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0585B - 饮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饮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0585B
CN104720585B CN201310699982.3A CN201310699982A CN104720585B CN 104720585 B CN104720585 B CN 104720585B CN 201310699982 A CN201310699982 A CN 201310699982A CN 104720585 B CN104720585 B CN 1047205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ag
water bag
chamber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99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20585A (zh
Inventor
游冬根
马龙
郑防震
张仕荣
翁奕武
曾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999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20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20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0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20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05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饮水设备,包括:机体、水袋、净水装置和排气装置,机体内设有出水口。水袋连接至机体,水袋具有水口且水袋的顶部具有排气口,水口分别与水源和出水口相连。净水装置连接在水袋和水源之间以对从水源进入水袋的水进行净化。排气装置连接至排气口用于将空气从水袋内排到所述水袋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设备,通过在水袋的排气口设置排气装置,水袋内的空气可通过排气装置排到水袋外,且水袋外的空气无法进入到水袋内,从而水袋内的空气只出不进,可以避免水袋里经过净化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保证了饮水设备的用水安全。

Description

饮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饮水设备。
背景技术
空气中会夹杂灰尘、细菌等微生物,会对净水造成二次污染,如一般的饮水机工作时就会有空气进入到桶装水桶里,给桶装水造成二次污染,再如一般的净饮机,它将过滤后的水存储在一个非完全密封的容器内,同样会有空气与净水的接触,给过滤后的净水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饮水设备,可以避免水袋里经过净化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保证了用水安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出水口;水袋,所述水袋连接至所述机体,所述水袋具有水口且所述水袋的顶部具有排气口,所述水口分别与水源和所述出水口相连;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连接在所述水袋和所述水源之间以对从所述水源进入所述水袋的水进行净化;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连接至所述排气口用于将空气从所述水袋内排到所述水袋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设备,通过在水袋的排气口设置排气装置,水袋内的空气可通过排气装置排到水袋外,且水袋外的空气无法进入到水袋内,从而水袋内的空气只出不进,可以避免水袋里经过净化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保证了饮水设备的用水安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饮水设备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单向排气阀,所述单向排气阀位于所述排气装置的上部用于单向地将气体从所述水袋内排出到所述水袋外;以及水浮封堵装置,所述水浮封堵装置被构造成所述排气装置内存水时所述水浮封堵装置封堵所述单向排气阀以防止水从所述单向排气阀流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装置为排气管道和控制阀,所述排气管道设在所述排气口处,所述控制阀连接至所述排气管道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管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当所述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达到所述排气口处时,所述控制阀关闭所述排气管道。
具体地,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浮子和第一干簧管,所述第一干簧管设在所述排气管道上。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门体可枢转地设在所述箱体的前侧,所述水源为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在所述门体上且随所述门体枢转后可从所述门体上取下,所述水箱上设有通水孔,所述净水装置通过所述通水孔连通所述水箱;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止通装置,所述止通装置设在所述净水装置与所述水箱之间以在所述水箱设在所述门体上时导通所述水箱和所述净水装置且在所述水箱从所述门体上取下后密封所述通水孔。
进一步地,饮水设备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箱体和所述水箱之间,所述连接件被构造成所述水箱随所述门体旋转时所述连接件限制所述门体的打开角度。
具体地,所述净水装置包括:滤芯;进原水管,所述进原水管与所述滤芯和所述水箱相连;出净水管,所述出净水管与所述滤芯和所述水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装置包括浓缩废水管,所述浓缩废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滤芯相连用于排出所述滤芯内的浓缩水。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设有分隔件以将所述水箱内分隔成原水腔和浓缩水腔,所述原水腔与所述进原水管相连,所述浓缩水腔与所述浓缩废水管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内设有水袋腔室,所述水袋设在所述水袋腔室内。
