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1718A -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 Google Patents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1718A
CN104621718A CN201510037165.0A CN201510037165A CN104621718A CN 104621718 A CN104621718 A CN 104621718A CN 201510037165 A CN201510037165 A CN 201510037165A CN 104621718 A CN104621718 A CN 104621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iquid storage
atomizing component
liquid
plugg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71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21718B (zh
Inventor
陈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c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371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217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21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1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21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17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24F47/008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65Inhalators with dosage or measur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6Inhaling appliances shaped like cigars, cigarettes or pip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上述吸入器的雾化组件包括储液结构和注液头拔出后可自行封闭的封堵结构;储液结构内部形成有储液腔,储液结构上开设有与储液腔连通的注液孔,注液孔由封堵结构密封;注液孔的侧壁上的卡接部位于封堵结构上的卡接槽内;卡接槽内设置有连接柱,卡接部上开设有容置连接柱的通孔,连接柱位于通孔内,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卡接槽相对的两侧壁上。连接柱通过该通孔分别与卡接槽相对的两侧壁连接,从而增强了封堵结构和储液结构之间的结合力,避免注液头插入封堵结构时连带的将封堵结构捅入储液腔,或注液头从封堵结构中拔出时将连带的将封堵结构中拔出从储液结构中拔出。

Description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雾化介质输入人体的器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背景技术
吸入器是将液体雾化后输入人体的器械设备,主要包括用于替代香烟的电子烟和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医疗雾化吸入器。
一般的电子烟以及与其结构相似的医疗雾化吸入器,注液方式是先注液后装配,不方便自动化注液生产,且注液后再装配容易在装配过程中发生漏液,也容易导致烟液的污染。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技术人员考虑设置封堵结构,通过注液头插入封堵结构注入液体,注液头拔出后封堵结构可自行封闭。然而,在注液头插入和拔出时,经常将封堵结构连带的捅入储液腔或从储液结构中拔出。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封堵结构容易被注液头带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一种吸入器的雾化组件,通过注液头注入液体,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储液结构和所述注液头拔出后可自行封闭的封堵结构;
所述储液结构内部形成有储液腔,所述储液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由所述封堵结构密封;所述注液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环状凸出的卡接部;
所述封堵结构上开设有环形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部相适配,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卡接槽内;
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卡接部上开设有容置所述连接柱的通孔,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卡接槽相对的两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所述储液结构和所述封堵结构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吸嘴,所述吸嘴上开设有吸入口,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注液头刺破所述封堵结构的区域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孔和所述封堵结构可以均呈圆柱状,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卡接槽均呈圆环状,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注液孔的轴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结构朝向所述储液腔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注液头刺破所述封堵结构的区域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结构背向所述储液腔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标识,所述定位标识与所述注液头刺破所述封堵结构的区域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结构与所述储液结构紧密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结构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注液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垫片、储液层、雾化座、导液绳和支撑件;
