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1397A -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1397A
CN104731397A CN201410181494.8A CN201410181494A CN104731397A CN 104731397 A CN104731397 A CN 104731397A CN 201410181494 A CN201410181494 A CN 201410181494A CN 104731397 A CN104731397 A CN 104731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ose
touch control
substrate
layer
optical m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14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琪
吴易骏
吴明坤
黄俊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Priority to TW103122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258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31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13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个触控元件以及光学匹配层。触控元件位于基板上。光学匹配层重叠于基板以及触控元件,其中光学匹配层的折射系数落在1.5至2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面板及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信和信息家电等各项应用的快速发展,为了达到携带便利、体积轻巧化以及操作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以触控面板取代传统的键盘或鼠标作为输入装置。
触控面板通常包括基板以及多个触控元件。考虑到触控面板的应用范畴(例如是与显示面板搭配使用),触控元件的材质通常选用光穿透率佳的透明导电材质,如铟锡氧化物。然而,铟锡氧化物的折射系数与基板的折射系数差异很大,因此在光束照射至触控面板时,光束在触控元件之间的间隙的反射率与光束在触控元件所在位置的反射率会有极大的差异(光束在间隙的反射率一般会小于光束在触控元件所在位置的反射率),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容易看到触控元件的图案,而影响了触控面板整体的视觉效果。现有技术有提出对图案明显度的改良,然而,此些改良并无法有效地降低触控元件的图案对于人眼的可视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可有效地降低触控元件的图案对于人眼的可视性,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个触控元件以及光学匹配层。触控元件位于基板上。光学匹配层重叠于基板以及触控元件,其中光学匹配层的折射系数落在1.5至2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面板、位于触控面板的一侧的覆盖板以及位于触控面板的另一侧的显示模块。
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上的多个触控元件、第一光学匹配层以及第二光学匹配层,其中第一光学匹配层位于基板与触控元件之间,触控元件位于第一光学匹配层与第二光学匹配层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设置高折射系数的光学匹配层,以补偿光束在触控元件之间的间隙的反射率与光束在触控元件所在位置的反射率的差异。因此,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可有效地降低触控元件的图案对于人眼的可视性,且应用所述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可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
图1B是图1中剖线A-A’、B-B’的剖面示意图;
图2至图20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1及图22是触控元件的其他实施形态的示意图;
图23至图28是采用图21或图22类型的触控元件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100B、101、101A、102、102A、102B、102C、102D、103、103A、104、104A、105、105A、105B、105C、106、106A、107、107A、108、108A、109、109A:触控面板;
110:基板;
120、120A、120B、120C:触控元件;
122:第一电极;
122a:第一电极垫;
122b:第一连接线;
124:第二电极;
124a:第二电极垫;
124b:第二连接线;
130:走线;
140:接垫;
150:信号传递线路;
160、160a、160b、160c、160d:介电图案;
A1:元件区;
A2:外围区;
A-A’、B-B’:剖线;
BF、BFA:缓冲层;
BM:装饰层;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间隙;
IM、IMA、IMB:光学匹配层;
IN1:第一绝缘层;
IN2:第二绝缘层;
PT1:第一保护层;
PT2、PT2A:第二保护层;
SH:屏蔽层;
W160b、W160c、W160d:开口;
IM1:第一光学匹配层;
IM2:第二光学匹配层;
X:交错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1B是图1中剖线A-A’、B-B’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A及图1B,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多个触控元件120以及光学匹配层IM(示出于图1B),其中触控元件120位于基板110上,且光学匹配层IM重叠于基板110以及触控元件120。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进一步包括多条走线130、多个接垫140以及信号传递线路150(参见图1B),且触控元件120、光学匹配层IM、走线130以及接垫140例如位于基板110的同一侧。
