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1815A - 标签面材 - Google Patents

标签面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1815A
CN104661815A CN201380047916.6A CN201380047916A CN104661815A CN 104661815 A CN104661815 A CN 104661815A CN 201380047916 A CN201380047916 A CN 201380047916A CN 104661815 A CN104661815 A CN 104661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materiel
top layer
roller
machine direc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79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赛克斯博格
N·米歇尔
M·曼纳
M·瓦哈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PM Raflatac Oy
Original Assignee
UPM Rafsec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PM Rafsec Oy filed Critical UPM Rafsec Oy
Publication of CN104661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18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16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 B29C48/18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the components be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B29C55/08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transverse to the direction of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10Polymers of propyl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9/00Layered pro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12Mechanical treatment, e.g. roughening, deforming, stretching
    • B32B2038/0028Stretching, elong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4Punching, slitting or perforating
    • B32B2038/045Sli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33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4Yield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5Print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08Dimensions, e.g. volume
    • B32B2309/10Dimensions, e.g. volume linear, e.g. length, distance, width
    • B32B2309/105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9/00Parameters for the laminating or treatment process; Apparatus details
    • B32B2309/14Velocity, e.g. feed spe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05/00Adhesive articles, e.g. adhesive t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19/00Labels, ba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04Cutting, tearing or severing, e.g. bursting; Cutter detai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2003/0255Forms or constructions laminat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2003/0257Multilay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10T428/2495Thickness [relative or absolute]
    • Y10T428/24959Thickness [relative or absolute] of adhesive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48Three or more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909Next to second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913Monoolefin polym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签的面材(100)和一种标签,其中该面材(100)是机器定向的并且至少包括芯层(101)、第一表层(110)和第二表层(105)。该面材(100)在沿加工方向和横向的拉伸模量比在2.0和3.8之间。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面材(100)的方法和一种面材(100)的用于自粘标签的用途。

Description

标签面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签。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标签的沿加工方向进行定向的多层面材。
背景技术
一般实践是将标签应用于物品的表面以提供装饰,并且/或者显示关于正在售卖的产品的信息,该信息诸如为该物项的内容、商标名称或标志。
发明内容
一个目的是为标签提供塑料薄膜。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签的面材,该面材是环境友好的,并且为贴标签应用提供足够的性能。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该面材至少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面材的拉伸模量比在2.0和3.8之间,其中拉伸模量比是加工方向的拉伸模量和横向的拉伸模量之间的比值。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的生产方法,该面材至少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该方法包括:
-形成面材,其中,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
-通过由间隙隔开的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所产生的纵向力沿加工方向拉伸该面材;
-使第一辊子旋转;并且
-沿相同方向旋转第二辊子,使得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不同于第一辊子的表面的速度,
并且其中,第一辊子布置成与面材的第一表层接触,并且第二辊子布置成 与面材的第二表层接触,并且其中,该纵向力由以下产生:
-在第一表层和第一辊子之间的第一表面摩擦;以及
-在第二表层和第二辊子之间的第二表面摩擦,所述第一表面摩擦和第二表面摩擦由以下平衡;
-根据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选择用于第一辊子的温度;并且
-根据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选择用于第二辊子的温度。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面材的用途,其用于自粘标签。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自粘标签。该自粘标签包括粘结层和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该面材至少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其中,面材的沿加工方向和横向的拉伸模量比在2.0和3.8之间。
在独立权利要求中还提出了其它实施例。
该芯层可以包括占该层的重量的至少40%的丙烯均聚物。可替换地,该芯层包括至少60%的丙烯均聚物。该芯层包括40%和8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第一表层的厚度可以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厚度。
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可以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
该第一表层包括30%和8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该第二表层包括重量百分数为20%和8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在生产方法中,第一辊子的温度可以低于第二辊子的温度,并且第一辊子的温度和第二辊子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可以小于15℃。
在该方法中, 
-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可以比第一辊子的表面的速度高5倍和8倍之间;并且
-拉伸该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可以产生沿加工方向的第一拉伸模量以及沿横向的第二拉伸模量,其中,面材中加工方向与横向的拉伸模量比在2.0和3.8之间。
该形成过程是通过对芯层和表层进行共挤压而实现的。
该间隙的距离可以在1mm和10mm之间。
附图说明
在下面的实例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a至图1f示出了表面处理方法的实例,
图1g示出了表面处理的流程图,
图3a示出了用于标签的层叠结构的剖视图,
图3b示出了包括模切标签的层叠结构的剖视图,
图3c示出了将离型件与标签分离的剖视图,
图3d示出了多层面材结构的剖视图,
图3e至图3f示出了顺应性面材的侧视图,
图3g示出了附连到物项表面的标签的侧视图,
图4a示出了用于提供沿加工方向进行定向的面材的实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4b示出了用于沿加工方向进行定向的面材的处理系统的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该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除非另有说明,百分比数值是质量百分数(wt-%)。术语“顺应性”是指标签平滑顺应物品轮廓的能力,即使当物品在两个尺寸上弯曲时也是如此。术语“两重不对称”或“双重不对称”是指这样的多层面材,即,该多层面材具有层厚和成分均不相同的独立层。
参照图3a,用于标签的层叠结构1(也称为标签层叠件或标签材料)包括至少一个面材100。另外,该层叠结构还包括粘结层114。而且,该层叠结构可以包括剥离衬垫115。在具有剥离衬垫的层叠结构中,粘结层114位于面材层100和剥离衬垫115之间。面材也可以称为面材料层、面层或面薄膜。剥离衬垫主要用以保护粘结层。剥离衬垫也允许将标签高效地操作到这样的点,即在该点处,标签从剥离衬垫分离并粘贴到基底(substrate)表面。剥离衬垫115包括涂覆有薄层脱模剂的衬底材料,该衬底材料诸如是塑料薄膜或纸质基材,该脱模剂诸如是硅酮。因此,剥离衬垫115可以在贴标签之前即在将标签粘附到基底之前容易地从标签的粘结层移除。剥离衬垫的塑料衬底材料可以是例如聚酯薄膜、沿双轴向或沿加工方向定向的聚丙烯薄膜。塑料衬垫的厚度优选地是20微米至30微米,或者甚至小于20微米。纸质基材可以具有40微米至60 微米之间的厚度。
参照图3b,单个标签3可以从层叠结构1切出。具体地,各标签3可以从层叠结构1模切出。在切割后,标签可以附连到共同衬垫115(该衬垫保持未切割)。由此,多个标签可以保持附连到共同连续衬垫115。可替换地,标签3可以完全独立(即,衬垫115也可以是已切割的)。参照图3c,可以例如通过沿方向Sz相对于标签3拉动衬垫115而从衬垫115分离标签3。因此,粘结层114的表面可以暴露,使得所述表面可以附连到物项。
借助于该粘结层114,可以将标签贴到基底,即贴到物品的表面。粘结层可以由压敏粘结剂(PSA)组成。由PSA组成的标签可以藉由粘结层而粘贴到大多数表面,而不使用诸如溶剂等第二试剂或者使用热量来加强该粘合。在室温下当将压力施加到标签上时,PSA形成粘合,从而将标签粘贴到待贴标签的产品上。包括压敏粘结剂的标签可以称为压敏粘结剂(PSA)标签。
