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4820B -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打印机、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打印机、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4820B
CN104704820B CN201380050228.5A CN201380050228A CN104704820B CN 104704820 B CN104704820 B CN 104704820B CN 201380050228 A CN201380050228 A CN 201380050228A CN 104704820 B CN104704820 B CN 1047048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visual point
fixation
parallax
poin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02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4820A (zh
Inventor
织本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04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4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4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4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18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 G03B35/24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viewing using apertured or refractive resolving means on screens or between screen and ey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1Adaptations for printing on specific med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11Transformation of image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virtual viewpoints, e.g. spatial image interpo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28Adjusting depth or dispa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82Image signal generators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e.g. multi-view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49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82Architecture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function
    • G06K2215/0097Printing on special media, e.g. labels, envelo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仅对视点图像的一部分的像而且对远近的较广范围的像均能够明确地进行观察的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打印机、显示装置。以作为主要被摄体像而确定的部分的视差消失的方式生成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以作为子注视点而指定的被摄体像的视差成为“0”的方式,对这些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中在左端的观察位置观察的第一~第三视点图像进行位移。另外,以作为子注视点而指定的被摄体像的视差成为“0”的方式,对在右端的观察位置观察的第十~第十二视点图像进行位移。通过使观察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在透镜板上观察到的立体视像的被摄体距离变化。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打印机、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立体图像的创建和观察所使用的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打印机、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将多个圆柱形状的透镜(柱面透镜)沿左右方向排列的透镜板而显示立体图像的技术已公知。这是在透镜板的背面侧上交替地配置例如将从左右的两个视点摄影的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分别分割为条纹状的条纹图像,且在一个透镜的下方配置相邻的两个条纹图像的技术。通过左眼和右眼经由各透镜分别对存在视差的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进行观察,从而能够对立体图像进行观察。另外,还公知有如下内容:通过将由N个(N为3以上)视点图像构成的多视点图像分割为条纹状,并在一个透镜的背后并列配置N个条纹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立体感(例如专利文献1参照)。
包含立体图像的各像(以下,称作立体视像)被观察者识别为位于与视差对应的浮沉方向的展示位置。在将多视点图像记录在透镜板上的情况下,通常,多视点图像内的一个部位例如在主要被摄体上没有视差的状态下设定各视点图像的相互的位置关系。由此,在透镜板上观察主要被摄体的立体视像,与此相比近前的被摄体的立体视像从透镜板浮现而被观察,另外里侧的被摄体的立体视像以从透镜板沉下而被观察。
另一方面,已经公知如下内容:通过透镜板而观察多视点图像时,由于透镜板的透镜的特性而发生串扰。串扰是从一个视点由一只眼观察时本来应该被观察的视点图像和与其相邻的视点图像同时被观察的现象,观察到了多个视点图像重叠后的的多重像。作为与这种串扰关联的技术,已经公知有根据立体图像的观察所使用的立体显示装置对视点图像的视差进行自动地调整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2)。
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顺次执行如下步骤:取得立体图像的各视点图像间的视差的步骤、取得与观察所使用的立体显示装置相关的装置信息的步骤、决定与根据立体图像应该生成的多个视点图像对应的虚拟视点位置的步骤、和生成与所决定的虚拟视点位置对应的虚拟视点图像的步骤。虚拟视点位置与对虚拟视点图像进行虚拟地摄影的照相机的摄影位置相当。决定该虚拟视点位置时,将虚拟视点图像显示在所使用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以在立体图像的整个区域中相邻的视点图像间的视差成为显示视差容许量以下的方式对虚拟视点进行决定。此时所用的显示视差容许量,例如即使因串扰观察到了多重像,也作为不会对观察者造成较强的不快感的程度的值而决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011-1543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006-1151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上述那样地,例如针对主要被摄体无视差的状态下对各视点图像的相互的位置关系进行设定的情况下,在相邻的视点图像间将主要被摄体作为基准,被摄体距离越大被摄体的视差变得越大。为此,主要被摄体和被摄体距离的差较大的被摄体,因串扰而成了各像的偏离较大的多重像,变得不能明确地观察。另外,若如专利文献2的那样地将视差抑制在显示视差容许量以下,则存在立体感降低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对视点图像的一部分的像而且对远近的较广范围的像均能够明确地进行观察的多视点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打印机、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决定部、计算部、和位移部。决定部决定变化方式,该变化方式使使对多视点图像进行观察的观察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时与该移动相伴而使得展示位置发生变化的变化方式。展示位置是通过多视点图像观察到的立体图像中的像的浮沉方向上的位置。多视点图像由3个视点以上的各视点图像构成。计算部,针对各视点图像,分别计算用于使展示位置按照由决定部决定的变化方式变化的视差方向的位移量。位移部,以由计算部计算出的位移量分别使各视点图像沿视差方向位移。