基板110具有元件区A1以及位于元件区A1至少一侧的外围区A2,且基板110的厚度可以介于0.035毫米至0.7毫米之间。本实施例以外围区A2位于元件区A1的四周举例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触控元件120位于元件区A1内。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元件120例如由元件区A1延伸至外围区A2并与走线130接触。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触控元件120例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22以及电性绝缘于第一电极122的多个第二电极124,其中第二电极124与第一电极122彼此交错,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第一电极122例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垫122a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线122b,且各第一连接线122b将相邻两第一电极垫122a沿第一方向D1串接。各第二电极124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垫124a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线124b,且各第二连接线124b将相邻两第二电极垫124a沿第二方向D2串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122与第二电极124位于基板110的同一侧且两者彼此交错,因此触控面板100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介电图案,至少位于第二电极124与第一电极122之间,以使两者电性绝缘。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例如包括多个岛状的介电图案160,且介电图案160位于第二电极124与第一电极122的交错处X。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介电图案160位于第二连接线124b上,且第一连接线122b跨越介电图案160以将相邻两第一电极垫122a沿第一方向D1串接,但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定第一连接线122b、介电图案160以及第二连接线124b的堆叠顺序。
此外,本发明也不用以限定介电图案160的实施形态。在另一实施例中,介电图案160也可以至少整面地覆盖元件区A1,且第一电极122与第二电极124分别位于介电图案160的两对侧。或者,在介电图案160整面地覆盖元件区A1的架构下,第一连接线122b(或第二连接线124b)可与第一电极垫122a、第二电极垫124a以及第二连接线124b(或第一连接线122b)分别位于介电图案160的两对侧,且介电图案160包括多个曝露出第一电极垫122a(或第二电极垫124a)的开口,而第一连接线122b(或第二连接线124b)通过开口与第一电极垫122a(或第二电极垫124a)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垫122a、第一连接线122b、第二电极垫124a以及第二连接线124b的材质例如选自于透明的导电材质,如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例如为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垫122a、第一连接线122b、第二电极垫124a以及第二连接线124b的材质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银/铟锡氧化物,但不以此为限。另外其形态可以为线宽例如介于0.5微米至10微米的网格状,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各第一电极垫122a、各第一连接线122b、各第二电极垫124a以及各第二连接线124b的厚度分别大于0且在以下或是落在的范围内,且较佳是大于0且在以下或是落在的范围内,以具有相对高的光穿透率,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若以低阻值为优先考虑,则第一连接线122b与第二连接线124b的其中一个的材质也可选用阻值相对低的金属、合金或其组合的堆叠结构,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银/铟锡氧化物,但不以此为限。
接垫140位于外围区A2内且通过走线130与触控元件120电性连接。在低阻值的考虑下,本实施例的走线130的材质例如采用金属、合金或其组合的堆叠结构,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另一方面,接垫140、第一电极垫122a、第一连接线122b以及第二电极垫124a例如可通过图案化一导电层所形成。换言之,接垫140的材质例如可采用前述的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需说明的是,图1A及图1B虽示出接垫140的侧壁切齐于基板110的侧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垫140也可与基板110的边缘保持一距离。
信号传递线路150与接垫140接触,以进行信号的传递与接收。举例而言,信号传递线路150例如为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匹配层IM还重叠于走线130以及接垫140。具体而言,触控元件120、走线130以及接垫140例如位于光学匹配层IM与基板110之间。也即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匹配层IM例如是覆盖元件区A1以及外围区A2,且曝露出信号传递线路150与接垫140搭接的位置。
光学匹配层IM的材质可选用折射系数落在1.5至2的范围内的材质,且较佳是落在1.8至1.9的范围内的材质。举例而言,光学匹配层IM的材质可以是钛的氧化物(TiOx)、铌的氧化物(NbOx)、硅的氧化物(SiOx)、硅的氮化物(SiNx)或其组合。或者,光学匹配层IM也可以是上述至少两者材质的堆叠层,例如是由具有较高折射率的材料例如是TiOx、NbOx或SiNx与具有较低折射率的材料例如是SiOx所堆叠而成。
由于采用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的触控元件120在特定厚度下,如厚度落在的范围内,其反射率会超过10%,而容易产生前述图案明显度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通过高折射系数的光学匹配层IM的设置,可通过光学补偿的方式改善反射率过高的现象。即通过高折射系数的光学匹配层IM的设置,以补偿光束在触控元件120之间的间隙G的反射率与光束在触控元件120所在位置的反射率的差异。因此,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可有效地降低触控元件120的图案对于人眼的可视性。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匹配层IM的厚度例如落在的范围内。
