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2866A - 用于虚拟连接两个人、对应介质和系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虚拟连接两个人、对应介质和系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2866A
CN104662866A CN201380050271.1A CN201380050271A CN104662866A CN 104662866 A CN104662866 A CN 104662866A CN 201380050271 A CN201380050271 A CN 201380050271A CN 104662866 A CN104662866 A CN 104662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ople
identity
nfc device
terminal
sh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02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62866B (zh
Inventor
M.热梅托
J-Y.菲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ales Digital Security France Easy Stock Co
Thales DIS Design Servic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Gemplus Card International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mplus Card International SA filed Critical Gemplus Card International SA
Publication of CN104662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2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62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2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9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by using a location-limited connec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or limited proximity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wherein the security policies are location-dependent, e.g. entities privileges depend on current location or allowing specific operations only from locally connecte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04W12/084Access security using delegated authorisation, e.g. open authorisation [OAuth]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虚拟连接两个人的方法,其中第一个人具有第一NFC设备并且第二个人具有第二NFC设备。一个NFC设备是包括应用(12)的电信终端(10),并且两个NFC设备包括它们所属于的人的身份。根据本发明,该方法包括:-从第一NFC设备(10)向第二NFC设备(13)传输第一个人的身份;-从第二NFC设备(13)向第一NFC设备(10)传输第二个人的身份;-使用应用生成由人共享的秘密,其中共享秘密给出对由所述人共享的因特网空间的访问;-将共享秘密存储在NFC设备中,所述共享秘密具有涉及其虚拟连接的参考。

