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89479U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89479U
CN203689479U CN201320862961.4U CN201320862961U CN203689479U CN 203689479 U CN203689479 U CN 203689479U CN 201320862961 U CN201320862961 U CN 201320862961U CN 203689479 U CN203689479 U CN 203689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hose
control electrode
dielectric layer
contac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629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湘霖
苏国彰
谢其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89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894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条触控电极、介电层、多条走线以及至少一导电元件。基板具有可视区以及邻接可视区的周边区。触控电极位于基板上,且各触控电极由可视区延伸至周边区。介电层至少覆盖周边区中触控电极所在的区域。介电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位于该周边区,且第一开口曝露出部分触控电极。走线位于介电层上,且走线通过第一开口接触触控电极。导电元件位于介电层上且跨越触控电极,并位于第一开口与可视区之间。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携带便利、体积轻巧化以及操作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的输入方式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式装置作为输入的方式。触控式装置可组装在诸多种类的平面显示器上,以使平面显示器兼具显示画面以及输入操作信息的功能。
就目前常见的触控式装置而言,电容式触控面板以及电阻式触控面板最为普及。一般而言,触控面板包括配置于可视区内的多条触控电极以及配置于周边区内与触控电极连接的多条走线。考虑到可视区的光穿透率,触控电极通常采用透光率佳的材质(如金属氧化物),而走线通常采用导电率佳的材质(如金属)。
在一般触控面板中,周边区中除了设置有与触控电极相连以进行触控信号传递的走线外,也会因不同设计需求而设置其它线路,例如导电元件以及与其他与感测元件连接的走线。上述的线路若在配置上与走线交错,则必须在结构上进行调整,以使得不欲与触控电极电性连接的线路可与触控电极互相隔离,因此造成制作过程复杂化而不利于制作成本与生产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是利用不同材料层之间的搭配设计,于触控面板的周边区形成所需的走线跨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条触控电极、介电层、多条走线以及至少一导电元件。基板具有可视区以及邻接可视区的周边区。触控电极位于基板上,且各触控电极由可视区延伸至周边区。介电层至少覆盖周边区中触控电极所在的区域。介电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位于该周边区,且第一开口曝露出部分触控电极。走线位于介电层上,且走线通过第一开口接触触控电极。导电元件位于介电层上且跨越触控电极,并位于第一开口与可视区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装饰图案,装饰图案覆盖周边区且曝露出可视区,且各触控电极由可视区延伸至装饰图案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一缓冲层,位于触控电极与基板之间以及装饰图案与基板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缓冲层,位于触控电极与基板之间,且装饰图案位于第二缓冲层与基板之间。
进一步地,介电层覆盖触控电极,且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至少覆盖位于可视区内的介电层。
进一步地,触控电极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多条电性绝缘于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二触控电极,各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线,且各第一连接线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第一方向串接,各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线,且各第二连接线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沿第二方向串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进一步地,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装饰图案,位于基板上,装饰图案覆盖周边区且曝露出可视区,各触控电极由可视区延伸至装饰图案上,绝缘图案包括多个第一绝缘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二绝缘图案,第一绝缘图案位于第一连接线上,而第二绝缘图案位于装饰图案上。
进一步地,介电层覆盖第一感测垫以及第二触控电极,且介电层还包括多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曝露出第一感测垫,而各第一连接线通过第二开口在第一方向上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线、走线以及导电元件由同一导电层所构成。
进一步地,介电层为光学匹配层。
进一步地,介电层为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或至少上述两者的叠层。
进一步地,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保护层,至少覆盖走线以及导电元件。
进一步地,导电元件为接地线。
进一步地,第一缓冲层为光学匹配层。
进一步地,第二缓冲层为光学匹配层。
进一步地,第一保护层为光学匹配层。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通过不同材料层之间的搭配设计,调整位于周边区内的金属层以及金属氧化物层的相对配置关系,以在触控面板的周边区形成所需的走线跨接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结构设计,可使走线或/及导电元件在与电极层有电性分离的需求时,走线及/或导电元件的设计位置上可因此较不受限制,进而可降低触控面板的周围区的线路设计限制。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流程的局部上视示意图一;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流程的局部上视示意图二;
