动半径。由永磁体130生成的永磁场横穿气隙140。在第一气隙140之内的线圈108的第一区段的运动差不多垂直于横穿气隙140的永磁场的磁力线。
第一回流板106的长的弯曲区段与第二回流板606的短的弯曲区段布置在感应发电机100的相同侧。第一回流板106的长的弯曲区段和第二回流板606的短的弯曲区段局部重叠。第一回流板106的长的弯曲区段大约最多延伸到第二回流板606中间区段的远离第二极靴700的表面高度上。第一回流板106的长的弯曲区段和第二回流板606的短的弯曲区段的重叠区域通过第二气隙740彼此分开。线圈108的与第一区段对置的第二区段布置在第二气隙740内。第一回流板106的长的弯曲区段和第二回流板606的短的弯曲区段的面对第二气隙740的表面均具有如下曲率,该曲率匹配于在第二气隙740之内的线圈108的第二区段的运动半径。由永磁体130生成的永磁场横穿第二气隙740。在第二气隙740之内的线圈108的第二区段的运动差不多垂直于横穿第二气隙740的永磁场的磁力线。
承载结构102平面地贴靠第一回流板106的远离第一极靴200的表面。根据该实施例,承载结构102具有凸起,该凸起伸入第一回流板106的贯穿开口中。夹子650沿着承载结构102的外表面以及沿着第二回流板606的外表面延伸并且利用第一钩件伸入承载结构102的与承载结构102的凸起对置的凹部中,并且利用第二钩件伸入第二回流板606的凹口中。
线圈支座110实施为带有外部环绕的凹槽的长方形的环形件。形成线圈108的一个绕组或形成线圈108的多个绕组布置在凹槽内。通过环绕的凹槽展开线圈108的绕组平面。永磁体130布置在线圈支座110的被线圈支座110包围的内部空间之内。线圈108的转动轴线延伸穿过线圈108的绕组平面并且横向穿过永磁体130。
在图7中示出处于静止位置的线圈108。在静止位置处,线圈108的与线圈108的绕组平面正交的中间轴线相对于永磁体130的在永磁体130的极之间延伸的中间轴线略微倾斜。线圈108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地相对于永磁体130支承。根据该实施例,转动轴线平行于回流板106、606的弯曲区段的棱边走向地延伸。从静止位置出发,线圈108可以朝两个转动方向围绕转动轴线偏转,由此,基于永磁场分别在线圈108的一个绕组或多个绕组内感应出电流。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7的感应发电机100的另一横截面图。线圈108在第一偏转位置中示出。为了从图7所示静止位置到达图8所示第一偏转位置,线圈108的位于第一气隙140内的第一区段朝向第二回流板606的中间区段的方向运动,线圈108的位于第二气隙740内的第二区段朝向第一回流板106的中间区段的方向运动。从所示的第一偏转位置出发,线圈108可以开始振荡运动,其初始运动方向通过箭头示出。感应发电机100可以具有与线圈支座110连接的操作元件。通过对操作元件实施操作可以使线圈108运动至第一偏转位置。在此,承载线圈的扁平弯曲弹簧116张紧。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7的感应发电机100的另一横截面图。线圈108在第二偏转位置中示出。为了从图7所示静止位置到达图9所示第二偏转位置,线圈108的位于第一气隙140内的第一区段朝向第一回流板106的中间区段的方向运动,线圈108的位于第二气隙740内的第二区段朝向第二回流板606的中间区段的方向运动。从所示的第二偏转位置出发,线圈108可以开始振荡运动,其初始运动方向通过箭头示出。通过对操作元件实施与图8描述的操作相比反向的操作可以使线圈108运动至第二偏转位置。在此,承载线圈的扁平弯曲弹簧116张紧。
从图8或图9所示的偏转位置出发,线圈108可以由于扁平弯曲弹簧116的驱动而实施振荡运动,扁平弯曲弹簧交替地朝向在图8和图9中通过箭头示出的运动方向延伸。
图10以分解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6的感应发电机100。
永磁体130和极靴200、700分别实施为长方形板件。线圈108具有长方形横截面。线圈支座110实施为环绕的环形件,永磁体130和极靴200、700可以布置在其内。
扁平弯曲弹簧114、116均U形地实施。承载结构102和线圈支座110具有裂口状的容纳元件1061、1062,扁平弯曲弹簧114、116的区段可以导入容纳元件,以便使扁平弯曲弹簧114、116一方面固定在承载结构102上,另一方面固定在线圈支座110上。在此,在图10中仅看到针对扁平弯曲弹簧114的容纳元件1061、1062。针对扁平弯曲弹簧116的容纳元件对应于所示容纳元件1061、1062地实施。扁平弯曲弹簧114的自由端部在已安装的状态下指向与扁平弯曲弹簧116的自由端部相反的方向。线圈108可以通过扁平弯曲弹簧114、116电接触。
承载结构102具有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平行于第一回流板106的中间区段布置的底板和两个呈直角突出于底板的侧壁,侧壁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形成用于回流板106、606和可选地用于极靴200、700和永磁体130的侧向导向件。侧壁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在线圈支座110之内引导。侧壁具有贯穿开口1071、1072,用以容纳线圈支座110的充当转动轴的栓1074。线圈108的转动轴线延伸穿过贯穿开口1071、1072。
操作元件1080布置在线圈支座110上,线圈108可以通过操作元件与扁平弯曲弹簧114、116的复位力相抗地偏转出其静止位置。
根据该实施例,线圈108利用轴线转动支承并且构造,以便在感应发电机100运行时围绕轴线振荡。感应发电机100的电磁系统构造有磁体130。在此实施为方头铁的中间极靴200、700设置为占位件,以便节约磁体130的体积。根据实施例,发电机100可以配有廉价的铁氧体磁铁作为永磁体130。在此情况下可以取消中间极靴200、700。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已安装的状态下的图10的感应发电机100。看到的是扁平弯曲弹簧114,其第一端部插入线圈支座110的容纳元件1062中,并且其与第一端部对置的端部区段穿过承载结构102的容纳元件1061,从而扁平弯曲弹簧114的第二端部自由竖立并且可用作电接触部。
