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4009B - 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4009B
CN104654009B CN201410663489.0A CN201410663489A CN104654009B CN 104654009 B CN104654009 B CN 104654009B CN 201410663489 A CN201410663489 A CN 201410663489A CN 104654009 B CN104654009 B CN 104654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flow path
adapter
check valve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634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4009A (zh
Inventor
中村睦実
山岸正树
迫江美
平野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Energy Syste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Energy Syste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798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0878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Energy System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Energy Syste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54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4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4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在由于气体供给设备破损等而可能产生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单向阀易于成为闭状态,能够充分抑制气体泄漏。在气体供给管内包括:对气体流通进行开关的单向阀;对单向阀的阀部件从供给对象侧向供给源侧施力而使该单向阀成为开状态的施力部件。施力部件具有:在气体供给管的气体流路方向延伸且横截面积比该气体流路的横截面积小的弹性部;在弹性部的供给对象侧端部形成并在气体流路中的单向阀的供给对象侧被固定支持的支持部;以及在弹性部的供给源侧端部形成并与阀部件的供给对象侧弹性接触的弹性接触部。在气体供给管的侧壁上,在施力部件的支持部与弹性接触部之间的位置形成有侧壁厚度薄于其余壁部的薄壁部。

Description

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例如涉及将被容纳并储存在液化石油气罐等气体容器中的液化石油气等气体不会气体泄漏地向气体供给对象供给的适配器。
背景技术
关于液化石油气等气体,例如被容纳并储存在气体容器等气体供给源(例如液化石油气罐等,以下适当简记为供给源)中,在该供给源(气体取出口侧等)与气体供给对象(例如室内的煤气灶等气体消耗设备,以下适当简记为供给对象)之间设置各种气体供给设备(气体用配管、压力调整器等),在抑制气体泄漏的同时将该气体适当供给至供给对象来利用。
在气体供给设备中,有可能由于地震、雪块等掉落而施加意外的冲击,在该冲击大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损坏、气体泄漏。作为抑制这样的气体泄漏的方法,已知应用包括抑制气体泄漏的阀等的阀机构的方法。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可以例举如下构成的阀机构:其设在供给源与供给对象(压力调整器等)之间,包括:将从该阀机构的气体流路的供给源侧向供给对象侧的气体流通开关的单向阀(例如由球阀和阀座构成的单向阀);以及在气体流路方向延伸并将所述单向阀从供给对象侧向供给源侧挤压而使其成为开状态的挤压棒。
该阀机构中,在挤压棒的一端侧、中央部设有在确保气体流路的同时呈放射状突出并嵌入到该气体流路内的翅片,能够利用该翅片与气体流路内壁的摩擦等来固定挤压棒。另外,该挤压棒的另一端侧被构成为:以将单向阀从阀座分离的方式抵接于阀座,由此能够维持单向阀的开状态。在阀机构的单向阀与挤压棒之间破损的情况(例如流路在该流路方向断为2个的情况)下,所述挤压棒会摆动并成为从单向阀向供给对象侧远离的状态,由此,能够使该单向阀为闭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40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单纯利用挤压棒使单向阀为开状态的阀机构中,例如能够想到:即使阀机构破损,也由于挤压棒的翅片卡挂在流路内等,使得该挤压棒不从单向阀远离,单向阀难以成为闭状态,有可能不能抑制气体泄漏。