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2393A - 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2393A
CN104712393A CN201410425991.8A CN201410425991A CN104712393A CN 104712393 A CN104712393 A CN 104712393A CN 201410425991 A CN201410425991 A CN 201410425991A CN 104712393 A CN104712393 A CN 104712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channel
outer body
valve
active part
hydraulic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59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2393B (zh
Inventor
郭永弘
金远圭
黄圭汉
金镇华
辛起旭
崔命植
孔镇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4712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2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2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2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1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 F01L13/0031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by modification of tappet or pushrod leng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9/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 F01L9/1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F01L9/11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in which the action of a cam is being transmitted to a valve by a liquid column
    • F01L9/1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in which the action of a cam is being transmitted to a valve by a liquid column with a liquid chamber between a piston actuated by a cam and a piston acting on a valve stem
    • F01L9/1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in which the action of a cam is being transmitted to a valve by a liquid column with a liquid chamber between a piston actuated by a cam and a piston acting on a valve stem the volume of the chamber being variable, e.g. for varying the lift or the timing of a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20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 F01L1/22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automatically, e.g. mechanically
    • F01L1/24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automatically, e.g. mechanically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20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 F01L1/22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automatically, e.g. mechanically
    • F01L1/24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automatically, e.g. mechanically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ally
    • F01L1/245Hydraulic tappets
    • F01L1/25Hydraulic tappets between cam and valve 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820/00Details on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sing valve gear arrangements
    • F01L2820/03Auxiliary actuators
