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4673B - 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4673B
CN104724673B CN201510082834.6A CN201510082834A CN104724673B CN 104724673 B CN104724673 B CN 104724673B CN 201510082834 A CN201510082834 A CN 201510082834A CN 104724673 B CN104724673 B CN 1047246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emperature
oxygen
reactor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28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24673A (zh
Inventor
郝勇
孔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0828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246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24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4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24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4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聚光装置(a)、接触换热装置(b)、反应器(c)、氧气收集装置(d)、换热器(e)和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制取燃料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与太阳能热化学等温法相比,都是致力于消除加热催化剂的能量损耗,但等温法的温度不变,氧化反应温度比双温法高,使还原后的氧化铈与H2O氧化反应时氧空位变化较小,不利于燃料产量。利用本发明,通水带来的催化剂主动降温,可以把反应器每个循环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与等温法相比每个循环产生更多的氢气,并且可以提高氧化步骤的反应速度,合理地利用了高温还原步热量,提高了太阳能燃料转换效率,避免了固‑固换热器的使用,提升了反应器的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双温法制取燃料技术领域,尤其是通过转化CO2或H2O制取CO和H2的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工业、医学等方面有越来越多的用途。传统的方式是通过电解水或甲烷重整制氢,这无疑间接增加了化石能源的消耗。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通过结合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水分解制氢方式凸显出很多优势。另外,分解二氧化碳制取一氧化碳的过程可以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是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CCS)的一种补充方式。此外,合成气制备后可以合成甲醇、二甲醚等化工产品或者通过Fischer-Tropsch转换成液体燃料。
在太阳能热化学两步法循环制氢中,氧化铈作为一种催化剂,具有储量丰富且反应中不存在相变的特点,与Fe基氧化物相比,不存在烧结的问题,与Zn基氧化物相比不必使用淬火,并且不存在ZnO膜覆盖问题。反应中,高温下将氧化铈进行部分热分解后释放氧气(即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后的氧化物在较低温度下被水或二氧化碳氧化,放出氢气或者一氧化碳。催化剂以氧化铈为例。
目前与本发明相关的技术主要有传统双温法高温热化学循环制备燃料、等温法热化学循环制备燃料。下面分别对以上两种技术进行描述:
传统双温法高温热化学循环制备燃料
高温TH下的反应(还原反应)
低温TL下的反应(氧化反应)
低温TL下的反应
H2O分解总反应
H2O(g)→1/2O2(g)+H2(g)
CO2分解总反应
CO2(g)→1/2O2(g)+CO(g)
其中δred是还原产物中的氧缺位,δox是氧化产物中的氧缺位(δred>δox)。
制取CO的过程和制取H2的过程类似。下文中以制取H2为例。
双温法分解水制氢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加热氧化铈至TH的高温,还原步吸收热量,加热水至TL低温。此外,为了得到较低的还原步氧分压,通常采用通入惰性气体或者使用泵的方式。在二氧化碳分解制一氧化碳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气体分离功的问题。氧化铈在氧化步与还原步中的氧缺位的变化量和H2的产量相等。氧缺位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随着氧分压的降低而增加。由于现有的双温法TH和TL之间存在很大的温差,加热氧化铈的能耗很大,这将严重影响太阳能到燃料的转化效率。另外,TH和TL的温差会使反应器由于热胀冷缩导致的热应力增大,并在两个温度之间的热循环中降低反应器的寿命。HHV效率是输出燃料的高位热值与总的太阳能输入能量的比值。若TH=1500℃,TL=800℃,此时不考虑热回收的情况下,最大HHV效率为16%-19%左右。
等温法热化学循环制备燃料
等温法:
高温TH下的反应(还原反应)
