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7711B -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17711B CN103217711B CN201310081842.XA CN201310081842A CN103217711B CN 103217711 B CN103217711 B CN 103217711B CN 201310081842 A CN201310081842 A CN 201310081842A CN 103217711 B CN103217711 B CN 1032177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llelogram
- point
- coordinate system
- data
- parall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888 boundary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将地震数据分选成n*m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确定每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地震数据坐标系平移获取新的坐标系,新的坐标系原点为中心点;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对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并进行编号;收集每个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矩形网格中同一象限相同编号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即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的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技术是目前工业界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主要用于宽方位地震数据的叠前成像、分方位各向异性处理和裂缝预测。它不同于传统的共偏移距域地震数据,传统的共偏移距域地震数据偏移后方位角信息丢失。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地震数据偏移是在限定偏移距和方位角的前提下进行偏移,更能提高偏移结果的精度,提高横向分辨率。偏移后道集具有方位角信息,有利于开展叠前反演,也使得方位AVO(AZAVO)分析成为可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形成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是这一技术的关键步骤。目前的技术只适用于在正交观测系统下形成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不能解决广泛使用的斜交观测系统和其他更复杂的观测系统中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生成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适应斜交观测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在斜交观测系统中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在斜交观测系统下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应用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在斜交观测系统中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包括:
将地震数据分选成n*m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其中,n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炮线的数目,m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检波线的数目,每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在地震数据坐标系中均表现为平行四边形;
确定每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所述地震数据坐标系平移获取新的坐标系,新的坐标系原点为所述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为炮线与检波线的交点,也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中心点数目为n*m;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
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并进行编号;
收集每个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矩形网格中同一象限相同编号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即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的步骤包括:
根据炮线距、检波线距和覆盖次数对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以及对每个单元进行编号。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水平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与水平坐标轴的夹角。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纵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侧边与纵坐标轴的夹角。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步骤包括:
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步骤包括:
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在斜交观测系统中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系统,包括:
地震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地震数据分选成n*m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其中,n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炮线的数目,m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检波线的数目,每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在地震数据坐标系中均表现为平行四边形;
坐标系平移变换单元,用于确定每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所述地震数据坐标系平移获取新的坐标系,新的坐标系原点为所述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为炮线与检波线的交点,也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中心点数目为n*m;
矩形反射点数据域获取单元,包括旋转模块和映射模块,所述旋转模块用于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所述映射模块用于获取经所述旋转模块处理后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
划分编号单元,用于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并进行编号;
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获取单元,用于收集每个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矩形网格中同一象限相同编号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即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划分编号单元根据炮线距、检波线距和覆盖次数对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以及对每个单元进行编号。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模块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水平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与水平坐标轴的夹角。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模块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纵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侧边与纵坐标轴的夹角。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映射模块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映射模块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在斜交观测系统中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难题,使得斜交观测系统可以成功应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宽方位处理技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系统方框图;
图3为实施例中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一交叉排列经过原点平移后的反射点分布图;
图5为实施例中经过平移的平行四边形经坐标旋转后的反射点分布图;
图6为实施例中经过平移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映射后的反射点分布图;
图7为实施例中进行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数据单元划分以及编号后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在平行四边形上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数据单元划分以及编号在地震数据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数据单元划分以及编号后在地震数据坐标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将地震数据分选成n*m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其中,n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炮线的数目,m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检波线的数目,每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在地震数据坐标系中均表现为平行四边形;
步骤102):确定每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所述地震数据坐标系平移获取新的坐标系,新的坐标系原点为所述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为炮线与检波线的交点,也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中心点数目为n*m;
步骤103):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
步骤104):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并进行编号;