优选为,具备从视点图像内对主要的图像部分进行确定的确定部。决定部将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决定为如下方式:从对显示多视点图像的显示面进行正面观察的第一观察位置在显示面上观察到主要的图像部分的像。计算部分别计算用于消除在第一观察位置观察的各视点图像间的主要的图像部分的视差的各视点图像的位移量。
另外,优选为,具备在视点图像内指定注视点的指定部。决定部基于由指定部指定的注视点对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
另外,优选为,注视点包括第一注视点和第二注视点。决定部将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决定为如下方式:从对显示多视点图像的显示面进行正面观察的第一观察位置在显示面上观察到第一注视点的像、从由正面移动到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的第二观察位置在显示面上观察到第二注视点的像。计算部分别计算用于消除在第一观察位置观察的各视点图像间的第一注视点的视差且消除在第二观察位置观察的各视点图像间的第二注视点的视差的各视点图像的位移量。
另外,优选为,具备从视点图像内对主要的图像部分进行确定的确定部。决定部将由确定部所确定的主要的图像部分设为第一注视点。
另外,也优选为,具备从视点图像内对主要的图像部分进行确定并将所确定的主要的图像部分设为第一注视点的确定部、和在视点图像内对第二注视点进行指定的指定部。
另外,优选为,决定部以在连续的3个视点以上的视点图像间消除注视点的视差的方式对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
另外,优选为,决定部基于视点图像间的视差范围决定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
另外,优选为,决定部将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决定为如下方式:基于视点图像间的视差范围,通过从左右一端的观察位置向另一端的观察位置的移动而使得在显示面上观察到的像从最远方侧的像大致连续地移动到最近前侧的像。
另外,优选为,决定部根据视点图像间的视差的左右方向的分布,对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
另外,也优选为,具备:模糊处理部,使用基于相邻的视点图像间的对应的像素彼此的视差的模糊量,进行各视点图像内的各像素的模糊化。模糊量基于由位移部进行的位移后的视差的模糊量而决定。
另外,本发明的打印机具备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条纹化处理部、和打印部。条纹化处理部根据位移后的各视点图像生成条纹图像。打印部将条纹图像顺次配置在与透镜板的各透镜或者视差栅栏的各狭缝对应的区域上而进行记录。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条纹化处理部、和显示部。显示部将透镜板或者视差栅栏配置在显示面上,将条纹图像顺次配置在与透镜板的各透镜或者所述视差栅栏的各狭缝对应的显示面上的区域上而进行显示。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具有决定步骤、计算步骤、和位移步骤。决定步骤决定使对多视点图像进行观察的观察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时与该移动相伴而使得展示位置发生变化的变化方式。展示位置是通过多视点图像观察到的立体图像中的像的浮沉方向上的位置。多视点图像由3个视点以上的各视点图像构成。计算步骤,针对各视点图像,分别计算用于使展示位置按照由决定步骤决定的变化方式变化的位移量。位移步骤,以由计算步骤计算出的位移量分别使各视点图像位移。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决定步骤、计算步骤、和位移步骤。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与观察位置对应而无视差地被观察到的立体像的浮沉方向上的展示位置变化,无视差地被观察到的图像部分在三维空间的远近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对立体图像整体明确地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对透镜板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2是对图像区域的各子区域和观察位置的关系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3是对实施本发明的打印机进行表示的框图。
图4是对模糊处理中的视差和模糊半径的关系进行表示的坐标图。
图5是对由多视点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多视点图像的一例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6是对观察位置和在透镜板上观察到的立体视像的被摄体距离的关系的一例进行表示的坐标图。
图7是对图6的例中的各视点图像的位移量的一例进行表示的坐标图。
图8是对位移后的多视点图像的一例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9是对正面观察时的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10是对正面观察时的各立体视像的模糊的状态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11是对从左端的观察位置观察时的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12是对从左端的观察位置观察时的各立体视像的模糊的状态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13是对从右端的观察位置观察时的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14是对从右端的观察位置观察时的各立体视像的模糊的状态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15是对观察位置和在透镜板上观察到的立体视像的被摄体距离的关系的另一例进行表示的坐标图。
图16是对图15的例中的各视点图像的位移量的一例进行表示的坐标图。
图17是对指定子注视点的一个时的在观察位置和在透镜板上观察到的立体视像的被摄体距离间的关系的一例进行表示的坐标图。
图18是对在图17的例中的各视点图像的位移量的一例进行表示的坐标图。
图19是对在透镜板上观察到的立体视像的被摄体距离在视差范围中略连续地变化的一例进行表示的坐标图。
图20是对在图19的例中的各视点图像的位移量的一例进行表示的坐标图。
图21是对根据视点图像的视差分布对立体图像的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的一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
图22是对将视点图像分割成4部分后的一例中的在观察位置和透镜板上观察到的立体视像的被摄体距离的关系的一例进行表示的坐标图。
图23是对以视差栅栏方式显示立体图像的一例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24是对显示立体图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表示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那样,如周知的那样,透镜板11在表面侧排列多个大致圆柱形状的透镜(柱面透镜)14,背面11a成为平面。各透镜14沿对立体图像进行观察时的左右方向(连结观察者的两眼的线的方向)排列,另外,沿和该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在透镜板11的背面11a形成显像层(省略图示),在该显像层上附着彩色墨汁而记录各视点图像。
如图2所示的那样,透镜板11的背面11a,针对每透镜14虚拟地划分图像区域15,一个透镜14对应一个图像区域15。另外,在图2中,出于说明的方便,使与背面11a相当的部分具有厚度而描绘。根据视点图像的个数,沿透镜14的排列方向虚拟地划分各图像区域15。多视点图像是3个视点以上的图像即可。在该例中使用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图像区域15被划分为与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一一对应的第一~第十二子区域F1~F12。在第一~第十二子区域F1~F12中记录对应的视点图像的条纹图像。条纹图像是将视点图像分割为条纹状的图像。
在图像区域15内,第一子区域F1位于右端,从第一子区域F1朝着左侧而顺次地排列了第二子区域F2、第三子区域F3、…第十二子区域F12。在第一子区域F1中,记录第一视点图像的条纹图像,在第二子区域F2、第三子区域F3、…第十二子区域F12中,记录第二视点图像、第三视点图像、…第十二视点图像的条纹图像。
通过透镜板11的透镜14,观察相邻的一对视点图像的条纹图像。例如,从左端的观察位置对透镜板11进行观察时,观察在第一、二子区域F1、F2中记录的一对条纹图像,从右端的观察位置观察时,观察在第十一、十二子区域F11、12中记录的条纹图像。由此,能够通过各透镜14对立体图像进行观察。