同样的TH下的反应(氧化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消除加热氧化铈所耗费的巨大能量,虽然效率在特定条件下较传统的双温法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氧化步是放热反应,高温将不利于反应的进行。此外高温下(温度不低于1100℃)的换热器不成熟,热量回收利用困难。在没有热回收的情况下,若TH=1500℃,那么HHV效率最高为3%。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以合理利用高温还原步热量,提高太阳能燃料转换效率,避免固固换热器的使用,提升反应器的机械性能。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聚光装置a、接触换热装置b、反应器c、氧气收集装置d、换热器e和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其中:
聚光装置a,用于将太阳光会聚至反应器c,提供还原反应需要的热量;
反应器c,用于吸收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使反应器c中的氧载体发生还原反应释放出氧气;在还原反应后隔绝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将CO2/H2O注入到还原反应后的被还原的氧载体中,利用还原反应后氧载体的高温热量将CO2/H2O进一步加热到TL,使被还原的氧载体在温度TL下与CO2/H2O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O/H2并且释放出热量QL,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通过换热器e进入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释放出的热量QL被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至换热器e;
氧气收集装置d,用于收集还原反应释放出来的氧气;
换热器e,用于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的热量与室温下的入口原料CO2/H2O进行热量交换,加热入口原料CO2/H2O至温度T1,加热后的入口原料CO2/H2O被通入接触换热装置b;
接触换热装置b,用于将加热后的入口原料CO2/H2O直接喷洒在氧载体3上,将氧载体3的温度降低到温度TL,同时将入口原料CO2/H2O的温度提高到TL
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用于收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以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并进行气体分离,得到纯净的CO/H2
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应器c,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耐高温金属1、耐火材料2和氧载体3,其中氧载体3作为催化剂,采用金属氧化物氧化铈、氧化锌或氧化铁,或者采用钙钛矿、尖晶石或金属离子变价的金属氧化物材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应器c中的氧载体3发生还原反应时,反应器c中的温度TH为1000℃-1800℃。
上述方案中,所述温度TL为500℃至TH,所述温度T1为25℃至TL
上述方案中,在该系统中,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交替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氧载体位置固定。
上述方案中,在该系统中,还原反应采用太阳能照射,氧化反应隔绝太阳能照射,并在氧化反应时将反应器的照射窗口遮盖,降低二次辐射损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方法,应用于所述的系统,该方法包括:
反应器c中的氧载体吸收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发生还原反应释放出氧气,释放出的氧气被氧气收集装置d收集;
在还原反应后反应器c隔绝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将CO2/H2O注入到还原反应后的被还原的氧载体中,利用还原反应后氧载体的高温热量将温度为T1的CO2/H2O加热到温度TL,使被还原的氧载体在温度TL下与CO2/H2O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O/H2并且释放出热量QL,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通过换热器e进入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释放出的热量QL被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至换热器e;
换热器e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的热量与室温下的CO2/H2O进行热量交换,加热室温下的CO2/H2O至温度T1,加热后的CO2/H2O被通入接触换热装置b;
接触换热装置b将加热后的CO2/H2O直接喷洒在反应器c中的氧载体上,将氧载体的温度降低到温度TL,同时将CO2/H2O的温度由T1提高到TL
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收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以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并进行气体分离,得到纯净的CO/H2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与太阳能热化学等温法相比,都是致力于消除加热催化剂的能量损耗,但太阳能热化学等温法的温度不变,氧化反应温度比双温法高,使还原后的氧化铈与H2O氧化反应时氧空位变化较小,不利于燃料产量。利用本发明,通水带来的催化剂主动降温,可以把反应器每个循环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与等温法相比每个循环产生更多的氢气,并且可以提高氧化步骤的反应速度,合理地利用了高温还原步热量,提高了太阳能燃料转换效率,避免了固-固换热器的使用,提升了反应器的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太阳能原料转换效率的示意图;