进一步地,饮水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在所述水袋腔室内用于检测所述水袋的体积变化,且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饮水设备的控制系统相连以根据所述水袋的体积变化控制所述饮水设备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饮水设备的门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排气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排气装置的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排气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设有图4所示的排气装置的水袋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水袋的另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图9-图10为安装有图4所示的排气装置的水袋的示意图,其中水袋处于不同的状态;
图11为安装有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排气装置的水袋的示意图;
图12为设有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排气装置的饮水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饮水设备中的水袋未装满时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净水装置和水袋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净水装置和水袋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所示的水袋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局部示意图,其中门体相对于箱体处于关闭状态;
图18是图17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设备的局部示意图,其中门体相对于箱体处于枢转打开状态;
图20是图19中B区域的放大图,其示出了水箱设在门体内时,止通装置的状态;
图21是图19中B区域的放大图,其示出了水箱将要从门体内取出时,止通装置的中间状态;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设备中的止通块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饮水设备100、机体1、出水口10、箱体11、门体12、容纳腔室120、凸出部121、腔室122、第一通孔123、配合柱124、扣合腔室125、水袋腔室13、上盖14、水罐15、
水袋2、水口20、排气口21、
水箱3、通水孔31、分隔件30、原水腔33、浓缩水腔34、延伸柱32、凸缘321、
净水装置4、滤芯40、前置滤芯401、后置滤芯402、进原水管41、出净水管42、浓缩废水管43、冲洗超滤滤芯403、前置活性炭滤芯404、反渗透滤芯405、后置活性炭滤芯406、超滤净水出水口44、三通管45、出水电磁阀46、进水电磁阀47、废水电磁阀48、增压泵49、
止通装置5、水管接头51、水箱接头52、止通块521、延伸部5221、密封圈533、弹性件523、O型密封圈524、
排气装置6、单向排气阀60、单向排气装置601、阀体602、通气阀体603、本体604、阀盖605、第二通孔606、第一腔室607、第二腔室608、隔气件609、水浮封堵装置61、阀芯611、第一弹簧612、第二浮子613、封气胶614、控制阀62、排气管道64、水位检测装置63、第一浮子630、第一干簧管631、内置管道65、
卡扣结构7、卡舌71、锁扣72、支撑板721、移动件722、扣钩723、按键73、第二弹簧74、第三弹簧75、
检测装置8、靠近感应元件80、探测元件81、磁铁811、第二干簧管812、摆杆16、水罐17、水泵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设备100,其中该饮水设备100可为饮水机也可为净饮机。
如图1-图2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设备100包括:机体1、水袋2、净水装置4和排气装置6,其中,机体1内设有出水口10,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机体1上形成有出水孔,机体1内的出水口10可以穿过该出水孔伸出机体1外,打开出水口10,用户可以饮用饮水设备100内的水。水袋2连接至机体1,在图1-图3的示例中,水袋2设在机体1内,水袋2具有水口20且水袋2的顶部具有排气口21,水口20分别与水源和出水口10相连,水源的水通过水口20进入到水袋2内,水袋2内的水通过出水口10排出,具体地,水袋2为软质水袋,水袋2可随着进水量的增加慢慢升高,且当水袋2里的水通过出水口10排出时,水袋2会再渐渐收缩。
净水装置4连接在水袋2和水源之间以对从水源进入水袋2的水进行净化,也就是说,水源的水经过净水装置4净化后通过水口20进入到水袋2内。排气装置6连接至排气口21用于将空气从水袋2内排到水袋2外。需要说明的是,排气装置6使得空气单向地从水袋2内排到水袋2外,而水袋2外的空气无法通过排气装置6进入到水袋2内,换言之,水袋2内的空气只出不进,且该排气装置6只具有排气功能而不具有排水功能。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排气装置6可形成为任何结构,只要可满足使得空气单向地从水袋2内排到水袋2外即可。
具体而言,水源的水经过净水装置4净化后进入到水袋2内,在水袋2内的水位逐渐上升过程中,水袋2内的空气通过排气装置6逐渐排到水袋2外,由于水袋2的排气口21设置在水袋2的顶部,可以保证水袋2内的空气全部通过排气装置6排到水袋2外,从而保证了水袋2的容水量。当水袋2为软质水袋时,在从出水口10排水时,水袋2随着水量的减少而缩短,因为水袋2内是不会有空气进入的,所以水袋2内的水完全靠自动出水,且水袋2是上表面紧贴着水面缩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设备100,通过在水袋2的排气口21设置排气装置6,水袋2内的空气可通过排气装置6排到水袋2外,且水袋2外的空气无法进入到水袋2内,从而水袋2内的空气只出不进,可以避免水袋2里经过净化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二次污染,保证了饮水设备100的用水安全。
