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2332B - 一种航天器、近场通信系统及交换信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天器、近场通信系统及交换信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2332B
CN104702332B CN201410733927.6A CN201410733927A CN104702332B CN 104702332 B CN104702332 B CN 104702332B CN 201410733927 A CN201410733927 A CN 201410733927A CN 104702332 B CN104702332 B CN 104702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interface
spacecraft
secondary load
host bus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339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2332A (zh
Inventor
R·W·伯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Boe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ing Co filed Critical Boeing Co
Publication of CN104702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2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8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specially adapted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4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power supply systems
    • B64G1/428Power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3Modular spacecraft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64Systems for coupling or separating cosmonautic vehicles or parts thereof, e.g. docking arrangements
    • B64G1/641Interstage or payload conn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64Systems for coupling or separating cosmonautic vehicles or parts thereof, e.g. docking arrangements
    • B64G1/646Docking or rendezvous systems
    • H04B5/72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搭载的载荷的近场连接,公开了用于在航天器的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无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配置中,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均包括用于建立无线电或者光通信链路的无线接口,由此允许消除连接在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的复杂线束。

Description

一种航天器、近场通信系统及交换信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的领域涉及航天器上的搭载的载荷,并且更特别涉及航天器的主机总线的资源和搭载的载荷之间的无线接合。
背景技术
商业和政府机构为了节约时间和金钱越来越多地考虑将载荷送入到轨道的可替换的手段。搭载的载荷被寻求在轨道中有能力而不需要为建造和发射整个航天器支付费用的那些商业和政府机构使用。搭载的次级载荷是附连到航天器的具有特定任务电路的模块,其独立于航天器的主载荷运行,但是共享航天器的资源,例如,电力供应。这种概念有时候被称作“捎带(piggy backing)”,并且可以同时减少获取进入太空的能力所需要的花费和时间。
航天器通常包括容纳主载荷例如通信卫星的主机总线以及推进系统。次级载荷接着使用复杂的线束机械地并且电连接到主机总线。主机总线的资源因此在主载荷和次级载荷之间被共享。然而,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通常由不同的机构制造。因此,线束导致许多定制连接,这些定制连接不仅给航天器增加了重量,而且给航天器的制造和发射增加了时间和花费。
在此针对这些和其他考虑提出本公开。
发明内容
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个发明内容是为以简单的形式引入选择的概念,其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被进一步描述。该发明内容不旨在利用其限制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根据在此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具有用于搭载次级载荷的主机总线的航天器。第一无线接口被耦合到总线,并且第二无线接口被耦合到次级载荷。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口被配置为在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双向交换信息。航天器不再需要用于交换信息诸如遥测和控制信息的连接在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的线束。
根据在此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近场通信系统。近场通信系统包括具有主机总线的第一航天器,所述主机总线具有主载荷。近场通信系统还包括次级载荷。无线接口被耦合到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无线接口被配置为提供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的遥测和命令信息的自由空间点对点无线电和自由空间点对点光通信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个或多个配置中,硬接线电力连接是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的仅有的硬接线连接。同样,在一个或多个配置中,具有无线接口的近场通信系统提供了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的低功耗和低数据速率连接。