图3中,打印机10根据立体图像(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生成12个视点的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将各视点图像分割为多个条纹图像而记录在透镜板11上。关于立体图像,例如输入由立体照相机摄影的图像。另外,也可以将由例如计算机等创建的立体图像输入。另外,也可以替代由立体图像生成多视点图像,而输入由摄影而得到的多视点图像。
如图1所示的那样,打印机10具有输入部21、图像处理装置22、条纹化处理部23、和打印部24。输入部21由用于数据输入的接口电路等构成,输入应该记录在透镜板11上的成为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的基础的立体图像和摄影时的视点信息。立体图像中左视点图像是从左右的两个视点中的左视点摄影到的图像,右视点图像是从右视点摄影到的图像。
图像处理装置22根据输入部21所输入的立体图像生成12个视点的第一视点图像~第十二视点图像。另外,图像处理装置22对与向左右方向的观察位置的变化对应的立体图像中的像的浮沉方向上的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进行用于使该展示位置变化的处理。该图像处理装置22具备视差映射生成部25、多视点图像生成部26、确定部27、转换单元28、模糊处理部29。图像处理装置22例如由计算机构成,通过计算机执行图像处理程序,实现各部的功能。
视差映射生成部25对输入部21所输入的立体图像的左、右视点图像的视差映射进行创建而输出。另外,如后述的那样,在利用多视点图像生成部26生成将主要被摄体像的视差设为“0”的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的情况下,分别对彼此相邻的视点的视点图像(以下,称作相邻视点图像)即第n视点图像和第(n+1)视点图像之间的视差映射进行创建而输出。
视差映射是将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之间、或相邻视点图像间的对应的像素彼此的视差针对视点图像内的各像素而示出的映射。视差关于左右方向对偏离量(像素数)和偏离的方向进行表示。该视差是与像素对应的被摄体的三维空间中的纵深方向(远近的两方向)的距离,即与被摄体距离对应的信息。该视差表示的距离信息成为以由左右的摄影光学系统对一对的视点图像进行摄影的情况下的这些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的交点(集中点)为基准的信息。针对视点图像的各像素对这样的视差进行表示的视差映射,表示被摄体距离的分布。
多视点图像生成部26,在对左、右视点图像进行摄影时的左视点和右视点之间设定多个虚拟的视点,基于左、右视点图像和所生成的视差映射,生成与从这些视点进行摄影的图像相当的视点图像。在该例中,多视点图像生成部26生成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具体来说,多视点图像生成部26,将左视点图像设为第一视点图像,将右视点图像设为第十二视点图像。另外,在对右视点和左视点之间十一等分的10个的各位置上设定虚拟的视点,从第一视点图像侧顺次生成第二~第十一视点图像。
另外,多视点图像生成部26将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沿左右方向位移,在相邻视点图像间进行将主要被摄体像的视差设为“0”的初始校正。各视点图像内的主要被摄体像的区域,由确定部27确定。初始校正的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经由模糊处理部29发送到转换单元28。另外,将视差设为“0”的部分,不限于主要被摄体像,可以任意地决定,另外也可以将用户指定的图像部分的视差设为“0”。
确定部27作为视点图像内的主要的图像部分对主要被摄体像的区域进行确定。对例如第六视点图像内的主要被摄体像的区域进行确定。确定部27进而从该主要被摄体像的区域选择一个像素(以下,称作确定像素)。在对主要被摄体像的区域进行确定时,确定部27参照视差映射、视点图像,基于视差(被摄体距离)的分布、视点图像内的亮度和/或颜色、区域的尺寸等,对主要被摄体像的区域进行确定。确定像素例如可以设为位于主要被摄体像的区域的中心的像素、或在主要被摄体像的区域内成为相同被摄体距离的像素数最多的像素中的一个等。
确定像素的位置信息从确定部27发送到多视点图像生成部26。多视点图像生成部26,在初始校正时,对与第六视点图像的确定像素对应的第一~第五、第七~第十二视点图像内的像素(以下,称作对应像素)分别进行确定,将除第六视点图像外的各视点图像分别整体地沿左右方向(视差方向)位移,从而使那些对应像素和确定像素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一致。
另外,虽然即使将立体的被摄体像的一部分的视差设为“0”,也不能够使被摄体像的全区域的视差为“0”,但是在方便起见将由被摄体像的一部分例如后述的注视点等指定的像素、或与确定像素对应的部分的视差设为“0”的情况下,被摄体像的视差也表现为“0”等。
转换单元28根据向相对于透镜板11的观察位置的左右方向的移动,以立体图像中的像(以下,称作立体视像)的浮沉方向上的展示位置变化的方式对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进行转换。该转换单元28具有决定部31、计算部32、位移部33、和指定部34。
决定部31对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在对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时指定“主注视点”(第一注视点)和最大两个部位的“子注视点”(第二注视点)。“主注视点”指定由确定部27确定的主要被摄体像的区域的确定像素。因此,确定部27也作为对第一注视点进行指定的机构发挥功能。另外,该“子注视点”由用户针对指定部34的操作进行指定。
决定部31设计为例如在指定了“主注视点”和两个部位的“子注视点”的情况下,从大致中央的观察位置对透镜板11进行正面观察时与“主注视点”对应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成为在透镜板11上,另外,在左端、右端的观察位置观察时与“子注视点”对应的立体视像成为在透镜板11上的变化方式。该变化方式中,在中央和左端、中央和右端之间移动观察位置时,使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阶段性地变化。
另外,在指定“主注视点”和一个部位的“子注视点”的情况下,从正面观察的观察位置到例如左端的观察位置之间,与“主注视点”对应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成为在透镜板11上,在右端的观察位置观察时,与“子注视点”对应的立体视像成为在透镜板11上。该变化方式中,设计为在中央和右端之间移动观察位置时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阶段性地变化的变化方式。
另外,变化方式因与作为“主注视点”、“子注视点”而被指定的被摄体像对应的被摄体距离而不同。
计算部32根据决定部31所决定的变化方式,对应该使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沿左右方向位移的位移量(像素数和方向)进行计算。该计算中,例如分别求出相邻视点图像间的相对的位移量,而对从设为基准(位移量“0”)的一个视点图像到位移对象的视点图像的相对的位移量进行加算,从而计算绝对的位移量。位移部33,根据计算部32所计算的位移量对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的各自进行整体地位移。
指定部34由监视器、键盘、鼠标等构成。在监视器中,显示一个视点图像,例如第六视点图像。通过对指定部34的键盘、鼠标进行操作,从而从在监视器上显示的第六视点图像内将最大的两个部位指定为“子注视点”。另外,也可以由用户使用指定部34指定“主注视点”。另外,也可以作为“子注视点”而能够指定3部位以上。
模糊处理部29,在基于位移部33的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的位移之前,基于相邻视点图像间的视差的大小对视点图像内的各像素进行模糊处理。该模糊处理,如图4所示的一例那样地,和与关注的像素对应的相邻视点图像内的像素间的视差变的越大,越扩大模糊半径,将模糊的程度(模糊量)变得越大。作为视差,使用在基于位移部33的位移后的相邻视点图像间的视差。另外,模糊处理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例如计算关注的像素的像素值和以该像素为中心的模糊半径内的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并将此置换为该关注的像素的像素值。
如上述的那样,作为决定模糊半径时的视差,使用基于位移部33的位移后的相邻视点图像间的视差,但模糊处理部29在位移部33的位移前进行模糊处理。这是因为如下缘故:能够利用针对位移前的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所生成的各视差映射而取得用于模糊处理的视差。决定模糊半径时的视差,作为利用计算部32计算的相对的位移量和根据视差映射得到的位移前的视差的差而求出即可。另外,也可以基于位移部33的位移后进行模糊处理。
除两端的第一视点图像和第十二视点图像外的各视点图像分别有两个相邻的视点图像,但在模糊处理时,作为邻视点图像使用例如第六视点图像侧的视点图像。另外,作为第六视点图像的相邻视点图像,例如使用第七视点图像,但也可以使用第五视点图像。
通过进行上述模糊处理,使得在对立体图像进行观察时即使因串扰而同时观察到相邻的视点图像,也并非明确的多重像,而是以模糊处理产生模糊后的状态的各被摄体像相重叠而作为一个立体视自然地被观察到。另外,即使视差变大,也具有因为作为多重像而较难被观察所以缓和了视差的限制的效果。由此,能够使用视差非常大的视点图像观察更有立体感的立体图像。
