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1502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1502B
CN104571502B CN201410788848.5A CN201410788848A CN104571502B CN 104571502 B CN104571502 B CN 104571502B CN 201410788848 A CN201410788848 A CN 201410788848A CN 104571502 B CN104571502 B CN 104571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wearable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cod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888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1502A (zh
Inventor
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888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1502B/zh
Priority to US14/633,490 priority patent/US20160086405A1/en
Priority to DE102015103430.1A priority patent/DE102015103430B4/de
Publication of CN104571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1502A/zh
Priority to US15/015,400 priority patent/US2016015528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1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1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利用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获取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穿戴式电子设备的普及,未来生活中每个人会有多种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基于此,如何快速建立多个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有待解决,传统方式主要通过人机交互才能完成穿戴式电子设备的选择,以及建立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操作过程复杂且需不断重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建立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
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采集使用者的生理参数,例如智能手表采集使用者腕部的脉搏,然后,根据生理参数生成与该生理参数对应的唯一的标识码;再根据该穿戴式电子设备的标识码检测其他穿戴式电子设备的标识码,并与标识码相匹配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如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穿戴式电子设备所采集到的使用者的生理参数,自动连接各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减少人机交互过程,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利用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外的其他穿戴式电子设备,均称为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类型的电子设备,这类电子设备能够佩戴在使用者的身体上。当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第一部位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时,智能手表能够通过表带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同理,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第二部位时,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这里,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佩戴在同一个使用者的不同部位,也可以佩戴在不同使用者的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因此,上述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并不局限于相同的部位或不同的部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均具有采集单元,利用该采集单元能够采集使用者某部位的生理参数;具体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采集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时,智能手表能够采集使用者腕部的脉搏。
步骤102: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生理参数,都生成与之对应的唯一的标识码,例如,第一生理参数对应第一标志码,第二生理参数对应第二标识码;这里,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可以是以任意方式组合的字符串、汉子等,例如第一标识码为MB120。
步骤103: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到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后,生成与所述第二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二标识码,然后,通过广播的方式将该第二标识码广播出去,以使得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二标识码。与此同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之后,也同样将第一标识码通过广播的方式广播出去,以使得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码。
步骤104: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设置匹配规则,具体地,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N≥1;所设置的匹配规则为: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来自于同一使用者,得到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来自于同一使用者时,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这里,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可以为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例如,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生理参数采集的是不同位置的脉搏情况,再例如,第一生理参数为智能手表测得的脉搏情况,而第二生理参数为智能眼镜测得的虹膜情况或者由智能手机测得的指纹情况;生理参数数据库中记载了某一使用者的全部生理参数,根据该生理参数数据库,可以得知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生理参数是否来自于同一使用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设置的匹配规则还可以为: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得到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中时,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这里,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同样可以为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这里,生理参数数据库中记录了多个人的生理参数,因此,允许多个人之间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相互互联;例如,如多个人检测到表征虹膜情况的生理参数均存储至生理参数数据库时,这多个人的智能眼镜就可以互相连接,进而可以共享观看某一内容。
步骤105: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种,当第一标识码与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然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或者,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广播的标识码时,广播信号中携带有请求建立连接的信号,如此,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判断出第二标识码与第一标识码匹配后,直接建立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利用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外的其他穿戴式电子设备,均称为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类型的电子设备,这类电子设备能够佩戴在使用者的身体上。当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第一部位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时,智能手表能够通过表带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同理,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第二部位时,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这里,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佩戴在同一个使用者的不同部位,也可以佩戴在不同使用者的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因此,上述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并不局限于相同的部位或不同的部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均具有采集单元,利用该采集单元能够采集使用者某部位的生理参数;具体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采集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时,智能手表能够采集使用者腕部的脉搏。
步骤202: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生理参数,都生成与之对应的唯一的标识码,例如,第一生理参数对应第一标志码,第二生理参数对应第二标识码;这里,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可以是以任意方式组合的字符串、汉子等,例如第一标识码为MB120。
步骤203: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通过采集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而生成的与所述第二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二标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到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后,生成与所述第二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二标识码,然后,通过广播的方式将该第二标识码广播出去,以使得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二标识码。与此同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之后,也同样将第一标识码通过广播的方式广播出去,以使得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码。
