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9771A - 一种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9771A
CN104609771A CN201510019354.5A CN201510019354A CN104609771A CN 104609771 A CN104609771 A CN 104609771A CN 201510019354 A CN201510019354 A CN 201510019354A CN 104609771 A CN104609771 A CN 104609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m
regenerator
ethyl
warm mix
asph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93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9771B (zh
Inventor
洪锦祥
陈香
耿磊
林俊涛
魏唐中
张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bute New Materials Co Ltd
Jiangsu Bote New Materials Co Ltd
Bote Building Materials Tianjin Co Ltd
Panzhihua Bote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bute New Materials Co Ltd
Bote Building Materials Tianjin Co Ltd
Panzhihua Bote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bute New Materials Co Ltd, Bote Building Materials Tianjin Co Ltd, Panzhihua Bote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bute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193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9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9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9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9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9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拌再生剂,其原料物质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超强乳化剂0.5~5%,植物沥青15~60%,对苯二甲酸二丁酯15~50%,液体石油树脂10~40%,渗透剂1~5%,抗氧化剂0.2~1%,稳定剂0.5~3%。本发明还涉及温拌再生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易于实现工业化;该温拌再生剂可以有效地降低热再生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制备的再生剂各项性能均满足交通部制定的技术指标。

Description

一种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硅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即超强乳化剂)的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热再生中的应用,特别是一类可以显著降低混合料拌合温度的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因具有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公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制备温拌沥青混合料,通常采用四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分别为:沥青-矿物法(Aspha-Min)、乳化沥青温拌法(Evotherm温拌剂)、有机添加剂法(Sasobit)、泡沫沥青温拌法。在国内,采用较多的是乳化沥青温拌法和有机添加剂法,即在沥青混合料拌和时添加Evotherm温拌剂或者Sasobit温拌剂来实现温拌。
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就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路面再生专用设备的翻挖、回收、加热、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混合料,满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重新铺筑于路面的一整套工艺叫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热再生起步较晚,70年代开始渣油路面再生利用试验研究,80年代对沥青路面再生进行试验研究,90年代对世界上沥青路面再生设备进行考察和引进,但均为技术研究。直到2001年我国才引进一套设备正式用于路面再生生产。到目前,已有上海、江苏、河北、湖北、吉林等地相继引进了就地热再生设备。目前温拌再生存在很大问题,由于老化沥青软化点较高,当使用温拌再生时,旧料很难在机械搅拌下分散开,从而影响混合料性能,限制了温拌再生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温拌再生用于再生混合料时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低再生混合料拌合温度、使混合料性能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拌再生剂,其原料物质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
所述超强乳化剂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其中:n=2或3,R1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油基,松香基中的一种;R2=R3=CH3,R2=R3=乙基,R2=CH3、R3=乙基,R2=H、R3=CH3,R2=乙基、R3=H,R2=R3=正丁基;R4=R5=R6=乙氧基,R4=R5=R6=甲氧基,R4=苯基、R5=R6=乙氧基,R4=苯基、R5=R6=甲氧基,R4=R5=R6=CH3,R4=R5=R6=乙基,R4=H、R5=R6=甲氧基,R4=H、R5=R6=乙氧基。
所述渗透剂选自煤油、柴油、原油、汽油中的一种,上述物质作为渗透剂可以较好溶解旧料表面的沥青,同时乳化剂与该渗透剂的兼容性较好。
所述抗氧化剂可以采用本领域内常见的抗氧化剂,优选为二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氧杂蒽酮,茶多酚,特丁基对苯二酚,EDTA,维生素E中的一种。
所述稳定剂可以采用本领域内常见的稳定剂,优选为羟乙基纤维素醚,羟甲基纤维素醚,羧甲基纤维素醚,甲基纤维素醚中的一种。
所述超强乳化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将结构式Ⅱ所示化合物、结构式Ⅲ所示化合物、有机溶剂构成反应体系,加入催化剂,在40℃~90℃条件下反应2~7小时,得到超强乳化剂;
结构式Ⅱ中,R1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油基、松香基中的一种;R2=R3=CH3,R2=R3=乙基,R2=CH3、R3=乙基,R2=H、R3=CH3,R2=乙基、R3=H,R2=R3=正丁基;
