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7022A -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7022A
CN107567022A CN201710724678.8A CN201710724678A CN107567022A CN 107567022 A CN107567022 A CN 107567022A CN 201710724678 A CN201710724678 A CN 201710724678A CN 107567022 A CN107567022 A CN 107567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ion identifier
feature information
biometric featur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46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246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70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7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70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其中,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本发明能够提高需要进行数据迁移的终端间建立的无线连接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用户的很多重要数据均保存在终端中,因此,当用户更换终端时需要进行数据迁移。数据迁移的第一步是在需要进行数据迁移的两个终端间建立连接,例如无线连接。一般而言,两个终端上均需要安装专门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用户可以利用一个终端上安装的该APP对另一终端上安装的该APP中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或者,用户可以分别在两个终端安装的该APP中执行相同的手势动作,以实现两个终端间的无线连接。
不管是采用二维码扫描方式还是手势动作方式,任何安装有该APP的两个终端间均可以进行无线连接,故无线连接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连接方法、终端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需要进行数据迁移的终端间建立的无线连接的安全性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确定与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
在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
建立模块,用于在本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与本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
第三发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且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与连接标识一一对应,因此,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获取到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应当是相同的。由于生物识别特征信息能够较好地对各用户进行唯一地标识,故具有第二终端获取到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的用户与具有第一终端获取到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的用户为同一用户。可见,只有经过同一用户授权的终端间才能建立无线连接,依赖于该无线连接,经过同一用户授权的终端间的数据迁移得以实现。与现有技术中任何安装有专门的APP的终端间均可以进行无线连接的情况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需要进行数据迁移的终端间建立的无线连接的安全性。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的采集操作实施起来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方法的第一种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方法的第二种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方法的第三种流程图;
图4为A终端和B终端建立无线连接的第一种原理图;
图5为A终端和B终端建立无线连接的第二种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终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终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终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终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方法的第一种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其中,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的类型多样。具体地,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可以为指纹特征信息、虹膜特征信息或者视网膜特征信息等。当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为指纹特征信息时,第一终端中可以具有指纹传感器,用户只需要将手指压在指纹传感器上,第一终端就可以通过该指纹传感器采集用户的指纹特征信息;当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为虹膜特征信息或者视网膜特征信息时,第一终端中可以具有摄像头,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该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或者视网膜特征信息。可以看出,不管是采用指纹传感器还是摄像头采集生物识别特征,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的采集操作实施起来均非常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在采集到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后,第一终端可以直接将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作为获取到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以执行后续的步骤102。当然,在采集到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后,第一终端也可以将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存储于一指定位置,第一终端后续可以从该指定位置中读取已存储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并将所读取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作为获取到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然后再执行后续的步骤102。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互不相同,故生物识别特征信息能够较好地对各用户进行唯一地标识。
步骤102,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
假设第一终端获取到的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为指纹特征信息,该指纹特征信息具体为用户的指纹图像。那么,第一终端可以利用感知哈希算法确定出与该指纹图像对应的一64位的二进制整数。接下来,第一终端可以对该64位的二进制整数进行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MD5)运算,以得到运算结果,该运算结果即可作为与该指纹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当然,第一终端确定连接标识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只需要保证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与连接标识之间一一对应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确定连接标识的具体方式不做任何限定。
步骤103,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其中,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
其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的无线连接可以为wifi连接、蓝牙连接或者其他类型的无线连接。
对于第一终端而言,在执行步骤101和步骤102确定出连接标识之后,其可以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执行了步骤101和步骤102后确定出的连接标识与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的其他终端。如果判断结果为存在,第一终端可以将存在着的该其他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可以是具有通讯功能的任何设备,例如:计算机(Computer)、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电子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且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与连接标识一一对应,因此,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获取到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应当是相同的。由于生物识别特征信息能够较好地对各用户进行唯一地标识,故具有第二终端获取到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的用户与具有第一终端获取到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的用户为同一用户。可见,只有经过同一用户授权的终端间才能建立无线连接,依赖于该无线连接,经过同一用户授权的终端间的数据迁移得以实现。与现有技术中任何安装有专门的APP的终端间均可以进行无线连接的情况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需要进行数据迁移的终端间建立的无线连接的安全性。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的采集操作实施起来非常便捷。
参见图2,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方法的第二种流程图。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确定第二终端的第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步骤202,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