    • F01L2820/031Electro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可包括:外部本体;内部本体,其被插入所述外部本体中,从而在外部本体中上下移动;阀筒,其在所述内部本体的下侧上插入所述外部本体中,从而具有联接至内部本体的一侧和联接至气门的另一侧;锁止构件,其设置到所述外部本体或者设置到所述内部本体,从而通过液压而运行,用于选择性地联接至外部本体或者内部本体;液压室,其形成在所述外部本体与所述内部本体之间;锁止流动通道,其通道形成在所述外部本体中,用以将液压供应至所述锁止构件;以及油去除阀,设置成将流体排出。

Description

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12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157577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合并于此通过引用而用作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气门升程装置。更加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其操作稳定性得以确保。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发动机设有: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从而产生动力;进气门,其用以打开和关闭从而用于选择性的将混合气供应于燃烧室;以及排气门,其用以打开和关闭从而用于选择性的排出废气。
进气门和排气门分别通过连接至曲轴的气门打开和关闭设备而打开和关闭,用于吸入混合气以及将废气排出。
相关技术的气门打开和关闭设备通过固定形状的凸轮而运行,从而总是将气门打开固定的升程,而不会改变正时或者吸气和排气的气门升程。因此,不能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而执行适当的吸气和排气。
例如,如果气门机构已被设计适合于低速运行状态,则当需要相对较高的输出功率时,在高速运行状态下不能将充足的混合气供应至燃烧室,并且不能平顺地从燃烧室排出废气。并且,如果气门机构已被设计适合于高速运行状态,则在低速运行状态下,可能将过多的混合气供应至燃烧室,并且从燃烧室的排气时段可能过长。
近来,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已经在可变气门升程装置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然而,如果仅通过液压来运行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可变气门升程装置的平顺运行可能变得困难,这是因为在发动机温度变得较低从而导致液压油的温度较低时,液压油的粘度增加。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其优点在于即使在油的温度变得较低时仍能够稳定运行。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创造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其能够即使在油的温度变得较低时仍能够稳定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可包括:外部本体,其联接至布置在凸轮和气门之间的气缸盖;内部本体,其插入所述外部本体中,从而根据凸轮的旋转而在外部本体中上下移动;阀筒,其在内部本体的下侧插入外部本体中,从而具有联接至内部本体的第一侧和联接至气门的第二侧,用于在外部本体内部上下移动;锁止构件,其设置到外部本体或者设置到内部本体,从而通过液压运行而用于选择性地联接至外部本体或者内部本体;液压室,其形成在外部本体与内部本体之间,并且通过液压而将所述内部本体移动的与凸轮的升程的行程一样多;锁止流动通道,其形成在外部本体中,用以将液压供应至锁止构件;以及油去除阀,其设置成在内部本体或阀筒上下移动时将流体从空间排出,所述空间根据内部本体或阀筒的形状而形成在外部本体与阀筒或与内部本体之间。
油去除阀可包括:支撑部分,其安装至外部本体;主动部分,其形成为具有上端、下端和侧部的柱形形状,并且设置到支撑部分的顶侧,从而可上下移动;复位弹簧,其通过支撑部分而得到支撑,并布置在支撑部分与主动部分之间用于向上推动主动部分;旁通流动通道,其形成在主动部分中,从而具有开放至主动部分的下端的第一端和开放至主动部分的侧部的第二端;主动流动通道,其形成在外部本体中,从而使得锁止流动通道和主动部分的上端连通;流出流动通道,其形成在外部本体中,从而选择性地与所述空间连通和与所述旁通流动通道连通;以及恢复流动通道,其形成在外部本体中,从而选择性地与液压室连通和与旁通流动通道连通。
在主动部分的上端通过从主动流动通道供应的液压而被推动时,流出流动通道与恢复流动通道关闭。
在液压供应至锁止流动通道时,主动部分的上端可具有从主动流动通道供应至该主动部分的液压。
在供应至主动部分的液压被去除时,主动部分通过复位弹簧而返回至初始位置。
在主动部分返回至初始位置时,流出流动通道和恢复流动通道与旁通流动通道形成连通。
流出流动通道与在主动部分与支撑部分之间的空间形成连通,所述主动部分将与所述旁通流动通道的第一端形成连通。
恢复流动通道与所述旁通流动通道的第二端形成连通。
因此,在发动机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增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并且,能够改进运行响应度,并且能够实现气门的平顺打开和关闭。
在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得以更为具体地阐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的运行线路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油去除阀的放大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油去除阀的横截面图,显示了油去除阀的运行状态。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油去除阀的横截面图,显示了油去除阀的初始位置状态。