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储液腔的一端,所述垫片的一侧朝向所述储液腔,所述垫片的另一侧与所述储液层的一侧抵接;所述垫片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储液层的导液孔,所述储液层用于吸取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并储存;
所述储液层位于所述雾化座的开口端,所述储液层和所述雾化座形成雾化腔;
所述导液绳位于所述雾化腔内,且所述导液绳与所述储液层抵接;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储液层和所述雾化座之间,以支撑所述储液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至少两个端部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夹持在所述储液层和所述雾化座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螺纹套、进气管和绝缘套,所述螺纹套和所述进气管均可导电;所述螺纹套与所述雾化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套设在所述进气管外,且所述螺纹套和所述进气管之间通过所述绝缘套隔离;
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雾化元件,所述雾化元件包括位于所述雾化腔内的雾化本体,及与所述雾化本体连接的负极导线和正极导线;
所述雾化座上开设有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和走线槽,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进气管;所述走线槽位于所述雾化腔外,所述走线槽由所述第二过线孔的一端向所述进气管延伸;
所述负极导线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螺纹套电连接,所述正极导线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沿所述走线槽弯折,且与所述进气管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具有弹性,所述第一过线孔为所述负极导线穿过盲孔形成的,及/或所述第二过线孔为所述正极导线穿过盲孔形成的。
一种吸入器,包括电池组件和所述的吸入器的雾化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雾化组件连接。
上述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卡接部上开设了通孔,连接柱通过该通孔分别与卡接槽相对的两侧壁连接,从而增强了封堵结构和储液结构之间的结合力,避免注液头插入封堵结构时连带的将封堵结构捅入储液腔,或注液头从封堵结构中拔出时将连带的将封堵结构中拔出从储液结构中拔出。进而提高了雾化组件的可靠性,方便生产和使用,避免储液腔内的液体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吸入器的雾化组件的剖面图;
图2为图1所示吸入器的雾化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吸入器的雾化组件的储液结构和封堵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吸入器的雾化组件的另一爆炸图;
图5为图1所示吸入器的雾化组件的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吸入器的雾化组件的雾化座的立体图;
图7为图1所示吸入器的雾化组件的壳体和套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的首选实施例。但是,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实施例中的雾化组件为吸入器的组成部分,用于将液体雾化,并将雾化后的雾气输入人体,该吸入器可以作为电子烟,也可以作为医疗雾化吸入器或其他。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方式的雾化组件10包括储液结构110和注液头拔出后可自行封闭的封堵结构120。雾化组件10通过注液头注入液体。储液结构110内部形成有储液腔112,储液结构110上开设有与储液腔112连通的注液孔114,注液孔114由封堵结构120密封。注液孔114的侧壁上设置有环状凸出的卡接部116。封堵结构120上开设有环形的卡接槽122,卡接槽122与卡接部116相适配,卡接部116位于卡接槽122内。卡接槽122内设置有连接柱124,卡接部116上开设有容置连接柱124的通孔118,连接柱124位于通孔118内,连接柱12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卡接槽122相对的两侧壁上。
卡接部116上开设了通孔118,连接柱124通过该通孔118分别与卡接槽122相对的两侧壁连接,从而增强了封堵结构120和储液结构110之间的结合力,避免注液头插入封堵结构120时连带的将封堵结构120捅入储液腔112,或注液头从封堵结构120中拔出时将连带的将封堵结构120中拔出从储液结构110中拔出。进而提高了雾化组件10的可靠性,方便生产和使用,避免储液腔112内的液体被污染。若吸入器为电子烟,则储液腔112内的液体可以是烟液,若吸入器为医疗雾化吸入器,则储液腔112内的液体可以是液态药物。
雾化组件10还包括壳体130,储液结构110和封堵结构120均位于壳体130内,壳体130的一端形成吸嘴132,吸嘴132上开设有吸入口134,吸入口134与注液头刺破封堵结构120的区域相对应。注液头可以通过吸入口134伸入壳体130,并刺破封堵结构120进行注液,便于注液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注液孔114和封堵结构120可以均呈圆柱状,卡接部116和卡接槽122均呈圆环状,连接柱124与注液孔114的轴平行。在注液头插入或拔出时,封堵结构120的受力区域均为圆形,有利于使作用力分布均匀,避免局部区域被注液头带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封堵结构120朝向储液腔11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26,凹槽126与注液头刺破封堵结构120的区域相对应。凹槽126使得注液头刺破封堵结构120的区域厚度减小,从而减小注液头插入封堵结构120时的阻力。在一实施例中,封堵结构120背向储液腔11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标识,定位标识与注液头刺破封堵结构120的区域相对应,人工或机器可以识别该定位标识,从而便于确定可刺破的区域,避免注液头插错位置,进而避免注液头弯折损坏或者储液结构110损坏。
进一步的,定位标识可以是定位如图3所示的凸起状的定位环128,也可以是环绕注液头刺破封堵结构120的区域的环形槽,或标识出注液头刺破封堵结构120的区域的图案。定位标识若为凸起状的定位环128,注液头在靠近封堵结构120时若出现偏离,会被定位环128挡住,避免差错位置,损害注液头和卡接部116。定位标识若为环绕注液头刺破封堵结构120的区域的环形槽,在注液头刺向封堵结构120时,环形槽处容易发生形变,可以帮助注液头稳定的刺入封堵结构120。