在以下说明中,标签优选地是自粘标签,其中,该标签可以用于为物品贴标签,该物品诸如是玻璃或塑料瓶、包装或其它容器。也可以为纸基或金属基物品贴标签。该标签适用于为例如家用和个人护理产品、工业化学产品、医药或保健产品、饮料和酒瓶、轮胎等贴标签。自粘标签由自粘标签材料(自粘标签层叠件)制成。该自粘标签可以包括面材和可激活粘结层。可替换地,自粘标签可以包括面材、压敏粘结剂(PSA)层和剥离衬垫,该剥离衬垫通常包括硅酮。在贴标签之前,从自粘标签移除剥离衬垫。换句话说,自粘标签可以藉由粘结层粘贴到物品,该粘结剂可以是可激活粘结剂或者是压敏粘结剂。由此,自粘标签的面材可以层叠有剥离衬垫,该面材和剥离衬垫之间具有PSA层,或者自粘标签可以是包括面材和可激活粘结层的无衬垫面材。由此,提供了用于自粘标签材料用途的面材,其也称为标签层叠件。另外,提供了用于自粘标签用途的面材。
图形样式可以印在面材层100上,例如以提供视觉效果和/或显示信息。可以在将用于标签的层叠结构1进行层叠之前对面材层100执行印刷。可替换地,对层叠结构1的面材100进行印刷。由面材层和印刷层组成的层叠件或标签可以称为印刷层叠件或印刷标签。参照图3d,印刷层112可以位于面材100的顶部上。层叠件也可以包括保护层(覆叠层),该保护层诸如是位于印刷层 112顶部上的漆118。
为了允许常规贴标签装置和生产线上进行处理,面材110的层应当具有足够的机械性能。例如,面材层应当具有足够的模量和刚度值,以为标签提供可模切性。从经济的观点看,最小可能厚度的面材也是优选的。为了优化面材的性能,面材可以具有多层结构。例如,当将适于标签的面材参数进行优化时,面材层的不对称结构可以是优选的。在多层面材结构中的各独立塑料层(例如三层结构)可以具有三个不同的构型。例如,当对比芯层的成分时,表层可以具有不同的成分。通过使用各层的不同薄膜成分或者通过使各层的厚度变化来实现多层面材层的不对称性。如果各面材层同时具有不同的成分和不同的厚度,那么多层面材的结构可以称为双重不对称。
参照图3d,面材层100可以具有多层塑料薄膜结构,该结构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塑料薄膜层。多层面材也称为多层薄膜,其可以包括芯层和至少一个表层。优选地,面材在芯层的两个表面上都具有表层,即面材具有三层结构。该面层100具有芯层101,该芯层101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层110设置在第一表面上。第二表层105设置在芯层101的第二表面上。第一表层也可以称为印刷接收层,而第二表层称为粘结剂接收层。在包括芯层和第一表层的两层结构中,将粘结层直接施加到芯层的与第一表层相对的第二表面上也是可能的。也可以具有诸如屏障层和/或连结层等附加的表层或其它层,以提高诸如标签功能、机械性能或者视觉外观等标签特征。连结层可以用以提供芯层和表层之间的改善的粘合,并且防止多层结构剥落(层离)。屏障层可以用以防止例如不需要的组分的移动。覆清漆层(over-vanish)或漆层可以用在印刷层的顶部以保护印刷层。可以在印刷之前处理薄膜表面,例如通过火焰处理、电晕处理或等离子处理以改善例如粘合效果。也可以顶部涂覆已处理表面。
在多层结构中,各个独立层的厚度可以是不相同的。优选地,芯层可以比表层相对较厚。换句话说,芯层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一表层和/或第二表层的厚度。如图4所示,用于三层薄膜的厚度(第一表层%:芯层%:第二表层%=整体厚度%)可以是5:85:10或5:90:5。换句话说,如果不对称面材结构是优选的,则个体层的厚度可以彼此不同。第二表层的厚度是面材的整体厚度的2%至30%。例如,芯层的厚度可以在面材层的整体厚度的60%和90%之间、70% 和90%之间,优选地在75%和90%之间或者80%和90%之间。第一表层的厚度可以是面材的整体厚度的至少2%或至少5%,在2%和10%之间或者在5%和10%之间。第二表层的厚度可以是面材层的整体厚度的至少2%或至少5%,在2%和30%之间或者在5%和10%之间。薄的第一表层是优选的,以控制面材薄膜的雾度。如果设置有透明面材,则薄的表层是有利的。由于具有厚芯层,可以实现用于标签的面材的充分机械性能。例如,MDO多层面材的加工方向与该面材的横向的拉伸模量比可以在2.0和3.8之间。优选地,标签的面材110的整体厚度小于100微米或小于80微米、优选地小于60微米。面材层的整体厚度可以在30微米和80微米之间或者在40微米和60微米之间,例如为50微米。第一表层的厚度可以是至少1μm或者至少2μm。第一表层的厚度优选的是小于5μm。第一表层的厚度可以在1微米和5微米之间,优选地在1.5微米和3微米之间。芯层的厚度可以在30微米和50微米之间,优选地在35微米和45微米之间,例如为43微米。第二表层的厚度可以为至少1μm或2μm。第一表层的厚度优选地小于10μm,或者小于8μm。第二表层的厚度可以在1微米和10微米之间,优选地,在2微米和6微米之间。
如果清楚的面材是优选的,则在面材印刷和覆清漆之前,面材的雾度可以在20%和35%之间。在诸如覆清漆等印刷和涂覆过程中,会降低面材层的雾度。已涂清漆的面材的雾度可能低于10%,或者低于8%,例如在2%和6%之间或者在4%和5%之间。由于面材的更高雾度值,在印刷和随后的涂清漆步骤之前或过程中操作薄膜可以更加容易。根据ASTM D1003标准来测定该雾度。
可替换地,可以提供不透明和/或白色的面材。因此,面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颜料或无机填料作为添加物,以为面材提供所需颜色。添加物可以包括例如二氧化钛、碳酸钙及它们的混合物。可以引入炭黑以提供黑色或灰色的面材。不透明面材可以具有至少70%、至少75%、至少80%的不透明度,例如该不透明度在70%和95%之间或者在70%和80%之间。在多层面材结构中,颜料可以仅包含在一个层中。例如,颜料可以包含在芯层中。可替换地,颜料也可以在其它层中。
在多层结构中,不同层的成分应当至少部分彼此兼容。例如,在表层中的至少一些聚合物组分应当与芯层的聚合物兼容,以在不需要额外的中间连结层 的情况下为芯层提供充分的粘合。另外,当面材在其自身上滚动时,通过在多层结构的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中使用不同薄膜成分,可以减小面材的粘连趋势。例如,可以以常规方式将防粘连剂用于至少一个表层,产生一些表面粗糙度,以辅助面材卷退绕。除此之外,通过使用防粘连剂而产生的表层的表面粗糙度也可以在拉伸薄膜的过程中是有利的。由于该表面粗糙度,可以调整表层和牵引辊之间的表面摩擦。而且,可以避免表层粘连到拉伸辊上的趋势。防粘连剂可以至少用在粘结剂接收表层上。
由于该特定的多层结构和各层的成分,可以生产具有适用于贴标签应用的性能的薄的且低成本的膜。例如,具有双重不对称结构的MDO薄膜可以允许标签在标签应用(贴标签)过程中的顺应性。而且,可以在模切和分配过程中实现具有充分和预定刚度的薄标签。另外,薄膜适于印刷、再循环,并且它们可以用作用于不同类型的粘结剂的基材。以下示出了多层结构和层的成分。
面材的芯层优选地具有塑料结构,该塑料结构包括大量的聚合物组分(聚合物混合物)。该塑料结构也可以包括少量的非聚合的添加物。在芯层中的独立聚合物的百分数是基于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重量百分数。优选地,芯层具有特定的聚合物混合物成分,其为面材薄膜提供足够的刚度。芯层成分也影响标签的模切性能。另外,应当使得标签具有顺应性。芯层包括聚合物混合物,其包括丙烯均聚物(均聚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烃类树脂(HC)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另外,芯层可以包含少量组分。
芯层中的主聚合物优选地是丙烯均聚物。丙烯均聚物是只有丙烯的聚合物,即沿着链的所有重复单元是相同类型的。聚丙烯优选地是全同立构的,其中所有的甲基侧群位于聚合物链的相同侧上。另外,聚丙烯具有2至40的熔体流动速率,如由特定设计的MFR设备所确定的。有用的丙烯均聚物的特征也可以在于,其具有在0.89kg/m3至0.91kg/m3范围内的密度。丙烯均聚物在多层薄膜结构中是优选的,因为对于薄膜,需要特定的刚度。例如,丙烯共聚物降低了薄膜的刚度,此在面材的情形中是重大缺陷。丙烯均聚物可以具有1600MPa的刚度。
在该芯层中,聚丙烯(PP)的含量是至少40%,优选地,至少50%,更优选地,至少60%或者至少70%。优选地,均聚聚丙烯的含量不超过95%或 者不超过90%。聚丙烯的含量可以在40%和90%之间或者在50%和80%之间。作为实例,芯层可以包括60%、65%、70%、75%或80%的丙烯均聚物。
可以用于面材的芯层中的聚乙烯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低密度聚乙烯是分支半晶体热塑性聚合物。LDPE的密度可以在0.910g/cm3和0.933g/cm3之间,优选地在0.910g/cm3和0.925g/cm3。LDPE的含量为至少1%或2%,优选地为至少3%。LDPE的含量不超过20%或10%,优选地不超过8%。例如,LDPE的含量在1%和20%之间,优选地在3%和10%之间,或者在3%和8%之间。LDPE的数量可以是3%、4%、5%、6%、7%或8%。LDPE例如用于在生产过程中稳定面材,从而改善面材的可处理性。在改善多层面材结构的各层之间的粘合时也可以有利的。然而,LDPE的长支使得定向更加复杂并且LDPE的含量优选地小于10%。
为了增加面材的刚度,芯层的聚合物混合物包含烃类树脂。此在改善面材的清晰度方面也可以是有利的。烃类树脂是仅由氢和碳组成的低分子量化合物(聚合物/低聚物)。烃类树脂可以具有无定形结构并且它们可以从合成的或天然的单体派生。例如,可使用石油基树脂。烃类树脂可以被部分地或者完全地氢化。饱和烃完全由单键构成,并且充满氢(完全氢化)。烃类树脂可以是芳香族的,即,具有至少一个芳环。可替换地,烃类树脂可以是无环或者有环脂肪树脂。HC的数均分子量(Mn)可以低于2000g/mol。例如,当使用PS标准藉由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测量时,Mn可以在400g/mol和500g/mol之间,而Mw(重均分子量)在600g/mol和700g/mol之间。根据ASTM E 28的软化点可以低于140℃,优选地在90℃和140℃之间。在芯层中,烃类树脂的含量是至少1%或3%,优选地为至少6%或9%。HC的含量至多18%或15%,优选地为至多12%或10%。芯层的HC含量可以在5%和20%之间,优选地在8%和12%之间。例如,HC的含量可以是5%、8%、9%、10%或12%。可以在薄膜的制造过程期间,作为由HC树脂与合适的载体(例如热塑性烯烃聚合物)构成的配混物来加入烃类树脂。该载体可以例如是丙烯均聚物。
另外,芯层包括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包括例如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SEP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SEP)和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 物(SEEPS)。优选地,使用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SEPS)。可选地,可以使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也可以使用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如使用SEBS和SEPS的混合物。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至少1%或5%,优选地为至少9%。芯层包含至多20%或17%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优选地包含至多15%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该含量可以在5%和20%之间,优选地在8%和15%之间,例如为5%、8%、12%或15%。优选地,诸如SEPS等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用以减小刚度并增加薄膜的柔性,以提高薄膜的顺应性。换句话说,具有足够柔性的标签材料能够顺应待贴标签的物项的表面,即,该标签适应下面的轮廓,而没有褶皱。SEPS也可以有利于提高加工方向上薄膜的抗撕裂性。
另外,芯层可以包括少量组分,诸如包括1%的抗氧化剂以防止在薄膜挤出过程中由于氧化导致的凝胶形成。抗氧化剂在保持薄膜的机械性能方面也是有效的。其它少量组分包括例如防粘连剂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由于LLDPE,可以改善芯层和表层之间的粘合。芯层中防粘连剂量在重量上基于该层的总体重量可以低于1000ppm,或者低于500ppm,优选地低于100ppm,例如60ppm,在20ppm和500ppm之间,或者在60ppm和100ppm之间。LLDPE的量在重量上可以是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多为20%,或者至多为10%,例如在0.1%和20%之间或者在0.1%和3%之间。在芯层中,可以使用初次使用的原料,或者原材料可以包括可回收原料。例如,可回收原料可以来自面材生产过程,如图4a所示。