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在由于气体供给设备破损等而可能产生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单向阀易于成为闭状态,能够抑制气体泄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发明,其具体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气体供给管,所述气体供给管具有筒状的侧壁所构成的直线状的气体流路,位于气体供给源与气体供给对象之间;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具有在所述气体流路中在该气体流路方向自由可动的阀部件、和位于该阀部件的气体供给对象侧的阀座,气体流路的气体流通利用所述阀部件的可动来进行开关;以及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与所述气体流路中的单向阀相比位于气体供给对象侧,对所述阀部件从气体供给对象侧向气体供给源侧施力并使该单向阀成为开状态,所述施力部件具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在所述气体流路方向延伸且横截面积比该气体流路的横截面积小;支持部,所述支持部在所述弹性部的气体供给对象侧的端部形成,且在所述气体流路中的单向阀的气体供给对象侧被支持;以及弹性接触部,所述弹性接触部在所述弹性部的气体供给源侧的端部形成,且与所述阀部件的气体供给对象侧弹性接触,在所述侧壁上,在所述施力部件的支持部与弹性接触部之间的位置形成有侧壁厚度薄于其余壁部的薄壁部。
另外,也可以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在所述气体流路中与施力部件相比位于气体供给对象侧,由于从气体供给对象侧向气体供给源侧的气体流通而成为闭状态。并且,也可以是所述薄壁部具有在气体供给管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切除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在由于气体供给设备破损等而可能产生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单向阀易于成为闭状态,能够抑制气体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10的概要说明图(纵向剖视图)。
图2是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10的侧视图。
图3是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10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10的应用例的概要说明图。
图5是说明图4的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10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通气性部件43的概要说明图。
图7是施力部件5的概要说明图((A)是侧视图,(B)是B-B线向视图,(C)是C-C线向视图)。
图8是示出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10破损的一个例子的概要说明图(纵向剖视图)。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例的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100的概要说明图(纵向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100的应用例的概要说明图。
图11是用于说明自动切换调整器90的动作例的概要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10、100的验证结果的概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体供给管
10、100…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
11d…薄壁部
12…气体流路
3…压力调整器
4…单向阀
40…止回阀
5…施力部件
51…弹性部
52…支持部
53…弹性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以下仅称作适配器)不同于单纯利用挤压棒使单向阀为开状态的阀机构,包括具有筒状的侧壁所构成的直线状的气体流路的气体供给管,利用气体流路的与单向阀相比设在供给对象侧的施力部件,将设在该气体流路中的单向阀的阀部件从供给对象侧向供给源侧施力,能够使单向阀为开状态。另外,在气体供给管的侧壁中,在施力部件的支持部与弹性接触部之间的位置具有侧壁厚度薄于其余壁部的薄壁部,对于适配器、与该适配器接近的各种气体供给设备(压力调整器、高压管等),例如在由于地震、雪块等掉落而施加意外的冲击的情况下,与侧壁的薄壁部的周边(例如与气体供给管的两端侧连接的各种气体供给设备)等相比,该薄壁部容易破损。
即,本实施方式的适配器在如上所述对于适配器、气体供给设备等施加意外的冲击而使薄壁部破损的情况下,施力部件从单向阀向供给对象侧远离,变得不能对阀部件施力,由此,单向阀成为闭状态而抑制气体泄漏。
此处,还能想到:例如与专利文献1这样的构造的阀机构相比,在该阀机构破损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挤压棒的翅片卡挂在流路内等,该挤压棒不会从单向阀远离。另外,还能够想到:在阀机构不完全破损的情况下,例如在阀机构的流路不断开且大致连续的状态下,在该阀机构上形成裂纹,可能产生气体泄漏,在此情况下,挤压棒由于在流路内倾斜的程度而几乎不会移动。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适配器,施力部件不具有如上所述的翅片而是比较简易的构造(与挤压棒相比是简易构造),在薄壁部破损的情况下,施力部件不会卡挂在气体流路上而是从单向阀向供给对象侧远离,由此,单向阀易于成为闭状态,能够抑制气体泄漏。另外,在如上所述不完全破损的情况下,由于施力部件弯曲而对于阀部件的作用力下降,因此如完全破损的情况那样单向阀易于成为闭状态,能够抑制气体泄漏。
