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3744A - 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3744A
CN104733744A CN201510175275.3A CN201510175275A CN104733744A CN 104733744 A CN104733744 A CN 104733744A CN 201510175275 A CN201510175275 A CN 201510175275A CN 104733744 A CN104733744 A CN 104733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metal plate
oxidizing gas
fuel gas
fuel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52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3744B (zh
Inventor
殷聪
汤浩
杨海玉
刘志伟
宋亚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Electric Chengdu Hydrogen Fuel C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1752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33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33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3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3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3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04Non-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06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58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 H01M8/026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characterised by grooves, e.g. their pitch or dep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第一流道,第二表面上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为直线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交叉设置,且第二流道的深度小于第一流道的深度。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的电池堆功率密度低及由于电池堆温度分布不均而造成电池局部衰减严重的问题。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兼具环境友好、工作高效、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的发电装置。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为例,燃料气体(氢气)从电池的阳极侧进入电池内部,氢原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后变成质子,质子穿过电池内部的质子交换膜到达电池阴极,同时电子经由外部回路也到达电池的阴极,在电池的阴极侧,质子、电子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燃料电池采用非燃烧的方式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于不受热力学的卡诺循环工作原理的限制,其直接利用化学能进行发电的发电效率可高达45%。燃料电池是以电池堆为核心的发电装置,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了电源管理、热管理等模块,其具有热、电、水、气统筹管理的特点。燃料电池系统产品从固定式电站,到移动式电源;从电动汽车,到航天飞船;从军用装备,到民用产品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在燃料电池结构中,一般为双极板与膜电极依次叠合形成多节电池堆,从而形成功率较高的发电装置。
图1为燃料电池堆结构示意图,该燃料电池堆由第一双极板1、第一膜电极3(MEA)、第二双极板2和第二膜电极4(MEA)依次叠放而成,其中,第一双极板1和第二双极板2的上表面为阳极,第一双极板1和第二双极板2的下表面为阴极,第一膜电极3和第二膜电极4的上表面为阴极,第一膜电极3和第二膜电极4的下表面为阳极。膜电极(第一膜电极3和第二膜电极4)为电化学反应的发生场所,膜电极由催化剂层(一般为Pt/C)和质子交换膜组成。双极板(第一双极板1和第二双极板2)上刻有流道,以均匀分配反应气体。
在现有的设计中,燃料电池一般采用雕刻加工的石墨双极板(第一双极板1和第二双极板2)。图2为雕刻加工的石墨双极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第一双极板1由阳极板11,阴极板12组成,在阳极板11上雕刻阳极板流道13以供燃料氢气的流通,在阴极板12的一侧上雕刻第一阴极板流道14以供氧化剂气体(空气或氧气)的流通,在阴极板12的另一侧雕刻第二阴极板流道15以供冷却液(去离子水)的流通。图3为燃料电池的膜电极截面结构,图中示出了第一膜电极3的阳极气体扩散层31,阳极催化剂层32,质子交换膜33,阴极催化剂层34,阴极气体扩散层35。图4为现有的燃料电池的电堆截面结构示意图。
现有石墨双极板为了构成阳极板流道13、第一阴极板流道14、第二阴极板流道15,同时需要保证双极板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因而导致双极板的厚度较厚,在多节电池堆叠成燃料电池堆时,多层较厚的双极板叠放从而导致电池堆的总体积较大,降低了电池堆的功率密度。现有燃料电池也有通过超薄的金属板冲压成型形成的金属双极板,以提高电池堆的功率密度。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双极板的气体流道与冷却液流道凹凸相反,在保证气体流场均一(即气体流道冲压成型后气体流道分布均匀)的前提下,难以形成流场均一的冷却液流场,从而导致电池堆的温度分布不均,造成电池局部衰减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的电池堆功率密度低及由于电池堆温度分布不均而造成电池局部衰减严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第一流道,第二表面上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为直线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交叉设置,且第二流道的深度小于第一流道的深度。
