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5027B - 一种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5027B
CN104645027B CN201510013571.3A CN201510013571A CN104645027B CN 104645027 B CN104645027 B CN 104645027B CN 201510013571 A CN201510013571 A CN 201510013571A CN 104645027 B CN104645027 B CN 104645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aste
filtrate
gained
thick p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35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5027A (zh
Inventor
余焓
杭智军
于娜
韩生
许�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0135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5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5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5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5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50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是由混合稠膏和白凡士林调制而成的膏剂,所述混合稠膏制备所用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由18~23份白芷、15~20份桂枝、22~27份益母草、12~17份枸杞子、5~10份皂角刺、18~23份石膏、12~17份地菍根、16~21份翁波、10~15份水凤仙、23~28份薄荷、35~40份楮实子、28~33份西洋参、31~36份黄精、27~32份大枣、29~34份紫草、12~17份牛蒡子等组成。该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通过舒肝理气解郁、健脾、活血化瘀、调补气血,平衡阴阳,使阴平阳秘,气血畅通等整体调节治疗黄褐斑。

Description

一种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患面部黄褐斑的女性越来越多,人们对黄褐斑的损美性危害也越来越重视。黄褐斑是一种常见发生在面部的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疾病,表现为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淡黄或淡褐色至淡黑或深褐色,且界限清楚的斑片。皮损无炎症表现及鳞屑,常对称分布。一般无自觉症状,病情伴一定季节性,常常夏重冬轻,多发于青春期后的中青年女性,少数男性亦有此病。祖国医学称为“黧黑斑”、“肝斑”、“面尘”等。大多数女性患者伴有失眠、焦虑、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等内分泌系统紊乱症状,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加之本病造成的皮损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外观容貌,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烦恼和精神负担。
西医治疗以外治为主,全身治疗一般不作为常规疗法,多用于真皮型、混合型黄褐斑。常用药物主要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紫外线从而减少黑素合成的功能,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茶多酚、原花色素(葡萄籽提取物)、黄酮醇类(银杏叶提取物等)。这些药物多为天然植物或植物药提取物,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又有一定疗效,代表了西医系统治疗黄褐斑的研究方向。
中医学中“黧黑斑”、“肝斑”的描述与黄褐斑类似,本病多由情志不遂,或劳伤脾土,或肾精受损,使气滞血瘀,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等致气血不能荣于面而生色斑。黄褐斑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一种外部表现,与肝脾肾相关,多为肝郁气结,肝失调达,郁而化热,灼伤阴血,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不能上荣,久而导致颜面部色素沉着; 亦因脾胃运化失常,痰湿阻滞气机,导致颜面肌肤失养; 或肾阳不足,温煦失司,寒凝气滞血瘀; 亦或肾水不足,肝木失养,虚火上攻导致颜面色素沉着。《诸病源候论》曰:“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脏,或腠理受风致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皮干。”以上病因最终都会导致面部肌肤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而产生色斑,因此面部的气滞血瘀是黄褐斑的最主要病机。所谓“有斑必有瘀,无斑不成瘀”。脏腑功能失调和气滞血瘀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因此,在治疗上应当本着舒肝理气解郁、健脾、活血化瘀、调补气血,平衡阴阳,使阴平阳秘,气血畅通,采用中药治疗黄褐斑具有突出整体调节、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点,故成为治疗黄褐斑的有效理想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通过舒肝理气解郁、健脾、活血化瘀、调补气血,平衡阴阳,使阴平阳秘,气血畅通,通过整体调节治疗黄褐斑,副作用小,疗效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白芷: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主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等证。
桂枝:拉丁名cinnamomi ramulus,为樟科植物肉桂干燥嫩枝温经通脉,横通肢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亦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等证,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
益母草:拉丁名 Leonuri Herba,味苦、辛,性微寒,入肝、心包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等证。
枸杞子:拉丁名lycii fructus,味甘、性平,入肝、肾经,有补益肝肾、养血补血、益精明目、润肺止咳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肾两虚、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耳鸣、自汗乏力;肾阳不足之阳痿、不育;阴精亏损、肝血不足之眼目昏花以及阴虚劳嗽等证。