本实施方式的适配器在如上所述具有由薄壁部的侧壁构成的气体流路中包括单向阀、施力部件即可,例如能够在气体供给设备领域等各种领域一般已知的技术中应用并适当变更,可以例举以下所示的具体例作为其一个例子。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适配器的构成例>
图1~图5所示的适配器10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应用于将气体容器(液化石油气罐等)2作为供给源的气体供给设备,例如如图4等所示,能应用于气体容器2与位于比该气体容器2低压的供给对象侧的气体供给设备(例如图4中为压力调整器3)之间。首先,概要地进行说明,适配器10主要包括:气体供给管1,其具有筒状的侧壁11所构成的直线状的气体流路12;单向阀4,其对从气体流路12的供给源(本实施例1中为气体容器2)侧向未图示的供给对象侧(例如图5中为气体流通口31侧)的气体流通进行开关;以及施力部件5,其在气体流路12中与单向阀4相比位于供给对象侧且在该气体流路12方向(即侧壁11的轴心方向)延伸。
这样构成的适配器10例如可以例举如下构造:设在从气体容器2的上部侧截止阀20突出形成的筒状连接部25的气体取出口21、与位于压力调整器(单级调整器等)3的供给源侧的筒状连接部30的气体流通口31之间,在该适配器10与气体取出口21及压力调整器3之间适当应用固定工具等进行连接固定,设置为抑制气体泄漏的构造(例如使用后述的入口螺纹件、套筒等的连接固定构造)。
此处,着眼于组装有压力调整器3这样的气体供给设备的以往的气体泄漏抑制装置,在该以往的气体泄漏抑制装置损坏的情况下要更换气体供给设备自身,会花费更换费用等成本。另外,有的情况下若没有经过气体供给设备的检定届满期间则不能更换。
另一方面,根据适配器10这样的适配器构造,即使损坏也只需更换正常的适配器10即可,其更换作业也比较容易,能够有助于各种成本降低,另外不需要考虑检定届满期间。
<气体供给管1的一个例子>
气体供给管1能够应用如下形态:例如能够将应用于气体供给设备用的各种配管(所谓的入口管等)的材料加工来形成,具有在气体取出口21与气体流通口31之间延伸的筒状的侧壁11,形成有将该侧壁11的内侧在该侧壁11的轴心方向贯通的直线状的气体流路12,将侧壁11的供给源侧端部11a侧与气体取出口21连接,将供给对象侧端部11b侧与气体流通口31连接,从而被构成为气体容器2内的气体经由气体流路12从气体取出口21侧向气体流通口31侧进行气体流通。在本实施例1的气体流路12中,是随着从供给源侧向供给对象侧接近而阶段性地变窄的形状,在每个各阶段形成台阶面(后述的台阶面12a、12b和阀座42)。
在侧壁11的中央部11c中,在后述施力部件5的支持部52与弹性接触部53之间的位置形成有侧壁厚度薄于其余壁部的薄壁部11d。该薄壁部11d例如能够在侧壁11的中央部11c的外周面上形成沿着该外周面的周向延伸的槽状的切除部11e来构成。该切除部11e的例如切除部11e内的内壁面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被形成为V形、U形、コ形等各种形状。另外,切除部11e如上所述只要是构成薄壁部11d且由于意外的大的冲击等而容易破损的形状即可,不限于例如沿着中央部11c的外周面的周向连续的形状,也可以是间断地延伸的形状。
侧壁11的供给源侧端部11a侧与气体取出口21能够使用能够安装在侧壁11的中央部11c的入口紧固螺纹件6来进行连接。在该入口紧固螺纹件6中,具有能够使侧壁11的中央部11c贯穿安装的形状的筒状部61,以能够以侧壁11和筒状部61的各中心轴线为旋转轴线与该侧壁11相对地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侧壁11的中央部11c。在入口紧固螺纹件6的供给源侧端部11a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部6a,例如如图5所示,构成为在将侧壁11的供给源侧端部11a侧嵌插在气体取出口21内的状态下,能够与在该气体取出口21内的内壁面22上形成的内螺纹部23拧合以侧壁11和筒状部61的各中心轴线为旋转轴线旋转而拧合)。另外,在入口紧固螺纹件6的供给对象侧端部11b侧,为了使得容易根据需要一边应用工具等一边旋转入口紧固螺纹件6,如图3等所示,也可以形成为多面构造的形状(例如六角螺母形状)。
在侧壁11的供给源侧端部11a侧形成有向该侧壁11的外周侧方向呈凸缘状突出且能嵌插在气体取出口21内侧的形状的扩径部13,利用该扩径部13,能够进行抑制,使得在如上所述入口紧固螺纹件6与气体取出口21内的内螺纹部23拧合的状态下,气体供给管1不会向压力调整器3侧脱出。另外,形成有以从扩径部13向侧壁11的供给源侧端部11a方向与该侧壁11的轴心侧接近的方式倾斜的锥面14,在使该侧壁11的供给源侧端部11a侧为尖端较细形状的情况下,该供给源侧端部11a侧容易嵌插在气体取出口21内。并且,通过使密封部件介在于侧壁11的供给源侧端部11a与气体取出口21内的内壁面22的卡合面(省略图示),从而能够提高筒状连接部25与侧壁11之间的密封性、紧贴性等。例如在锥面14成为卡合面的情况下,可以例举如图1等所示在锥面14上安装O形环等密封部件15。
侧壁11的供给对象侧端部11b侧与气体流通口31能够使用筒状的套筒7、入口紧固螺纹件8(例如与入口紧固螺纹件6同样的形状的部件)来进行连接。在套筒7中,形成有能从该套筒7的两端侧将侧壁11的供给对象侧端部11b侧和压力调整器3的筒状连接部30分别嵌插的形状的筒状部71。在筒状部71内的气体供给管1侧形成有内螺纹部7a,被构成为能够与在侧壁11的供给对象侧端部11b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外螺纹部11f拧合。