图5是太阳能热化学双温法分解H2O的HHV效率随TH的变化示意图;
图6是太阳能热化学双温法分解H2O的效率随TH的变化示意图;
图7是太阳能热化学双温法分解CO2的HHV效率随TH的变化示意图;
图8是太阳能热化学双温法分解CO2效率随TH的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与方法,采用氧化铈作为催化剂,制备CO的过程和H2原理相同,包括两个主要的反应过程:高温TH下氧载体(例如氧化铈)吸收太阳能热量发生还原反应释放O2;低温TL下,向被还原的氧载体中通入CO2/H2O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CO/H2。能量输入部分有两项:将氧化铈从低温TL加热到高温TH需要的热量Q氧化铈,加热和高温TH下还原氧化铈吸收的热量Q氧化铈,还原,这二者均由太阳能提供。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聚光装置a、接触换热装置b、反应器c、氧气收集装置d、换热器e和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其中:
聚光装置a,用于将太阳光会聚至反应器c,提供还原反应需要的热量;
反应器c,用于吸收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使反应器c中的氧载体发生还原反应释放出氧气;在还原反应后隔绝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将CO2/H2O注入到还原反应后的被还原的氧载体中,利用还原反应后氧载体的高温热量将CO2/H2O进一步加热到TL,使被还原的氧载体在温度TL下与CO2/H2O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O/H2并且释放出热量QL,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通过换热器e进入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释放出的热量QL被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至换热器e;
氧气收集装置d,用于收集还原反应释放出来的氧气;
换热器e,用于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的热量与室温下的入口原料CO2/H2O进行热量交换,加热入口原料CO2/H2O至温度T1,加热后的入口原料CO2/H2O被通入接触换热装置b;
接触换热装置b,用于将加热后的入口原料CO2/H2O直接喷洒在氧载体3上,将氧载体3的温度降低到温度TL,同时将入口原料CO2/H2O的温度提高到TL
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用于收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以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并进行气体分离,得到纯净的CO/H2
图1中,所述反应器c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耐高温金属1(例如不锈钢)、耐火材料2和氧载体3,氧载体3作为催化剂,采用金属氧化物氧化铈、氧化锌或氧化铁,或者采用钙钛矿、尖晶石或金属离子变价的金属氧化物材料,优选地采用氧化铈。
图1中,反应器c中的氧载体3发生还原反应时,反应器c中的温度TH为1000℃-1800℃,优选地采用1500℃。换热器e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的热量与室温下的入口原料CO2/H2O进行热量交换,加热入口原料CO2/H2O至温度T1,温度T1一般为25℃至TL。在还原反应后隔绝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将CO2/H2O注入到还原反应后的被还原的氧载体中,利用还原反应后氧载体的高温热量将CO2/H2O进一步加热到TL,使被还原的氧载体在温度TL下与CO2/H2O发生氧化反应,温度TL一般为500℃至TH,优选地采用800℃。
在该系统中,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交替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氧载体位置固定。还原反应采用太阳能照射,氧化反应隔绝太阳能照射,即在氧化反应时将反应器的照射窗口遮盖,降低二次辐射损失。
基于图1所示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反应器c中的氧载体吸收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发生还原反应释放出氧气,释放出的氧气被氧气收集装置d收集;
步骤2:在还原反应后反应器c隔绝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将CO2/H2O注入到还原反应后的被还原的氧载体中,利用还原反应后氧载体的高温热量将温度为T1的CO2/H2O加热到温度TL,使被还原的氧载体在温度TL下与CO2/H2O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O/H2并且释放出热量QL,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通过换热器e进入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释放出的热量QL被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至换热器e;
步骤3:换热器e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的热量与室温下的CO2/H2O进行热量交换,加热室温下的CO2/H2O至温度T1,加热后的CO2/H2O被通入接触换热装置b;
步骤4:接触换热装置b将加热后的CO2/H2O直接喷洒在反应器c中的氧载体上,将氧载体的温度降低到温度TL,同时将CO2/H2O的温度由T1提高至TL
