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0233B -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0233B
CN104640233B CN201510043323.3A CN201510043323A CN104640233B CN 104640233 B CN104640233 B CN 104640233B CN 201510043323 A CN201510043323 A CN 201510043323A CN 104640233 B CN104640233 B CN 104640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biodynamic
matching
prese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33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0233A (zh
Inventor
马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5100433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0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0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0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0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0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第一电子设备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该实施方式实现了简化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立通信连接领域,尤其涉及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之间通过蓝牙或wifi等建立通信连接时,需要搜寻所知道的设备名称,然后点击对应设备,输入密码,双方确认匹配。
然而,使用这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当附近同一型号的电子设备有多台时,无法确认需要连接的电子设备是哪一台,需要重新确认或更改设备名称重新进行搜索,步骤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包括:判断所述第二信息的频率与所述第一信息的频率是否匹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还包括:若所述频率匹配,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的以下至少一项参数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频谱分布、发生时刻、变化时刻、延续时间和信号波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参数基于采集生物动态特征信息的设备类型选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动态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心率、脉搏、血压和呼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获取所述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搜索电子设备;向搜索到的电子设备发送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接收响应于所述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将发送所述同意信息的电子设备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部位置于生物动态特征采集设备时,触发所述搜索电子设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第一信息包括:响应于接收所述同意信息,命令采集预设时间内的第一信息;以及获取所采集的第一信息;所述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时间内的第二信息包括: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同意信息而采集并发送的第二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请求包括:请求匹配信息、第一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所述同意信息包括:同意请求信息、第二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与验证通过所述第二信息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获取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进行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接收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判断所述请求中是否包含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设备信息;若包含,则将发送所述请求的电子设备作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于所述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响应于所述同意信息,命令采集预设时间内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以及获取所采集的第二信息;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的包括: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接收所述同意信息后命令采集并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请求包括:请求匹配信息、第一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所述同意信息包括:同意请求信息、第二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连接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匹配,则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单元包括: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信息的频率与所述第一信息的频率是否匹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单元还包括: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若所述频率匹配,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的以下至少一项参数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频谱分布、发生时刻、变化时刻、延续时间和信号波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的所述参数基于采集生物动态特征信息的设备类型选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动态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心率、脉搏、血压和呼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搜索单元,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信息之前,搜索电子设备;发送单元,用于向搜索到的电子设备发送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响应于所述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将发送所述同意信息的电子设备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搜索单元包括:触发子单元,用于当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部位置于生物动态特征采集设备时,触发所述搜索电子设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命令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所述同意信息,命令采集预设时间内的第一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采集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同意信息而采集并发送的第二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请求包括:请求匹配信息、第一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所述同意信息包括:同意请求信息、第二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连接单元,用于与验证通过所述第二信息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获取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进行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接收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请求中是否包含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设备信息;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请求中包含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设备信息,则将发送所述请求的电子设备作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于所述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命令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同意信息,命令采集预设时间内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采集的第二信息;以及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的包括: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接收所述同意信息后命令采集并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请求包括:请求匹配信息、第一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所述同意信息包括:同意请求信息、第二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的所述第二信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与验证通过所述第二信息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的。