根据在此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交换信息的程序。该程序包括提供第一航天器的主机总线。该程序还包括使用主机总线搭载主载荷以及使用主机总线搭载次级载荷。该程序接着包括建立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并且经由无线通信链路交换信息。在一个或多个配置中,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包括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的近场自由空间无线电通信链路或者近场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
已经讨论的特征、功能以及优势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可以独立地实现,或者可以在其他实施例中被结合,其他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细节可以参考以下说明书和附图获知。
附图说明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在此呈现的实施例将更彻底地被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在此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搭载主载荷和次级载荷的航天器的一种配置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在此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具有主载荷和次级载荷的航天器的一种配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在此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被配置为自由空间通信的航天器的主机总线的无线接口和次级载荷的无线接口的一种配置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在此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在其间具有无线通信链路的两个相邻航天器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显示能够实现在此所呈现的实施例的各方面的说明性无线接口的框图的一种配置。
图6示出了根据在此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交换在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的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的信息的程序的一种配置。
本申请中所呈现的多幅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化和不同方面。因此,对每个附图的详细描述将说明在相应的附图中所确认的不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用于搭载的载荷的近场连接。本发明允许多种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无意将本发明的原理限制到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参考构成其一部分并且在其中通过说明性的具体实施例或者示例的方式显示的附图。现参考附图,贯穿若干附图,相同数字代表相同元件,将呈现本公开的各方面。
为了简明解释本公开的各方面,图1作为主要示例描述了示范性的航天器10,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然而,将看到的是,本公开的许多方面不限于航天器10。航天器10通常还可以被简单地称作由多级火箭或者其他太空交通工具送入到轨道中的轨道单元或者卫星。
同样,为了简明,术语信息可以指包括未被组织的数据或者被处理、被组织、被结构化、被分析或者被呈现以使其有用的其他数据的多种形式的数据,其通常可被称作信息,并且还可以指被转换成一个或多个信号以便被从一点电传输到另一点的数据。该信号可以是数字的或者模拟的。遥测、跟踪以及命令子系统执行航天器10上的若干程序功能。遥测指产生与被测量的数量成比例的电信号并且编码和传输这些信号的全部操作。作为遥测信号传输的数据包括从传感器获取的属性信息、环境信息以及航天器信息,例如,温度、电源电压以及存储的燃料压力。命令系统接收来自地面的被称作命令的指令,并且解码指令,并且将命令发送到航天器10的其他系统。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理解,航天器10包括主机总线20、太阳能电池板阵列22以及天线反射器24。当航天器10位于将其推进到地球上面的轨道中的多级火箭的顶部时,航天器10被包围在保护该航天器10的载荷设备(未示出)内,同时点燃多级火箭的一级或多级。当航天器10在轨道中时,随着航天器10的运动,太阳能电池板阵列22展开并且朝向太阳,从而满足航天器10的热和电力需求。
主机总线20包括4个侧面、顶部和底部,其通常被称作架,用于形成外壳。然而,航天器10不限于任何特定数目的架。如图2最好地显示,航天器 10包括4个架26(示出2个)和通常被称作天底架(nadir shelf)28的顶架,因为当航天器10在绕地球飞行的同时被恰当地取向时,天底架28是航天器10的面向下的架。主机总线20还包括推进系统30,该推进系统30包括燃料箱、电池以及用于当在轨道中时操纵航天器10的安装为与天底架28相对的的底部上的推进器(未示出)。通常,主机总线20还包括当天线反射器24展开时指向天线发射器24的馈源喇叭32。馈源喇叭32被附连到安装在主机总线20的天底架28上的框架34。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理解,主机总线20在由架26和天底架28 构成的外壳内容纳主载荷(未示出),例如,商业通信卫星。一个或多个次级载荷40优选地在天底架28处被附连到主机总线20,使得当航天器10绕地球飞行时,次级载荷40的天线组件42向下指向地面,并且使得次级载荷40能够具有其自身的下行链路以用于输出数据。虽然描述了一个次级载荷40,但是本公开的各方面考虑到了与主机总线20接合的任何数目的次级载荷40。例如,多个次级载荷可以被相互捎带以共享主机总线20的资源。
在一个或多个配置中,次级载荷40经由有线电力连接共享来自航天器10 的主机总线20的主载荷的电力供应,但是次级载荷40另外包括其自身的通信电路和其他特定任务的硬件和软件,以独立于航天器10的主载荷和主机总线20的其他资源来运行。为了相互交互,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均包括替代传统的线束的无线接口50,以消除线束的成本、复杂性以及重量。还可以消除由于来自线束自身的并行线路的干扰所要求的防护罩。当在主机总线 20和次级载荷40相互接近或者在彼此的链路范围内时,数据和信息诸如遥测和命令信号可以在其间被传输。
例如,地面控制可以经由上行链路向航天器10发送命令信号并且通过主机总线20的无线接口50。接着,从主机总线20横跨无线通信链路或者交叉链路到达次级载荷40的命令信号可以被用于配置次级载荷40或者改变次级载荷40的状态。次级载荷40可以将描述其状态、配置以及健康的遥测信号经无线通信链路传输回到主机总线20。同样,从次级载荷40到主机总线20 的命令信号可以被用于配置或者改变主机总线20或者次级载荷的状态。主机总线20可以接着将描述主机总线20或者主载荷的状态、配置以及健康的遥测信号传输到次级载荷40。例如,如果次级载荷40是具有成像设备的成像卫星并且不具有进行地面控制的其自身的下行链路,则次级载荷40可以将数据或者信息诸如图像或者视频输出到主机总线20的无线接口50,并且接着可以利用主载荷的下行链路来将图像或者视频传输到地面控制。