Description

用于虚拟连接两个人、对应介质和系统的方法
本发明的领域是电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虚拟连接两个人以及对应系统和介质的方法。
本发明意图使得至少两个人能够经由因特网交换文档或者进行通信。
该说明书的其余部分将参考去往研讨会、展览、市集或讲座的人的情况。该人遇到可能提出向该人电子地发送他/她的文档(产品演示、小册子、以pdf格式的文档……)而不是亲自将纸质文档递送给该人的其他人。反过来,去往招聘会的人并不总是随身带有最新的简历(以纸质形式)并且因此不能将其给予他/她的联系人。其他文档(例如产品或服务价格)可能必须在保密的基础上由这些人交换。
现在,该人不一定具有这些其他人能够将文档或万维网链接发送到的电子邮件地址(因特网地址)。此外,一些人不希望将其因特网地址给予陌生人。则对于这些人而言不存在电子交换文档的任何方式。
在另一方面中,NFC技术在电信的领域中是已知的。该技术使得诸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之类的常见移动终端的用户能够进行支付或者向读取器提供信息。这样的信息例如是诸如终端所有者的姓名和姓氏之类的个人信息。该信息典型地存储在连接到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的SIM(以下描述中的UICC)卡中,所述SIM卡或者存储在终端(可获取)中或者被集成(不可获取,存储在焊接在终端中的集成电路中)。
个人信息还可以存储在非供电元件(诸如包含标签的卡)中。标签还可以胶合到卡主体。标签包括其中存储持有人的姓名和姓氏以及可能地地址或电话号码的存储器。
诸如例如http://www.ciblesperso.com之类的各种网站为用户提供创建其自己的NFC兼容标签的机会。
希望获得标签的人在站点上录入他/她的个人数据(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并且NFC卡然后被邮寄给他/她。该人然后可以通过简单地将他/她的卡靠近终端放置来向例如另一个人的终端(例如移动电话)的读取器传输他/她的个人数据,并且然后通过NFC提供通信。这种概念类似于电子名片的传输。
电子名片还可以通过激活使得两个用户能够交换其个人数据的专用功能而由两个移动电话传输。该传输还通过NFC操作(通过将两个电话靠近彼此放置),其中安装在电话中的NFC应用(例如在UICC中)存储从其他电话接收的数据。要传输的个人数据存储在电话中或UICC中。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以下:使得具有包含他/她的个人数据的NFC卡的人或具有NFC功能性(并且包括持有者的个人数据)并且想要与另一个人连接的移动终端例如能够在稍后交换文档,而不必交换个人因特网地址。
在这方面,本发明更具体地提供了一种用于虚拟连接两个人的方法,其中第一个人具有第一NFC设备并且第二个人具有第二NFC设备。一个NFC设备是包括应用的电信终端,并且两个NFC设备包括它们所属于的人的身份。
根据本发明,该方法包括:
-从第一NFC设备向第二NFC设备传输第一个人的身份;
-从第二NFC设备向第一NFC设备传输第二个人的身份;
-使用应用生成由人共享的秘密,其中共享秘密给出对由所述人共享的因特网空间的访问;
-将共享秘密存储在NFC设备中,所述共享秘密具有涉及其虚拟连接的参考。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涉及虚拟连接的参考是人交换身份的日期。
在另一实施例中,涉及所述虚拟连接的参考是所述人交换身份的地点。
电信终端优选为移动终端。
在优选实施例中,共享秘密是与口令相关联的标识符。
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意图使得能够实现两个人的虚拟连接的应用的电信终端,其中所述电信终端包括所述人中的第一个的身份,其中应用被适配成读取所述人中的第二个的身份,其中所述人中的第二个的所述身份存储在NFC设备中,其中所述应用包括装置以用于:
-从所述电信终端向所述NFC设备传输所述人中的第一个的身份;
-参与由人共享的秘密的生成,其中共享秘密给出对由人共享的因特网空间的访问;
-将共享秘密存储在电信终端中和NFC设备中,所述共享秘密具有涉及虚拟连接的参考。
如以上提到的,涉及虚拟连接的参考是人交换身份的日期或地点。
共享秘密优选为与口令相关联的标识符。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软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软件包括用于使得能够实现均具有NFC设备的两个人的虚拟连接的指令,其中一个NFC设备为包括所述人中的第一个的身份的电信终端,其中另一NFC设备包括所述人中的第二个的身份,其中所述软件意图安装在电信终端中并且能够读取这些人中的第二个的身份。指令意图:
-从所述电信终端向所述NFC设备传输所述人中的第一个的身份;
-参与由人共享的秘密的生成,其中共享秘密给出对由人共享的因特网空间的访问;
-将所述共享秘密存储在电信终端中和NFC设备中,所述共享秘密具有涉及虚拟连接的参考。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被提供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示例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另外的特性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地显现,在附图中:
-图1示出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系统。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进程。
图1示出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系统。
该图示出电信终端10,例如能够与诸如GSM或UMTS网络之类的蜂窝网络协作的便携式终端。移动终端10与UICC或e-UICC(用于“嵌入式UICC”)类型的安全元件11协作。UICC-e不同于常规UICC之处在于它集成在终端10中并且不可从其移除。这典型地为焊接式UICC。
