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3399B - 调温模块 - Google Patents

调温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3399B
CN104713399B CN201310690245.7A CN201310690245A CN104713399B CN 104713399 B CN104713399 B CN 104713399B CN 201310690245 A CN201310690245 A CN 201310690245A CN 104713399 B CN104713399 B CN 1047133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ccumulation
temperature
air port
regula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02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3399A (zh
Inventor
郭大祺
龙玲
夏通虎
王亚飞
秦华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o Juzhong Electronics (Kunsha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UZH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UZHO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UZH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902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13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3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3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3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3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温模块,用于一气流装置,此调温模块包括一本体及至少一蓄能组件,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并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一第一风口及一第二风口,气流装置对应第一风口配置;蓄能组件包含一固定件及至少一蓄能元件,固定件可组卸式连接于框架,而令蓄能组件容置于容置空间。藉此,蓄能组件能以成组方式增加或减少数量,进而达到调温模块具有方便调整蓄能元件数量的功效。

Description

调温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冷或蓄热的调温模块,尤其涉及一种调温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于夏天或白天气温高的室内时,会利用到排出冷风的冷气机或冷风扇以降低温度,而在冬天或夜晚气温较低的室内时,也会利用到排出热风的暖气机或热风扇以提升温度。可是不论排出冷风或暖风等气流装置,大部分启动时段都处于用电高峰。
今日开发出一种调温装置,此调温装置设有储能材料,此储能材料可在用电低峰期间预先储存能量,在于用电高峰期间开启气流装置,让气流装置及储能材料配合使用,使调温装置具有吹出冷风或热风的功效,并藉由调整储能材料的多少,决定冷量或热量的强弱,以实现调温的效果。
调温装置对应气流装置配置,使气流装置产生的气流接触储能材料,被冷却或加热后的气流流到室内环境中,以此提高或降低室内环境的温度。因此,如何让调温装置能视需求增加或递减储能材料的数量,使室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是调温装置亟需具备的功效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温模块,其是利用蓄能组件能以成组方式增加或减少数量,进而达到调温模块具有方便调整蓄能元件数量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温模块,用于一气流装置,该调温模块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并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一第一风口及一第二风口,所述气流装置对应该第一风口配置;以及
至少一蓄能组件,容置于该容置空间,该蓄能组件包括:
一固定件;及
至少一蓄能元件,该蓄能元件能够组卸式连接于该固定件,该固定件能够组卸式连接于该框架。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该固定件为一吊挂件,该吊挂件末端具有一勾部,该吊挂件通过该勾部挂设于该本体。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每一该蓄能组件的蓄能元件数量为多个,该多个蓄能元件依序串接并层叠排列于该吊挂件上。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该吊挂件为一挂杆,该蓄能元件设有一贯穿孔,该蓄能元件通过该贯穿孔套接于该吊杆。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该吊挂件为一挂绳,该蓄能元件设有一贯穿孔,该蓄能元件通过该贯穿孔套接于该挂绳。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该吊挂件为一U型挂绳,该蓄能元件的外周缘开设有一环型槽,该U型挂绳对应该环型槽嵌合,而令该蓄能元件定位于该U型挂绳上。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该吊挂件为一网袋,该蓄能元件容置于该网袋中。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该蓄能元件为一球形块、一圆形块、一柱形块、一矩型块、一三角形块、一圆形环块、一矩型环块或一三角形环块。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该本体为一框架,该框架具有至少一挂设部,该吊挂件通过该勾部能够组卸式挂设于该挂设部。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该框架具有配置在该容置空间上方的一顶部,该挂设部对应该顶部配置。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挂设部及蓄能组件的数量为多个,该些挂设部自该第一风口朝该第二风口方向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该顶部,而令该多个蓄能组件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该容置空间。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该框架更包含至少一盖板,该顶部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至少一透空槽,该盖板对应该透空槽罩盖,并该挂设部形成在该盖板的底部。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挂设部、蓄能组件、透空槽及盖板的数量分别为多个,该多个透空槽自该第一风口朝该第二风口方向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该顶部,而令该多个蓄能组件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该容置空间。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所述气流装置固定在该框架中,该框架设有对应所述气流装置配置的一第三风口。