多层面材结构的第一表层应当适于印刷并提供充足的印刷油墨固定性。例如,可使用胶版印刷。印刷油墨可以包括例如紫外光固化印刷油墨。也应当提供到芯层的良好的粘合,以避免多层面材结构的剥落或层离。第一表层具有塑料结构,该塑料结构包括大量聚合物组分和少量非聚合物的添加物。优选地,第一表层包括聚丙烯均聚物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少量组分包括例如防粘连剂(AB),如合成二氧化硅。可以在薄膜制造过程中,作为包含掺混了载体(例如丙烯均聚物)的二氧化硅的配混物来加入防粘连剂。可替换地,PE可以用作载体。例如,配混物可以包含10%的合成二氧化硅和90%的丙烯均聚物。防粘连配混物的含量可以例如是第一表层的重量的1%、2%或 3%。在第一表层中,防粘连剂的含量至少为0.05%,优选地为至少0.1%或0.2%。防粘连剂的含量为至多4%,优选地至多1%或0.5%。例如,含量在0.05%和0.2%之间,在0.2%和0.5%之间,或者在1%和4%之间。如果无光薄膜(matte film)是优选的,则使用更高的含量,如1至4%。为了实现薄膜的防滑和/或防粘连作用,可以使用较低含量,例如是第一表层的重量的0.05和0.5%之间、0.05%、0.1%、0.15、0.3、0.3%。第一表层的主要聚合物是丙烯均聚物。该丙烯优选与如上所述在芯层中的丙烯相同。均聚聚丙烯的含量可以是第一表层的重量的至少30%或者至少40%,优选至少45%或者50%。丙烯均聚物的含量为至多100%,优选为至多80%或者至多70%。表层可包含有在30%和80%之间的、或者40%和80%之间的、优选地为50%和7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例如包含有50%、55%、60%、65%或者70%的丙烯均聚物。
第一表层的另一种聚合物组分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LLDPE是具有短支链的基本线型聚合物。通过使用非茂金属催化剂来生产LLDPE,从而提供非弹性体聚乙烯。由于该线型聚合物链结构,LLDPE适用于定向(拉伸)。LLPDE的含量可以是至少10%,或者是至少20%,优选地是至少30%。LLDPE最大含量可以是60%。第一表层可以包含10%至60%之间的、或者在10%至50%之间的、优选在20%和45%之间或者在30%和45%之间的LLDPE。例如,薄膜可以包括30%、35%、40%、45%或50%的LLDPE。由于LLDPE,第一表层更适用于薄膜的后续表面处理,所述后续表面处理通过例如电晕、等离子体或者火焰处理来进行。
在标签层叠结构中,多层面材的第二表层是粘合剂接收层。因此,该层的组成应当为待联结的粘结剂层提供表面,所述表面能够提供良好的粘合剂固定。也应当提供到芯层的良好的粘合,以避免多层面材结构的剥落或层离。第二表层可包含与上文所述的芯层的所有聚合物成分都相同的聚合物成分。第二表层可包含丙烯均聚物、低密度聚乙烯、烃类树脂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另外,第二表层可以包括诸如二氧化硅等防粘连剂。防粘连剂的含量可以是例如0.2%。第二表层的成分在面材的可处理性上是重要的。LDPE也可以用作第二表层中的添加物,从而提供到芯层的更好粘合。第二表层成分还可 以包括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第二表层可具有包括丙烯均聚物、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烃类树脂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成分。它还可以包括少量防粘连剂。
丙烯均聚物的含量可以是第二表层的重量的至少20%或30%,优选地至少为40%。丙烯均聚物的含量是至多80%,优选地至多60%。例如,在20%和80%之间或者在20%和60%之间,优选地在40%和50%之间。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含量可以是至多40%或者至多30%,优选地至多25%,例如在10%和30%之间,优选地在15%和25%之间。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含量为至少1%或2%,优选地为至少3%。LDPE的含量不高于20%或10%,优选地不高于8%。例如,LDPE的含量在1%和20%之间,优选地在3%和10%之间,或者在3%和8%之间。LDPE的含量可以是3%、4%、5%、6%、7%或8%。
在第二表层中,烃类树脂的含量是至少1%或3%,优选地为至少6%或9%。HC的含量最多18%或15%,优选地为最多12%或10%。芯层的HC含量可以在5%和20%之间,优选地在8%和12%之间。例如,HC的含量可以是5%、8%、9%、10%或12%。可以在薄膜的制造过程期间,作为由HC树脂与合适的载体(例如热塑性烯烃聚合物)构成的配混物来加入烃类树脂。该载体可以例如是丙烯均聚物。
另外,第二表层包括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优选地,该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与用于上述芯层中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相同。例如,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SEP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SEP)和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EPS)。优选地,使用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SEBS)。可选地,可以使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也可以使用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如使用SEBS和SEPS的混合物。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至少1%或5%,优选地为至少9%。芯层包含至多20%或17%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优选地包含至多15%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如SEBS和SEPS的混合物该含量可以在5%和20%之间,优选地在8%和15%之间,例如为5%、8%、12%或15%。
该防粘连剂优选地与用于第一表层中的和上述的防粘连剂相同。该防粘连剂的含量至少为0.05%,优选地至少为0.1%或0.2%。AB的含量为至多4%,优选地至多0.5%。例如,该含量在0.05%和0.2%之间,在0.2%和0.5%之间,或者在1%和4%之间。
另外,在多层结构中的所有聚合物层还可以包括诸如无机填料、颜料、其它有机或无机添加物等少量组分,以提供所需的性能,该性能诸如是外观(不透明薄膜或彩色薄膜)、耐用性和加工特征。有用的少量组分的实例包括碳酸钙、二氧化钛、抗氧化化合物、增光剂、防静电辅助物和加工辅助物。
在不对称的多层面材结构中,第一表层的厚度可以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厚度。例如,第一表层的厚度是第二表层的厚度的10%至90%。优选地,第一表层的厚度是第二表层的厚度的20%至50%。也可能的是,第一表层的成分不同于第二表层的成分。在第二表层中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可以是第一表层中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的0至50%,或20%至40%。另外,在第二表层中的丙烯均聚物的含量可以是第一表层中的聚丙烯均聚物的含量的至少50%,或至少75%,优选的是至少80%或至少90%。在第二表层中的聚丙烯的含量可以是在第一表层中的聚丙烯的含量的75%至120%,或80%至115%。另外,第二表层还可以包括其它组分,诸如下述低密度聚乙烯、烃类树脂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至少一个,这些组分未包括在第一表层成分中。
对于面材和标签,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方面可能要求不同的质量和性能。当使用时,包括面材的标签可能需要是耐用的,并且可能需要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和清晰度。到标签表面的可印刷性可能需要是良好的。在贴标签时,沿加工方向的面材的刚度可以便于贴标签,在此处,包括面材的标签可能需要脱离衬垫。生产面材同待优化的面材的结构均需要化学成分,因为标签可能需要进行模切,同时生产方法可能需要是具有成本效益且环境友好型的。为了达到这些非常不同的目的,可以根据各层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来选择该生产方法的操作参数,以生产面材。用于面材的生产方法因此可以包括操作参数的组合,当根据各层的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选择时,此组合可以产生上述的面材。
拉伸模量可用以描述该材料的刚度。在聚合物和包括聚合物的产品(如标签面材)中,拉伸模量可以是有指向的,其中沿第一方向的拉伸模量可以不同 于沿第二方向的拉伸模量。拉伸模量可以指拉紧状态下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高的拉伸模量可能意为该材料是刚性的,换句话说,可能需要更大的应力来产生给定量的应变。例如,MD拉伸模量对于定向比例为5:1的多层面材可以是1.7GPa,对于定向比例为6:1的面材可以是2.2GPa,对于定向比例为7:1的面材可以是2.7GPa。TD拉伸模量可以是0.8GPa。所以,根据用于塑料薄膜的ISO527标准,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的拉伸模量比MD/TD可以在2.1至3.4之间。
从光学观点看,标签的高透明度可以是优选的。透明(清楚)标签对于可视光是基本透明的。标签的透明的、看起来无标签的外观在例如这些应用中是有利的,其中,应当通过标签可以看到位于标签下方的物体,即瓶子的表面,。当根据ASTM D1003标准进行测定时,面材层的雾度应当低于35%,优选地,等于或低于25%或低于10%。
优选地,标签也是可顺应的。换句话说,即使物品在两个尺寸上是弯曲的,该标签也可以平滑地顺应物品的轮廓并且没有褶皱。参照图3g,其示出了附连到物品310(诸如瓶子)表面的可顺应标签3。
为了获得可顺应的标签,也应当提供用于该标签的可顺应面材。图3e和图3f示出了多层面材结构的可顺应性。在沿加工方向Sx为刚性的可顺应面材中,面材层优选地包括不同的化学成分。另外,通过根据所使用的化学成分选择各层中的层厚D5、D6和D7,可以获得提高的拉伸模量。例如,在图3f中示出的不对称面材结构可以是优选的。当生产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时,通过选择加工方法中的操作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拉伸模量。
也可以是优选的是具有这样的面材结构和组分,即,该结构和成分能够最小化或消除组分从粘结层到印刷层中的迁移。如上所述具有特定层成分的多层面材结构可以有利于提供用于迁移粘结组分的屏障。优选地,面材在以下层中的至少一个中包括丙烯均聚物:芯层、第一表层或第二表层。优选地,至少一个芯层或第二表层包括丙烯均聚物。优选地,丙烯均聚物的含量高于聚乙烯的含量。例如,在芯层中的丙烯均聚物与聚乙烯的比例是至少2:1,优选地,至少5:1,或者至少10:1。在第二表层中的丙烯均聚物与聚乙烯的比例可以是例如至少2:1或者至少3:1。丙烯均聚物在避免薄膜的变形中也是有利的。 由此,多层面材可以适用于与不同粘结剂一起使用。合适的粘结剂包括例如压敏粘结剂(PSA)、可激活粘结剂、热熔性粘结剂。诸如丙烯酸基粘结剂和包含弹性体的天然或合成橡胶等压敏粘结剂是优选的。在制造标签层叠件期间,可以直接将粘结层施涂到面材上的第二表层的与芯层相对的表面上,或者可以将粘结剂施涂到芯层的第二表面上。可替换地,可以将粘结剂施涂到剥离衬垫上并且随后当衬垫和面材结合时转移到面材。当移除剥离衬垫以暴露粘结剂时,粘结剂仍旧保持联结到面材并且提供能够在贴标签过程中将面材粘附到物品表面的粘结剂表面。如果粘结剂是可激活的,则可以不需要该剥离衬垫。粘结剂可以通过热量或其它能量源(例如UV)来激活。
多层面材可以通过共挤压、涂覆或者其它层叠过程来制造。在共挤压过程中,通过使用合适的共挤压模来同时形成多层结构的各层。各个层彼此粘附以提供一体的共挤压型材。多层薄膜可以通过吹膜挤压技术而共挤形成。可替换地,薄膜可以是铸造而成的,例如通过铸造挤压技术制造而成的。
为了提供多层面材的有效生产,调整各独立层成分的熔体流动指数值。各层的熔体流动指数值在提供这样的多层结构上也是重要的,即,在该多层结构中,各独立层良好地粘附在一起。
随后在单轴应力下将已挤压的多层面材进行机器定向,以沿拉动方向为聚合物链提供定向。加工方向(MD)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面材的跑行方向。沿加工方向的薄膜的单轴拉伸称为加工方向定向(MDO)。该拉伸允许例如总面材薄膜厚度减小,而不会失去用于标签面材的机械性能。在加工方向定向过程中,将薄膜加热到定向温度。优选地,定向温度高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小于聚合物的融化温度Tm。定向温度可以在例如110℃和140℃之间。该加热优选地通过使用多个加热辊执行。将加热薄膜进给到牵引段,该牵引段包括具有不同滚动速度的牵引辊。将滚动速度调整成使得实现薄膜的预定牵引比值。已拉伸薄膜进入退火段,该退火段通过将薄膜保持在上升温度一段时间而允许释放定向薄膜的应力。最后,通过间冷却段将薄膜冷却到室温。整个薄膜厚度在拉伸之前和之后的比值称为“牵引比”。MDO面材薄膜的牵引比可以在4:1和10:1之间,优选地,该牵引比在在5:1和8:1之间,优选地,为7:1。