入口紧固螺纹件8能够应用与所述入口紧固螺纹件6同样形状的部件,例如具有能使压力调整器3的筒状连接部30的中央部3a贯穿安装的形状的筒状部81,能够与筒状连接部30相对旋转地安装在该筒状连接部30的中央部3a。在该入口紧固螺纹件8的气体流通口31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部8a,例如如图5所示被构成为在将筒状连接部30的气体流通口31侧嵌插在套筒7内的状态下,能够与在该套筒7的筒状部71内的压力调整器3侧形成的内螺纹部7b拧合(以筒状连接部30和筒状部71的各中心轴线为旋转轴线旋转而拧合)。另外,在入口紧固螺纹件8的压力调整器3侧,与入口紧固螺纹件6同样,也可以形成为如图3等所示的多面构造的形状(例如六角螺母形状)。
在筒状连接部30的气体流通口31侧,与所述侧壁11的供给源侧端部11a侧同样形成有扩径部32,利用该扩径部32,能够进行抑制,使得在如上所述入口紧固螺纹件8与筒状部71内的内螺纹部7b拧合的状态下,筒状连接部30不会向压力调整器3侧脱出。另外,筒状连接部30的气体流通口31侧也可以成为尖端较细形状地形成有锥面33而使得容易嵌插在筒状部71内,或者使密封部件介在于与筒状部71内的卡合面(例如如图5等所示在锥面33上安装O形环等密封部件34)而提高套筒7与筒状连接部30之间的密封性、紧贴性等。
此外,优选的是入口紧固螺纹件6、套筒7以不包覆侧壁11的薄壁部11d的方式应用,使得不会妨碍该薄壁部11d的破损容易度。
<单向阀4的一个例子>
单向阀4能够应用如下形态:在气体流路12中具有在该气体流路12方向自由可动的阀部件41、位于该阀部件41的供给对象侧的阀座42,被构成为能够利用阀部件41的可动,对从气体流路12的供给源侧向供给对象侧的气体流通进行开关。
阀部件41应用如下形态:例如是图1、图5所示的球状(或者塞子形状等),能够装填在气体流路12的供给源侧端部11a侧,在侧壁11的内壁面11g的供给源侧端部11a侧,以相对于由从比阀部件41靠供给对象侧的位置向该侧壁11的轴心侧突出的环状的台阶面构成的阀座42接近离开的方式可动,利用其可动来对单向阀4进行开关。通过在气体流路12中的阀部件41的供给源侧装填不妨碍气体流路12的气体流通的形状的通气性部件43,从而能够进行抑制,使得如上所述装填在气体流路12中的阀部件41不会被从气体流路12的供给源侧排出。
作为通气性部件43,应用如下部件:例如如图1、图6所示,具有穿设有多个通气孔43a的圆盘状部43b;和在该圆盘状部43b的径向突出形成的多个卡合部43c,在侧壁11的内壁面11g的供给源侧端部11a侧,能够设置在从比阀部件41靠供给源侧的位置向该侧壁11的轴心侧突出的环状的台阶面12a上(以卡合部43c与台阶面12a抵接的方式卡合而设置)。
<施力部件5的一个例子>
施力部件5能够应用如下形态:在气体流路12中位于单向阀4的供给对象侧,被构成为能够对阀部件41从供给对象侧向供给源侧施力而使该单向阀4成为开状态。例如如图1、图5、图7等所示,可以例举施力部件5具有:在气体流路12方向延伸且横截面积比该气体流路12的横截面积小的弹性部51;在所述弹性部51的供给对象侧端部形成并被固定支持在所述气体流路12中的单向阀4的供给对象侧的支持部52;以及在所述弹性部51的供给源侧端部形成并与所述阀部件41的供给对象侧弹性接触的弹性接触部53,施力部件5被从气体流路12的供给源侧装填并配置在预定位置。
在这样的施力部件5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使用长条线状且横截面积比气体流路12的横截面积小的金属材料,从而能够将所述弹性部51、支持部52、以及弹性接触部53以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作为具体例,在所述金属材料的中央部侧,以沿着气体流路12方向延伸的方式进行加工,能够形成直线状的弹性部51。根据这样的弹性部51,相对于气体流路12容易位于不妨碍气体流通的位置。另外,由于弹性部51相对于气体流路12方向呈直线状延伸,从而成为以保持支持部52与弹性接触部53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保持支撑姿势(以下记为支撑姿势)的倾向,阀部件41被经由弹性接触部53向供给源侧施力,单向阀4易于成为开状态。所述支撑姿势例如如图1等所示,通过沿着内壁面11g配置从而变得容易保持。
在所述金属材料的一端侧(供给对象侧),通过以气体流路12的轴心为中心轴线以预定的匝数进行卷起加工(例如以成为沿着气体流路12的横截面卷起的状态的方式进行加工),从而能够形成线圈状的支持部52。该支持部52例如在侧壁11的供给对象侧端部11b侧被固定支持在从比薄壁部11d靠供给对象侧的位置向该侧壁11的轴心侧突出的环状的台阶面12b上。利用这样的支持构造,支持部52沿着台阶面12b的环状方向呈线圈状延伸,相对于气体流路12容易位于不妨碍气体流通的位置(位于使气体在线圈轴心侧流通的位置)。另外,在支持部52中,在被卷起并形成为比台阶面12b的位置的内壁面11g大的直径的线圈状的情况下,通过使施力部件5相对于气体流路12内呈螺管状旋转而一边扭曲一边装填,从而相对于台阶面12b紧固嵌合,易于被更稳定地固定支持。
在所述金属材料的另一端侧(供给源侧),以与气体流路12的轴心垂直的直线为中心轴线以预定的匝数进行卷起加工(例如以成为沿着气体流路12的纵截面卷起的状态的方式进行加工),从而能够形成线圈状的弹性接触部53。该弹性接触部53由于被卷起为能够将阀座42的轴心侧贯通的大小的线圈状,以能够对阀部件41向供给源侧施力的方式形成即可,因此,通过适当设定线圈匝数等使其不过大,从而相对于气体流路12容易位于不妨碍气体流通的位置。另外,由于弹性接触部53一边弹性接触一边对阀部件41向供给源侧施力,因此能够减轻其施力所导致的对阀部件41的冲击。