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随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而后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与现有技术中需要搜寻设备和选择设备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简化了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一种示意性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中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一种示意性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第二电子设备确定匹配身份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系统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的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系统进行自动匹配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设备A进行心率匹配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
图10示出了人体的心电图的示意图;以及
图11示出了图9中设备A根据心率采集设备类型对心率信息进行匹配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在本申请中,为了便于描述要建立通信连接的两个电子设备,将两个电子设备分别命名为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中的第一或第二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特殊限定。
同理,对于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的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命名为第一信息,对于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的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命名为第二信息,其中的第一或第二仅代表获取信息的装置不同,并不构成对信息的特殊限定。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一种示意性流程图100。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包含有生物动态特征获取装置的终端中来举例说明,该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手表、可穿戴设备等等。
如图1所示,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一种示意性流程图100包括:
步骤S101: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
在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时,所获取的生物动态特征是指生物体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动的生物特征。例如心率、脉搏、血压和呼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可以是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接收生物输入的第一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的采集设备主动采集生物的生物动态特征。
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的方式,取决于生物动态特征的类型,可以采取现在已知的获取方式或者将来开发的获取方式来获取第一信息。
例如,获取预设时间内心率的第一信息的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利用光反射方式测量心率:用户将手指按住摄像头后,终端可以开启闪光灯,通过闪光灯将强光打到手指上,从而令部分光线透过手指,使得摄像头可以监测到手指内部的血流状态,从而通过摄像头监测手指透光度的变化,以光电传感测量的方式测出心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测量电势的方式来测量心率:通过2个不同测量点的电极测量皮肤中的心动电流或者电势的周期变化,从而测出心率,例如可以通过心率带和手表的配合使用来测出心率。
为了省去查找定位的繁琐,从众多的匹配列表中实现自动匹配,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之前,先确定与其匹配的第二电子设备。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中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200。
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生物动态特征匹配的第二电子设备:
步骤S201:搜索电子设备。
在搜索电子设备时,可以由用户输入触发搜索功能,例如用户输入的操作、文字信息或语音等;也可以由应用触发搜索功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可以由子步骤S2011触发搜索电子设备。子步骤S2011:当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部位置于生物动态特征采集设备时,触发搜索电子设备。例如,当用户的手指或者其它身体部位放置在心率感应器位置时,根据预先设定的心率匹配选项,自动触发设备的蓝牙为“可见”,自动搜所附近的其它蓝牙设备。
当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部位置于生物动态特征采集设备时,触发搜索电子设备,当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部位未置于生物动态特征采集设备时,不触发搜索电子设备,可以减少设备的功耗。
步骤S202:向搜索到的电子设备发送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
向搜索到的电子设备发送的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包括但不限于:请求匹配信息、第一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步骤S203:接收响应于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将发送同意信息的电子设备作为第二电子设备。
接收的响应于上述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与步骤S202中的匹配请求的信息相对应,包括但不限于:同意请求信息、第二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在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生物动态特征匹配的第二电子设备时,由于第二电子设备只接收具备心率匹配信息的扫描请求,因此确定过程具有更高的隐秘性。通过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生物动态特征匹配的第二电子设备,可以精确定位到需要连接的设备,方便进行后续的匹配。
由于不同时间内的生物动态特征会发生变化,因此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需要在同一时间内获取生物动态特征才能保证匹配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在同一时间内获取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需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通信信号确定获取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单独设立采集信号以确定获取时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已有的通讯讯号作为获取信号以确定获取时间。例如,在确定进行生物动态特征匹配的第二电子设备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响应于接收同意信息,命令采集预设时间内的第一信息,并获取所采集的第一信息。而同时,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预设时间内的第二信息可以包括: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同意信息而采集并发送的第二信息。
返回图1,步骤S102: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
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对同一生物动态特征进行获取,分别得到第二信息和第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二信息可以是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接收生物输入的第二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二信息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采集设备主动采集生物的生物动态特征。
取决于生物动态特征的类型,可以采取现在已知的获取方式或者将来开发的获取方式来获取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第二信息的方式可以与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的方式相同,例如,当第一电子设备利用光反射方式测量心率的第一信息时,第二电子设备也利用光反射方式测量心率的第二信息,或者当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测量电势方式测量心率的第一信息时,第二电子设备也通过测量电势方式测量心率的第二信息。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第二信息的方式也可以与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的方式不同,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光反射测量预设时间内心率的第一信息,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电势测量同一预设时间内心率的第二信息,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电势测量预设时间内心率的第一信息,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光反射测量同一预设时间内心率的第二信息。