应理解的是,附图呈现了描述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各个特征的一定程度的简化表示,从而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定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尺寸、定向、位置以及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意图的应用以及使用环境所确定。
图中,附图标记在附图的几幅图片中指代本发明的相同或等效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与示例性实施例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同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中。
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的运行线路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油去除阀的放大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油去除阀的横截面图,其显示了油去除阀的运行状态,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油去除阀的横截面图,其显示了油去除阀的初始位置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100联接至发动机的气缸盖。并且,可变气门升程装置100根据凸轮轴的旋转来控制气门7的打开和关闭。此外,可变气门升程装置100包括本体110,120,阀筒130,锁止构件150,152,154,以及液压室128。
本体110,120具有联接并固定至气缸盖的外部本体110,和联接至外部本体110的内部的内部本体120,内部本体120可滑动地插入外部本体110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外部本体110可与气缸盖形成一个单元。
外部本体110具有与其连通的锁止流动通道114和液压室流动通道115,用于使恒定压力的工作流体从液压供应单元3供应至外部本体110。并且,外部本体110具有滑动表面112,其形成在外部本体110的内侧上,用于内部本体120在滑动表面112上滑动。此外,滑动表面112具有用于引导内部本体120滑动的上侧,以及用于引导阀筒130滑动的下侧。
同时,在外部本体110的内侧的上侧,液压室128由内部本体120的下侧和阀筒130的侧部构成,并与液压室流动通道115连通,液压室128延伸至外部本体110的内部的下侧。并且,液压室128可分隔成上侧空间和下侧空间两个空间。此外,其使得供应至液压室流动通道115的工作流体穿过液压室128的如此分隔的两个空间。然而,如果气门7关闭,则由于阀筒130的移动而不会形成液压室128的如此分隔的两个空间中的下部空间。
内部本体120设置成联接至外部本体110和阀筒130,并在外部本体110与阀筒130之间可滑动。并且,为了将工作流体从液压供应单元3供应至锁止构件150、152、154,内部本体120具有流动通道126用以与锁止流动通道114形成连通,所述流动通道126在内部本体120中沿其圆周方向内凹而形成。
并且,内部本体120具有在外部本体110的内侧表面上形成的可滑动的外侧表面,以及在阀筒130上形成的可滑动的内侧表面。并且,内部本体120具有锁止构件接收部分124,其在与多个锁止构件150、152、154匹配的位置处形成在内部本体120的内侧表面的一侧上。
内部本体120的上侧具有接触表面129,所述接触表面129形成为与凸轮9接触。并且,在凸轮轴旋转时,设置到凸轮轴的凸轮9推动接触表面129,从而使内部本体120在气门打开或关闭方向上滑动。
阀筒130具有联接至本体110、120的一侧,以及联接至气门7的另一侧,用于在阀筒130相对于本体110或气缸盖移动时打开或关闭气门7。
阀筒130具有锁止构件插入部分134,用于在其中接收锁止构件150、152、154。
阀筒130在其上侧上具有在所述内部本体120的内部上沿着气门打开/关闭方向滑动的一侧,并具有紧密接触部分139,所述紧密接触部分139为阀筒130的下侧的最外侧,该最外侧在外侧本体110下侧的内部上沿着气门打开/关闭方向滑动。
存在联接在气门7与阀筒130的中心区域的下侧之间的液压空隙单元140(HLU:液压空隙单元(Hydraulic Lash Unit))。并且,为了使得气门7保持到凸轮9的固定间隙,具有恒定压力的液压油密封在液压空隙单元140中。
锁止构件150、152、154移动从而选择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中的一个,在所述解锁位置处锁止构件150、152、154联接至本体110、120和阀筒130中的一个,并且与本体110、120和阀筒130中的另一个解除联接,在所述锁止位置处锁止构件150、152、154联接至本体110、120和阀筒130中的所述另一个。
因此,在控制单元10的控制下,选择锁止构件150、152、154的锁止位置或解锁位置,并且根据凸轮9的旋转,本体110和阀筒130一起在气缸盖上滑动、相对滑动、或者阀筒130不移动。
在下面的描述中,典型地将描述锁止构件150、152、154联接至阀筒130的情况。
锁止构件150、152、154包括:锁止销150,所述锁止销150滑动联接至锁止构件插入部分134;锁止弹簧152,其用于将锁止销150推动至一侧;以及止动件154,其用于防止锁止销150从锁止构件插入部分134过度移动。
锁止弹簧152将锁止销150推动至一侧,用于将锁止销150保持在锁止位置。并且,如果从液压供应单元3供应的工作流体被引入到锁止流动通道114中,则锁止销150被液压推动。在这种情况下,因此推动锁止销150的液压克服了锁止弹簧152的力,使得锁止销150保持在解锁位置。
液压室128形成在本体110、120与阀筒130之间,用于使本体110、120在气门7的打开/关闭方向上移动的与根据凸轮9的旋转而形成的凸轮9的升程的基本行程一样多。在这种情况下,凸轮9的升程的基本行程被称为主行程。并且,液压室128在本体110、120与阀筒130之间延伸,用于使气门7移动的与在气门7的打开/关闭方向上凸轮9的升程的行程的变化成比例放大的行程一样多。在这种情况下,在气门7的打开/关闭方向上成比例放大的行程被称为放大行程。在这种情况下,凸轮9的升程的量和外部本体110的主行程的量一样。