根据以上所示的施力部件5,与例如上述的阀机构那样具有翅片的构造复杂的挤压棒相比,由于构造简单,因此容易制造,还能够有助于降低制品成本。另外,施力部件5所导致的施力能适当调整,在例如应用了如上所述的长条线状的金属材料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适当设定金属材料的种类、直径来进行调整。例如,在根据来自气体容器2的气流量来设定了施力部件5的施力的情况下,还能够在超过预定的气流量的情况下使单向阀4成为闭状态,还能够使单向阀4作为气体过流出抑制阀发挥功能。
<适配器10的破损的一个例子>
例如如图4等所示,在气体容器2与位于比该气体容器2低压的供给对象侧的气体供给设备(例如在图4中为压力调整器3)之间应用适配器10,并对于该适配器10、该适配器10周边的气体供给设备施加意外的冲击的情况下,该冲击所导致的应力容易集中在薄壁部11d。由此,在如上所述的冲击所导致的应力超过预定大小的情况下,在例如适配器10的薄壁部11d以外的部位损坏前,能够有意地使该适配器10在薄壁部11d破损。
若适配器10在薄壁部11d破损,则例如如图8所示,气体供给管1以薄壁部11d为分界分离为2个,施力部件5从单向阀4远离,由此单向阀4成为闭状态,因此,即使适配器10的供给源侧(气体容器2侧)处于比该适配器10的供给对象侧更高压的状态,也能够抑制来自气体容器2的气体的气体泄漏。
另外,例如即使在所述破损不完全而气体供给管1未充分分离的情况下,由于施力部件5的弹性部51容易弯曲,因此弹性部51的支撑姿势变形,抑制对阀部件41作用的施力。即,由于单向阀4易于成为闭状态,因此与图8所示的情况同样,能够抑制来自气体容器2的气体的气体泄漏。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适配器的构成例>
在图9~图11所示的适配器100(图10中为适配器100a、100b,以下适当简记为适配器100)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例,不仅能够应用于实施例1所示的仅将气体容器2作为供给源的气体供给设备,而且能应用于具有多个供给源的气体供给设备。下面,通过对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等,从而适当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适配器100具有与适配器10同样的构成,例如如图10所示,经由各种气体供给设备(自动切换调整器90、高压管9a、9b等)连结有在气体容器2、2a的气体供给设备中,分别应用在气体容器2、2a、与位于比该气体容器2、2a低压的供给对象侧的气体供给设备(例如在图10中分别为高压管9a、9b)之间。
首先,概要说明适配器100,如图9所示,主要包括:具有筒状的侧壁11所构成的直线状的气体流路12的气体供给管1;对从气体流路12的供给源侧(适配器100a的情况下为气体容器2侧、适配器100b的情况下为气体容器2a侧)向未图示的供给对象侧(例如在图10中分别经由高压管9a、9b向供给对象侧)的气体流通进行开关的单向阀4;以及在气体流路12中与单向阀4相比位于供给对象侧,并在该气体流路12方向(即侧壁11的轴心方向)延伸的施力部件5。
另外,在气体流路12的与施力部件5相比的供给对象侧的位置,包括止回阀40,该止回阀40由于气体从供给对象侧向供给源侧(适配器100a的情况下为气体容器2侧、适配器100b的情况下为气体容器2a侧)流通而成为闭状态。在该止回阀40中,只要是如上所述由于气体从供给对象侧向供给源侧流通而成为闭状态,就能够应用各种形态。作为其一个例子,可以例举如下形态:如图9所示,在气体流路12中,具有在该气体流路12方向自由可动的阀部件44、位于该阀部件44的供给源侧的阀座45,该形态构成为能够利用阀部件44的可动对从气体流路12的供给对象侧向供给源侧的气体流通进行开关。
在阀部件44和阀座45中,能够分别应用与单向阀4的阀部件41和阀座42同样的部件。例如在阀部件44的情况下,可以例举如下形态:是图9所示的球状(或者塞子形状等)且能够装填在气体流路12的供给对象侧端部11b侧,在侧壁11的内壁面11g的供给对象侧端部11b侧,相对于由从比阀部件44靠供给源侧的位置向该侧壁11的轴心侧突出的环状的台阶面构成的阀座45,以接近离开的方式可动,利用其可动对止回阀40进行开关。此外,图9的阀座42、45由锥状的台阶面形成。
在气体流路12的阀部件44的供给对象侧,设有进行抑制的止动器46,使得装填在气体流路12中的阀部件44不会被从气体流路12的供给对象侧排出。该止动器46只要是不妨碍气体流路12的气体流通且能够抑制阀部件44的排出的形状即可,例如可以例举应用与所述通气性部件43同样形状的部件、与施力部件5的支持部52同样形状的部件。
这样构成的适配器100例如如图10所示,分别设在气体容器2、2a的各上部侧截止阀20的气体取出口21、与高压管9a、9b的供给源侧的各一端部9aa、9ba之间。在高压管9a、9b的另一端部9ab、9bb,分别与自动切换调整器90的一次压力调整部90a侧连接。在自动切换调整器90的二次压力调整部90b与供给源侧之间,例如如图10所示,可以例举设有带有检查孔的螺纹气塞91a、排放部91b、供给管91c、气表91d、供给管91e等各种气体供给设备。
另外,在本实施例2的气体取出口21、适配器100、高压管9a和9b、自动切换调整器90、各种气体供给设备的各连接固定构造中,可以例举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适当应用固定工具等,从而抑制气体泄漏的构造。
<自动切换调整器90的一个例子>