步骤204: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设置匹配规则,具体地,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N≥1;所设置的匹配规则为: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来自于同一使用者,得到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来自于同一使用者时,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这里,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可以为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例如,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生理参数采集的是不同位置的脉搏情况,再例如,第一生理参数为智能手表测得的脉搏情况,而第二生理参数为智能眼镜测得的虹膜情况或者由智能手机测得的指纹情况;生理参数数据库中记载了某一使用者的全部生理参数,根据该生理参数数据库,可以得知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生理参数是否来自于同一使用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设置的匹配规则还可以为: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得到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中时,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这里,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同样可以为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这里,生理参数数据库中记录了多个人的生理参数,因此,允许多个人之间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相互互联;例如,如多个人检测到表征虹膜情况的生理参数均存储至生理参数数据库时,这多个人的智能眼镜就可以互相连接,进而可以共享观看某一内容。
步骤205: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种,当第一标识码与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然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或者,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广播的标识码时,广播信号中携带有请求建立连接的信号,如此,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判断出第二标识码与第一标识码匹配后,直接建立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利用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外的其他穿戴式电子设备,均称为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类型的电子设备,这类电子设备能够佩戴在使用者的身体上。当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第一部位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时,智能手表能够通过表带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同理,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第二部位时,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这里,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佩戴在同一个使用者的不同部位,也可以佩戴在不同使用者的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因此,上述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并不局限于相同的部位或不同的部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均具有采集单元,利用该采集单元能够采集使用者某部位的生理参数;具体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采集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时,智能手表能够采集使用者腕部的脉搏。
步骤302: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生理参数,都生成与之对应的唯一的标识码,例如,第一生理参数对应第一标志码,第二生理参数对应第二标识码;这里,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可以是以任意方式组合的字符串、汉子等,例如第一标识码为MB120。
步骤303: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到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后,生成与所述第二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二标识码,然后,通过广播的方式将该第二标识码广播出去,以使得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二标识码。与此同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之后,也同样将第一标识码通过广播的方式广播出去,以使得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码。
步骤304: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
其中,N≥1。
步骤305:依据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来自于同一使用者,得到判断结果。
步骤306: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来自于同一使用者时,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设置匹配规则,具体地,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N≥1;所设置的匹配规则为: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来自于同一使用者,得到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来自于同一使用者时,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这里,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可以为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例如,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生理参数采集的是不同位置的脉搏情况,再例如,第一生理参数为智能手表测得的脉搏情况,而第二生理参数为智能眼镜测得的虹膜情况或者由智能手机测得的指纹情况;生理参数数据库中记载了某一使用者的全部生理参数,根据该生理参数数据库,可以得知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生理参数是否来自于同一使用者。
步骤307: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种,当第一标识码与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然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或者,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广播的标识码时,广播信号中携带有请求建立连接的信号,如此,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判断出第二标识码与第一标识码匹配后,直接建立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如图4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利用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外的其他穿戴式电子设备,均称为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类型的电子设备,这类电子设备能够佩戴在使用者的身体上。当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第一部位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时,智能手表能够通过表带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同理,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第二部位时,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这里,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佩戴在同一个使用者的不同部位,也可以佩戴在不同使用者的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因此,上述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并不局限于相同的部位或不同的部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均具有采集单元,利用该采集单元能够采集使用者某部位的生理参数;具体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采集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时,智能手表能够采集使用者腕部的脉搏。
步骤402: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生理参数,都生成与之对应的唯一的标识码,例如,第一生理参数对应第一标志码,第二生理参数对应第二标识码;这里,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可以是以任意方式组合的字符串、汉子等,例如第一标识码为MB120。
步骤403: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到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后,生成与所述第二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二标识码,然后,通过广播的方式将该第二标识码广播出去,以使得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二标识码。与此同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之后,也同样将第一标识码通过广播的方式广播出去,以使得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码。
步骤404: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
其中,N≥1。
步骤405:依据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得到判断结果。
步骤406: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中时,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设置匹配规则,具体地,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N≥1;所设置的匹配规则为: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得到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中时,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这里,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同样可以为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这里,生理参数数据库中记录了多个人的生理参数,因此,允许多个人之间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相互互联;例如,如多个人检测到表征虹膜情况的生理参数均存储至生理参数数据库时,这多个人的智能眼镜就可以互相连接,进而可以共享观看某一内容。