条纹化处理部23进行将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分割为子区域F1~F12的宽度的条纹化处理。打印部24由在透镜板11上以墨汁等记录图像的记录头等构成。该打印部24,将由条纹化处理部23分割的条纹图像逐条记录在透镜板11上。每当记录条纹图像时,通过例如搬运透镜板11而改变记录位置,从而将条纹图像并列记录。
接下来,针对上述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关于在透镜板11上记录多视点图像,首先,将立体图像输入到打印机10。立体图像从输入部21被发送到视差映射生成部25和多视点图像生成部26。并且,利用视差映射生成部25,生成构成立体图像的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之间的视差映射。
此后,利用多视点图像生成部26,设左视点图像为第一视点图像,设右视点图像为第十二视点图像。另外,基于立体图像及所输入的视点信息等,在对右视点和左视点之间进行十一等分的10个位置的各位置上设定虚拟的视点。并且,根据左、右视点图像和视差映射生成与从这些各视点摄影的视点图像相当的第二~第十一视点图像。
另一方面,根据基于视差映射的被摄体距离的分布、视点图像内的亮度、颜色、尺寸等,利用确定部27对第六视点图像内的主要被摄体像的区域进行确定。此外,对该所确定的区域内的一个确定像素进行确定。并且,将该确定像素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多视点图像生成部26。
若接收确定像素的位置信息,则多视点图像生成部26对与该位置信息所示的第六视点图像内的确定像素对应的对应像素根据第一~第五、第七~第十二视点图像的各自进行确定。接下来,针对第一~第五、第七~第十二视点图像的各自,分别求出确定像素和对应像素的视差,求出用于将这些视差设为“0”的位移量(像素数和位移方向)。并且,以所求出的位移量分别使第一~第五、第七~第十二视点图像位移。由此,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被初始校正为相互间在主要被摄体像无视差的图像。
以下,作为一例,作为如图5所示的那样生成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M1~M12的过程而进行说明。关于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M1~M12,这些视点图像内的被摄体像S1i(i为1~12)作为主要被摄体像的区域而被确定。为此,初始校正的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M1~M12的相互间,如由行P0表示的那样,在被摄体像S11~S112中沿左右方向没有发生位置偏离,视差成为“0”。
另外,被摄体像S2i是位于比与被摄体像S1i对应的主要被摄体更靠近前的被摄体的像。此外,被摄体像S3i是位于与主要被摄体相比更远方的被摄体的像。另外,根据被摄体像S1i、S2i、S3i,在立体视的立体视像中附加符号S1、S2、S3而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与各被摄体像S1i~S3i对应的各被摄体自身作为在纵深方向上无凹凸的物体而进行说明。
若初始校正完成,则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M1~M12的视差映射由视差映射生成部25生成。首先,对第一视点图像M1和第二视点图像M2之间的对应像素彼此的视差进行调查而生成第一视差映射。接下来,对第二视点图像M2和第三视点图像M3之间的对应像素彼此的视差进行调查而生成第二视差映射。以下,同样地进行,生成第三~第十二视点图像M3~M12之间的第三~第十一视差映射。并且,发送这些视差映射到转换单元28。
第一~第十一视差映射的生成后,在指定部34的监视器上显示第六视点图像M6。用户对指定部34的键盘或鼠标进行操作,在监视器上的第六视点图像M6内进行指定,从而以最大在两个部位指定“子注视点”。
此后,决定部31对与对透镜板11进行正面观察时成为“主注视点”的主要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进行设定,以使得成为透镜板11上。另外,在指定了“子注视点”的情况下,设定为,与所指定的“子注视点”的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在左端或者右端的观察位置观察时成为透镜板11上。
例如,在分别指定被摄体像S36内的像素作为第一“子注视点”,另外指定被摄体像S26内的像素为第二“子注视点”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的一例那样,决定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另外,在图6中,作为横轴所示的观察位置,附加在该观察位置观察的一对的视点图像的各编号而表示。例如,观察位置5-6表示是观察第五视点图像和第六视点图像的位置。另外,纵轴表示如同位于透镜板11上那样观察的立体视像的被摄体距离。
图6的例中,在与正面观察对应的观察位置6-7中,“主注视点”即立体视像S1以及成为与此相同的被摄体距离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在透镜板11上。另外,在左端的观察位置1-2中,“子注视点”即立体视像S3以及与成为此相同的被摄体距离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在透镜板11上。同样地,在右端的观察位置中另一方的“子注视点”即立体视像S2以及成为与此相同被摄体距离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在透镜板11上。
此外,作为正面观察的观察位置,在观察位置6-7以外,设定观察位置5-6、7-8。即,将第五~第七视点图像M5~M7分配为正面观察用,并设定为,基于这些第五~第七视点图像M5~M7的被摄体像S1i的视差成为“0”。如此,通过在连续的3个视点以上的第5~7视点图像M5~M7之间将“主注视点”的被摄体像S15~S17的视差设为“0”,即使观察位置稍微变动的情况下,立体视像S1的模糊也能够较少地、清楚地观察。根据同样的理由,将第一~第三视点图像M1~M3分配为左端侧的观察用,将第十~第十二视点图像M10~M12分配为右端侧的观察用。
在观察位置2-3和观察位置5-6之间设定为展示位置平滑地变化。即,设定为,在观察位置3―4、4-5进行观察时将“主注视点”的被摄体距离和远方侧的“子注视点”的被摄体距离之间3等分的各被摄体距离的立体视像在透镜板11上被观察到。同样地,设定为在观察位置9―10、10-11观察时将“主注视点”的被摄体距离和近前侧的“子注视点”的被摄体距离之间3等分的各被摄体距离的立体视像在透镜板11上被观察到。
如上述的那样,若决定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则计算部32一边参照第一~第十一视差映射一边关于各视点图像M1~M12计算成为上述变化方式必要的相对的位移量。此后,计算部32根据相对的位移量求出针对将第六视点图像M6作为基准的第一~第五、第七~十二视点图像M1~M5、M7~M12各自的绝对的位移量。
关于第五、第七、第八视点图像M5、M7、M8,虽然在与第六视点图像M6之间,将“主注视点”的被摄体像S1i的视差设为“0”,但利用初始校正该视差已经为“0”。为此,如图7所示的那样,第五、第七视点图像M5、M7相对于第六视点图像M6的应该位移的相对的位移量D5、D7,和第八视点图像M8相对于第七视点图像M7的应该位移的相对的位移量D8均是“0”。因此,第五、第七、第八视点图像M5、M7、M8的应该位移的绝对位移量成为“0”。
因为第一、二视点图像M1、M2中将作为“子注视点”的被摄体像S3i的视差设为“0”,所以消除第一视差映射所示的被摄体像S3i的视差的位移量成为相对于第一视点图像M1的第二视点图像M2的相对的位移量D1。同样地,由于针对第二、第三视点图像M2、M3,也将被摄体像S3i的视差设为“0”,所以消除第二视差映射所示的被摄体像S3i的视差的位移量成为第二视点图像M2相对于第三视点图像M3的相对的位移量D2。另外,该例中,如上述的那样将左右视点间等分而设定虚拟的视点,所以用于在第一、二视点图像M1、M2间消除“子注视点”的视差的位移量D1,和用于在第二、三视点图像M2、M3间消除“子注视点”的视差的位移量D2成为相等。
位移量D3是相对于第四视点图像M4应该对第三视点图像M3进行位移的位移量,位移量D4是相对于第五视点图像M5应该对第四视点图像M4进行位移的位移量。这里,为了使从“主注视点”(被摄体像S1i)到“子注视点”(被摄体像S3i)的视差的变化平滑,以对将“主注视点”的视差维持在“0”的位移量“0”和将“子注视点”的视差设为“0”的相对的位移量之间进行等分的方式决定位移量D3、D4。
具体来说,如上述的那样,为了在第三、第四视点图像M4、M3之间将被摄体像S3i的视差设为“0”必要的相对的位移量将左右视点间进行等分而设定了虚拟的视点,所以位移量与D1(=D2)相同。为此,将第四视点图像M4相对于第五视点图像M5的相对的位移量D4设为“D1×(1/3)”,将第三视点图像M3相对于第四视点图像M4的相对的位移量D3设为“D1×(2/3)”。
并且,通过对如上述的那样而求出的第一~第五视点图像M1~M5的相对的各位移量D1~D5进行加算,计算第一视点图像M1的绝对的位移量。另外,通过对第二~第五视点图像M2~M5的相对的各位移量D2~D5进行加算,计算第二视点图像M2的绝对的位移量。同样地,分别通过对各位移量D3~D5进行加算而计算第三视点图像M3的绝对的位移量,通过对各位移量D4~D5进行加算计算第四视点图像M4的绝对的位移量。
此外,以同样的顺序求出第九~第十二视点图像M9~M12的相对的位移量D9~D12,根据相对的位移量D9~D12计算针对第九~第十二视点图像M9~M12的绝对的位移量。