另外,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一绝缘层IN1、第一保护层PT1以及多个第二保护层PT2其中至少一个。
第一绝缘层IN1例如与触控元件120、光学匹配层IM、走线130以及接垫140位于基板110的同一侧,其例如可用于提升形成于基板110上的膜层与基板110之间的附着力,且可用于降低基板110内的杂质影响生长于基板110上的元件特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IN1例如是位于基板110上,而触控元件120、走线130以及接垫140位于第一绝缘层IN1上,且第一绝缘层IN1与光学匹配层IM例如是分别位于触控元件120、走线130以及接垫140的两对侧。通过适当的材质选定,第一绝缘层IN1可进一步提升前述光学补偿的效果,从而改善图案明显度的问题。举例而言,第一绝缘层IN1的材质可以是硅的氧化物,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第一保护层PT1以及第二保护层PT2例如可用于保护触控元件120、走线130以及接垫140。详言之,触控元件120、走线130以及接垫140例如位于第一保护层PT1与基板1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PT1位于光学匹配层IM与基板110之间,且触控元件120、走线130以及接垫140位于第一保护层PT1与基板110之间。并且,第一保护层PT1也曝露出信号传递线路150与接垫140搭接的位置。通过适当的材质选定,第一保护层PT1也可进一步提升前述光学补偿的效果,从而改善图案明显度的问题。举例而言,第一绝缘层IN1的材质可以是硅的氧化物,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再者,第一保护层PT1也可与光学匹配层IM集成在一起,并且通过适当的厚度、折射率等的调变去提升前述光学补偿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第二保护层PT2与第一保护层PT1分别位于光学匹配层IM的两对侧。并且,第二保护层PT2至少覆盖走线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PT2除了覆盖走线130之外,还覆盖第一电极122与第二电极124的交错处X。
在触控面板100搭配显示面板使用下,触控面板100可选择性地包括屏蔽层SH以及第二绝缘层IN2。屏蔽层SH例如与触控元件120、光学匹配层IM、走线130以及接垫140分别位于基板110的两对侧,且与信号传递线路150接触。屏蔽层SH的材质可采用透光的导电材质,如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以避免遮蔽来自显示面板的显示光束。此外,本实施例可使屏蔽层SH浮置或是接地,以屏蔽显示面板对于触控面板100的信号干扰。
第二绝缘层IN2覆盖屏蔽层SH,以作为屏蔽层SH的防护层,并可使屏蔽层SH电性绝缘于位于其下的其他膜层。具体而言,屏蔽层SH位于基板110与第二绝缘层IN2之间。在这样的架构下,基板110可作为显示面板的对向基板例如是显示面板的封装盖板,另外,可更进一步将显示面板的对向电极层、彩色滤光层等膜层形成于第二绝缘层IN2下。也即是,触控元件120可与显示面板的对向电极层、彩色滤光层等共用基板110。另外可搭配触控面板100形成一触控显示装置,其中可再配置一覆盖板与一显示模块,且覆盖板位于触控面板100一侧,而显示模块位于触控面板100的另一侧。
图2至图20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A大致相同于图1B的触控面板100,且相同的膜层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以下便不再赘述相同膜层的相对配置关系、材质、厚度、功效及用途等。
触控面板100A与触控面板100的主要差异在于,触控面板100A的光学匹配层IMA是位于触控元件120、走线130以及接垫140下(以下简称位于触控元件120、走线130以及接垫140下的光学匹配层为底光学匹配层),而触控面板100的光学匹配层IM位于触控元件120、走线130以及接垫140上(以下简称位于触控元件120、走线130以及接垫140上的光学匹配层为顶光学匹配层)。
详言之,本实施例的光学匹配层IMA位于触控元件120与基板110之间、走线130与基板110之间以及接垫140与基板110之间。此外,触控面板100A例如包括前述的第一绝缘层IN1、第一保护层PT1、第二保护层PT2、屏蔽层SH以及第二绝缘层IN2,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A也可省略设置第一绝缘层IN1、第一保护层PT1、第二保护层PT2、屏蔽层SH以及第二绝缘层IN2至少其中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匹配层IMA例如位于第一绝缘层IN1与基板110之间,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光学匹配层IMA与第一绝缘层IN1的位置也可互换,从而使得第一绝缘层IN1位于光学匹配层IMA与基板110之间。或者,第一绝缘层IN1可与光学匹配层IMA集成在一起,并且通过适当的厚度、折射率等的调变去提升前述光学补偿的效果。
再者,如图3所示,通过延伸图2中的第二保护层PT2的覆盖范围,而形成第二保护层PT2A,其中第二保护层PT2A整面地覆盖在基板110上且曝露出接垫140与信号传递线路150接触的位置。如此,触控面板100B则可省略图2中第一保护层PT1的设置。由于第二保护层PT2A整面地覆盖在基板110上,因此通过适当的材质选定,第二保护层PT2A可连同第一绝缘层IN1及光学匹配层IMA共同提供前述光学补偿的效果,从而改善图案明显度的问题。
另外,采用上述顶光学匹配层与底光学匹配层的触控面板也可进一步包括装饰层,以装饰触控面板的外围区A2,并遮蔽位于外围区A2内的不透光元件(如信号传递线路150及/或走线130)。以下以图4及图5说明装饰层在图1B及图2的架构下的相对配置关系。
图4的触控面板101大致相同于图1B的触控面板100,而图5的触控面板101A大致相同于图2的触控面板100A。触控面板101、101A与触控面板100、100A的主要差异在于,触控面板101、101A进一步包括装饰层(decorationlayer)BM。
详言之,装饰层BM、触控元件120、光学匹配层IM、走线130、接垫140以及信号传递线路150例如位于基板110的同一侧,且装饰层BM位于外围区A2内并曝露出元件区A1。并且,走线130与基板110分别位于装饰层BM的两对侧。在图4及图5的实施例中,基板110例如可为盖板,也就是说,基板110相对于设置装饰层BM的表面为触控面,因此,图4及图5省略图1B及图2中屏蔽层SH以及第二绝缘层IN2的设置。
在顶光学匹配层的架构下,如图4所示,走线130例如位于装饰层BM与光学匹配层IM之间。另一方面,在底光学匹配层的架构下,如图5所示,装饰层BM例如位于光学匹配层IMA与走线130之间。