在自动切换调整器90中,能够应用如下一般的形态:如上所述经由适配器100、高压管9a、9b等各种气体供给设备将多个供给源连结,能够不中断对于供给对象的气体供给地更换任意的各供给源。例如如图11所示,可以例举如下形态:在来自气体容器2、2a的气体所流入的一次压力调整部90a的各流路92a、92b、与二次压力调整部90b之间分别具有开关阀93a、93b,设在二次压力调整部90b中的弹性接触体95与开关阀93a、93b接近离开(图11中相对于阀棒94a、94b接近离开),从而开关阀93a、93b各个进行开关,如图中的白色箭头那样进行气体流通。
在图11的弹性接触体95中,与开关阀93a、93b对置的弹性接触部95a、95b被形成为阶梯状(图11中弹性接触部95a比弹性接触部95b突出地形成),并被经由弹性部95c弹性支持为:根据二次压力调整部90b的气压Pβ(相当于供给对象侧的气压)使开关阀93a、93b之间的距离变化,并且,该弹性体的姿势因切换杆90c而变化且弹性接触部95a、95b的位置自由交换。
作为自动切换调整器90的操作例,可以例举以下所示的一个例子。例如在图11(A)中,将气体容器2a作为辅助容器(预备容器)并将气体容器2作为使用侧容器,在一次压力调整部90a的各流路92a、92b的气压Pα、Pγ大致相同且分别比气压Pβ大的情况(例如分别在气体容器2、2a中大致均等地充分储存有气体的情况)下,在弹性接触体95的姿势中,是弹性接触部95a与开关阀93a弹性接触且弹性接触部95b从开关阀93b远离的姿势,是仅使该气体容器2的气体向供给对象侧气体流通的状态。
若从该状态消耗了气体容器2的气体而气压Pα下降且气压Pγ也下降,则如图11(B)所示,弹性接触体95与开关阀93a、93b接近(弹性接触部95b与开关阀93b弹性接触)而开关阀93b开始打开,来自气体容器2a的气体对于供给对象侧辅助地开始气体流通。
接下来,若利用切换杆90c的操作来改变弹性接触体95的姿势而交换弹性接触部95a、95b的位置,则如图11(C)所示,开关阀93a成为闭状态且开关阀93b成为开状态,仅气体容器2a的气体向供给对象侧进行气体流通。由此,能够不中断对于供给对象的气体供给地更换气体已被消耗的气体容器2(与储存有气体的气体容器2更换)。然后,在图11(D)中,气体容器2a成为使用侧容器,气体容器2作为辅助容器(预备容器)发挥功能。
此外,在错误地操作了切换杆90c的状态下,如上所述更换气体已被消耗的气体容器,例如在图10的气体供给设备中,在图11(B)所示的状态下对气体容器2进行更换作业(用图10的设备将气体容器2与适配器100a之间分离的作业),适配器100b的单向阀4不成为闭状态而作为气体过流出抑制阀也不发挥功能,在该情况下,即使气体容器2a的气体处于经由自动切换调整器90等能够向适配器100a侧进行气体流通的状态,如果适配器100a与高压管9a连接,那么由于止回阀40发挥功能,从而也能够抑制来自该气体容器2a的气体的气体泄漏。
<适配器100的破损的一个例子>
适配器100应用于具有多个气体供给源的气体供给设备,例如如图10等所示,应用于经由各种气体供给设备(自动切换调整器90、高压管9a、9b等)将气体容器2和2a连结的气体供给设备,在对于该适配器100、该适配器100周边的气体供给设备施加意外的冲击的情况下,与实施例1同样,该冲击所导致的应力容易集中在薄壁部11d。由此,在如上所述的冲击所导致的应力超过预定大小的情况下,在例如适配器100的薄壁部11d以外的部位损坏前,能够有意地使该适配器100在薄壁部11d破损。
例如若适配器100a、100b分别在薄壁部11d破损,则以薄壁部11d为分界,气体供给管1分离为2个(例如适配器100a如图10的虚线部所示分离),施力部件5从单向阀4远离,由此,单向阀4成为闭状态,因此,即使适配器100a、100b的供给源侧(气体容器2、2a侧)是比该适配器100a、100b的供给对象侧高压的状态,也能够抑制来自气体容器2、2a的气体的气体泄漏。即使在适配器100a、100b的破损不完全而气体供给管1未充分分离的情况下,由于施力部件5的弹性部51容易弯曲,因此弹性部51的支撑姿势变形,抑制对阀部件41作用的施力。即,由于单向阀4易于成为闭状态,因此与实施例1同样,能够抑制来自气体容器2、2a的气体的气体泄漏。
另外,适配器100的任意一个破损,例如适配器100b不破损且仅适配器100a如图10的虚线部所示破损并分离,适配器100b的单向阀4不成为闭状态而作为气体过流出抑制阀也不发挥功能,在该情况下,即使气体容器2a的气体处于能够经由自动切换调整器90等向适配器100a侧进行气体流通的状态(例如是图10和图11(B)所示的状态),由于适配器100a的止回阀40发挥功能,从而也能够抑制来自气体容器2a的气体经由自动切换调整器90的气体泄漏。
[本实施方式的适配器的验证]
<适配器10、100的破损所涉及的强度计算的一个例子>
此处,在图12所示的适配器10中,设想在套筒7侧(即压力调整器3侧)施加预定的断裂负荷P的情况,求出薄壁部11d的最大弯曲力矩M和断裂负荷P,从而验证薄壁部11d的强度。在该验证中,能够施加在与套筒7侧连接的压力调整器3上的耐静负荷的基准值设为50N·m以上,适配器10的薄壁部11d的设计目标强度设为60~110N·m。另外,薄壁部11d的内径d1、外径d2分别设为4.2mm、11.2mm,薄壁部11d与套筒7的供给对象侧端部之间的距离L设为33mm。
首先,薄壁部11d的截面积A、截面二次力矩I、截面系数σ能够分别如下所示求出。
·截面积A=π/4(d2^2-d1^2)=84.67mm
·截面二次力矩I=π/64(d2^4-d1^4)=757.13
·截面系数σ=π/32((d2^4-d1^4)/d2)=135.20mm3
而且,求出C3604拉伸强度Z的实际值、最大弯曲力矩M(即σ*Z)的实际值、杨氏模量,分别得到50kg/mm2、66N·m(6760kg·mm)、1×108这样的结果。若着眼于最大弯曲力矩M的实际值是66N·m,则可知适配器10的薄壁部11d在设计目标强度范围内。断裂负荷P(即M/L)的实际值是2009N(204.8kg)。此外,求出以JISH3100为基准的C3604拉伸强度Z、最大弯曲力矩M、断裂负荷P,分别是34.2kg/mm2、45N·m(4624kg·mm)、1374N(140.1kg)。