进一步地,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垂直交叉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包括:阳极金属板,阳极金属板的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燃料气体流道;阴极金属板,阴极金属板的第一表面具有多个氧化气体流道;阴极金属板与阳极金属板叠置,且阴极金属板的第二表面与阳极金属板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阴极金属板的第二表面与阳极金属板的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多个冷却液流道;其中,阳极金属板和阴极金属板的其中之一前述的金属极板,冷却液流道由金属极板的第二流道形成。
进一步地,阳极金属板的第一表面上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多个燃料气体流道,阴极金属板的第一表面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多个氧化气体流道,多个燃料气体流道的延伸方向与多个氧化气体流道的延伸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阴极金属板上冲压成型有多个底部中空的第一凸起部,相邻两个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氧化气体流道,阳极金属板上冲压成型有多个底部中空的第二凸起部,相邻两个第二凸起部之间形成燃料气体流道,第二凸起部的中空的底部与第一凸起部的中空的底部连通,并连通冷却液流道以形成冷却液流场。
进一步地,各燃料气体流道与各氧化气体流道一一对应,且各燃料气体流道的底部与相应的氧化气体流道的底部之间密封接触。
进一步地,燃料气体流道包括顺次连通的燃料气体进气流道、燃料气体直流道与燃料气体出气流道,每个燃料气体进气流道与相应的多个燃料气体直流道的第一端连通,多个燃料气体直流道的第二端与相应的燃料气体出气流道连通;氧化气体流道包括顺次连通的氧化气体进气流道、氧化气体直流道与氧化气体出气流道,每个氧化气体进气流道与相应的多个氧化气体直流道的第一端连通,多个氧化气体直流道的第二端与相应的氧化气体出气流道连通,各氧化气体进气流道与各燃料气体进气流道、各氧化气体直流道与各燃料气体直流道以及各氧化气体出气流道与各燃料气体出气流道均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阳极金属板上冲压成型有第一密封凸起,第一密封凸起的高度与第二凸起部的高度相等,燃料气体流道与冷却液流道均设置在第一密封凸起所围绕的区域内;阴极金属板上冲压成型有第二密封凸起,第二密封凸起的高度与第一凸起部的高度相等,氧化气体流道设置在第二密封凸起所围绕的区域内,第二密封凸起与第一密封凸起对应地反向凸起。
进一步地,阳极金属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阴极金属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三定位孔及与第二定位孔对应的第四定位孔。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具有叠置的多节电池堆,各电池堆均包括金属双极板,金属双极板为前述的金属双极板。
进一步地,金属双极板为前述的特定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还包括多个膜电极,金属双极板夹设在相邻两个膜电极之间,第一密封凸起和第二凸起部均与相邻两个膜电极的其中一个膜电极密封接触,第二密封凸起和第一凸起部均与另一个膜电极密封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凸起与相应的膜电极之间、第二密封凸起与相应的膜电极之间均具有密封垫片。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交叉设置(即燃料电池中冷却液流道为该第二流道),经由第二流道流通的冷却液能够更加迅速、均匀地将燃料电池内能量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而延长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由于使用金属极板作为燃料电池的内部零部件,使得燃料电池的电池堆的体积大大减小,从而较好地提高了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燃料电池的电池堆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燃料电池堆的石墨双极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燃料电池堆的膜电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燃料电池的电池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的阴极金属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阳极金属板、膜电极及阴极金属板依次叠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阳极金属板与阴极金属板组合后设置在相邻两个膜电极之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5的金属极板的第二表面上的冷却液流场的分布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6的阴极金属板的第二表面上的冷却液流场的分布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5的金属极板和图6的阴极金属板叠置后形成的冷却液流场的分布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阳极金属板;                 101、燃料气体流道;
200、阴极金属板;                 201、氧化气体流道;
102、冷却液流道;                 202、第一凸起部;
106、第二凸起部;                 001、燃料气体进气流道;
002、燃料气体直流道;             003、燃料气体出气流道;
001′、氧化气体进气流道;         002′、氧化气体直流道;
003′、氧化气体出气流道;         103、第一密封凸起;
203、第二密封凸起;               104、第一定位孔;
105、第二定位孔;                 204、第三定位孔;
205、第四定位孔;                 300、膜电极;
400、密封垫片;                   102-1、阳极金属板冷却液流场;
102-11、第二凸起部流场;          102-23、阴极金属板流场进出口;
102-13、阳极金属板流场进出口;    102-2、阴极金属板冷却液流场;