步骤5: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收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以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并进行气体分离,得到纯净的CO/H2
以制取H2为例,如图3所示,本发明在高温TH还原反应后即向反应器中通入水(室温水或者与氧化反应后温度为TL的H2/H2O混合物进行热交换的水或者经过太阳能预热的H2O)与氧载体发生氧化反应释放H2,将氧化铈从TH冷却至TL的热量Q氧化铈,冷却用于加热Q水,加热,冷却氧化铈所释放的热量Q氧化铈,冷却以及氧化反应释放的热量QL用于满足加热水的热量需求,这样就避免了传统的双温法过程采用换热器去回收固体氧载体所携带的热量Q氧化铈,冷却。采用直接接触换热的方式进行热回收。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进行热量回收时,可以将氧化反应后气体分离收集装置以及氧气收集装置的显热经过换热器供给氧化步的输入原料(H2O/CO2),将其提前预热到一定的温度T1
Q氧化铈,加热是将氧化铈从低温TL加热到高温TX需要的热量,Q氧化铈,还原是在高温TX下氧化铈发生还原反应时吸收的热量,Q氧化铈,冷却是还原反应结束后体系中存在的热量,QCO2/H2O,加热是将CO2或H2O从室温加热至低温TL所消耗的热量。QCO/H2是CO/H2的显热。QO2是O2的显热。CO2/H2O代表二氧化碳与H2O混合物、或者仅有其中一种组分。
在不考虑热回收的情况下,系统中高温TH下进行氧化铈的分解制取氧气,是在反应器c进行高温还原反应之后,立即向反应器c中注入室温的水,由于巨大的温差,水在汽化过程中将吸收热,导致氧化铈降温。
在考虑热回收的情况下,回收的是氧化反应产生的气体混合物H2/H2O或CO/CO2中的热量,氧化反应释放的热量QL,将加热作为原料的室温的CO2/H2O加热到温度T1;然后将CO2/H2O注入到还原反应后的被还原金属氧载体中,进而利用还原反应后的高温热量将温度为T1的CO2/H2O加热到温度TL;对氧化反应后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的热量进行回收的同时,分离出来CO/H2;氧化反应完成之后,对热量进行热回收,回收后的热量用来加热室温下进来的CO2/H2O,用于下一个循环。
在双温法制取燃料过程中,以制备H2为例,氧载体作为催化剂,一般选用氧化铈。没有热回收的情况下,系统中高温TH下进行氧化铈的分解制取O2,与传统的思路不同,本发明在高温还原反应完成之后,立即向反应器中注入室温的水,由于巨大的温差,水在汽化过程中将吸收大量的热,而吸热效应正好可以导致氧化铈降温。从热力学上讲,这一方法的最大好处是充分利用了双温法氧载体在降温过程中原本向环境释放的热量,并使得原本为了抵达氧化步所需的较大温差有所缩减,从而节省了下一个循环加热氧载体所需的太阳能输入。这种方法与等温法相比,即都是致力于消除加热催化剂的部分。但区别在于等温法的温度不变,氧化反应温度比双温法高,使还原后的氧化铈与H2O氧化反应时氧空位变化较小,不利于燃料产量。
TL=f(rH2O,TH)
其中rH2O=nH2O/(δinCeO2)
nH2O代表初始水的物质的量,nCeO2代表初始加入的氧化铈的物质的量,而δi是还原反应得到的氧缺位。
若考虑热回收,将Q水,加热进行回收,这样可以将水提前预热到一个较高的温度T1。然后将温度为T1的水注入到反应器中,进而利用还原反应后的高温热量将温度为T1的水加热到温度TL,以进行氧化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分离出来H2。氧化反应完成之后,对热量进行热回收,回收后的热量用来加热室温下进来的水。用于下一个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中,所有的反应过程都是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的。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效率,避免太阳能的浪费,还可以采用多个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以流水线方式进行作业。例如,将多个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组合来实现两步法热化学循环制取H2/CO的过程,第一个系统通过利用太阳能照射实现还原反应之后,将该系统移到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进行不需要太阳能照射的氧化反应。而另一个系统在第一个系统移走后被置于阳光照射的地方进行还原反应,进而交替实现还原氧化的两步热化学循环反应。
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在高温TH下催化剂发生还原反应释放出O2,在温度TL下催化剂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H2或者CO。两个反应最终在太阳能的驱动下,加入催化剂实现了水或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分别制取H2和CO。低温反应的温度TL受温度TH和水量共同作用影响。在给定的温度TH下,控制初始氧化铈和水的量的关系,可以获得太阳能燃料转换效率最优值。
本发明采用聚光太阳能或者太阳能模拟器照射反应器,反应器中的催化剂(以氧化铈为例)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气。通过通入惰性气体或者使用真空泵降低还原步的氧气分压。促进反应的不断进行。还原反应完成后,我们立即向反应中通入H2O(CO2两步分解的过程与此类似)。这里我们可以采用室温下的液态水,或者是通过热回收经过换热器升温后的水蒸气。此时会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H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回收H2,如物理冷凝法,或者膜方法等。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高温太阳能热实现水的分解。该方法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了模拟和计算。若不考虑水的热回收。通过计算,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如图4所示。