步骤105):收集每个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矩形网格中同一象限相同编号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即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在图1中,步骤105)具体包括:根据炮线距、检波线距和覆盖次数对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以及对每个单元进行编号。
步骤103)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水平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与水平坐标轴的夹角。在此情况下,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
第二种情况为: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纵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侧边与纵坐标轴的夹角。在此情况下,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系统方框图。包括:
地震数据处理单元201,用于将地震数据分选成n*m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其中,n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炮线的数目,m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检波线的数目,每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在地震数据坐标系中均表现为平行四边形;
坐标系平移变换单元202,用于确定每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所述地震数据坐标系平移获取新的坐标系,新的坐标系原点为所述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为炮线与检波线的交点,也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中心点数目为n*m;
矩形反射点数据域获取单元203,包括旋转模块2031和映射模块2032,所述旋转模块2031用于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所述映射模块2032用于获取经所述旋转模块处理后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
划分编号单元204,用于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并进行编号;
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获取单元205,用于收集每个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矩形网格中同一象限相同编号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即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优选地,所述划分编号单元204根据炮线距、检波线距和覆盖次数对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以及对每个单元进行编号。
在图2中,旋转模块2031一种情况下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水平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与水平坐标轴的夹角。此种情况下,所述映射模块2032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
旋转模块2031另一种情况下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纵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侧边与纵坐标轴的夹角。此种情况下,所述映射模块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实施例:
首先,地震数据准备,包括原始地震数据读入、地震数据编辑、观测系统加载和预处理等;
然后,将三维地震数据分选成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
在本实施例中,实际地震资料观测系统共有36条炮线,67条检波线,所以交叉排列地震数据数目为36×67个,即2412个;如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图。从图3可知,每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在地震数据坐标系中均表现为平行四边形,在本实施例中,有2412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在地震数据坐标系中均表现为平行四边形。
确定每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坐标,将新坐标原点移到交叉排列的中心点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有36条炮线,67条检波线,每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为炮线与检波线的交点,例如,2412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中的一个中心点坐标在地震数据坐标系中为(X0,Y0),将对应地交叉排列中每个反射点数据的原有坐标减去中心点坐标(X0,Y0)即可以实现将交叉排列中心点平移至新的坐标系原点位置;如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交叉排列经过原点平移后的反射点分布图。从图4可知,新的坐标系原点位于平行四边形的中心。
将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到与坐标系中一坐标轴至平行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经过平移的平行四边形经坐标旋转后的反射点分布图。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水平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与水平坐标轴的夹角。量出图5中的平行四边形的α角,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在图5中,A点、B点是水平坐标轴与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A、B和坐标原点不动,应用映射公式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如图6所示。
还有一种情况,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纵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侧边与纵坐标轴的夹角。在此情况下,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
如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进行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数据单元划分以及编号后的示意图。根据炮线距、检波线距和覆盖次数等信息,在矩形反射点数据域上进行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数据单元划分以及编号。
收集每个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矩形网格中同一象限相同编号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即形成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如图8所示,为实施例中在平行四边形上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数据单元划分以及编号在地震数据坐标系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数据单元划分以及编号后在地震数据坐标系的示意图。图8和图9对比可知,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划分结果正确无误。现有技术的划分结果在边界处单元形状不规则,说明现有技术划分不合理。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在斜交观测系统中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地震数据分选成n*m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其中,n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炮线的数目,m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检波线的数目,每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在地震数据坐标系中均表现为平行四边形;
确定每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所述地震数据坐标系平移获取新的坐标系,新的坐标系原点为所述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为炮线与检波线的交点,也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中心点数目为n*m;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
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并进行编号;
收集每个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矩形网格中同一象限相同编号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即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其中,所述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水平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与水平坐标轴的夹角;
所述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步骤包括:
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的步骤包括:
根据炮线距、检波线距和覆盖次数对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以及对每个单元进行编号。
3.在斜交观测系统中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地震数据分选成n*m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其中,n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炮线的数目,m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检波线的数目,每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在地震数据坐标系中均表现为平行四边形;
确定每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所述地震数据坐标系平移获取新的坐标系,新的坐标系原点为所述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为炮线与检波线的交点,也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中心点数目为n*m;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
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并进行编号;
