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5050A -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5050A
CN104645050A CN201510107487.8A CN201510107487A CN104645050A CN 104645050 A CN104645050 A CN 104645050A CN 201510107487 A CN201510107487 A CN 201510107487A CN 104645050 A CN104645050 A CN 104645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edicament
duodenal ulcer
treat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74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074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5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5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5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取下述质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獾油150-190份;丝瓜络20-40份;大百解薯30-40份;猴头菌20-35份;瓦楞子15-30份;三七45-60份;白及65-80份;硬脂酸3-7份;聚山梨酯-80 0.4-0.6份;苯甲酸钠0.2-0.3份;尼泊金丁酯0.1-0.2份;香草香精0.1-0.2份;薄荷油香精0.2-0.4份。具有活血行气、疏肝健脾、祛瘀化湿、宣通阳气、温通补中的功效,可以调节胃酸分泌,培养有益菌群,从而促进十二指肠溃疡面愈合,保护溃疡面。

Description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十二指肠黏膜层和肌层的缺损。十二指肠任何部位都可发生溃疡,但十二指肠溃疡多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以前壁居多,其次为后壁、下壁、上壁,这与十二指肠球部连接胃窦,而溃疡的发生与胃酸过高有关。十二指肠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类型,好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两季。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吸烟、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工作及外界压力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此外,研究表明十二指肠溃疡与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生活及饮食不规律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典型的溃疡底部活动期常分为四层:第一层急性炎性渗出物,由坏死的细胞、组织碎片和纤维蛋白样物质组成;第二层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非特异性细胞浸润所组成;第三层为肉芽组织层,含有增生的毛细血管、炎症细胞和结缔组织的各种成分;第四层为纤维样或瘢痕组织层,可扩张到肌层,甚至达浆膜层。由于内镜下活检取材只能达黏膜层或黏膜下层,通常不能观察到典型的溃疡的四层结构,其病理组织上主要表现为黏膜层炎症细胞侵润,固有膜内有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或肉芽肿形成。
十二指肠溃疡的早期症状:①上腹部疼痛,位于剑突(心窝)下或上腹部中线周围,呈烧灼性、啮咬性或饥饿性钝痛、胀痛或隐痛,但有时也仅局限于胸腔下部。②疼痛发生后会持续半小时到三小时,一阵阵的疼痛时发时消,经过历时数周的间歇性疼痛后,会出现一段短暂的无痛期。这种疼痛与饮食有关,常因饥饿、服苭、酸性食物或饮料而诱发,疼痛可以因进食、饮水、服用碱性食物而缓解。③其他可能症状:烧心、吐酸水、嗳气、食欲丧失、体重减轻、贫血、偶尔呕吐,呕吐后就会使疼痛缓和下来,黑色或柏油样大便。
现有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方法比较多,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CN 102284008 A(申请号201110209301.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颗粒,由下列中药组成,且各组分重量配比为:白接骨190-210份、紫珠草140-160份、马勃90-110份、仙鹤草140-160份、小蓟140-160份、白芨110-130份。公开号CN 103301416 A(申请号201210066166.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酒,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大枣200-300;山药200-300;枸杞子200-300;山楂100-200;砂仁100-200;麦芽100-200;干姜30-50;鸡内金30-50;炒陈皮80-100;白酒2000-3000;制备时,将大枣、山药、枸杞子、山楂、砂仁、干姜、麦芽、鸡内金、炒陈皮,烘干捣碎,放入砂锅中加入白酒加热至70℃,热浸30分钟,过滤去渣即得。公开号CN 104189702 A(申请号201410367388.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内服中药丸,其原料药材分别是:柴胡9份、香附6份、川芎9份、砂仁5份、党参9份、黄芪10份、蒲黄9份、五灵脂12份、延胡索10份。
