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5266A - 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5266A
CN104635266A CN201510017429.6A CN201510017429A CN104635266A CN 104635266 A CN104635266 A CN 104635266A CN 201510017429 A CN201510017429 A CN 201510017429A CN 104635266 A CN104635266 A CN 104635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osition angle
bin
common imaging
imaging ga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74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35266B (zh
Inventor
张延庆
李丰
王霞
王小善
王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0174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35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35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5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35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5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对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进行数据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数据;根据方位角间隔离散所述分选后的数据的方位角;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对所述分选后的数据进行矩形分选,得到方位角域数据;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通过对保方位角处理的多维道集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数据规则化,实现了道集柱坐标格式存储和显示,利于直观的各向异性异常表征。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建立在全方位共成像点道集基础上的各向异性表征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利用常规偏移方法得到的共反射点道集(common reflection point,CRP),只有偏移距信息而没有方位角信息。通常,方位角偏移方法可以得到“几个方位角”的CRP道集,即将叠前道集分解成5、6个或者更多个方位角道集后分别偏移的方法,但是这种处理方式极大损失了叠前道集对方位角信息的响应精度。
保方位角处理方法能够得到全方位角CRP道集,真正开启了全方位角叠前道集解释的新时代。保方位角处理后得到的螺旋道集在保留偏移距数据的基础上还保留了原始的方位角信息,比CRP道集更多地保留了地下各向异性的异常响应,更有利于各向异性解释。但是,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道集显示方式使解释人员无法直观地进行各向异性解释,不能发挥保方位角道集的优势,导致地震信息的浪费。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新的多维道集显示方式,其能更好的发挥保方位角道集的优势,避免地震信息的浪费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道集显示方式使解释人员无法直观地进行各向异性解释、不能发挥保方位角道集的优势、导致地震信息的浪费的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数据规则化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及系统,通过对保方位角处理的多维道集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数据规则化和存储,即发明了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化方法,对分选出的小于最大非纵距的数据进行规则化,得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图,实现了道集柱坐标格式存储和显示,利于直观的各向异性异常表征。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包括:采集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对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进行数据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数据;根据方位角间隔离散所述分选后的数据的方位角;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对所述分选后的数据进行矩形分选,得到方位角域数据;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进行数据分选包括:获取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的最大非纵距;从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中分选出小于所述最大非纵距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从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中分选出小于所述最大非纵距的数据包括:将所述的最大非纵距作为直径;以所述的直径在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上画圆;将所述圆外部的道数据删除,得到分选出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对所述分选后的数据进行矩形分选,得到方位角域数据包括:确定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0度方位;将所述0度方位角及其轴对称方位作为中心线;获取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覆盖次数;根据所述的覆盖次数确定矩形宽度;根据所述的中心线以及所述的矩形宽度确定矩形区域;从所述分选后的数据中选取出距所述中心线小于所述矩形宽度的一半的道数据,组成方位角域数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包括:获取预先设定的固定间隔;根据所述的覆盖次数确定偏移距域步长;对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在偏移距方向上以0偏移距为起点,以固定间隔为步长,划定方位角-偏移距域的面元;根据加权平均法确定所述面元的数值;根据所述面元以及所述面元的数值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格式存储,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的面元内无数据时,确定所述面元的相邻面元;获取所述相邻面元的数据;对所述相邻面元的数据进行内插,得到所述面元的数据。