图4a示出了生产加工方向定向(MDO)面材的过程的实例。如步骤400、401和402所示,可以在独立混合器中混合各个层材料。对于各层材料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混合器。在混合后,可以将材料传输并熔融在挤压机中,如步骤405所示。可以通过挤压或共挤压形成包括多于一层的面材。如果独立地挤压各层,那么可以随后通过例如层叠而使它们彼此附连。共挤压可以是优选方法。如步骤407中所示,可以冷却面材。在冷却之前或之后,可能不适于定向的面材材料可以循环回到生产过程中,如步骤408所示。用于定向的合适面材材料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附连到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附连到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可以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第一表层的厚度可以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厚度。例如,面材可以包括至少为芯层的整体聚合物重量的40%的丙烯均聚物。另外,丙烯均聚物的含量可以是第二表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40%,并且,丙烯均聚物的含量可以是第一表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30%。在第一表层中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可以是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30%,并且,在第二表层中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可以是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10%。
第二表层可以具有比第一表层更大的厚度,而芯层可以具有比第二表层更大的厚度。有利地,可以选择各层的化学成分使得芯层的刚度可以沿加工方向增加,例如通过增加芯层中的丙烯均聚物的比例而实现此。
在步骤410中,可以首先加热面材以改善面材的温度的均匀性。面材的温度的均匀性可以使沿加工方向的定向效果处于平稳状态。整个面材上的均匀温度还可以使得更好地控制定向步骤,以获得整个面材上更相等水平的定向。在步骤420中,藉由纵向力沿加工方向牵引面材,使得面材材料在加工方向上拉伸并且聚合纤维在加工方向上进行定向。拉伸可以影响面材厚度。当拉伸面材时,面材的厚度可以随着面材的拉伸或延长而以相同的比例减小。例如,面材可以在加工方向定向(MDO)之前具有350微米的厚度,并且以7:1的牵引比进行拉伸。在加工方向定向之后,面材可以因此具有七分之一的减小厚度,即50微米。
该拉伸在拉伸单元中发生。拉伸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辊子。有利地,拉伸操作可以由牵引辊(诸如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执行。牵引辊可以包括用 以增加面材与牵引辊之间的表面摩擦的夹辊。所述辊子可以具有旋转速度。一个辊子的旋转速度可以不同于另一个辊子的旋转速度。辊子的旋转速度可以变化,或者可以根据所需加工方向定向的水平或牵引比例来选择。该拉伸单元可以包括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它们由位于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之间的间隙隔开。这些辊子沿相同的方向旋转。可以将面材布置成穿过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之间的间隙。间隙的距离可以是1-10mm之间,优选地,小于5mm,例如小于3mm。该间隙可以是在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之间执行的面材拉伸操作所处的位置。第一辊子可以面向面材的第一表层,并且第二辊子可以面向该面材的第二表层。第一辊子可以具有第一旋转速度,而第二辊子可以具有第二旋转速度。另外,第一辊子的表面的速度可以不同于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可以高于第一辊子的表面的速度,此可以用于拉伸面材。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可以例如是比第一辊子的表面的速度高5倍和8倍之间。第一辊子可以具有第一拉伸温度,而第二辊子可以具有第二拉伸温度。第一辊子的第一拉伸温度可以低于第二辊子的第二拉伸温度。第一拉伸温度和第二拉伸温度之间的不同可以用以选择纵向力。第一辊子可以布置成面向面材的第一表层,并且第二辊子可以布置成面向该面材的第二表层。在此情形下,在第一辊子处的第一拉伸温度可以布置成低于在第二辊子处的第二拉伸温度。另外,当施加纵向力时使用温度梯度可以防止薄膜滑动或破裂。当降低辊子上的温度时,与辊子接触的表层表面也会经历温度降低,此可以影响该表面的流变能力。因此,在表层表面上的表面摩擦可以增大,该表面摩擦可以用作纵向力的反作用力。由此,在第一表层和第一辊子之间可以具有第一表面摩擦,该第一表面摩擦可以取决于第一辊子的第一拉伸温度、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和厚度以及第一辊子的表面的速度。在第二表层和第二辊子之间也可以具有第二表面摩擦,该第二表面摩擦可以取决于第二辊子的第二拉伸温度、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和厚度以及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可以影响纵向力;通过增加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可以增加该纵向力。然而,为了防止面材在与第一表层表面接触的第一辊子处滑动,该第一辊子的温度可以降低,以增加表面摩擦,然后,该表面摩擦可以反作用于因此增加的纵向力。换句话说,第一表面摩擦和第二表面摩擦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选择用于第一 辊子的温度并且相对于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选择用于第二辊子的温度而得到平衡。第一辊子的温度和第二辊子的温度之间的不同可以例如在0℃和30℃之间,例如,小于15℃。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可以具有相同的温度。还可以通过选择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的层厚来控制该影响,使得所施加的纵向力均匀地平衡,并且可以以平滑且受控的方式进行定向。通过选择诸如层成分、层厚度、辊子的温度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等操作参数,可以获得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该面材沿加工方向的牵引比可以是4:1和8:1之间,诸如大于或等于5:1,且在5:1和8:1之间,或者在5:1和7:1之间。该方法可以使得能够形成在加工方向上具有第一拉伸模量且在横向上具有第二拉伸模量的加工方向定向面材,其中,可以提高加工方向和横向上的拉伸模量之比。在面材中的加工方向和横向上的拉伸模量之比可以在2.0和3.8之间。根据标准ISO 527测量拉伸模量。
在定向之后,可以如步骤430所示对面材进行退火。可以使用退火来释放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的应力并且稳定拉伸效果。
在退火之后,可以如步骤450所示对面材进行冷却。
在加工方向定向后,步骤460中,面材的厚度在整个面材宽度上可以是不均匀的,并且面材的边缘可以比面材的其它部分更厚。在拉伸后,不包括所需厚度的边缘可以从面材切去,并且可以循环回到生产过程中。所述边缘可以例如用作用于芯层101的循环原料。用于循环的材料可以在冷却步骤450之前或之后移除,优选地在退火步骤430之后且冷却步骤450之前移除。
在定向后,面材的表层,即粘结剂和/或印刷接收层,可以由火焰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等方式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例如印刷层的粘合效果。参照图4a,在定向步骤430之后,面材可以如步骤470所示进行表面处理。
由于表层表面的聚合物成分,该表面可以是非极性的,并且可以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上下文中的表面张力表达为一段材料所需的力的量,其单位为毫牛顿每米(mN/m),该单位也可以是达因每厘米(dynes/cm)。低的表面张力可能会导致可施涂到表层表面上的印墨或者其它涂覆材料的较差保持能力。
图1a至图1f示出了用于表层表面处理方法的实例,此表层表面处理可以用以增加表层表面的表面张力。表面处理可以改善表层表面的可印刷性。面材的表面处理可以包括多个步骤,诸如图1g所示。除了图1g所示的步骤,该方 法可以包括其它步骤。
参照图1a-图1g,在步骤471中,面材可以以速度V1相对于包括底料单元125的设备转移,该设备处于与表层110的第一表面相距D1之处。可以选择速度V1,使得表层110的第一表面的区域a1可以暴露于由区带190引起的效果的时间对于具有对表层110的第一表面上的所需效果是足够的。所需的效果可以取决于面材层的化学成分或厚度。
在步骤472中,可以沿加工方向单轴地拉伸面材。在该拉伸过程中,在面材中的一些聚合物分子可以是晶体形式的,而其它聚合物分子可以是无定型形式的。该拉伸过程可以使面材中的聚合链沿加工方向延伸。拉伸程度,换句话说,沿加工方向的纵向力的程度,可以因此影响面材中的聚合物晶体与无定型聚合物分子的比例。无定型形式的定向聚合物分子可以进行更大程度的延伸,并且可以具有比晶体形式的聚合物具有更大的暴露于自由基的区域。在沿加工方向拉伸以及退火之后,聚合物分子的晶体化可以仍旧继续一段时间。为了提高该效果,可以优选的是,对表层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同时无定型的聚合物分子的数量处于最大。因此,使表层的第一表面暴露于自由基可以在以纵向力拉伸面材以产生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之后、将该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卷绕成带卷以用于存储之前。该拉伸过程可以影响面材厚度。当拉伸面材时,面材的厚度可以随着面材的拉伸或延长而以相同的比例减小。例如,面材可以在加工方向定向(MDO)之前具有350微米的厚度,并且以7:1的拉引比进行拉伸。在加工方向定向之后,面材可以因此具有七分之一的减小厚度,即50微米。在加工方向定向后,面材的厚度在整个面材宽度上可以是不均匀的,并且面材的边缘可以比面材的其它部分更厚。在拉伸后,不包括所需厚度的边缘可以从面材切去,并且可以循环回到生产过程中。所述边缘可以例如用作用于芯层的循环原料。在拉伸该面材之后,可以对该表层表面进行处理。该处理可以包括将表层表面暴露于自由基。该自由基可以由火焰产生。在步骤473,当使用火焰以处理面材表面时,可以由燃气产生自由基。如果表层包括占该层中的聚合物总体重量的至少40%的丙烯均聚物,那么火焰处理可以是有利的。自由基可以可替换地通过电晕或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是部分电离的气体,其包括物理的和化学的活性组分。等离子体处理包括例如热等离子体,也包括冷等离 子体。在热等离子体中,所有组分都具有几乎相同的温度。冷等离子体具有较高的电子温度但较低的离子或气体温度。在等离子处理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较低的压力或者大气压力。联机(in-line)表面处理过程中优选的是大气压力。为了表面激活,例如,可以使用O2等离子体或N2等离子体。当使用电晕或等离子体放电时,该设备可以包括例如高频发电机、高电压变压器、固定电极和处理器。可以将电力转变成更高频的电力,该电力可以施加到电极头,其中电极头包括位于各电极头之间的气隙。然后,由位于各电极头之间的高频电力产生的高电压差可以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在等离子体放电中,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可以转变成诸如臭氧(O3)等自由基,自由基可以用作在面材表面上的化学反应中的活性组分。自由基可以参与沿聚合物表面破除碳-氢键联接。在火焰处理中,燃气可以是烃,例如C1-C4烃。烃可以是例如甲烷、丙烷或丁烷。烃也可以是天然气。燃气可以与氧化剂混合,并且藉由热而点燃,以在可能发生燃烧反应的地方产生传播火焰。氧化剂可以是空气。氧化剂也可以是氧气(O2)或者包括氧气的气体组分的混合物。火焰可以包括高温的氧化带,其中在燃气和氧化剂之间的燃烧反应可以形成自由基。氧化带的温度取决于所使用的燃气以及氧化剂与燃气的混合比。氧化带的温度可以取决于所选择的燃气和包括燃气和氧化剂的混合物,此可以在步骤474中设定。混合物的混合比例是混合有燃气的氧化剂的数量,此可以影响燃烧反应的水平。混合比例可以表达为燃气的摩尔分数比氧化剂的摩尔分数。包括至少相等摩尔分子量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可以导致在更高温度时的完全燃烧反应,而较小摩尔分子数的氧化剂可以在较低温度时产生不完全反应。在该方法中的氧化带的温度可以是例如在600℃和2000℃之间,优选地至少为700℃,更优选地,至少为800℃。在氧化带中,燃气的浓度随着燃烧反应和热量释放而快速降低。有利地,氧化剂和燃气的处理混合比可以选择成使得表层表面可以暴露于自由基的停延时间得以优化,以获得对表面张力的预期效果。面材可以暴露于自由基,如步骤475所示。同时,该停延时间可以选择成使得将火焰对表层表面的热应力保持在最低水。停延时间可以取决于表层表面的速度V1。在上下文中的速度V1可以相对于火焰、电晕、等离子体放电来限定。停延时间也可以取决于混合物流速q1,该混合物流速q1是火焰的传播速度。火焰的传播速度与火焰的温度相关,此 可以限定氧化带的厚度,在氧化带处,可以形成自由基。混合流速可以以每燃烧器计燃烧的燃气的每小时标准立方米(Nmc/h)单位来表达。在表层的氧化带和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D1可以因此相对于停延时间选择成使得处理水平产生所需的表面张力水平。距离D1可以有利地选择成使得表层表面可以穿过火焰的氧化带,该氧化带可以是火焰的具有最高温度的部分。在氧化带中的温度可以是至少700℃,优选地至少800℃。距离D1可以小于10mm,优选地小于或等于5mm。火焰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混合比例而包括颜色。诸如紫色、绿色或黄色等颜色可以由于诸如激活的CH自由基或C2分子等化合物而产生的。火焰的颜色可以用以在火焰处理过程中观测混合成分,以优化火焰情况。氧化带的长度可以取决于火焰的传播速度,火焰的传播速度可以称为混合流速q1。在火焰中通过氧化剂形成的烃的氧化物(除自由基外)也产生氧基团,该氧基团可以沿位于表层表面的聚合物链插入破裂的碳氢键中。这些氧基团可以包括例如氧基OH自由基或者HO2自由基。具体地,这些活性组可以增加表层表面的表面张力水平并可以参与延长表面处理的效果。