包括上述专利文献在内的现有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目前西医常采取抗溃疡与抗幽门螺杆菌药同用,或在溃疡愈合后采用小剂量H2受体拮抗剂维持治疗来降低复发率,但长期服用难免副作用,而且效果不甚理想。中医有许多配方,但很少有疗效高、疗程短、治愈彻底、价廉、使用方便的中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该药剂具有活血行气、疏肝健脾、祛瘀化湿、宣通阳气、温通补中的功效,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使十二指肠重新形成一层粘膜保护剂,增强胃肠动力,从而促进十二指肠溃疡面愈合,保护溃疡面。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獾油150-190份;丝瓜络20-40份;大百解薯30-40份;猴头菌20-35份;瓦楞子15-30份;三七45-60份;白及65-80份;硬脂酸3-7份;聚山梨酯-80 0.4-0.6份;苯甲酸钠0.2-0.3份;尼泊金丁酯0.1-0.2份;香草香精0.1-0.2份;薄荷油香精0.2-0.4份。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獾油160-180份;丝瓜络25-35份;大百解薯33-37份;猴头菌25-30份;瓦楞子20-25份;三七50-55份;白及70-75份;硬脂酸4-6份;聚山梨酯-80 0.45-0.55份;苯甲酸钠0.23-0.27份;尼泊金丁酯0.13-0.17份;香草香精0.13-0.17份;薄荷油香精0.25-0.35份。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更加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獾油170份;丝瓜络30份;大百解薯35份;猴头菌27份;瓦楞子23份;三七53份;白及73份;硬脂酸5份;聚山梨酯-80 0.5份;苯甲酸钠0.25份;尼泊金丁酯0.15份;香草香精0.15份;薄荷油香精0.3份。
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獾油置锅内加热熬炼(除去部分特异臭味),加入硬脂酸,顺时针搅拌2-3分钟,熔化后,加入尼泊金丁酯,离火冷却至40℃;
(2)将瓦楞子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内,武火煅至红透,取出,立即倒入水中浸淬,搅拌,倾取上层水中混悬液,残渣继续煅淬2-3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倾取上层清液,干燥,粉碎,过100-140目筛;
(3)将大百解薯、猴头菌、三七和白及切片,置于炒锅内,中火炒20-30分钟,加入丝瓜络,继续炒10-15分钟,晾凉,共研成细粉,过100-140目筛;
(4)将步骤(2)-(3)所得物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0-40分钟(水没过药粉2-3cm),用三层纱布过滤,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加入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冷却至40℃;
(5)将步骤(4)所得液体倒入乳化缸中,加入聚山梨酯-80,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向乳化缸的中心(螺旋桨搅拌处)倒入步骤(1)所得物,搅拌至液体颜色变白、变稠且细腻,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再高速搅拌10-15分钟;
(6)将步骤(5)所得物先在50-70MPa 压力下高压均化,再在5-20MPa压力下低压均化,冷却,分装在洗净的乳剂瓶中,每瓶200g,加盖,加蜡密封。
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2)优选过110-130目筛,更加优选过120目筛。
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3)优选中火炒23-27分钟,更加优选中火炒25分钟。
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4)优选加水煎煮33-37分钟,更加优选加水煎煮35分钟。
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5)优选再高速搅拌11-14分钟,更加优选再高速搅拌13分钟。
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6)优选在55-65MPa 压力下高压均化,更加优选在60MPa 压力下高压均化。
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6)优选再在10-15MPa压力下低压均化,更加优选再在13MPa压力下低压均化。
使用方法:服用前摇匀,将药瓶倒置,药液即可滴出,每次服用2-4ml,每日服用2-3次,5天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
1.本发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具有活血行气、疏肝健脾、祛瘀化湿、宣通阳气、温通补中的功效,能够使十二指肠重新形成一层粘膜保护剂,从而促进十二指肠溃疡面愈合,保护溃疡面。
2. 本发明药剂可以调节胃酸分泌,培养有益菌群,杜绝幽门螺杆菌等有害菌群的反复,快速治愈十二指肠溃疡,杜绝十二指肠溃疡反复发作。
3.本发明药剂所选材料大多数为传统中药材,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4.本发明药材药源易得,价廉高效,不会给患者带来大的经济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60g):獾油150份;丝瓜络20份;大百解薯30份;猴头菌20份;瓦楞子15份;三七45份;白及65份;硬脂酸3份;聚山梨酯-80 0.4份;苯甲酸钠0.2份;尼泊金丁酯0.1份;香草香精0.1份;薄荷油香精0.2份。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獾油置锅内加热熬炼(除去部分特异臭味),加入硬脂酸,顺时针搅拌2分钟,熔化后,加入尼泊金丁酯,离火冷却至40℃;
(2)将瓦楞子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内,武火煅至红透,取出,立即倒入水中浸淬,搅拌,倾取上层水中混悬液,残渣继续煅淬2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倾取上层清液,干燥,粉碎,过100目筛;
(3)将大百解薯、猴头菌、三七和白及切片,置于炒锅内,中火炒20分钟,加入丝瓜络,继续炒10分钟,晾凉,共研成细粉,过100目筛;