下面参考图1-图16对不同实施例的排气装置6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10所示,排气装置6包括:单向排气阀60和水浮封堵装置61,单向排气阀60位于排气装置6的上部用于单向地将气体从水袋2内排出到水袋2外。水浮封堵装置61被构造成排气装置6内存水时水浮封堵装置61封堵单向排气阀60以防止水从单向排气阀60流出。进一步地,单向排气阀60包括单向排气装置601和阀体602,其中,单向排气装置601设在阀体602的顶部用于单向地将气体从阀体602内部排出到阀体602外部。例如在图4-图10的示例中,阀体602内限定出阀腔,单向排气装置601设在阀体602的顶部,且单向排气装置601与阀体602的阀腔连通,以单向地将阀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排出到阀体602外,也就是说,阀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通过单向排气装置601排出到阀腔外,但阀腔外的气体例如空气等不能通过单向排气装置601进入到阀腔内。
水浮封堵装置61设在阀体602内,水浮封堵装置61被构造成阀体602内存水时水浮封堵装置61封堵单向排气装置601以防止水从单向排气装置601流出。例如在图4-图10的示例中,水浮封堵装置61设在阀体602的阀腔内,当阀腔内有水时,水浮封堵装置61会封堵单向排气装置601,使水不能通过单向排气装置601流出。可选地,水浮封堵装置61为具有透气但不透水功能的滤材。
具体地,参照图4-图10,单向排气装置601包括:通气阀体603和弹性的隔气件609,通气阀体603内具有通气腔室,通气腔室通过设在通气阀体603外端的第二通孔606与外界连通。例如在图4-图10的示例中,通气阀体603内限定出通气腔室,通气腔室的两端分别与阀体602的阀腔和外界连通,换言之,阀腔通过通气腔室与外界连通,具体地,通气阀体603上形成有贯穿的第二通孔606,通气腔室通过第二通孔606与外界连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外端”可以理解为通气阀体603的远离阀体602内部的一端(例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左端,图6中所示的上端),相应地,“内端”可以理解为通气阀体603的朝向阀体602内的一端(例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右端,图6中所示的下端)。可选地,第二通孔606为一个或多个。需要理解的是,第二通孔606的数量、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如图4-图10所示,隔气件609设在通气腔室内,且隔气件609将通气腔室分隔成第一腔室607和第二腔室608,第二腔室608的内端由水浮封堵装置61封堵或打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内端”可以理解为朝向阀体602内的一端(例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右端,图6中所示的下端),相应地,“外端”可以理解为远离阀体602内部的一端(例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左端,图6中所示的上端)。由此,通过在通气腔室内设置隔气件609,可以有效地防止外界的气体例如空气等从第二通孔606进入阀体602内。
例如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隔气件609竖直地设在通气腔室内,并将通气腔室分隔成位于左侧的第一腔室607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腔室608,水浮封堵装置61设在第二腔室608的远离第一腔室607的一端(例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右端)以封堵或打开第二腔室608,使阀腔与通气腔室断开或连通,通过在通气腔室内设置隔气件609,当外界有气压时,外界的气压会通过第二通孔606进入第一腔室607,使得隔气件609紧贴第二腔室608的左端以封堵第二腔室608,这样外界的气体例如空气等不会通过第二腔室608进入阀腔内,从而实现了单向排气。
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隔气件609水平地设在通气腔室内,并将通气腔室分割成位于上侧的第一腔室607和位于下侧的第二腔室608,水浮封堵装置61设在第二腔室608的远离第一腔室607的一端(例如图6中所示的下端)以封堵或打开第二腔室608,使阀腔与通气腔室断开或连通,通过在通气腔室内设置隔气件609,当外界有气压时,外界的气压会通过第二通孔606进入第一腔室607,使得隔气件609紧贴第二腔室608的上端以封堵第二腔室608,这样外界的气体例如空气等不会通过第二腔室608进入阀腔内,从而实现了单向排气。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6,通气阀体603包括:本体604和阀盖605,本体604的外端开口。阀盖605封闭本体604的外端且第二通孔606设在阀盖605上,阀盖605与本体604之间限定出通气腔室,其中第二腔室608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腔室607的径向尺寸。
例如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本体604和通气腔室均沿水平方向延伸,本体604的远离阀体602内的一端(例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左端)敞开,阀盖605设在本体604的左端,且阀盖605和本体604共同限定出通气腔室,第二通孔606形成在阀盖605上,第二通孔606沿左右方向贯穿阀盖605且与通气腔室连通,这样阀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依次通过第二腔室608、第一腔室607后,经由阀盖605上的第二通孔606排出,第一腔室607和第二腔室608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均为圆形,通过将第二腔室608的径向尺寸设置成小于第一腔室607的径向尺寸,隔气件609可以很好地封堵住第二腔室608的邻近第一腔室607的一端,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外界的气体例如空气等进入阀体602内。
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本体604和通气腔室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本体604的远离阀体602内的一端(例如图6中所示的上端)敞开,阀盖605设在本体604的上端,且阀盖605和本体604共同限定出通气腔室,第二通孔606形成在阀盖605上,第二通孔606沿上下方向贯穿阀盖605且与通气腔室连通,这样阀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依次通过第二腔室608、第一腔室607后,经由阀盖605上的第二通孔606排出,第一腔室607和第二腔室608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均为圆形,通过将第二腔室608的径向尺寸设置成小于第一腔室607的径向尺寸,隔气件609可以很好地封堵住第二腔室608的邻近第一腔室607的一端,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外界的气体例如空气等进入阀体602内。