步骤S103:判断第二信息与第一信息是否匹配。
在判断第二信息与第一信息是否匹配时,可以根据生物动态特征的动态参数是否相符来进行判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的同一动态参数进行判断,若匹配率高于阈值,则认定为匹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中的多个动态参数是否匹配分别进行判断:若多个动态参数中的每一个动态参数的匹配率均高于阈值或多个动态参数按照某种算法(例如加权算法或平均算法等)或某种顺序获得的最终的匹配率高于阈值时,则认定为匹配。
进一步地,在多个动态参数按照某种顺序进行匹配时,可以设置容易进行匹配的动态参数进行初步匹配,以减少需要进行生物动态特征匹配的电子设备数量,再设置其它的动态参数进行二次或多次匹配,以提高匹配的准确性。例如,若动态生物特征的动态参数中包含频率,可以首先判断第二信息的频率与第一信息的频率是否匹配;若频率匹配,可以进一步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的以下至少一项参数判断第二信息与第一信息是否匹配:频谱分布、发生时刻、变化时刻、延续时间和信号波形等。进一步地,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在频率匹配之后,需要进行参数匹配时,可以基于采集生物动态特征信息的设备类型选取参数。
步骤104:若匹配,则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判断第二信息与第一信息匹配之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通信连接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WIFI、红外和zigbee等。
建立通信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现有的建立通信连接的方式,或未来可能发展的建立通信连接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随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而后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与现有技术中需要搜寻设备和选择设备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简化了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同时由于使用生物动态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不易伪造或破解,可以避免恶意连接,提高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安全性。
以下从第二电子设备的角度描述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一种示意性流程图300。
如图3所示,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一种示意性流程图300包括:
步骤S301: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
在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时,其中的生物动态特征与步骤S101中的生物动态特征为同一生物动态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二信息可以是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接收生物输入的第二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二信息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采集设备主动采集生物的生物动态特征。
取决于生物动态特征的类型,可以采取现在已知的获取方式或者将来开发的获取方式来获取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例如,获取预设时间内心率的第二信息的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利用光反射方式测量心率:用户将手指按住摄像头后,终端可以开启闪光灯,通过闪光灯将强光打到手指上,从而令部分光线透过手指,使得摄像头可以监测到手指内部的血流状态,从而通过摄像头监测手指透光度的变化,以光电传感测量的方式测出心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测量电势的方式来测量心率:通过2个不同测量点的电极测量皮肤中的心动电流或者电势的周期变化,从而测出心率,例如可以通过心率带和手表的配合使用来测出心率。
为了省去第一电子设备查找定位的繁琐,从众多的匹配列表中实现自动匹配,需要第二电子设备在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第二信息之前,确定其与第一电子设备的匹配身份。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第二电子设备确定匹配身份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400。
如图4所示,在获取第二信息之前,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生物动态特征匹配的身份:
步骤S401:接收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
步骤S402:判断请求中是否包含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设备信息。
步骤S403:若包含,则将发送请求的电子设备作为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于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
在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生物动态特征匹配的身份时,第二电子设备只接收具备心率匹配信息的扫描请求,因此确定过程具有更高的隐秘性。通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生物动态特征匹配的身份,可以精确定位到需要连接的设备,方便进行后续的匹配。
由于不同时间内的生物动态特征会发生变化,因此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需要在同一时间内获取生物动态特征才能保证匹配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在同一时间内获取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需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过通信确定获取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单独设立采集信号以确定获取时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已有的通讯讯号作为获取信号以确定获取时间。例如,在第二电子设备确定其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匹配的身份时,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响应于同意信息,命令采集预设时间内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以及获取所采集的第二信息;验证是由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获取的第一信息进行的包括:验证是由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接收同意信息后命令采集并获取的第一信息进行的。
在本实施例中,匹配请求与步骤S202中的匹配请求相同:匹配请求包括但不限于:请求匹配信息、第一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同意信息与步骤S203中的同意信息相同:同意信息与步骤S202中的匹配请求的信息相对应,包括但不限于:同意请求信息、第二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返回图3,步骤S302:发送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发送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的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通信方式发送,也可以通过未来发展的技术中的通信方式发送,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S303:与验证通过第二信息的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验证是由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预设时间内获取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进行的。
当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预设时间内获取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验证接收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通过时,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随后发送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之后与验证通过第二信息的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由于使用生物动态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不易伪造或破解,可以避免恶意连接,提高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安全性。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500。
如图5所示,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50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501、第二获取单元502、判断单元503和连接单元504。