所描述的并且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不同的实施例可以完整或结合各个特征彼此组合。一个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另一实施例的特征补充。如果一个实施例包括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的“和/或”关系,则可以理解为:实施例根据实施形式不仅具有第一特征也具有第二特征,根据另一实施形式或者仅具有第一特征或者仅具有第二特征。
附图标记列表
100 感应发电机
102 承载结构
104 弹簧元件
106 回流板
108 线圈
110 线圈支座
112 集电器
114 第一扁平弯曲弹簧
116 第二扁平弯曲弹簧
118 弹簧元件的端部
120 弹簧元件的另一端部
122 线圈支座的凸起
124 操作元件
126 接触元件
128 电磁系统
130 永磁体
132 第一永磁体元件
134 第二永磁体元件
136 连接板
138 永磁场
140 气隙
142A 弹簧运动方向
142B 弹簧运动方向
200 极靴
300 第三永磁体元件
302 第四永磁体元件
304 另一永磁体
400 第一磁流
402 第二磁流
404 线圈的第一绕组半部
406 线圈的第二绕组半部
500 生成电流的方法
502 偏转步骤
504 生成步骤
606 第二回流板
650 夹子
700 第二极靴
740 第二气隙
1061 容纳元件
1062 容纳元件
1071 贯穿开口
1072 贯穿开口
1074 栓
1080 操作元件

Claims (14)

1.一种感应发电机(100),其具有生成永磁场(138)的至少一个永磁体、引导所述永磁场(138)的至少一个回流板、线圈(108)和弹簧元件(104),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和所述回流板的至少一个区段通过被所述永磁场(138)穿过的气隙彼此分开,并且其中,所述线圈(108)与所述弹簧元件(104)连接并且所述线圈(108)的至少一个区段能运动地布置在所述气隙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104)构造用于根据所述线圈(108)的偏转导致至少所述线圈(108)的区段在所述气隙内横向于所述永磁场(138)在所述气隙之内的磁通量的振荡运动,其中,所述弹簧元件(104)具有第一扁平弯曲弹簧(114)和第二扁平弯曲弹簧(116),所述线圈(108)在所述气隙内摆动地支承在它们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所述回流板和所述弹簧元件(104)的端部牢固地固定在所述感应发电机(100)的承载结构(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和所述回流板通过所述气隙彼此分开,所述线圈(108)能运动地布置在所述气隙中,所述弹簧元件(104)构造用于根据所述线圈(108)的偏转导致所述线圈(108)在所述气隙内横向于所述永磁场(138)在所述气隙之内的磁通量的振荡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场(138)形成磁场回路,其磁通量从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的第一极穿过所述气隙的第一区段、所述回流板和所述气隙的第二区段流至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的第二极,其中,所述线圈(108)的第一绕组半部(404)布置在所述气隙的所述第一区段内,所述线圈(108)的第二绕组半部(406)布置在所述气隙的第二区段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08)的中间轴线平行于所述气隙的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内的磁通量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包括生成所述永磁场(138)的第一磁流(400)的第一永磁体和生成所述永磁场(138)的第二磁流(402)的第二永磁体,并且所述回流板包括引导所述第一磁流(400)的第一回流板和引导所述第二磁流(402)的第二回流板,其中,第一磁场回路内的第一磁流(400)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第一极穿过所述气隙的第一区段并穿过所述第一回流板流至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第二极,第二磁场回路内的第二磁流(402)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第一极穿过所述第二回流板并穿过所述气隙的第二区段流至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第二极,并且其中,所述线圈(108)的第一绕组半部(404)布置在所述气隙的所述第一区段内,所述线圈(108)的第二绕组半部(406)布置在所述气隙的所述第二区段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布置在所述线圈(108)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08)能围绕延伸穿过所述线圈(108)的绕组平面的转动轴线转动地支承,以便能够实施振荡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设置贴靠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的第一极区段(200)的第一回流板和贴靠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的第二极区段(700)的第二回流板,其中,所述第一回流板具有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的第一纵向侧延伸的第一弯曲区段,所述第二回流板具有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的与所述第一纵向侧对置的第二纵向侧延伸的第二弯曲区段,所述气隙包含第一气隙和第二气隙,其中,第一气隙位于所述第一极区段(200)与所述第一弯曲区段之间,第二气隙位于所述第二极区段(700)与所述第二弯曲区段之间,其中,所述线圈(108)的第一区段能运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气隙内,所述线圈(108)的第二区段能运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二气隙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104)是用于电接触所述线圈(108)的电导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08)无芯地构造。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线圈支座(110)包围所述线圈(108),所述线圈支座与所述弹簧元件(104)的与所述弹簧元件(104)的端部(118)对置的另一端部(120)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发电机(100)具有获取装置,其用于获取基于所述线圈(108)的振荡运动提供的交流电压的初始极性。
