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3033B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3033B
CN106293033B CN201510312453.2A CN201510312453A CN106293033B CN 106293033 B CN106293033 B CN 106293033B CN 201510312453 A CN201510312453 A CN 201510312453A CN 106293033 B CN106293033 B CN 106293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physiological data
data
user
physi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124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3033A (zh
Inventor
唐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124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3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93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3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3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3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佩戴于用户的第一部位,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生理数据,第一生理数据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而得到的数据;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判断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是否匹配;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同时还公开了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对可信任通信对象的自动识别。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可穿戴式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电子设备的普及,用户可同时拥有不止一个可穿戴式设备。当同一个用户的两个或多个可穿戴式电子设备建立起相互可信任的链接后,可实现用户数据在不同可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传输,例如将智能手环测得的该用户在某段时间内的行走步数、耗费的卡路里值显示在智能眼镜上,方便了用户的查看。目前为同一个用户的不同可穿戴式设备建立可信任的链接需要人工参与,无法自动识别可信任的链接对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能够实现对可信任链接对象的自动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佩戴于用户的第一部位,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生理数据,第一生理数据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而得到的数据;
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
判断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是否匹配;
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上述方案中,所述判断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是否匹配,包括:
将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第一相似度;
判断第一相似度是否超出第一阈值;
判断为所述第一相似度超出第一阈值时,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进行比对,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一生理数据,建立第一波形;
基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二生理数据,建立第二波形;
将第一波形与第二波形的相似度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第一相似度。
上述方案中,在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未超出第二阈值;
判断为所述第一参数未超出第二阈值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检测所述用户的第一生理特征而获取第二生理数据;
所述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检测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而获取。
上述方案中,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链接;
通过所述第一链接接收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数据和/或发送自身获取的第二数据,以共享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
将所述第一生理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传感单元,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所述第一生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佩戴于用户的第一部位,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生理数据,第一生理数据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而得到的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是否匹配;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
将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第一相似度;
判断第一相似度是否超出第一阈值;
判断为所述第一相似度超出第一阈值时,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一生理数据,建立第一波形;
基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二生理数据,建立第二波形;
将第一波形与第二波形的相似度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第一相似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未超出第二阈值;
相应的,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第一参数未超出第二阈值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第二获取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通过检测所述用户的第一生理特征而获取第二生理数据;
所述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检测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而获取。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链接;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链接接收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数据和/或发送自身获取的第二数据,以共享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生理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传感单元,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所述第一生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佩戴于用户的第一部位,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生理数据,第一生理数据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而得到的数据;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判断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是否匹配;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能够实现对可信任通信对象的自动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以下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鞋子等可穿戴式电子设备;此外,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PAD、个人数字助理PDA、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可佩戴于用户的第二部位如眼睛上。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
这里,所述用户为使用至少两个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第二电子设备可通过检测用户的第一生理特征而获取第一生理数据,所述第一生理特征为用户的心跳、血压、脂肪相对于体重的比例;相应的,第一生理数据为心率、血压值、体脂率值。同时,考虑到同一个人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第一生理数据存在有不同;或者用户处于不同的状态时如运动状态和非运动状态,第一生理数据也存在有不同;所以,第二电子设备可检测某段时间内如早上9:00~10:00之间的生理数据,也可以检测处于运动状态用户在某个运动时间段内的生理数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通过第二传感单元如传感器检测用户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一生理数据。例如,可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用户在早上9:00~10:00之间的心率;可通过血压传感器检测用户在早上9:00~10:00之间的血压值等。
步骤102:将所述第一生理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设备。