主行程与放大行程的比率可由该技术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下文称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设置在1:15至1:2.5的范围内。如果主行程与放大行程的比率大于该范围,则对于该机构而言高度较大,如果主行程与放大行程的比率小于该范围,则放大效果会被减弱。
本体110、120或者阀筒130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斜面保护部分137,所述斜面保护部分137用于在气门7随着凸轮9旋转而被关闭前最大程度的防止在气门7的打开/关闭的步骤中液压室128的体积骤减。
液压室流动通道115与储液器30可选择地连通。
如果本体110在气门打开/关闭方向上向下移动,则工作流体从液压室128穿过液压室流动通道115而传递至储液器30。并且,传递至储液器30的工作流体因此储存在其中并形成恒定的液压。
控制单元10控制供应至锁止流动通道114或液压室流动通道115的工作流体的供应和去除,用于能够使对气门7的打开或关闭的控制与凸轮9的旋转关联。也就是说,控制单元10控制液压供应单元3、工作流体控制阀20和锁止油控制阀50。
工作流体控制阀20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用于将从液压供应单元3供应的工作流体储存在其中,并因此选择性地将储存的工作流体供应至液压室128。
工作流体控制阀20连接至连通流动通道60和供应流动通道62。
连通流动通道60使得工作流体控制阀20和液压室流动通道115彼此连通。并且,如果工作流体控制阀20打开,则穿过工作流体控制阀20的工作流体通过连通流动通道60而供应至液压室流动通道115。也就是说,工作流体供应至液压室128。
供应流动通道62使得液压供应单元3和工作流体控制阀20彼此连通。也就是说,工作流体从液压供应单元3通过供应流动通道62而被供应至工作流体控制阀20。并且,止回阀40布置在供应流动通道62上。止回阀40防止工作流体反向流动至液压供应单元3。同时,储液器30布置在位于止回阀40与工作流体控制阀20之间的供应流动通道62上。
锁止油控制阀50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用于将从液压供应单元3供应至锁止油控制阀50的工作流体储存在其中,并因此将储存的工作流体供应至锁止构件150、152、154。
锁止油控制阀50连接至锁止连通流动通道64。
锁止连通流动通道64使得锁止油控制阀50和锁止构件150、152、154彼此连通。并且,如果锁止油控制阀50打开,穿过锁止油控制阀50的工作流体通过锁止连通流动通道64而被供应至锁止构件150、152、154。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气门升程装置100的运行。
锁止构件150、152、154的解锁位置处于如下状态:其中锁止销150已通过工作流体(该工作流体从液压供应单元3加压并被供应至锁止流动通道114)而被推动至阀筒130的锁止构件插入部分134,以克服锁止弹簧152的压力,从而锁止销150没有联接至内部本体120。同时,没有加压的工作流体供应至液压室流动通道115。
换言之,控制单元10将液压供应单元3设置为运行中,并控制打开锁止油控制阀50并控制关闭工作流体控制阀20。
因此,如果凸轮9旋转,则内部本体110在凸轮9的最大行程处移动的与相对于气缸盖和阀筒130的主行程一样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阀筒130不移动,因此液压室128没有分隔。并且,阀筒130由气门弹簧160弹性支撑。
同时,由于液压室128的行程增加,因此工作流体从液压室128朝着储液器30与液压室流动通道115连通的一侧移动,从而将压力施加至储液器30的弹性区域,从而确保在其中的空间并且以恒定压力在液压室流动通道115中被接收。之后,如果凸轮9在气门7关闭方向上旋转通过最大行程,则内部本体120由于储存在液压室流动通道115和储液器30中的恒定压力的工作流体而朝着凸轮9弹性地施加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凸轮9的升程和内部本体120的主行程相同,由于阀筒130不移动,不会打开气门7,因而处于没有放大行程的状态。
之后,如果锁止构件150、152、154移动至锁止位置,由于从液压供应单元3加压的工作流体没有被供应至锁止流动通道114,锁止销150通过锁止弹簧152的压力而被联接至内部本体120,使得内部本体120与阀筒130一起移动。同时,没有加压的工作流体供应至液压室流动通道115。
换言之,控制单元10将液压供应单元3设置为运行中,并且将锁止油控制阀50和工作流体控制阀20都控制为关闭。
因此,如果凸轮9旋转,则内部本体110在凸轮9的最大升程处移动的与相对于的气缸盖的主行程一样多,用于使阀筒130和内部本体120全部以被内部本体120和锁止构件150、152、154锁止的状态向下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阀筒130也移动从而将液压室128分隔。同时,阀筒130由阀弹簧160弹性支撑。
当液压室128的行程增加时,液压室128中的一部分工作流体朝着与液压室流动通道115连通的储液器30移动,并以恒定压力而被引入到液压室流动通道115。之后,如果凸轮9在气门7关闭的方向上旋转通过最大升程,则内部本体120具有朝着凸轮9的由储存在液压室流动通道115和储液器30中的工作流体弹性施加至内部本体120的恒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接触表面129与凸轮9会始终接触。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凸轮9的升程、内部本体的主行程以及阀筒130的放大行程相同,并且阀筒130打开与凸轮9的升程一样多。