图3示出了具有无线接口50的主机总线20和同样具有无线接口50的次级载荷40。主机总线20包括用于经由其无线接口50交换信息的数据输入端/ 输出端52,并且次级载荷包括用于经由其无线接口50交换信息的数据输入端 /输出端54。图3还描述了当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相互在视线内时,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经由无线接口50的双向自由空间通信。因此,例如,通信可以是自由空间光通信或者自由空间射频(RF)通信。
与使用线束传输相比,信息例如遥测和命令数据可以更容易地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无线地传输,这是因为由于例如主载荷和次级载荷 40由具有不同规范的不同机构制造,因此使用线束需要多种转换。例如,如果次级载荷40被硬接线到主机总线20并且该连接未被标准化,那么将需要电子转换以改变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传输的电压和电流。当每次主机总线20被连接到来自不同制造商的不同的次级载荷40时,将需要进行这些电子转换。对于主机总线20的制造商和不同的次级载荷40的制造商来说,这些电子转换变为昂贵和耗时的行为。
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的无线接口50之间的无线传输可以是能够在不通过物理连接例如电导体而连接的两个或多个点之间传输或者交换信息的任何类型的无线或者非接触通信。例如,无线接口50可以被配置为具有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收发器或者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收发器的无线的无线电通信或者光通信。在这种情况下,与当将主机总线20硬接线到来自不同制造商的各种非标准化的次级载荷40时所需要的电子转换相比,在电信号和无线电信号或者光信号之间的转换是相对简单的。无线的无线电通信更灵活,因为不用要求视线就能实现它。另一方面,无线的光通信不受来自航天器10 的其余部分的影响。
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双向无线的无线电技术,例如或者类似于基于标准的无线技术,例如,WiFi或者优选地不需要无线接入点作为中心集线器的某些其他的点对点无线技术,例如但不限于,能够产生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的将无线接口50当作端点的直接通信链路的WiFi Direct(直接 WiFi)。优选地,除了由基于标准的无线技术所使用的那些范围外,射频的范围也可以被使用。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的点对点通信还可以包括激光技术。
在一种或多种配置中,无线通信是被集成到无线接口50中的优选的低功率和短程无线技术,例如但不限于,近场(NFC)、ANT、ANT+或者蓝牙无线电无线通信,因为当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相互接近时,信息可以在其间被传输或者交换。例如,当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的无线接口50在链路范围内相互为本地时,可以建立短程无线通信,所述链路范围例如为依赖于短程无线通信的配置的相隔若干码到仅数英寸或者更少的间隔内。蓝牙通常被称作10米技术。在任何情况下,无线技术的范围均与接收器的射频灵敏度和发射器的功率成正比。针对具有次级载荷40的航天器10,无线通信仅需要建立具有通过天底架28的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的无线接口50 的链路。通常,这个距离是仅数英寸、仅一英寸的一部分或者接近零,并且因此该接近允许执行低功率无线链路从而调整以适应更低的频率和更低的数据速率。应当理解的是,卫星之间基于链路传输数据的任何激光通信仅在具有高数据速率并且在具有极大距离例如相隔数千英里或者其他非本地的间隔的远场通信的环境中得到了验证。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优选每秒千比特范围内的低数据速率,而远距离卫星之间的高数据速率在每秒千兆比特范围内。
在一种或多种配置中,无线接口50包括用于借助空间中视线光束使用例如激光或者发光二极管(LED)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自由空间点对点光通信系统。例如,光束诸如低数据速率的红外激光能够经过天底架28在主机总线20 和次级载荷之间传播。在一种或多种其他配置中,如图4所示,第一航天器 10可以到达太空中的轨道与第二航天器10会合。第一航天器10可以在近距离的链路范围内例如在若干码内或者视觉接触内接近第二航天器10,而不要求对接或者靠泊,并且匹配轨道速度,从而允许第一航天器10与邻近的第二航天器10建立通信链路。第一航天器10上的主机总线20的无线接口50能够在第一航天器10的链路范围内与另一航天器10上的主机总线20的无线接口50接合。
在一种或多种其它配置中,命令信号可以被发送到次级载荷40以到达次级载荷40的接收器,指示调整到什么频率。每个接收器接着可以将有关已经调整到何种频率的遥测发回至主机总线20。基于次级载荷40的任务是什么,打开/关闭命令也可以被发送到次级载荷40的接收器。其他类型的命令也包括转向命令以告诉天线组件42如何运动以便指出特定方向。用于切换成像设备的分辨率模式或者用于初始化或者结束记录的命令也可以被发送到次级载荷40。
图5示出了用于实现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每个无线接口50的一种配置。经由无线接口50,数据被多路复用并且调制成一个或多个RF或者光载波信号,并且在接收之后,通过多路解编和解调已接收的信号来恢复数据。例如,在天线62处无线接收到的来自次级载荷40的调制载波信号上的数字数据被输入到主机总线20的无线接口50。解调器64恢复来自RF载波信号的数字数据,并且执行任何需要的信号转换。如果来自解调器的全部或者部分信号被加密,那么无线接口50可以包括解码器66。多路复用信号接着可以由信号分离器68多路解编,并且返回的数据和遥测信号从信号分离器68 输出,并且发送到主机总线20中的资源。另一方面,来自主机总线20的资源的命令信号和转发数据被输入到信号分离器70,并且多路解编的信号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通过可选的加密器72被加密。来自信号分离器70的多路解编的信号在调制器74处接收,以进行需要的转换从而被发送到次级载荷40的无线接口50并且由次级载荷40的无线接口50接收。虽然以上在由主机总线20的无线接口50处理的数据和信号的背景下说明了图5,但是由次级载荷 40的无线接口50处理的数据和信号可以相似的方式发生。可以将来自航天器 10的DC电源总线的电力提供给无线接口50的电源76。每个无线接口50还可以包括作为主时钟的频率生成和定时组件78,以同步由无线接口50交换的信号。可以基于次级载荷40的任务而使用各种类型的调制、加密和多路复用。
