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4430A - 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4430A
CN104654430A CN201510119329.4A CN201510119329A CN104654430A CN 104654430 A CN104654430 A CN 104654430A CN 201510119329 A CN201510119329 A CN 201510119329A CN 104654430 A CN104654430 A CN 104654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ver tablet
heat
electric heater
edge
generating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93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4430B (zh
Inventor
王祺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193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4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4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4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包括:发热筒,所述发热筒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发热筒的内部中空通道可用于进行第一方向的热传导,发热筒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可用于进行第二方向的热辐射,结构简单,散热区域广、散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对流式电暖器所用的发热装置为铝X型翅片发热管、串铝片型发热管、发热丝等,只有热对流加热效果,且一般只能安装于电暖器的底部,散热效率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远红外电暖器、小太阳等可见光辐射式电暖器的发热装置为镍铬丝石英管、钨丝卤素管、碳纤维碳素管、电热丝陶瓷发热盘、电热丝陶瓷发热体等,此类发热装置都只有热辐射加热效果,且靠反射罩反射热量,会造成发热装置正对部位局部热,而其余区域不热的效果,散热不够均匀,并且石英管、卤素管、碳素管的管材都为石英玻璃,有电暖器意外倾倒时导致摔裂或受热爆裂带来的危险,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此类发热装置工作时还伴随有可见光,产生了光污染。以上电暖器的发热装置都要么只有热对流,要么只有热辐射,且一般只能单面散热或双面散热,散热面积较小。为解决上述缺点,故发明一种兼具热对流与热辐射的发热装置,能向多个面散热、散热面积大,显著地提高了发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增强加热及散热效果。
中国专利CN202425076U公开了一种双片平板式发热体,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间隔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平板式发热体和第二平板式发热体,平板式发热体,能大量增加远红外热辐射量。所述第一平板式发热体和第二平板式发热体的两端通过固定装置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该固定装置是由镙钉6,套在镙钉上的支撑连杆、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构成,第一平板式发热体、第二平板式发热体夹持在相应的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之间,支撑连杆的一端套设在镙钉上,其另一端与相应的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镙钉、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是由陶瓷材料或其他绝缘材料加工而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只是正反两面有电热管,只能算双面散热,并不能算多面散热。固定发热体、发热体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不是绝缘体,此发热装置安装于电暖器壳体时只能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连接固定,一旦发热体漏电就会导致整个电暖器漏电问题,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按其方案描述,只具有热辐射散热功能,而不具有热对流散热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兼具热传导和热辐射功能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所述电暖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壳体以及设在所述壳体内的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的侧壁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间隔开至少预定距离,所述发热单元包括:发热筒,所述发热筒的横截面为环形,且所述发热筒的周向侧壁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远红外辐射涂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发热筒的内部中空通道可用于进行第一方向的热传导,发热筒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可用于进行第二方向的热辐射,结构简单,散热区域广、散热效果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发热筒包括:前发热片,所述前发热片的前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后发热片,所述后发热片的后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左发热片,所述左发热片的左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所述左发热片的前边沿与所述前发热片的左边沿相连且所述左发热片的后边沿与所述后发热片的左边沿相连;右发热片,所述右发热片的右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所述右发热片的前边沿与所述前发热片的右边沿相连且所述右发热片的后边沿与所述后发热片的右边沿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前发热片、所述后发热片、所述左发热片和所述右发热片中的任一个的上边沿构造成凹槽而下边沿构造成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配合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还包括上固定支架和下固定支架,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前边沿与所述前发热片的上边沿相连、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后边沿与所述后发热片的上边沿相连、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发热片的上边沿相连、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发热片的上边沿相连,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前边沿与所述前发热片的下边沿相连、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后边沿与所述后发热片的下边沿相连、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发热片的下