具体地,如图4-图6所示,水浮封堵装置61包括:阀芯611和第二浮子613,阀芯611适于与第二腔室608的内端(例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右端,图6中所示的下端)配合。第二浮子613设在阀芯611下方,第二浮子613可活动地设在阀体602内,且第二浮子613被构造成阀体602内有水时第二浮子613向上活动以触动阀芯611封堵第二腔室608的内端。例如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阀芯611沿左右方向延伸,阀芯611的左端适于与第二腔室608的右端配合以打开或封堵第二腔室608,第二浮子613设在阀体602内且与阀芯611相连,当阀体602的阀腔内没有水时,此时第二浮子613没有受到浮力,阀芯611在第二浮子613的重力作用下打开第二腔室608,从而阀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通过单向排气装置601排出,当阀体602的阀腔内有水时,此时第二浮子613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当水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第二浮子613的重力时,阀芯611会恢复到水平位置,从而将第二腔室608的右端密封,保证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排完而水不能排出去。
进一步地,水浮封堵装置61还包括设在阀芯611和第二腔室608的内端之间的封气胶614。参照图4和图5,封气胶614设在阀芯611的左端,这样可以更好地密封住第二腔室608,具体地,封气胶614的右端设有向右凸出的凸起,阀芯611的左端面上形成有向右凹入的凹槽,可选地,凹槽的内壁面形成为与凸起的外壁面的形状相适配的形状,这样封气胶614可以牢靠地安装在阀芯611上,进一步地,封气胶614的横向尺寸大于第二腔室608的横向尺寸,从而可以进一步更好地密封第二腔室608。
进一步地,水浮封堵装置61还包括第一弹簧612,第一弹簧612连接在阀芯611和第二腔室608的内端之间以常推动阀芯611和第二腔室608的内端配合。例如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第一弹簧612的左端绕设在本体604的右端,第一弹簧612的右端绕设在阀芯611的右端,当阀体602的阀腔内有水时,此时第二浮子613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且当水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第二浮子613的重力时,阀芯611会处于水平位置,从而将本体604的右端密封,保证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排完而水不能排出去,当阀体602的阀腔内没有水时,此时第二浮子613没有受到浮力,阀芯611在第二浮子613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倾斜,将第二腔室608打开,从而阀腔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通过单向排气装置601排出。
如图6所示,本体604和通气腔室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水浮封堵装置61为可随水面在阀体602内活动的浮动件。可选地,浮动件为柔性盘状件或膜状件。
实施例2: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1、图14-图16所示,排气装置6为排气管道64和控制阀62,排气管道64设在排气口21处,控制阀62连接至排气管道64用于打开或关闭排气管道64。
当水源的水经过净水装置4的净化并通过水口20进入到水袋2内时,在水位上升的过程中,控制阀62处于打开状态,水袋2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道64排出,当水袋2的水位达到排气口21处时,控制阀62关闭以避免水袋2内的水通过排气管道64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饮水设备100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63,当水位检测装置63检测到水位达到排气口21处时,控制阀62关闭排气管道64。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避免水袋2内的水通过排气管道64排出。具体地,水位检测装置63包括第一浮子630和第一干簧管631,第一干簧管631设在排气管道64上,第一浮子630位于水袋2内,控制阀62为电磁阀,当水袋2内有空气时,第一浮子630会随着水袋2内的水的增加而上浮,当第一浮子630上浮至与第一干簧管631感应时,此时空气全部排出,电磁阀62关闭,从而保证空气不会进入到水袋2内,而水袋2内的水也不会流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干簧管631的结构、第一干簧管631的工作原理、第一干簧管631和电磁阀之间的配合关系等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实施例3: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排气装置6为内置管道65,内置管道65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内置管道65的下端位于水口20处,且内置管道65的下端与水口20的截面形成为环形形状,内置管道65的上端延伸至水袋2的上部。
例如在图12和图13的示例中,机体1上形成有出水孔,机体1内的出水口10可以穿过该出水孔伸出机体1外,打开出水口10,用户可以饮用饮水机100内的水,水袋2设在机体1内,水袋2的底部形成有水口20以将水源的水通入水袋2内,水口20与出水口10相连以将水袋2内的水通过出水口10排出,内置管道65设在机体1内,且内置管道65沿上下方向延伸,内置管道65的下端和水口20处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均形成为环形,当水源的水通入水袋2后,水袋2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通过内置管道65排出。
可选地,内置管道65为软管。当水袋2内充满水时,参照图12,内置管道65为竖直延伸的直管,当水袋2未充满水时,参照图13,水袋2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水袋2充满水时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此时内置管道65为在上下方向上曲线延伸的曲管,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袋2损坏而出现漏水的情况。