图6示出了用于与一个或多个航天器10交换信息的程序100。除非另作说明,否则除附图所示和在此所描述的以外,可以执行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此外,除非另作说明,除了在此所描述的那些顺序外,也可以不同的顺序执行这些操作。程序100可以开始于操作110,在操作110中,提供了第一航天器10的主机总线20。操作120包括使用主机总线20搭载主载荷。操作130 包括使用主机总线20搭载次级载荷40。在操作140中,程序100包括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建立无线通信链路。例如,建立无线通信链路的操作140可以包括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建立近场自由空间无线电通信链路或者近场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
程序100还可以包括经由无线通信链路交换信息的操作150。程序100还可以包括自主机总线20经由无线通信链路命令次级载荷40的操作。程序100 还可以包括与包括次级载荷40的第二航天器10会合以建立无线通信链路的操作。程序100还可以包括由第一航天器10命令第二航天器10的次级载荷 40的操作。
条款1.一种航天器(10),包括:
次级载荷(40);
用于搭载次级载荷(40)的主机总线(20);
耦合到主机总线(20)的第一无线接口(50);以及
耦合到次级载荷(40)的第二无线接口(50),其中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口 (50)被配置为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双向交换信息。
条款2.根据条款1所述的航天器(10),不具有用于交换遥测和控制信息的连接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的线束。
条款3.根据条款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口(50) 提供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的自由空间无线电通信。
条款4.根据条款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口(50) 提供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的自由空间光通信。
条款5.根据条款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口(50) 提供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的近场通信。
条款6.根据条款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口(50) 提供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的低功率和低数据速率的连接。
条款7.根据条款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口(50) 提供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的点对点连接。
条款8.根据条款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无线交换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密。
条款9.根据条款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信息包括遥测和命令信息。
条款10.根据条款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第一无线接口(50)进一步被配置为当接近航天器(10)时,与另一航天器(10)的载荷(40)交换信息。
条款11.根据条款10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其他航天器(10)的载荷是主载荷。
条款12.根据条款10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其他航天器(10)的载荷是次级载荷(40)。
条款13.根据条款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仅硬接线电力连接存在于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
条款14.一种近场通信系统,包括:
包括具有主载荷的主机总线(20)的第一航天器(10);
次级载荷(40);以及
被耦合到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的无线接口(50),其被配置为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提供遥测和命令信息的自由空间点对点无线电通信和自由空间点对点光通信中的至少一个。
条款15.根据条款14所述的近场通信系统,其中无线接口提供主机总线 (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的低功率和低数据速率的连接。
条款16.根据条款14所述的近场通信系统,其中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无线交换的遥测和命令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密。
条款17.根据条款14所述的近场通信系统,其中次级载荷(40)机械地耦合到主机总线(20)。
条款18.根据条款14所述的近场通信系统,其中次级载荷(40)被耦合到接近第一航天器(10)的主机总线(20)的第二航天器(10)。
条款19.根据条款14所述的近场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主机总线(20) 和次级载荷(40)之间的硬接线电力连接。
条款20.一种交换信息的方法(100),包括:
提供第一航天器的主机总线(110);
使用主机总线搭载主载荷(120);
使用主机总线搭载次级载荷(130);
建立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140);以及
经由无线通信链路交换信息(150)。
条款21.根据条款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自主机总线(20)经由无线通信链路命令次级载荷(40)。
条款22.根据条款20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包括在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建立近场自由空间无线电通信链路。
条款23.根据条款20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包括在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之间建立近场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
条款24.根据条款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与具有次级载荷(40)的第二航天器(10)会合以建立无线通信链路。