102-21、第一凸起部流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极板,该金属极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第一流道,第二表面上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为直线流道,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交叉设置,且第二流道的深度小于第一流道的深度。优选地,第二流道的深度为第一流道的深度的30%-70%。冲压机冲在该金属极板的第二表面进行两次冲压操作,第一次冲压操作以在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流道,然后进行第二次冲压操作以形成第二流道。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金属极板不限于应用冲压加工工艺一种方式进行加工金属极板,其他作用效果等同的加工方式也应该归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所应用的燃料气体优选为氢气,氧化气体优选为空气。由于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交叉设置即燃料电池中冷却液流道为该第二流道,经由第二流道流通的冷却液能够更加迅速、均匀地将燃料电池内能量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而延长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由于使用金属极板作为燃料电池的内部零部件,使得燃料电池的电池堆的体积大大减小,从而较好地提高了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垂直交叉设置。这样可以减少冷却液在冷却液流道中的流动长度,从而降低液体压降,继而降低泵耗。
结合参见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该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包括阳极金属板100和阴极金属板200。阳极金属板100阳极金属板100的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燃料气体流道101,阴极金属板200阴极金属板200的第一表面具有多个氧化气体流道201,阴极金属板200与阳极金属板100叠置,且阴极金属板200的第二表面与阳极金属板100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阴极金属板200的第二表面与阳极金属板100的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多个冷却液流道102。其中,阳极金属板100和阴极金属板200的其中之一为前述的金属极板,冷却液流道102由金属极板的第二流道形成。当阳极金属板100与阴极金属板200也可以同时选用前述的金属极板,这样,阳极金属板100和阴极金属板200叠置后形成的冷却液流道102的流道空间更大,从而允许通过更大流量的冷却液,因此可以更迅速地将燃料电池内产生的热量带走。
在本实施例中,阳极金属板100的第一表面上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多个燃料气体流道101,阴极金属板200的第一表面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多个氧化气体流道201,多个燃料气体流道101的延伸方向与多个氧化气体流道201的延伸方向一致。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方便阳极金属板100和阴极金属板200的加工,阳极金属板100上的燃料气体流道101以及阴极金属板200上的氧化气体流道201均通过第一次冲压操作的冲压工具及冲压参数冲压所需的冲压力矩、冲压时间间隔等参数即可完成加工。
结合参见图5至图11所示,阴极金属板200上冲压成型有多个底部中空的第一凸起部202,相邻两个第一凸起部202之间形成氧化气体流道201,阳极金属板100上冲压成型有多个底部中空的第二凸起部106,相邻两个第二凸起部106之间形成燃料气体流道101,第二凸起部106的中空的底部与第一凸起部202的中空的底部连通,并连通冷却液流道102以形成冷却液流场。当阳极金属板100与阴极金属板200叠置在一起后,阳极金属板100与阴极金属板200上被冲压形成的第一凸起部202、第二凸起部106的中空的底部之间被冲压形成的冷却液流道102贯通,从而在阳极金属板100与阴极金属板200之间形成了网状的冷却液流场。冷却液流场对燃料电池具有更大程度的热交换能力,因而冷却液流场能够更均匀地带走燃料电池内部的热量。
如图9所示,图9为金属极板的第二表面上的冷却液流场的分布示意图,即阳极金属板冷却液流场102-1的分布示意图。阳极金属板100上的阳极金属板冷却液流场102-1的第二凸起部流场102-11由第二凸起部106的中空的底部形成,由于冷却液流道102与燃料气体流道101交叉设置,因此各第二凸起部流场102-11之间被冷却液流道102贯通,从而形成网状的阳极金属板冷却液流场102-1。优选地,阳极金属板冷却液流场102-1具有多个阳极金属板流场进出口102-13,多个阳极金属板流场进出口102-13均是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如图10所示,同样地,阴极金属板200上冲压形成氧化气体流道201后,冲压得到的第一凸起部202,该第一凸起部202的中空的底部形成阴极金属板冷却液流场102-2,即与阳极金属板100上的第二凸起部流场102-11相对应且连通的第一凸起部流场102-21。另外,与阳极金属板冷却液流场102-1的阳极金属板流场进出口102-13相同,阴极金属板流场进出口102-23也有多个,并通过冲压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
如图11所示,阳极金属板100与阴极金属板200叠置后,阳极金属板冷却液流道102-1与阴极金属板冷却液流道102-2形成如图11所示的网状冷却液流动腔体(即冷却液流场)。冷却液流场中冷却液位单方向流通,如图11所示,图中空心箭头表示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并且示出了冷却液进口方向和冷却液出口方向。
如图8所示,各燃料气体流道101与各氧化气体流道201一一对应,且各燃料气体流道101的底部与相应的氧化气体流道201的底部之间密封接触。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提高金属双极板的力学强度,使得燃料电池在搬运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从而不易损坏。
结合参见图5和图6所示,燃料气体流道101包括顺次连通的燃料气体进气流道001、燃料气体直流道002与燃料气体出气流道003,每个燃料气体进气流道001与相应的多个燃料气体直流道002的第一端连通,多个燃料气体直流道002的第二端与相应的燃料气体出气流道003连通;氧化气体流道201包括顺次连通的氧化气体进气流道001′、氧化气体直流道002′与氧化气体出气流道003′,每个氧化气体进气流道001′与相应的多个氧化气体直流道002′的第一端连通,多个氧化气体直流道002′的第二端与相应的氧化气体出气流道003′连通,各氧化气体进气流道001′与各燃料气体进气流道001、各氧化气体直流道002′与各燃料气体直流道002以及各氧化气体出气流道003′与各燃料气体出气流道003均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燃料气体进气流道001、三个燃料气体直流道002与一个对应的燃料气体出气流道003顺次连通。这样可以是进入燃料电池内的燃料气能够更加均匀地扩散,从而更高效率地进行化学能向电能的转换,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增强燃料电池的功能能力。
