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4370A -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4370A
CN104724370A CN201310699990.8A CN201310699990A CN104724370A CN 104724370 A CN104724370 A CN 104724370A CN 201310699990 A CN201310699990 A CN 201310699990A CN 104724370 A CN104724370 A CN 104724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ag
water bag
mouth
water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99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24370B (zh
Inventor
游冬根
赵亨权
马龙
张仕荣
翁奕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999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24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24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4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24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43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水容器包括:水袋和排气装置,水袋的顶部具有排气口且具有水口。排气装置设在排气口上以单向的将空气从水袋内排到水袋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容器,通过在水袋的排气口设置排气装置,水袋内的空气可通过排气装置到水袋外,且水袋外的空气无法进入到水袋内,从而水袋内的空气只出不进,可以避免水袋内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保证了水袋内水的卫生性。

Description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过滤水设备,基本上都是将过滤后的净水储存在容器中,而这些储存净水的容器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暴露在空气中,取水和不取水时都存在着与空气的接触以及空气长时间的停留。而空气中是夹杂着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的,它们的存在会给过滤后的水带来了二次污染,经研究指明即便过滤后的净水在几天内没被及时饮用完,同样会变坏、变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饮水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容器,可以避免水袋内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水容器的净水设备。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水容器的饮水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容器,包括:水袋,所述水袋的顶部具有排气口且具有水口;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设在所述排气口上以单向的将空气从所述水袋内排到所述水袋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容器,通过在水袋的排气口设置排气装置,水袋内的空气可通过排气装置到水袋外,且水袋外的空气无法进入到水袋内,从而水袋内的空气只出不进,可以避免水袋内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保证了水袋内水的卫生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水容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单向排气阀,所述单向排气阀位于所述排气装置的上部用于单向地将气体从所述水袋内排出到所述水袋外;以及水浮封堵装置,所述水浮封堵装置被构造成在所述排气装置内存水时所述水浮封堵装置封堵所述单向排气阀以防止水从所述单向排气阀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在所述排气口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接至所述排气管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管。
进一步地,排气装置还包括有:水位检测装置,当所述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达到所述排气口处时,所述控制阀关闭所述排气管。
具体地,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浮子与第一干簧管,所述第一干簧管设在所述排气管上。
优选地,所述水袋为软质材料件,所述水袋的侧壁形成为近似波浪形或锯齿形。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水容器还包括外壳,所述水袋和所述排气装置均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底部具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水口对应。
进一步地,水容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水袋的容积变化的检测装置。
具体地,所述检测装置为设在所述外壳的顶部的感应元件。
具体地,所述检测装置为设在所述外壳的侧壁的探测开关。