步骤407: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种,当第一标识码与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然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或者,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广播的标识码时,广播信号中携带有请求建立连接的信号,如此,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判断出第二标识码与第一标识码匹配后,直接建立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利用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外的其他穿戴式电子设备,均称为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类型的电子设备,这类电子设备能够佩戴在使用者的身体上。当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第一部位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时,智能手表能够通过表带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同理,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佩戴在使用者的第二部位时,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这里,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佩戴在同一个使用者的不同部位,也可以佩戴在不同使用者的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因此,上述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并不局限于相同的部位或不同的部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均具有采集单元,利用该采集单元能够采集使用者某部位的生理参数;具体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采集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时,智能手表能够采集使用者腕部的脉搏。
步骤502: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生理参数,都生成与之对应的唯一的标识码,例如,第一生理参数对应第一标志码,第二生理参数对应第二标识码;这里,第一标识码、第二标识码可以是以任意方式组合的字符串、汉子等,例如第一标识码为MB120。
步骤503:广播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码的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中还包括请求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请求信息。
步骤504: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到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后,生成与所述第二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二标识码,然后,通过广播的方式将该第二标识码广播出去,以使得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二标识码。与此同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之后,也同样将第一标识码通过广播的方式广播出去,以使得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码。
步骤505: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设置匹配规则,具体地,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N≥1;所设置的匹配规则为: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来自于同一使用者,得到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来自于同一使用者时,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这里,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可以为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例如,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生理参数采集的是不同位置的脉搏情况,再例如,第一生理参数为智能手表测得的脉搏情况,而第二生理参数为智能眼镜测得的虹膜情况或者由智能手机测得的指纹情况;生理参数数据库中记载了某一使用者的全部生理参数,根据该生理参数数据库,可以得知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生理参数是否来自于同一使用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设置的匹配规则还可以为: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得到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中时,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这里,第一生理参数和第二生理参数同样可以为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这里,生理参数数据库中记录了多个人的生理参数,因此,允许多个人之间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相互互联;例如,如多个人检测到表征虹膜情况的生理参数均存储至生理参数数据库时,这多个人的智能眼镜就可以互相连接,进而可以共享观看某一内容。
步骤506: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种,当第一标识码与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然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或者,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广播的标识码时,广播信号中携带有请求建立连接的信号,如此,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判断出第二标识码与第一标识码匹配后,直接建立与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本示例中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61,用于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生成单元62,用于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获取单元63,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判断单元64,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建立单元65,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设备上的运行而实现。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本示例中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71,用于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生成单元72,用于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获取单元73,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判断单元74,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建立单元75,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获取单元73,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通过采集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而生成的与所述第二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二标识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设备上的运行而实现。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本示例中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81,用于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生成单元82,用于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获取单元83,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判断单元84,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建立单元85,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设置单元86,用于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N≥1;
所述判断单元84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841,用于依据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来自于同一使用者,得到判断结果;
第一确定子单元842,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来自于同一使用者时,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设备上的运行而实现。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本示例中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91,用于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生成单元92,用于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获取单元93,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判断单元94,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建立单元95,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设置单元96,用于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N≥1;
所述判断单元94包括:
第二判断子单元941,用于依据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得到判断结果;
第二确定子单元942,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中时,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设备上的运行而实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本示例中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11,用于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生成单元12,用于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获取单元13,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判断单元14,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建立单元15,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广播单元16,用于广播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码的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码。