在相对于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M1~M12的绝对的位移量的计算后,利用模糊处理部29,对第一视点图像M1进行模糊处理。首先,取得如上述的那样求出的第一视点图像M1的相对的位移量D1。接下来,关注第一视点图像M1的第一像素,根据第一视差映射取得与该第一像素对应的第二视点图像M2的像素的视差量。并且,根据相对的位移量D1和第一视差映射,将与所取得的视差的差(绝对值)作为第一像素的位移后的视差而求出。
基于图4所示的模糊半径和视差的关系,第一像素的位移后的视差转换为模糊半径,使用该模糊半径执行对第一像素的模糊处理。例如第一像素的视差是3个像素的情况下,将模糊半径设定为3个像素,对第一像素的像素值和从所关注的像素起3个像素以内的周围的各像素的像素值的平均值进行求取,将该平均值设为第一像素的新的像素值。
如上述的那样,针对第一视点图像M1内的第一像素进行模糊处理后,针对第一视点图像M1内的第二像素同样地进行模糊处理。以下,同样地,针对第一视点图像M1内的剩余的像素顺次地进行模糊处理。另外,作为求出平均值的情况下的周围的各像素的像素值,当然是使用进行模糊处理前的像素值。
完成针对第一视点图像M1的最终的像素的模糊处理后,接下来针对第二视点图像M2的各像素同样地进行模糊处理。该第二视点图像M2的模糊处理中,第二视点图像的相对的位移量D2和根据第二视差映射取得的视差的差,作为位移后的视差而求出。在完成针对第二视点图像M2的模糊处理后,同样地进行对第三视点图像M3以后的各视点图像的模糊处理。
在针对第十二视点图像M12的模糊处理的完成后,顺次将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M1~M12发送到位移部33。并且,利用已经由计算部32计算的绝对的位移量,将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M1~M12分别沿左右方向位移。
通过上述位移,如图8所示的那样,第一视点图像M1和第二视点图像M2的被摄体像S31、S32的视差成为“0”。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针对第三视点图像M3的被摄体像S33,与被摄体像S31、S32的视差也成为“0”。同样地,第十~第十二视点图像M10~12(第十视点图像M10图示省略)的被摄体像S210~S212的视差成为“0”。另一方面,因为不使第五~八视点图像M5~M8(第五、第八视点图像M5、M8省略图示)位移,所以被摄体像S15~S18的视差维持“0”。
将位移后的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M1~M12从位移部33发送到条纹化处理部23,分别分割为子区域F1~F12的宽度的条纹图像。并且,将该条纹图像顺次发送到打印部24,利用该打印部24记录在透镜板11的背面11a上。
在条纹图像的记录中,首先,在第一图像区域15的第一子区域F1上记录第一视点图像M1的第一条纹图像。接下来,在相同的第一图像区域15的第二子区域F2上记录第二视点图像M2的第一条纹图像。以下,同样地进行,而分别在第一图像区域15的第三~第十二子区域F3~F12上记录第三~第十二视点图像M3~M12的第一条纹图像。
若向第一图像区域15的记录结束,则开始向第二图像区域15的记录,在第二图像区域15的第一~第十二子区域F1~F12上分别记录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M1~M12的第二条纹图像。以下,同样地进行,对条纹图像顺次进行记录,直到最后的图像区域15。将完成记录后的透镜板11从打印机10排出,供观察。
如上述的那样地对记录有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M1~M12的透镜板11从观察位置6-7进行观察时,即在正面观察时,通过透镜板11的各透镜14的作用,由观察者的左眼观察第六视点图像M6的各条纹图像,由右眼观察第七视点图像M7的各条纹图像。
在第六、七视点图像M6、M7中,作为“主注视点”的被摄体像S16、S17的视差是“0”。为此,利用被摄体像S16、S17,如图9所示的那样,在浮沉方向上,在透镜板11上观察到了立体视像S1。另外,以立体视像S2在透镜板11的近前,立体视像S3位于透镜板11的里侧的方式被观察到。
另外,有时因观察位置偏离而观察到第五视点图像M5和第六视点图像M6、或第七视点图像M7和第八视点图像M8的条纹图像。此外,在正面观察时,与第六、第七视点图像M6、M7的被摄体像S16、S17同时,因串扰而观察到第五、第八视点图像M5、M8的被摄体像S15、S18。可是,第五视点图像M5~第八视点图像M8的被摄体像S15~S18相互无视差。为此,如图10所示的那样,明确地观察到立体视像S1。
另一方面,在正面观察时,立体视像S2和与此对应的被摄体像S26、S27同时,因串扰而同时观察到被摄体像S25、S28。在被摄体像S26、S27之间、被摄体像S25、S26之间、被摄体像S27、S28之间分别存在视差,将这些视差累积后的视差位于被摄体像S25、S28之间。在这些视差较大的情况下,立体视像S2作为多重像而被观察到。然而,在如此存在视差的被摄体像S25~S28中,实施了与相邻视点图像间的视差对应的模糊处理。为此,被摄体像S25~S28不能明确地分离而被观察,如图10所示的那样,作为模糊的一个立体视像S2而被观察。关于立体视像S3,也是与立体视像S2同样,但根据视差的大小模糊的程度不同。结果,立体视像S2、S3在与立体视像S1相比更靠近前侧或者更靠里侧被观察到,因为不作为明确的多重像而作为模糊的像被观察,所以没有不适感。
在观察位置1-2中,由左眼观察第一视点图像M1的各条纹图像,由右眼观察第二视点图像M2的各条纹图像。在第一、第二视点图像M1、M2中,作为“子注视点”的被摄体像S31、S32的视差是“0”。因此,如图11所示的那样,在透镜板11上观察到立体视像S3。另外,由于被摄体像S11、S12的视差,立体视像S1在透镜板11的近前被观察到,另外由于被摄体像S21、S22的视差,立体视像S2在透镜板11的近前被观察到。此时,在立体视像S2和透镜板11之间观察到立体视像S1。
另外,在该观察位置1-2中,因串扰而与第二视点图像M2同时观察到第三视点图像M3,但被摄体像S32和被摄体像S33的视差是“0”。另一方面,在被摄体像S11、S12之间,在被摄体像S12、S13之间,均存在视差,若该视差较大,则立体视像S1作为多重像而被观察到。然而,如此存在视差的被摄体像S11~S13的部分,实施了与其相邻视点图像的视差的大小对应的模糊处理。针对被摄体像S21~S23是同样的。因此,如图12所示的那样,不受串扰的影响而明确地观察立体视像S3,立体视像S1、S2分别作为模糊的一个像而被观察。此时,立体视像S1、S2中视差较大而从透镜板11的浮出量较大的立体视像S2的一方与立体视像S1相比模糊的程度较大。因此,能够观察到更具立体感的立体图像。
将观察位置移到右端的观察位置11-12的情况下,由左眼观察第十一视点图像M11的各条纹图像,由右眼观察第十二视点图像M12的各条纹图像。第十一、第十二视点图像M11、M12中,作为“子注视点”的被摄体像S211、S212的视差是“0”。因此,如图13所示的那样,在浮沉方向上,在透镜板11上观察到立体视像S2。另外,由于被摄体像S111、S112的视差,立体视像S1在透镜板11的里侧被观察,另外由于被摄体像S311、S312的视差,立体视像S3在透镜板11的里侧被观察。此时,立体视像S1在立体视像S3和透镜板11之间被观察到。
在该观察位置11-12中,因串扰而和第十一视点图像M11同时观察到第十视点图像M10,但被摄体像S210,S211的视差是“0”。另一方面,在被摄体像S110、S111之间,被摄体像S111、S112之间,均存在视差。此外,在被摄体像S310、S311之间,被摄体像S311、S312之间,均存在视差。并且,若该视差较大,则立体视像S1、S3作为多重像而被观察到,但如此存在视差的部分被实施了模糊处理。为此,如图14所示的那样,立体视像S2不受串扰的影响而被明确地观察到,立体视像S1、S3分别作为模糊的一个像而被观察到。在该情况下,立体视像S1、S3中的视差较大且从透镜板11的沉入量较大的立体视像S3的一方与立体视像S1相比模糊的程度较大。因此,在该观察位置11-12中,也观察到更具立体感的立体图像。
在使观察位置在观察位置6-7和观察位置1-2之间,观察位置6-7和观察位置11-12之间连续地移动的情况下,所观察的视差从在观察位置6-7观察到的视差阶段性地变化为在观察位置1-2观察到的视差。根据该视差的变化在立体图像中观察的各立体视像S1~S3的展示位置、模糊的程度等也阶段性地变化。例如,若从观察位置6-7向观察位置1-2移动观察位置,则在透镜板11上展示的立体视像的被摄体距离逐渐地变大。因此,与主要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S1的展示位置移动到近前侧,该立体视像S1的突出量变大。若将观察位置相反地移动,则在透镜板11上展示的被摄体距离逐渐地变小,立体视像S1的展示位置移动到里侧。
通过如此移动观察位置,能够明确地观察到立体视像S1~S3的各自,另外,根据观察位置而视差变大的立体视像S1~S3自然地模糊而不对观察者造成不适感。
图15表示作为两个“子注视点”对位于分别比与主要被摄体像对应的主要被摄体更远方的被摄体的被摄体像进行指定,且与各“子注视点”对应的被摄体的被摄体距离不同的情况下的一例。该图15的例中,以和图6的变化方式同样的顺序对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但作为两点的“子注视点”均对与主要被摄体像相比被摄体距离较大的远方侧的被摄体像进行指定,因此成了和图6的变化方式不同的方式。