(4)将步骤(2)-(3)所得物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0分钟(水没过药粉2cm),用三层纱布过滤,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加入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冷却至40℃;
(5)将步骤(4)所得液体倒入乳化缸中,加入聚山梨酯-80,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向乳化缸的中心(螺旋桨搅拌处)倒入步骤(1)所得物,搅拌至液体颜色变白、变稠且细腻,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再高速搅拌10分钟;
(6)将步骤(5)所得物先在50MPa 压力下高压均化,再在5MPa压力下低压均化,冷却,分装在洗净的乳剂瓶中,每瓶200g,加盖,加蜡密封。
使用方法:服用前摇匀,将药瓶倒置,药液即可滴出,每次服用2-4ml,每日服用2-3次,5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2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30g):獾油190份;丝瓜络40份;大百解薯40份;猴头菌35份;瓦楞子30份;三七60份;白及80份;硬脂酸7份;聚山梨酯-80 0.6份;苯甲酸钠0.3份;尼泊金丁酯0.2份;香草香精0.2份;薄荷油香精0.4份。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獾油置锅内加热熬炼(除去部分特异臭味),加入硬脂酸,顺时针搅拌3分钟,熔化后,加入尼泊金丁酯,离火冷却至40℃;
(2)将瓦楞子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内,武火煅至红透,取出,立即倒入水中浸淬,搅拌,倾取上层水中混悬液,残渣继续煅淬3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倾取上层清液,干燥,粉碎,过140目筛;
(3)将大百解薯、猴头菌、三七和白及切片,置于炒锅内,中火炒30分钟,加入丝瓜络,继续炒15分钟,晾凉,共研成细粉,过140目筛;
(4)将步骤(2)-(3)所得物混合均匀,加水煎煮40分钟(水没过药粉3cm),用三层纱布过滤,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加入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冷却至40℃;
(5)将步骤(4)所得液体倒入乳化缸中,加入聚山梨酯-80,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向乳化缸的中心(螺旋桨搅拌处)倒入步骤(1)所得物,搅拌至液体颜色变白、变稠且细腻,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再高速搅拌15分钟;
(6)将步骤(5)所得物先在70MPa 压力下高压均化,再在20MPa压力下低压均化,冷却,分装在洗净的乳剂瓶中,每瓶200g,加盖,加蜡密封。
使用方法:服用前摇匀,将药瓶倒置,药液即可滴出,每次服用2-4ml,每日服用2-3次,5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一江XX,男,43岁,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人。大约2年前因工作过度劳累,加之饮食不节,又喜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导致胃脘疼痛,身体逐渐消瘦。多次去医院诊治,期间多次服用依托比例、奥美拉唑、和胃整肠丸等多种药物治疗,但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始终未能治愈。半个月前食用一次烧烤而致胃痛加重,经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溃疡,HP(+)。当时胃脘刺痛,腹胀,纳差,嗳气,身倦乏力,大便溏薄。
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实施例2)1个疗程后,腹胀、嗳气症状大减,身体较前有力,食欲较前增强。继服本发明2个疗程后,诸症消失,精神、体力、饮食、大便均正常,面色趋于红润,体重较前增加,无特殊不适。经复查:溃疡愈合,HP(-),病获痊愈,一年后随访,未感特殊不适。
实施例3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40g):獾油160份;丝瓜络25份;大百解薯33份;猴头菌25份;瓦楞子20份;三七50份;白及70份;硬脂酸4份;聚山梨酯-80 0.45份;苯甲酸钠0.23份;尼泊金丁酯0.13份;香草香精0.13份;薄荷油香精0.25份。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獾油置锅内加热熬炼(除去部分特异臭味),加入硬脂酸,顺时针搅拌2分钟,熔化后,加入尼泊金丁酯,离火冷却至40℃;
(2)将瓦楞子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内,武火煅至红透,取出,立即倒入水中浸淬,搅拌,倾取上层水中混悬液,残渣继续煅淬2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倾取上层清液,干燥,粉碎,过110目筛;
(3)将大百解薯、猴头菌、三七和白及切片,置于炒锅内,中火炒23分钟,加入丝瓜络,继续炒11分钟,晾凉,共研成细粉,过110目筛;
(4)将步骤(2)-(3)所得物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3分钟(水没过药粉2cm),用三层纱布过滤,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加入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冷却至40℃;
(5)将步骤(4)所得液体倒入乳化缸中,加入聚山梨酯-80,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向乳化缸的中心(螺旋桨搅拌处)倒入步骤(1)所得物,搅拌至液体颜色变白、变稠且细腻,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再高速搅拌11分钟;
(6)将步骤(5)所得物先在55MPa 压力下高压均化,再在10MPa压力下低压均化,冷却,分装在洗净的乳剂瓶中,每瓶200g,加盖,加蜡密封。