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的系统,包括:共成像点道集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数据分选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进行数据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数据;方位角离散装置,用于根据方位角间隔离散所述分选后的数据的方位角;矩形分选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对所述分选后的的数据进行矩形分选,得到方位角域数据;柱状显示数据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数据分选装置包括:最大非纵距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的最大非纵距;数据分选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中分选出小于所述最大非纵距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数据分选模块包括:直径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的最大非纵距作为直径;圆确定单元,用于以所述的直径在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上画圆;道数据删除单元,用于将所述圆外部的道数据删除,得到分选出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矩形分选装置包括:0度方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0度方位;中心线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0度方位及其轴对称方位作为中心线;覆盖次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覆盖次数;矩形宽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覆盖次数确定矩形宽度;矩形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中心线以及所述的矩形宽度确定矩形区域;方位角数据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分选后的数据中选取出距所述中心线小于所述矩形宽度的一半的道数据,组成方位角域数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柱状显示数据确定装置包括:固定间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设定的固定间隔;偏移距步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覆盖次数确定偏移距域步长;方位角-偏移距域面元划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在偏移距方向上以0偏移距为起点,以固定间隔为步长,划定方位角-偏移距域的面元;面元数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加权平均法确定所述面元的数值;柱状显示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面元以及所述面元的数值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格式存储,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柱状显示数据确定装置还包括:相邻面元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的面元内无数据时,确定所述面元的相邻面元;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相邻面元的数据;内插模块,用于对所述相邻面元的数据进行内插,得到所述面元的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及系统,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建立在“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和全方位共成像点道集处理基础上的各向异性解释方法,通过对保方位角处理的多维道集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数据规则化,即发明了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化方法,对分选出的小于最大非纵距的数据进行规则化,得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图,实现了道集柱坐标格式存储和显示,利于直观的各向异性异常表征,使解释人员可以直观地进行各向异性解释,充分发挥保方位角道集的优势,避免了地震信息的浪费。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中的步骤S102的具体流程图;
图3为图2中的步骤S202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图1中的步骤S104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图1中的步骤S105的实施方式一的具体流程图;
图6为图1中的步骤S105的实施方式二的具体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系统中数据分选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系统中的数据分选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系统中的矩形分选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系统中的柱状显示数据确定装置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系统中的柱状显示数据确定装置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框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共成像点道集数据分布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道集按最大非纵距分选后分布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化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每个方位进行矩形规则化处理后的方位角-偏移距数据分布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经过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化后的柱状显示效果图1;
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经过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化后的柱状显示效果图2;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经过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化后的柱状显示效果图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建立在“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和全方位共成像点道集处理基础上的各向异性解释方法。多维道集柱状显示需要在“方位角-偏移距”域进行数据规则化和数据存储。常规数据规则化工作中应用的是“三角形”分选的分方位角数据分选规则化方法,该方法小偏移距部分数据采样不足,限制了方位角划分的个数,而大偏移距部分过采样且方位角响应信息损失严重。本发明对保方位角处理的多维道集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数据规则化,实现道集柱坐标格式存储和显示,利于直观的各向异性异常表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的流程图,由图1可知,所述的方法包括:
S101:采集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
S102:对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进行数据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数据。图2为步骤S102的具体流程图,由图2可知,该步骤具体包括:
S201:获取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的最大非纵距;
S202:从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中分选出小于所述的最大非纵距的数据。图3为步骤S202的具体流程图,由图3可知,该步骤具体包括:
S301:将所述的最大非纵距作为直径;
S302:用所述的直径以道集的0偏移距为圆心在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上画圆;
S303:将所述圆外部的道数据删除,得到分选出的数据。
也即,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以最大非纵距为直径画圆,对大于最大非纵距的远炮检距数据进行删除,如此进行数据范围的选择。