边沿相连、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发热片的下边沿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前边沿具有前上安装孔、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后边沿具有后上安装孔、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左边沿具有左上安装孔、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右边沿具有右上安装孔,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前边沿具有前下安装孔、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后边沿具有后下安装孔、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左边沿具有左下安装孔、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右边沿具有右下安装孔,所述前发热片的上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前上安装孔适配的前上螺柱且所述前发热片的下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前下安装孔适配的前下螺柱,所述后发热片的上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后上安装孔适配的后上螺柱且所述后发热片的下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后下安装孔适配的后下螺柱,所述左发热片的上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左上安装孔适配的左上螺柱且所述左发热片的下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左下安装孔适配的左下螺柱,所述右发热片的上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右上安装孔适配的右上螺柱且所述后发热片的下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右下安装孔适配的右下螺柱。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内周缘上具有与所述前发热片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前止挡、与所述后发热片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后止挡、与所述左发热片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左止挡、与所述右发热片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右止挡,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内周缘上具有与所述前发热片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前止挡、与所述后发热片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后止挡、与所述左发热片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左止挡、与所述右发热片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右止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还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固定支架相连且所述上连接件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暖器的壳体相连,所述下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下固定支架相连且所述下连接件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暖器的壳体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均为绝缘连接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均为塑料连接件或陶瓷连接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前发热片、所述后发热片、所述左发热片和所述后发热片中的任一个均包括:发热片本体;安装管,所述安装管设在所述发热片本体内且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发热片本体,所述安装管的左端向左伸出所述发热片本体的左端且所述安装管的右端向右伸出所述发热片本体的右端;氧化镁粉,所述氧化镁粉填充在所述安装管内;左塞体和右塞体,所述左塞体与所述安装管的左端相连以封闭所述安装管的左端,所述右塞体与所述安装管的右端相连以封闭所述安装管的右端;左保护套和右保护套,所述左保护套与所述左塞体相连,所述右保护套与所述右塞体相连;左引出棒和右引出棒,所述左引出棒设在所述安装管的左端且所述左引出棒的左端向左穿出所述左塞体以容纳在所述左保护套内,所述右引出棒设在所述安装管的右端且所述右引出棒的右端向右穿出所述右塞体以容纳在所述右保护套内;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设在所述安装管内且分别与所述左引出棒和所述右引出棒相连;左接线端子和右接线端子,所述左接线端子设在所述左保护套内且与所述左引出棒相连,所述右接线端子设在所述右保护套内且与所述右引出棒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前发热片、所述后发热片、所述左发热片和所述后发热片中的任一个均还包括:左热收缩管和右热收缩管,所述左热收缩管设在所述左保护套内以容纳所述左引出棒的伸出端和所述左接线端子,所述右热收缩管设在所述右保护套内以容纳所述右引出棒的伸出端和所述右接线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前发热片、所述后发热片、所述左发热片和所述后发热片中的任一个均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所述左接线端子或所述右接线端子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发热片本体的外表面上具有散热凸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发热片本体为铝合金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安装管为金属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左塞体和所述右塞体均为硅胶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左保护套和所述右保护套均为硅胶保护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发热筒的截面构造成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暖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的发热片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竖向剖视图。
图6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电暖器包括底座200、设置在底座200上的且由底板301、前板302、后板303、左侧板304、右侧板305和顶盖306所构成的壳体300,以及设在壳体300内的发热单元100。
发热单元100的侧壁的外表面与壳体300的侧壁的内表面间隔开至少预定距离。
发热单元100,包括:发热筒10。发热筒10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未示出)。发热筒10的截面构造成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发热筒的内部中空通道可用于进行第一方向的热传导,发热筒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可用于进行第二方向的热辐射,结构简单,散热区域广、散热效果好。