可选地,所述感应元件为微动开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包括:水容器,所述水容器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水容器;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与水源和所述水口相连用于净化从所述水源进入到所述水袋内的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通过设有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水容器,从而可以避免水袋里经过净化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保证了净水设备的用水安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出水口;水容器,所述水容器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水容器,所述水容器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水口与所述出水口相连;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连接在水源和所述水口之间以对从所述水源进入到所述水袋内的水进行净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机,通过设有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水容器,从而可以避免水袋里经过净化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保证了饮水机的用水安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和图2为设有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排水装置的水容器的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排水装置的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排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设有根据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排水装置的水容器的示意图;
图7为设有根据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排水装置的水容器的示意图;
图8和图9为设有根据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排水装置的水容器的示意图;
图10和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外壳的水容器的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图12和图13为根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水容器100、水袋2、水口20、排气口21、
排气装置6、单向排气阀60、单向排气装置601、阀体602、通气阀体603、本体604、阀盖605、第二通孔606、第一腔室607、第二腔室608、隔气件609、水浮封堵装置61、阀芯611、第一弹簧612、第二浮子613、封气胶614、控制阀62、排气管64、水位检测装置63、第一浮子630、第一干簧管631、内置管道65、
检测装置8、感应元件80、探测开关81、磁铁811、第二干簧管812、
外壳9、开口90
净水设备200、净水装置4、滤芯40、前置滤芯401、后置滤芯402、进原水管41、出净水管42、浓缩废水管43、冲洗超滤滤芯403、前置活性炭滤芯404、反渗透滤芯405、后置活性炭滤芯406、超滤净水出水口44、三通管45、出水电磁阀46、进水电磁阀47、废水电磁阀48、增压泵49、
饮水机300、机体1、出水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容器100,其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水容器100可设在净水设备200中,如图14所示,水容器100可设在饮水机300。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容器100包括:水袋2和排气装置6,水袋2的顶部具有排气口21且具有水口20。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水口20位于水袋2的最底部,从而保证水袋2内的水可以全部通过水口20排出。
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水袋2内限定出容纳空间,水可以盛放在容纳空间内,排气口21形成在水袋2的顶部,且排气口21沿上下方向贯穿水袋2的顶部,水口20形成在水袋2的底部,且水口20沿上下方向贯穿水袋2的底部。
可选地,水口20为一个或多个。当水口20为一个时,该水口20同时具有进水和出水的功能,具体而言,在某个时间段内,可以将过滤后的水通过水口20通入水袋2内,在另一个时间段内,可以将水袋2内的水通过水口20排出。当水口20为多个例如两个时,其中一个水口20可以为进水口20以向水袋2内通入过滤后的水,另一个水口20可以为出水口20以排出水袋2内的水。需要理解的是,水口2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排气装置6设在排气口21上以单向的将空气从水袋2内排到水袋2外。具体而言,水源的水通过水口20进入到水袋2内,在水袋2内的水位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水袋2内的空气将会逐渐集于水袋2内的最顶端,最终水袋2内的空气通过排气装置6排到水袋2外。需要说明的是,排气装置6使得空气单向地从水袋2内排到水袋2外,而水袋2外的空气无法通过排气装置6进入到水袋2内,换言之,水袋2内的空气只出不进,且该排气装置6只具有排气功能而不具有排水功能。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排气装置6可形成为任何结构,只要可满足使得空气单向地从水袋2内排到水袋2外即可。