其中,步骤201和步骤202的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中对步骤101和步骤102的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3,若第一终端接收到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将发出该无线信号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进入步骤204。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无线信号类型的不同,连接标识的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具体地,在一种实现形式中,无线信号可以为wifi信号,这时,连接标识可以为该wifi信号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该SSID能够有效地对该wifi信号进行标识。在另一种实现形式中,无线信号可以为蓝牙信号,这时,连接标识可以为蓝牙设备名称,该蓝牙设备名称能够有效地对该蓝牙信号进行标识。
步骤204,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
其中,步骤204的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对步骤103的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5,若第一终端未接收到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发出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
在执行步骤202确定出连接标识后,第一终端可以判断自身是否接收到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这说明第一终端获取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已经被其余终端获取过,该其余终端确定出了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并且,该其余终端还发出了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可见,发出该无线信号的终端与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是相同的,并且,发出该无线信号的终端已经先于第一终端被具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的用户授权了,因此,第一终端可以将发出该无线信号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这说明当前并不存在第二终端,第一终端可以发出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当后续其余终端获取到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后确定出的连接标识为该连接标识时,由于该其余终端能够接收到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故该其余终端与第一终端间会建立无线连接。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出是否存在第二终端,以根据确定结果执行相应的处理操作。
参见图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方法的第三种流程图。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确定第二终端的第二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步骤302,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
其中,步骤301和步骤302的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中对步骤101和102的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3,向服务器发送查找指令,以使服务器根据查找指令查找该连接标识及该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
其中,终端标识可以为终端的设备序列号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本地可以存储有多个表项,每个表项中存储有连接标识及该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其中,任一表项是服务器在接收到具有该表项中的终端标识的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服务器存储该表项的存储指令时存储的。当然,上述表项也可以存储于能够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的另一电子设备上,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方案,后续实施例均以上述表项存储于服务器本地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的查找指令中可以携带步骤302中确定出的连接标识。这样,当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的、携带该连接标识的查找指令后,服务器可以对本地存储的各表项进行遍历查找,以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包括该连接标识的表项,并向第一终端返回相应的查找结果。
步骤304,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查找结果。
在服务器对本地存储的各表项进行遍历查找后,若服务器确定出本地存储有包括该连接标识的表项,服务器向第一终端返回的查找结果中可以包括该表项中的终端标识;若服务器确定出本地未存储有包括该连接标识的表项,服务器向第一终端返回的查找结果可以为空数据。
步骤305,若根据查找结果确定出服务器查找到该连接标识及该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将具有该终端标识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进入步骤306。
步骤306,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
其中,步骤306的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对步骤103的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7,若根据查找结果确定出服务器未查找到该连接标识及该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向服务器发送存储指令,以使服务器根据存储指令存储该连接标识及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
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终端接收到的查找结果中包括该连接标识,这说明第一终端获取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已经被其余终端获取过,该其余终端确定出了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并且,该其余终端还向服务器发送了用于指示存储包括该连接标识及该其余终端的终端标识的表项的存储指令。可见,具有该表项中的终端标识的终端与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是相同的,并且,具有该表项中的终端标识的终端已经先于第一终端被具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的用户授权了,因此,第一终端可以将具有该表项中的终端标识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
如果第一终端接收到的查找结果为空数据,这说明当前并不存在第二终端,第一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存储指令,以使得服务器在本地存储包括该连接标识及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的表项。当后续其余终端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后确定出的连接标识为该连接标识时,由于服务器中存储有包括该连接标识及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的表项,故该其余终端与第一终端间会建立无线连接。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出是否存在第二终端,以根据确定结果执行相应的处理操作。
可选的,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服务器还根据查找指令查找该连接标识的状态。具体地,连接标识的状态可以有两种,分别是可用状态和过期状态。
步骤306,即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包括:
若根据查找结果确定出该连接标识的状态不是过期状态,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
其中,该连接标识是在存储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置于过期状态的。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1分钟、2分钟、3分钟或者5分钟,当然,预设时长的取值并不局限于此,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本地存储的各连接标识均可以具有时效性。具体地,当任一连接标识存储至服务器本地后,服务器可以将存储于本地的该连接标识置于可用状态,并记录该连接标识在本地的存储时长。若该连接标识在服务器本地的存储时长小于等于预设时长,则可以认为该连接标识是有效的,此时,该连接标识一直置于可用状态。若该连接标识在服务器本地的存储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可以认为该连接标识是无效的,此时,服务器切换该连接标识的状态,即将该连接标识的状态切换为过期状态。
若服务器根据查找指令在本地查找到了包括步骤302中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的表项,那么,服务器向第一终端返回的查找结果中除了包括该表项中的终端标识,还可以包括用于表征该连接标识的状态的数据。具体地,当该连接标识的状态为可用状态时,该数据可以为1;当该连接标识的状态为过期状态时,该数据可以为0。
这样,当第一终端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查找结果后,若该查找结果中包括该终端标识和数据1,这说明当前存在第二终端,并且,该连接标识是有效的,因此,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可以建立无线连接,以通过该无线连接实现数据迁移。若该查找结果中包括该终端标识和数据0,这说明当前存在第二终端,并且,该连接标识是无效的,因此,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并不会建立无线连接,更不要说通过该无线连接实现数据迁移了。
可以看出,通过为连接标识设置时效性,本实施例能够进一步提高需要进行数据迁移的终端间建立的无线连接的安全性。