通过计算太阳能到燃料的转化效率,在没有热回收的情况下,采用本方案,当TH=1500℃,rH2O=9,此时TL=1011℃时,可以达到20.6%。高于传统的双温法和等温法。在热回收的情况下,TH=1500℃,rH2O=31,此时TL=1153℃,此时效率可以达到23.6%。在原基础上又提高了三个百分点。而且TH和TL间的温差减小。TH取其他值的时候,可以得到相同的变化规律。通过这种新方法,通水带来的催化剂主动降温,可以把反应器每个循环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比等温法相比每个循环产生更多的氢气,并且可以提高氧化步骤的反应速度,显著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下面进一步描述采用本发明所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这里,定义两个效率分别是HHV效率(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以及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
HHV效率=HHVH2/Q输入,其中Q输入=ηabs -1(Q氧化铈,加热+Q氧化铈,还原)+Q
效率=ΔGH2/E输入,其中E输入ηabs -1(E氧化铈,加热+E氧化铈,还原)+W
是理想黑体接收器的太阳能集热效率,σ是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T为集热温度,C为太阳能集热器聚光比,I是太阳能辐照强度,HHV是所获燃料(如H2或者CO)的高位热值。Q氧化铈,还原是还原反应中吸收的热量,Q氧化铈,加热是加热氧化铈需要的热量。Q是还原反应中用泵抽取氧气所耗的热能。此外,针对CO2分解时,输入还包括分离CO/CO2所耗的能量。
ΔGH2代表H2(g)+O2(g)=H2O(1)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E输入代表总的 输入,其中E氧化铈,还原是还原反应中吸收的热量,E氧化铈,加热是加热氧化铈需要的热量。W是还原反应中用泵抽取氧气所耗的功。
rH2O=nH2O/(δinCeO2)
rCO2=nCO2/(δinCeO2)
其中rH2O(或rCO2)是通入H2O(或CO2)的物质的量与氧化铈中含有的氧空位的物质的量比值。δi代表氧化铈进行还原反应前的氧空位。
针对H2O分解过程:图5是太阳能热化学双温法分解H2O的HHV效率随TH的变化示意图,这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0%和80%热回收,全填充的符号代表本发明所能达到的最佳效率,空心的符号代表传统双温法所能够达到的最佳效率,半封闭符号代表与本发明的TL及rH2O相同时候的传统双温法的效率。此外,a1与a2曲线代表本发明80%热回收和无热回收两种情况下的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温差,b1与b2温差曲线代表80%热回收和无热回收两种情况下的优化后的传统双温法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温差。图6是太阳能热化学双温法分解H2O的效率随TH的变化示意图。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本发明能够减少高温TH与低温TL之间的温差,有利于反应器的设计,减少循环时间。同时相比传统的双温法,效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在TH=1600℃且无热回收下,本发明分解H2O的HHV效率可以达到24.3%,而传统的双温法经过优化后达到的HHV效率为16.4%,效率提升了48%。若经过80%热回收,本发明的HHV效率可以达到27%,而传统的双温法只能达到21%。此外效率也有相同的趋势,在80%的热回收的时候,效率也可以有进一步的提高。
针对CO2分解过程:图7是太阳能热化学双温法分解CO2的HHV效率随TH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虚线与点划线的温差曲线分别代表本发明与优化的传统双温法高温TH与低温TL间的温差。图8是太阳能热化学双温法分解CO2效率随TH的变化示意图。在TH=1600℃时,没有热回收的情况下,本发明分解CO2的效率可以达到23%,而传统的双温法效率即便优化后最高能够达到19%,若与本发明选取相同的TL及rCO2的时候,HHV效率只能达到15%。本发明中分解CO2效率在1600℃的TH且无热回收的情况下,可以达到28.9%,而传统的双温法优化后仅能够达到24.6%。本发明中分解CO2的HHV效率及效率较传统的双温法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本发明的TH与TL间的温差大大减小,减少反应器设计过程中的热应力损失。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聚光装置(a)、接触换热装置(b)、反应器(c)、氧气收集装置(d)、换热器(e)和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其中:
聚光装置(a),用于将太阳光会聚至反应器(c),提供还原反应需要的热量;
反应器(c),用于吸收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使反应器(c)中的氧载体发生还原反应释放出氧气;在还原反应后隔绝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将CO2/H2O注入到还原反应后的被还原的氧载体中,利用还原反应后氧载体的高温热量将CO2/H2O进一步加热到TL,使被还原的氧载体在温度TL下与CO2/H2O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O/H2并且释放出热量QL,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通过换热器(e)进入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释放出的热量QL被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至换热器(e);
氧气收集装置(d),用于收集还原反应释放出来的氧气;