这里,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该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后,以广播的方式将其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生理数据的第一电子设备可能与第二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能够建立可信任的链接;也可能与第二电子设备不属于同一个用户、不能够建立可信任链接;由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后续判断。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可佩戴于用户的第一部位如手腕上。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第一生理数据,第一生理数据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而得到的数据;
这里,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检测到的第一生理数据。
步骤202: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当第一传感单元为心率传感器时,可检测用户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心率值;当第一传感单元为血压传感器时,可检测用户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血压值。为达到判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准确性,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生理数据后,在第二电子设备检测第一生理数据的时间段内如早上9:00~10:00,第一电子设备也在该时间段内检测该用户的与第一生理数据类型相同的第二生理数据。例如,当第一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心率时,第二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心率;当第一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血压值时,第二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血压值。
步骤203:判断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是否匹配;
这里,判断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是否为同一个人的生理数据。
步骤204: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这里,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为同一个人的生理数据时,确定检测到第一生理数据的第二电子设备与检测到第二生理数据的第一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人用户,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发送第一生理数据的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其建立第一链接的链接对象(目标对象),即属于同一个用户的这两个电子设备能够建立可信任的链接;所述第一链接为电子设备之间可建立的信任链接。
由此可见,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检测到的第一生理数据,并检测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判断这两个生理数据匹配时,如这两个生理数据属于同一个人时,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可信任链接的通信对象;能够实现对可信任通信对象的自动识别。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可佩戴于用户的第二部位如眼睛上。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检测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
这里,所述用户为使用至少两个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第二电子设备可通过检测用户的第一生理特征而获取第一生理数据,所述第一生理特征为用户的心跳、血压、脂肪相对于体重的比例;相应的,第一生理数据为心率、血压值、体脂率值。同时,考虑到同一个人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第一生理数据存在有不同;或者用户处于不同的状态时如运动状态和非运动状态,第一生理数据也存在有不同;所以,第二电子设备可检测某段时间内如早上9:00~10:00之间的生理数据,也可以检测处于运动状态用户在某个运动时间段内的生理数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通过第二传感单元如传感器检测用户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一生理数据。例如,可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用户在早上9:00~10:00之间的心率;可通过血压传感器检测用户在早上9:00~10:00之间的血压值等。
步骤302:将所述第一生理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设备。
这里,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该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后,以广播的方式将其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生理数据的第一电子设备可能与第二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能够建立可信任的链接;也可能与第二电子设备不属于同一个用户、不能够建立可信任链接;由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后续判断。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可佩戴于用户的第一部位如手腕上。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第一生理数据,第一生理数据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而得到的数据;
这里,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检测到的第一生理数据。
步骤402: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当第一传感单元为心率传感器时,可检测用户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心率值;当第一传感单元为血压传感器时,可检测用户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血压值。为达到判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属于同一个用户的准确性,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生理数据后,在第二电子设备检测第一生理数据的时间段内如早上9:00~10:00,第一电子设备也在该时间段内检测该用户的与第一生理数据类型相同的第二生理数据。例如,当第一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心率时,第二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心率;当第一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血压值时,第二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血压值。
步骤403:将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第一相似度;
本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一生理数据,建立第一波形;基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二生理数据,建立第二波形;将第一波形与第二波形的相似度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第一相似度。具体的,在同一个xoy坐标系下,以第一预定时间为x轴数据,分别以第一生理数据、第二生理数据为y轴数据,建立各自的波形,通过判断这两个波形的重合度来获取它们的相似度。
步骤404:判断第一相似度是否超出第一阈值,判断为所述第一相似度超出第一阈值时,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
这里,判断为这两个波形在同一个坐标系下的重合度是否超出第一阈值如80%,如果是,则认为由不同的电子设备在同一个时间段检测到的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为对同一个用户检测的生理数据。其中,第一阈值还可以其他任何数值,如85%或90%,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405: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这里,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其与第二电子设备为同一用户的设备,那么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发送第一生理数据的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其建立第一链接的链接对象(目标对象),即属于同一个用户的这两个电子设备能够建立可信任的链接;所述第一链接为电子设备之间可建立的信任链接。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判断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未超出第二阈值;判断为所述第一参数未超出第二阈值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其中,第一参数表征为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功能或声波检测技术而获取到。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距离越近的两个电子设备属于同一用户的可能性越大,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对这两个电子设备属于同一用户的判断,在确定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匹配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蓝牙功能或声波检测技术检测自身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判断该距离是否未超出第二阈值如1m,判断为该距离未超出时,方可确定这两个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其中,第一阈值还可以其他任何数值,如0.5m,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第一链接;通过所述第一链接接收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数据和/或发送自身获取的第二数据,以共享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这里,在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其属于同一个用户的设备,能够建立可信任链接的电子设备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可信任链接,并在链接建立后,这两个电子设备之间可通过该链接交互数据,以实现数据共享。例如,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如智能手环测得用户在一周内的睡眠质量数据(第二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如智能眼镜,并显示在智能眼镜上;或者,通过智能眼镜获知从A地到B地的最近路径信息(第一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语音播放该路径信息,方便了用户的查看或收听。
