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9254B - 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9254B
CN104669254B CN201510124392.7A CN201510124392A CN104669254B CN 104669254 B CN104669254 B CN 104669254B CN 201510124392 A CN201510124392 A CN 201510124392A CN 104669254 B CN104669254 B CN 1046692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chanical arm
oil cylinder
arm
balladeur train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43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69254A (zh
Inventor
张付祥
史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Zhic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1243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69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69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9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69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92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由车身和两个串联式机械臂组成,两个串联式机械臂安装在车身的前部上面左右对称布置,定位的执行部件为两个串联式机械臂,串联式机械臂主要包括:末端操作器(1),滑块(2),推进油缸(3),滑架(4),整臂摆动油缸(5),升降油缸(6),大臂(7),俯仰油缸(8),摆角油缸(9)。本发明的方法利用机器人学原理求取装置的运动学逆解解析解表达式,根据定位作业方案获取装置定位控制所需的串联式机械臂的关节坐标,从而实现装置的自动定位。多个定位作业任务可以采用双机械臂同时动作或者分时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定位方法,尤其是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矿用掘进钻车多为双串联机械臂式液压钻车,操作方式多为人工操作,普遍存在钻杆定位困难、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问题。常见的定位操作就是钻孔,而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钻孔能有效解决井下人工凿岩采矿带来的安全、效率和钻爆精度等问题。具有智能化与自主操作的井下自动化凿岩设备是当今矿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中,保证钻车能够在具有多个拐角的巷道中间快速行进且不碰触到墙面,并能进行精确实时的定位和导航,实现自动化钻孔,是矿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对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进行研究对于矿用钻车实现自动化钻孔等精确定位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定位方法,定位的执行部件为安装在一个移动操作机上的两个串联式机械臂,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用机器人运动学的理论得到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的运动学逆解解析解表达式,根据定位作业方案的用户坐标得到串联式机械臂的关节坐标,其中为第1个运动自由度,实现机械臂的摆动;为第2个自由度,实现机械臂的俯仰;为第3个自由度,实现机械臂的回转;为第4个自由度,实现滑架俯仰;为第5个自由度,实现滑架摆动;为第6个自由度,实现滑块的移动。
由串联式机械臂实现定位操作,首先整臂摆动油缸5伸缩,实现机械臂绕竖直回转轴Z0的回转,到达关节位置度;升降油缸6伸缩实现机械臂的俯仰,到达关节位置度;液压马达经蜗轮蜗杆减速后驱动大臂7的回转部分回转,实现机械臂的回转,到达关节位置度;俯仰油缸8伸缩实现滑架俯仰,到达关节位置度;摆角油缸9伸缩实现滑架摆动,到达关节位置度;最后推进油缸3伸缩,实现滑块2的直线运动,到达位置
完成多个定位作业任务可以两个串联式机械臂同时动作也可以分时动作,实现末端操作器1的定位操作。
本发明的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由机器人运动学的理论得到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的运动学解析解表达式,根据定位作业方案的用户坐标得到串联式机械臂的关节坐标,实现根据用户定位作业方案的数据信息获取移动操作机两个串联式机械臂的关节坐标信息,通过控制两个串联式机械臂6个自由度的动作使两个串联式机械臂的末端操作器达到用户期望的位姿,从而实现移动操作机作业装置的自动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串联式机械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运动学坐标系和用户坐标系。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由车身和两个串联式机械臂组成,两个串联式机械臂安装在车身的前部上面左右对称布置。