上述的调温模块,其中该第一风口及该第二风口分别形成在该本体相对应的两端。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功效:
第一、利用储能材料的储热量大,使蓄能元件持续对流经的气流进行降温或升温,让蓄能元件可在用电低峰时段预先储存能量,再于用电高峰时段使用,进而达到移峰填谷减少高峰用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省电费的功效。
第二、各蓄能组件的排列数量可视情况以成组方式增加或减少,使调温模块的调温能力具有弱、中、强的效果,进而让流出的气流温度也具有弱、中、强的效果。
第三、蓄能元件可快速组装或拆卸于吊挂件,以方便蓄能元件的更换。
第四、每一蓄能组件的蓄能元件数量为多个多个,各蓄能元件依序串接并层叠排列于吊挂件上,各蓄能组件也能并列排列,使单一蓄能组件可视情况调整蓄能元件的数量,让单一蓄能组件具有弱、中、强的调温效果,或成组的蓄能组件可视情况调整并列的数量,让调温模块具有弱、中、强的调温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蓄能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本发明调温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发明调温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本发明调温模块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本发明调温模块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6本发明调温模块第一实施例的又一剖视示意图;
图7本发明调温模块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8本发明蓄能组件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本发明蓄能组件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0本发明蓄能组件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1本发明蓄能组件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2本发明蓄能组件第六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3本发明蓄能组件第六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4本发明蓄能组件第六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气流装置
101…气流
10…调温模块
1…本体
11…容置空间
12…第一风口
13…第二风口
14…顶部
141…透空槽
15…挂设部
16…盖板
161…底部
17…第三风口
2…蓄能组件
20…固定件
21…吊挂件
211…勾部
212…挂杆
213…挂绳
214…U型挂绳
215…网袋
22…蓄能元件
221…贯穿孔
222…环型槽
3…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创作。
请参考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温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用于一气流装置100,气流装置100能够产生一气流101,此调温模块10主要包括一本体1及一或多个蓄能组件2。
气流装置100以风扇为例,此风扇可为一抽风扇或一吸风扇。
如图2至图5所示,本体1具有一容置空间11并设有连通容置空间11的一第一风口12及一第二风口13,气流装置100对应第一风口12配置。其中,第一风口12及第二风口13分别形成在本体1相对应的两端。
另外,本实施例本体1为一框架3,但不以此为限置,框架3具有配置在容置空间11上方的一顶部14,顶部14具有一或多个挂设部15。
进一步说明如下,框架3更包含一或多个盖板16,顶部14设有连通容置空间11的一或多个透空槽141,各盖板16对应各透空槽141罩盖,并各挂设部15形成在各盖板16的底部161。
另外,气流装置100可与框架3相互分离,气流装置100也可固定在框架3中,使框架3相对气流装置100可为固定式的框架或移动式的框架;其中,本实施例揭示气流装置100固定在框架3中,框架3设有对应气流装置100配置的一第三风口17,但不以此为限制,其可视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如图1所示,蓄能组件2包含一固定件20及一或多个蓄能元件22,蓄能元件22可组卸式连接于固定件20,固定件20可组卸式连接于框架3,而令蓄能组件2容置于容置空间11,此固定件20的最佳实施例为一吊挂件21,但不以此为限制,吊挂件21可组卸式挂设于挂设部15。
其中,蓄能元件22内装有蓄冷或蓄热材料;另外,蓄能元件22可为一球形块、一圆形块、一柱形块、一矩型块、一三角形块、一圆形环块、一矩型环块或一三角形环块等几何形状块体,因此蓄能元件22的外型并不被本实施例所限制。
再者,吊挂件21末端具有一勾部211,勾部211能够对应挂设部15挂设,即使吊挂件21通过勾部211可组装或拆卸于挂设部15。其中,勾部211的外型也不限于勾字形,其可视需求自行调整外型。
又,吊挂件21为一挂杆212,蓄能元件22设有一贯穿孔221,蓄能元件22通过贯穿孔221套设并固接于吊杆212,即使蓄能元件22可组装或拆卸于吊挂件21。
挂设部15及蓄能组件2的数量为多个,各挂设部15自第一风口12朝第二风口13方向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顶部14,而令各蓄能组件2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容置空间11。
详细说明如下,挂设部15、蓄能组件2、透空槽141及盖板16的数量为多个,各透空槽141自第一风口12朝第二风口13方向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顶部14,而令各蓄能组件2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容置空间11。
本发明蓄能组件2的组合,如图1所示,其是利用蓄能元件22可组卸式连接于固定件20。藉此,蓄能组件2能以成组方式增加或减少数量,进而方便一次调整多个蓄能元件的数量。
本发明调温模块10的组合,如图2至图5所示,其是利用本体1具有容置空间11并设有连通容置空间11的第一风口12及第二风口13,气流装置100对应第一风口12配置;蓄能组件2容置于容置空间11,蓄能组件2包括固定件20及蓄能元件22,蓄能元件22可组卸式连接于固定件20,固定件20可组卸式连接于框架3。藉此,蓄能组件2能以成组方式增加或减少数量,进而达到调温模块10具有方便调整蓄能元件22数量的功效。