由此可见,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检测到的第一生理数据,并检测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判断这两个生理数据匹配,且这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时,确定这两个生理数据属于同一个人、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可信任链接的通信对象;能够实现对可信任通信对象的自动识别。此外,在对可信任通信对象进行自动识别后,建立可信任链接,并通过该链接实现数据在这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实现了可穿戴式设备之间链接的自动建立。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可佩戴于用户的第二部位如眼睛上。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检测单元501及第一发送单元502;其中,
第一检测单元501,用于检测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
这里,所述用户为使用至少两个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第二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检测单元501可通过检测用户的第一生理特征而获取第一生理数据,所述第一生理特征为用户的心跳、血压、脂肪相对于体重的比例;相应的,第一生理数据为心率、血压值、体脂率值。同时,考虑到同一个人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第一生理数据存在有不同;或者用户处于不同的状态时如运动状态和非运动状态,第一生理数据也存在有不同;所以,第二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检测单元501可检测某段时间内如早上9:00~10:00之间的生理数据,也可以检测处于运动状态用户在某个运动时间段内的生理数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检测单元501可通过第二传感单元如传感器检测用户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一生理数据。例如,可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用户在早上9:00~10:00之间的心率;可通过血压传感器检测用户在早上9:00~10:00之间的血压值等。
第一发送单元502,用于将所述第一生理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设备。
这里,第二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检测单元501检测到该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后,第一发送单元502以广播的方式将其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生理数据的第一电子设备可能与第二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能够建立可信任的链接;也可能与第二电子设备不属于同一个用户,不能够建立可信任链接;由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后续判断。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可佩戴于用户的第一部位如手腕上。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获取单元601、第二获取单元602、第一判断单元603、以及第一确定单元604;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第一生理数据,第一生理数据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而得到的数据;
这里,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获取单元601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检测到的第一生理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602,用于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第二获取单元602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当第一传感单元为心率传感器时,可检测用户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心率值;当第一传感单元为血压传感器时,可检测用户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血压值。为达到判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准确性,在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获取单元601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生理数据后,在第二电子设备检测第一生理数据的时间段内如早上9:00~10:00,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二获取单元602也在该时间段内检测该用户的与第一生理数据类型相同的第二生理数据。例如,当第一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心率时,第二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心率;当第一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血压值时,第二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血压值。
第一判断单元603,用于判断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是否匹配;
这里,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判断单元603判断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是否为同一个人的生理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604,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603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这里,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判断单元603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为同一个人的生理数据时,第一确定单元604确定检测到第一生理数据的第二电子设备与检测到第二生理数据的第一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人用户,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发送第一生理数据的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其建立第一链接的通信对象(目标对象),即属于同一个用户的这两个电子设备能够建立可信任的链接;所述第一链接为电子设备之间可建立的信任链接。
由此可见,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检测到的第一生理数据,并检测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判断这两个生理数据匹配时,如这两个生理数据属于同一个人时,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可信任链接的通信对象;能够实现对可信任通信对象的自动识别。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可佩戴于用户的第二部位如眼睛上。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检测单元701及第一发送单元702;其中,第一检测单元701,用于检测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
这里,所述用户为使用至少两个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第二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检测单元701可通过检测用户的第一生理特征而获取第一生理数据,所述第一生理特征为用户的心跳、血压、脂肪相对于体重的比例;相应的,第一生理数据为心率、血压值、体脂率值。同时,考虑到同一个人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第一生理数据存在有不同;或者用户处于不同的状态时如运动状态和非运动状态,第一生理数据也存在有不同;所以,第二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检测单元701可检测某段时间内如早上9:00~10:00之间的生理数据,也可以检测处于运动状态用户在某个运动时间段内的生理数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检测单元701可通过第二传感单元如传感器检测用户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一生理数据。例如,可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用户在早上9:00~10:00之间的心率;可通过血压传感器检测用户在早上9:00~10:00之间的血压值等。
第一发送单元702,用于将所述第一生理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设备。