皂角刺:味辛,性温,归肺经,主治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等证。
石膏: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味辛、甘,性寒,归胃、肺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烦渴,发狂,发斑,肺热咳喘,中暑,胃火头痛,牙痛,口舌生疮等证。
地菍根: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地菍的根,味苦,微甘,性平,归肝、肺、脾经,具有活血止血,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通经,难产,产后腹痛,胞衣不下,崩漏,白带,咳嗽,吐血,痢疾,黄疸,血淋,风湿痛,牙痛,疝气,跌打损伤等证。
翁波:为怪柳科水柏属宽苞水柏枝的嫩枝,味甘,性温,具有升阳发散,解毒透疹,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麻疹不透,高热,咳嗽,腮腺炎,风湿性关节炎,风疹瘙痒,血热酒毒等证。
水凤仙: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华凤仙花的全草,味苦、辛,性平,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拔脓消痈的功效,主治小儿肺炎,咽喉肿痛,痈疮肿毒,肺结核等证。
薄荷:味辛、性凉,入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风热头痛,赤木多泪,咽喉肿痛,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搔痒,肝气郁滞,胸闷不舒等证。
楮实子:味甘,性寒,归肝、肾经,具有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的功效,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眩、水肿胀满等证。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主治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黄精:拉丁名 Poly份onati Rhizoma,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养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填精的功效,用于脾胃气阴亏虚,食少无力,阴虚肺燥,干咳少痰,阴虚内热之消渴,肾虚精亏、阳痿遗精、头晕耳鸣、目昏眼花等证。
大枣:拉丁名jujubae fructus,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养血安神、调和营卫、缓和药性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气血不足,头痛发热,汗出热风等证。
紫草:拉丁名Arnebiae Radix,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主治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热结便秘等证。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肿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及风疹瘙痒;疮疡肿毒及痄腮等证。
珍珠:味甘、咸,性寒,归肝、心经,具有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祛斑的功效,主治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赤翳障,疮疡不敛,皮肤色斑等证,珍珠粉外用清热止痛、生肌敛疮,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含碳酸钙、多种氨基酸及少量的锌、铁等元素,有促进肉芽增生的作用。
猫爪草:拉丁名Ranunculi Ternati Radix,味甘、辛,性温,归肝、肺经,具有化瘀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瘰疬痰核,疔疮,虫蛇咬伤,偏头痛,疟疾,牙痛。肺结核,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咽喉炎等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是由混合稠膏和白凡士林调制而成的膏剂,按质量比计算,混合稠膏:白凡士林为1:1~1.2;
制备所述的混合稠膏所用的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白芷 18~23份
桂枝 15~20份
益母草 22~27份
枸杞子 12~17份
皂角刺 5~10份
石膏 18~23份
地菍根 12~17份
翁波 16~21份
水凤仙 10~15份
薄荷 23~28份
楮实子 35~40份
西洋参 28~33份
黄精 31~36份
大枣 27~32份
紫草 29~34份
牛蒡子 12~17份
珍珠 18~23份
猫爪草 21~26份。
制备所述的混合稠膏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优选如下:
白芷 20~23份
桂枝 17~20份
益母草 24~27份
枸杞子 14~17份
皂角刺 7~10份
石膏 20~23份
地菍根 14~17份
翁波 18~21份
水凤仙 12~15份
薄荷 23~27份
楮实子 37~40份
西洋参 30~33份
黄精 33~36份
大枣 29~32份
紫草 31~34份
牛蒡子 14~17份
珍珠 20~23份
猫爪草 23~26份。
制备所述的混合稠膏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更优选如下:
白芷20份、桂枝17份、益母草24份、枸杞子14份、皂角刺7份、石膏20份、地菍根14份、翁波18份、水凤仙12份、薄荷25份、楮实子37份、西洋参30份、黄精33份、大枣29份、紫草31份、牛蒡子14份、珍珠20份和猫爪草23份。
上述的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珍珠、石膏和薄荷分别研磨成细粉,分别过200目筛后混合,得到细粉1;
(2)、将白芷、桂枝、益母草、枸杞子、皂角刺、地菍根、翁波、水凤仙、楮实子、西洋参、黄精、大枣、紫草、牛蒡子和猫爪草分别粉碎,放入容器内进行混合,得到细粉2,加入8~10倍细粉2的质量的蒸馏水,浸泡5~6h后,加热煮沸3~4h,进行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一滤液;
在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再次加入6~8倍细粉2的质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h,进行第二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二滤液;
最后,在第二次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再次加入4~6倍细粉2的质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1-2h,进行第三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三滤液;