图1所示为串联式机械臂,主要包括:末端操作器1,滑块2,推进油缸3,滑架4,整臂摆动油缸5,升降油缸6,大臂7,俯仰油缸8,摆角油缸9。
大臂7的固定部分和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的机身铰接,大臂7的回转部分和滑架4铰接。升降油缸6布置在大臂7的下面后侧,升降油缸6的后侧和整臂摆动油缸5铰接、升降油缸6的前侧和大臂7的固定部分铰接。俯仰油缸8布置在大臂7的下面前侧,俯仰油缸8的后侧和大臂7的回转部分铰接,俯仰油缸8的前侧和滑架4铰接。摆角油缸9布置在大臂7的前侧,摆角油缸9的后侧和大臂7的回转部分铰接,摆角油缸9的前侧和滑架4铰接。滑架4布置在大臂7的上部,滑架4的下面后侧和大臂7的回转部分铰接,滑架4的下面前侧和摆角油缸9的前侧铰接。推进油缸3布置在滑架4的上部后侧。滑块2布置在滑架4的上部,滑块2的后部和推进油缸3的前部铰接。滑块2和滑架4形成移动副。
左侧和右侧的串联式机械臂结构基本相同,两个机械臂的区别在于:左边的串联式机械臂的整臂摆动油缸5布置在机械臂左侧,右边的串联式机械臂的整臂摆动油缸5布置在机械臂右侧。
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运动学计算的目的是求解末端操作器的期望位姿对应的关节变量,末端操作器的位姿为6个自由度,需要6轴联动。这里建立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运动学坐标系和用户坐标系如图2所示。
两个串联式机械臂D-H参数中的常量部分参数完全一致。根据建立的坐标系确定串联式机械臂的D-H参数如表1所示:
表1串联式机械臂各连杆D-H参数
坐标变换的A矩阵表达式为
分别代表,简写后
式中:c1=cos;s1=sin;cb1=cos;sb1=sin。c2,s2,c3,s3,c4,s4,c5,s5,cb2,sb2,cb3,sb3同理。
Ab为车姿矩阵,车姿矩阵中的参数可由激光导向以特殊方法计算得到,部分参数也可以由特殊安装的传感器得到。
建立双机械臂统一的运动学方程如下:
求解此结构型式的运动学逆解,采用分离变量法求得解析解,求解过程如下:
左乘(1)式,有
,有
将矩阵左右两边展开
通过观察矩阵内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
通过(2)式两边矩阵对应元素相等,有如下关系式
(2)式两边矩阵第一行的第一列与第三列相等有
,得,解得
(2)式两边矩阵第一行第二列相等有
(3)式与联立得
,得,解得
将k2、m带入式中得
同理可得
由以上结果可求得
联立(4)、(5)、(6)成方程组得
解方程组(11)可求得,那么所有变量的解析解表达式便可全部求出。
下面求解,通过解(11)求得的解析解的表达式。
对于这个方程组的求解,需要分五种情况讨论,;以及除了前四种情况的其他情况,对于前四种情况,命名为特殊情况,除了特殊情况的其他情况则为一般情况。下面分析每一种情况,首先分析一般情况。
一、一般情况求解过程如下:
(1-1)*a23-(1-2)*a13与(1-2)*a33-(1-3)*a23联立,消去d6
通过(1-4),有,将其带入(1-5),得
将(1-6)展开,得
利用万能公式,将(1-7)展开,再令,整理得
这是一个一元四次方程,利用“一般实系数四次方程的谢国芳求根公式”可求得的最终解,结果如下:
首先定义参数
以及
全为正数时,如果,否则,;当不全为正数时,如果,否则,;则
由(1-4)+(1-5),得,解得
,则
由(1-1)有
至此全部求出。
二、当a21=a23=0时
由(2-1)可得
由(2-2)可得
(2-1)与(2-3)联立成方程组为
解得
三、当a22=a23=0时
(3-1)*a33-(3-3)*a13
(3-4)与(3-2)联立方程组为
之后解法同一般情况。
四、当a32=a33=0时
(4-1)*a23-(4-2)*a13
(4-4)与(4-3)联立方程组为
之后解法同一般情况。
五、当a23=a33=0时
(5-2)与(5-3)联立成方程组为
之后解法同一般情况。
至此,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运动学逆解的解析解表达式全部求出。通过MATLAB工具进行正解反解一致性的判断,结果表明正解反解一致。并利用c语言编程软件VC++6.0将逆解编写成了程序。
首先根据特定的用户定位方案来获取定位数据,也就是得到的用户坐标。这里假定末端操作器在用户坐标系中的位姿为T,其中第1列为末端操作器x轴姿态、第2列为末端操作器y轴姿态、第3列为末端操作器z轴姿态,第4列为末端操作器的位置。
假定末端操作器的目标位姿为:
车姿矩阵为:
把数据输入程序,输入形式:以及
得出结果。其中为第1个运动自由度,实现机械臂的摆动;为第2个自由度,实现机械臂的俯仰;为第3个自由度,实现机械臂的回转;为第4个自由度,实现滑架俯仰;为第5个自由度,实现滑架摆动;为第6个自由度,实现滑架的移动。
通过编程好的程序计算出上述关节角度后,就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关节运动使机械臂的末端操作器到达目标位姿。
多个定位作业可以双机械臂同时动作也可以分时动作,关键需要做好动作规划。单个串联式机械臂的运动可以由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单自由度顺序运动,共6次完成定位工作;另一种是多个自由度联动共同完成定位工作。
下面以单个串联式机械臂单自由度运动方式为例介绍定位实现方法:
移动操作机的定位作业由左侧串联式机械臂实现定位,首先整臂摆动油缸5伸缩,实现机械臂绕竖直回转轴Z0的回转,到达关节位置度;升降油缸6伸缩实现机械臂的俯仰,到达关节位置度;液压马达经蜗轮蜗杆减速后驱动大臂7的回转部分回转,实现机械臂的回转,到达关节位置度;俯仰油缸8伸缩实现滑架俯仰,到达关节位置度;摆角油缸9伸缩实现滑架摆动,到达关节位置度;最后推进油缸3推动末端操作器1直线运动,到达位置mm,到此就完成定位工作。