接下来,锁止构件150、152、154的解锁位置处于如下状态:其中锁止销150联接至内部本体120,并且由于由液压供应单元3加压的工作流体被供应至锁止流动通道114以克服锁止弹簧152的压力,因而内部本体120与阀筒130之间的相对滑动是可能的。同时,加压的工作流体因而被供应至液压室流动通道115。
换言之,控制单元10将液压供应单元3设置为运行中,并且将锁止油控制阀50和工作流体控制阀20都控制为打开。
因此,如果凸轮9旋转,内部本体120在凸轮9的最大升程处移动的与相对于气缸盖的主行程一样多,并且阀筒130从液压室128的上侧移动至下侧,使得工作流体在其中被分隔,并且因此使内部本体120以被内部本体120和锁止构件150、152、154解锁的状态向下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100包括油去除阀80。
在开始对油去除阀80的构造和功能进行描述前,阀筒130的斜面保护部分137与紧密接触部分139形成台阶,并且如果阀筒130向下移动,则在位于斜面保护部分137和紧密接触部分139之间的台阶部分与外部本体110之间形成空间。并且,如果阀筒130向下移动从而移动至特定程度,则在位于斜面保护部分137和紧密接触部分139之间的所述台阶部分与外部本体110之间形成的空间形成封闭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外部本体110与阀筒130之间存在间隙,存在于封闭形状中的流体仍会干扰阀筒130的平顺上升。
换言之,存在于封闭形状中的流体通过外部本体110与阀筒130之间的间隙而泄露至其外部的速率可能小于阀筒130上升的速率,这导致流体在封闭形状中形成液压。因此,形成在封闭形状中的液压可能干扰阀筒130的上升,从而使得上升的响应度变差。特别而言,由于在流体处于发动机温度较低的状态下而温度下降时,供应至可变气门升程装置100的流体的粘度较高,因此阀筒130的上升的反应度会变得更差。
油去除阀80的作用在于使得流体平顺地流出封闭形状之外。油去除阀80包括支撑部分82、主动部分84、复位弹簧86、旁通流动通道88、主动流动通道116、恢复流动通道117、以及流出流动通道119。
支撑部分82被安装并固定至外部本体110。
主动部分84设置到支撑部分82的顶侧,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并且,主动部分84形成为具有上端、下端和侧部的柱形形状。
复位弹簧86布置在支撑部分82与主动部分84之间。并且,复位弹簧86在支撑部分82上被支撑,用于向上推动主动部分84。
旁通流动通道88形成在主动部分84中。并且,旁通流动通道88的一端开放至主动部分84的下端,而另一端开放至主动部分84的侧部。因此,旁通流动通道88的一端与位于支撑部分82与主动部分84之间的空间连通。
主动流动通道116形成在外部本体110中,用于使得锁止流动通道114与主动部分84的上端部连通。
恢复流动通道117形成在外部本体110中,从而与液压室128连通。
流出流动通道119形成在外部本体110中,从而与在位于斜面保护部分137和紧密接触部分139之间的台阶部分与外部本体110之间形成的空间的封闭形状连通。
现在将描述油去除阀80的运行。
如果工作流体供应至锁止流动通道114,则工作流体从锁止流动通道114通过主动流动通道116被供应从而推动主动部分84的上端。并且,如果主动部分84被向下推动,则恢复流动通道117和流出流动通道119被关闭。
如果将工作流体至锁止流动通道114的供应移除,或者如果工作流体通过锁止流动通道114而被排出到外部本体110的外部,则将挤压主动部分84的上端的工作流体的液压移除。也就是说,主动部分84通过复位弹簧86而向上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流出流动通道119与在支撑部分82与主动部分84之间的空间连通,并且恢复流动通道117与旁通流动通道88的另一端连通。因此,存在于封闭形状的空间中的流体依次穿过流出流动通道119、位于支撑部分82与主动部分84之间的空间、旁通流动通道88以及恢复流动通道117而恢复至液压室128。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在发动机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能够增强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能够提升运行响应度,并能够实现气门7平顺地打开和关闭。
为了解释的方便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精确限定,术语“上”、“下”、“内部”、“外部”等等被用于结合示出在附图中的部件位置而描述具体实施例中的这些部件。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非意欲穷尽,或者将本发明严格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能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8)

1.一种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包括:
外部本体,所述外部本体联接至布置在凸轮和气门之间的气缸盖;
内部本体,所述内部本体被插入所述外部本体中,从而根据凸轮的旋转而在外部本体中上下移动;
阀筒,所述阀筒在所述内部本体的下侧上插入所述外部本体中,从而具有联接至所述内部本体的第一侧和联接至所述气门的第二侧,用于在所述外部本体内部上下移动;
锁止构件,所述锁止构件设置到所述外部本体或者设置到所述内部本体,从而通过液压而运行,用于选择性地联接至所述外部本体或者所述内部本体;
液压室,所述液压室形成在所述外部本体与所述内部本体之间,并且通过液压而将所述内部本体移动的与凸轮升程的行程一样多;
锁止流动通道,所述锁止流动通道形成在所述外部本体中,用以将液压供应至所述锁止构件;以及
油去除阀,所述油去除阀设置成在所述内部本体或所述阀筒上下移动时将流体从空间排出,所述空间依据内部本体或阀筒的形状而形成在所述外部本体与所述阀筒或与所述内部本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其中所述油去除阀包括:
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安装至所述外部本体;