第一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第二获取单元502,用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判断单元503,用于判断第二信息与第一信息是否匹配;连接单元504,用于若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匹配,则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单元503包括:第一判断子单元505,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信息的频率与所述第一信息的频率是否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单元503还包括:第二判断子单元506,用于若所述频率匹配,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的以下至少一项参数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频谱分布、发生时刻、变化时刻、延续时间和信号波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506用于判断的所述参数基于采集生物动态特征信息的设备类型选取。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动态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心率、脉搏、血压和呼吸。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500还包括:搜索单元507,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信息之前,搜索电子设备;发送单元508,用于向搜索到的电子设备发送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接收单元509,用于接收响应于所述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将发送所述同意信息的电子设备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搜索单元507包括:触发子单元510,用于当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部位置于生物动态特征采集设备时,触发所述搜索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取单元501包括:命令子单元511,用于响应于接收所述同意信息,命令采集预设时间内的第一信息;获取子单元512,用于获取所采集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获取单元502包括:接收子单元513,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同意信息而采集并发送的第二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匹配请求包括:请求匹配信息、第一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所述同意信息包括:同意请求信息、第二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通过第一获取单元501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随后通过第二获取单元502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而后通过判断单元503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最后若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匹配,通过连接单元504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与现有技术中需要搜寻设备和选择设备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装置,简化了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同时由于使用生物动态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不易伪造或破解,可以避免恶意连接,提高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安全性。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600。
如图6所示,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600包括:获取单元601、发送单元602和连接单元603。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发送单元602,用于发送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连接单元603,用于与验证通过第二信息的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验证是由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预设时间内获取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进行的。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600还包括:接收单元604,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接收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判断单元605,用于判断所述请求中是否包含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设备信息;发送单元606,用于若所述请求中包含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设备信息,则将发送所述请求的电子设备作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于所述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单元601包括:命令子单元607,用于响应于所述同意信息,命令采集预设时间内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获取子单元608,用于获取所采集的第二信息;以及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的包括: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接收所述同意信息后命令采集并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的。
进一步地,所述匹配请求包括:请求匹配信息、第一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所述同意信息包括:同意请求信息、第二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通过获取单元601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随后通过发送单元602发送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之后通过连接单元603与验证通过第二信息的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由于使用生物动态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不易伪造或破解,可以避免恶意连接,提高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安全性。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系统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700。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系统的一种示意性结构图700包括:第一电子设备701和第二电子设备702。
第一电子设备701,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判断第二信息与第一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电子设备702,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第二信息;发送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与验证通过第二信息的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验证是由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预设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信息进行的。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判断第二信息与第一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第二电子设备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第二信息;发送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与验证通过第二信息的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验证是由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预设时间内获取的第一信息进行的。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系统,由于使用生物动态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不易伪造或破解,可以避免恶意连接,提高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安全性。
为了省去查找定位的繁琐,从众多的匹配列表中实现自动匹配,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以便与第二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内获取的第二信息匹配之前,先确定与其匹配的第二电子设备。
图8示出了图7中的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系统进行自动匹配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800。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系统进行自动匹配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80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01:设备A打开蓝牙。
步骤S802:设备A接收用户勾选的“心率匹配”选项。
步骤S803:设备A监测心率感应区是否有用户的身体部位置于心率感应区,若是,则执行步骤S804,若否,返回执行步骤803。
步骤S804:自动将设备A的蓝牙设为“可见”,作为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步骤805或作为第二电子设备执行步骤810。
步骤S805:设备A自动搜索蓝牙设备,得到蓝牙设备B。