具体而言,水源的水经过水口20进入到水袋2内,在水袋2内的水位逐渐上升过程中,水袋2内的空气通过排气装置6逐渐排到水袋2外,由于水袋2的排气口21设置在水袋2的顶部,可以保证水袋2内的空气全部通过排气装置6排到水袋2外,从而保证了水袋2的容水量。在水袋2排水的过程中,水袋2内是不会有空气进入的,所以水袋2内的水完全靠自动出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容器100,通过在水袋2的排气口21设置排气装置6,水袋2内的空气可通过排气装置6排到水袋2外,且水袋2外的空气无法进入到水袋2内,从而水袋2内的空气只出不进,可以避免水袋2内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保证了水袋2内水的卫生性。
优选地,水袋2为软质材料件,水袋2的侧壁形成为近似波浪形或锯齿形。也就是说,水袋1由软质材料制成,这样水袋1的高度可以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可以随着水量的减少而降低,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气体例如空气等对水袋1内的水造成二次污染。且在图1、图2、图6和图7的示例中,水袋1的侧壁大致为波浪形,此时水袋1的侧壁可以折叠,从而方便水袋1自由伸缩,且延长了水袋1的使用寿命。
下面参考图1-图11对不同实施例的排气装置6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排气装置6包括:单向排气阀60和水浮封堵装置61,单向排气阀60位于排气装置6的上部用于单向地将气体从水袋2内排出到水袋2外。水浮封堵装置61被构造成排气装置6内存水时水浮封堵装置61封堵单向排气阀60以防止水从单向排气阀60流出。进一步地,单向排气阀60包括单向排气装置601和阀体602,其中,单向排气装置601设在阀体602的顶部用于单向地将气体从阀体602内部排出到阀体602外部。例如在图1-图5的示例中,阀体602内限定出阀腔,单向排气装置601设在阀体602的顶部,且单向排气装置601与阀体602的阀腔连通,以单向地将阀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排出到阀体602外,也就是说,阀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通过单向排气装置601排出到阀腔外,但阀腔外的气体例如空气等不能通过单向排气装置601进入到阀腔内。
水浮封堵装置61设在阀体602内,水浮封堵装置61被构造成阀体602内存水时水浮封堵装置61封堵单向排气装置601以防止水从单向排气装置601流出。例如在图1-图5的示例中,水浮封堵装置61设在阀体602的阀腔内,当阀腔内有水时,水浮封堵装置61会封堵单向排气装置601,使水不能通过单向排气装置601流出。可选地,水浮封堵装置61为具有透气但不透水功能的滤材。
具体地,参照图1-图5,单向排气装置601包括:通气阀体603和弹性的隔气件609,通气阀体603内具有通气腔室,通气腔室通过设在通气阀体603外端的第二通孔606与外界连通。例如在图1-图5的示例中,通气阀体603内限定出通气腔室,通气腔室的两端分别与阀体602的阀腔和外界连通,换言之,阀腔通过通气腔室与外界连通,具体地,通气阀体603上形成有贯穿的第二通孔606,通气腔室通过第二通孔606与外界连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外端”可以理解为通气阀体603的远离阀体602内部的一端(例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左端,图5中所示的上端),相应地,“内端”可以理解为通气阀体603的朝向阀体602内的一端(例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右端,图5中所示的下端)。可选地,第二通孔606为一个或多个。需要理解的是,第二通孔606的数量、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如图1-图5所示,隔气件609设在通气腔室内,且隔气件609将通气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607和第二腔室608,第二腔室608的内端由水浮封堵装置61封堵或打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内端”可以理解为朝向阀体602内的一端(例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右端,图5中所示的下端),相应地,“外端”可以理解为远离阀体602内部的一端(例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左端,图5中所示的上端)。由此,通过在通气腔室内设置隔气件609,可以有效地防止外界的气体例如空气等从第二通孔606进入阀体602内。
例如在图3和图4的示例中,隔气件609竖直地设在通气腔室内,并将通气腔室分隔成位于左侧的第一腔室607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腔室608,水浮封堵装置61设在第二腔室608的远离第一腔室607的一端(例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右端)以封堵或打开第二腔室608,使阀腔与通气腔室断开或连通,通过在通气腔室内设置隔气件609,当外界有气压时,外界的气压会通过第二通孔606进入第一腔室607,使得隔气件609紧贴第二腔室608的左端以封堵第二腔室608,这样外界的气体例如空气等不会通过第二腔室608进入阀腔内,从而实现了单向排气。
例如在图5的示例中,隔气件609水平地设在通气腔室内,并将通气腔室分割成位于上侧的第一腔室607和位于下侧的第二腔室608,水浮封堵装置61设在第二腔室608的远离第一腔室607的一端(例如图5中所示的下端)以封堵或打开第二腔室608,使阀腔与通气腔室断开或连通,通过在通气腔室内设置隔气件609,当外界有气压时,外界的气压会通过第二通孔606进入第一腔室607,使得隔气件609紧贴第二腔室608的上端以封堵第二腔室608,这样外界的气体例如空气等不会通过第二腔室608进入阀腔内,从而实现了单向排气。
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5,通气阀体603包括:本体604和阀盖605,本体604的外端敞开。阀盖605封闭本体604的外端且第二通孔606设在阀盖605上,阀盖605与本体604之间限定出通气腔室,其中第二腔室608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腔室607的径向尺寸。