结合参见图5至图8所示,阳极金属板100上冲压成型有第一密封凸起103,第一密封凸起103的高度与第二凸起部106的高度相等,燃料气体流道101与冷却液流道102均设置在第一密封凸起103所围绕的区域内;阴极金属板200上冲压成型有第二密封凸起203,第二密封凸起203的高度与第一凸起部202的高度相等,氧化气体流道201设置在第二密封凸起203所围绕的区域内,第二密封凸起203与第一密封凸起103对应地反向凸起。这样可以较好的对燃料电池的内部进行密封,避免燃料电池内的燃料气体和氧化气体泄漏,从而影响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燃料电池报废。
当阳极金属板100与阴极金属板200叠置在一起之后,阳极金属板100上的燃料气体进口A1与阴极金属板200上的燃料气体进口C1重合形成金属双极板上的完整的燃料气体进口,同样地,阳极金属板100上的燃料气体出口A2与阴极金属板200上的燃料气体出口A4重合形成金属双极板上的完整的燃料气体出口。阳极金属板100上的氧化气体进口A3与阴极金属板200上的氧化气体进口C3重合形成金属双极板的完整的氧化气体进口,同样地,阳极金属板100上的氧化气体出口A4与阴极金属板200上的氧化气体出口C4重合形成金属双极板的完整的氧化气体出口。金属双极板上的燃料气体进口与氧化气体进口位于金属双极板的第一侧边上,燃料气体出口与氧化气体出口位于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边上;由阳极金属板100上的冷却液进口A5与阴极金属板200上的冷却液进口C5重合形成的金属双极板的完整的冷却液进口、由阳极金属板100上的冷却液出口A6与阴极金属板200上的冷却液出口C6重合形成的金属双极板的完整的冷却液出口分别位于与金属双极板的另外的相对的两侧边上。
在本实施例中,阳极金属板100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04与第二定位孔105,阴极金属板200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04对应的第三定位孔204及与第二定位孔105对应的第四定位孔205。通过第一定位孔104与第三定位孔204之间、第二定位孔105与第四定位孔205之间对准定位,可以迅速将阳极金属板100和阴极金属板200准确地叠置安装。进一步地,工作人员通过穿设在定位孔内的紧固连接件将阳极金属板100与阴极金属板200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具有叠置的多节电池堆,各电池堆均包括金属双极板,金属双极板为前述的金属双极板。
如图7和图8所示,燃料电池还包括多个膜电极300,金属双极板夹设在相邻两个膜电极300之间,第一密封凸起103和第二凸起部106均与相邻两个膜电极300的其中一个膜电极300密封接触,第二密封凸起203和第一凸起部202均与另一个膜电极300密封接触。
在本实施中,为了更好地对金属双极板与膜电极300之间进行密封,因而第一密封凸起103与相应的膜电极300之间、第二密封凸起203与相应的膜电极300之间均具有密封垫片4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表面上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第二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为直线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二流道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垂直交叉设置。
3.一种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阳极金属板(100),所述阳极金属板(100)的第一表面具有多个燃料气体流道(101);
阴极金属板(200),所述阴极金属板(200)的第一表面具有多个氧化气体流道(201);
所述阴极金属板(200)与所述阳极金属板(100)叠置,且所述阴极金属板(200)的第二表面与所述阳极金属板(100)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所述阴极金属板(200)的第二表面与所述阳极金属板(100)的第二表面之间形成多个冷却液流道(102);
其中,所述阳极金属板(100)和阴极金属板(200)的其中之一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极板,所述冷却液流道(102)由所述金属极板的第二流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金属板(100)的第一表面上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多个燃料气体流道(101),所述阴极金属板(200)的第一表面具有冲压形成的并行设置的多个氧化气体流道(201),所述多个燃料气体流道(10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多个氧化气体流道(201)的延伸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金属板(200)上冲压成型有多个底部中空的第一凸起部(20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202)之间形成所述氧化气体流道(201),所述阳极金属板(100)上冲压成型有多个底部中空的第二凸起部(106),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106)之间形成所述燃料气体流道(201),所述第二凸起部(106)的中空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02)的中空的底部连通,并连通所述冷却液流道(102)以形成冷却液流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燃料气体流道(101)与各所述氧化气体流道(201)一一对应,且各所述燃料气体流道(101)的底部与相应的所述氧化气体流道(201)的底部之间密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气体流道(101)包括顺次连通的燃料气体进气流道(001)、燃料气体直流道(002)与燃料气体出气流道(003),每个所述燃料气体进气流道(001)与相应的多个燃料气体直流道(00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多个燃料气体直流道(002)的第二端与相应的所述燃料气体出气流道(003)连通;