条款25.根据条款2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由第一航天器(10)命令第二航天器(10)的次级载荷(40)。
以上所描述的主题仅以说明的方式被提供,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可以对在此描述的主题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需要遵循所说明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应用,并且不背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提出的本公开的真实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航天器(10),包括:
次级载荷(40);
用于搭载所述次级载荷(40)的主机总线(20);
耦合到所述主机总线(20)的第一无线接口;以及
耦合到所述次级载荷(40)的第二无线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和第二无线接口中的每个包括通信地耦合以便接收数据的解调器和信号分离器以及通信地耦合以便传输数据的调制器和多路复用器,并且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和第二无线接口中的每个被配置为在所述主机总线(20)和所述次级载荷(40)之间双向交换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和第二无线接口中的每个进一步包括解码器和加密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和第二无线接口配置为首先使用所述解调器解调接收到的信息,然后使用所述解码器解码被解调的信息,并且然后使用所述信号分离器多路解编被解码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不具有用于交换遥测和控制信息的连接在所述主机总线(20)和所述次级载荷(40)之间的线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口提供所述主机总线(20)和所述次级载荷(40)之间的自由空间无线电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口提供所述主机总线(20)和所述次级载荷(40)之间的自由空间光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口提供所述主机总线(20)和所述次级载荷(40)之间的近场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口提供所述主机总线(20)和所述次级载荷(40)之间的低功率和低数据速率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口提供所述主机总线(20)和所述次级载荷(40)之间的点对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在所述主机总线(20)和所述次级载荷(40)之间无线交换的所述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所述信息包括遥测和命令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进一步配置为当接近所述航天器(10)时,与其他航天器(10)的载荷(40)交换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所述其他航天器(10)的所述载荷是主载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所述其他航天器(10)的所述载荷是次级载荷(4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10),其中仅硬接线电力连接存在于所述主机总线(20)和所述次级载荷(40)之间。
14.一种近场通信系统,包括:
包括具有主载荷的主机总线(20)的第一航天器(10);
次级载荷(40);以及
分别耦合到所述主机总线(20)和次级载荷(40)的第一无线接口和第二无线接口,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和第二无线接口被配置为提供在所述主机总线和次级载荷之间的遥测和命令信息的自由空间点对点无线电通信和自由空间点对点光通信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和第二无线接口中的每个包括通信地耦合以便接收数据的解调器和信号分离器以及通信地耦合以便传输数据的调制器和多路复用器,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和第二无线接口中的每个进一步包括解码器和加密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和第二无线接口配置为首先使用所述解调器解调接收到的信息,然后使用所述解码器解码被解调的信息,并且然后使用所述信号分离器多路解编被解码的信息。
15.一种交换信息的方法(100),包括:
提供第一航天器的主机总线(110),其中第一无线接口耦合到所述主机总线;
使用所述主机总线搭载主载荷(120),其中第二无线接口耦合到所述主载荷;
使用所述主机总线搭载次级载荷(130),其中所述次级载荷容纳在所述主机总线内;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和第二无线接口中的每个包括:解调器、调制器、加密器、解码器、多路复用器和信号分离器;
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和第二无线接口建立所述主机总线和所述次级载荷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140);以及
经由所述无线通信链路交换信息(150),其中交换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或第二无线接口处接收信息;
使用所述接口的解调器解调接收到的信息;
使用所述接口的解码器解码被解调的信息;以及
使用所述接口的信号分离器多路解编被解码的信息。
CN201410733927.6A 2013-12-05 2014-12-04 一种航天器、近场通信系统及交换信息的方法 Active CN1047023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097,667 US9571194B2 (en) 2013-12-05 2013-12-05 Near-field connectivity for hosted payloads
US14/097,667 2013-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2332A CN104702332A (zh) 2015-06-10
CN104702332B true CN104702332B (zh) 2019-11-08

Family

ID=52231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33927.6A Active CN104702332B (zh) 2013-12-05 2014-12-04 一种航天器、近场通信系统及交换信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71194B2 (zh)