本发明调温模块10及蓄能组件2的使用状态,如图4至图6所示,不管风扇可为抽风扇或吸风扇,气流装置100启动时都会产生一气流101,使气流101顺向依序或反向依序流过第一风口12、容置空间11及第二风口13;首先,将蓄能元件22于用电低峰时段(如夜间)预先制冷或加热,再将蓄能元件22放置在容置空间21中,使蓄能元件22持续对流经的气流101进行降温或升温。蓄能元件22在用电低峰时段(如夜间)预先储存能量,在于用电高峰时段使用,进而达到移峰填谷减少高峰用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省电费的功效。
另外,如图6所示,挂设部15、蓄能组件2、透空槽141及盖板16的数量为多个,各透空槽141自第一风口12朝第二风口13方向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顶部14,各盖板16对应各透空槽141罩盖,并各挂设部15形成在各盖板16的底部161,蓄能组件2容置于容置空间11,蓄能元件22可组卸式连接于吊挂件21,吊挂件21可组卸式挂设于挂设部15,而令各蓄能组件2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容置空间11。藉此,各组蓄能组件2彼此前后对应且并列排列,使各蓄能组件2的排列数量可视情况以成组方式增加或减少,使调温模块10的调温能力具有弱、中、强的效果,进而让流出的气流101温度也具有弱、中、强的效果。
又,蓄能组件2挂设于盖板16,以方便蓄能组件2的更换,即蓄能元件22恢复常温时,只将蓄能组件2抽出以替换蓄能元件22,即可让调温模块10快速恢复机组持续吹出冷风或热风能力。
此外,吊挂件21末端具有勾部211,勾部211能够对应挂设部15挂设,即使吊挂件21可快速组装或拆卸于挂设部15,以便利蓄能组件2的使用。
并且,吊挂件21为挂杆212,蓄能元件22设有贯穿孔221,蓄能元件22通过贯穿孔221套设并固接于吊杆212,即使蓄能元件22可快速组装或拆卸于吊挂件21,以方便蓄能元件22的更换。
请参考图7所示,本发明调温模块第二实施例,调温模块10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但调温模块10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气流装置100固定在框架3的后方。
然而,本发明气流装置100可固定在框架3的前方或后方,同时气流装置100的位置并不影响调温模块10及蓄能组件2的作用与功效。
请参考图8至图9所示,本发明蓄能组件第二至三实施例,蓄能组件2第二至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但蓄能组件2第二至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蓄能元件22的外型不同。
然而,蓄能元件22可为一球形块、一圆形块、一柱形块、一矩型块、一三角形块、一圆形环块、一矩型环块或一三角形环块等几何形状块体,因此蓄能元件22的外型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制。
另外,每一蓄能组件2的蓄能元件22数量为多个,各蓄能元件22依序串接并层叠排列于吊挂件21上,使单一蓄能组件2可视情况调整蓄能元件22的数量,让单一蓄能组件2具有弱、中、强的调温效果。
请参考图10所示,本发明蓄能组件第四实施例,蓄能组件2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但蓄能组件2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蓄能组件2第四实施例的吊挂件21为一挂绳213。
进一步说明如下,蓄能元件22设有一贯穿孔221,蓄能元件22通过贯穿孔221套接于挂绳213,使蓄能元件22可快速组装或拆卸于吊挂件21,以方便蓄能元件22的更换。
请参考图11所示,本发明蓄能组件第五实施例,蓄能组件2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但蓄能组件2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蓄能组件2第五实施例的吊挂件21为一U型挂绳214。
进一步说明如下,蓄能元件22的外周缘开设有一环型槽222,U型挂绳213对应环型槽222嵌合,而令蓄能元件22定位于U型挂绳214上,使蓄能元件22可快速组装或拆卸于吊挂件21,以方便蓄能元件22的更换。
请参考图12至图14所示,本发明蓄能组件第六实施例,蓄能组件2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但蓄能组件2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蓄能组件2第六实施例的吊挂件21为一网袋215。
进一步说明如下,一或多个蓄能元件22能够容置于网袋215中,使蓄能元件22可快速组装或拆卸于吊挂件21,以方便蓄能元件22的更换。
此外,再参考图6,本第六实施例的框架3未设有透空槽141及盖板16,因本发明的框架3不被上述各实施例所限制,其可视实际状况自行调整,仅框架3具有挂设部15而能供吊挂件21挂设即可。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调温模块,用于一气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温模块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并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一第一风口及一第二风口,所述气流装置对应该第一风口配置,该本体为一框架,该框架具有配置在该容置空间上方的一顶部,该框架的该顶部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至少一透空槽,该框架更包含至少一盖板,该盖板对应该透空槽罩盖,该盖板的底部具有至少一挂设部;以及
至少一蓄能组件,容置于该容置空间,该蓄能组件包括:
至少一固定件,该固定件为一吊挂件,该吊挂件为一U型挂绳件,该吊挂件末端具有一勾部,该吊挂件通过该勾部能够组卸式挂设于该挂设部;及
至少一蓄能元件,该蓄能元件的外周缘开设有一环型槽,该U型挂绳对应该环型槽嵌合,该蓄能元件定位于该U型挂绳上,以令该蓄能元件能够组卸式连接于该吊挂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蓄能组件的蓄能元件数量为多个,该多个蓄能元件依序串接并层叠排列于该吊挂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蓄能元件为一球形块、一圆形块、一柱形块、一矩型块、一三角形块、一圆形环块、一矩型环块或一三角形环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模块,其特征在于,挂设部及蓄能组件的数量为多个,该些挂设部自该第一风口朝该第二风口方向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该顶部,而令该多个蓄能组件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该容置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模块,其特征在于,挂设部、蓄能组件、透空槽及盖板的数量分别为多个,该多个透空槽自该第一风口朝该第二风口方向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该顶部,而令该多个蓄能组件以间隔并列方式排列于该容置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装置固定在该框架中,该框架设有对应所述气流装置配置的一第三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口及该第二风口分别形成在该本体相对应的两端。