使用方法:服用前摇匀,将药瓶倒置,药液即可滴出,每次服用2-4ml,每日服用2-3次,5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4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35g):獾油180份;丝瓜络35份;大百解薯37份;猴头菌30份;瓦楞子25份;三七55份;白及75份;硬脂酸6份;聚山梨酯-80 0.55份;苯甲酸钠0.27份;尼泊金丁酯0.17份;香草香精0.17份;薄荷油香精0.35份。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獾油置锅内加热熬炼(除去部分特异臭味),加入硬脂酸,顺时针搅拌3分钟,熔化后,加入尼泊金丁酯,离火冷却至40℃;
(2)将瓦楞子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内,武火煅至红透,取出,立即倒入水中浸淬,搅拌,倾取上层水中混悬液,残渣继续煅淬3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倾取上层清液,干燥,粉碎,过130目筛;
(3)将大百解薯、猴头菌、三七和白及切片,置于炒锅内,中火炒27分钟,加入丝瓜络,继续炒14分钟,晾凉,共研成细粉,过130目筛;
(4)将步骤(2)-(3)所得物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7分钟(水没过药粉3cm),用三层纱布过滤,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加入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冷却至40℃;
(5)将步骤(4)所得液体倒入乳化缸中,加入聚山梨酯-80,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向乳化缸的中心(螺旋桨搅拌处)倒入步骤(1)所得物,搅拌至液体颜色变白、变稠且细腻,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再高速搅拌14分钟;
(6)将步骤(5)所得物先在65MPa 压力下高压均化,再在15MPa压力下低压均化,冷却,分装在洗净的乳剂瓶中,每瓶200g,加盖,加蜡密封。
使用方法:服用前摇匀,将药瓶倒置,药液即可滴出,每次服用2-4ml,每日服用2-3次,5天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二熊XX,女,49岁,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人。胃脘隐痛已经半年多,腹胀,纳差,嗳气,身倦乏力。既往总是断断续续服用治疗胃痛的药,多是服用药物三五天后,不适症状便得到缓解,但停药不久后就又会出现不适,时好时坏。近来疼痛频繁,且于饥饿时疼痛更加明显,进餐后可缓解,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感,时有恶心呕吐。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十二指肠溃疡。
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实施例4)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胃脘疼痛、反酸减轻,上腹饱胀、恶心呕吐消失,继续服用1个疗程,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溃疡完全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实施例5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取下述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0g):獾油170份;丝瓜络30份;大百解薯35份;猴头菌27份;瓦楞子23份;三七53份;白及73份;硬脂酸5份;聚山梨酯-80 0.5份;苯甲酸钠0.25份;尼泊金丁酯0.15份;香草香精0.15份;薄荷油香精0.3份。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獾油置锅内加热熬炼(除去部分特异臭味),加入硬脂酸,顺时针搅拌2-3分钟,熔化后,加入尼泊金丁酯,离火冷却至40℃;
(2)将瓦楞子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内,武火煅至红透,取出,立即倒入水中浸淬,搅拌,倾取上层水中混悬液,残渣继续煅淬3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倾取上层清液,干燥,粉碎,过120目筛;
(3)将大百解薯、猴头菌、三七和白及切片,置于炒锅内,中火炒25分钟,加入丝瓜络,继续炒13分钟,晾凉,共研成细粉,过120目筛;
(4)将步骤(2)-(3)所得物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5分钟(水没过药粉3cm),用三层纱布过滤,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加入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冷却至40℃;
(5)将步骤(4)所得液体倒入乳化缸中,加入聚山梨酯-80,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向乳化缸的中心(螺旋桨搅拌处)倒入步骤(1)所得物,搅拌至液体颜色变白、变稠且细腻,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再高速搅拌13分钟;
(6)将步骤(5)所得物先在60MPa 压力下高压均化,再在13MPa压力下低压均化,冷却,分装在洗净的乳剂瓶中,每瓶200g,加盖,加蜡密封。
使用方法:服用前摇匀,将药瓶倒置,药液即可滴出,每次服用2-4ml,每日服用2-3次,5天一个疗程。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獾油:味甘、酸,性平。归脾、大肠经。为鼬科动物狗獾的脂肪经加工而成,为淡黄色半透明粘稠状的液体油膏。具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润肤生肌,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中气不足,子宫脱垂,贫血,胃溃疡,半身不遂,关节疼痛,皮肤皲裂,痔疮,疳疮,痊癣,白秃,烧烫伤,冻疮,皮肤肿痛,咳血。