可选的,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是否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若为是,执行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特征信息白名单存在两种部署方式:一种部署方式中,特征信息白名单直接存储于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可以直接对本地存储的特征信息白名单进行访问;另一种部署方式中,特征信息白名单存储于能够与第一终端进行信息交互的另一电子设备上,第一终端可以通过通信接口对位于另一电子设备上的特征信息白名单进行访问。特征信息白名单中可以存储有各合法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之后,其可以对特征信息白名单进行遍历查找,以确定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是否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如果特征信息白名单中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这说明具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的用户为合法用户,此时,第一终端可以执行确定与该生物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的步骤。如果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未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这说明具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的用户并不是合法用户,此时,第一终端不会执行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的步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只有经过合法用户的授权,需要进行数据迁移的终端间才会建立无线连接,这样可以提高该无线连接的安全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得针对特征信息白名单的更新指令;
采集发出更新指令的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判断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是否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若为是,根据所获得的更新指令,对特征信息白名单进行更新。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情况下存在对特征信息白名单进行更新的需求,例如向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添加新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这时,用户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针对特征信息白名单的更新指令。具体地,更新指令中可以包括待添加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当第一终端接收到更新指令后,其采集发出更新指令的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并将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与特征信息白名单进行比对,以确定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是否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若特征信息白名单中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这说明发出更新指令的用户为合法用户,因此,第一终端会根据来自合法用户的更新指令,对特征信息白名单进行更新,例如将更新指令中的待添加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添加至特征信息白名单中。
若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未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这说明发出更新指令的用户不是合法用户,因此,第一终端会拒绝该更新指令。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只有合法用户才能对特征信息白名单进行更新,这样可以提高特征信息白名单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图4和图5,以两个具体的例子(例子X和例子Y)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方法进行说明。
其中,例子X和例子Y均是为了实现A终端和B终端间的无线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例子X主要适用于近场通信的使用场景,例子Y不仅适用于近场通信的使用场景,也适用于远程通信的使用场景。
在例子X中,如图4所示,A终端(相当于上文中的第一终端)和B终端均可以在本地的特征信息白名单中存储各合法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本实施例中,A终端先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并判断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是否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假设特征信息白名单中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A终端根据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生成一一对应的SSID1。接下来,A终端判断自身是否接收到SSID为SSID1的无线信号。假设B终端还未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这种情况下,B终端并不会发出SSID为SSID1的无线信号),这样,A终端得到的判断结果为否,A终端会发出SSID为SSID1的无线信号。
之后,B终端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并判断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是否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假设特征信息白名单中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且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与A终端获取到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相同,此时,B终端(这儿的B终端相当于上文中的第二终端)根据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生成的也是SSID1。接下来,B终端判断自身是否接收到SSID为SSID1的无线信号。由于A终端当前发出了SSID为SSID1的无线信号,这样,B终端与A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
可以看出,在例子X中,A终端和B终端确定的SSID(均为SSID1)是相同的,故A终端和B终端获取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也是相同的,即A终端和B终端经过了同一合法用户的授权,这样可以提高A终端和B终端间建立的无线连接的可靠性。
在例子Y中,如图5所示,A终端(相当于上文中的第一终端)和B终端均可以在本地的特征信息白名单中存储各合法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本实施例中,A终端先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并判断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是否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假设特征信息白名单中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A终端根据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生成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假设该连接标识为ID1。接下来,A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查找指令,以使得服务器根据该查找指令在本地查找ID1及ID1对应的终端标识,并向A终端返回相应的查找结果。假设A终端接收到的查找结果为空数据,此时,A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存储指令,以使服务器根据存储指令在本地存储ID1及ID1对应的MAC A(即A终端的MAC地址)。
之后,B终端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并判断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是否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假设特征信息白名单中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且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与A终端获取到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相同,此时,B终端(这儿的B终端相当于上文中的第二终端)根据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生成的也是ID1。接下来,当B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查找指令时,B终端接收到的服务器返回的查找结果中包括MAC A。这样,B终端会与具有MAC A的终端(即A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可以看出,在例子Y中,A终端和B终端确定的ID是相同的,故A终端和B终端获取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也是相同的,即A终端和B终端经过了同一合法用户的授权,这样可以提高A终端和B终端间建立的无线连接的可靠性。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需要进行数据迁移的终端间建立的无线连接的安全性。
参见图6,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60(该终端60即为上文中的第一终端,后文中均将该终端60称为第一终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60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
建立模块603,用于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其中,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
参见图7,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60(该终端即为上文中的第一终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终端60包括:
获取模块611,用于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确定模块612,用于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
第一处理模块613,用于在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之后,若第一终端接收到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将发出该无线信号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触发建立模块614;
建立模块614,用于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其中,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