与上述的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对应,决定在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的相邻视点图像间应该设定的视差,如图16所示的一例那样,利用计算部32计算应该设为该视差的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各自的绝对的位移量。以计算的绝对的位移量,利用位移部33将第一~第十二视点图像分别整体地进行位移。由此,作为第一“子注视点”而指定的被摄体像,在观察位置1-2、2-3被观察的第一~第三视点图像间,视差为“0”,作为“主注视点”的被摄体像,在观察位置5-6、6-7、7-8观察的第五~8视点图像间,视差为“0”。另外,作为第二“子注视点”而指定的被摄体像,在观察位置10-11、11-12观察的第十~第十二视点图像间视差为“0”。另外,图16中,第五~第八视点图像的位移量是“0”。另外,位移量为正的第一~第四视点图像和位移量为负的第九~第十二视点图像中,位移方向成为相互相反方向。
在对透镜板11进行正面观察时,在透镜板11上观察到与主要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在从正面观察沿左方向、右方向的其中任一个方向移动观察位置的情况下,与主要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移动到近前,与相比于主要被摄体像更靠远方侧的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在透镜板11上被观察到。并且,例如在观察位置1-2、2-3中,在透镜板11上观察到与作为第一“子注视点”而指定的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在观察位置10-11、11-12中,在透镜板11上观察到与作为第二“子注视点”而指定的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
图17表示作为“子注视点”而指定一个部位,与该指定的被摄体像对应的被摄体距离相比于与成为“主注视点”的主要被摄体像对应的被摄体距离更大的情况下的变化方式的一例。在从观察位置1-2到观察位置7-8之间,在透镜板11上观察到与主要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若从观察位置7-8沿右方向移动观察位置,则在透镜板11上展示的立体视像的被摄体距离逐渐地变大。此外,在移动的观察位置10-11、观察位置11-12中,与作为“子注视点”而被指定的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成为透镜板11。
该例中,以图18所示的一例的位移量使各视点图像位移,从而将第一~第八视点图像的“主注视点”的被摄体像的视差设为“0”,将第十~第十二视点图像的“子注视点”的被摄体像的视差设为“0”。
也可以基于视点图像间的视差范围对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在图19所示的变化方式的例中,通过在观察位置1-2和观察位置11-12之间使观察位置变化,与在透镜板11上观察到的立体视像对应的被摄体距离从最小被摄体距离(距最近的被摄体的距离)到最大被摄体距离(距最远的被摄体的距离)之间即在视差范围内大致连续地变化。另外,这种变化方式能够作为不指定“子注视点”的情况下的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而采用。
因为最大被摄体距离、最小被摄体距离与根据视差映射取得的视差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对应,所以能够根据视差映射而得知。另外,该例中,以图20所示一例的位移量,除第六、第七视点图像外移动各视点图像。
另外,也可以根据视点图像间的视差的分布,决定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图21所示的例子是根据在视点图像内在左侧、右侧区域主要配置的物体的远近即左右方向上的视差分布对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的例子。该例中,将视差即远近的分布和观察位置附加对应,设计为在左侧的观察位置中立体图像中的左侧的立体视像在透镜板11上被观察到,另外在右侧的观察位置中立体图像中的右侧的立体视像在透镜板11上被观察到的变化方式。左侧区域、右侧区域以视点图像内的“主注视点”作为基准。
在左侧、右侧区域上主要配置的物体,均由操作者作为“子注视点”(被摄体)指定。“主注视点”的确定、和“子注视点”的指定与最初的实施方式相同。在成为正面观察的观察位置中,将与成为“主注视点”的主要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设为在透镜板11上。另外,和最初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左侧、正面、右侧的各观察位置间,将变化方式决定为,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阶段性地变化。
例如,在与“主注视点”相比靠左侧指定“子注视点”的一个,且与该被摄体像对应的被摄体距离与“主注视点”的主要被摄体像的距离相比较大的情况下,将变化方式决定为,在左侧的观察位置1-2、2-3时,在透镜板11上观察到该左侧的“子注视点”的立体视像,且在比透镜板11更靠近前侧观察到与比左侧的“子注视点”更靠近前的被摄体像(包括主要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该情况下的第一~第四视点图像的位移量的变化与图7所示的坐标图同样地成为右下降的趋势。
相反,与在左侧指定的“子注视点”的被摄体像对应的被摄体距离比主要被摄体像的距离小的情况下,使左侧的观察位置1-2、2-3中的、该左侧的“子注视点”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成为在透镜板11上,但是该情况下将变化方式决定为,与比左侧的“子注视点”更靠近前的被摄体(包括主要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在比透镜板11更靠里侧被观察到。该情况下的第一~第四视点图像的位移量的变化与图7所示的坐标图相反成为右上升的趋势。
另一方面,在比“主注视点”更靠右侧指定了“子注视点”的一个,且与该被摄体像对应的被摄体距离比“主注视点”的主要被摄体像的距离小的情况下,将变化方式决定为,在右侧的观察位置10-11、11-12时,以该右侧的“子注视点”的立体视像在透镜板11上被观察到,与比右侧的“子注视点”更靠近前的被摄体像(包括主要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在比透镜板11更靠里侧被观察到。该情况下的第九~第十二视点图像的位移量的变化与图7所示的坐标图同样成为右上升的趋势。
另外,与在右侧指定的“子注视点”的被摄体像对应的被摄体距离比“主注视点”的主要被摄体像的距离更大的情况下,将变换方式决定为,在右侧的观察位置10-11、11-12时,以该右侧的“子注视点”的立体视像在透镜板11上被观察到,与比右侧的“子注视点”更靠近前的被摄体像(包括主要被摄体像)对应的立体视像在比透镜板11更靠近前侧被观察到。该情况下的第九~第十二视点图像的位移量的变化与图7所示的坐标图相反成为右下降的趋势。
如以上的那样,根据左右方向上的视差分布,对立体图像中的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求出各视点图像的位移量而进行位移后在透镜板11上进行记录。在从左侧对透镜板11进行观察时,左侧的立体视像被明确地观察到,在从右侧观察时,右侧的立体视像被明确地观察到。由此,与观察者的眼睛较近的侧被明确地观察到,观察动作变得较为自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作为“主注视点”而确定的被摄体像为基准而设为左侧、右侧的区域,但也可以不对“主注视点”进行确定、指定地以视点图像的中心等为基准而设为左侧、右侧的区域。另外,作为在视点图像内在左侧、右侧的区域为主要配置的被摄体像,使用了比“主注视点”更靠左侧、右侧的“子注视点”,但是与对主要被摄体像进行确定的情况同样地,也可以基于视差的分布、视点图像内的亮度、颜色、区域的尺寸等,例如作为主要被摄体像的接下来被注视的被摄体像的区域等而自动地设定。另外,例如在大致在视点图像的左侧的区域存在相对近侧的物体、在右侧存在远侧的物体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的那样,决定为如下变化方式:观察位置越靠右侧在透镜板11上展示的立体视像的被摄体距离越变大,另外,在远近在左右中是相反的情况下,决定为如下变化方式:也可以观察位置越靠右侧在透镜板11上展示的立体视像的被摄体距离越变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视差的分布,针对分配了“主注视点”的区域和以其为基准的左右的各区域这3个区域的各自,对为主要配置的被摄体像的视差进行调查,据此决定变化方式,但是也可以针对视点图像的中央区域和以其为基准的左右的各区域这3个区域的各自,对作为主要配置的被摄体像的视差进行调查,据此决定变化方式。
另外,如上述的那样,针对视点图像,根据左右方向这3个区域的视差而决定变化方式以外,也可以针对视点图像,根据将以2分割、或分割成4部分以上分割后的各区域的视差而决定变化方式。该情况下,将分割后的各区域和观察位置附加对应即可。
例如,将视点图像从左侧朝着右侧分割为第一~第四区域的情况下,例如如图22所示的那样,分别将观察位置1-2、2-3与第一区域附加对应,将观察位置4-5、5-6与第二区域附加对应,将观察位置7-8、8-9与第三区域附加对应,将观察位置10-11、11-12与第四区域附加对应,从而以在各区域中主要配置的被摄体像在与该区域对应的各观察位置在透镜板11上被观察到的方式,对立体图像的浮沉方向上的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