由图1可知,该步骤还包括:
S103:根据方位角间隔离散所述分选后的数据的方位角。
S104: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对所述分选后的数据进行矩形分选,得到方位角域数据。图4为步骤S104的具体流程图,由图4可知,该步骤具体包括:
S401:确定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0度方位;
S402:将所述0度方位角及其轴对称方位(180度方位)作为中心线;
S403:获取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覆盖次数;
S404:根据所述的覆盖次数确定矩形宽度,矩形宽度设为2a。
S405:根据所述的中心线以及所述的矩形宽度确定矩形区域;
S406:从所述分选后的数据中选取出距所述中心线小于所述矩形宽度的一半的道数据,组成方位角域数据。
也即,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以某方位角及其轴对称方位为中心线划定矩形区域,矩形宽度2a根据实际数据的覆盖次数确定,抽取距中心线小于a的所有道数据。然后按照需要的方位间隔对矩形进行旋转,以其他方位角及其轴对称方位为中心线划定矩形区域,矩形宽度2a根据实际数据的覆盖次数确定,抽取距中心线小于a的所有道数据,直至所有方位角都经过矩形分选。
由图1可知,该步骤还包括:
S105: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图5为S105的实施方式一的具体流程图,由图5可知,在实施方式一中,该步骤具体包括:
S501:获取预先设定的固定间隔;
S502:根据所述道集的覆盖次数确定偏移距域步长;
S503:对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在偏移距方向上以0偏移距为起点,以固定间隔为步长,划定方位角-偏移距域的面元;
S504:根据加权平均法确定所述面元的数值;
S505:根据所述面元以及所述面元的数值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格式存储,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
也即,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在偏移距方向上以固定间隔划定面元,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拟合求取数值作为该面元的数值,面元大小可依据覆盖次数调整。
图6为S105的实施方式二的具体流程图,由图6可知,在实施方式二中,该步骤具体包括:
S601:获取预先设定的固定间隔;
S602:根据所述道集的覆盖次数确定偏移距域步长;
S603:对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在偏移距方向上以0偏移距为起点,以固定间隔为步长,划定方位角-偏移距域的面元;
S604:根据加权平均法确定所述面元的数值;
S605:根据所述面元以及所述面元的数值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格式存储,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
S606:当所述的面元内无数据时,确定所述面元的相邻面元;
S607:获取所述相邻面元的数据;
S608:对所述相邻面元的数据进行内插,得到所述面元的数据。
也即,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在偏移距方向上以固定间隔划定面元,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拟合求取数值作为该面元的数值,面元大小可依据覆盖次数调整。如果面元内无数据,则采用相邻面元点数据内插得到。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按照需要的方位间隔对矩形进行旋转,对所述的方位角执行步骤S104、S105,完成一个共成像点道集的规则化和格式存储。
如上所示,即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通过对保方位角处理的多维道集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数据规则化,即根据方位角按照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对分选出的数据进行矩形分选,得到方位角-偏移距数据,按照偏移距间隔对所方位角-偏移距数据进行规则化,得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图,实现了道集柱坐标格式存储和显示,利于直观的各向异性异常表征。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系统的结构框图,由图7可知,所述的系统包括:
共成像点道集采集装置101,用于采集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
数据分选装置102,用于对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进行数据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数据。图8为数据分选装置的结构框图,由图8可知,该装置具体包括:
最大非纵距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与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对应的最大非纵距;
数据分选模块202,用于从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中分选出小于所述最大非纵距的数据。图9为数据分选模块的结构框图,由图9可知,该模块具体包括:
直径确定单元301,用于将所述的最大非纵距作为直径;
圆确定单元302,用于以所述的直径在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上画圆;
道数据删除单元303,用于将所述圆外部的道数据删除,得到分选出的数据。
也即,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以最大非纵距为直径画圆,对大于最大非纵距的远炮检距数据进行删除,如此进行数据范围的选择。
由图7可知,该系统还包括:
方位角离散装置103,用于根据方位角间隔离散所述分选后的数据的方位角。
矩形分选装置104,用于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对所述分选后的的数据进行矩形分选,得到方位角域数据。图10为矩形分选装置的结构框图,由图10可知,该装置具体包括:
0度方位确定模块401,用于确定共成像点道集的0度方位;
中心线确定模块402,用于将所述0度方位及其轴对称方位(180度方位)作为中心线;
覆盖次数获取模块403,用于获取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覆盖次数;
矩形宽度确定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的覆盖次数确定矩形宽度,矩形宽度设为2a。
矩形区域确定模块405,用于根据所述的中心线以及所述的矩形宽度确定矩形区域;
方位角数据确定模块406,用于从所述分选后的数据中选取出距所述中心线小于所述矩形宽度的一半的道数据,组成方位角域数据。
也即,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以某方位角及其轴对称方位为中心线划定矩形区域,矩形宽度2a根据实际数据的覆盖次数确定,抽取距中心线小于a的所有道数据。然后按照需要的方位间隔对矩形进行旋转,以其他方位角及其轴对称方位为中心线划定矩形区域,矩形宽度2a根据实际数据的覆盖次数确定,抽取距中心线小于a的所有道数据,直至所有方位角都经过矩形分选。
由图7可知,该系统还包括:
柱状显示图确定装置105,用于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图11为柱状显示图确定装置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框图,由图11可知,在实施方式一中,该装置具体包括:
固定间隔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预先设定的固定间隔;
偏移距步长确定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的覆盖次数确定偏移距域步长;
方位角-偏移距域面元划定模块503,用于对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在偏移距方向上以0偏移距为起点,以固定间隔为步长,划定方位角-偏移距域的面元;
面元数值确定模块504,用于根据加权平均法确定所述面元的数值;