Claims (2)

1.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由车身和两个串联式机械臂组成,两个串联式机械臂安装在车身的前部上面左右对称布置,定位的执行部件为两个串联式机械臂,串联式机械臂主要包括:末端操作器(1),滑块(2),推进油缸(3),滑架(4),整臂摆动油缸(5),升降油缸(6),大臂(7),俯仰油缸(8),摆角油缸(9);大臂(7)的固定部分和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的机身铰接,大臂(7)的回转部分和滑架(4)铰接,升降油缸(6)布置在大臂(7)的下面后侧,升降油缸(6)的后侧和整臂摆动油缸(5)铰接、升降油缸(6)的前侧和大臂(7)的固定部分铰接,俯仰油缸(8)布置在大臂(7)的下面前侧,俯仰油缸(8)的后侧和大臂(7)的回转部分铰接,俯仰油缸(8)的前侧和滑架(4)铰接,摆角油缸(9)布置在大臂(7)的前侧,摆角油缸(9)的后侧和大臂(7)的回转部分铰接,摆角油缸(9)的前侧和滑架(4)铰接,滑架(4)布置在大臂(7)的上部,滑架(4)的下面后侧和大臂(7)的回转部分铰接,滑架(4)的下面前侧和摆角油缸(9)的前侧铰接,推进油缸(3)布置在滑架(4)的上部后侧,滑块(2)布置在滑架(4)的上部,滑块(2)的后部和推进油缸(3)的前部铰接,滑块(2)和滑架(4)形成移动副,左侧和右侧的串联式机械臂结构基本相同,两个机械臂的区别在于:左边的串联式机械臂的整臂摆动油缸(5)布置在机械臂左侧,右边的串联式机械臂的整臂摆动油缸(5)布置在机械臂右侧,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自动化定位:首先用机器人运动学的理论得到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的运动学逆解解析解表达式,根据定位作业方案的用户坐标得到串联式机械臂的关节坐标,其中θ1为第1个运动自由度,实现机械臂的摆动;θ2为第2个自由度,实现机械臂的俯仰;θ3为第3个自由度,实现机械臂的回转;θ4为第4个自由度,实现滑架俯仰;θ5为第5个自由度,实现滑架摆动;d6为第6个自由度,实现滑块的移动;首先整臂摆动油缸(5)伸缩,实现机械臂绕竖直回转轴Z0的回转,到达关节位置度θ1;升降油缸(6)伸缩实现机械臂的俯仰,到达关节位置度θ2;液压马达经蜗轮蜗杆减速后驱动大臂(7)的回转部分回转,实现机械臂的回转,到达关节位置度θ3;俯仰油缸(8)伸缩实现滑架俯仰,到达关节位置度θ4;摆角油缸(9)伸缩实现滑架摆动,到达关节位置度θ5;最后推进油缸(3)伸缩,实现滑块(2)的直线运动,到达位置d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定位作业任务可以采用双机械臂同时动作或者分时动作。
CN201510124392.7A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69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4392.7A CN104669254B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4392.7A CN104669254B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9254A CN104669254A (zh) 2015-06-03
CN104669254B true CN104669254B (zh) 2016-04-13