图1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流程的局部上视示意图三;
图2是图1C中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他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他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他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他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四;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100b、100c、100d、200:触控面板;
110:基板;
120:第一触控电极;
122:第一感测垫;
124:第一连接线;
130:第二触控电极;
132:第二感测垫;
134:第二连接线;
140:绝缘层;
142:第一绝缘图案;
144:第二绝缘图案;
150:装饰图案;
160、160a:介电层;
170:走线;
180:导电元件;
190:第二保护层;
A1:可视区;
A2:周边区;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间隙;
TS:触控电极;
IM1:第一缓冲层;
IM2:第二缓冲层;
IM3:第一保护层;
W1:第一开口;
W2:第二开口;
A-A’:剖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流程的局部上视示意图一,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流程的局部上视示意图二,图1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流程的局部上视示意图三。而图2是图1C中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A,首先,提供基板110,其中基板110上形成有具有多条彼此交错的触控电极的触控电极TS。
详言之,基板110具有可视区A1以及邻接可视区A1的周边区A2,其中触控电极TS由可视区A1延伸至周边区A2内。触控电极TS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120以及多条电性绝缘于第一触控电极120的第二触控电极130。
本实施例的各第一触控电极120例如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122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线124,且各第一连接线124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122沿第一方向D1串接。各第二触控电极130例如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132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线134,且各第二连接线134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132沿第二方向D2串接,其中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相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D2例如是,但不限于,垂直于第一方向D1,并且第二连接线134与第一连接线124彼此交错。
由于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位于基板110的同一表面上,因此,基板110上可进一步形成有绝缘层140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之间,以使两者电性绝缘。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140例如包括多个第一绝缘图案142位于第一连接线124上,且各第二触控电极130的第二连接线134跨越第一绝缘图案142以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132电性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层140也可整面覆盖基板110上的触控电极TS,并通过开孔的方式将所需进行电性导通的部件暴露出来用以与其他部件接触形成电性连接,例如于第一感测垫122与连接线124叠合处的位置进行开孔,使连接线124暴露出来以与第一感测垫122接触形成电性连接。
另外,本实施例的基板110上还可进一步形成有装饰图案150,其中装饰图案150覆盖周边区A2并曝露出可视区A1。装饰图案150可以与第一触控电极120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30位于基板110的同一侧,或与第一触控电极120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30位于基板110的两相对侧。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图案150、第一触控电极120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30例如位于基板110的同一侧,且各触控电极TS由可视区A1延伸至装饰图案150上。
本实施例形成第一触控电极120、第二触控电极130、绝缘层140以及装饰图案150的方法例如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于可视区A1内形成第一连接线124。其次,于周边区A2上形成装饰图案150。接着,于第一触控电极120上形成第一绝缘图案142(绝缘层140)。然后,形成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30。
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30例如是由同一透明导电层经由一道图案化处理而形成。所述透明导电层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透明导电材质,例如纳米碳管、纳米银丝、石墨烯等。此外,第一连接线124除了可采用上述透明导电层的材质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金属、合金或上述两者的混合物。同样地,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3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金属、合金或上述两者的混合物,且其形态可以为网格状,以提高透光率与降低可视性。
在一实施例中,当透明导电层与装饰图案150之间的附着力较强时,在图案化处理后有可能会有不必要的透明导电层残留在装饰图案150上。为改善这样的情况,在形成绝缘层140的步骤中,可进一步在装饰图案150邻近可视区A1的一侧上形成第二绝缘图案144。也就是说,第二绝缘图案144设置的必要性可视透明导电层与装饰图案150之间的附着力而定。换言之,第二绝缘图案144也可省略不设。或者,第二绝缘图案144可覆盖整个装饰图案150。
请参照图1B,形成介电层160,其中介电层160至少覆盖周边区A2中触控电极TS所在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介电层160例如是,但不限于,进一步覆盖在可视区A1内的第一感测垫122、第二触控电极130、绝缘层140以及基板110上。此外,介电层160具有多个第一开口W1,且第一开口W1曝露出位于周边区A2中的触控电极TS。