柱状显示数据确定模块505,用根据所述面元以及所述面元的数值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格式存储,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
也即,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在偏移距方向上以固定间隔划定面元,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拟合求取数值作为该面元的数值,面元大小可依据覆盖次数调整。
图12为柱状显示图确定装置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框图,由图12可知,在实施方式二中,该装置还包括:
相邻面元确定模块506,用于当所述的面元内无数据时,确定所述面元的相邻面元;
数据获取模块507,用于获取所述相邻面元的数据;
内插模块508,用于对所述相邻面元的数据进行内插,得到所述面元的数据。
也即,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在偏移距方向上以固定间隔划定面元,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拟合求取数值作为该面元的数值,面元大小可依据覆盖次数调整。如果面元内无数据,则采用相邻面元点数据内插得到。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按照需要的方位间隔对矩形进行旋转,对所述的方位角执行矩形分选装置、柱状显示图确定装置,完成一个共成像点道集的规则化和格式存储。
如上所示,即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系统,通过对保方位角处理的多维道集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数据规则化,即根据方位角按照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对分选出的数据进行矩形分选,得到方位角-偏移距数据,按照偏移距间隔对所方位角-偏移距数据进行规则化,得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图,实现了道集柱坐标格式存储和显示,利于直观的各向异性异常表征。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对原始全方位角道集按小于最大非纵距进行分选,大于最大非纵距的数据进行删除。在该具体的实施例中,图13为道集数据分布图,图14为图13中按小于最大非纵距分选后数据分布图,即道集按最大非纵距分选后分布图。
2、以某方位角及其轴对称方位为中心线划定矩形区域,矩形宽度2a根据实际数据的覆盖次数确定,抽取距中心线小于a的所有道数据;根据需要在偏移距方向上以固定间隔划定面元,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拟合求取数值作为该面元的数值。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以某方位角及其反向延长方向为中心线抽取矩形区域数据示意图,图16为按图15中的分选方法进行数据规则化处理后的方位角-偏移距数据分布图,即每个方位进行矩形规则化处理后的方位角-偏移距数据分布图。
3、按照需要的方位间隔对矩形进行旋转,重复步骤2、3,完成一个共成像点道集的数据规则化,并按照偏移距和方位角进行格式存储并进行显示。图17为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经过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化后的柱状显示效果图1,图18为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经过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化后的柱状显示效果图2,图19为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经过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化后的柱状显示效果图3。
即本发明在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上,分选出小于最大非纵距的数据;分选出的数据的方位角-偏移距分布图呈圆形,数据点分布依然保持CMP道集的数据分布方式,为了进行道集的柱状显示,需要在炮检距-方位角域进行数据规则化和存储。传统的三角形数据规则化方法虽然可以实现目的,但存在着近偏移距采样不足、远偏移距分辨率降低的问题,而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化方法克服了以上不足。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化是以某方位角及其轴对称方位为中心线划定矩形区域,再以固定的偏移距间隔划定面元,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拟合求取数值作为该面元的数值,完成一个方位的计算后按照需要的方位间隔旋转矩形,计算下一个方位的数据,如此反复,完成一个道集的数据规则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及系统,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建立在“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和全方位共成像点道集处理基础上的各向异性解释方法,通过对保方位角处理的多维道集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数据规则化,即根据方位角按照矩形旋转数据规则对分选出的数据进行矩形分选,得到方位角-偏移距数据,按照偏移距间隔对所方位角-偏移距数据进行规则化,得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图,实现了道集柱坐标格式存储和显示,利于直观的各向异性异常表征,使解释人员可以直观地进行各向异性解释,充分发挥保方位角道集的优势,避免了地震信息的浪费。
通过“矩形”数据分选、投影方法,保障了近、中、远偏移距数据有相同或相近样本采样个数,对原始覆盖次数要求比较低,能够实现任意方位角间隔的数据内插。这种方位角偏移距域的数据存储方式利于共方位角道集或者共偏移距道集的抽取及共成像点道集的多维柱状显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般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包括:
采集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
对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进行数据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数据;
根据方位角间隔离散所述分选后的数据的方位角;
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对所述分选后的数据进行矩形分选,得到方位角域数据;
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对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进行数据分选包括:
获取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的最大非纵距;
从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中分选出小于所述最大非纵距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从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中分选出小于所述最大非纵距的数据包括:
将所述的最大非纵距作为直径;
以所述的直径在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上画圆;
将所述圆外部的道数据删除,得到分选出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对所述分选后的数据进行矩形分选,得到方位角域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0度方位;
将所述0度方位角及其轴对称方位作为中心线;
获取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覆盖次数;
根据所述的覆盖次数确定矩形宽度;
根据所述的中心线以及所述的矩形宽度确定矩形区域;
从所述分选后的数据中选取出距所述中心线小于所述矩形宽度的一半的道数据,组成方位角域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包括:
获取预先设定的固定间隔;