在上述的例中,在透镜板上记录多视点图像而显示立体图像,但是若显示立体图像的方式是使用多视点图像的方式,则可以使用公知的方式。例如,也可以以视差栅栏方式显示立体图像。视差栅栏方式是和透镜板相同的视差分割方式的一个,但是如公知的那样是代替透镜而使用视差栅栏的方式。在视差栅栏方式中,如图23所示的那样,与将各视点图像的条纹图像记录在各子区域F1~F12的记录面40相对置而配置视差栅栏41,从视差栅栏41所形成的狭缝41a观察与视点(观察位置)对应的视点图像。
本发明能够作为图像处理装置利用。此外,本发明能够作为将多视点图像显示在LCD等上而通过透镜板、视差栅栏观察的显示装置利用。图24所示的一例的显示装置5具备输入部21、图像处理装置22、条纹化处理部23、显示部51、以及对该显示部51进行驱动的驱动器52。输入部21、图像处理装置22、条纹化处理部23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件同样。为了使展示位置变化而利用图像处理装置22位移后的各视点图像由条纹化处理部23做成条纹图像,并被发送到驱动器52。
显示部51具备例如LCD等平坦面板显示器51a、和设置在该平坦面板显示器51a的显示面上的透镜板51b。驱动器52将输入的条纹图像在与透镜板51b的各透镜对应的平坦面板显示器51a的区域上以预定的顺序配置而显示。由此,对立体视像的展示位置因观察位置而变化的立体图像进行显示。另外,也可以取代透镜板51b而使用视差栅栏。这种显示装置50也能够在数字标牌(Digital Signage:电子广告牌)等上利用。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左、右视点图像进行输入而生成12个视点图像,但是例如也可以将通过由12个视点的各自进行摄影而得到的12个视点图像输入到打印机。另外,使用了12个视点图像,但是3个视点以上的多个视点图像即可。
符号说明
10 打印机
11 透镜板
22 图像处理装置
23 条纹化处理部
24 打印部
28 转换部
29 模糊处理部
31 决定部
32 计算部
33 位移部
50 显示装置
51 显示部
S1~S3 立体视像
M1~M12 视点图像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决定部,决定变化方式,该变化方式是在3个视点以上的多视点图像中,以通过所述多视点图像观察到的立体图像中的像的浮沉方向上的位置为展示位置,使对所述多视点图像进行观察的观察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时与该移动相伴而使得所述展示位置发生变化的变化方式;
计算部,针对构成所述多视点图像的各视点图像,分别计算用于使所述展示位置按照由所述决定部决定的所述变化方式变化的视差方向的位移量;
位移部,以由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位移量分别使所述各视点图像沿视差方向位移;以及
指定部,在所述视点图像内指定注视点,
所述决定部基于由所述指定部指定的所述注视点对所述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
所述注视点包括第一注视点和第二注视点,
所述决定部将所述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决定为如下方式:从对显示所述多视点图像的显示面进行正面观察的第一观察位置在所述显示面上观察到所述第一注视点的像,从由正面移动到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的第二观察位置在所述显示面上观察到所述第二注视点的像,
所述计算部分别计算用于消除在所述第一观察位置观察的各视点图像间的所述第一注视点的视差且消除在所述第二观察位置观察的各视点图像间的所述第二注视点的视差的所述各视点图像的位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所述视点图像内对主要的图像部分进行确定的确定部,
所述决定部将所述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决定为如下方式:从对显示所述多视点图像的显示面进行正面观察的第一观察位置在所述显示面上观察到所述主要的图像部分的像,
所述计算部分别计算用于消除在所述第一观察位置观察的各视点图像间的所述主要的图像部分的视差的所述各视点图像的位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所述视点图像内对主要的图像部分进行确定的确定部,
所述决定部基于由所述确定部指定的所述主要的图像部分对所述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确定部,从所述视点图像内对主要的图像部分进行确定,并将确定的所述主要的图像部分作为第一注视点;以及
指定部,在所述视点图像内对第二注视点进行指定,
所述决定部将所述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决定为如下方式:从对显示所述多视点图像的显示面进行正面观察的第一观察位置在所述显示面上观察到所述第一注视点的像,从由正面移动到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的第二观察位置在所述显示面上观察到所述第二注视点的像,
所述计算部分别计算用于消除在所述第一观察位置观察的各视点图像间的所述第一注视点的视差且消除在所述第二观察位置观察的各视点图像间的所述第二注视点的视差的所述各视点图像的位移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将所述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决定为如下方式:在连续的3个视点以上的视点图像间消除所述注视点的视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基于视点图像间的视差范围决定所述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将所述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决定为如下方式:通过从左右一端的观察位置向另一端的观察位置的移动而使得在显示面上观察到的像从最远方侧的像大致连续地移动到最近前侧的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根据视点图像间的视差的左右方向的分布,对所述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模糊处理部,使用基于相邻的视点图像间的对应的像素彼此的由所述位移部进行的位移后的视差的模糊量,进行各视点图像内的各像素的模糊化。
10.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条纹化处理部,根据位移后的各视点图像生成条纹图像;以及
打印部,将所述条纹图像顺次配置在与透镜板的各透镜或者视差栅栏的各狭缝对应的区域上而进行记录。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条纹化处理部,根据位移后的各视点图像生成条纹图像;以及
显示部,将透镜板或者视差栅栏配置在显示面上,将所述条纹图像顺次配置在与所述透镜板的各透镜或者所述视差栅栏的各狭缝对应的所述显示面上的区域上而进行显示。
12.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决定步骤,决定变化方式,该变化方式是在3个视点以上的多视点图像中,以通过所述多视点图像观察到的立体图像中的像的浮沉方向上的位置为展示位置,使对所述多视点图像进行观察的观察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时与该移动相伴而使得所述展示位置发生变化的变化方式;
计算步骤,针对构成所述多视点图像的各视点图像,分别计算用于使所述展示位置按照由所述决定步骤决定的所述变化方式变化的位移量;以及
位移步骤,以由所述计算步骤计算出的所述位移量分别使所述各视点图像位移;以及
指定步骤,在所述视点图像内指定注视点,
所述决定步骤基于由所述指定步骤指定的所述注视点对所述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进行决定,
所述注视点包括第一注视点和第二注视点,
所述决定步骤将所述展示位置的变化方式决定为如下方式:从对显示所述多视点图像的显示面进行正面观察的第一观察位置在所述显示面上观察到所述第一注视点的像,从由正面移动到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的第二观察位置在所述显示面上观察到所述第二注视点的像,
所述计算步骤分别计算用于消除在所述第一观察位置观察的各视点图像间的所述第一注视点的视差且消除在所述第二观察位置观察的各视点图像间的所述第二注视点的视差的所述各视点图像的位移量。
CN201380050228.5A 2012-09-26 2013-09-19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打印机、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7048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2586 2012-09-26
JP2012212586 2012-09-26
PCT/JP2013/075247 WO2014050681A1 (ja) 2012-09-26 2013-09-19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プリンタ、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4820A CN104704820A (zh) 2015-06-10