合并上述所得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第四次过滤,所得的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6的稠膏;
(3)、将步骤(1)所得的细粉1加入到步骤(2)的稠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稠膏;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稠膏和白凡士林混合,调成膏剂,即得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
白凡士林的用量,按质量比计算,混合稠膏:白凡士林为1:1~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通过舒肝理气解郁、健脾、活血化瘀、调补气血,平衡阴阳,使阴平阳秘,气血畅通,通过整体调节治疗黄褐斑,副作用小,疗效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是由混合稠膏和白凡士林调制而成的膏剂,按质量比计算,混合稠膏:白凡士林为1:1;
制备所述的混合稠膏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白芷 20份
桂枝 17份
益母草 24份
枸杞子 14份
皂角刺 7份
石膏 20份
地菍根 14份
翁波 18份
水凤仙 12份
薄荷 25份
楮实子 37份
西洋参 30份
黄精 33份
大枣 29份
紫草 31份
牛蒡子 14份
珍珠 20份
猫爪草 23份。
上述的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珍珠20g、石膏20g和薄荷25g分别研磨成细粉,过200目筛,混合,得细粉1;
(2)、将白芷20g、桂枝17g、益母草24g、枸杞子14g、皂角刺7g、地菍根14g、翁波18g、水凤仙12g、楮实子37g、西洋参30g、黄精33g、大枣29g、紫草31g、牛蒡子14g和猫爪草23g分别粉碎,放入容器内进行混合,得到细粉2,加入2kg的蒸馏水,浸泡6h后,加热煮沸4h,进行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一滤液;
在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再次加入2kg蒸馏水,加热煮沸3h,进行第二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二滤液;
最后,在第二次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再次加入1.5kg蒸馏水,加热煮沸2h,进行第三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三滤液;
合并上述所得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第四次过滤,所得的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6的稠膏;
(3)、将步骤(1)所得的1细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的稠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稠膏;
(4)、取300g步骤(3)所得的混合稠膏,加入300g白凡士林调成膏剂,即得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是由混合稠膏和白凡士林调制而成的膏剂,按质量比计算,混合稠膏:白凡士林为1:1;
制备所述的混合稠膏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白芷 18份
桂枝 15份
益母草 22份
枸杞子 12份
皂角刺 5份
石膏 18份
地菍根 12份
翁波 16份
水凤仙 10份
薄荷 23份
楮实子 35份
西洋参 28份
黄精 31份
大枣 27份
紫草 29份
牛蒡子 12份
珍珠 18份
猫爪草 21份。
上述的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珍珠18g、石膏18g和薄荷23g分别研磨成细粉,过200目筛,混合,得细粉1;
(2)、将白芷18g、桂枝15g、益母草22g、枸杞子12g、皂角刺5g、地菍根12g、翁波16g、水凤仙10g、楮实子35g、西洋参28g、黄精31g、大枣27g、紫草29g、牛蒡子12g和猫爪草21g分别粉碎,放入容器内进行混合,得到细粉2,然后加入2kg的蒸馏水,浸泡6h后,加热煮沸4h,进行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一滤液;
在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再次加入2kg蒸馏水,加热煮沸3h,进行第二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二滤液;
最后,在第二次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再次加入1.5kg蒸馏水,加热煮沸2h,进行第三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三滤液;
合并上述所得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第四次过滤,所得的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6的稠膏;
(3)、将步骤(1)所得的1细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的稠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稠膏;
(4)、取300g步骤(3)所得的混合稠膏,加入300g白凡士林调成膏剂,即得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
白凡士林的用量,按质量比计算,混合稠膏:白凡士林为1:1。
实施例3
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是由混合稠膏和白凡士林调制而成的膏剂,按质量比计算,混合稠膏:白凡士林为1:1;
制备所述的混合稠膏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白芷 23份
桂枝 20份
益母草 27份
枸杞子 17份
皂角刺 10份
石膏 22份
地菍根 17份
翁波 21份
水凤仙 15份
薄荷 27份
楮实子 40份
西洋参 33份
黄精 36份
大枣 32份
紫草 34份
牛蒡子 17份
珍珠 23份
猫爪草 26份。
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珍珠23g、石膏22g和薄荷27g分别研磨成细粉,过200目筛,混合,得细粉1;
(2)、将白芷23g、桂枝20g、益母草27g、枸杞子17g、皂角刺10g、地菍根17g、翁波21g、水凤仙15g、楮实子40g、西洋参33g、黄精36g、大枣32g、紫草34g、牛蒡子17g和猫爪草26g分别粉碎,放入容器内进行混合,得到细粉2,加入2kg的蒸馏水,浸泡6h后,加热煮沸4h,进行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一滤液;
在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再次加入2kg蒸馏水,加热煮沸3h,进行第二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二滤液;