所述氧化气体流道(201)包括顺次连通的氧化气体进气流道(001′)、氧化气体直流道(002′)与氧化气体出气流道(003′),每个所述氧化气体进气流道(001′)与相应的多个氧化气体直流道(00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多个氧化气体直流道(002′)的第二端与相应的所述氧化气体出气流道(003′)连通,各所述氧化气体进气流道(001′)与各所述燃料气体进气流道(001)、各所述氧化气体直流道(002′)与各所述燃料气体直流道(002)以及各所述氧化气体出气流道(003′)与各所述燃料气体出气流道(003)均一一对应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金属板(100)上冲压成型有第一密封凸起(103),所述第一密封凸起(103)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06)的高度相等,所述燃料气体流道(101)与所述冷却液流道(10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凸起(103)所围绕的区域内;
所述阴极金属板(200)上冲压成型有第二密封凸起(203),所述第二密封凸起(203)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02)的高度相等,所述氧化气体流道(201)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凸起(203)所围绕的区域内,所述第二密封凸起(203)与所述第一密封凸起(103)对应地反向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金属板(100)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04)与第二定位孔(105),所述阴极金属板(20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04)对应的第三定位孔(204)及与所述第二定位孔(105)对应的第四定位孔(205)。
10.一种燃料电池,具有叠置的多节电池堆,各所述电池堆均包括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双极板为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双极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双极板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双极板,所述燃料电池还包括多个膜电极(300),所述金属双极板夹设在相邻两个所述膜电极(300)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凸起(103)和所述第二凸起部(106)均与所述相邻两个膜电极(300)的其中一个所述膜电极(300)密封接触,所述第二密封凸起(203)和所述第一凸起部(202)均与另一个所述膜电极(300)密封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凸起(103)与相应的所述膜电极(300)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凸起(203)与相应的所述膜电极(300)之间均具有密封垫片(400)。
CN201510175275.3A 2015-04-14 2015-04-14 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 Active CN1047337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5275.3A CN104733744B (zh) 2015-04-14 2015-04-14 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5275.3A CN104733744B (zh) 2015-04-14 2015-04-14 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3744A true CN104733744A (zh) 2015-06-24
CN104733744B CN104733744B (zh) 2017-12-19

Family

ID=5345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5275.3A Active CN104733744B (zh) 2015-04-14 2015-04-14 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3374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3862B (zh) * 2016-11-30 2018-02-01 黃鎮江 具引流凹槽之燃料電池雙極板進氣結構
TWI613863B (zh) * 2016-11-30 2018-02-01 黃鎮江 具優化氣體流道之雙極板結構
CN109119654A (zh) * 2018-09-28 2019-01-01 武汉喜玛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板及燃料电池
CN109360998A (zh) * 2018-10-22 2019-02-19 吕伟 超薄金属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燃料电池
CN109428090A (zh) * 2017-09-01 2019-03-05 上海铭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合并流道的燃料电池
CN109830705A (zh) * 2019-03-01 2019-05-31 山东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极板结构及电堆
CN110323466A (zh) * 2019-07-09 2019-10-11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结构
CN112531181A (zh) * 2019-09-18 2021-03-19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高分子材料基双极板、及包含其的单电池和电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6646A (zh) * 2006-12-18 2007-07-11 南京大学 便携式燃料电池极板
CN101183723A (zh) * 2007-12-13 2008-05-21 上海交通大学 金属薄板成形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CN101388465A (zh) * 2007-09-14 2009-03-18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极板及使用该极板的燃料电池
CN102683719A (zh) * 2012-05-14 2012-09-19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一种燃料电池阴极专用的双极板
CN203521530U (zh) * 2013-10-09 2014-04-02 江苏超洁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设有氧化剂和冷却剂公共通道导流板的空冷型燃料电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6646A (zh) * 2006-12-18 2007-07-11 南京大学 便携式燃料电池极板