请参照图1C及图2,形成多条走线170,并且形成至少一导电元件180,导电元件180在本实施例为接地线,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走线170位于介电层160上且通过第一开口W1接触触控电极TS,而导电元件180位于介电层160上且跨越触控电极TS,并位于第一开口W1与可视区A1之间。于此,则初步完成触控面板100的制作。当然,导电元件180也可视需求而省去不设。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介电层160除了可作为延伸至周边区A2内的触控电极TS与导电元件180之间的绝缘层之外,通过适当地选择介电层160的材质,介电层160还可作为触控面板100的光学匹配层,且介电层160的折射率大于触控电极TS的折射率。进一步而言,介电层160可使光线在感测垫(包括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垫132)之间的间隙G与触控电极TS两者之间的反射率差异获得补偿。如此一来,可降低触控电极TS的轮廓对于人眼的可视性。举例而言,介电层160可以是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或至少上述两者的叠层。另外,介电层160也可以作为保护层,用以保护可视区A1及周边区A2上的元件。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重复利用了触控面板中既有的介电层160。详言之,介电层160既有的功能原本只包括保护可视区A1的元件及/或作为光学匹配以消除触控电极TS的明显度,但,本实施例同时又利用介电层160作为周边区A2上的元件与元件间的绝缘之用,且能够不影响可视区A1内的叠层结构,又不会增加处理步骤。
此外,通过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的结构设计,可使走线170或/及导电元件180在与触控电极TS有电性分离的需求时,走线170及/或导电元件180的设计位置上可因此较不受限制,进而可降低触控面板100的周边区A2的线路设计限制。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结构强度或视觉效果的考虑下,触控面板100还可进一步设置其他的膜层。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他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一,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他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二,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他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三,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他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四。如图3所示,触控面板100a在图2的触控面板100的架构下还可包括第二保护层190,以保护走线170以及导电元件180,其中第二保护层190至少覆盖走线170以及导电元件180。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190也可进一步覆盖可视区A1,以加强触控电极TS的保护。
再者,如图4所示,触控面板100b在图3的触控面板100a的架构下还可包括第一缓冲层IM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层IM1例如可以作为光学匹配层,以与前述介电层160各自或协同达到光学匹配的效果,或是进一步提升前述光学匹配的效果,其中第一缓冲层IM1位于触控电极TS与基板110之间以及装饰图案150与基板110之间。此外,第一缓冲层IM1可以是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或至少上述两者的叠层。需说明的是,第一缓冲层IM1并不限定为光学匹配层,其也可以作为阻隔基板110与触控电极TS之间不纯物(impurity)的扩散现象,或是作为提高触控电极TS与基板110之间附着力之用。
或者,如图5所示,触控面板100c在图3的触控面板100a的架构下也还可包括第二缓冲层IM2,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层IM2例如可以作为光学匹配层,来与前述介电层160各自或协同达到光学匹配的效果,或是进一步提升光学匹配的效果,其中第二缓冲层IM2位于触控电极TS与基板110之间,且装饰图案150位于第二缓冲层IM2与基板110之间。在图5的架构下,第一连接线124与装饰图案150的制作顺序需颠倒,且第二缓冲层IM2例如是形成在装饰图案150之后且在第一连接线124之前。另外,第二缓冲层IM2可以是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或至少上述两者的叠层。同样的,第二缓冲层IM2也不限定为光学匹配层,可参考上述第一缓冲层IM1的说明。
如图6所示,触控面板100d在图3的触控面板100a的架构下也还可包括第一保护层IM3,其中第一保护层IM3至少覆盖位于可视区A1内的介电层16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IM3例如可覆盖在周边区A2内的介电层160、走线170、导电元件180上以及第一开口W1中。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IM3例如可以是氮化硅层,介电层160例如可以是氧化硅层,两者能够单独或协同达到光学匹配的效果。如此一来,在周边区A2中,介电层160可以使得走线170、导电元件180不会与触控电极TS全面短路,且第一保护层IM3可以保护走线170及导电元件180;而在可视区A1中,介电层160与第一保护层IM3还可单独或协同达到保护及光学匹配的效果。另一提的是,第一保护层IM3的折射率可以大于触控电极TS的折射率。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与图2的触控面板100具有相似的结构,其中相同的膜层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于此便不再赘述其材质及功效。触控面板200与触控面板100的主要差异在于制作流程的先后顺序。
详言之,本实施例形成第一触控电极120、第二触控电极130、装饰图案150、介电层160a、走线170以及导电元件180的方法例如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周边区A2上形成装饰图案150。其次,形成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触控电极130。接着,形成介电层160a,其中本实施例的介电层160a还包括多个位于可视区A1内的第二开口W2,其中第二开口W2曝露出第一感测垫122。然后,形成第一连接线124,其中各第一连接线124通过第二开口W2在第一方向D1上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122电性连接。最后,形成走线170以及导电元件18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124的材质可采用相同于走线170以及导电元件180的材质。如此一来,第一连接线124、走线170以及导电元件180可由同一导电层经由一道图案化处理而形成。所述构成第一连接线124、走线170以及导电元件180的导电层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合金或上述两者的混合物。另一方面,第一连接线124的材质也可采用前述第一感测垫122的材质。也就是,第一连接线124的材质可以是透明的金属氧化物,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透明导电材料。