例如在图3和图4的示例中,本体604和通气腔室均沿水平方向延伸,本体604的远离阀体602内的一端(例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左端)敞开,阀盖605设在本体604的左端,且阀盖605和本体604共同限定出通气腔室,第二通孔606形成在阀盖605上,第二通孔606沿左右方向贯穿阀盖605且与通气腔室连通,这样阀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依次通过第二腔室608、第一腔室607后,经由阀盖605上的第二通孔606排出,第一腔室607和第二腔室608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均为圆形,通过将第二腔室608的径向尺寸设置成小于第一腔室607的径向尺寸,隔气件609可以很好地封堵住第二腔室608的邻近第一腔室607的一端,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外界的气体例如空气等进入阀体602内。
例如在图5的示例中,本体604和通气腔室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本体604的远离阀体602内的一端(例如图5中所示的上端)敞开,阀盖605设在本体604的上端,且阀盖605和本体604共同限定出通气腔室,第二通孔606形成在阀盖605上,第二通孔606沿上下方向贯穿阀盖605且与通气腔室连通,这样阀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依次通过第二腔室608、第一腔室607后,经由阀盖605上的第二通孔606排出,第一腔室607和第二腔室608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均为圆形,通过将第二腔室608的径向尺寸设置成小于第一腔室607的径向尺寸,隔气件609可以很好地封堵住第二腔室608的邻近第一腔室607的一端,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外界的气体例如空气等进入阀体602内。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水浮封堵装置61包括:阀芯611和第二浮子613,阀芯611适于与第二腔室608的内端(例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右端,图5中所示的下端)配合。第二浮子613设在阀芯611下方,第二浮子613可活动地设在阀体602内,且第二浮子613被构造成阀体602内有水时第二浮子613向上活动以触动阀芯611封堵第二腔室608的内端。例如在图3和图4的示例中,阀芯611沿左右方向延伸,阀芯611的左端适于与第二腔室608的右端配合以打开或封堵第二腔室608,第二浮子613设在阀体602内且与阀芯611相连,当阀体602的阀腔内没有水时,此时第二浮子613没有受到浮力,阀芯611在第二浮子613的重力作用下打开第二腔室608,从而阀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通过单向排气装置601排出,当阀体602的阀腔内有水时,此时第二浮子613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当水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第二浮子613的重力时,阀芯611会恢复到水平位置,从而将第二腔室608的右端密封,保证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排完而水不能排出去。
进一步地,水浮封堵装置61还包括设在阀芯611和第二腔室608的内端之间的封气胶614。参照图3和图4,封气胶614设在阀芯611的左端,这样可以更好地密封住第二腔室608,具体地,封气胶614的右端设有向右凸出的凸起,阀芯611的左端面上形成有向右凹入的凹槽,可选地,凹槽的内壁面形成为与凸起的外壁面的形状相适配的形状,这样封气胶614可以牢靠地安装在阀芯611上,进一步地,封气胶614的横向尺寸大于第二腔室608的横向尺寸,从而可以进一步更好地密封第二腔室608。
进一步地,水浮封堵装置61还包括第一弹簧612,第一弹簧612连接在阀芯611和第二腔室608的内端之间以常推动阀芯611和第二腔室608的内端配合。例如在图3和图4的示例中,第一弹簧612的左端绕设在本体604的右端,第一弹簧612的右端绕设在阀芯611的右端,当阀体602的阀腔内有水时,此时第二浮子613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且当水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第二浮子613的重力时,阀芯611会处于水平位置,从而将本体604的右端密封,保证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排完而水不能排出去,当阀体602的阀腔内没有水时,此时第二浮子613没有受到浮力,阀芯611在第二浮子613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倾斜,将第二腔室608打开,从而阀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通过单向排气装置601排出。
如图5所示,本体604和通气腔室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水浮封堵装置61为可随水面在阀体602内活动的浮动件。可选地,浮动件为柔性盘状件或膜状件。
实施例2: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排气装置6为排气管64和控制阀62,排气管64设在排气口21处,控制阀62连接至排气管64用于打开或关闭排气管64。
当水通过水口20进入到水袋2内时,在水位上升的过程中,控制阀62处于打开状态,水袋2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64排出,当水袋2的水位达到排气口21处时,控制阀62关闭以避免水袋2内的水通过排气管64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排水装置6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63,当水位检测装置63检测到水位达到排气口21处时,控制阀62关闭排气管64。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避免水袋2内的水通过排气管64排出。具体地,水位检测装置63包括第一浮子630和第一干簧管631,第一干簧管631设在排气管64上,第一浮子630位于水袋2内,控制阀62为电磁阀,当水袋2内有空气时,第一浮子630会随着水袋2内的水的增加而上浮,当第一浮子630上浮至与第一干簧管631感应时,此时空气全部排出,电磁阀62关闭,从而保证空气不会进入到水袋2内,而水袋2内的水也不会流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干簧管631的结构、第一干簧管631的工作原理、第一干簧管631和电磁阀之间的配合关系等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实施例3: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排气装置6为内置管道65,内置管道65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内置管道65的下端位于水口20处,且内置管道65的下端与水口20的截面形成为环形形状,内置管道65的上端延伸至水袋2的上部。当水源的水通入水袋2后,水袋2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通过内置管道65排出。