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100,包括:发热筒10。发热筒10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未示出)。
发热筒10包括:前发热片110,后发热片120,左发热片130和右发热片140。
前发热片110的前(即如图2中所示的箭头前所指示的方向)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未示出)。
后发热片120的后(即如图2中所示的箭头后所指示的方向)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未示出)。
左发热片130的左(即如图2中所示的箭头左所指示的方向)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未示出)。左发热片130的前边沿与前发热片110的左边沿相连且左发热片130的后边沿与后发热片120的左边沿相连。
右发热片140的右(即如图2中所示的箭头右所指示的方向)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未示出)。右发热片140的前边沿与前发热片110的右边沿相连且右发热片140的后边沿与后发热片120的右边沿相连。
前发热片110,后发热片120,左发热片130和右发热片140围成一个四方框形状,该四方框内形成一个中空的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发热筒的内部中空通道可用于进行第一方向(例如上下方向)的热传导,发热筒的侧壁的外表面上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可用于进行第二方向(例如以发热筒为中心向四周的方向,即水平方向)的热辐射,结构简单,散热区域广、散热效果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如图2所示,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100还包括上固定支架150和下固定支架160。
上固定支架150的前边沿与前发热片110的上(即如图2中所示的箭头上所指示的方向)边沿相连。上固定支架150的后边沿与后发热片120的上边沿相连。上固定支架150的左边沿与左发热片130的上边沿相连。上固定支架150的右边沿与右发热片140的上边沿相连。
下固定支架160的前边沿与前发热片110的下(即如图2中所示的箭头下所指示的方向)边沿相连。下固定支架160的后边沿与后发热片120的下边沿相连。下固定支架160的左边沿与左发热片130的下边沿相连。下固定支架160的右边沿与右发热片140的下边沿相连。
具体地,上固定支架150的前边沿具有前上安装孔1501、上固定支架150的后边沿具有后上安装孔1502、上固定支架150的左边沿具有左上安装孔1503、上固定支架150的右边沿具有右上安装孔1504。
下固定支架160的前边沿具有前下安装孔1601、下固定支架160的后边沿具有后下安装孔1602、下固定支架160的左边沿具有左下安装孔1603、下固定支架160的右边沿具有右下安装孔1604。
前发热片110的上边沿上具有与前上安装孔1501适配的前上螺柱1101且前发热片110的下边沿上具有与前下安装孔1502适配的前下螺柱1102。
后发热片120的上边沿上具有与后上安装孔1502适配的后上螺柱1201且后发热片120的下边沿上具有与后下安装孔1602适配的后下螺柱1202。
左发热片130的上边沿上具有与左上安装孔1503适配的左上螺柱1301且左发热片130的下边沿上具有与左下安装孔1603适配的左下螺柱1302。
右发热片140的上边沿上具有与右上安装孔1504适配的右上螺柱1401且后发热片140的下边沿上具有与右下安装孔1604适配的右下螺柱1402。
即,发热片的螺柱穿过安装孔与固定支架相连,通过螺母紧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上固定支架150的内周缘上具有与前发热片110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前止挡1505、与后发热片120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后止挡1506、与左发热片130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左止挡1507、与右发热片140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右止挡1508。
下固定支架160的内周缘上具有与前发热片110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前止挡1605、与后发热片120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后止挡1606、与左发热片130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左止挡1607、与右发热片140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右止挡1608。由此,可以对发热片在固定支架上的位置进行限位,进一步便于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100还包括上连接件170和下连接件180。上连接件170的一端与上固定支架150相连且上连接件170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暖器的壳体相连。下连接件180的一端与下固定支架160相连且下连接件180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暖器的壳体相连。有利地,上连接件170和下连接件180均为绝缘连接件。进一步地,上连接件170和下连接件180均为塑料连接件或陶瓷连接件。由此,一旦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100漏电,可以防止漏电传导到电暖器的壳体上,消除电暖器漏电的安全隐患,保证用户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前发热片110、后发热片120、左发热片130和右发热片140的空间结构可以是一致的。它们中的任一个的上边沿构造成凹槽而下边沿构造成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配合筋。如图4所示,以前发热片110为例,前发热片110的上(即如图4中所示的上方)边沿构造成凹槽110a而下(即如图4中所示的下方)边沿构造成与凹槽110a相适配的配合筋110b。由此,前发热片110、后发热片120、左发热片130和右发热片140之间可以通过插接(即凹槽110a配合在110b内)以构成发热筒10,便于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前发热片110、后发热片120、左发热片130和右发热片140的空间结构可以是一致的。下面以前发热片110为例来作说明。
如图5所示,前发热片110包括:发热片本体111,安装管112,氧化镁粉113,左塞体(未示出),右塞体114,左保护套(未示出),右保护套115,左引出棒(未示出),右引出棒116,发热丝117,左接线端子(未示出),右接线端子118。
详细地说,发热片本体110可以为铝合金板且外表面上具有散热凸楞。如前所述,铝合金板的前表面或后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将前发热片110、后发热片120、左发热片130和右发热片140组装成发热筒10时,前发热片110、后发热片120、左发热片130和右发热片140中的每一个中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的表面朝外。也就是说,当发热筒10设在电暖器的壳体内时,前发热片110、后发热片120、左发热片130和右发热片140中的每一个中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的表面均朝向壳体的内壁。
安装管112设在发热片本体111内且沿左右(即如图5中所示的左右方向)方向贯通发热片本体111。安装管112的左端向左伸出发热片本体111的左端且安装管112的右端向右伸出发热片本体111的右端。安装管112可以为金属管。
氧化镁粉113填充在安装管112内。
所述左塞体与安装管112的左端相连以封闭安装管112的左端。右塞体114与安装管112的右端相连以封闭安装管112的右端。所述左塞体和右塞体114均为硅胶塞。
所述左保护套与所述左塞体相连。右保护套115与右塞体114相连。所述左保护套和右保护套115均为硅胶保护套。