这里,第二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检测单元701检测到该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后,第一发送单元702以广播的方式将其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生理数据的第一电子设备可能与第二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能够建立可信任的链接;也可能与第二电子设备不属于同一个用户、不能够建立可信任链接;由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后续判断。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可佩戴于用户的第一部位如手腕上。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获取单元801、第二获取单元802、第一判断单元803以及第一确定单元804;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801,用于获取第一生理数据,第一生理数据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而得到的数据;
这里,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获取单元801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检测到的第一生理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802,用于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第二获取单元802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当第一传感单元为心率传感器时,可检测用户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心率值;当第一传感单元为血压传感器时,可检测用户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血压值。为达到判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准确性,在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获取单元801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生理数据后,在第二电子设备检测第一生理数据的时间段内如早上9:00~10:00,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二获取单元802也在该时间段内检测该用户的与第一生理数据类型相同的第二生理数据。例如,当第一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心率时,第二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心率;当第一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血压值时,第二生理数据为用户在9:00~10:00这段时间内的血压值。
第一判断单元803,用于将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第一相似度;判断第一相似度是否超出第一阈值,判断为所述第一相似度超出第一阈值时,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
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判断单元803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一生理数据,建立第一波形;基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二生理数据,建立第二波形;将第一波形与第二波形的相似度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第一相似度。具体的,在同一个xoy坐标系下,以第一预定时间为x轴数据,分别以第一生理数据、第二生理数据为y轴数据,建立各自的波形,通过判断这两个波形的重合度来获取它们的相似度。
这里,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判断单元803判断为这两个波形在同一个坐标系下的重合度是否超出第一阈值如80%,如果是,则认为由不同的电子设备在同一个时间段检测到的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为对同一个用户检测的生理数据。其中,第一阈值还可以其他任何数值,如85%或90%,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确定单元804,用于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这里,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确定单元804确定自身与第二电子设备为同一用户的设备,那么确定发送第一生理数据的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其建立第一链接的链接对象(目标对象),即属于同一个用户的这两个电子设备能够建立可信任的链接;所述第一链接为电子设备之间可建立的信任链接。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805,用于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第二判断单元806,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未超出第二阈值;
相应的,第一确定单元804,还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806判断为所述第一参数未超出第二阈值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其中,第一参数表征为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第三获取单元805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蓝牙功能或声波检测技术而获取到。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距离越近的两个电子设备属于同一用户的可能性越大,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对这两个电子设备属于同一用户的判断,在第一判断单元803确定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匹配后,第一电子设备、第三获取单元805通过蓝牙功能或声波检测技术检测自身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第二判断单元806判断该距离是否未超出第二阈值如1m,判断为该距离未超出时,触发第一确定单元804确定这两个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其中,第一阈值还可以其他任何数值,如0.5m,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807,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链接;
第一传输单元808,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链接接收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数据和/或发送自身获取的第二数据,以共享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这里,在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确定单元804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其属于同一个用户的设备、能够建立可信任链接的电子设备后,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建立单元807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可信任链接,并在链接建立后,第一电子设备、具体是第一传输单元808可通过该链接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的交互,以实现数据共享。例如,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如智能手环、具体是第二获取单元802测得用户在一周内的睡眠质量数据(第二数据),第一传输单元808发送该数据至第二电子设备如智能眼镜,并显示在智能眼镜上;或者,通过智能眼镜的第一检测单元701获知从A地到B地的最近路径信息(第一数据),第一发送单元702发送该数据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语音播放该路径信息,方便了用户的查看或收听。
由此可见,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检测到的第一生理数据,并检测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判断这两个生理数据匹配,且这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时,确定这两个生理数据属于同一个人、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可信任链接的通信对象;能够实现对可信任通信对象的自动识别。此外,在对可信任通信对象进行自动识别后,建立可信任链接,并通过该链接实现数据在这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实现了可穿戴式设备之间链接的自动建立。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佩戴于用户的第一部位,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生理数据,第一生理数据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而得到的数据;
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
判断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是否匹配;
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在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未超出第二阈值;
判断为所述第一参数未超出第二阈值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是否匹配,包括:
将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第一相似度;
判断第一相似度是否超出第一阈值;
判断为所述第一相似度超出第一阈值时,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进行比对,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一生理数据,建立第一波形;
基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二生理数据,建立第二波形;