换热器(e),用于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的热量与室温下的入口原料CO2/H2O进行热量交换,加热入口原料CO2/H2O至温度T1,加热后的入口原料CO2/H2O被通入接触换热装置(b);
接触换热装置(b),用于将加热后的入口原料CO2/H2O直接喷洒在氧载体(3)上,将氧载体(3)的温度降低到温度TL,同时将入口原料CO2/H2O的温度提高到TL
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用于收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以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并进行气体分离,得到纯净的CO/H2
在该系统中,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交替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氧载体位置固定;还原反应采用太阳能照射,氧化反应隔绝太阳能照射,并在氧化反应时将反应器的照射窗口遮盖,降低二次辐射损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c),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耐高温金属(1)、耐火材料(2)和氧载体(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载体(3)作为催化剂,采用金属氧化物氧化铈、氧化锌或氧化铁,或者采用钙钛矿或尖晶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c)中的氧载体(3)发生还原反应时,反应器(c)中的温度TH为1000℃-18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TL为500℃至T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T1为25℃至TL
7.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反应器(c)中的氧载体吸收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发生还原反应释放出氧气,释放出的氧气被氧气收集装置(d)收集;
在还原反应后反应器(c)隔绝聚光装置(a)会聚的热量,将CO2/H2O注入到还原反应后的被还原的氧载体中,利用还原反应后氧载体的高温热量将温度为T1的CO2/H2O加热到温度TL,使被还原的氧载体在温度TL下与CO2/H2O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O/H2并且释放出热量QL,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通过换热器(e)进入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释放出的热量QL被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至换热器(e);
换热器(e)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携带的热量与室温下的CO2/H2O进行热量交换,加热室温下的CO2/H2O至温度T1,加热后的CO2/H2O被通入接触换热装置(b);
接触换热装置(b)将加热后的CO2/H2O直接喷洒在反应器(c)中的氧载体上,将氧载体的温度降低到温度TL,同时将CO2/H2O的温度由T1提高到TL
气体分离收集装置(f)收集氧化反应产生的CO/H2以及未反应完全的CO2/H2O,并进行气体分离,得到纯净的CO/H2
CN201510082834.6A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4724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2834.6A CN104724673B (zh)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2834.6A CN104724673B (zh)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4673A CN104724673A (zh) 2015-06-24
CN104724673B true CN104724673B (zh) 2017-03-22

Family

ID=53449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2834.6A Active CN104724673B (zh)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246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5530B (zh) * 2015-10-30 2018-03-0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太阳能生产气体燃料的膜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05597642B (zh) * 2015-10-30 2018-09-0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膜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07188175A (zh) * 2017-06-29 2017-09-22 李卫教 一种二氧化碳变换一氧化碳的装置及方法
CN108483396A (zh) * 2018-05-29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电-热化学循环耦合的太阳能燃料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13403180B (zh) * 2021-05-17 2023-02-10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制氢的甲烷化系统及方法
CN114657585A (zh) * 2022-03-04 2022-06-24 郑州大学 一种热-电耦合的太阳能转化系统及方法