14.一种在使用感应发电机(100)的情况下生成电流的方法(500),所述感应发电机具有生成永磁场(138)的至少一个永磁体、引导所述永磁场(138)的至少一个回流板、线圈(108)和弹簧元件(104),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和所述回流板的至少一个区段通过被所述永磁场(138)穿过的气隙彼此分开,并且其中,所述线圈(108)与所述弹簧元件(104)连接并且所述线圈(108)的至少一个区段能运动地布置在所述气隙中,其中,所述弹簧元件(104)具有第一扁平弯曲弹簧(114)和第二扁平弯曲弹簧(116),所述线圈(108)在所述气隙内摆动地支承在它们之间,其中,所述方法具有下列步骤:
所述线圈(108)偏转,以便导致至少所述线圈(108)的区段在所述气隙内横向于所述永磁场(138)在所述气隙之内的磁通量的振荡运动;和
基于所述线圈(108)的振荡运动利用电磁感应在所述线圈(108)内生成电流。
CN201380053818.3A 2012-11-09 2013-10-28 感应发电机和在使用感应发电机的情况下生成电流的方法 Active CN1047374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220419.9 2012-11-09
DE102012220419.9A DE102012220419A1 (de) 2012-11-09 2012-11-09 Induktionsgenerator und Verfahren zum Generieren eines elektrischen Stroms unter Verwendung eines Induktionsgenerators
PCT/EP2013/072486 WO2014072197A2 (de) 2012-11-09 2013-10-28 Induktionsgenerator und verfahren zum generieren eines elektrischen stroms unter verwendung eines induktionsgenerato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7429A CN104737429A (zh) 2015-06-24
CN104737429B true CN104737429B (zh) 2018-01-26

Family

ID=49510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3818.3A Active CN104737429B (zh) 2012-11-09 2013-10-28 感应发电机和在使用感应发电机的情况下生成电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985509B2 (zh)
EP (1) EP2918006A2 (zh)
JP (1) JP6389822B2 (zh)
KR (1) KR102101312B1 (zh)
CN (1) CN104737429B (zh)
DE (1) DE102012220419A1 (zh)
WO (1) WO201407219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26138A1 (de) * 2014-12-16 2016-06-1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Vorrichtung mit einer dreidimensionalen magnetischen Struktur
EP3389801A4 (en) * 2015-12-14 2019-07-10 Indian Industries, Inc. BASKETBALL TOR WITH VIBRATION DAMPING
KR102035280B1 (ko) * 2016-02-04 2019-10-22 김기삼 운동에너지 발전장치
DE102016215617A1 (de) 2016-08-19 2018-02-2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Hohlraums mit poröser Struktur
TWI623180B (zh) * 2017-02-10 2018-05-01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發電功能之馬達
CN107681863B (zh) * 2017-11-07 2023-06-16 中国计量大学 机械按压微能量收集装置
WO2019228666A1 (de) * 2018-05-29 2019-12-05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System und anlage mit auf einem schienenteil bewegbar angeordnetem schienenfahrzeug
CN110942955B (zh) * 2018-09-21 2022-02-18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一种可增大初始吸力平衡力式继电器磁路结构
US11705788B2 (en) * 2020-09-02 2023-07-18 Michael Robert Maurice Electromagnetic drive unit with hingeably movable coil around magnet with resilient band holding coil to magnet