丝瓜络:味甘,性平。归肺、胃、肝经。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具有通络,活血,祛风的功效。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大百解薯:味苦,性寒。归心、胃、大肠经。为马兜铃科植物广西马兜铃的块根。含尿囊素,马兜铃酸A,β-谷甾醇,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甲酯和 6-甲氧基马兜铃酸A甲酯,木兰花碱。别名:金银袋、大总管、萝卜防己、大青木香。具有理气止痛、清热解毒、止血的功效。用于痉挛性胃痛、腹痛、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痢疾、跌打损伤、疮痈肿毒、外伤出血、蛇咬伤、骨结核。
猴头菌: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为多孔菌目齿菌科猴菇菌,主要成分为多糖、氨基酸等,是复方胃宁片等制剂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具有抗溃疡和抗炎、抗肿瘤、保肝护肝、增加免疫力,抗衰老、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加速机体血液循环、降低血糖和血脂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食管癌,胃癌,肠癌,阳痿,消化道肿瘤。
瓦楞子:味咸,性平。归肺、胃、肝经。为蚶科动物毛蚶、泥蚶或魁蚶的贝壳。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的功效。用于顽痰积结,黏稠难咯,瘿瘤,瘰疬,癥瘕痞块,胃痛泛酸。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为五加科植物三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白及: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咯血、溃疡病出血。
硬脂酸:为白色或类白色有滑腻感的粉末或结晶性硬块,其剖面有微带光泽的细针状结晶;有类似油脂的微臭,无味。系从动、植物油脂中得到的固体脂肪酸,主要成分为硬脂酸(C18H36O2)与棕榈酸(C16H32O2)。常用于药用辅料,赋形剂。广泛用于制化妆品、塑料耐寒增塑剂、脱模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橡胶硫化促进剂、防水剂、抛光剂、金属皂、金属矿物浮选剂、软化剂、医药品及其他有机化学品。还可用作油溶性颜料的溶剂、蜡笔调滑剂、蜡纸打光剂、硬脂酸甘油脂的乳化剂等。
聚山梨酯-80: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乳化剂,由山梨聚糖和油酸通过乙氧基化制得,常在食品中用作乳化剂。是一种琥珀色油状液体,易溶于水,其亲水基团为聚氧乙烯基团。常用作湿润剂、乳化剂、润滑剂、扩散剂等,也可用作绵纶和粘胶帘子张油剂的组分。在食品工业中可以防止飞溅、减缓老化、改善口感,常被用作乳化剂。对于非肠道给药的药剂而言,可作为一种赋形剂,也可在一些药物的生产过程中用作乳化剂。
苯甲酸钠:为白色颗粒、粉末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臭气,味微甜带咸。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常用于药用辅料,防腐剂。用作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医药工业的杀菌剂、染料工业的媒染剂、塑料工业的增塑剂,也用作香料等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尼泊金丁酯:又名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有特殊气味。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应用频率最高的一系列防腐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易配伍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日化、医药、食品、饲料及各种工业防腐方面,也是有机合成中间体。
香草香精:购自雅琪实业(上海)有限公司,一种从香草提炼的食用香精,含有香兰素或者乙基香兰素,芳香性挥发油。从香料植物提取的香精油与干燥香料物质,是食品、化妆品、香皂、医药工业的重要添香剂。
薄荷油香精:购自雅琪实业(上海)有限公司,淡黄绿色油状透明液体。溶于油脂,不溶于水。呈薄荷香辣味。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除GB2760-2011中表B食品附录B.1.2规定不得添加食品用香精外),适用于饮料、糖果、牙线、可用于各类食品。
试验例:为了验证本发明所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实施例5)的疗效,于2010年5月-2012年7月做了对比试验:
一般性资料:在多家医院筛选2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其中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年龄43.8岁;19-30岁37人,31-40岁65人,41-50岁94人,51-62岁64人。试验之前2周,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其中实验组160人,对照组100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出血,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腹痛等症状。②球部变形CT表现:正常三角形消失,球部肠腔狭窄,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明显的变形可致球部呈细线状狭窄。其黏膜面多不规则,可呈锯齿状,而浆膜面相对光滑。③胃酸测定:在基础情况,平均分泌为4mmol/h(正常人为2mmol/h)。④血清胃泌素测定:空腹血清胃泌素>1000pg/ml(正常人的空腹血清胃泌素<100pg/ml)。⑤X线钡透:龛影;电子胃镜检查: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服用前摇匀,每次服用2-4ml,每日服用2-3次,5天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其它药品(洛赛克、兰索拉唑片等),其中,洛赛克:正常剂量为本品20毫克,1日1次(必须整片吞服,至少用半杯液体送服,药片不可咀嚼或压碎);兰索拉唑片:每日清晨口服1次,一次15-30mg。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空腹血清胃泌素<100pg/ml,胃酸分泌2mmol/h,2次X线钡透龛影和间接征象均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清胃泌素降低,但未达到正常水平,胃酸量减少,但未达到正常水平,X 线钡透龛影缩小和间接征象不明显;无效: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空腹血清胃泌素、胃酸和钡透无明显改善。