封堵结构120可以是具有弹性的材质,例如硅胶或橡胶材质。封堵结构120与储液结构110紧密贴合,从而减小漏液的可能性。封堵结构120可以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在注液孔114内。即首先制造储液结构110,储液结构110的卡接部116上具有通孔118,之后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在注液孔114内形成封堵结构120,射出的原理进入通孔118形成连接柱124。通过该方式生成的封堵结构120,与储液结构110结合紧密,密封效果更佳。
同时参见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0还包括垫片140、储液层150、雾化座160、导液绳170和支撑件180。垫片140和储液层150可以位于储液结构110内,垫片140可以与设置在储液结构110内壁上的凸起部卡接,雾化座160可以部分位于储液结构110内。
垫片140位于储液腔112的一端,垫片140的一侧朝向储液腔112,垫片140的另一侧与储液层150的一侧抵接。垫片140上开设有连通储液腔112和储液层150的导液孔142,储液层150用于吸取储液腔112内的液体并储存。储液层150位于雾化座160的开口端,储液层150和雾化座160形成雾化腔162。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30的内壁和储液结构110的外壁之间可以形成气流通道136,气流通道136的一端连通吸入口134,另一端连通雾化腔162。储液结构110上可以设置凹陷处,以配合壳体130形成气流通道136,储液结构110内的其他部件可以相配合的设置缺口,以避让气流通道136。
导液绳170位于雾化腔162内,且导液绳170与储液层150抵接。支撑件180位于储液层150和雾化座160之间,以支撑储液层150。储液层150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可以是棉垫。该支撑件180用于承托其上的储液层150,避免储液层150因为重力、压力、震动等原因变形,导致出现漏液等现象。
同时参见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180可以包括支撑架182和支撑梁184,支撑梁184的至少两个端部均固定在支撑架182上,支撑架182夹持在储液层150和雾化座160之间。本实施例的支撑梁184可以是直形的横梁,其具有两个端部,两个端部均固定在支撑架18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架182可以是叉形,其具有三个端部,三个端部均固定在支撑架182上。
同时参见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0还包括螺纹套190、进气管210和绝缘套220,螺纹套190和进气管210均可导电。螺纹套190与雾化座160固定连接,螺纹套190套设在进气管210外,且螺纹套190和进气管210之间通过绝缘套220隔离。
雾化组件10还包括雾化元件230,雾化元件230包括位于雾化腔162内的雾化本体,及与雾化本体连接的负极导线232和正极导线234。雾化元件230可以是加热丝,缠绕在导液绳170上。同时参见图6,雾化座160上开设有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和走线槽162,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进气管210。走线槽162位于雾化腔162外,走线槽162由第二过线孔的一端向进气管210延伸。负极导线232穿过第一过线孔与螺纹套190电连接,正极导线234穿过第二过线孔,沿走线槽162弯折,且与进气管210电连接,设置走线槽162可以确保正极导线234不会与负极连电。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雾化座160为弹性材料,第一过线孔可以是负极导线232穿过盲孔形成的,第二过线孔也可以是正极导线234穿过盲孔形成的。正极导线234和/或负极导线232穿过雾化座160,雾化座160利用自身的弹性将导线周围密封,避免液体沿着导线流出雾化腔162。
同时参见图1、图2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0还可以包括压紧环240,紧箍在储液结构110和螺纹套190上,且位于储液结构110和螺纹套190的连接处。设置压紧环240可以使结构更稳固,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参见图7,在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0还可以包括套管250,套管250套设在壳体130的外部,套管250的位于与垫片140、储液层150、雾化座160和螺纹套190相对应,套管250可以防止壳体130变形,进而防止位于壳体130内部的结构松动。压紧环240和套管250的材质优选钢材。
一实施方式的吸入器包括电池组件和图1至图7所示的雾化组件10,电池组件和雾化组件10连接。电池组件通过正极导线234和负极导线232与雾化元件230电连接,为雾化作用提供电力。雾化组件10的螺纹套190设置有内螺纹,用于与电池组件螺纹连接。
该吸入器用于将液体雾化,并将雾化后的雾气输入人体,该吸入器可以作为电子烟,也可以作为医疗雾化吸入器或其他。若吸入器为电子烟,则储液腔112内的液体可以是烟液,若吸入器为医疗雾化吸入器,则储液腔112内的液体可以是液态药物。
储液结构110的卡接部116上开设了通孔118,连接柱124通过该通孔118分别与卡接槽122相对的两侧壁连接,从而增强了封堵结构120和储液结构110之间的结合力,避免注液头插入封堵结构120时连带的将封堵结构120捅入储液腔112,或注液头从封堵结构120中拔出时将连带的将封堵结构120中拔出从储液结构110中拔出。进而提高了雾化组件10的可靠性,方便生产和使用,避免储液腔112内的液体被污染。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吸入器的雾化组件,通过注液头注入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储液结构和所述注液头拔出后可自行封闭的封堵结构;
所述储液结构内部形成有储液腔,所述储液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由所述封堵结构密封;所述注液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环状凸出的卡接部;
所述封堵结构上开设有环形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部相适配,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卡接槽内;
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卡接部上开设有容置所述连接柱的通孔,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卡接槽相对的两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储液结构和所述封堵结构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吸嘴,所述吸嘴上开设有吸入口,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注液头刺破所述封堵结构的区域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和所述封堵结构可以均呈圆柱状,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卡接槽均呈圆环状,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注液孔的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朝向所述储液腔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注液头刺破所述封堵结构的区域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与所述储液结构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入器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通过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注液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储液层、雾化座、导液绳和支撑件;