EP (1) EP2881331B1 (zh)
JP (1) JP6516444B2 (zh)
KR (1) KR102260149B1 (zh)
CN (1) CN104702332B (zh)
CA (1) CA286535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21255B1 (en) 2015-11-12 2017-04-11 Space Systems/Loral, Llc Channelizer supplemented spacecraft telemetry and command functionality
CN106936491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星载无线信息系统
US11201707B2 (en) * 2017-03-06 2021-12-14 The Boeing Company Secured independent hosted payload operations
US11101879B2 (en) * 2017-03-06 2021-08-24 The Boeing Company Virtual transponder
US10530751B2 (en) * 2017-03-06 2020-01-07 The Boeing Company Virtual transponder utilizing inband telemetry
US10165438B2 (en) 2017-03-06 2018-12-25 The Boeing Company Secured multi-payload antennas operators operations
US11394458B2 (en) * 2017-03-06 2022-07-19 The Boeing Company Inband telemetry for a virtual transponder
US10728221B2 (en) 2017-03-06 2020-07-28 The Boeing Company Hosted payload operations
US10673825B2 (en) 2017-03-06 2020-06-02 The Boeing Company Protected multi-operators payload operations
US10419403B2 (en) 2017-03-06 2019-09-17 The Boeing Company Virtual transponder utilizing inband commanding
US10516992B2 (en) 2017-03-06 2019-12-24 The Boeing Company Commercial satellite operations with secure enclave for payload operations
CA3013138C (en) * 2017-10-03 2023-10-17 The Boeing Company Commercial satellite operations with secure enclave for payload operations
EP3800808B8 (en) * 2017-10-03 2023-04-19 The Boeing Company Secured independent hosted payload operations
US11878816B2 (en) * 2019-09-20 2024-01-23 Scott Weintraub Reusable modular spacecraft and related systems
US11621946B2 (en) 2019-11-26 2023-04-04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sharing of aerial or space resources using multilayer encryption and hosted payloads
EP4178859A1 (en) * 2020-07-10 2023-05-17 Aerojet Rocketdyne, Inc. Satellite including crossover power processing units for electric thrusters
KR102399104B1 (ko) * 2021-03-12 2022-05-18 엘아이지넥스원 주식회사 인공위성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6786A (en) * 1995-11-21 1998-03-10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Free-space star-coupled optical data bus
EP1032142A2 (en) * 1999-02-23 2000-08-30 TRW Inc. Spacecraft modul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TW479040B (en) * 1998-10-21 2002-03-11 Trw Inc Connector interface for spacecraft modules
WO2002060753A1 (en) * 2001-01-29 2002-08-0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pacecraft architecture for disturbance-free payload
EP2339296A2 (en) * 2009-12-22 2011-06-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 method of determing ran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4331B2 (ja) * 1988-04-28 1994-03-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ータ中継衛星システム
US5271582A (en) * 1990-06-29 1993-12-21 Standard Space Platforms Corp. Modular mother satellite bus for subsidiary payloads
US6792212B1 (en) * 1997-06-17 2004-09-14 The Boeing Company Spacecraft data acquisition and distribution interface
US6181450B1 (en) * 1998-05-12 2001-01-30 Harri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US6643470B1 (en) * 1999-10-01 2003-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M signal converter, FM signal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FM signal optical receiver