增加表面张力的处理过程可以不是永久的,表面张力的水平可以根据时间从所获得处理水平降低。可以如步骤476所示,在随后重复该处理,以恢复在之前处理中所获得的表面张力的水平。该步骤476是可选的。根据表层聚合物成分,该恢复过程可以不是完全的。然而,已经发现,在火焰处理中,通过根据表层结构和成分来选择诸如面材的混合比例、混合流速q1、距离D1和速度V1等用于方法的操作参数,该表层的表面张力可以在处理后50天或者120天后维持在高于或者等于38mN/m或44mN/m。根据标准ISO 8296来测量表面张力。
设备可以布置成提供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并执行用于面材的表面处理。该表面处理可以是生产过程的部分,即面材的联机(in-line)生产过程也可以包括面材的表面处理。可替换地,表面处理可以独立(脱机)布置并且不是该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参照图4b,设备可以包括拉伸单元420、面材转移单元408和表面处理单元(燃烧器单元)470。面材100可以由转移单元408转移到预热单元410,预热单元410可以邻接拉伸单元420。该拉伸单元可以邻接于退火单元430,退火单元可以邻接于冷却单元450。燃烧器单元470可以邻接于 冷却单元。可替换地,拉伸单元420、退火单元430、或者冷却单元450可以包括燃烧器单元470。预热单元410、拉伸单元420、退火单元430、冷却单元450和燃烧器单元470可以也是转移单元408的部分。每个单元可以包括辊子。在各个单元中可以具有多于一个的辊子,并且在各个单元中的辊子数量可以变化。所述辊子可以具有旋转速度。可以修改辊子的旋转速度或者可以根据所需目的来选择该旋转速度。所述辊子可以具有温度。可以修改辊子的温度或者可以根据所需目的来选择该温度。辊子可以用以转移面材。辊子可以产生速度V1,在速度V1时,可以转移面材。面材的速度V1在各个单元中是不同的。例如,预热单元420、拉伸单元420、退火单元430、冷却单元450、燃烧单元470或转移单元可以包括以不同速度旋转的辊子。面材的速度V1可以因此按照两个旋转辊子之间的平均速度来定。辊子可以用以加热或者冷却面材。辊子可以用以藉由纵向力沿加工方向拉伸面材。辊子可以具有宽度和横截面直径。辊子的宽度和横截面直径可以不同于另一辊子的宽度和横截面直径。
在图1a中示出了表面处理单元(燃烧器单元)的实例。燃烧器单元可以包括底料装置125和混合器装置120。混合器装置可以例如是燃烧器端口。底料装置125可以包括混合器装置120。混合器装置120可以是可选的。底料装置125可以用以提供燃气。混合器装置120可以用以形成包括燃气和氧化剂的混合物。该混合器装置120可以用以选择包括燃气和氧化剂的混合物的混合比例,使得燃烧反应可以产生氧化带,在该氧化带处,可以形成自由基。面材100的第一表层110的表面可以面向底料装置。然而,表面处理可以可选地在第二表层105的表面上执行,并且面材可以形成使得第二表层105的表面面向底料装置125。面材可以具有厚度D4。面材厚度D4可以在生产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的过程中变化。在火焰处理过程中的面材厚度D4可以小于60微米,例如为50微米。
图1b示出了由混合器装置120的第一宽度D2和第二宽度D2限定的区域a1的实例。区域a1可以是平面的,或者它可以具有曲率。图1f示出了区域a1具有曲率的实例,其中,区域a1可以位于辊子492上方的表层110上,辊子492可以是处理辊。表面处理在面材100的表层110表面上的效果可以取决于速度V1、混合流速q1、表层110的表面和混合器装置120之间的距离D1、氧 化带的温度以及在表层110的表面处的温度。辊子492可以用于在表层110的表面处理过程中冷却面材100。该辊子可以具有5℃和30℃之间的温度,有利地为至少10℃。将表层暴露于自由基可以由停延时间确定,而该停延时间由表层表面的速度V1确定。速度V1、在表层表面处的温度以及混合流速可以直接彼此相关。更高的表层表面速度V1可以需要在表层表面处的更高的温度以及更高的混合流速q1。停延时间也可以通过设定氧化带来选择,在该氧化带处,火焰温度在距混合器装置120的距离D1处会是最高的。距离D1可以因此用以控制火焰强度。包括底料单元125的用以执行表面处理的设备可以位于芯层101的与表层110相同的一侧上。图1c中示出了位于竖直位置的设备的实例。图1d中示出了设备的三维实例,其中面材100的宽度等于底料装置的宽度D3。
图1e示出了设备位于与面材的第一表面成角度α1的实例。在此,面材100可以具有相对于底料单元125的速度V1,该底料单元125可以产生电晕、火焰或者等离子体放电。速度V1可以平行于第一方向Sx。面材100可以穿过由混合器装置120的第一宽度D2和第二宽度D3所限定的区域a1。从混合器装置120到第一表层110的表面的距离D1可以由从混合器装置的第一宽度D2的中心相对于第一方向Sx的角度α1来确定。
用于标签的面材的生产过程将在以下实例中示出。
实例1。
根据实例,火焰处理可以包括如以下表1中所示的用于表层表面的参数,包括占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30%的丙烯均聚物。可以注意到的是,面材表面的表面处理可以取决于表层的成分。例如,聚乙烯可以更容易处理,所增加的表面张力水平持续更长时间。表面处理的更新(renewal)也可以更加高效。具体地,这样的表层可能难以处理,即,该表层包括占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30%的丙烯均聚物。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或者低密度聚乙烯添加到表层成分中可以有助于增加表面张力或者可以有助于该处理过程。然而,火焰处理可以有利于这样的表层,即该表层包括占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30%和6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由于聚合物的诸如更高熔点等更好的物理性能,此类表层可以更好地经受火焰处理。另外,可以使用面材改善该处理过程,其中, 该芯层包括占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50%的丙烯均聚物,并且表层包括占所述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40%的丙烯均聚物。也已发现的是,通过首先使用火焰来增加面材的表面张力水平,然后使用电晕来重复该处理过程,表层表面的可印刷性可以恢复到优秀水平。
表1
参数 数值 单位
在表层表面处的温度 805
混合强度 40 Nmc/h
处理辊温度 14
火焰强度 5 kcal/m2
通过以下编号条项来进一步示出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编号条项1.1-1.19
1.1.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
该面材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其中第一表层的成分不同于第二表层的成分,并且第二表层构造成与粘结层接触,所述第二表层包括:
丙烯均聚物; 
烃类树脂;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以及
低密度聚乙烯。
1.2.根据条项1.1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20%和6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1.3.根据条项1.1或1.2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5%和20%之间的烃类树脂。
1.4.根据条项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 该第二表层包括5%和20%之间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1.5.根据条项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1%和20%之间的低密度聚乙烯。
1.6.根据条项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还包括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1.7.根据条项1.6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10%和30%之间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1.8.根据条项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还包括防粘连剂。
1.9.根据条项1.8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0.05%和0.5%之间的防粘连剂。
1.10.根据前述条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一表层包括丙烯均聚物;以及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1.11.根据条项1.10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一表层包括40%和8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1.12.根据条项1.10或1.11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一表层包括10%和50%之间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1.13.根据条项1.10至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一表层还包括防粘连剂。
1.14.根据条项1.13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一表层包括0.05%和0.5%之间的防粘连剂。
1.15.根据前述条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面材的加工方向和横向的拉伸模量比值在2.0和3.8之间。
1.16.根据前述条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第一表层的厚度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厚度,并且第一表层与第二表层的厚度比在1:1和1:2之间。
1.17.一种根据前述条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的用于自粘标签的用途。
1.18.一种自粘标签,包括粘结层和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该多层面 材至少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其中第一表层的成分不同于第二表层的成分,并且其中第二表层构造成与粘结层接触,所述第二表层包括:
丙烯均聚物; 
烃类树脂;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以及
低密度聚乙烯。
1.19.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的生产方法,该面材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该方法包括:
-形成面材,其中,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所述第二表层包括丙烯均聚物、烃类树脂、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以及低密度聚乙烯;
-通过由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所产生的纵向力以4:1至8:1的拉伸比沿加工方向拉伸面材,其中,第一辊子布置成与面材的第一表层接触,并且第二辊子布置成与面材的第二表层接触,并且其中第一辊子的温度低于第二辊子的温度。
编号条项2.1-2.11
2.1.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该面材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其中第一表层构造成与印刷层接触,并且第二表层构造成与粘结层接触,并且其中第一表层的厚度是第二表层的厚度的10%至90%。
2.2.根据条项1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第一表层的厚度是第二表层的厚度的20%至50%。
2.3.根据条项2.1或2.2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第一表层的成分不同于第二表层的成分,并且,在第二表层中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是在第一表层中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的0和50%之间。