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储液腔的一端,所述垫片的一侧朝向所述储液腔,所述垫片的另一侧与所述储液层的一侧抵接;所述垫片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储液层的导液孔,所述储液层用于吸取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并储存;
所述储液层位于所述雾化座的开口端,所述储液层和所述雾化座形成雾化腔;
所述导液绳位于所述雾化腔内,且所述导液绳与所述储液层抵接;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储液层和所述雾化座之间,以支撑所述储液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入器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至少两个端部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夹持在所述储液层和所述雾化座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入器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套、进气管和绝缘套,所述螺纹套和所述进气管均可导电;所述螺纹套与所述雾化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套设在所述进气管外,且所述螺纹套和所述进气管之间通过所述绝缘套隔离;
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雾化元件,所述雾化元件包括位于所述雾化腔内的雾化本体,及与所述雾化本体连接的负极导线和正极导线;
所述雾化座上开设有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和走线槽,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进气管;所述走线槽位于所述雾化腔外,所述走线槽由所述第二过线孔的一端向所述进气管延伸;
所述负极导线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螺纹套电连接,所述正极导线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沿所述走线槽弯折,且与所述进气管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入器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具有弹性,所述第一过线孔为所述负极导线穿过盲孔形成的,及/或所述第二过线孔为所述正极导线穿过盲孔形成的。
11.一种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件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的雾化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雾化组件连接。
CN201510037165.0A 2015-01-23 2015-01-23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Active CN1046217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7165.0A CN104621718B (zh) 2015-01-23 2015-01-23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7165.0A CN104621718B (zh) 2015-01-23 2015-01-23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1718A true CN104621718A (zh) 2015-05-20
CN104621718B CN104621718B (zh) 2018-01-19

Family

ID=53201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7165.0A Active CN104621718B (zh) 2015-01-23 2015-01-23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2171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8320A (zh) * 2015-06-05 2015-09-09 东南大学 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方法
CN107846983A (zh) * 2015-06-26 2018-03-27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雾化单元
CN108371740A (zh) * 2017-01-31 2018-08-07 盾安美斯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计量剂量吸入器的计量装置
CN110916251A (zh) * 2018-09-04 2020-03-27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加热不燃烧式气溶胶生成系统、制品及其包覆构件
WO2023040196A1 (zh) * 2021-09-14 2023-03-23 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密封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5230A (zh) * 2009-09-03 2011-08-24 克里斯蒂安·菲利普斯·斯特莱敦 凸缘密封系统
US20120118894A1 (en) * 2010-11-17 2012-05-17 Daikyo Seiko, Ltd. Plastic cap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574215A (zh) * 2012-08-02 2014-02-12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Pe管道试压盲板
CN103750570A (zh) * 2014-01-15 2014-04-30 林光榕 方便注液的电子烟及制造方法和注液方法