所述左引出棒设在安装管112的左端且所述左引出棒的左端向左穿出所述左塞体以容纳在所述左保护套内。右引出棒116设在安装管112的右端且右引出棒116的右端向右穿出右塞体114以容纳在右保护套115内。
发热丝117设在安装管112内且分别与所述左引出棒和右引出棒116相连。
所述左接线端子设在所示左保护套内且与所述左引出棒相连。右接线端子118设在右保护套115内且与右引出棒116相连。
前发热片110还包括:左热收缩管(未示出)和右热收缩管119。所述左热收缩管设在所述左保护套内以容纳所述左引出棒的伸出端和所述左接线端子。右热收缩管119设在右保护套115内以容纳右引出棒116的伸出端和右接线端子118。
前发热片110进一步包括电源线1100,电源线1100与所述左接线端子或右接线端子118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工作时,冷风通过电暖器底部进入到壳体内,被前发热片110、后发热片120、左发热片130和右发热片140加热成暖风。处于所述中空通道内的暖风进行上下方向的热传导。而处于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100与壳体之间的暖风,一部分进行上下方向的热传导,另一部分由于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100的侧壁的外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而通过壳体的侧壁上的通孔进行大致水平方向的热辐射。散热区域广、散热均匀。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8)

1.一种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所述电暖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壳体以及设在所述壳体内的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的侧壁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间隔开至少预定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包括:
发热筒,所述发热筒的横截面为环形,且所述发热筒的周向侧壁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远红外辐射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筒包括:
前发热片,所述前发热片的前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
后发热片,所述后发热片的后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
左发热片,所述左发热片的左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所述左发热片的前边沿与所述前发热片的左边沿相连且所述左发热片的后边沿与所述后发热片的左边沿相连;
右发热片,所述右发热片的右表面具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所述右发热片的前边沿与所述前发热片的右边沿相连且所述右发热片的后边沿与所述后发热片的右边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发热片、所述后发热片、所述左发热片和所述右发热片中的任一个的上边沿构造成凹槽而下边沿构造成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配合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固定支架和下固定支架,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前边沿与所述前发热片的上边沿相连、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后边沿与所述后发热片的上边沿相连、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发热片的上边沿相连、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发热片的上边沿相连,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前边沿与所述前发热片的下边沿相连、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后边沿与所述后发热片的下边沿相连、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左边沿与所述左发热片的下边沿相连、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右边沿与所述右发热片的下边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前边沿具有前上安装孔、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后边沿具有后上安装孔、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左边沿具有左上安装孔、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右边沿具有右上安装孔,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前边沿具有前下安装孔、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后边沿具有后下安装孔、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左边沿具有左下安装孔、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右边沿具有右下安装孔,所述前发热片的上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前上安装孔适配的前上螺柱且所述前发热片的下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前下安装孔适配的前下螺柱,所述后发热片的上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后上安装孔适配的后上螺柱且所述后发热片的下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后下安装孔适配的后下螺柱,所述左发热片的上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左上安装孔适配的左上螺柱且所述左发热片的下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左下安装孔适配的左下螺柱,所述右发热片的上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右上安装孔适配的右上螺柱且所述后发热片的下边沿上具有与所述右下安装孔适配的右下螺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支架的内周缘上具有与所述前发热片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前止挡、与所述后发热片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后止挡、与所述左发热片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左止挡、与所述右发热片的上端相适配的上右止挡,所述下固定支架的内周缘上具有与所述前发热片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前止挡、与所述后发热片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后止挡、与所述左发热片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左止挡、与所述右发热片的下端相适配的下右止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固定支架相连且所述上连接件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暖器的壳体相连,所述下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下固定支架相连且所述下连接件的另一端适于与电暖器的壳体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均为绝缘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均为塑料连接件或陶瓷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发热片、所述后发热片、所述左发热片和所述后发热片中的任一个均包括:
发热片本体;
安装管,所述安装管设在所述发热片本体内且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发热片本体,所述安装管的左端向左伸出所述发热片本体的左端且所述安装管的右端向右伸出所述发热片本体的右端;
氧化镁粉,所述氧化镁粉填充在所述安装管内;
左塞体和右塞体,所述左塞体与所述安装管的左端相连以封闭所述安装管的左端,所述右塞体与所述安装管的右端相连以封闭所述安装管的右端;
左保护套和右保护套,所述左保护套与所述左塞体相连,所述右保护套与所述右塞体相连;
左引出棒和右引出棒,所述左引出棒设在所述安装管的左端且所述左引出棒的左端向左穿出所述左塞体以容纳在所述左保护套内,所述右引出棒设在所述安装管的右端且所述右引出棒的右端向右穿出所述右塞体以容纳在所述右保护套内;
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设在所述安装管内且分别与所述左引出棒和所述右引出棒相连;
左接线端子和右接线端子,所述左接线端子设在所述左保护套内且与所述左引出棒相连,所述右接线端子设在所述右保护套内且与所述右引出棒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发热片、所述后发热片、所述左发热片和所述后发热片中的任一个均还包括:左热收缩管和右热收缩管,所述左热收缩管设在所述左保护套内以容纳所述左引出棒的伸出端和所述左接线端子,所述右热收缩管设在所述右保护套内以容纳所述右引出棒的伸出端和所述右接线端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发热片、所述后发热片、所述左发热片和所述后发热片中的任一个均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所述左接线端子或所述右接线端子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本体的外表面上具有散热凸楞。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本体为铝合金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为金属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塞体和所述右塞体均为硅胶塞。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保护套和所述右保护套均为硅胶保护套。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筒的截面构造成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
CN201510119329.4A 2015-03-18 2015-03-18 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Active CN104654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9329.4A CN104654430B (zh) 2015-03-18 2015-03-18 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9329.4A CN104654430B (zh) 2015-03-18 2015-03-18 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430A true CN104654430A (zh) 2015-05-27
CN104654430B CN104654430B (zh) 2018-03-09

Family

ID=53245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9329.4A Active CN104654430B (zh) 2015-03-18 2015-03-18 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44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5366A (zh) * 2017-01-24 2017-06-16 广西芮芽科技有限公司 取暖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98932Y (zh) * 2008-12-03 2009-08-26 杭州热威机电有限公司 带熔断器的单头电热管
CN201636967U (zh) * 2010-01-25 2010-11-17 上海正攀实业有限公司 远红外辐射对流采暖器
KR20110116269A (ko) * 2010-04-19 2011-10-26 주식회사 삼성알앤디 냉난방용 여과식 냉온수 발생장치
CN203274030U (zh) * 2013-05-09 2013-11-06 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取暖器
CN204100377U (zh) * 2014-07-24 2015-01-14 周守伦 一种新型多面取暖器
CN204534778U (zh) * 2015-03-18 2015-08-05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98932Y (zh) * 2008-12-03 2009-08-26 杭州热威机电有限公司 带熔断器的单头电热管
CN201636967U (zh) * 2010-01-25 2010-11-17 上海正攀实业有限公司 远红外辐射对流采暖器
KR20110116269A (ko) * 2010-04-19 2011-10-26 주식회사 삼성알앤디 냉난방용 여과식 냉온수 발생장치
CN203274030U (zh) * 2013-05-09 2013-11-06 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取暖器
CN204100377U (zh) * 2014-07-24 2015-01-14 周守伦 一种新型多面取暖器
CN204534778U (zh) * 2015-03-18 2015-08-05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5366A (zh) * 2017-01-24 2017-06-16 广西芮芽科技有限公司 取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430B (zh) 2018-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1332B (zh) 一种快速升温的外热式热加载装置
CN204534778U (zh) 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CN208029104U (zh) 一种加热装置
CN104654430A (zh) 用于电暖器的发热单元
CN207011008U (zh) 一种流体加热器以及应用该流体加热器的便携式流体袋
CN204534777U (zh) 电暖器
CN203757835U (zh) 外罩金属围片的电热油汀取暖器
CN201322359Y (zh) 电暖器
CN202841331U (zh) 一种监控摄像机除霜及加热器
CN201708949U (zh) 一种组合圆柱形ptc发热器
CN104654429A (zh) 电暖器
CN201652582U (zh) 嵌装金属翅片散热的电暖器
CN205156111U (zh) X型电加热高压铸铝取暖器
CN104902597A (zh) 高能效金属ptc快速电加热器
JP4570123B2 (ja) 電気暖房機
CN203454055U (zh) Led灯具散热结构
CN102378421A (zh) 一种暖手器用的柔性电发热装置
US7889979B2 (en) Radiant device
CN104305855B (zh) 双层电热保温多功能锅
CN205156357U (zh) 一种无漏电的足浴器加热装置
CN109140771A (zh) 一种踢脚线对流取暖器
CN205275718U (zh) 用于精炼炉的烤炉器
CN215268767U (zh) 异形石墨加热管、热风系统以及烹饪器具
CN203752522U (zh) 改进式管材衔接热熔器
KR20200000126U (ko) 적외선 가열기구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