最后,在第二次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再次加入1.5kg蒸馏水,加热煮沸2h,进行第三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三滤液;
合并上述所得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第四次过滤,所得的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6的稠膏;
(3)、将步骤(1)所得的1细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的稠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稠膏;
(4)、取300g步骤(3)所得的混合稠膏,加入300g白凡士林调成膏剂,即得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
白凡士林的用量,按质量比计算,混合稠膏:白凡士林为1:1。
实施例4
毒理学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动物: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20-22g,雌雄各半。
LD50计算:采用改良寇氏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将实施例1所得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加蒸馏水溶解,配成浓度为2g/L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水溶液,对小鼠给药,所给剂量按生药量计算,每组依次为18g生药/kg小鼠,14.4 g生药/kg小鼠,11.5 g生药/kg小鼠,9.2 g生药/kg小鼠,7.4g生药/kg小鼠,在动物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一日内分两次给药(间隔半小时),每次0.5ml,观察动物死亡情况;
最大耐受剂量测定(MTD值):
取小鼠20只,雌雄各10只。将实施例1所得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加蒸馏水溶解,配成浓度2g/L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水溶液,对小鼠给药,按动物的最大耐受量,以注射灌喂器能抽动为准。在动物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一日内分两次给药(间隔半小时),每次0.5ml(每ml含生药0.36g),总药量为18g生药/kg小鼠·d,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
上述测定结果如下:
在LD50计算中当用最大允许浓度和最大允许容量给予小鼠时(18g生药/Kg小鼠·d),未见小鼠死亡,即未测出LD50,只可求最大耐受剂量,在7天观察期中,动物其食欲、活动、毛色、精神状态等皆正常,发育正常,未见有死亡。表明急性毒性极小,MTD>18g生药/Kg小鼠·d。
累计毒性试验
将实施例1所得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加蒸馏水溶解,对小鼠按7.69生药g/kg小鼠、19.18g生药/kg小鼠和43.21g生药/kg小鼠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对大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大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即便是作为内服颗粒剂,其对大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一次完整皮肤刺激性试验
用健康成年白色家免4只,体重2.8~3.0kg,雌雄各半。
将其脊柱两侧皮肤去毛3cm×3cm,取实施例1所得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在2.5cm×2.5cm二层纱布上,敷贴于家兔背部一侧去毛的皮肤上,用一层玻璃纸覆盖,再用无刺激性医用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另一侧用蒸馏水作对照。 每只试验动物敷贴4h后,去除受试物,用温水清洗敷贴部位的皮肤,分别于1、24、48h观察并记录敷贴部位的皮肤反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评分标准及分级进行评分。皮肤刺激性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对家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为0,皮肤无红斑,属无刺激。
实施例5
试验资料
确诊标准: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
2、无明显自觉症状。
3、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
4、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
5、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纳入标准:
1、年龄18-65岁,可为首次发病或复发者;
2、符合诊断标准,愿意作为受试对象并按要求接受观察女性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3、无光过敏史,无化妆品过敏史,无白芷等重要过敏史;4、试验期间室内工作,能避免曝晒者。
排除标准:
患有慢性肝肾疾病、严重的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某些药物引起的面部色素沉着;颧部褐青色痣、瑞尔黑变病(Riehl)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者。
志愿者:来源于某医院门诊患者,分为两组各80例,治疗组年龄31~43岁,平均33.7岁;病程3个月~2年。对照组年龄33~47岁,平均35.2岁;病程3个月~2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患处涂覆实施例1所得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3次/d,对照组口服维生素 E50mg,3 次/d,两组均以14d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要求停用口服避孕药、避免情绪波动,熬夜,调整饮食。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治疗结果判定疗效并进行比较,随访半年。
评分方法和标准
皮损颜色评分:
0 为正常肤色;1 为淡褐色;2 为褐色;3为深褐色。皮损面积评分:0 为无皮损; 1为皮损面积<2cm2;2 为皮损面积 2~4cm2;3 为皮损面积>4cm2。总积分: 面积评分 + 颜色评分。评分下降指数 = (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 /治疗前总积分。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 2 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结果以皮肤颜色 4 个标准为依据。基本治愈:肉眼色斑面积消退>90% ,颜色基本消失,评分下降指数≥0. 8; 显效: 肉眼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评分下降指数≥0. 5; 好转: 肉眼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评分下降指数≥0. 3; 无效: 肉眼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评分下降指数≤0。基本治愈率加显效率合计为总有效率。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系统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疗效分析,结果见下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基本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80 65 8 6 1 98.8
对照组 80 18 24 21 17 78.8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具有较好的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并且对皮肤无刺激,安全有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是由混合稠膏和白凡士林调制而成的膏剂,按质量比计算,混合稠膏:白凡士林为1:1~1.2;
制备所述的混合稠膏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白芷 18~23份
桂枝 15~20份
益母草 22~27份
枸杞子 12~17份
皂角刺 5~10份
石膏 18~23份
地菍根 12~17份
翁波 16~21份
水凤仙 10~15份
薄荷 23~28份
楮实子 35~40份
西洋参 28~33份
黄精 31~36份
大枣 27~32份
紫草 29~34份
牛蒡子 12~17份
珍珠 18~23份
猫爪草 21~26份;
上述的一种混合稠膏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将珍珠、石膏和薄荷分别研磨成细粉,分别过200目筛后混合,得到细粉1;
(2)、将白芷、桂枝、益母草、枸杞子、皂角刺、地菍根、翁波、水凤仙、楮实子、西洋参、黄精、大枣、紫草、牛蒡子和猫爪草分别粉碎,放入容器内进行混合,得到细粉2,加入8~10倍细粉2的质量的蒸馏水,浸泡5~6h后,加热煮沸3~4h,进行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一滤液;
在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再次加入6~8倍细粉2的质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h,进行第二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二滤液;
最后,在第二次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再次加入4~6倍细粉2的质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1-2h,进行第三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三滤液;
合并上述所得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第四次过滤,所得的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6的稠膏;
(3)、将步骤(1)所得的细粉1加入到步骤(2)的稠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稠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稠膏制备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白芷 20~23份
桂枝 17~20份
益母草 24~27份
枸杞子 14~17份
皂角刺 7~10份
石膏 20~23份
地菍根 14~17份
翁波 18~21份
水凤仙 12~15份
薄荷 23~27份
楮实子 37~40份
西洋参 30~33份
黄精 33~36份
大枣 29~32份
紫草 31~34份
牛蒡子 14~17份
珍珠 20~23份
猫爪草 23~26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是由混合稠膏和白凡士林调制而成的膏剂,按质量比计算,混合稠膏:白凡士林为1:1;
制备所述的混合稠膏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白芷 23份
桂枝 20份
益母草 27份
枸杞子 17份
皂角刺 10份
石膏 22份
地菍根 17份
翁波 21份
水凤仙 15份
薄荷 27份
楮实子 40份
西洋参 33份
黄精 36份
大枣 32份
紫草 34份
牛蒡子 17份
珍珠 23份
猫爪草 26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是由混合稠膏和白凡士林调制而成的膏剂,按质量比计算,混合稠膏:白凡士林为1:1;
制备所述的混合稠膏所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成及含量如下:
白芷 18份
桂枝 15份
益母草 22份
枸杞子 12份
皂角刺 5份
石膏 18份
地菍根 12份
翁波 16份
水凤仙 10份
薄荷 23份
楮实子 35份
西洋参 28份
黄精 31份
大枣 27份
紫草 29份
牛蒡子 12份
珍珠 18份
猫爪草 21份。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珍珠、石膏和薄荷分别研磨成细粉,分别过200目筛后混合,得到细粉1;
(2)、将白芷、桂枝、益母草、枸杞子、皂角刺、地菍根、翁波、水凤仙、楮实子、西洋参、黄精、大枣、紫草、牛蒡子和猫爪草分别粉碎,放入容器内进行混合,得到细粉2,加入8~10倍细粉2的质量的蒸馏水,浸泡5~6h后,加热煮沸3~4h,进行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一滤液;
在第一次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再次加入6~8倍细粉2的质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h,进行第二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二滤液;
最后,在第二次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再次加入4~6倍细粉2的质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1-2h,进行第三次过滤,所得的滤液为第三滤液;
合并上述所得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第四次过滤,所得的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6的稠膏;
(3)、将步骤(1)所得的细粉1加入到步骤(2)的稠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稠膏;
(4)、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稠膏和白凡士林混合,调成膏剂,即得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