可选地,内置管道65为软管。当水袋2内充满水时,参照图8,内置管道65为竖直延伸的直管,当水袋2未充满水时,参照图9,水袋2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水袋2充满水时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此时内置管道65为在上下方向上曲线延伸的曲管,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袋2损坏而出现漏水的情况。
具体地,水袋2的顶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排气口21,内置管道65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排气口21处,且与排气口21相连通,这样内管管道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通过水袋2顶部的排气口21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1所示,水容器100还包括外壳9,水袋2和排气装置6均设在外壳9内,外壳9的底部具有开口90,且开口90与水口20对应。从而可对水袋2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对水袋2造成破坏。
如图7、图10-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水容器100还包括用于检测水袋2的容积变化的检测装置8。当将水容器100装配到净水设备200或饮水机300上时,检测装置8与净水设备200或饮水机300的控制系统相连以根据水袋2的体积变化控制净水设备200或饮水机300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如图7、图10-图14所示,检测装置8包括设置在外壳9的顶部的感应元件80和设置在外壳9的侧壁上的探测开关81,当水袋2储存的水量较多时,因水袋2体积变大会碰触外壳9顶部的感应元件80,感应元件80产生电控信号,此时控制系统可根据感应元件80的电控信号控制停止向水袋2内进水。可选地,感应元件80可以为微动开关。
其中,探测开关81是用来探测水袋2的容积的变化,例如当水袋2的容积小于一定程度时,此时探测开关81发出电控信号,控制系统根据探测开关81的电动信号控制向水袋2内进水。
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探测开关81包括磁铁811和第二干簧管812,其中磁铁811设置在水袋2的外壁上,第二干簧管812设置在外壳9的侧壁上,第二干簧管812在水袋2排水使得水袋2的容积小于一定程度时与磁铁811导通以产生电控信号。
下面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200。
如图12和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200,包括:水容器100和净水装置4,其中,水容器100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水容器100。净水装置4与水源和水口20相连用于净化从水源进入到水袋2内的水。也就是说,水源的水先经过净水装置4净化后再通过水口20进入到水袋2内进行储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200,通过设有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水容器100,从而可以避免水袋2里经过净化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保证了净水设备200的用水安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净水装置4包括:滤芯40、进原水管41和出净水管42,进原水管41与滤芯40和水源相连。出净水管42与滤芯40和水口20相连。此时,从水源排出的水通过进原水管41进入到滤芯40内进行过滤,经过过滤后的净水通过出净水管42和水口20排到水袋2内进行储存。从而使得净水装置4的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净水装置4还包括浓缩废水管43,浓缩废水管43的一端与滤芯40相连用于排出滤芯40内的浓缩水。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2所示,滤芯40包括前置滤芯401和后置滤芯402,从水源排出的原水经过前置滤芯401的第一次过滤后再经过后置滤芯402的第二次过滤后成为净水,从而可以保证净水装置4的过滤效果。具体地,后置滤芯402为反渗透滤芯。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3所示,滤芯40包括冲洗超滤滤芯403、前置活性炭滤芯404、反渗透滤芯405和后置活性炭滤芯406,其中,冲洗超滤滤芯403作为第一级滤芯,冲洗超滤滤芯403与水源相连,前置活性炭滤芯404作为第二级滤芯,前置活性炭滤芯404与冲洗超滤滤芯403相连。反渗透滤芯405作为第三级滤芯,反渗透滤芯405与前置活性炭滤芯404相连,浓缩废水管43与反渗透滤芯405相连以排出浓缩废水。后置活性炭滤芯406作为第四级滤芯,后置活性炭滤芯406与反渗透滤芯405相连,且后置活性炭滤芯406与水袋2的水口20相连。
在图13的示例中,净水设备200还包括超滤净水出水口44,此时前置活性炭滤芯404还与超滤净水出水口44相连。