第二处理模块615,用于若第一终端未接收到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发出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
参见图8,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60(该终端即为上文中的第一终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终端60包括:
获取模块621,用于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确定模块622,用于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
发送模块623,用于在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之后,向服务器发送查找指令,以使服务器根据查找指令查找该连接标识及该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
接收模块624,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查找结果;
第三处理模块625,用于若根据查找结果确定出服务器查找到该连接标识及该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将具有该终端标识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触发建立模块626;
建立模块626,用于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其中,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
第四处理模块627,用于若根据查找结果确定出服务器未查找到该连接标识及该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向服务器发送存储指令,以使服务器根据存储指令存储该连接标识及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
可选的,服务器还根据查找指令查找该连接标识的状态;
上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若根据查找结果确定出该连接标识的状态不是过期状态,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
其中,该连接标识是在存储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置于过期状态的。
参见图9,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60(该终端即为上文中的第一终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终端60包括:
获取模块631,用于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判断模块632,用于在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之后,判断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是否存储有生物识别特征信息;若为是,触发确定模块633。
确定模块633,用于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
建立模块634,用于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其中,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6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终端6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0,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70(该终端70即为上文中的第一终端,后文中均将该终端70称为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终端7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704和用户接口703。终端7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0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
其中,用户接口7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 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7021和应用程序7022。
其中,操作系统7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7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7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7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702上并可在处理器7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702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
在本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其中,第二终端与本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连接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的,在确定与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之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若第一终端接收到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将发出该无线信号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执行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步骤;
若第一终端未接收到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发出具有该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
可选地,在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之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向服务器发送查找指令,以使服务器根据查找指令查找该连接标识及该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查找结果;
若根据查找结果确定出服务器查找到该连接标识及该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将具有该终端标识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执行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步骤;
若根据查找结果确定出服务器未查找到该连接标识及该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向服务器发送存储指令,以使服务器根据存储指令存储该连接标识及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
可选的,服务器还根据查找指令查找该连接标识的状态;处理器701执行的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步骤,包括:
若根据查找结果确定出该连接标识的状态不是过期状态,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
其中,该连接标识是在存储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置于过期状态的。
可选的,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之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判断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是否存储有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若为是,执行确定与该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7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终端7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确定与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
在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具有所述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将发出所述无线信号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执行所述在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步骤;
若所述第一终端未接收到具有所述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发出具有所述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查找指令,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查找指令查找所述连接标识及所述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查找结果;
若根据所述查找结果确定出所述服务器查找到所述连接标识及所述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将具有该终端标识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执行所述在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步骤;
若根据所述查找结果确定出所述服务器未查找到所述连接标识及所述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向服务器发送存储指令,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存储指令存储所述连接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根据所述查找指令查找所述连接标识的状态;
所述在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包括:
若根据所述查找结果确定出所述连接标识的状态不是过期状态,在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标识是在存储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置于所述过期状态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若为是,执行所述确定与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的步骤。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