步骤S806:判断设备B是否包括心率采集设备,若是,执行步骤S807,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805。
步骤S807:设备A对设备A和设备B分别采集的预设时间内的心率信息进行心率匹配。
步骤S808:判断心率匹配结果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步骤S809,若否,执行步骤S805。
步骤S809:设备A和设备B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810:监听其它设备的心率匹配请求。
步骤S811:接收设备C向设备A发送的心率匹配请求。
步骤S812:判断设备C是否带有心率采集设备信息,若是,执行步骤S813,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810。
步骤S813:设备A发送响应于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给设备C。
步骤S814:设备A发送响应于同意信息采集的预设时间内的心率信息给设备C。
步骤S815:设备A与验证通过设备A采集的预设时间内的心率信息的设备C建立通信连接,验证由设备C根据其在接收同意信息后命令采集并采集的预设时间内的心率信息进行的。
图9示出了图8的步骤S807中设备A进行心率匹配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900。在本流程图中,第一电子设备表现为设备A,第二电子设备表现为设备B。
如图9所示,设备A进行心率匹配的一个示意性流程图90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901:设备A向包括心率采集设备的设备B发送心率匹配请求。
步骤S902:设备A判断设备B是否开启“心率匹配”功能,若是,执行步骤S903,若否,执行步骤S907。
步骤S903:设备A接收设备B发送的心率匹配同意信息。
步骤S904:设备A响应于同意信息命令采集预设时间内的心率信息。
步骤S905:设备A接收设备B采集的预设时间内的心率信息。
步骤S906:设备A根据设备A和设备B两者的心率采集设备类型,对设备A和设备B分别采集的预设时间内的心率信息进行匹配。
步骤S907:设备A接收并显示设备B发送的拒绝心率匹配的回馈信息。
图11示出了图9步骤S906中设备A根据心率采集设备类型对心率信息进行匹配的示意性流程图1100。该示意性流程图1100中以光电心率采集设备和电势心率采集设备为例,说明根据心率采集设备类型对心率信息进行匹配的流程,参见后续描述。
在上述的步骤S906中,设备A和设备B分别采集的预设时间内的心率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动态参数:心跳频率和心率波峰时间点,进一步地,还可以包含心电图波形,例如利用电势心率采集设备采集心率信息得到的心电图波形或利用光电心率采集设备采集的心率信息经处理后得到心电图波形。
心跳频率,是指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一般情况下,人与人的心率有所不同,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或睡眠则使脉搏减慢。
心率波峰时间点也可以为心率波峰间隔时间,不同的人心率次数有可能相似,但是心率波峰时间点很难做到完全一致。如下表所示:设备A-C心率都是60Bpm,设备A和设备B采集的是同一个人的心率,心率波峰时间点一致,因此匹配结果一致,匹配成功。设备A和设备C采集的不是同一个人的心率,心率波峰时间点略有差异,因此匹配不上。
心电图波形,是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波形。心电图波形是每个人独有的。图10示出了人体的心电图的示意图。通过心电图波形的匹配,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两个设备是否采集的同一个人的心率。
对设备A和设备B分别采集的预设时间内的心率信息进行匹配时,为了减少进行心率匹配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可以先设置数据量较少的动态参数进行初步匹配,例如设置心跳频率进行初步匹配,以减少需要匹配的数量,再以其它动态参数进行二次匹配或多次匹配,以提高匹配结果的准确率。在进行二次匹配时,可以根据心率采集设备的类型选取进行二次匹配的参数。
如图11所示,设备A根据心率采集设备类型对心率信息进行匹配的示意性流程图11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1:设备A对设备A和设备B分别采集的预设时间内的心率信息的频率进行匹配。
步骤S1102:判断频率匹配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S1103,若否,则执行步骤S1104。
步骤S1103:判断设备A与设备B两者的心率采集设备的组合类型。
步骤S1104:显示频率匹配结果。
步骤S1105,若设备A与设备B两者的心率采集设备中包括有光电心率采集设备,则根据心率信息的心率波峰时间点或心率波峰间隔时间进行二次匹配。
步骤S1106:若设备A与设备B两者的心率采集设备均为电势心率采集设备,则根据心率信息的心电图波形进行二次匹配。
步骤S1107:判断二次匹配的结果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S1108,若否,则执行步骤S1109。
步骤S1108:设备A与设备B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1109:显示二次匹配结果。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判断单元和连接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的单元”。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的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6)

1.一种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
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如下步骤确定:搜索电子设备,向搜索到的电子设备发送生物动态特征匹配请求,接收响应于所述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将发送所述同意信息的电子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包括:判断所述第二信息的频率与所述第一信息的频率是否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还包括:若所述频率匹配,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的以下至少一项参数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频谱分布、发生时刻、变化时刻、延续时间和信号波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基于采集生物动态特征信息的设备类型选取。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动态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心率、脉搏、血压和呼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
搜索电子设备;
向搜索到的电子设备发送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
接收响应于所述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将发送所述同意信息的电子设备作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部位置于生物动态特征采集设备时,触发所述搜索电子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第一信息包括:响应于接收所述同意信息,命令采集预设时间内的第一信息;以及获取所采集的第一信息;
所述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时间内的第二信息包括: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同意信息而采集并发送的第二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请求包括:请求匹配信息、第一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所述同意信息包括:同意请求信息、第二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10.一种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
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如下步骤确定:接收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判断所述请求中是否包含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设备信息,若包含,将发送所述请求的电子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于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
与验证通过所述第二信息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获取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进行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
判断所述请求中是否包含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设备信息;
若包含,则将发送所述请求的电子设备作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于所述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响应于所述同意信息,命令采集预设时间内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以及获取所采集的第二信息;
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的包括:
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接收所述同意信息后命令采集并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请求包括:请求匹配信息、第一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所述同意信息包括:同意请求信息、第二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第二电子设备名称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
14.一种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如下步骤确定:搜索电子设备,向搜索到的电子设备发送生物动态特征匹配请求,接收响应于所述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将发送所述同意信息的电子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