此时从水源排出的原水分别经过冲洗超滤滤芯403和前置活性炭滤芯404的过滤后成为超滤净水,此时当用户需要使用超滤净水时,可打开超滤净水出水口44直接取用从前置活性炭滤芯404排出的超滤净水。当然从前置活性炭滤芯404排出的超滤净水可再分别经过反渗透滤芯405和后置活性炭滤芯406的过滤后成为纯水,纯水通过水口20排入到水袋2内进行储存。其中,在反渗透滤芯405对超滤净水进行过滤后,反渗透滤芯405中的浓缩废水可通过浓缩废水管43排出。
更具体地,净水装置4还包括三通管45,三通管45包括三个管口,第一管口与前置活性炭滤芯404相连,第二管口与超滤净水出水口44相连,第三管口与反渗透滤芯405相连,在第二管口和超滤净水出水口44之间还设有出水电磁阀46,且在第三管口和反渗透滤芯405中可设有进水电磁阀47,同时在第三管口和反渗透滤芯405之间还设有增压泵49,在浓缩废水管43上设有废水电磁阀48,从而在出水电磁阀46打开时,用户可通过超滤净水出水口44取用超滤净水。在打开进水电磁阀47和增压泵49的工作的情况下,从前置活性炭滤芯404排出的超滤净水进入到反渗透滤芯405内进行过滤。且在打开废水电磁阀48的情况下,从反渗透滤芯405排出的浓缩废水通过浓缩废水管43排出。
下面参考图1-图11、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机300。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机300包括:机体1、水容器100和净水装置4,其中,机体1上设有出水口10。水容器100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水容器100,水容器100设在机体1内,水口20与出水口10相连。净水装置4连接在水源和水口20之间以对从水源进入到水袋2内的水进行净化。也就是说,水源的水先经过净水装置4净化后再通过水口20进入到水袋2内进行储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机300,通过设有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水容器100,从而可以避免水袋2里经过净化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保证了饮水机300的用水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机300中的净水装置4的结构可以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200中的净水装置4的结构相同,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袋,所述水袋的顶部具有排气口且具有水口;
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设在所述排气口上以单向的将空气从所述水袋内排到所述水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
单向排气阀,所述单向排气阀位于所述排气装置的上部用于单向地将气体从所述水袋内排出到所述水袋外;以及
水浮封堵装置,所述水浮封堵装置被构造成在所述排气装置内存水时所述水浮封堵装置封堵所述单向排气阀以防止水从所述单向排气阀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在所述排气口处;
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接至所述排气管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水位检测装置,当所述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达到所述排气口处时,所述控制阀关闭所述排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浮子与第一干簧管,所述第一干簧管设在所述排气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袋为软质材料件,所述水袋的侧壁形成为近似波浪形或锯齿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水袋和所述排气装置均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底部具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水口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水袋的容积变化的检测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设在所述外壳的顶部的感应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设在所述外壳的侧壁的探测开关。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元件为微动开关。
12.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容器,所述水容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容器;
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与水源和所述水口相连用于净化从所述水源进入到所述水袋内的水。
13.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出水口;
水容器,所述水容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容器,所述水容器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水口与所述出水口相连;
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连接在水源和所述水口之间以对从所述水源进入到所述水袋内的水进行净化。
CN201310699990.8A 2013-12-19 2013-12-19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4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9990.8A CN104724370B (zh) 2013-12-19 2013-12-19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9990.8A CN104724370B (zh) 2013-12-19 2013-12-19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4370A true CN104724370A (zh) 2015-06-24