服药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6个月。采用其他治疗方式的对照组和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实验组的疗效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效果: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治愈率高达73.75%,显效率为23.75%,有效率高达97.5%。而服用其它药物的治愈率只达到了44%,有效率仅为83%,无效率却达到了17%。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药物的疗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其特征是,取下述质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獾油150-190份;丝瓜络20-40份;大百解薯30-40份;猴头菌20-35份;瓦楞子15-30份;三七45-60份;白及65-80份;硬脂酸3-7份;聚山梨酯-80 0.4-0.6份;苯甲酸钠0.2-0.3份;尼泊金丁酯0.1-0.2份;香草香精0.1-0.2份;薄荷油香精0.2-0.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其特征是,取下述质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獾油160-180份;丝瓜络25-35份;大百解薯33-37份;猴头菌25-30份;瓦楞子20-25份;三七50-55份;白及70-75份;硬脂酸4-6份;聚山梨酯-80 0.45-0.55份;苯甲酸钠0.23-0.27份;尼泊金丁酯0.13-0.17份;香草香精0.13-0.17份;薄荷油香精0.25-0.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其特征是,取下述质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獾油170份;丝瓜络30份;大百解薯35份;猴头菌27份;瓦楞子23份;三七53份;白及73份;硬脂酸5份;聚山梨酯-80 0.5份;苯甲酸钠0.25份;尼泊金丁酯0.15份;香草香精0.15份;薄荷油香精0.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将獾油置锅内加热熬炼(除去部分特异臭味),加入硬脂酸,顺时针搅拌2-3分钟,熔化后,加入尼泊金丁酯,离火冷却至40℃;
(2)将瓦楞子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内,武火煅至红透,取出,立即倒入水中浸淬,搅拌,倾取上层水中混悬液,残渣继续煅淬2-3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倾取上层清液,干燥,粉碎,过100-140目筛;
(3)将大百解薯、猴头菌、三七和白及切片,置于炒锅内,中火炒20-30分钟,加入丝瓜络,继续炒10-15分钟,晾凉,共研成细粉,过100-140目筛;
(4)将步骤(2)-(3)所得物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0-40分钟(水没过药粉2-3cm),用三层纱布过滤,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加入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冷却至40℃;
(5)将步骤(4)所得液体倒入乳化缸中,加入聚山梨酯-80,在高速电动螺旋桨搅拌下缓缓向乳化缸的中心(螺旋桨搅拌处)倒入步骤(1)所得物,搅拌至液体颜色变白、变稠且细腻,加入香草香精和薄荷油香精,再高速搅拌10-15分钟;
(6)将步骤(5)所得物先在50-70MPa 压力下高压均化,再在5-20MPa压力下低压均化,冷却,分装在洗净的乳剂瓶中,每瓶200g,加盖,加蜡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优选过110-130目筛,更加优选过120目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优选中火炒23-27分钟,更加优选中火炒2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优选加水煎煮33-37分钟,更加优选加水煎煮3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优选再高速搅拌11-14分钟,更加优选再高速搅拌13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6)优选在55-65MPa 压力下高压均化,更加优选在60MPa 压力下高压均化。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6)优选再在10-15MPa压力下低压均化,更加优选再在13MPa压力下低压均化。