FR3122049B1 (fr) * 2021-04-15 2023-03-03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Dispositif électromagnétique de conversion d'une énergie mécanique en une énergie électrique
KR20230100823A (ko) 2021-12-28 2023-07-06 김정호 토크 향상용 고효율 자력 공진 발전기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6937A (en) * 1971-07-12 1973-07-17 H Koike Electromagnetic linear motion device
CN100530933C (zh) * 2002-02-28 2009-08-19 雷神萨科斯公司 谐振发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5244A (en) * 1973-12-28 1975-07-15 Norse Systems Inc Encapsulated electromagnetic generator
JPS5579661A (en) * 1978-12-12 1980-06-16 Ricoh Co Ltd Circular arc type coil for movable coil type circular arc mo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DE19852471C2 (de) 1998-11-13 2003-02-20 Messer Cutting & Welding Ag Gasentnahmesystem mit austauschbarem Anschluß
DE10112072B4 (de) 2000-03-16 2006-11-09 Marquardt Gmbh Schalter zum Schalten von Verbrauchern
DE10315765C5 (de) 2003-04-07 2021-03-11 Enocean Gmbh Verwendung eines elektromagnetischen Energiewandlers
JP4407818B2 (ja) * 2003-12-08 2010-02-03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直動型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567361B2 (ja) * 2004-04-06 2010-10-20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磁気駆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US7485992B2 (en) * 2005-07-28 2009-02-03 Incelex, Llc Armature type electrical generators for self powered cell phones
US20090051229A1 (en) * 2005-09-05 2009-02-26 Albert Shau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ors
US7755227B2 (en) * 2005-10-19 2010-07-13 Alps Electric Co., Ltd. Vibration generator
FR2893780A1 (fr) 2005-11-22 2007-05-25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Dispositif autonome de generation d'energie electrique
US8907533B2 (en) 2005-12-30 2014-12-09 Inventus Engineering Gmbh Device for producing electrical energy with oscillating magnet and coil
WO2007121380A2 (en) 2006-04-13 2007-10-25 Ciiis, Llc Motion-specific power generator unit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power using same
WO2007121367A2 (en) * 2006-04-13 2007-10-25 Ciiis. Llc Generator for a portable device having a reciprocating coil system
TWI351158B (en) * 2007-12-11 2011-10-21 Ind Tech Res Inst Reciprocating power generating module
DE102008003595B4 (de) 2008-01-09 2009-10-0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Europe Ag Energiewandler
GB2459269B (en) * 2008-04-15 2010-09-29 Perpetuum Ltd An electromechanical generator for, and method of, conver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US7948124B1 (en) * 2009-01-28 2011-05-2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Electro-magnetic kinetic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 using increased magnetic edge area
US20100194117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device having compact flux paths for harvesting energy from vibrations