在图4及图5的实施例中,触控元件120的材质采用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由于金属氧化物与装饰图案BM之间的附着力相对强,因此在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一电极垫122a、第二电极垫124a、第一连接线122b以及接垫140)后有可能会有不必要的金属氧化物残留在装饰层BM上。为改善这样的情况,在设置有装饰层BM的实施例中,可选择性地设置至少一介电图案160a由装饰层BM邻近元件区A1的侧壁延伸至装饰层BM的顶面上。图4及图5虽是在图1B及图2的架构下加入装饰层BM以及介电图案160a,然而,图3的触控面板100B也可同加入装饰层BM以及介电图案160a,在此便不再赘述。
另外,采用上述顶光学匹配层与底光学匹配层的触控面板也可进一步包括缓冲层。请参照图6及图7,图6的触控面板102大致相同于图4的触控面板101,而图7的触控面板102A大致相同于图5的触控面板101A。但是触控面板102、102A进一步包括缓冲层BF,且缓冲层BF至少位于接垫140与装饰层BM之间。因为要曝露出信号传递线路150与接垫140搭接的位置,而使得此区域的装饰层BM没有保护层的覆盖,降低装饰层的信赖性,缓冲层BF的设置可以补强此区域装饰层的信赖性。此外,缓冲层BF也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于走线130与装饰层BM之间。
在图6及图7的架构下,缓冲层BF也可以进一步覆盖元件区A1以及外围区A2。如图8所示,触控面板102B例如是在触控面板102A的架构下改变图7中缓冲层BF的图案,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以下的描述也能够了解如何在图6中触控面板102的架构下改变缓冲层BF的图案,而形成图8的缓冲层BFA。详言之,缓冲层BFA例如重叠于触控元件120、光学匹配层IMA、走线130以及接垫140,且触控元件120与基板110分别位于缓冲层BFA的两对侧,而装饰层BM位于缓冲层BFA与基板11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匹配层IMB位于缓冲层BFA与第一绝缘层IN1之间,且装饰层BM以及走线130位于光学匹配层IMB的两对侧,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9所示,触控面板102C例如是在图8的触控面板102B的架构下进一步省略第一绝缘层IN1的设置。另外,如图10所示,触控面板102D例如是在触控面板102C的架构下改变图9中光学匹配层IMB的相对配置位置。详言之,本实施例的光学匹配层IMA例如是位于基板110上,且装饰层BM与基板110分别位于光学匹配层IMA的两对侧。需说明的是,图8至图10的实施例采用图3的第二保护层PT2A,以省略图2中第一保护层PT1的设置,然而,图8至图10的实施例也可以图2中第一保护层PT1以及第二保护层PT2的叠层设计替代第二保护层PT2A。并且,由于图8至图10中的缓冲层BFA进一步覆盖元件区A1以及外围区A2,因此通过适当的材质选定,缓冲层BFA可连同图8及图9中的光学匹配层IMB或图10中的光学匹配层IMA(在图8中还可进一步连同第一绝缘层IN1)共同提供前述光学补偿的效果,从而改善图案明显度的问题。
采用上述顶光学匹配层与底光学匹配层的触控面板也可进一步改变触控元件120以及接垫140相对于走线130的配置关系。请参照图11,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3大致相同于图4的触控面板101。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在顶光学匹配层的架构下进一步包括位于走线130上的介电图案160b,且位于走线130上的介电图案160b包括多个开口W160b。开口W160b分别曝露出各走线130的局部区域,而触控元件120由元件区A1延伸至位于走线130上的介电图案160b上,且触控元件120通过其中至少一开口W160b与对应的走线130接触并且在介电图案160b上由触控元件120延伸出对应走线130图案的一层导电图案,且接垫140通过其中至少一开口W160b而与对应的走线130接触。通过触控元件120延伸至介电图案160b上的层导电图案,并且设置在对应于走线130上,可提供走线130进一步的保护,其中触控元件120对应于走线130上延伸的导电图案与接垫140或触控元件120在空间上均分别间隔一距离且电性绝缘。在另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3也可进一步设置前述的缓冲层BF或缓冲层BFA。
另外,如图12所示,在底光学匹配层的架构下,也可同图11的方式进行改变,以提供走线130进一步的保护。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3A是在图8的架构下进行改良,然而,图5、图7、图9以及图10也可同此改变。
上述实施例是以触控元件120(包括第一电极122以及第二电极124)的材质为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而走线130的材质为金属、合金或其组合的堆叠结构,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请参照图13,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4的走线130、第一电极垫(未示出)、第一连接线122b、第二电极垫124a以及接垫140的材质例如都采用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而第二连接线124b的材质例如采用金属、合金或其组合的堆叠结构,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通过使走线130的材质相同于第一电极垫(未示出)、第一连接线122b、第二电极垫124a以及接垫140的材质,可缩减制作触控面板104所需的光罩数。在本实施例中,走线130与接垫140例如为一体成型。
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4A大致相同于图13的触控面板104。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介电图案160c是整面覆盖元件区A1以及外围区A2,且介电图案160c具有多个开口W160c,而第二电极垫124a通过开口W160c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线124b接触。图13及图14虽仅以顶光学匹配层的架构说明走线130为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时的实施形态,然而,上述采用底光学匹配层(如图2、图3、图5、图7至图10及图12)的触控面板100A、100B、101A、102A也可同此改变,在此便不再赘述。
此外,上述实施例虽以第二连接线124b制作在前,而第一电极垫(未示出)、第一连接线122b、第二电极垫124a制作在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请参照图15,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5大致相同于图4的触控面板101。差异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线124b制作于第一电极垫(未示出)、第一连接线122b、第二电极垫124a之后,且第二连接线124b例如采用与走线130相同的材质。详言之,第一电极垫(未示出)、第一连接线122b、第二电极垫124a位于第一绝缘层IN1上,介电图案160位于第一连接线122b上,而第二连接线124b跨越对应的介电图案160以将相邻两第二电极垫124a串接。