WO2002027974A2 (en) * 2000-09-28 2002-04-04 Ses Astra S.A.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2208896A (ja) * 2001-01-05 2002-07-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Lsiシステム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US20060015299A1 (en) 2004-06-14 2006-01-19 Mcdermott Scott A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for spacecraft systems
JP4354452B2 (ja) * 2005-11-18 2009-10-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その検査方法
US8633831B2 (en) * 2007-07-06 2014-01-21 The Boeing Company Single-wire telemetry and command
US8355359B2 (en) * 2008-08-04 2013-01-15 Orbital Sciences Corporation Secondary payload interface
US8121036B2 (en) 2008-12-23 2012-02-2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Wireless mesh network for inter-component data communications in satellite systems
US20100279604A1 (en) * 2009-05-04 2010-11-04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satellite Link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6786A (en) * 1995-11-21 1998-03-10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Free-space star-coupled optical data bus
TW479040B (en) * 1998-10-21 2002-03-11 Trw Inc Connector interface for spacecraft modules
EP1032142A2 (en) * 1999-02-23 2000-08-30 TRW Inc. Spacecraft modul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WO2002060753A1 (en) * 2001-01-29 2002-08-08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Spacecraft architecture for disturbance-free payload
EP2339296A2 (en) * 2009-12-22 2011-06-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 method of determing ran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865354C (en) 2017-02-14
EP2881331B1 (en) 2019-03-20
KR20150065571A (ko) 2015-06-15
CA2865354A1 (en) 2015-06-05
CN104702332A (zh) 2015-06-10
EP2881331A1 (en) 2015-06-10
KR102260149B1 (ko) 2021-06-03
JP6516444B2 (ja) 2019-05-22
US20150162955A1 (en) 2015-06-11
JP2015107796A (ja) 2015-06-11
US9571194B2 (en) 2017-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2332B (zh) 一种航天器、近场通信系统及交换信息的方法
CN108540200B (zh) 利用带内遥测的虚拟应答器
EP3373476B1 (en) Inband telemetry for a virtual transponder
CN101911516B (zh) 毫米波功率转换
US20170230916A1 (en) Wireless network power distribution and data aggregation system topology
CN108540201B (zh) 用于卫星上的虚拟应答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80216A (zh) 多输入多输出可见光mimo系统
CZ284613B6 (cs) Přístroj pro přizpůsobení elektrického komunikačního portu optickému komunikačnímu portu
CN103117792B (zh) 一种双频段信道复用小型测控数传系统
US20060211449A1 (en) Reconfigurable wireless interconnect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CN112073277A (zh) 一种基于标准模块的卫星综合电子系统设计方法
US20160182143A1 (e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Link
Ciaramella et al. TOWS: Introducing optical wireless for satellites
JP2006174452A (ja) アンテナダイバーシティを有する携帯機器
Sturdivant et al. Systems engineering of IoT connected commercial airliners using satellite backhaul links
EP3226519B1 (en) Antenna control system in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206962970U (zh) 一种无人机无线数据接收装置
CN111669198B (zh) 一站多机动态网组的飞行器数据链终端及控制系统
CN112614325B (zh) 分离式微小卫星测控系统、方法及介质
JP4933357B2 (ja) 光ファイバ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CN109471821B (zh) 一种基于混合vpx总线架构的通用数据链系统
CN115734241A (zh)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Li et al. Hybrid Laser/Micro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Fractionated Cluster Spacecraft
WO2023174867A1 (en) Owc accessory device
Bacher et al. A modular solution for routine optical satellite-to-ground communications on small spacecraf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