该安全元件11有意地包括使得终端10持有者能够与他/她的移动运营商的网络验证的IMSI/Ki标识符。
安全元件11在此包含意图使得能够实现两个人的虚拟连接的应用12。这些人中的第一个是终端10的所有者。
这些人中的第二个持有NFC设备13,在此包括NFC卡。NFC 13卡可以是NFC标签附接(胶合)在其上的简单物理塑料介质。NFC设备13的天线14和芯片15也可以集成在卡主体中。
NFC设备13与终端10经由NFC通信,如稍后将描述的那样。
终端10包含其持有者的身份。身份意味着使得区分该人与另一个人成为可能的任何信息,例如他/她的姓名和他/她的电话号码。这样的身份可以存储在终端10中、安全元件11中或应用12中。
类似地,NFC设备13包括其持有者的身份(第二个人的身份存储在存储器15中)。
终端10包括能够读取存储在NFC设备13中的身份的应用(其可以集成在应用12中)。该读取在应用12的激活以及终端10和设备13的物理敲击之后获得,使得可以建立NFC通信。
应用12还包括用于从终端10向NFC设备13传输终端10持有者的身份的装置。应用12因此将终端持有者10的身份写入到NFC设备31中。该身份存储在存储器15中。
由应用12建立的NFC通信因此使得能够实现元件10和13的持有者之间的身份交换。
应用12还参与由两个人共享的秘密的生成,其中所述秘密给出对由所述两个人共享的因特网空间的访问。
共享秘密例如是与口令相关联的标识符或“登录”。共享秘密存储在终端10和NFC设备13中。
归功于该共享秘密,两个用户有权访问他们共享的因特网空间,例如Flickr(商标)账户。共享秘密可以与提供该共享空间的站点的因特网地址(例如,www.flickr.com)相关联。
共享秘密优选地与涉及虚拟连接的参考相关联。“涉及虚拟连接的参考”意味着随后使得已经交换了其身份的两个人能够追踪该虚拟连接(身份交换)的起源的指示。该起源例如是人交换其身份的日期或这样的交换发生的地点。日期以及位置(地理位置)对终端10而言是已知的。
对共享空间的访问被有利地如下提供:关于终端持有者,他/她可以使用应用12查看他/她操作的身份的各种交换。这样的交换可以通过日期或通过位置扫描。通过使用下拉菜单,人尤其可以选择交换并且能够直接访问对应的共享空间(经由因特网连接)。人还可以做出他/她的终端与连接到因特网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以经由计算机访问给定共享空间。
关于设备13的持有者,他/她可以通过靠近连接到计算机的NFC类型的读卡器或标签读取器放置设备13来访问共享空间。安装在计算机中的软件然后读取所操作的身份的各种交换并且向用户提供选择感兴趣的一个的机会,以自动打开对应共享空间(自动连接到网站和自动填充必须包含用户姓名和口令的字段以给出对共享空间的访问)。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涉及虚拟连接的参考来选择感兴趣的身份的交换。
一旦两个人之一已经获得对共享空间的访问,他/她可以留下消息、发布文档等……,其中这样的消息或文档对他/她与其交换身份的人可用。两个人然后具有其中他们可以交换文档的私有空间。该空间的隐私性还使得能够实现保密文档的交换,因为对其的访问仅仅针对标识符和相关联的口令的持有者。
应用12可以自动生成标识符和口令并且与网站核对该标识符和相关联的口令是否可用(是否已经分配用于交换)。如果网站证明标识符和口令可用,它通知应用12,应用12然后授权这样的数据写入到设备13和终端10中。如果不是这样,应用12生成另一标识符和/或另一口令,例如在随机的基础上,并且再次联系网站直到后者指示其对于新的共享站点的创建的可用性。
另一解决方案包括将网站与标识符和口令的生成相关联:应用12从网站请求使得能够创建新的共享网站的用户名和口令并且网站向应用12传输标识符/口令对,应用12对其进行保存并且将其传输到设备13。
在图1中,终端10经由因特网17通过无线电访问站点16。
共享秘密还可以是www.flickr.AEF0xYsqpmL58%032GtlUBmpawXyz类型的复杂(秘密)URL、将仅对已经交换其身份的人而言已知的地址。通过选择会面的地点或日期,如上文提到的那样提供对该URL的直接访问。
共享秘密(例如,复杂URL或标识符+口令)可以从两个人的电话号码和交换身份的时间(或地理坐标)的哈希生成。因此保证了唯一共享秘密的生成。
共享秘密可以仅在固定时段内有效,例如10天,此后它将变为无效。在URL的情况中,生成仅在指定时段内有效的(“一次性URL”类型,参见https://onetimesecret.com/)复杂地址是可能的。
应用12还可以位于终端10处而非安全元件11中。
两个终端10(诸如图1中所示的一个)之间的身份交换还可以经由NFC操作,而不是终端和NFC卡13。应用12可以存在于仅一个终端中以生成共享秘密并且保存涉及虚拟连接的参考。在该上下文中,一个终端扮演标签或NFC卡的角色。它包括(在终端中或在相关联的UICC中)使得能够应答来自其他终端的提示(用于读取身份的提示)并且向其他终端传输该身份的应用。类似地,该应用使得将其他人的身份以及共享秘密写入到专用存储器中成为可能。标签的功能可以包括在UICC中,并且在该情况中标签模拟UICC,如果标签的功能包括在终端中,这样的终端将充当标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进程。
在该系统中,考虑两个人的虚拟连接,如以上提到的那样,其中这些人中的第一个具有第一NFC设备并且这些人中的第二个具有第二NFC设备,其中一个NFC设备是包括应用的电信终端,并且其中每一个NFC设备包含持有它的人的身份。
在参考图1的同时描述的系统中并且根据图2,电信终端10包括根据本发明并且与诸如NFC卡之类的设备13通信的应用。
激活应用之后的第一步骤是从第一NFC设备(终端10)向第二NFC设备20(卡13)传输拥有终端设备10的人的身份。第二NFC设备存储该身份并且在步骤21期间向存储它的终端10传输其自身的身份。步骤20和21可互换。
包括在终端10中的应用12生成(步骤22)由两个人共享的秘密。如以上提到的,该共享秘密给出对由两个人共享的因特网空间的访问。然后从终端10向卡13传输该共享秘密(步骤23),该共享秘密具有涉及虚拟连接的参考(日期和/或地点)。卡13将共享秘密和涉及虚拟连接的参考与终端持有者10的身份存储在其存储器中。反过来,终端10将共享秘密和涉及虚拟连接的参考与卡持有人13的身份存储在其存储器中。