CN201310690245.7A 2013-12-17 2013-12-17 调温模块 Active CN104713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0245.7A CN104713399B (zh) 2013-12-17 2013-12-17 调温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0245.7A CN104713399B (zh) 2013-12-17 2013-12-17 调温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3399A CN104713399A (zh) 2015-06-17
CN104713399B true CN104713399B (zh) 2017-09-26

Family

ID=53412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0245.7A Active CN104713399B (zh) 2013-12-17 2013-12-17 调温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33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5950B (zh) * 2015-12-24 2017-06-23 浙江东氟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烟气水换热器及其清洗方法
CN107255326B (zh) * 2017-05-31 2019-12-1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封装式高效蓄冷装置
CN107345725B (zh) * 2017-07-19 2023-09-01 茂进物流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CN107514850A (zh) * 2017-07-19 2017-12-26 茂进物流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冷藏箱及冷藏系统
CN110617727A (zh) * 2019-08-06 2019-12-2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相变储能器及其模拟测试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6168U (zh) * 1992-01-22 1992-09-16 陈坚 简易空调器
US5860293A (en) * 1997-06-16 1999-01-19 Piro; Mathew P. Air cool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an and cooling pack
CN2331895Y (zh) * 1998-07-03 1999-08-04 华中理工大学 蓄冷式空调器
CN2753996Y (zh) * 2004-12-30 2006-01-25 上海海事大学 家用冰蓄冷式空调器
CN103256667A (zh) * 2012-02-16 2013-08-21 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 蓄能空调装置
CN203615800U (zh) * 2013-12-17 2014-05-28 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 调温模块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6168U (zh) * 1992-01-22 1992-09-16 陈坚 简易空调器
US5860293A (en) * 1997-06-16 1999-01-19 Piro; Mathew P. Air cool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an and cooling pack
CN2331895Y (zh) * 1998-07-03 1999-08-04 华中理工大学 蓄冷式空调器
CN2753996Y (zh) * 2004-12-30 2006-01-25 上海海事大学 家用冰蓄冷式空调器
CN103256667A (zh) * 2012-02-16 2013-08-21 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 蓄能空调装置
CN203615800U (zh) * 2013-12-17 2014-05-28 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 调温模块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3399A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3399B (zh) 调温模块
US20150211805A1 (en) Thermostat module
CN206744037U (zh) 一种带有通风装置的温室大棚
US8955351B2 (en) Energy storabl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6504972B2 (ja) 冷暖風送風機
CN209087926U (zh) 室内储能系统
CN206194807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池模组
CN204424349U (zh) 一种储能电池包壳体及储能电池包
JP3189690U (ja) 冷暖房モジュール
CN203615800U (zh) 调温模块结构
CN204177258U (zh) 蓄能组件及其蓄能元件
CN104713398B (zh) 蓄能组件及其蓄能元件
CN204739828U (zh) 格子柜内胆
CN206160276U (zh) 空调器
CN205681177U (zh) 一种防坠落安全空调外挂机
CN205488419U (zh) 一种电池组模块
CN104729061B (zh) 换热系统及空调器
TWM481373U (zh) 調溫模組結構
CN206402614U (zh) 一种数据机房散热系统
CN203757828U (zh) 一种对流式踢脚线采暖器
TWI551831B (zh) 調溫模組
CN202709321U (zh) 一种顶排风式冷气机
CN206562068U (zh) 温控自充气保温箱结构和保温箱
CN206609179U (zh) 一种捆绑组合式半导体制冷制热器
CN205197473U (zh) 智能生鲜寄存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326 No.7, Shuanghe Road, Dianshanhu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co Juzhong Electronics (Kun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Double Road and Kunshan Dianshan Lake town of Jiangsu province 215326 City No. 7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JUZHONG ELECTRONIC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