连接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匹配,则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15.一种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如下步骤确定:接收生物动态特征信息匹配请求,判断所述请求中是否包含生物动态特征的采集设备信息,若包含,将发送所述请求的电子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于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
连接单元,用于与验证通过所述第二信息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获取的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进行的。
16.一种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一信息;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时间内生物动态特征的第二信息;判断所述第二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如下步骤确定:搜索电子设备,向搜索到的电子设备发送生物动态特征匹配请求,接收响应于所述匹配请求的同意信息,将发送所述同意信息的电子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内的所述第二信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给第一电子设备;与验证通过所述第二信息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验证是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其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进行的。
CN201510043323.3A 2015-01-28 2015-01-28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4640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3323.3A CN104640233B (zh) 2015-01-28 2015-01-28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3323.3A CN104640233B (zh) 2015-01-28 2015-01-28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0233A CN104640233A (zh) 2015-05-20
CN104640233B true CN104640233B (zh) 2018-12-21

Family

ID=53218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3323.3A Active CN104640233B (zh) 2015-01-28 2015-01-28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0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033B (zh) * 2015-06-09 2019-06-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050032B (zh) * 2015-06-30 2020-07-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11647A (zh) * 2015-07-27 2016-05-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建立方法、连接建立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5848306A (zh) * 2016-05-30 2016-08-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之间的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CN106572431B (zh) * 2016-10-27 2019-12-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CN107567022A (zh) * 2017-08-22 2018-0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15694B (zh) * 2021-05-27 2023-11-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1354A (zh) * 2002-04-09 2003-10-29 欧姆龙株式会社 身体信息测定设备及运动器械
CN102725723A (zh) * 2010-01-21 2012-10-10 思科技术公司 使用手势来跨多个多点触控设备传送对象
CN103618806A (zh) * 2013-12-19 2014-03-0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通过握手动作交换电子名片和资料的方法
CN103826323A (zh) * 2014-02-26 2014-05-2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移动终端
CN104182670A (zh) * 2013-05-21 2014-12-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通过穿戴式设备进行认证的方法和穿戴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32648B2 (en) * 2012-07-06 2017-04-2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user interface provis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1354A (zh) * 2002-04-09 2003-10-29 欧姆龙株式会社 身体信息测定设备及运动器械
CN102725723A (zh) * 2010-01-21 2012-10-10 思科技术公司 使用手势来跨多个多点触控设备传送对象
CN104182670A (zh) * 2013-05-21 2014-12-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通过穿戴式设备进行认证的方法和穿戴式设备
CN103618806A (zh) * 2013-12-19 2014-03-0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通过握手动作交换电子名片和资料的方法
CN103826323A (zh) * 2014-02-26 2014-05-2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终端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0233A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0233B (zh)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73219B (zh) 可穿戴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5015551B (zh) 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用于控制该系统的方法及车辆
US10571999B2 (en) Proximity based and data exchange and user authentication between smart wearable devices
US9223956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4809380B (zh) 头戴式智能设备及其使用者的身份一致性的判断方法
CN104808783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10996474B2 (en) Virtual reality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WO2014052506A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affective feedback using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s
EP2438959A1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CN108245880A (zh) 基于多穿戴环带传感器融合的体感检测可视化方法和系统
US11651842B2 (en) Server,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7407947A (zh) 用于控制物联网设备的可穿戴健康接口
CN108475536A (zh) 用于提供活动指导信息的方法和支持所述方法的电子装置
CN105117121B (zh) 一种智能手表求助的方法及智能手表
Gu et al. EmoSens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driven emotion sensing via wireless channel data
Fan et al. A new approach for smoking event detection using a variational autoencoder and neural decision forest
CN109565548A (zh) 控制多视场图像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US2020032407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for stress relief by same
US11705748B2 (en) Wearable gesture recognition device for medical screening and associated ope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8108974A (zh) 支付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12105100A (ja) 端末間接続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446996A (zh) 一种控制方法、终端及系统
JP2014158600A (ja) 集中状態推定システム、推定装置、筆記具、推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585083B1 (ko) 시니어를 위한 스마트 기기 기반 공간 정보 중심 클라우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콘텐츠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