2.4.根据条项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 在第二表层中的丙烯均聚物的含量是在第一表层中的丙烯均聚物的含量的50%和120%之间。
2.5.根据条项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还包括1%和20%之间的低密度聚乙烯。
2.6.根据条项2.1或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还包括5%和20%之间的烃类树脂。
2.7.根据条项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5%和20%之间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2.8.根据条项2.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面材的加工方向的拉伸模量和横向的拉伸模量的比例在2.0和3.8之间。
2.9.一种根据条项2.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的用于自粘标签的用途。
2.10.一种自粘标签,包括粘结层和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该多层面材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其中第一表层构造成与印刷层接触,并且第二表层构造成与粘结层接触,并且其中第一表层的厚度是第二表层的厚度的10%至90%。
2.11.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的生产方法,该面材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该方法包括:
-形成面材,其中,该第一表层的厚度是第二表层的厚度的10%至90%;
-通过由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所产生的纵向力来以4:1至8:1的拉伸比沿加工方向拉伸面材,其中,第一辊子布置成与面材的第一表层接触,并且第二辊子布置成与面材的第二表层接触,并且其中第一辊子的温度低于第二辊子的温度。
编号条项3.1-3.29
3.1.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该面材包括具有第一表 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该芯层包括:
丙烯均聚物; 
低密度聚乙烯。
烃类树脂;以及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3.2.根据条项1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芯层包括占芯层重量的40%和9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3.3.根据条项3.1或3.2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芯层包括占芯层重量的1%和20%之间的低密度聚乙烯。
3.4.根据前述条项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芯层包括占芯层重量的5%和20%之间的烃类树脂。
3.5.根据前述条项3.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含量占芯层重量的5%和20%之间。
3.6.根据条项3.5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是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或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中的至少一个。
3.7.根据前述条项3.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第一表层包括:
丙烯均聚物;以及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3.8.根据条项3.7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一表层包括占第一表层重量的30%和8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3.9.根据条项3.7或3.8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一表层包括占该表层重量的10%和50%之间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3.10.根据条项3.7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一表层还包括防粘连剂。
3.11.根据条项3.10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一表层包括占该表层重量的0.05%和0.5%之间的防粘连剂。
3.12.根据条项3.1至3.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 中,面材还包括邻接到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
3.13.根据条项3.12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
丙烯均聚物; 
烃类树脂;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以及
低密度聚乙烯。
3.14.根据条项3.13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占该表层重量的20%和6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3.15.根据条项3.13或3.14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占该表层重量的5%和20%之间的烃类树脂。
3.16.根据条项3.13至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占该表层的重量的5%和20%之间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3.17.根据条项3.13至3.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占该表层的重量的1%和20%之间的低密度聚乙烯。
3.18.根据条项3.13至3.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还包括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3.19.根据条项3.18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占该表层重量的10%和30%之间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3.20.根据条项3.13至3.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还包括防粘连剂。
3.21.根据条项3.20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占该表层重量的0.05%和0.5%之间的防粘连剂。
3.22.根据前述条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薄膜,其中,该面材沿加工方向定向成5:1至8:1倍。
3.23.根据前述条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薄膜,其中,该面材的加工方向和横向的拉伸模量比值在2.0和3.8之间。
3.24.根据前述条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薄膜,其中,芯层的厚度是面材总厚度的60%至90%,第一表层的厚度是面材总厚度的 2%至10%,第二表层的厚度是面材总厚度的2%至30%
3.25.根据前述条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薄膜,其中,根据标准ASTM D1003,在面材印刷和涂覆前,面材的雾度在20%和35%之间。
3.26.根据前述条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薄膜,其中,根据标准ASTM D1003,在面材印刷和涂覆后,面材的雾度在2%和6%之间。
3.27.一种根据条项3.1至3.26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材的用于自粘标签的用途。
3.28.一种自粘标签,包括粘结层和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该多层面材至少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以及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并且其中,粘结层附连到该芯层的第二表面,所述芯层包括:
丙烯均聚物; 
低密度聚乙烯;
烃类数值;以及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3.29.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多层面材的生产方法,该面材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该方法包括:
-形成面材,其中该芯层包括丙烯均聚物、低密度聚乙烯、烃类树脂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通过以4:1至8:1的拉伸比藉由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所产生的纵向力来沿加工方向拉伸该面材。
编号条项4.1-4.15
4.1.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该面材至少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其中面材的拉伸模量比在2.0和3.8之间,其中,该拉伸模量比是 加工方向的拉伸模量与横向的拉伸模量之间的比值。
4.2.根据条项4.1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中,该芯层包括占芯层重量的至少40%的丙烯均聚物。
4.3.根据条项4.1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中,该芯层包括至少60%的丙烯均聚物。
4.4.根据条项4.1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中,该芯层包括在40%和8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4.5.根据条项4.1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中,第一表层的厚度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厚度。
4.6.根据条项4.1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中,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
4.7.根据条项4.1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中,该第一表层包括在30%和8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4.8.根据条项4.1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中,该第二表层包括重量百分数在20%和8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4.9.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的生产方法,该面材至少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该方法包括:
-形成面材,其中,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
-通过由间隙隔开的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所产生的纵向力来沿加工方向拉伸该面材;
-使第一辊子旋转;并且
-沿相同方向旋转第二辊子,使得第二辊子的表面速度不同于第一辊子的表面速度,
并且,第一辊子布置成与面材的第一表层接触,并且第二辊子布置成与面材的第二表层接触,并且,该纵向力由以下产生:
-在第一表层和第一辊子之间的第一表面摩擦;以及
-在第二表层和第二辊子之间的第二表面摩擦,所述第一表面摩擦和第二表面摩擦由以下平衡;
-根据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选择用于第一辊子的温度;并且
-根据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选择用于第二辊子的温度。
4.10.根据条项4.9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辊子的温度低于第二辊子的温度,并且第一辊子的温度和第二辊子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15℃。