收集每个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矩形网格中同一象限相同编号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即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其中,所述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纵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侧边与纵坐标轴的夹角;
所述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步骤包括:
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的步骤包括:
根据炮线距、检波线距和覆盖次数对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以及对每个单元进行编号。
5.在斜交观测系统中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震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地震数据分选成n*m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其中,n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炮线的数目,m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检波线的数目,每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在地震数据坐标系中均表现为平行四边形;
坐标系平移变换单元,用于确定每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所述地震数据坐标系平移获取新的坐标系,新的坐标系原点为所述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为炮线与检波线的交点,也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中心点数目为n*m;
矩形反射点数据域获取单元,包括旋转模块和映射模块,所述旋转模块用于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所述映射模块用于获取经所述旋转模块处理后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
划分编号单元,用于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并进行编号;
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获取单元,用于收集每个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矩形网格中同一象限相同编号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即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其中,所述旋转模块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水平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与水平坐标轴的夹角;
所述映射模块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编号单元根据炮线距、检波线距和覆盖次数对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以及对每个单元进行编号。
7.在斜交观测系统中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震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地震数据分选成n*m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其中,n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炮线的数目,m为在斜交观测系统中检波线的数目,每个交叉排列地震数据道集反射点分布在地震数据坐标系中均表现为平行四边形;
坐标系平移变换单元,用于确定每个交叉排列的中心点,所述地震数据坐标系平移获取新的坐标系,新的坐标系原点为所述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为炮线与检波线的交点,也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中心点数目为n*m;
矩形反射点数据域获取单元,包括旋转模块和映射模块,所述旋转模块用于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所述映射模块用于获取经所述旋转模块处理后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
划分编号单元,用于对所述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并进行编号;
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获取单元,用于收集每个矩形反射点数据域的矩形网格中同一象限相同编号的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即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
其中,所述旋转模块根据旋转公式 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旋转至与所述新的坐标系的纵坐标轴平行,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位所述新的坐标系的原点;其中,θ为平行四边形的侧边与纵坐标轴的夹角;
所述映射模块获取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平行边平行的坐标轴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平行边的交点,保持交点和坐标原点位置不变,根据映射关系 将平行四边形反射点数据域映射为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其中,α为平行四边形为锐角的内角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编号单元根据炮线距、检波线距和覆盖次数对矩形反射点数据域划分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单元以及对每个单元进行编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81842.XA CN103217711B (zh) | 2013-03-14 | 2013-03-14 |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81842.XA CN103217711B (zh) | 2013-03-14 | 2013-03-14 |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17711A CN103217711A (zh) | 2013-07-24 |
CN103217711B true CN103217711B (zh) | 2015-07-08 |
Family
ID=48815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81842.XA Active CN103217711B (zh) | 2013-03-14 | 2013-03-14 |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177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70098B (zh) * | 2015-01-28 | 2018-04-03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共方位角地震数据的获取方法及其装置 |
CN107167841B (zh) * | 2016-03-08 | 2019-03-12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
CN112946736B (zh) * | 2019-11-26 | 2024-06-25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三维观测系统重建方法及系统 |
CN111025401B (zh) * | 2020-01-06 | 2021-09-0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地震资料共成像点叠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26059A (en) * | 1997-11-14 | 2000-02-15 | Petroleum Geo-Services (Us), Inc. | Method of creating common-offset/common-azimuth gathers in 3-D seismic surveys and method of conducting reflection attribute variation analysis |
-
2013
- 2013-03-14 CN CN201310081842.XA patent/CN10321771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17711A (zh) | 2013-07-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17711B (zh) |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217710B (zh) |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8645339A (zh) | 一种生物发电厂料垛点云数据采集及体积计算方法 | |
CN109100795B (zh) | 一种面元的炮检点布设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093299A (zh) | 一种基于炮检距向量片技术优化观测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167841B (zh) | 获取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道集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8983232A (zh) | 一种基于邻轨数据的InSAR二维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 |
CN103512558A (zh) | 一种锥形目标双目视频位姿测量方法及靶标图案 | |
CN104570111A (zh) | 共姿态道集方位角分析和校正方法及装置 | |
CN104360293B (zh) | 一种船舶感应磁场实时获取方法 | |
CN108828608A (zh) | 车辆检测方法中激光雷达背景数据滤除方法 | |
CN103207419A (zh) | 隧道岩层产状三维测量方法 | |
CN108986024A (zh) | 一种基于网格的激光点云规则排列处理方法 | |
CN107861156B (zh) | 绕射波的提取方法及装置 | |
CN101929858A (zh) | 1:500、1:200大比例尺平地0.25米等高距精密测绘方法 | |
CN104635266A (zh) | 一种基于偏移距-方位角域的多维道集显示方法以及系统 | |
CN104502967B (zh) | 快速获取地震勘探观测系统面元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899328A (zh) | 一种快速查找宗地四至的方法 | |
CN204064241U (zh) | 一种非接触式复杂表面锥体信息采集装置 | |
CN104567840A (zh) | 新旧城市独立坐标系融合方法 | |
CN104570098A (zh) | 一种共方位角地震数据的获取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5738949B (zh) | 一种用于时移地震的九面元一致性并行处理方法 | |
CN110531418A (zh) | 一种基于希尔伯特极化成像的断点三维精细定位方法 | |
CN107192326B (zh) | 基于gps数据计算岩层矢量真厚度的方法 | |
CN113344866B (zh) | 一种点云综合精度评价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