主动部分,所述主动部分形成为具有上端、下端和侧部的柱形形状,并且设置到所述支撑部分的顶侧,从而能够上下移动;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通过所述支撑部分而得到支撑,并布置在所述支撑部分与所述主动部分之间用于向上推动所述主动部分;
旁通流动通道,所述旁通流动通道形成在所述主动部分中,从而具有开放至所述主动部分的下端的第一端和开放至所述主动部分的侧部的第二端;
主动流动通道,所述主动流动通道形成在所述外部本体中,从而使得所述锁止流动通道和所述主动部分的上端连通;
流出流动通道,所述流出流动通道形成在所述外部本体中,从而选择性地与所述空间连通和与所述旁通流动通道连通;以及
恢复流动通道,所述恢复流动通道形成在所述外部本体中,从而选择性地与所述液压室连通和与所述旁通流动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其中在所述主动部分的上端通过从所述主动流动通道供应的液压而被推动时,所述流出流动通道与所述恢复流动通道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其中在液压供应至所述锁止流动通道时,所述主动部分的上端具有从所述主动流动通道供应至该主动部分的液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其中,在供应至所述主动部分的液压被去除时,所述主动部分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而返回至初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其中,在所述主动部分返回至初始位置时,所述流出流动通道和所述恢复流动通道与所述旁通流动通道形成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其中所述流出流动通道与在所述主动部分与所述支撑部分之间的空间形成连通,该主动部分将与所述旁通流动通道的所述第一端形成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其中所述恢复流动通道与所述旁通流动通道的所述第二端形成连通。
CN201410425991.8A 2013-12-17 2014-08-26 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Active CN1047123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57577A KR101484243B1 (ko) 2013-12-17 2013-12-17 가변 밸브 리프트 장치
KR10-2013-0157577 2013-1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2393A true CN104712393A (zh) 2015-06-17
CN104712393B CN104712393B (zh) 2019-06-04

Family

ID=52590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5991.8A Active CN104712393B (zh) 2013-12-17 2014-08-26 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56763B2 (zh)
KR (1) KR101484243B1 (zh)
CN (1) CN104712393B (zh)
DE (1) DE10201411126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6349A (zh) * 2018-12-11 2020-06-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油控制阀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3717A (ja) * 2001-07-02 2003-01-15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KR20050010438A (ko) * 2003-07-21 2005-01-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 속도 감응형 차량의 가변 밸브 리프트 장치
CN101479445A (zh) * 2006-06-30 2009-07-08 瓦特西拉芬兰有限公司 用于活塞式发动机中气体交换阀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活塞式发动机中气体交换阀的方法
US20110132297A1 (en) * 2009-12-04 2011-06-09 Hyundai Motor Company Electro-hydraulic variable valve lift apparatus
CN102410060A (zh) * 2010-09-20 2012-04-11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可变气门装置的发动机
CN102465729A (zh) * 2010-11-11 2012-05-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液压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KR101251818B1 (ko) * 2011-10-04 2013-04-09 영신정공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작동 수단에 의해 구동되는 밸브 리프트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75810B1 (ko) * 2001-12-15 2005-03-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길이가변밸브 구동장치와 그 방법
KR100527715B1 (ko) * 2003-07-10 2005-1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의 연속 가변 밸브리프트 장치