具体地,水袋2的顶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排气口21,内置管道65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排气口21处,且与排气口21相连通,这样内管管道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通过水袋2顶部的排气口21排出。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可选示例中,内置管道65的上端敞开,且内置管道65的上端端面与水袋2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地,内置管道65的上端具有透气不透水的膜片。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示例中,内置管道65的顶部与水袋2的顶部之间相互间隔开一定距离,内置管道65的顶部敞开,且内置管道65的上端可以设有膜片,该膜片透气但不透水,这样水袋2内的气体例如空气等可以进入内置管道65内,而水袋2内的水则不会进入内置管道65。
下面参考图1-图3、图17-图22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设备100的机体1的详细结构、水源与机体1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3、图17和图19所示,机体1包括箱体11和门体12,门体12可枢转地设在箱体11的前侧,可选地,门体12相对于箱体11的开启方向可以是任意的,例如门体12可以绕竖直方向可枢转地开启或关闭箱体11,即饮水设备100可以是左右开门;可选地,门体12还可以绕水平方向可枢转地开启或关闭箱体11,即饮水设备100可以是上下开门;当然门体12还可以从箱体11内直接拉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图3、图17和图19所示,门体12绕箱体11前侧的下框可枢转的设置,也就是说,用户在需要打开门体12时,可以扳动门体12的上端,使门体12的下端绕着下框进行枢转。
水源为水箱3,水箱3设在门体12上且随门体12枢转后可从门体12上取下。其中,可以理解的是,该水箱3可以作为源水箱,只存放源水(未经过过滤净化的外部水源);该水箱3也可以作为废水箱,只存放废水(经过过滤净化后产生的废水,无法饮用);当然该水箱3还可以同时作为源水箱和废水箱使用,其中水箱3内部可以限定出用于存放源水的原水腔33和用于存放废水的浓缩水腔34,原水腔33和浓缩水腔34之间设有分隔件30,用于隔绝原水腔33和浓缩水腔34,避免源水与废水发生交叉污染,从而水箱3具有盛放原水和浓缩水的双重作用,不仅使得饮水设备100的结构简单,且减少了加水、倒废水的动作,方便用户的使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设备100,门体12设在箱体11的前侧,门体12在箱体11上的安装位置适中,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通过将水箱3设在门体12上而且水箱3可以随门体12枢转,这样在打开门体12后,水箱3可以最大程度地暴露在外,这样用户可以方便地、快捷地将水箱3从门体12上取出或者放入到门体12上,进而可以使用户加入源水、倒废水等工作更加便捷。
其中,水箱3上设有通水孔31,净水装置4通过通水孔31连通水箱3,如图16所示,水管17与水箱3连接,水管17的一端通过通水孔31连通水箱3,且水管17的另一端与净水装置4相连,具体地,水管17可为进原水管41和/或浓缩废水管43。其中,通水孔31可以设在水箱3的任意位置处,例如可以设在水箱3的顶壁、侧壁、底壁上等,通水孔31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如图19和图20所示的具体示例,通水孔31形成在水箱3的底壁。水管17可以是一个或者也可以是多个,对应地,通水孔31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一个水管17对应一个通水孔31。水管17可以用于向水箱3进水,也可以用于从水箱3出水。
饮水设备100还包括止通装置5,止通装置5设在净水装置4与水箱3之间以在水箱3设在门体12上时导通水箱3和净水装置4且在水箱3从门体12上取下后密封通水孔31。具体地,止通装置5设在水管17与水箱3之间以在水箱3设在门体12上时导通水箱3和水管17,且止通装置5在水箱3从门体12上取下后可以密封通水孔31。换言之,当饮水设备100正常使用时,即水箱3正常设在门体12上时,止通装置5可以使水箱3和水管17处于导通状态,水管17可以从水箱3引水或者向水箱3进水;当打开门体12后且将水箱3从门体12上取下时,止通装置5可以将水箱3上的通水孔31密封,这样可以避免水箱3内的水从通水孔31流出,洒落到地面或者饮水设备100内部,给用户造成麻烦。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7、图20和图21所示,止通装置5包括:水管接头51和水箱接头52。水管接头51设在水管17的一端,换言之,水管接头51与水管17的一端相连。可以理解的是,水管17的安装位置与通水孔31在水箱3上的位置相对应,例如在图1和图17所示示例中,在饮水设备100的门体12关闭时,水管17的上端与水管接头51相连,且与通水孔31对应。
水箱接头52设在水箱3上且与水管接头51配合,水箱接头52被构造成水箱3从门体12上取下后通水孔31被密封、水箱3设在门体12上时水箱接头52和水管接头51配合且供水通过。也就是说,在水箱3正常设在门体12上时,水箱接头52可以和水管接头51配合,使水箱3和水管17导通,供水通过;当水箱3从门体12上取下时,水箱接头52可以将通水孔31密封,这样可以避免水箱3内的存水从通水孔31中洒出,给用户带来清理的麻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门体12内具有容纳腔室120,如图17所示,水箱3设在容纳腔室120内。也就是说,门体12具有一定的厚度,门体12内部限定有容纳腔室120,可以供水箱3在该容纳腔室120内进行安装。由此可以使水箱3相对于外界环境隔绝,这样可以对水箱3起到保护的作用。
具体而言,如图20和图21所示,容纳腔室120的邻近水管17的侧壁(例如底壁)具有向外凸出的凸出部121,凸出部121构成水管接头51,且水管17的一端(例如上端)套设在凸出部121上,凸出部121内具有朝向水箱3延伸(例如向上延伸)的配合柱124,其中凸出部121内部限定有腔室122,配合柱124设在该腔室122内且向上延伸,该腔室122的底壁形成有第一通孔123,可以供水流过。