建立模块,用于在本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与本终端确定出的连接标识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之后,若本终端接收到具有所述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将发出所述无线信号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触发所述建立模块;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本终端未接收到具有所述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发出具有所述连接标识的无线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一一对应的连接标识之后,向服务器发送查找指令,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查找指令查找所述连接标识及所述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查找结果;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查找结果确定出所述服务器查找到所述连接标识及所述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将具有该终端标识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并触发所述建立模块;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查找结果确定出所述服务器未查找到所述连接标识及所述连接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向服务器发送存储指令,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存储指令存储所述连接标识及本终端的终端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根据所述查找指令查找所述连接标识的状态;
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若根据所述查找结果确定出所述连接标识的状态不是过期状态,在本终端与第二终端间建立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标识是在存储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置于所述过期状态的。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获取用户的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之后,判断特征信息白名单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生物识别特征信息;若为是,触发所述确定模块。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的步骤。
CN201710724678.8A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75670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4678.8A CN107567022A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4678.8A CN107567022A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7022A true CN107567022A (zh) 2018-01-09

Family

ID=6097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4678.8A Pending CN107567022A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702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4789A (zh) * 2018-04-04 2018-09-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设备间关联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16859A (zh) * 2018-05-11 2018-10-02 珠海云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智能管理wifi组网系统
CN112751928A (zh) * 2020-12-28 2021-05-04 北京爱笔科技有限公司 跨终端信息互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721A (zh) * 2012-08-08 2012-11-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服务器
CN104640233A (zh) * 2015-01-28 2015-05-20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33407A (zh) * 2015-05-28 2015-09-23 成都佳发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ift变换的指纹识别方法
CN105100114A (zh) * 2015-08-26 2015-11-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互联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450610A (zh) * 2014-08-29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终端之间快速建立可信任的连接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5592572A (zh) * 2016-02-29 2016-05-1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6453212A (zh) * 2015-08-11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721A (zh) * 2012-08-08 2012-11-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服务器
CN105450610A (zh) * 2014-08-29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终端之间快速建立可信任的连接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4640233A (zh) * 2015-01-28 2015-05-20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33407A (zh) * 2015-05-28 2015-09-23 成都佳发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ift变换的指纹识别方法
CN106453212A (zh) * 2015-08-11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00114A (zh) * 2015-08-26 2015-11-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互联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592572A (zh) * 2016-02-29 2016-05-1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控制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4789A (zh) * 2018-04-04 2018-09-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设备间关联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16859A (zh) * 2018-05-11 2018-10-02 珠海云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智能管理wifi组网系统
CN112751928A (zh) * 2020-12-28 2021-05-04 北京爱笔科技有限公司 跨终端信息互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51928B (zh) * 2020-12-28 2023-08-01 北京爱笔科技有限公司 跨终端信息互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6077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19313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78641A (zh) 一种进入目标显示界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886766B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指纹识别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6844067A (zh) 一种内容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48382B (zh) 一种图片浏览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843654A (zh) 一种终端多任务操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125984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控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38367A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9348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96846A (zh) 一种群聊天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76871A (zh) 一种多媒体文件的存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131828A (zh) 一种WiFi密码共享方法、移动终端及云服务器
CN106453925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67022A (zh)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79722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7888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14162A (zh) 一种共享热点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75488A (zh) 一种文件的存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390991A (zh) 一种截图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3274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62262A (zh) 一种响应触控操作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5466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06198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22970A (zh) 一种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