优选地,所述信号中还包括请求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请求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设备上的运行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通过采集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而生成的与所述第二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二标识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N≥1;
相应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包括:
依据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来自于同一使用者,得到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来自于同一使用者时,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N≥1;
相应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包括:
依据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得到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中时,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穿戴式电子设备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广播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码的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号中还包括请求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请求信息。
7.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与一个以上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维持与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使用者第一部位的第一生理参数;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与所述第一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一标识码;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发送来的第二标识码;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得到判断结果;
建立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时,建立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通过采集使用者第二部位的第二生理参数,而生成的与所述第二生理参数相对应的第二标识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N≥1;
所述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来自于同一使用者,得到判断结果;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来自于同一使用者时,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生理参数数据库,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存储有N个使用者的至少一个生理参数,N≥1;
所述判断单元包括: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是否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库中,得到判断结果;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标识码对应的第一生理参数与第二标识码对应的第二生理参数存储于所述生理参数数据中时,确定所述第一标识码与所述第二标识码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广播单元,用于广播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码的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二穿戴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所述第一标识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所述信号中还包括请求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请求信息。
CN201410788848.5A 2014-09-19 2014-12-1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571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8848.5A CN104571502B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US14/633,490 US20160086405A1 (en) 2014-09-19 2015-02-27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electronic devices and wearable electroinc devices
DE102015103430.1A DE102015103430B4 (de) 2014-09-19 2015-03-09 Datenverarbeitungsverfahren und tragbares Elektronikgerät
US15/015,400 US20160155280A1 (en) 2014-09-19 2016-02-04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electronic devices an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8848.5A CN104571502B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1502A CN104571502A (zh) 2015-04-29
CN104571502B true CN104571502B (zh) 2017-11-24

Family

ID=53087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88848.5A Active CN104571502B (zh) 2014-09-19 2014-12-1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15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033B (zh) * 2015-06-09 2019-06-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493021B (zh) * 2019-08-19 2021-09-2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表的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7412B (zh) * 2020-08-17 2023-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验证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3126A (zh) * 2013-11-22 2014-02-19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和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CN104197470A (zh) * 2014-09-01 2014-12-10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穿戴设备控制智能家电的系统及运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0749B1 (en) * 2011-07-12 2012-05-29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ing an interaction state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3126A (zh) * 2013-11-22 2014-02-19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和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CN104197470A (zh) * 2014-09-01 2014-12-10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穿戴设备控制智能家电的系统及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1502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8644B (zh) 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4182048B (zh) 基于脑机接口的电话系统及其方法
CN104967970B (zh) 终端设备配对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97779B (zh) 信息同步系统和信息同步方法
CN103442129A (zh) 智能手表与移动终端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6471697A (zh) 控制充电的方法、装置、电源适配器和移动终端
CN10457150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5635093B (zh) 一种访问方法、可穿戴智能设备、鉴权方法及终端
CN107085380A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用户位置判断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307873A (zh) 情绪交互装置及方法
CN104464216A (zh) 一种智能姿势矫正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7506578A (zh) 基于arm的多通路无线数据通信处理的医疗健康临床监测系统
CN109394207A (zh) 情绪识别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
CN10376097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08762840A (zh) 穿戴设备模式选择方法、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95623A (zh) 智能家居设备控制方法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07678541A (zh) 智能眼镜及其信息采集及传输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4839487U (zh) 健康数据在线监测系统
CN107609371A (zh) 一种消息提示方法及音频播放设备
CN104023207A (zh) 单呼即通实况通信终端、方法及工具
CN106061073B (zh) 一种调节环境中灯光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18209B (zh) 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和设备
CN103458507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蓝牙网络应用方法及系统
CN106465468B (zh) 用于操作通信服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331987A (zh) 基于接触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