通过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的结构设计,可使走线170或/及导电元件180在与触控电极TS有电性分离的需求时,走线170及/或导电元件180的设计位置上可因此较不受限制,进而可降低触控面板200的周围区A2的线路设计限制。
另外,在结构强度或视效的考量下,触控面板200也可进一步设置图3至图6中的第二保护层190、第一缓冲层IM1、第二缓冲层IM2以及第一保护层IM3其中至少一者。举例而言,触控面板200可进一步在介电层160a、第一连接线124、走线170以及导电元件180上以及第二开口W2中形成第二保护层190,以加强触控面板200的保护。并且,触控面板200还可进一步采用前述的第一缓冲层IM1、第二缓冲层IM2及/或与第一保护层IM3及其配置关系,以使光线在感测垫之间的间隙G(参照图1A)与触控电极TS两者之间的反射率差异获得补偿,从而降低触控电极TS的轮廓对于人眼的可视性。
须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虽皆以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彼此交错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进一步而言,本发明并不限定可视区A1内的触控电极TS的配置类型。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也可以彼此不交错且不重叠,且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例如是通过边缘电场效应去进行触控检测。
此外,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的数量比也不限定为一对一。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的数量比也可以是一对多或多对一。另外,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的形状也不限定为前述所列举的形状。举例而言,在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彼此交错的架构下,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的形状也可以是条状电极。或者,在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彼此不交错且不重叠的架构下,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的形状可以分别是外环电极与内环电极,其中多个内环电极位于一个外环电极内。或者,第一触控电极120与第二触控电极130的形状也可以是三角形、方形、矩形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结构设计,可简化周围区的线路设计,例如当周围区上的走线、导电元件、天线、电极层中的至少二者有电性分离的需求时,即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降低触控面板的周围区的线路设计限制。而且上述的结构设计为利用触控面板中既有的膜层,并不会过于增加额外的成本、制作过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该基板具有可视区以及邻接该可视区的周边区;
多条触控电极,位于该基板上,且各该触控电极由该可视区延伸至该周边区;
介电层,至少覆盖该周边区中该些触控电极所在的区域,该介电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位于该周边区,且该些第一开口曝露出部分该些触控电极;
多条走线,位于该介电层上,且该些走线通过该些第一开口接触该些触控电极;以及
至少一导电元件,位于该介电层上,且该导电元件跨越该些触控电极,并位于该些第一开口与该可视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图案,该装饰图案覆盖该周边区且曝露出该可视区,且各该触控电极由该可视区延伸至该装饰图案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缓冲层,位于该些触控电极与该基板之间以及该装饰图案与该基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缓冲层,位于该些触控电极与该基板之间,且该装饰图案位于该第二缓冲层与该基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介电层覆盖该些触控电极,且该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一保护层,该第一保护层至少覆盖位于该可视区内的该介电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触控电极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多条电性绝缘于该些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二触控电极,各该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线,且各该第一连接线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第一方向串接,各该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线,且各该第二连接线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沿第二方向串接,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绝缘图案,该些绝缘图案至少位于该些第一连接线上,且各该第二触控电极的该第二连接线跨越该绝缘图案以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图案,位于该基板上,该装饰图案覆盖该周边区且曝露出该可视区,各该触控电极由该可视区延伸至该装饰图案上,该些绝缘图案包括多个第一绝缘图案以及至少一第二绝缘图案,该些第一绝缘图案位于该些第一连接线上,而该第二绝缘图案位于该装饰图案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介电层覆盖该些第一感测垫以及该些第二触控电极,且该介电层还包括多个第二开口,该些第二开口曝露出该些第一感测垫,而各该第一连接线通过该些第二开口在该第一方向上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连接线、该些走线以及该导电元件由同一导电层所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介电层为光学匹配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介电层为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或至少上述两者的叠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护层,至少覆盖该些走线以及该导电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元件为接地线。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层为光学匹配层。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缓冲层为光学匹配层。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保护层为光学匹配层。