将第一波形与第二波形的相似度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第一相似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检测所述用户的第一生理特征而获取第二生理数据;
所述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检测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而获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链接;
通过所述第一链接接收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数据和/或发送自身获取的第二数据,以共享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佩戴于用户的第一部位,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生理数据,第一生理数据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而得到的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是否匹配;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为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参数是否未超出第二阈值;
相应的,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第一参数未超出第二阈值时,确定发送所述第一生理数据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链接的目标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
将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第一相似度;
判断第一相似度是否超出第一阈值;
判断为所述第一相似度超出第一阈值时,判断为第一生理数据与第二生理数据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一生理数据,建立第一波形;
基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二生理数据,建立第二波形;
将第一波形与第二波形的相似度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第一相似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第二获取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单元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第二生理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通过检测所述用户的第一生理特征而获取第二生理数据;
所述第一生理数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检测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一生理特征而获取。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链接;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链接接收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数据和/或发送自身获取的第二数据,以共享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CN201510312453.2A 2015-06-09 2015-06-09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6293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2453.2A CN106293033B (zh) 2015-06-09 2015-06-09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2453.2A CN106293033B (zh) 2015-06-09 2015-06-09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3033A CN106293033A (zh) 2017-01-04
CN106293033B true CN106293033B (zh) 2019-06-25

Family

ID=57659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2453.2A Active CN106293033B (zh) 2015-06-09 2015-06-09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930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5382B (zh) * 2020-02-27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间数据交互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555132A (zh) * 2020-04-24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源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3475A (zh) * 2014-02-20 2014-05-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424148A (zh) * 2013-09-03 2015-03-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内容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4571502A (zh) * 2014-12-17 2015-04-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4640233A (zh) * 2015-01-28 2015-05-20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00910B2 (en) * 2012-12-14 2016-03-29 Biscotti Inc. Video mail capture, 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4148A (zh) * 2013-09-03 2015-03-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内容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3813475A (zh) * 2014-02-20 2014-05-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571502A (zh) * 2014-12-17 2015-04-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4640233A (zh) * 2015-01-28 2015-05-20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3033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1314B (zh) 用于贴身数据和电力传输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04951069B (zh) 用于使用可穿戴传感器平台的生理测量的置信度指示
EP3811854B1 (en) Wearing detection method, chip and device
Amini et al. Accelerometer-based on-body sensor localization for health and medical monitoring applications
US10398359B2 (en) Movement analysis system, wearable movement tracking senso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Lai et al. Detection of cognitive injured body region using multiple triaxial accelerometers for elderly falling
Liolios et al. An overview of body sensor networks in enabling pervasive healthcare and assistive environments
US9555286B2 (en) Arrangement, a communication module, a sensor unit and a method for monitoring physical performance
GB2513585A (en) Data transfer of a heart rate and activity monitor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6343972B (zh) 一种智能眼镜及终端设备
Wcislik et al. Wireless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CN104640233B (zh)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516282B (zh) 一种数据同步处理的方法以及可穿戴设备
CN114366062B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检测方法和介质
CN106293033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Braojos et al. A wireless body sensor network for activity monitoring with low transmission overhead
CN105380631A (zh) 心跳识别方法以及基于心跳识别的生物识别机器人
CN110192398A (zh) 传感器数据的传输
CN106725456A (zh) 生理数据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4809371A (zh) 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的鉴权信息有效性的装置和方法
US20150208954A1 (en)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human motion
CN10457150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GB2601305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and displaying biosignal data to a wearer of a wearable article
CN107846990A (zh) 智能内裤及其报警控制方法
CN10520464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