在图2的以上描述中,提到两个NFC设备,其中的一个必然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电信终端。另一个NFC设备是NFC卡或标签,或者另一电信终端。
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软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软件包括用于使得能够实现均具有NFC设备的两个人的虚拟连接的指令,其中一个NFC设备为包括所述人中的第一个的身份的电信终端,其中另一个NFC设备包括所述人中的第二个的身份,其中所述软件意图安装在电信终端中并且能够读取所述人中的第二个的身份。指令意图:
-从所述电信终端向所述NFC设备传输所述人中的第一个的身份;
-参与由人共享的秘密的生成,其中共享秘密给出对由人共享的因特网空间的访问;
-将所述共享秘密存储在电信终端中和NFC设备中,所述共享秘密具有涉及虚拟连接的参考。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虚拟连接两个人的方法,其中所述人中的第一个具有第一NFC设备(10)并且所述人中的第二个具有第二NFC设备(13),其中一个所述NFC设备是包括应用(12)的电信终端(10),其中每一个所述NFC设备(10, 13)包括其所属于的人的身份,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所述第一NFC设备(10)向所述第二NFC设备(13)传输(20)所述第一个人的身份;
-从所述第二NFC设备(13)向所述第一NFC设备(10)传输(21)所述第二个人的身份;
-使用所述应用(12)生成(22)由所述人共享的秘密,其中所述共享秘密给出对由所述人共享的因特网空间的访问;
-将所述共享秘密存储(23)在所述NFC设备(10, 13)中,所述共享秘密具有涉及所述虚拟连接的参考。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涉及所述虚拟连接的所述参考是所述人交换身份的日期。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涉及所述虚拟连接的所述参考是所述人交换身份的地点。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终端为移动终端(1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秘密是与口令相关联的标识符。
6.一种包括意图用于允许两个人的虚拟连接的应用(12)的电信终端(10),其中所述电信终端(10)包括所述人中的第一个的身份,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被适配成读取所述人中的第二个的身份,其中所述人中的所述第二个的所述身份存储在NFC设备(13)中,其中所述应用包括装置以用于:
-从所述电信终端(10)向所述NFC设备(13)传输所述人中的所述一个的身份;
-参与由所述人共享的秘密的生成,其中所述秘密给出对由所述人共享的因特网空间的访问;
-将所述共享秘密存储在所述电信终端(10)中和所述NFC设备(13)中,所述共享秘密具有涉及所述虚拟连接的参考。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涉及所述虚拟连接的所述参考是所述人交换身份的日期。
8.根据权利要求6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涉及所述虚拟连接的所述参考是所述人交换身份的地点。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一个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秘密为与口令相关联的标识符。
10.一种包括软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软件包括用于使得能够实现均具有NFC设备(10, 13)的两个人的虚拟连接的指令,其中一个所述NFC设备为包括所述人中的第一个的身份的电信终端(10),其中另一NFC设备(13)包括所述人中的第二个的身份,其中所述软件意图安装在所述电信终端(10)中并且能够读取所述人中的第二个的身份,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意图:
-从所述电信终端(10)向所述NFC设备(13)传输所述人中的所述第一个的身份;
-参与由所述人共享的秘密的生成,其中所述秘密给出对由所述人共享的因特网空间的访问;
-将所述共享秘密存储在所述电信终端(10)中和所述NFC设备(13)中,所述共享秘密具有涉及所述虚拟连接的参考。
CN201380050271.1A 2012-09-27 2013-09-27 用于虚拟连接两个人、对应介质和系统的方法 Active CN1046628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306174.9A EP2713575A1 (fr) 2012-09-27 2012-09-27 Procédé de mise en relation virtuelle de deux personnes, média et système correspondant
EP12306174.9 2012-09-27
PCT/EP2013/070269 WO2014049147A1 (fr) 2012-09-27 2013-09-27 Procede de mise en relation virtuelle de deux personnes, media et systeme corresponda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2866A true CN104662866A (zh) 2015-05-27
CN104662866B CN104662866B (zh) 2018-07-10