CN104704820B true CN104704820B (zh) 2016-09-14

Family

ID=5038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0228.5A Active CN104704820B (zh) 2012-09-26 2013-09-19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打印机、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29205B2 (zh)
JP (1) JP5800996B2 (zh)
CN (1) CN104704820B (zh)
DE (1) DE112013004718B4 (zh)
WO (1) WO20140506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3671B2 (ja) * 2014-07-11 2018-08-15 東芝映像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243965B (zh) * 2014-10-08 2016-08-17 成都斯斐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自由立体显示分辨率的方法
JP6261063B1 (ja) * 2017-08-01 2018-01-17 グラパック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可変画像表示体、レンチキュ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CN107959846B (zh) * 2017-12-06 2019-12-03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影像显示设备及影像显示方法
JP7098342B2 (ja) * 2018-02-06 2022-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564541B (zh) * 2018-03-28 2022-04-15 麒麟合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15198A (ja) * 2004-10-14 2006-04-27 Canon Inc 立体画像生成プログラム、立体画像生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立体画像生成方法
CN102598051A (zh) * 2009-10-30 2012-07-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2595157A (zh) * 2011-01-05 2012-07-18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3d图像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11909A (zh) * 2011-02-08 2012-07-25 微软公司 具有运动视差的三维显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329312D0 (en) * 2003-12-18 2004-01-21 Univ Durham Mapping perceived depth to regions of interest in stereoscopic images
WO2009149413A1 (en) * 2008-06-06 2009-12-10 Real D Blur enhancement of stereoscopic images
JP2010278878A (ja) * 2009-05-29 2010-12-09 Fujifilm Corp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表示画像切替方法
JP5387905B2 (ja) * 2009-12-25 2014-01-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1154301A (ja) 2010-01-28 2011-08-11 Fujifilm Corp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JP2012044564A (ja) * 2010-08-20 2012-03-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15198A (ja) * 2004-10-14 2006-04-27 Canon Inc 立体画像生成プログラム、立体画像生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立体画像生成方法
CN102598051A (zh) * 2009-10-30 2012-07-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2595157A (zh) * 2011-01-05 2012-07-18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3d图像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11909A (zh) * 2011-02-08 2012-07-25 微软公司 具有运动视差的三维显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29205B2 (en) 2016-12-27
DE112013004718T5 (de) 2015-06-11
JPWO2014050681A1 (ja) 2016-08-22
CN104704820A (zh) 2015-06-10
US20150198815A1 (en) 2015-07-16
JP5800996B2 (ja) 2015-10-28
WO2014050681A1 (ja) 2014-04-03
DE112013004718B4 (de) 2017-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4820B (zh)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打印机、显示装置
DE102013113542B4 (de) Autostereoskopische Mehrfachbetrachtungsanzeige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optimaler Betrachtungsabstände derselben
KR101629479B1 (ko) 능동 부화소 렌더링 방식 고밀도 다시점 영상 표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595988B (zh)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JP6278323B2 (ja) 自動立体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
KR20140073584A (ko) 화상 처리 장치, 입체 화상 표시 장치, 화상 처리 방법 및 화상 처리 프로그램
CN208257981U (zh) 一种基于子像素的led裸眼3d显示装置
JP2010524309A (ja) 三次元表示する方法および構成
CN104079913B (zh) 光栅式立体显示器兼容2d-3d显示的子像素排列方法、装置
JP2013527932A5 (zh)
US20080136900A1 (en) Method for the Autostereoscopic Representation of a Stereoscopic Image Original Which is Displayed on a Display Means
US108199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2 point sight autostereoscopic image on an nos point self-esistical display screen and processing display control on such display screen
CN108989787A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和立体显示控制方法
JP5439686B2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KR102455805B1 (ko) 펜타일 방식 입체표시장치 및 시스템
KR20120025282A (ko)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CN101655747B (zh) 一种三维立体鼠标
KR101831978B1 (ko) 회전된 렌티큘러시트를 부착한 디스플레이에 표시되는 요소영상콘텐츠 생성 방법
CN102780900A (zh) 一种多人多视角立体显示器影像显示方法
KR101190050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2769769B (zh) 医用图像处理装置
CN103348688A (zh) 立体图像打印装置和立体图像打印方法
CN103605259A (zh) 一种数字幻影裸眼3d投影技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