US8188622B1 (en) * 2009-11-12 2012-05-2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Tunable resonant frequency kinetic energy harvester
EP2550725B1 (de) 2010-03-23 2014-12-24 ZF Friedrichshafen AG Induktionsgenerator
DE102010003151A1 (de) 2010-03-23 2011-09-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Induktionsgenerator
DE102010028622A1 (de) 2010-05-05 2011-11-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Induktionsgenerator
DE102010003152A1 (de) 2010-03-23 2011-09-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Funkschalter
DE102011002740A1 (de) 2011-01-17 2012-07-19 Zf Friedrichshafen Ag Induktionsgenerato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s Induktionsgenerators
WO2013031127A1 (ja) * 2011-08-29 2013-03-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発電装置
JP2013055716A (ja) * 2011-08-31 2013-03-21 Brother Ind Ltd 振動発電機
JP2013126337A (ja) * 2011-12-15 2013-06-24 Panasonic Corp 発電装置
CN102545535A (zh) * 2011-12-20 2012-07-04 夏太红 一种遥控器
WO2013188215A2 (en) * 2012-06-13 2013-12-19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Electromagnetic energy conversion through coil and magnet array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6937A (en) * 1971-07-12 1973-07-17 H Koike Electromagnetic linear motion device
CN100530933C (zh) * 2002-02-28 2009-08-19 雷神萨科斯公司 谐振发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7429A (zh) 2015-06-24
JP2016500242A (ja) 2016-01-07
WO2014072197A2 (de) 2014-05-15
EP2918006A2 (de) 2015-09-16
KR20150082504A (ko) 2015-07-15
US20150288269A1 (en) 2015-10-08
DE102012220419A1 (de) 2014-05-15
US9985509B2 (en) 2018-05-29
JP6389822B2 (ja) 2018-09-12
WO2014072197A3 (de) 2015-01-29
KR102101312B1 (ko)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7429B (zh) 感应发电机和在使用感应发电机的情况下生成电流的方法
JP5660479B2 (ja) 発電スイッチ
KR101457782B1 (ko) 발전 소자 및 발전 소자를 구비한 발전 장치
JP2011189337A (ja) 振動発生装置
EP2119621A1 (en) Vibration 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KR101861255B1 (ko) 자석 스프링을 이용한 전자기 에너지 하베스터
US10734877B2 (en) Electromagnetic energy transducer
US7830065B2 (en) Solid state electric generator
CN106655695B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US20240339909A1 (en) Linear actua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2007020269A (ja) 発電装置
CN105075080B (zh) 感应发电器和在使用感应发电器时用于生成电流的方法
US10298107B2 (en) Non-contact power generator
EP3547511A1 (en)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element, and smart key
CN106655696B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110557000A (zh) 振动发电机装置和鸣响装置
JP2004112937A (ja) 磁気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触覚呈示装置
CN107484090B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JP2004305865A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JP4258122B2 (ja) 発電機
KR101085461B1 (ko) 이종 탄성부재를 이용한 소형 액츄에이터 장치
RU2064216C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привод
JP2019075919A (ja) 振動発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