<在适配器10、100上连接有压力调整器3的情况下的一个例子>
接下来,设想在图4所示的适配器10上连接有压力调整器3的情况下施加预定的断裂负荷P1的情况,求出薄壁部11d的断裂强度和断裂负荷P1,从而验证薄壁部11d的强度。此外,压力调整器3的长度L1、该压力调整器3的从端部到薄壁部11d的距离L2分别设为130mm、185mm。另外,压力调整器3内的入口管的断裂强度(力矩)设为130N·m(实测值)。
其结果是,在负荷P1是357N(=66N·m/0.185)的情况下能够确认薄壁部11d破损并断裂。此时,可知施加在压力调整器3内的入口管上的力矩是46N·m(=357N*0.13m),在压力调整器3内的入口管上仅施加了该入口管自身的断裂强度的36%(46/130*100%)。即,能够理解到,在引起压力调整器3的入口管的断裂等前,适配器10的薄壁部11d先断裂。
<在适配器10、100上连接有张力式高压管的情况下的一个例子>
接下来,设想在图4所示的构造中连接张力式高压管(例如图10的高压管9a、9b)来代替压力调整器3,并施加预定的断裂负荷P2的情况,求出薄壁部11d的断裂强度和断裂负荷P2,从而验证薄壁部11d的强度。此外,张力式高压管的长度、该张力式高压管的从端部到薄壁部11d的距离分别与压力调整器3的情况同样,设为L1(=130mm)、L2(=185mm)。另外,张力式高压管的断裂强度(力矩)设为42N·m(实测值)。
其结果是,在负荷P2是611N(=66N·m/0.108)的情况下能够确认薄壁部11d破损并断裂。此时,可知施加在张力式高压管的接头部的力矩是15.3N·m(=611N*0.025m),在张力式高压管的接头部仅施加了该接头部自身的断裂强度的36%(15.3/42×100%)。即,能够理解到,在引起张力式高压管的接头部的断裂等前,适配器10的薄壁部11d先断裂。
对于适配器100的薄壁部11d的强度,也用与适配器10的情况同样的方法求出断裂负荷P、P1、P2来进行各验证(代替适配器10而应用了适配器100的各验证),能够确认得到了与该适配器10同样的验证结果。
根据以上所示的各验证结果,判明了:例如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适配器上连接压力调整器、张力式高压管等各种气体供给设备,并由于地震、雪块等掉落而在气体供给设备上施加意外的冲击的情况下,在强度计算上,在本实施方式的适配器中薄壁部先断裂(例如在单级调整器、高压管断裂强度的36%的力下,适配器先断裂)。
以上,仅对于在本发明中记载的具体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等是可以想到的,这样的变更等当然落入权利要求书中。例如,能够基于专利文献1等进行各种变更,只要取得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作用效果即可。
在施力部件5中,弹性部51、支持部52、弹性接触部53之中的至少任一个应用了熔点比应用于气体供给管1、气体供给设备的材料低的低熔点材料的情况下,例如若由于发生火灾等而使气体供给设备等暴露在高温气氛下,则施力部件5容易熔融,由于该熔融使单向阀4成为闭状态,因此能够有助于气体泄漏的抑制。

Claims (3)

1.一种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气体供给管,所述气体供给管具有筒状的侧壁所构成的直线状的气体流路,位于气体供给源与气体供给对象之间;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具有在所述气体流路中在该气体流路方向自由可动的阀部件、和位于该阀部件的气体供给对象侧的阀座,气体流路的气体流通利用所述阀部件的可动来进行开关;以及
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与所述气体流路中的单向阀相比位于气体供给对象侧,对所述阀部件从气体供给对象侧向气体供给源侧施力并使该单向阀成为开状态,
所述施力部件具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在所述气体流路方向延伸且横截面积比该气体流路的横截面积小;支持部,所述支持部在所述弹性部的气体供给对象侧的端部形成,且在所述气体流路中的单向阀的气体供给对象侧被支持;以及弹性接触部,所述弹性接触部在所述弹性部的气体供给源侧的端部形成,且与所述阀部件的气体供给对象侧弹性接触,
在所述侧壁上,在所述施力部件的支持部与弹性接触部之间的位置形成有侧壁厚度薄于其余壁部的薄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在所述气体流路中与施力部件相比位于气体供给对象侧,由于从气体供给对象侧向气体供给源侧的气体流通而成为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部具有在气体供给管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切除部。
CN201410663489.0A 2013-11-20 2014-11-19 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 Active CN1046540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9965 2013-11-20
JP2013-239965 2013-11-20
JP2014079811A JP6408781B2 (ja) 2013-11-20 2014-04-09 ガス漏洩抑制アダプタ
JP2014-079811 2014-04-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009A CN104654009A (zh) 2015-05-27