4.11.根据条项4.9至4.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比第一辊子的表面的速度高5倍和8倍之间;并且
-拉伸该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产生沿加工方向的第一拉伸模量以及沿横向的第二拉伸模量,其中,面材中加工方向与横向的拉伸模量比在2.0和3.8之间。
4.12.根据条项4.9至4.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形成过程是通过对芯层和表层进行共挤压而实现的。
4.13.根据条项4.9至4.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间隙的距离在1mm和10mm之间。
4.14.一种根据条项4.1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材的用于自粘标签的用途。
4.15.一种自粘标签,包括粘结层和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该面材至少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其中,面材的沿加工方向和横向的拉伸模量比在2.0和3.8之间。
编号条项5.1-5.18
5.1.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的生产方法,该面材至少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该方法包括:
-形成面材,其中,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
-通过由间隙隔开的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所产生的纵向力沿加工方向拉伸该面材;
-使第一辊子旋转;并且
-沿相同方向旋转第二辊子,使得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不同于第一辊子的表面的速度,
并且,第一辊子布置成与面材的第一表层接触,并且第二辊子布置成与面材的第二表层接触,并且,该纵向力由以下产生:
-在第一表层和第一辊子之间的第一表面摩擦;以及
-在第二表层和第二辊子之间的第二表面摩擦,所述第一表面摩擦和第二表面摩擦由以下平衡;
-根据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选择用于第一辊子的温度;并且
-根据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选择用于第二辊子的温度。
5.2.根据条项5.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辊子的温度低于第二辊子的温度,并且第一辊子的温度和第二辊子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15℃。
5.3.根据条项5.1或5.2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比第一辊子的表面的速度高5倍和8倍之间;并且
-拉伸该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产生沿加工方向的第一拉伸模量以及沿横向的第二拉伸模量,其中,面材中加工方向与横向的拉伸模量比在2.0和3.8之间。
5.4.根据条项5.1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形成过程是通过对芯层和表层进行共挤压而实现的。
5.5.根据条项5.1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间隙的距离在1mm和10mm之间。
5.6.根据条项5.1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芯层位于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之间,并且芯层包括:
丙烯均聚物; 
低密度聚乙烯;以及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5.7.根据条项5.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芯层中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是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0.1%和3.0%之间。
5.8.根据条项5.1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表层包括:
丙烯均聚物;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并且,第二表层包括:
丙烯均聚物; 
低密度聚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5.9.根据条项5.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表层中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是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30%,并且,在第二表层中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是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10%。
5.10.根据条项5.1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芯层或者第二表层还包括:
烃类树脂,或者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5.11.根据条项5.6至5.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丙烯均聚物的含量是该芯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40%,丙烯均聚物的含量是该第二表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40%,并且丙烯均聚物的含量是第一表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至少30%。
5.12.根据各条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各表层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防粘连剂。
5.13.根据条项5.1至5.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表层的厚度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厚度。
5.14.根据条项5.1至5.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电晕、火焰或者等离子体放电产生自由基;
-以与电晕、火焰或者等离子体放电相关的速度转移面材,
-将该表层的第一表面暴露于自由基;
-在将该表层的第一表面暴露于自由基之后,将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卷绕成带卷,以用于储存,
-选择速度以使得表层的第一表面的表面张力水平高于或者等于38 mN/m。
5.15.一种通过如条项5.1至5.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而获得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
5.16.一种根据条项5.15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的用于自粘标签的用途。
5.17.一种设备,包括形成单元、预热单元和拉伸单元,以制造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
5.18.根据条项5.17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以产生自由基的燃烧单元,该拉伸单元还包括由间隙隔开的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第一辊子具有第一温度和第一旋转速度,第二辊子具有第二温度和第二旋转速度,第一辊子布置成面向面材的第一表层,第二辊子布置成面向面材的第二表层,并且第一温度设置成低于第二温度。
编号条项6.1-6.15
6.1.一种用以处理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的方法,该面材包括表层,所述表层包括占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小于50%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以及占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大于50%的丙烯聚合物,所述方法包括:
-产生自由基,以及
-将该表层的第一表面暴露于自由基。
6.2.根据条项6.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由基通过电晕、火焰或等离子体放电产生。
6.3.根据条项6.1或6.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以与电晕、火焰或者等离子体放电相关的速度转移面材;并且
-选择速度以使得表层的第一表面的表面张力水平在38mN/m和44mN/m之间。
6.4.根据条项6.1或6.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由基由火焰产生,该火焰包括氧化带,在氧化带和该表层的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毫米。
6.5.根据条项6.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形成包括燃气的混合物,
-氧化该混合物中的燃气以产生自由基,以及
-选择该混合物的混合比,使得在进行该处理180天后,该表层的第一表面的表面张力水平高于或等于38mN/m。
6.6.根据条项6.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燃气包括甲烷、丙烷、丁烷或者天然气。
6.7.根据条项6.1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将该表层的第一表面暴露于自由基之前,以纵向力拉伸该面材以产生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并且
-在将该表层的第一表面暴露于自由基之后,将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卷绕成带卷,以用于储存,
-选择纵向力使得面材的拉伸模量比在2.0和3.8之间,其中该拉伸模量比是由拉伸面材而产生的加工方向的拉伸模量与横向的拉伸模量之间的比值。
6.8.根据条项6.1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面材包括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并且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
6.9.根据条项6.1至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面材包括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并且其中第一表层的厚度不同于第二表层的厚度。
根据条项6.1至6.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表层包括:
-丙烯均聚物;和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并且
其中,丙烯均聚物的含量是在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30%和60%之间;以及
-第二表层包括:
-丙烯均聚物; 
-低密度聚乙烯;以及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丙烯均聚物的含量是在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40%和80%之间。
6.11.根据条项6.1至6.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面材包括位于第 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之间的芯层,所述芯层包括:
-丙烯均聚物;以及
-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丙烯均聚物的含量是在该层的总体聚合物重量的40%和80%之间。
根据条项6.1至6.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各表层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防粘连剂。
6.13.一种通过如条项6.1至6.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
6.14.一种设备,包括拉伸单元、面材转移单元和燃烧器单元,该燃烧器单元用于产生自由基,以处理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