CN201510013571.3A 2015-01-12 2015-01-12 一种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45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3571.3A CN104645027B (zh) 2015-01-12 2015-01-12 一种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3571.3A CN104645027B (zh) 2015-01-12 2015-01-12 一种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5027A CN104645027A (zh) 2015-05-27
CN104645027B true CN104645027B (zh) 2018-04-06

Family

ID=53236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357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45027B (zh) 2015-01-12 2015-01-12 一种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502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704A (zh) * 2010-05-21 2010-09-08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祛斑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9252A (zh) * 2009-05-04 2010-11-10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5994A (zh) * 2014-07-10 2014-10-15 石家庄平安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252A (zh) * 2009-05-04 2010-11-10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2704A (zh) * 2010-05-21 2010-09-08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祛斑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5994A (zh) * 2014-07-10 2014-10-15 石家庄平安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医治疗黄褐斑方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研究;陈筑君;《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科技辑》;20120215(第2期);第52页第1段 *
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41例;邹米红;《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0930;第22卷(第5期);第334页左栏第2段 *
中西药内外合用治疗女性面部黄褐斑10例;李雪琳;《中医外治杂志》;20080415;第17卷(第2期);第28-29页 *
面部黄褐斑的辨证施治体会;胡小平等;《遵义医学院学报》;19980831;第21卷(第3期);第83-8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5027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5914A (zh) 一种辅助治疗乳腺癌症的中药制剂
CN110151658A (zh) 一种中药育发防脱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877247A (zh) 用于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8898A (zh) 一种修复皮肤屏障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559A (zh) 一种治疗血滞型月经减少及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721079B (zh) 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182012A (zh)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7486A (zh) 用于促升放化疗后白细胞数量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7852A (zh) 一种中药祛痘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88618A (zh) 一种治疗过敏体质鼻炎及其伴随症的中药膏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1246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7489A (zh) 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430097A (zh)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CN102727648A (zh)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58300A (zh) 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之气虚血瘀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5027B (zh) 一种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8060A (zh) 用于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17081B (zh) 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与制备方法
CN105232888A (zh) 一种治疗血液透析后皮肤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26471B (zh) 一种具有防敏脱敏、修复再生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57414A (zh) 一种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5031170A (zh) 一种保健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304A (zh) 一种用于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敷贴
CN104398898A (zh) 一种用于更年期甲亢离子透入剂的制备方法
CN109464565A (zh) 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