如图20-图22所示的示例中,水箱接头52包括:止通块521、密封圈522和弹性件523。止通块521可移动地设在通水孔31内,具体地,止通块521可以沿垂直于通水孔31所在的侧壁的方向移动,止通块521的内端伸入水箱3内,配合柱124适于止抵在止通块521的外端。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内端”、“外端”是相对于水箱3的方向而言,即朝向水箱3内部的方向为“内”,远离水箱3内部的方向为“外”。密封圈522设在止通块521的外部(即密封圈522套设在止通块521的周壁上)以使水箱3从门体12上取下时,密封圈522可以密封通水孔31。弹性件523套设在止通块521上以驱动止通块521移动。其中弹性件523可以是弹簧,弹簧套设在止通块521的外周壁上。
进一步地,通水孔31所在的侧壁(水箱3的底壁)上向外延伸出中空的延伸柱32,延伸柱32的内端径向向内延伸出凸缘321,其中止通块521设在延伸柱32内,且密封圈522位于凸缘321的内侧(即密封圈522位于水箱3内部),延伸柱32的外径小于凸出部121的内径,这样延伸柱32设在凸出部121的腔室122内部,止通块521的外端(即止通块521的远离水箱3的一端)具有径向向外延伸出的延伸部5211,如图22所示,延伸部5211的外径大于凸缘321内径且小于延伸柱32的内径,其中弹性件523的内端止抵在延伸柱32的内壁上且外端止抵在延伸部5211上。
具体而言,如图20所示的示例,当水箱3设在门体12上时,水箱3的底壁与门体12的容纳腔室120的底壁接触,配合柱124向上止抵在止通块521的外端上,此时水管17内的水可以通过凸出部121上的第一第一通孔123进入到凸出部121的腔室122内,再以此流过止通块521的延伸部5211与延伸柱32之间的间隙、以及止通块521与凸缘321之间的间隙流入到水箱3内部,由此可以完成从水管17向水箱3进水的过程。而从水箱3向水管17进行出水的方向与进水方向相反,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21所示,当需要将水箱3从门体12上取下时,水箱3的底壁逐渐远离门体12的容纳腔室120的底壁,止通块521在弹性件523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当止通块521向下移动至密封圈522与凸缘321接触时,密封圈522即可将通水孔31密封,以保证水不会从通水孔31处流出。
有利地,水箱接头52进一步包括O型密封圈524,O型密封圈524套设在延伸柱32和凸出部121之间。这样可以防止水从延伸柱32和凸出部121之间流出,可以避免漏水问题。
当用户打开门体12后,由于水箱3会随着门体12的枢转一同运动,由此当水箱3内具有一定量的水时,水箱3具有一定的重量,用户在打开门体12时,很有可能造成用户扶不稳门体12而使门体12翻转过度的现象,容易造成水箱3内的水从其内部溅出,或者水箱3从门体12内滑出,砸伤用户,又或者对门体12造成损坏。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饮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连接件,连接件连接在箱体11和水箱3之间,连接件被构造成水箱3随门体12旋转时连接件限制门体12的打开角度。这样可以使用户打开门体12更加安全。
具体地,连接件的一端可枢转地设在箱体11内且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水箱3可枢转地连接。可选地,连接件可以为伸缩杆。或者连接件也可以是依次可枢转地连接的多个摆杆16,如图17和图19所示的示例中,连接件包括依次相连的两个摆杆16,当门体12被打开时,如图19所示,两个摆杆16被门体12带动而伸直,进而限定了门体12的打开角度。可选地,连接件还可以是柔性连接件,例如绳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门体12和箱体11之间通过卡扣结构7连接。如图17和图18所示。卡扣结构7包括:卡舌71、锁扣72和按键73。卡舌71设在门体12前侧上边框上且向下延伸,锁扣72设在门体12的顶部,锁扣72的顶部具有与卡舌71配合的扣钩723,扣钩723向上延伸与卡舌71配合,将门体12锁止在箱体11上。按键73的外端从门体12向外露出,按键73驱动锁扣72上的扣钩723释放卡舌71以打开门体12,也就是说,当用户从外向内按动按键73时,按键73可以驱动扣钩723向下移动,以消除扣钩723与卡舌71的配合关系,进而可以打开门体12。
具体而言,门体12内限定出用于容纳锁扣72和按键73的扣合腔室125,具体地,该扣合腔室125位于门体12的上部,卡扣结构7设在扣合腔室125的上部。其中锁扣72包括:支撑板721和移动件722。其中,支撑板721垂直地设在扣合腔室125的后壁上,换言之,支撑板721与扣合腔室125的后壁垂直,也就是说,支撑板721沿水平方向定向延伸。移动件722与支撑板721平行且通过第二弹簧74支撑在支撑板721上,其中第二弹簧74沿上下方向定向设置,扣钩723设在移动件722的顶部,优选地,扣钩723可以与移动件722一体形成。
其中,按键73的内端通过第三弹簧75垂直地支撑在扣合腔室125的后壁上,第三弹簧75沿水平方向定向延伸,按键73的下表面形成为从前到后逐渐向上倾斜的斜面,按键73被按压时移动件722由斜面驱动向下移动以使扣钩723脱离卡舌71。由此可以时卡扣结构7简单,容易实现。
当用户需要开门时,可以从外形向内按动按键73,按键73驱动移动件722向下移动,使扣钩723脱落卡舌71,从而用户再将门体12沿箱体11的下框枢转打开,就可以方便地将水箱3取出。关门动作与开门动作方向相反,在此不再详述。
下面参考图1-图3、图9-图10、图14和图15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水设备100的净水装置4的结构。
如图1-图3、图14和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净水装置4包括:滤芯40、进原水管41和出净水管42,进原水管41与滤芯40和水箱3相连。出净水管42与滤芯40和水口20相连。此时,从水箱3排出的水通过进原水管41进入到滤芯40内进行过滤,经过过滤后的净水通过出净水管42和水口20排到水袋2内进行储存。从而使得净水装置4的结构简单。其中,为了保证水箱3内原水可以进入到滤芯40内,在图1-图3的示例中,在进原水管41上设置有水泵9,水泵9将水箱3内的水源源不断的抽到滤芯40内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净水装置4还包括浓缩废水管43,浓缩废水管43的一端与滤芯40相连用于排出滤芯40内的浓缩水。当水箱3包括原水腔33和浓缩水腔34时,浓缩水腔34与浓缩废水管43相连。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4所示,滤芯40包括前置滤芯401和后置滤芯402,从水箱3排出的原水经过前置滤芯401的第一次过滤后再经过后置滤芯402的第二次过滤后成为净水,从而可以保证净水装置4的过滤效果。具体地,后置滤芯402为反渗透滤芯。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5所示,滤芯40包括冲洗超滤滤芯403、前置活性炭滤芯404、反渗透滤芯405和后置活性炭滤芯406,其中,冲洗超滤滤芯403作为第一级滤芯,冲洗超滤滤芯403与水箱3相连,前置活性炭滤芯404作为第二级滤芯,前置活性炭滤芯404与冲洗超滤滤芯403相连。反渗透滤芯405作为第三级滤芯,反渗透滤芯405与前置活性炭滤芯404相连,浓缩废水管43与反渗透滤芯405相连以排出浓缩废水。后置活性炭滤芯406作为第四级滤芯,后置活性炭滤芯406与反渗透滤芯405相连,且后置活性炭滤芯406与水袋2的水口20相连。