此外,如图16所示,在底光学匹配层的架构下,触控面板105A也可采用上述第一电极垫(未示出)、第一连接线122b、第二电极垫124a以及第二连接线124b的架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5A的介电图案160可进一步位于第二电极垫124a上,且通过形成曝露出第二电极垫124a的局部区域的开口,使第二连接线124b通过开口连接相邻两第二电极垫124a。
再者,如图17所示,触控面板105B在图16的触控面板105A的架构下可延伸第二保护层PT2的覆盖范围,而形成第二保护层PT2A,其中第二保护层PT2A覆盖元件区A1以及外围区A2且曝露出接垫140与信号传递线路150接触的位置。如此,则可省略图16中第一保护层PT1的设置。
另外,如图18所示,触控面板105C在图17的架构下也可采用图15中介电图案160的设置。需说明的是,在图15至图18的架构下,也可省略装饰层BM的设置,并可选择性地包括图1B及图3中的屏蔽层SH以及第二绝缘层IN2。
采用上述顶光学匹配层与底光学匹配层的触控面板也可进一步在装饰层BM上增加热键(hot key,或称作快捷键)的设置。如图19所示,在顶光学匹配层的架构下,触控面板106例如还包括位于外围区A2内的触控元件120A,其中触控元件120A位于装饰层BM上,且位于光学匹配层IM与装饰层BM之间。此外,触控面板106例如还包括位于触控元件120A的第二连接线124b上的介电图案160d,并且介电图案160d具有多个开口W160d,而触控元件120A的第二电极垫124a例如通过开口W160d与第二连接线124b接触。另外,位于装饰层BM上的第二连接线124b的材质例如可采用与走线130相同的材质,如金属、合金或其组合的堆叠结构,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或者,第二连接线124b的材质也可采用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再者,在图19的架构下,触控面板106的缓冲层BF也可采用图8中缓冲层BFA的形态。
另一方面,如图20所示,在底光学匹配层的架构下,触控面板106A也可还包括位于外围区A2的装饰层BM上的触控元件120A,且触控元件120A与装饰层BM例如分别位于光学匹配层IMB的两对侧。此外,触控面板106A也可还包括位于触控元件120A的第二连接线124b上的介电图案160d,并且介电图案160d具有多个开口W160d,而触控元件120A的第二电极垫124a例如通过开口W160d与第二连接线124b接触。另外,位于装饰层BM上的第二连接线124b的材质例如可采用与走线相同的材质,如金属、合金或其组合的堆叠结构,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或者,第二连接线124b的材质也可采用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
在图20的架构下,缓冲层BFA、光学匹配层IMB以及第一绝缘层IN1也可采用图7中的缓冲层BF、光学匹配层IMA以及第一绝缘层IN1的相对配置关系。或者,也可如图9及图10省略第一绝缘层IN1的设置。
再者,在图19及图20的架构下,也可进一步在走线130上方设置介电图案并使接垫140以及触控元件120A进一步延伸至走线130的上方,以提供走线130进一步的保护。并且,图19及图20的触控元件120、120A也可采用图15及图16中第一电极垫(未示出)、第一连接线122b、第二电极垫124a以及第二连接线124b的相对设置关系,在此便不再赘述。
虽然上述实施例都以触控元件彼此交错设置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定触控元件120、120A的图案设计或触控元件120、120A的相对配置关系。以下以图21及图22举例说明触控元件120、120A的其他可实施形态,然本发明的触控元件120、120A的实施形态也不限于图21及图22的架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依据其设计需求去改变触控元件120、120A的图案设计及其相对配置关系。
图21及图22是触控元件的其他实施形态的示意图。在图21及图22中,触控元件120B、120C都为彼此分离且不重叠。并且,触控元件120B、120C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或其组合,但并不以此为限,其形态也可以为网格状。此外,走线130的材质可采用与触控元件120B、120C相同的材质,如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或者,走线130也可采用与触控元件120a、120b不同的材质,如金属、合金或其组合的堆叠结构,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
图23至图28是采用图21或图22类型的触控元件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23,在顶光学匹配层的架构下,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7的走线130的材质例如采用与触控元件120B、120C相同的材质,如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此时,走线130与接垫140例如为一体成型。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7例如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层IN1、缓冲层BFA以及第一保护层PT1,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7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一绝缘层IN1、第一保护层PT1、图19中的第二保护层PT2(或图20中的第二保护层PT2A)以及图19中的缓冲层BF(或缓冲层BFA)其中至少一个。
在底光学匹配层的架构下,如图24所示,触控面板107A的走线130的材质也可采用与触控元件120B、120C相同的材质,如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此时,走线130与接垫140例如为一体成型。再者,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7A例如进一步包括缓冲层BFA以及第二保护层PT2A。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7A也可选择性地包括图12中的第一绝缘层IN1。或者,以图16中的第一保护层PT1以及第二保护层PT2替代本实施例的第二保护层PT2A。或以图7中的缓冲层BF替代本实施例的缓冲层BFA。