KR101145631B1 (ko) * 2009-12-04 2012-05-15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유압 가변 밸브 리프트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3717A (ja) * 2001-07-02 2003-01-15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KR20050010438A (ko) * 2003-07-21 2005-01-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 속도 감응형 차량의 가변 밸브 리프트 장치
CN101479445A (zh) * 2006-06-30 2009-07-08 瓦特西拉芬兰有限公司 用于活塞式发动机中气体交换阀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活塞式发动机中气体交换阀的方法
US20110132297A1 (en) * 2009-12-04 2011-06-09 Hyundai Motor Company Electro-hydraulic variable valve lift apparatus
CN102410060A (zh) * 2010-09-20 2012-04-11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可变气门装置的发动机
CN102465729A (zh) * 2010-11-11 2012-05-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液压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KR101251818B1 (ko) * 2011-10-04 2013-04-09 영신정공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작동 수단에 의해 구동되는 밸브 리프트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6349A (zh) * 2018-12-11 2020-06-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油控制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2393B (zh) 2019-06-04
DE102014111269A1 (de) 2015-06-18
KR101484243B1 (ko) 2015-01-19
US9556763B2 (en) 2017-01-31
US20150167510A1 (en) 2015-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48219A1 (en) Variable valve lift apparatus
CN110192008A (zh)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CN102465729B (zh) 液压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CN107975414B (zh) 冷却液控制阀单元
US9382821B2 (en) Biased normally open check valve assembly
EP2767683B1 (en) Lash adjuster
US8468985B2 (en) Electro-hydraulic variable valve lift apparatus
CN106939807A (zh) 一种中间锁止式vvt机油控制阀
EP2562410A1 (en) Two solenoid valve relay two-stage fuel injection valve for diesel engines
CN104712393A (zh) 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US7637238B2 (en) Hydraulic valve play compensating element
EP1790835A1 (en) Dual valve lift blip with single cam lobe for gasoline engines
CN206722891U (zh) 一种中间锁止式vvt机油控制阀
US8739749B2 (en) Non-return valve for camshaft adjusters with oil reservoirs
CN103147815A (zh) 电动-液压可变阀门升程系统
CN103899378A (zh) 用于车辆发动机的平衡轴和油泵模块的双安全阀
CN103573325B (zh) 电动液压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CN104712392B (zh) 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DE102014201572A1 (de) Expansionsmaschine
CN107448251A (zh)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
JP2007192111A (ja) 油圧式ラッシュアジャスタ
US10415438B2 (en) Oil drain preventing device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timing apparatus
CN107020501A (zh) 用于在内燃发动机中安装滚柱挺杆的工具以及相关方法
JP3863622B2 (ja) ガススプリング
JP4731521B2 (ja) ラッシュアジャスタ及びそのリテーナの組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