在图15的示例中,饮水设备100还包括超滤净水出水口44,此时前置活性炭滤芯404还与超滤净水出水口44相连。
此时从水箱3排出的原水分别经过冲洗超滤滤芯403和前置活性炭滤芯404的过滤后成为超滤净水,此时当用户需要使用超滤净水时,可打开超滤净水出水口44直接取用从前置活性炭滤芯404排出的超滤净水。当然从前置活性炭滤芯404排出的超滤净水可再分别经过反渗透滤芯405和后置活性炭滤芯406的过滤后成为纯水,纯水通过水口20排入到水袋2内进行储存。其中,在反渗透滤芯405对超滤净水进行过滤后,反渗透滤芯405中的浓缩废水可通过浓缩废水管43排出。
更具体地,净水装置4还包括三通管45,三通管45包括三个管口,第一管口与前置活性炭滤芯404相连,第二管口与超滤净水出水口44相连,第三管口与反渗透滤芯405相连,在第二管口和超滤净水出水口44之间还设有出水电磁阀46,且在第三管口和反渗透滤芯405中可设有进水电磁阀47,同时在第三管口和反渗透滤芯405之间还设有增压泵49,在浓缩废水管43上设有废水电磁阀48,从而在出水电磁阀46打开时,用户可通过超滤净水出水口44取用超滤净水。在打开进水电磁阀47和增压泵49的工作的情况下,从前置活性炭滤芯404排出的超滤净水进入到反渗透滤芯405内进行过滤。且在打开废水电磁阀48的情况下,从反渗透滤芯405排出的浓缩废水通过浓缩废水管43排出。
如图1-图3、图12和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机体1内设有水袋腔室13,水袋2设在水袋腔室13内。具体地,水袋腔室13位于机体1上部,在水袋腔室13的顶部设有上盖14,上盖14设置在水袋腔室13顶部以封闭水袋腔室13,从而可对水袋2起到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饮水设备100还包括检测装置8,检测装置8设在水袋腔室13内用于检测水袋2的体积变化,且检测装置8与饮水设备100的控制系统相连以根据水袋2的体积变化控制饮水设备100的开启或关闭。具体地,如图1、图2、图14和图16所示,检测装置8包括设置在上盖14上的靠近感应元件80和设置在水袋腔室13的内壁上的探测元件81,当水袋2储存的水量较多时,因水袋2体积变大会碰触上盖14上的靠近感应元件80,靠近感应元件80产生电控信号,此时控制系统可根据靠近感应元件80的电控信号控制停止向水袋2内进水。例如可以控制水泵9停止工作,以停止向滤芯40内进水从而停止向水袋2内进水。可选地,靠近感应元件80可以为接近开关。
其中,探测元件81是用来探测水袋2的容积的变化,例如当水袋2的容积小于一定程度时,此时探测元件81发出电控信号,控制系统根据探测元件81的电动信号控制向水袋2内进水,例如可以控制水泵9开始工作,以开始向滤芯40内进水从而开始向水袋2内进水。
更具体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探测元件81包括磁铁811和第二干簧管812,其中磁铁811设置在水袋2的外壁上,第二干簧管812设置在水袋腔室13的侧壁上,第二干簧管812在水袋2排水使得水袋2的容积小于一定程度时与磁铁811导通以产生电控信号。
在图3、图12和图13的示例中,饮水设备100还包括水罐15,其中,水罐15水路连接在水袋2与出水口10之间,例如在图3、图12和图13的示例中,水罐15设在机体1内且位于水袋2的下方,水袋2底部的水口20与水罐15相连以将水袋2内的水通入水罐15内,水罐15与机体1内的出水口10相连以将水罐15内的水通过出水口10排出。从而可提高饮水设备100的存水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出水口;
水袋,所述水袋连接至所述机体,所述水袋具有水口且所述水袋的顶部具有排气口,所述水口分别与水源和所述出水口相连;
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连接在所述水袋和所述水源之间以对从所述水源进入所述水袋的水进行净化;
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连接至所述排气口用于将空气从所述水袋内排到所述水袋外,所述排气装置被构造成将空气单向从所述水袋内排到所述水袋外,在所述水袋内的水位上升过程中,所述水袋内的空气通过所述排气装置逐渐排到所述水袋外;
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单向排气阀,所述单向排气阀位于所述排气装置的上部用于单向地将气体从所述水袋内排出到所述水袋外;以及水浮封堵装置,所述水浮封堵装置被构造成所述排气装置内存水时所述水浮封堵装置封堵所述单向排气阀以防止水从所述单向排气阀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门体可枢转地设在所述箱体的前侧,所述水源为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在所述门体上且随所述门体枢转后可从所述门体上取下,所述水箱上设有通水孔,所述净水装置通过所述通水孔连通所述水箱;
所述饮水设备还包括止通装置,所述止通装置设在所述净水装置与所述水箱之间以在所述水箱设在所述门体上时导通所述水箱和所述净水装置且在所述水箱从所述门体上取下后密封所述通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箱体和所述水箱之间,所述连接件被构造成所述水箱随所述门体旋转时所述连接件限制所述门体的打开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装置包括:
滤芯;
进原水管,所述进原水管与所述滤芯和所述水箱相连;
出净水管,所述出净水管与所述滤芯和所述水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装置包括浓缩废水管,所述浓缩废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滤芯相连用于排出所述滤芯内的浓缩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设有分隔件以将所述水箱内分隔成原水腔和浓缩水腔,所述原水腔与所述进原水管相连,所述浓缩水腔与所述浓缩废水管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水袋腔室,所述水袋设在所述水袋腔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在所述水袋腔室内用于检测所述水袋的体积变化,且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饮水设备的控制系统相连以根据所述水袋的体积变化控制所述饮水设备的工作状态。
CN201310699982.3A 2013-12-19 2013-12-19 饮水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0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9982.3A CN104720585B (zh) 2013-12-19 2013-12-19 饮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9982.3A CN104720585B (zh) 2013-12-19 2013-12-19 饮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0585A CN104720585A (zh) 2015-06-24