另外,在顶光学匹配层以及底光学匹配层的架构下,如图25及图26所示,触控面板108、108A的走线130的材质也可采用与触控元件120B、120C不同的材质,如金属、合金或其组合的堆叠结构,或者是金属氧化物与金属组合的堆叠结构。又如图27及图28所示,触控面板109、109A可在走线130上进一步设置介电图案160b,并使接垫140以及触控元件120B(或触控元件120C)进一步延伸至介电图案160b上,以提供走线130进一步的保护。在图23至图28的架构下,也可省略装饰层BM的设置,并可选择性地进一步设置图1B及图3中的屏蔽层SH以及第二绝缘层IN2。
虽然上述所有实施例是各以顶光学匹配层或是底光学匹配层设置于触控面板的方式做实施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将顶光学匹配层与底光学匹配层同时设置于触控面板,也可以达到有效地降低触控组件的图案对于人眼的可视性,且应用所述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也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图2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9所示,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10、位于基板110上的多个触控元件120(图中以一层表示)、第一光学匹配层IM1以及第二光学匹配层IM2,其中第一光学匹配层IM1位于基板110与触控元件120之间,触控元件120位于第一光学匹配层IM1与第二光学匹配层IM2之间。此外,第一光学匹配层IM1(或第二光学匹配层IM2)并不限于单一膜层,也可以是由复数膜层所构成。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当基板110上配置有装饰层BM时,基板110可同时是一覆盖板,此设计可减少一片基板的设置,可降低整体的厚度及重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设置高折射系数的光学匹配层,以补偿光束在触控元件之间的间隙的反射率与光束在触控元件所在位置的反射率的差异。因此,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可有效地降低触控元件的图案对于人眼的可视性,且应用所述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可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4)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多个触控元件,位于该基板上;以及
光学匹配层,重叠于该基板以及该些触控元件至少其中之一,其中该光学匹配层的折射系数落在1.5至2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匹配层的厚度落在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元件区以及位于该元件区至少一侧的外围区,该些触控元件至少位于该元件区内,该触控面板还包括多条走线、多个接垫以及信号传递线路,该些接垫位于该外围区内且通过该些走线与该些触控元件电性连接,该信号传递线路与该些接垫接触,该光学匹配层重叠于该些走线及该些接垫至少其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触控元件与该些走线位于该光学匹配层与该基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匹配层位于该些触控元件与该基板之间、该些走线与该基板之间以及该些接垫与该基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触控元件彼此分离且不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该些走线的材质与该些触控元件的材质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走线的材质不同于该些触控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介电图案,位于该些接垫与该些走线之间,且该介电图案具有多个开口,各该接垫通过其中一开口与对应的走线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触控元件彼此交错且彼此电性绝缘。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层,与该些触控元件、该光学匹配层、该些走线以及该些接垫位于该基板的同一侧,且该第一绝缘层位于该基板上,而该些触控元件、该些走线以及该些接垫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层位于该光学匹配层与该基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匹配层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与该基板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层,与该些触控元件位于该基板的两对侧,且与该信号传递线路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绝缘层,该屏蔽层位于该基板与该第二绝缘层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层,且该些触控元件、该些走线以及该些接垫位于该第一保护层与该基板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保护层位于该光学匹配层与该基板之间,且该些触控元件、该些走线以及该些接垫位于该第一保护层与该基板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匹配层位于该第一保护层与该基板之间,且该光学匹配层位于该些触控元件、该些走线以及该些接垫与该基板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保护层,该些第二保护层与该基板分别位于该些触控元件、该些走线、该些接垫、该第一保护层以及该光学匹配层的两对侧,且该些第二保护层至少覆盖该些走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保护层与该第一保护层分别位于该光学匹配层的两对侧,且该些触控元件、该些走线以及该些接垫位于该第一保护层与该基板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保护层与该光学匹配层分别位于该第一保护层的两对侧,且该些触控元件、该些走线以及该些接垫位于该第一保护层与该光学匹配层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护层,该些第二保护层与该基板分别位于该些触控元件、该些走线、该些接垫以及该光学匹配层的两对侧,且该些第二保护层至少覆盖该些走线。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保护层覆盖该些触控元件、该光学匹配层、该些走线以及至少部分的该些接垫。
