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9251A - 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69251A CN104669251A CN201510069046.3A CN201510069046A CN104669251A CN 104669251 A CN104669251 A CN 104669251A CN 201510069046 A CN201510069046 A CN 201510069046A CN 104669251 A CN104669251 A CN 1046692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ir
- chain
- rod
- 2pru
- c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08000008425 Protein Deficienc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由运动平台、固定平台和连接上述两平台的三条支链组成,所述三条支链中的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结构相同,该两条支链自上而下分别由一个万向节副、一个转动副、一个移动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三条支链中的第三支链自上而下由一个球副、一个转动副、一个圆柱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可实现三个移动的运动输出,机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运动学模型简单,使得运动学标定和控制变得容易,同时机构关节少,提高了结构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并联机器人机构是通过固定平台和运动平台之间用两个以上的支链相连,每个支链由连杆和运动副组成,运动平台具有两个以上的自由度,而且以并联方式驱动的机构,这与传动的串联机器人在机构学、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0003] 并联机器人机构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传感器、微动操作、制造加工等技术领域,研宄人员也发明了很多并联机构。但是现有的并联机器人机构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工艺性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动副数目少,成本较低,能实现三个移动的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由运动平台、固定平台和连接上述两平台的三条支链组成,所述三条支链中的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结构相同,该两条支链自上而下分另I油一个万向节副、一个转动副、一个移动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三条支链中的第三支链自上而下由一个球副、一个转动副、一个圆柱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
[0007] 第一支链的上连杆的一端通过万向节副与运动平台连接,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下连杆的一端连接,下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移动副与固定平台连接;
[0008] 第二支链的上连杆的一端通过万向节副与运动平台连接,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下连杆的一端连接,下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移动副与固定平台连接;
[0009] 第三支链的上连杆的一端通过球副与运动平台连接,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下连杆的一端连接,下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圆柱副与固定平台连接;
[0010] 其中,第一支链的移动副、第二支链的移动副和第三支链的圆柱副为机构的驱动副。
[0011] 优选的,所述的运动平台为等腰三角形。
[0012] 优选的,所述的运动平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万向节副中心点、万向节副中心点与球副中心点的连线夹角为90°。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 本发明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平台可实现三个移动的运动输出,机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运动学模型简单,使得运动学标定和控制变得容易,同时机构关节少,提高了结构刚度。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如图1所示,由运动平台1、固定平台11和连接上述两平台的三条支链组成,所述三条支链中的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结构相同,该两条支链自上而下分别由一个万向节副、一个转动副、一个移动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三条支链中的第三支链自上而下由一个球副、一个转动副、一个圆柱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
[0018] 第一支链的上连杆L3的一端通过万向节副5与运动平台I连接,上连杆L3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6与下连杆L4的一端连接,下连杆L4的另一端通过移动副7与固定平台连接;
[0019] 第二支链的上连杆L5的一端通过万向节副8与运动平台I连接,上连杆L5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9与下连杆L6的一端连接,下连杆L6的另一端通过移动副10与固定平台连接;
[0020] 第三支链的上连杆LI的一端通过球副2与运动平台I连接,上连杆LI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3与下连杆L2的一端连接,下连杆L2的另一端通过圆柱副4与固定平台连接;
[0021] 其中,第一支链的移动副7、第二支链的移动副10和第三支链的圆柱副4为机构的驱动副。
[0022] 优选的,所述的运动平台I为等腰三角形。
[0023] 优选的,所述的运动平台I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万向节副5中心点、万向节副8中心点与球副2中心点的连线夹角为90°。
[0024]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运动平台(I)、固定平台(11)和连接上述两平台的三条支链组成,所述三条支链中的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结构相同,该两条支链自上而下分别由一个万向节副、一个转动副、一个移动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三条支链中的第三支链自上而下由一个球副、一个转动副、一个圆柱副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杆组成; 第一支链的上连杆(L3)的一端通过万向节副(5)与运动平台(I)连接,上连杆(L3)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6)与下连杆(L4)的一端连接,下连杆(L4)的另一端通过移动副(7)与固定平台连接; 第二支链的上连杆(L5)的一端通过万向节副(8)与运动平台(I)连接,上连杆(L5)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9)与下连杆(L6)的一端连接,下连杆(L6)的另一端通过移动副(10)与固定平台连接; 第三支链的上连杆(LI)的一端通过球副(2)与运动平台(I)连接,上连杆(LI)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3)与下连杆(L2)的一端连接,下连杆(L2)的另一端通过圆柱副(4)与固定平台连接; 其中,第一支链的移动副(7)、第二支链的移动副(10)和第三支链的圆柱副(4)为机构的驱动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平台(I)为等腰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平台⑴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万向节副(5)中心点、万向节副⑶中心点与球副(2)中心点的连线夹角为9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69046.3A CN104669251A (zh) | 2015-02-10 | 2015-02-10 | 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69046.3A CN104669251A (zh) | 2015-02-10 | 2015-02-10 | 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69251A true CN104669251A (zh) | 2015-06-03 |