6.15.根据条项6.14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由间隙隔开的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第一辊子具有第一温度和第一旋转速度,第二辊子具有第二温度和第二旋转速度,第一辊子布置成面向面材的第一表层,第二辊子布置成面向面材的第二表层,并且第一温度设置成低于第二温度。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意识到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方式结合以产生其它实施例,而不会偏离该基本的潜在的发明。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所述面材至少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所述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所述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其中,所述面材的拉伸模量比在2.0和3.8之间,其中,所述拉伸模量比是所述加工方向的拉伸模量与横向的拉伸模量之间的比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包括占所述芯层的重量的至少40%的丙烯均聚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包括至少60%的丙烯均聚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包括在40%和8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的厚度不同于所述第二表层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不同于所述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包括在30%和8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层包括重量百分数在20%和80%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9.一种用于标签的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的生产方法,所述面材至少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所述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所述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面材,其中,所述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不同于所述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
-通过由间隙隔开的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所产生的纵向力沿加工方向拉伸所述面材;
-使所述第一辊子旋转;并且
-沿相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辊子,使得所述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不同于所述第一辊子的表面的速度,
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辊子布置成与所述面材的所述第一表层接触,并且所述第二辊子布置成与所述面材的所述第二表层接触,并且其中,所述纵向力由以下产生:
-在所述第一表层和所述第一辊子之间的第一表面摩擦;以及
-在所述第二表层和所述第二辊子之间的第二表面摩擦,所述第一表面摩擦和所述第二表面摩擦由以下平衡;
-根据所述第一表层的化学成分选择用于所述第一辊子的温度;并且
-根据所述第二表层的化学成分选择用于所述第二辊子的温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辊子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辊子的温度,并且所述第一辊子的温度和所述第二辊子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15℃。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辊子的表面的速度比所述第一辊子的表面的速度高5倍和8倍之间;并且
-拉伸所述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产生沿加工方向的第一拉伸模量以及沿横向的第二拉伸模量,其中,所述面材中加工方向与横向的拉伸模量比在2.0和3.8之间。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的过程是通过对所述芯层和各所述表层进行共挤压而实现的。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距离在1mm和10mm之间。
1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材的用于自粘标签的用途。
15.一种自粘标签,包括粘结层和加工方向定向的面材,所述面材至少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芯层、邻接所述芯层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表层和邻接所述芯层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表层,其中,所述面材的沿加工方向和横向的拉伸模量比在2.0和3.8之间。
CN201380047916.6A 2012-07-17 2013-07-12 标签面材 Pending CN1046618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72358P 2012-07-17 2012-07-17
US61/672,358 2012-07-17
FI20125802 2012-07-17
FI20125802 2012-07-17
PCT/FI2013/050753 WO2014013135A1 (en) 2012-07-17 2013-07-12 A label facestoc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1815A true CN104661815A (zh) 2015-05-27

Family

ID=49948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7916.6A Pending CN104661815A (zh) 2012-07-17 2013-07-12 标签面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90988A1 (zh)
CN (1) CN104661815A (zh)
DE (1) DE212013000053U1 (zh)
WO (1) WO20140131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321090D1 (de) 2002-06-26 2008-07-03 Avery Dennison Corp Längsorientierte Polymere Filme
EP2049333B1 (en) 2006-06-14 2012-12-05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Conformable and die-cuttable machine direction oriented labelstocks and label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EP2035226A2 (en) 2006-06-20 2009-03-18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Multilayered polymeric film for hot melt adhesive labeling and label stock and label thereof
US9676532B2 (en) 2012-08-15 2017-06-13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Packaging reclosure label for high alcohol content products
AU2015270854B2 (en) 2014-06-02 2018-08-02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Films with enhanced scuff resistance, clarity, and conformability
KR102494458B1 (ko) 2015-05-01 2023-02-01 애버리 데니슨 코포레이션 고광학 특성의 종방향 배향된 라벨 페이스스톡
DE102018207850B4 (de) * 2018-05-18 2020-06-18 Tesa Se Stanzling zum dauerhaften Verschließen von Löcher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17775A1 (en) * 1999-09-03 2001-03-15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improving peel-plate dispensability of label constructions
EP1508439A1 (de) * 2003-08-16 2005-02-23 Renolit AG Mehrschichtfolie zur Herstellung von Etiketten
CN1668454A (zh) * 2002-07-18 2005-09-14 艾利丹尼森公司 多层模内膜
CN101489787A (zh) * 2006-07-17 2009-07-22 艾利丹尼森公司 非对称多层聚合物膜和标签材料及其标签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17775A1 (en) * 1999-09-03 2001-03-15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improving peel-plate dispensability of label constructions
CN1668454A (zh) * 2002-07-18 2005-09-14 艾利丹尼森公司 多层模内膜
EP1508439A1 (de) * 2003-08-16 2005-02-23 Renolit AG Mehrschichtfolie zur Herstellung von Etiketten
CN101489787A (zh) * 2006-07-17 2009-07-22 艾利丹尼森公司 非对称多层聚合物膜和标签材料及其标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13135A8 (en) 2015-02-05
DE212013000053U1 (de) 2014-10-22
WO2014013135A1 (en) 2014-01-23
US20150190988A1 (en) 2015-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1815A (zh) 标签面材
EP2874812B1 (en) A label facestock
US12065598B2 (en) Films with enhanced scuff resistance, clarity, and conformability
CN102369239B (zh) 标签用纵向取向的膜
US20140134430A1 (en) Label facestock
WO2007023843A1 (ja) 樹脂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印刷物、ラベル及び樹脂成形品
CN102822060A (zh) 标签施加带系统
JP5858469B2 (ja) 離型フィルム貼合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771597A (zh) 模内标签和带模内标签的容器
CN110191805A (zh) 热塑性树脂膜以及粘合标签
JP4887098B2 (ja) 樹脂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印刷物、ラベル及び樹脂成形品
EP2874813B1 (en) A label facestock
EP2874814B1 (en) A label facestock
JP6960244B2 (ja) 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ポスター用印刷基材
WO2014013134A1 (en) Method for treating a label facestock
WO2014013136A1 (en) A label facestock
JP2001214013A (ja) 樹脂延伸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84757A (ja) シュリンクフィルムおよびシュリンクラベ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