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层,与该些触控元件、该光学匹配层、该些走线、该些接垫以及该信号传递线路位于该基板的同一侧,且该装饰层位于该外围区内并曝露出该元件区,并且该些走线与该基板分别位于该装饰层的两对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触控元件位于该光学匹配层与该基板之间,且该些走线位于该装饰层与该光学匹配层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匹配层位于该些触控元件与该基板之间,且该光学匹配层位于该些走线与该装饰层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匹配层位于该些触控元件与该基板之间,且该装饰层位于该些走线与该光学匹配层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层,至少位于该些接垫与该装饰层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层重叠于该些触控元件、该光学匹配层、该些走线以及该些接垫,且该些触控元件与该基板分别位于该缓冲层的两对侧,而该装饰层位于该缓冲层与该基板之间。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匹配层位于该装饰层与该基板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触控元件位于该外围区内且位于该装饰层上。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触控元件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以及电性绝缘于该些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二电极,该些第二电极与该些第一电极彼此交错,该触控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介电图案,至少位于该些第二电极与该些第一电极之间。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介电图案的数量为多个,且至少一介电图案由该装饰层邻近该元件区的侧壁延伸至该装饰层的顶面上。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介电图案的数量为多个,且至少一介电图案位于该些走线上,位于该些走线上的该介电图案包括多个开口,该些开口分别曝露出各该走线的局部区域,而该些触控元件通过其中至少一开口与对应的该些走线接触并且在该介电图案上由该些触控元件延伸出对应该些走线图案的一层导电图案,且该些接垫通过其中至少一开口而与对应的该些走线接触。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层导电图案与该些触控元件及该些接垫在空间上均分别间隔一距离且电性绝缘。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垫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线,且各该第一连接线将相邻两第一电极垫沿一第一方向串接,各该第二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垫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线,且各该第二连接线将相邻两第二电极垫沿一第二方向串接,该介电图案至少位于该些第二电极与该些第一电极的交错处。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连接线与该些第二连接线的其中一个位于该基板上,该介电图案覆盖该元件区、该外围区以及位于该基板上的该些第一连接线与该些第二连接线的其中一个,该些第一电极垫、该些第二电极垫以及该些第一连接线与该些第二连接线的其中另一个位于该介电图案上,该介电图案包括多个开口,该些第一连接线与该些第二连接线的其中一个通过该些开口与对应的该些第一电极垫以及该些第二电极垫的其中一个接触。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电极垫、各该第一连接线、各该第二电极垫以及各该第二连接线的厚度分别大于0且在以下或是落在的范围内。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匹配层的折射系数落在1.8至1.9的范围内。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厚度介于0.035毫米至0.7毫米之间。
4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覆盖板,位于该触控面板的一侧;以及
显示模块,位于该触控面板的另一侧。
42.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多个触控元件,位于该基板上;
第一光学匹配层;以及
第二光学匹配层,其中该第一光学匹配层位于该基板与该些触控元件之间,该些触控元件位于该第一光学匹配层与该第二光学匹配层之间。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匹配层为单膜层或是复数膜层。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光学匹配层为单膜层或是复数膜层。
CN201410181494.8A 2013-12-19 2014-04-30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4731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2122A TW201525806A (zh) 2013-12-19 2014-06-26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7208 2013-12-19
TW102147208 2013-12-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1397A true CN104731397A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55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1494.8A Pending CN104731397A (zh) 2013-12-19 2014-04-30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31397A (zh)