Family

ID=47326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0271.1A Active CN104662866B (zh) 2012-09-27 2013-09-27 用于虚拟连接两个人、对应介质和系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6927B2 (zh)
EP (2) EP2713575A1 (zh)
JP (1) JP6027252B2 (zh)
CN (1) CN104662866B (zh)
BR (1) BR112015006801B1 (zh)
WO (1) WO20140491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41771B1 (fr) * 2015-09-24 2019-05-31 Bull Sas Systeme integre d'identification de cables et des peripheriques raccordes
CN107211265B9 (zh) * 2015-12-01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间的安全交互方法及装置
US10080248B2 (en) 2016-06-27 2018-09-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or virtualization in mobile devic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062A (zh) * 2004-03-03 2007-04-18 瑞士电信流动电话公司 可被用于借助电子地址请求电信业务的方法
FR2903545A1 (fr) * 2006-07-04 2008-01-11 Mobilysim Sarl Distribution de titres electroniques par radiofrequence
CN101523959A (zh) * 2006-10-17 2009-09-02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利用近场通信进行通信移动性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US8219028B1 (en) * 2008-03-31 2012-07-10 Google Inc. Passing information between mobile devices
CN102640109A (zh) * 2009-09-30 2012-08-15 电子湾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及网络数据/产品传送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71205B2 (ja) 2003-09-09 2009-1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取得システム、情報要求・提供装置、情報提供側装置、情報要求側装置および情報取得方法
WO2006025241A1 (ja) * 2004-08-31 2006-03-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サーバ、データ共有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プログラム、データ受信プログラム、データ共有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8756673B2 (en) * 2007-03-30 2014-06-17 Ricoh Company, Ltd. Techniques for sharing data
JP5491957B2 (ja) * 2010-05-14 2014-05-1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画像提供方法および画像提供システム
US9326114B2 (en) * 2011-07-14 2016-04-26 Blackberry Limited Transferring a voice call
US8863258B2 (en) * 2011-08-24 2014-10-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curity for future log-on location
US9253589B2 (en) * 2012-03-12 2016-02-02 Blackberry Limi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hotspot registration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US9125004B2 (en) * 2012-05-31 2015-09-01 Cellco Partnership Group sharing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062A (zh) * 2004-03-03 2007-04-18 瑞士电信流动电话公司 可被用于借助电子地址请求电信业务的方法
FR2903545A1 (fr) * 2006-07-04 2008-01-11 Mobilysim Sarl Distribution de titres electroniques par radiofrequence
CN101523959A (zh) * 2006-10-17 2009-09-02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利用近场通信进行通信移动性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US8219028B1 (en) * 2008-03-31 2012-07-10 Google Inc. Passing information between mobile devices
CN102640109A (zh) * 2009-09-30 2012-08-15 电子湾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及网络数据/产品传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01648A1 (fr) 2015-08-05
JP2015530842A (ja) 2015-10-15
US10756927B2 (en) 2020-08-25
EP2901648B1 (fr) 2016-11-02
BR112015006801A2 (pt) 2017-09-26
CN104662866B (zh) 2018-07-10
BR112015006801B1 (pt) 2022-11-29
JP6027252B2 (ja) 2016-11-16
US20150249902A1 (en) 2015-09-03
EP2713575A1 (fr) 2014-04-02
WO2014049147A1 (fr) 201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4408B (zh) 利用移动设备的交互式id系统
CN106850392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消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2638446A (zh) 安全智能海报
CN106233689A (zh) 用于保护移动应用的方法和设备
KR20150082665A (ko) 단말기 간 가입 정보 전달 방법
CN102118743A (zh) 一种登录手机网上银行的方法和系统、银行服务器
CN101707772A (zh) 一种基于nfc的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3262590A (zh) 在具有非uicc安全元件的移动通信装置上经由空中提供机密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JP2005510951A5 (zh)
US20110213978A1 (en) Secure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between terminals comprisin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s
CN102802156A (zh) 一种鉴权方法和相关设备
EP2629553B1 (en) Method to retrieve personal data of a customer for delivering online service to said customer
KR20070030351A (ko) 휴대전화기를 이용한 즉시 카드발급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4662866A (zh) 用于虚拟连接两个人、对应介质和系统的方法
CN105430635A (zh) 移动终端的换卡方法、装置及系统、移动终端
CN104168362A (zh) 终端、二维码管理装置和电子名片管理方法
CN102469457A (zh) 通讯系统及通讯录信息的同步和维护的方法
JP7288925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携帯型の読み取り端末、及びソフトウェア製品
CN101330685B (zh) 短信息加密传输的方法
Shim et al. Wireless evolution 2006: Cellular TV, wearable computing, and RFID
K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vehicle status alerts system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leakage protection using the NFC-based GCM service
JP5963307B2 (ja) 非接触型カードのカード識別子と携帯端末の端末情報とを対応付ける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haudhary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 A revolution
KR20150063613A (ko) 온라인 명함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485983B1 (ko) 주소록 인쇄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French Meudon

Patentee after: Thales Digital Security France

Address before: French Meudon

Patentee before: GEMALTO S.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0

Address after: French Meudon

Patentee after: Thales Digital Security France Easy Stock Co.

Address before: French Meudon

Patentee before: Thales Digital Security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