CN101388465A (zh) * 2007-09-14 2009-03-18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极板及使用该极板的燃料电池
CN101183723A (zh) * 2007-12-13 2008-05-21 上海交通大学 金属薄板成形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CN102683719A (zh) * 2012-05-14 2012-09-19 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一种燃料电池阴极专用的双极板
CN203521530U (zh) * 2013-10-09 2014-04-02 江苏超洁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设有氧化剂和冷却剂公共通道导流板的空冷型燃料电池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3862B (zh) * 2016-11-30 2018-02-01 黃鎮江 具引流凹槽之燃料電池雙極板進氣結構
TWI613863B (zh) * 2016-11-30 2018-02-01 黃鎮江 具優化氣體流道之雙極板結構
CN109428090A (zh) * 2017-09-01 2019-03-05 上海铭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合并流道的燃料电池
CN109119654A (zh) * 2018-09-28 2019-01-01 武汉喜玛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板及燃料电池
CN109360998A (zh) * 2018-10-22 2019-02-19 吕伟 超薄金属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燃料电池
CN109830705A (zh) * 2019-03-01 2019-05-31 山东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极板结构及电堆
CN110323466A (zh) * 2019-07-09 2019-10-11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结构
CN112531181A (zh) * 2019-09-18 2021-03-19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高分子材料基双极板、及包含其的单电池和电堆
CN112531181B (zh) * 2019-09-18 2022-06-03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高分子材料基双极板、及包含其的单电池和电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3744B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5574A (zh) 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
CN104733744A (zh) 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
CN104900894A (zh) 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
CN110380077B (zh) 一种组合式流道燃料电池双极板
JP5240282B2 (ja) 燃料電池セル
CN207558943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
CN101335358B (zh) 燃料电池
CN210443621U (zh) 金属基质双极板
CN110061260A (zh) 一种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CN108110300B (zh)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及为其分配气体的气流分配板
EP2492997A1 (en) Bipolar plate for fuel cell
CN104157895A (zh)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轻型电堆及其制造方法
CN212113903U (zh) 燃料电池电堆及燃料电池发电装置
CN107845823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电堆的电极框结构
CN105470527B (zh) 用于空气冷却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板
CN107482237B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
CN209947950U (zh) 液体燃料电池中具有太极图状流场结构双极板、单电池、便携式电子产品
CN209709094U (zh) 一种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CN202172104U (zh)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双极板
CN207149631U (zh) Pemfc及其阴极流场板、双极板
CN102280645B (zh)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1459253B (zh) 一种大面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CN212011140U (zh) 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冷却结构
CN109980241B (zh) 液体燃料电池中具有太极图状流场结构双极板及设计方法
CN112968189A (zh) 一种空冷型燃料电池阳极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0

Address after: 610097 No. 18 Xixin Avenue, Chengdu High-tech Zon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fang Electric (Chengdu) Hydrogen Fuel Cel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Dongfang Electric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No. 18 West core road, hi tech West District, Sichuan, Chengdu

Patentee before: DONGFANG ELECTRIC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