Family
ID=53305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69046.3A Pending CN104669251A (zh) | 2015-02-10 | 2015-02-10 | 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69251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10863A (zh) * | 2016-03-30 | 2016-06-29 | 冯基洲 | 一种新型并联机器人 |
CN105710862A (zh) * | 2016-03-30 | 2016-06-29 | 冯基洲 | 一种并联机构 |
CN105710861A (zh) * | 2016-03-30 | 2016-06-29 | 冯基洲 | 一种机器人 |
CN105729459A (zh) * | 2016-03-30 | 2016-07-06 | 冯基洲 | 一种并联机器人 |
CN108748109A (zh) * | 2018-07-11 | 2018-11-06 | 燕山大学 | 一种两平移一转动2rrr-crr并联机构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53756C1 (de) * | 1998-11-21 | 2000-11-30 | Rolf Wissner | Positioniervorrichtung für die Positionierung und Meßeinrichtung für die Positionsbestimmung eines Maschinenteils |
CN1586807A (zh) * | 2004-07-22 | 2005-03-0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实现两维平动和一维转动的三自由度冗余并联机构 |
WO2005063453A1 (en) * | 2003-12-16 | 2005-07-14 | Abb Ab | Parallel kinematic manipulator for large workspace |
CN1769004A (zh) * | 2005-11-23 | 2006-05-10 | 天津理工大学 | 三维平动并联机器人机构 |
CN101722511A (zh) * | 2009-11-19 | 2010-06-09 | 天津理工大学 | 一种全解耦三自由度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CN103302660A (zh) * | 2013-07-03 | 2013-09-18 | 上海交通大学 | 两自由度变胞机构 |
CN103302659A (zh) * | 2013-07-03 | 2013-09-18 | 上海交通大学 | 单自由度变胞机构 |
-
2015
- 2015-02-10 CN CN201510069046.3A patent/CN10466925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53756C1 (de) * | 1998-11-21 | 2000-11-30 | Rolf Wissner | Positioniervorrichtung für die Positionierung und Meßeinrichtung für die Positionsbestimmung eines Maschinenteils |
WO2005063453A1 (en) * | 2003-12-16 | 2005-07-14 | Abb Ab | Parallel kinematic manipulator for large workspace |
CN1586807A (zh) * | 2004-07-22 | 2005-03-0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实现两维平动和一维转动的三自由度冗余并联机构 |
CN1769004A (zh) * | 2005-11-23 | 2006-05-10 | 天津理工大学 | 三维平动并联机器人机构 |
CN101722511A (zh) * | 2009-11-19 | 2010-06-09 | 天津理工大学 | 一种全解耦三自由度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CN103302660A (zh) * | 2013-07-03 | 2013-09-18 | 上海交通大学 | 两自由度变胞机构 |
CN103302659A (zh) * | 2013-07-03 | 2013-09-18 | 上海交通大学 | 单自由度变胞机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郭希娟等: "一种共轴混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机械工程学报》 * |
韩方元: "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新算法及工作空间本体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10863A (zh) * | 2016-03-30 | 2016-06-29 | 冯基洲 | 一种新型并联机器人 |
CN105710862A (zh) * | 2016-03-30 | 2016-06-29 | 冯基洲 | 一种并联机构 |
CN105710861A (zh) * | 2016-03-30 | 2016-06-29 | 冯基洲 | 一种机器人 |
CN105729459A (zh) * | 2016-03-30 | 2016-07-06 | 冯基洲 | 一种并联机器人 |
CN108748109A (zh) * | 2018-07-11 | 2018-11-06 | 燕山大学 | 一种两平移一转动2rrr-crr并联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69251A (zh) | 一种2pr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
CN104440879A (zh) | 一种多自由度并联机构 | |
CN104440881A (zh) | 一种双平台机构 | |
CN103600347A (zh) | 具有两条连续转轴的非对称两转一移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 |
CN104589308A (zh) | 一种多转动副机构 | |
CN104858856A (zh) | 一种2pu&c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
CN104493811A (zh) | 一种双支架相同的三支架空间机构 | |
CN103586864A (zh) | 由四条prr支链构成的平面三自由度驱动冗余并联机器人机构 | |
CN104385264B (zh) | 一种多支架双平台机构 | |
CN105234929A (zh) | 一种三平一转四自由度并联机构 | |
CN104858857A (zh) | 一种2pr&prs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
CN109304703A (zh) | 一种零耦合度的三平移并联机构操作手 | |
CN206393621U (zh) | 一种平面两自由度并联机构 | |
CN105033986A (zh) | 一种多自由度机器人 | |
CN106493713B (zh) | 一种平面两自由度并联机构 | |
CN110142745B (zh) | 一种零耦合度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的两平移一转动并联装置 | |
CN106078686A (zh) | 一种多自由度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
CN103895008A (zh) | 一种仅含转动副的空间三平动并联机器人机构 | |
CN105014656A (zh) | 一种2cru&crr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
CN104999458A (zh) | 一种机器人 | |
CN104875187A (zh) | 一种(2t1r)&(2r)双动平台解耦混联机器人机构 | |
CN105729459A (zh) | 一种并联机器人 | |
CN204505248U (zh) | 一种单支链含闭环的空间三平动对称并联机构 | |
CN104440880A (zh) | 一种2cpr&ppr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
CN104999459A (zh) | 一种空间并联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