CN104720585B true CN104720585B (zh) 2017-10-27

Family

ID=53445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998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20585B (zh) 2013-12-19 2013-12-19 饮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205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4787A (zh) * 2015-09-09 2015-11-18 广东天美富硒饮品有限公司 台式立式温热组合式真空饮水机
CN105585165B (zh) * 2016-02-29 2018-11-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滤芯组件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
CN106213997A (zh) * 2016-08-31 2016-12-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净饮机
CN106308514B (zh) * 2016-10-27 2019-02-12 重庆市亚特蓝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取水功能的饮水机
CN111820738B (zh) * 2019-04-19 2022-04-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饮水机
CN111202430B (zh) * 2020-01-13 2021-10-08 石家庄高君科技有限公司 袋装或一次性桶装水饮水机系统及配送方法、社区制水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7970A (zh) * 2005-05-06 2006-11-08 鲁多夫维尔德两合公司 用于食品的容器以及用于运输食品的方法
CN201290600Y (zh) * 2008-10-27 2009-08-19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桶下置式饮水机
CN101565217A (zh) * 2009-06-03 2009-10-28 黄樟焱 曝气式微孔陶瓷净水器
CN101904689A (zh) * 2010-06-29 2010-12-08 江苏正本净化节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与净水器配套使用的饮水机
CN202807562U (zh) * 2012-07-05 2013-03-20 青岛瑞丰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防过量充装真空容器
CN203749192U (zh) * 2013-12-19 2014-08-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饮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7970A (zh) * 2005-05-06 2006-11-08 鲁多夫维尔德两合公司 用于食品的容器以及用于运输食品的方法
CN201290600Y (zh) * 2008-10-27 2009-08-19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桶下置式饮水机
CN101565217A (zh) * 2009-06-03 2009-10-28 黄樟焱 曝气式微孔陶瓷净水器
CN101904689A (zh) * 2010-06-29 2010-12-08 江苏正本净化节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与净水器配套使用的饮水机
CN202807562U (zh) * 2012-07-05 2013-03-20 青岛瑞丰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防过量充装真空容器
CN203749192U (zh) * 2013-12-19 2014-08-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饮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0585A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0585B (zh) 饮水设备
CN203728657U (zh) 无压力罐的反渗透净水设备
CN104986820B (zh) 反渗透净水机的排气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反渗透净水机
CN203728658U (zh) 无压力罐的反渗透净水设备
CN203749192U (zh) 饮水设备
JPWO2007007624A1 (ja) 水処理機器
CN107744379A (zh) 用于水槽洗碗机的呼吸器和水槽洗碗机
CN203667178U (zh)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CN104724370B (zh) 水容器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和饮水机
CN105813720A (zh) 浸渍式过滤装置
CN106320434A (zh) 高效除污的取水装置及取水除污方法
CN203904035U (zh) 净水装置和具有该净水装置的净饮机
KR101102979B1 (ko) 침적된 슬러지를 제거할 수 있는 자동 여과장치
CN206666271U (zh) 反渗透膜净水装置和净水机
CN103480227B (zh) 氢气发生装置的气水分离器
CN204434332U (zh) 净水系统
CN206666273U (zh) 反渗透膜净水装置和净水机
CN20772247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快速过滤装置
CN207060923U (zh) 储水容器及净水器
CN206298449U (zh) 净水器及饮水机
CN202315595U (zh) 水洗式空气净化器
CN204848369U (zh) 一种改进的节水型反渗透净水机
CN206624708U (zh) 净水设备
CN206624660U (zh) 用于净水设备的储水装置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
CN108623038A (zh) 反渗透膜净水装置和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