CN201320862961.4U 2013-10-29 2013-12-25 触控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894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0102U TWM476995U (en) 2013-10-29 2013-10-29 Touch panel
TW102220102 2013-10-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89479U true CN203689479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1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6296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89479U (zh) 2013-10-29 2013-12-25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89479U (zh)
TW (1) TWM47699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2801A (zh) * 2014-07-09 2016-01-13 章晶晶 一种触摸传感器及显示装置
CN106502441A (zh) * 2015-09-07 2017-03-15 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708309A (zh) * 2015-11-17 2017-05-24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透明天线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WO2018184389A1 (zh) * 2017-04-06 2018-10-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和通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2220B (zh) * 2019-05-28 2022-10-1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2799540B (zh) * 2021-02-02 2022-05-1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感应模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2801A (zh) * 2014-07-09 2016-01-13 章晶晶 一种触摸传感器及显示装置
CN106502441A (zh) * 2015-09-07 2017-03-15 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502441B (zh) * 2015-09-07 2020-02-07 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708309A (zh) * 2015-11-17 2017-05-24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透明天线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WO2018184389A1 (zh) * 2017-04-06 2018-10-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和通讯装置
US11233320B2 (en) 2017-04-06 2022-01-2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ntenna structur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6995U (en) 2014-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89479U (zh) 触控面板
KR101304787B1 (ko) 정전용량방식의 터치 회로패턴 및 그 제작방법
CN110427121A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
TWI464656B (zh) 觸控面板的電極結構、製造方法以及觸控面板
US8946578B2 (en) Touch pane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1867785U (zh) 电容触摸感应装置
CN104281351B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04759382U (zh) 具有窄化边框的触控面板及其走线结构
CN102436324B (zh) 触控面板
CN203658973U (zh) 触摸板与触摸屏
CN103376927A (zh) 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36760B (zh) 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3425303A (zh) 触控面板及其应用的触控显示设备
CN102314271B (zh) 一种电容式触控图形结构及其制法、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543866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触控显示面板
CN103984454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76982B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2632243U (zh) 触控屏
JP3193151U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202041932U (zh) 触控装置
US9619085B2 (en) Pattern of a capacitive touch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631416A (zh) 触摸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5015860U (zh) 触控面板
CN101751178B (zh) 一种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07834A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感应层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