根据所述的覆盖次数确定偏移距域步长;
对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在偏移距方向上以0偏移距为起点,以固定间隔为步长,划定方位角-偏移距域的面元;
根据加权平均法确定所述面元的数值;
根据所述面元以及所述面元的数值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格式存储,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的面元内无数据时,确定所述面元的相邻面元;
获取所述相邻面元的数据;
对所述相邻面元的数据进行内插,得到所述面元的数据。
7.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系统包括:
共成像点道集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保方位角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
数据分选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进行数据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数据;
方位角离散装置,用于根据方位角间隔离散所述分选后的数据的方位角;
矩形分选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对所述分选后的的数据进行矩形分选,得到方位角域数据;
柱状显示数据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数据分选装置包括:
最大非纵距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的最大非纵距;
数据分选模块,用于从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中分选出小于所述最大非纵距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数据分选模块包括:
直径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的最大非纵距作为直径;
圆确定单元,用于以所述的直径在所述的共成像点道集上画圆;
道数据删除单元,用于将所述圆外部的道数据删除,得到分选出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矩形分选装置包括:
0度方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0度方位;
中心线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0度方位及其轴对称方位作为中心线;
覆盖次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覆盖次数;
矩形宽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覆盖次数确定矩形宽度;
矩形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中心线以及所述的矩形宽度确定矩形区域;
方位角数据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分选后的数据中选取出距所述中心线小于所述矩形宽度的一半的道数据,组成方位角域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柱状显示数据确定装置包括:
固定间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设定的固定间隔;
偏移距步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覆盖次数确定偏移距域步长;
方位角-偏移距域面元划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的方位角域数据在偏移距方向上以0偏移距为起点,以固定间隔为步长,划定方位角-偏移距域的面元;
面元数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加权平均法确定所述面元的数值;
柱状显示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面元以及所述面元的数值进行方位角-偏移距域格式存储,得到所述共成像点道集的柱状显示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柱状显示数据确定装置还包括:
相邻面元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的面元内无数据时,确定所述面元的相邻面元;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相邻面元的数据;
内插模块,用于对所述相邻面元的数据进行内插,得到所述面元的数据。
CN201510017429.6A 2015-01-14 2015-01-14 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以及系统 Active CN104635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7429.6A CN104635266B (zh) 2015-01-14 2015-01-14 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以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7429.6A CN104635266B (zh) 2015-01-14 2015-01-14 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5266A true CN104635266A (zh) 2015-05-20
CN104635266B CN104635266B (zh) 2017-06-06

Family

ID=53214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7429.6A Active CN104635266B (zh) 2015-01-14 2015-01-14 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3526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7841A (zh) * 2016-03-08 2017-09-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07728198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道集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07942389A (zh) * 2017-11-16 2018-04-2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用于压制邻炮干扰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318920A (zh) * 2017-12-20 2018-07-2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地震属性数据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68047A (zh) * 2020-04-28 2021-10-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叠前成像道集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5184987A (zh) * 2022-07-06 2022-10-1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层倾角信息的提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14750A2 (en) * 2004-07-23 2006-02-09 Input/Ouput, Inc. Offset-azimuth binning for migration and velocity analysis
US20060098529A1 (en) * 2004-11-08 2006-05-11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data regulariization for shot domain processing