CN201510107487.8A 2015-03-12 2015-03-12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645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7487.8A CN104645050A (zh) 2015-03-12 2015-03-12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7487.8A CN104645050A (zh) 2015-03-12 2015-03-12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5050A true CN104645050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37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7487.8A Pending CN104645050A (zh) 2015-03-12 2015-03-12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505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6719A (zh) * 2005-11-08 2006-09-27 许景连 一种治疗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CN101152445A (zh) * 2006-09-26 2008-04-02 韦英杰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CN101181521A (zh) * 2007-11-23 2008-05-21 陈会甫 治疗胃病的药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6719A (zh) * 2005-11-08 2006-09-27 许景连 一种治疗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CN101152445A (zh) * 2006-09-26 2008-04-02 韦英杰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
CN101181521A (zh) * 2007-11-23 2008-05-21 陈会甫 治疗胃病的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兰薰: "治疗溃疡病中药的研究动态", 《陕西中医》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药剂科: "《中药制剂技术》", 31 July 1982,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1317B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0731160B1 (ko) 골절 회복을 촉진하는 생약재 조성물
CN103416536B (zh) 一种富硒润肠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5232911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
CN105076617A (zh) 一种苦荞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495B (zh) 一种培元固本治疗食管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306554A (zh)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食品、保健品或药物组合物
CN114748603B (zh) 一种防治新冠病毒肺炎变异或复阳的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N102824445A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3638475B (zh) 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0862B (zh) 一种消化科护理病人用健胃茶
CN104605372A (zh) 一种基于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药膳及制备方法
CN104623417A (zh) 提高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营养药膳及制法
CN111803573B (zh) 一种治疗甲状腺肿大的中药复方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3293A (zh) 治疗口腔溃疡的瑶医外用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7126B (zh)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散剂
CN103877203B (zh) 一种治疗心肌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KR20110025454A (ko) 감기에 좋은 기능성 식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4645050A (zh)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11084878A (zh) 一种用于肺及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物医药、医用全营养食品及制备方法
CN104435744A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稠膏及制法
CN109289017A (zh) 用于清理血管和血液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690809B (zh) 一种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中药组合物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644B (zh) 用于治疗痰瘀型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4024A (zh) 一种治疗湿热困脾型胃脘痛的夏连合剂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32000 Mount Lu, Jiujiang, Jiangxi, Mount Lu Avenue, No. 74, Mount Lu court, building 3-201, No. 4

Applicant after: Liu Liang

Address before: Spring, No. 21 building,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Huaiyin District of Ji'nan city road six weft

Applicant before: Liu Li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