CN115178210A (zh) * 2022-07-13 2022-10-1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电-热化学循环分解二氧化碳/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15948750A (zh) * 2023-02-07 2023-04-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光电水解辅助太阳能热化学还原二氧化碳制燃料装置
CN116573609A (zh) * 2023-07-14 2023-08-11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太阳能热化学制氢发电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2021A (zh) * 2011-12-22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eO2基活性材料在两步热化学循环分解H2O和/或CO2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1973A1 (en) * 2012-04-06 2013-10-10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 the thermochemical production of hydrogen from wat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2021A (zh) * 2011-12-22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eO2基活性材料在两步热化学循环分解H2O和/或CO2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rmochem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a two-step solar-driven water-splitting cycle based on cerium oxides;Stephane Abanades;《Solar Energy》;20060207;第80卷;第1613页第2节、图1,第1614页图2,第1615页图3 *
太阳能光热化学分解CO2和H2O的研究进展;蒋青青等;《中国科学:化学》;20141121;第44卷(第12期);第1835页第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4673A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4673B (zh) 一种提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制取速度和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Abanades et al. Novel two-step SnO2/SnO water-splitting cycle for solar thermochemical production of hydrogen
CN101289164B (zh) 太阳能中低温热驱动的热化学反应制氢系统及方法
CN104591087B (zh) 一种生物质化学链重整制氢及抑制焦油产生的协同工艺
CN101805629B (zh) 生物质水热液化生产燃料油的方法
CN201040718Y (zh) 太阳能中低温热驱动的热化学反应制氢系统
CN106784936B (zh) 一种基于化学链燃烧的氢气储能、热电联产及co2捕获的系统及方法
CN108483396A (zh) 电-热化学循环耦合的太阳能燃料制备系统及方法
US753775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hydrogen gas by steam methane reforming using solar energy
CN103972559A (zh) 一种生物质联合循环发电并分离二氧化碳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191697A1 (en) Dual-cavity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llecting and storing solar energy with metal oxide particles
CN101962186A (zh) 供热及二氧化碳捕集系统以及方法
CN110357039A (zh) 一种沼气和太阳能互补的合成气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08404587A (zh) 一种耦合新能源利用二氧化碳的系统和方法
CN108328576A (zh) 一种基于化学链甲烷重整制氢工艺的热电联产系统
CN105227133A (zh) 一种线性菲涅尔式透光光伏光热复合利用装置
CN208843727U (zh) 电-热化学循环耦合的太阳能燃料制备系统
CN102583239A (zh) 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和h2o制备co和h2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54036A (zh) 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287923B (zh) 一种太阳能热电气三供系统及方法
CN102553408B (zh) 基于反应物质循环的热化学分解co2和h2o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95961A (zh) 热化学储能装置
CN209586523U (zh) 一种集成太阳能甲烷干式重整的富氧燃烧发电系统
WO2024027062A1 (zh) 一种太阳能高效综合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WO2023040110A1 (zh) 一种光热耦合热化学制氢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