CN103744115A (zh) * 2013-12-31 2014-04-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数据规则化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81593A (zh) * 2014-08-28 2014-12-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三维无射线追踪回折波层析成像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14750A2 (en) * 2004-07-23 2006-02-09 Input/Ouput, Inc. Offset-azimuth binning for migration and velocity analysis
CN101031821A (zh) * 2004-07-23 2007-09-05 输入输出公司 用于迁移和速度分析的偏移-方位建仓
US20060098529A1 (en) * 2004-11-08 2006-05-11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data regulariization for shot domain processing
CN103744115A (zh) * 2013-12-31 2014-04-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数据规则化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81593A (zh) * 2014-08-28 2014-12-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三维无射线追踪回折波层析成像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依谋 等: "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田彦灿 等: "宽方位角地震资料噪声压制技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耿福兰: "南堡2号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叠前和叠后裂缝综合预测", 《石油物探》 *
辛可锋 等: "叠前地震数据的规则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7841A (zh) * 2016-03-08 2017-09-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07167841B (zh) * 2016-03-08 2019-03-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07728198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道集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07728198B (zh) * 2016-08-12 2019-02-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道集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07942389A (zh) * 2017-11-16 2018-04-2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用于压制邻炮干扰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318920A (zh) * 2017-12-20 2018-07-2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地震属性数据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18920B (zh) * 2017-12-20 2019-10-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地震属性数据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68047A (zh) * 2020-04-28 2021-10-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叠前成像道集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5184987A (zh) * 2022-07-06 2022-10-1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层倾角信息的提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184987B (zh) * 2022-07-06 2024-04-2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层倾角信息的提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5266B (zh) 201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5266A (zh) 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以及系统
EP3007081B1 (en) Processing spatiotemporal data records
Beaucé et al. Fast matched filter (FMF): An efficient seismic matched‐filter search for both CPU and GPU architectures
CN108828668B (zh) 一种叠前时间偏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711371B (zh) 用于显示全方位角域图像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03425801B (zh) 一种面向数字地球的数据融合方法和装置
CN102445469B (zh) 一种三维ect数据采集系统
CN106772592B (zh) 绕射波聚焦能量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7167841B (zh)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59353A (zh) 导航装置、确定高度坐标的方法和生成数据库的方法
CN103217710B (zh)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12711034B (zh) 物体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2152982A1 (en) Non-uniformly scaling a map for emphasizing areas of interest
CN111578976A (zh) 交互式仪器测量分析
CN107918151A (zh) 基于敏感方位地震数据的断裂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3954277A (zh) 检测兴趣点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93070B (zh) 对大量信息进行可视化的方法和设备
CN108107471B (zh) 一种分方位初至数据体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Ribeiro et al. Fractal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Galaxies
CN104317536A (zh) 存储地震数据体和读取地震道的地震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EP3705985A1 (en) Touch control screen temperature state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uch control chip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738949B (zh) 一种用于时移地震的九面元一致性并行处理方法
US20160163102A1 (en) Compu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oint clouds
CN103217711B (zh)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55678A (zh) 一种图像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