TW (1) TW20152580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5038A (zh) * 2015-11-20 2017-05-31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7526464A (zh) * 2016-06-21 2017-12-2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3672107A (zh) * 2020-05-14 2021-11-19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0757A (zh) * 2016-05-31 2017-12-08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复合保护基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9892A1 (en) * 2011-09-19 2013-03-21 Chia-Chi Chen Touch-sensitive device and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TWM458612U (zh) * 2012-12-20 2013-08-01 Ray Star System Solutions Xiamen Inc 觸控面板
CN103294291A (zh) * 2012-03-05 2013-09-11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板
TWM464741U (zh) * 2013-05-30 2013-11-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CN203870591U (zh) * 2013-12-19 2014-10-08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9892A1 (en) * 2011-09-19 2013-03-21 Chia-Chi Chen Touch-sensitive device and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CN103294291A (zh) * 2012-03-05 2013-09-11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板
TWM458612U (zh) * 2012-12-20 2013-08-01 Ray Star System Solutions Xiamen Inc 觸控面板
TWM464741U (zh) * 2013-05-30 2013-11-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CN203870591U (zh) * 2013-12-19 2014-10-08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5038A (zh) * 2015-11-20 2017-05-31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7526464A (zh) * 2016-06-21 2017-12-2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7526464B (zh) * 2016-06-21 2022-03-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US11392233B2 (en) 2016-06-21 2022-07-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sens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US11853494B2 (en) 2016-06-21 2023-12-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sens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CN113672107A (zh) * 2020-05-14 2021-11-19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5806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25463B1 (en) Metal mesh type touch screen panel
KR101288397B1 (ko) 터치 기능을 가진 ips형 액정 디스플레이
CN204302931U (zh) 触控面板
CN103676264B (zh) 用金属线连接触控感应层电极的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系统
US9557863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8257980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02314254A (zh) 触摸面板
CN103425303B (zh) 触控面板及其应用的触控显示设备
KR102658438B1 (ko) 표시 장치
CN113109964B (zh)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6209685U (zh) 一种触摸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323868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164825B (zh) 用于改进感测图案的交叉结构的触摸面板
CN104571742A (zh) 电容式触摸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1640213B2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motherboard
KR102307532B1 (ko)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04731397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920034B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03689479U (zh) 触控面板
US11561634B2 (en) Display modul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309172B1 (ko)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7741800B (zh) 触控显示屏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5786261B (zh) 彩色滤光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201704951A (zh) 觸控面板
CN104461155A (zh)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