WO2014201612A1 (zh) * 2013-06-17 2014-12-24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
CN104223368A (zh) * 2014-09-26 2014-12-24 林光榕 电子烟雾化器
CN204466905U (zh) * 2015-01-23 2015-07-15 深圳市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5230A (zh) * 2009-09-03 2011-08-24 克里斯蒂安·菲利普斯·斯特莱敦 凸缘密封系统
US20120118894A1 (en) * 2010-11-17 2012-05-17 Daikyo Seiko, Ltd. Plastic cap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574215A (zh) * 2012-08-02 2014-02-12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Pe管道试压盲板
WO2014201612A1 (zh) * 2013-06-17 2014-12-24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
CN103750570A (zh) * 2014-01-15 2014-04-30 林光榕 方便注液的电子烟及制造方法和注液方法
CN104223368A (zh) * 2014-09-26 2014-12-24 林光榕 电子烟雾化器
CN204466905U (zh) * 2015-01-23 2015-07-15 深圳市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8320A (zh) * 2015-06-05 2015-09-09 东南大学 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方法
CN107846983A (zh) * 2015-06-26 2018-03-27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雾化单元
US10780237B2 (en) 2015-06-26 2020-09-22 Japan Tobacco Inc. Atomizing unit
CN107846983B (zh) * 2015-06-26 2020-11-03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雾化单元
CN108371740A (zh) * 2017-01-31 2018-08-07 盾安美斯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计量剂量吸入器的计量装置
CN108371740B (zh) * 2017-01-31 2021-07-20 盾安美斯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计量剂量吸入器的计量装置
CN110916251A (zh) * 2018-09-04 2020-03-27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加热不燃烧式气溶胶生成系统、制品及其包覆构件
WO2023040196A1 (zh) * 2021-09-14 2023-03-23 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密封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1718B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1718A (zh)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CN206453243U (zh) 烟弹、雾化组件及其电子烟
CN103750571B (zh) 电子烟及制造方法和注液方法
CN204466907U (zh)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CN204671650U (zh) 一种医用无针正压接头
CN204466904U (zh)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CN106263041B (zh) 方便加液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03723443U (zh) 方便注液的电子烟
CN204466905U (zh)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CN204146318U (zh) 电子烟用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04682526U (zh)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CN204245148U (zh) 吸入器、雾化组件及雾化芯
CN103171298B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使用的密封圈
CN206603248U (zh) 易注油电子烟
CN208242854U (zh) 烟油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4364655U (zh) 一种正压接头
CN204207070U (zh) 吸入器、雾化组件及雾化芯
CN104989490A (zh) 呼吸式放油螺塞组件
CN204208188U (zh) 引流接头的安装结构
CN205205150U (zh) 一种电击管
CN208838883U (zh) 肝素帽
CN104664606A (zh)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CN205205151U (zh) 一种电击管
CN204466903U (zh) 吸入器及其雾化组件
CN206354429U (zh) 电子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0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hu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8 2 floor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MAIKEWEI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hu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8 2 floor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TO: SHENZHEN SMOORE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guwu community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cwel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hu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8 2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AIKEWEIER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