CN104724370B CN104724370B (zh) 2018-01-30

Family

ID=53448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999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4370B (zh) 2013-12-19 2013-12-19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2437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3605A (zh) * 2016-12-29 2017-03-08 宁靖 一种饮水机
CN109330372A (zh) * 2018-09-06 2019-02-15 黄春燕 带水质检测装置的饮水机
CN110811444A (zh) * 2019-10-15 2020-02-21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清水袋及具有其的复用水箱、清洁机器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1991Y (zh) * 1999-12-14 2000-12-27 程文鹏 真空负压供水容器装置
CN2605224Y (zh) * 2002-11-18 2004-03-03 张忠波 一种健康饮水装置
CN1857970A (zh) * 2005-05-06 2006-11-08 鲁多夫维尔德两合公司 用于食品的容器以及用于运输食品的方法
WO2009127034A1 (en) * 2008-04-18 2009-10-22 Switenky Earl M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CN101857109A (zh) * 2010-06-01 2010-10-13 卢璐 一种安全卫生的桶装水桶
CN202807562U (zh) * 2012-07-05 2013-03-20 青岛瑞丰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防过量充装真空容器
CN203667178U (zh) * 2013-12-19 2014-06-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1991Y (zh) * 1999-12-14 2000-12-27 程文鹏 真空负压供水容器装置
CN2605224Y (zh) * 2002-11-18 2004-03-03 张忠波 一种健康饮水装置
CN1857970A (zh) * 2005-05-06 2006-11-08 鲁多夫维尔德两合公司 用于食品的容器以及用于运输食品的方法
WO2009127034A1 (en) * 2008-04-18 2009-10-22 Switenky Earl M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CN101857109A (zh) * 2010-06-01 2010-10-13 卢璐 一种安全卫生的桶装水桶
CN202807562U (zh) * 2012-07-05 2013-03-20 青岛瑞丰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防过量充装真空容器
CN203667178U (zh) * 2013-12-19 2014-06-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3605A (zh) * 2016-12-29 2017-03-08 宁靖 一种饮水机
CN109330372A (zh) * 2018-09-06 2019-02-15 黄春燕 带水质检测装置的饮水机
CN110811444A (zh) * 2019-10-15 2020-02-21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清水袋及具有其的复用水箱、清洁机器人
CN110811444B (zh) * 2019-10-15 2021-06-22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清水袋及具有其的复用水箱、清洁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4370B (zh) 201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28657U (zh) 无压力罐的反渗透净水设备
CN104720585B (zh) 饮水设备
US8114286B2 (en) Water treatment device
CN203728658U (zh) 无压力罐的反渗透净水设备
CN104591341A (zh) 净水系统
CN203667178U (zh)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CN104986820A (zh) 反渗透净水机的排气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反渗透净水机
CN104724370A (zh)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CN203749192U (zh) 饮水设备
CN202181227U (zh) 软水机
CN206666271U (zh) 反渗透膜净水装置和净水机
CN203904035U (zh) 净水装置和具有该净水装置的净饮机
CN204434332U (zh) 净水系统
CN202099078U (zh) 一种净水器用储水输水装置
CN103803681A (zh) 用于净水机的水箱组件及其净水机
CN206843204U (zh) 净水装置和净水机
CN206666273U (zh) 反渗透膜净水装置和净水机
CN211688310U (zh) 一种净水水箱组合及净水系统
CN207016614U (zh) 一种用压力罐内直饮水冲洗净水管路的净水器
CN204848369U (zh) 一种改进的节水型反渗透净水机
CN205917037U (zh) 一种净水机
CN204999729U (zh) 净水机
CN201280451Y (zh) 逆渗透净水器的储水容器及溢位控制结构
CN202809709U (zh) 一种饮用水净化压力水箱
CN100418894C (zh) 家用全自动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