CN104654009B true CN104654009B (zh) 2016-08-17

Family

ID=53245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63489.0A Active CN104654009B (zh) 2013-11-20 2014-11-19 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40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113267A (zh) * 2019-09-05 2021-04-01 美商紐麥特科技公司 用於自儲存容器分配氣體之方法及設備
CN111853521A (zh) * 2020-06-18 2020-10-30 茅台学院 一种生产用节能型供气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8335A (zh) * 1999-11-10 2003-02-19 沃尔特托斯托股份公司 用于可燃气体分配器的筒连接系统
CN202493899U (zh) * 2011-10-18 2012-10-17 佛山市南海奇才燃气具有限公司 钢瓶阀的自闭式快速锁接头和自闭式快速插接头
CN202852106U (zh) * 2012-08-31 2013-04-03 重庆希克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剪切破坏式拉断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0208A (ja) * 2001-05-14 2002-11-27 Ito Koki Kk ガス外部放出防止弁
CN103168193A (zh) * 2010-07-26 2013-06-19 德克萨斯Lfp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加压容器的转接器组件和系统
JP2013029160A (ja) * 2011-07-28 2013-02-07 Jtekt Corp 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8335A (zh) * 1999-11-10 2003-02-19 沃尔特托斯托股份公司 用于可燃气体分配器的筒连接系统
CN202493899U (zh) * 2011-10-18 2012-10-17 佛山市南海奇才燃气具有限公司 钢瓶阀的自闭式快速锁接头和自闭式快速插接头
CN202852106U (zh) * 2012-08-31 2013-04-03 重庆希克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剪切破坏式拉断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4009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4009B (zh) 抑制气体泄漏适配器
AU2006341478B2 (en) Adaptor for handapplicator
WO2008155656A3 (en) Gas flow management equipment for high pressure storage tanks
CN106461160A (zh) 燃料气体填充系统以及燃料气体填充方法
CN105840847A (zh) 热补偿阀内件部件
WO2008061021A3 (en) Reduced profile multiple gas cylinder alternative
CN107567562A (zh) 用于增压环境的阀
CN109595350B (zh) 可更换阀塞尖端
CN112984157A (zh) 一种储气气瓶瓶阀及储氢系统
CN103620241B (zh) 下层部件的固定装置及具有该固定装置的流体控制装置
CN104997407B (zh) 聪明头、饮水机、水桶及饮水装置
US20140124066A1 (en) Flow valve
ITRM20120595A1 (it) Pressa perfezionata per lo smontaggio reversibile di ammortizzatori per autoveicoli
CN105431308A (zh) 用于轮胎充气系统的阀组件
JP2017090104A (ja) 燃料供給装置の燃料ガス漏れ診断装置
US2008023667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non-refillable valve unit
CN102266637A (zh) 用于麻醉机的气控阀
CN102671272A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氧气湿化装置及其流量计
CN101581373A (zh) 热力膨胀阀的气箱头以及热力膨胀阀
CN110671845B (zh) 分液器、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7659534U (zh) 一种车辆油底壳电泳生产用夹具
CN209340531U (zh) 一种蝶阀一体结构
US20070023725A1 (en) Retention valve which controls the emptying of cylinders with liquid petroleum gas
CN108380696A (zh) 整形检测装置
US20070080504A1 (en) Compressed gas cylinder se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