Family

ID=53305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439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69254B (zh) 2015-03-23 2015-03-23 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692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6126B (zh) * 2015-07-13 2017-05-17 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掘进钻车自动定位方法
CN105241683B (zh) * 2015-11-11 2018-01-19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碰撞检测方法
CN109236314B (zh) * 2018-10-26 2024-04-09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串联机器人支撑、可开挖任意断面隧道的柔臂掘进机
CN113894790A (zh) * 2021-11-04 2022-01-07 洛阳银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末端姿态约束的凿岩机器人钻臂运动控制方法
CN117565031B (zh) * 2023-09-13 2024-04-09 河北科技大学 基于平移与旋转解耦的双舵轮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建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53670C2 (de) * 1977-12-02 1984-02-09 Tamrock (Deutschland) GmbH, 4300 Essen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Ortsbrust-Bohrlöchern beim Vortrieb von bergbaulichen Strecken u. dgl.
FR2452587A1 (fr) * 1979-03-26 1980-10-24 Montabert Roger Bras-support articule pour glissiere d'appareil de foration
FR2519690A1 (fr) * 1982-01-11 1983-07-18 Montabert Ets Dispositif d'asservissement electro-hydraulique de bras-support articule pour glissiere d'appareil de foration
CN101343981A (zh) * 2008-09-08 2009-01-14 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综合钻车
CN102155162B (zh) * 2011-03-11 2013-01-23 湖南恒至凿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底盘折臂液压钻车
CN204604324U (zh) * 2015-03-23 2015-09-02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9254A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9254B (zh) 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装置的自动化定位方法
CN106363612A (zh) 一种视觉引导的全向移动双臂机器人及其全向移动方法
CN103895022A (zh) 穿戴式体感控制机械手
CN109955254A (zh)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机器人末端位姿的遥操作控制方法
CN105156126B (zh) 掘进钻车自动定位方法
CN203650506U (zh) 一种用于水下的多自由度遥控机械手
CN204604324U (zh) 一种双串联机械臂式移动操作机
CN206123654U (zh) 一种视觉引导的全向移动双臂机器人
CN203973561U (zh) 一种新型机器人腕关节传动机构
CN203726486U (zh) 蛇形侦查机器人
Del Dottore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rowing from the tip as robot locomotion strategy
Kutlubaev et al. Basic concepts of power anthropomorphic grippers construction and calculation
Ajwad et al. Emerging trends in robotics–a review from applications perspective
CN105965485B (zh) 非正交六轴示教杆
CN103862476A (zh) 一种六自由度机械手的位置逆解方法
CN102126220A (zh) 一种基于现场总线仿人机器人六自由机械臂的控制系统
Tanzini et al. New interaction metaphors to control a hydraulic working machine's arm
Xue et al. Design, control and experiment of a snake-like robot with gripper
CN114714358A (zh) 基于手势协议遥操作机械臂方法及系统
CN105291139B (zh) 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手指动作检测装置
Allotta et al. Modelling and control of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for mobile manipulation
CN106425682A (zh) 一种并联钻孔装置钻头姿态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i et al. Multi-representation multi-heuristic A* motion planning for a dual-arm underwater vehicle manipulation system
CN106003049A (zh) 人-机协作系统的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Virtual platform of a manned submersible vehicle carrying an underwater manipul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2

Address after: 050000 office building 4F, Wanda Plaza, Yuhua District, Shijiazhuang, Hebei

Patentee after: Hebei Zhich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0018 Yuhua East Road, Hebei, China, No. 70, No.

Patentee before: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