结构式Ⅲ中,n=2或3;R4=R5=R6=乙氧基,R4=R5=R6=甲氧基,R4=苯基、R5=R6=乙氧基,R4=苯基、R5=R6=甲氧基,R4=R5=R6=CH3,R4=R5=R6=乙基,R4=H、R5=R6=甲氧基,R4=H、R5=R6=乙氧基。
上述含硅基超强乳化性能阳离子乳化剂(即超强乳化剂)的具体反应过程如下: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超强乳化剂,在渗透剂的作用下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利用旧料表面的水分,对老化沥青进行乳化,提升老化沥青与再生剂的相容性,从而实现在较低拌合温度下旧料的混合料性能达到旧料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
反应体系中,结构式Ⅱ所示化合物与结构式Ⅲ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0.1%~0.4%。反应体系中,催化剂过多造成催化剂浪费,催化剂较少,催化效果不理想,乳化剂的产率较低。
所述催化剂选自碘化钠、碘化钾、碘化镁、碘化钙、对甲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上述催化剂都具有较好亲核基团和离去基团。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乙腈、正辛烷、异丙醇、乙醇、甲苯、甲醇、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正己烷、环己烷、氯仿、二氯甲烷、吡啶中的一种;采用上述溶剂可以较好地得到目标产物,产物的产率较高。
本发明所述的拌再生剂可以采用现有的方法进行制备,优选的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向反应釜中加入植物沥青及液体石油树脂,升温至65~90℃,抽滤脱水1-3h;
(2)待反应釜内无水蒸汽后加入对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超强乳化剂,升温到70~120℃温度,然后加入渗透剂、抗氧化剂和稳定剂,保温搅拌0.5~3h;降温,即得到温拌再生剂。
使用时,本发明所述的温拌再生剂的添加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0~2.0%。
本发明开发出含硅的高乳化性能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即超强乳化剂),其具备降粘和高乳化性能;将此超强乳化剂通过复配其他化合物,得到温拌再生剂,温拌再生剂中的超强乳化剂可以充分利用旧料表面水分,在机械搅拌和渗透剂的作用下,对老化沥青进行乳化,从而可使老化沥青与温拌再生剂在低温下进行混合,从而实现高效温拌再生技术。该技术可以明显降低拌合温度达25-40度之多,且混合料性能达到旧料热拌再生性能。
本发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易于实现工业化;该温拌再生剂可以有效地降低热再生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制备的再生剂各项性能均满足交通部制定的技术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好的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苯胺的转化率采用柱色谱分离测定,展开剂为:甲醇:三氯甲烷=1:2。
参照《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
以下实施例中新旧料级配相同,级配均参见下表:
表1新旧集料的级配分布
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在三口瓶中加入29.8g(0.1mol)的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50ml的氯仿、36.0g(0.15mol)的三乙氧基-3-氯丙基硅烷和0.11g的碘化钠,加热到40℃反应2h得到含有硅的超强阳离子季铵盐乳化剂(即超强乳化剂),分离测定超强乳化剂的产率为92.1%。
向三口瓶中加入19g的植物沥青及30g的液体石油树脂,在65℃温度下,抽滤脱水3h;待三口瓶中无水蒸汽后加入46g对苯二甲酸二丁酯和2g上述制备的超强乳化剂,升温到120℃,加入2g柴油、0.2g二丁基羟基甲苯和0.8g羟乙基纤维素醚,保温搅拌0.5h;降温,即得到温拌再生剂。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2%,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混合料性能交表一。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2%,混合料拌合温度125℃,混合料性能见表一。
表一热再生混合料性能对比
测试项目 165℃ 125℃ 技术指标
毛体积平均密度(g/cm3) 2.465 2.465 --
马歇尔稳定度(KN) 11.25 11.17 ≥8.0
流值(0.1mm) 27.6 26.9 15~40
残留稳定度(%) 87.3 88.2 ≥80
冻融劈裂强度比(%) 81.9 82.3 ≥75
动稳定度(次/mm) 2637 2612 ≥1000
由表一可以看出,即使在较低的拌合温度下,温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25℃)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也能够达到热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沥青再生混合料的性能。
实施例2
在三口瓶中加入24.2g(0.1mol)的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50ml的异丙醇、31.4g(0.17mol)的三甲氧基氯乙基硅烷和0.17g的碘化钾,加热到90℃反应4h得到含有硅的超强阳离子季铵盐乳化剂(即超强乳化剂),分离测定超强乳化剂的产率为90.8%。
向三口瓶中加入18g的植物沥青及36g的液体石油树脂,在70℃温度下,抽滤脱水2.5h;待三口瓶中无水蒸汽后加入35g对苯二甲酸二丁酯和5g上述制备的超强乳化剂,升温到110℃,加入3g煤油、1g丁基羟基茴香醚和2g羟甲基纤维素醚,保温搅拌3h;降温,即得到温拌再生剂。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3%,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混合料性能见表二。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3%,混合料拌合温度136℃,混合料性能见表二。
表二热再生混合料性能对比
测试项目 165℃ 136℃ 技术指标
毛体积平均密度(g/cm3) 2.465 2.437 --
马歇尔稳定度(KN) 11.25 11.22 ≥8.0
流值(0.1mm) 27.6 26.8 15~40
残留稳定度(%) 87.3 85.4 ≥80
冻融劈裂强度比(%) 81.9 82.1 ≥75
动稳定度(次/mm) 2637 2672 ≥1000
由表二可以看出,即使在较低的拌合温度下,温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36℃)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也能够达到热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沥青再生混合料的性能。
实施例3
在三口瓶中加入32.6g(0.1mol)的十八烷基二乙基叔胺、50ml的正己烷、54.6g(0.17mol)的二乙氧基苯基-3-氯丙基硅烷和0.37g的碘化镁,加热到85℃反应7h得到含有硅的超强阳离子季铵盐乳化剂(即超强乳化剂),分离测定超强乳化剂的产率为81.2%。
向三口瓶中加入60g的植物沥青及20g的液体石油树脂,在87℃温度下,抽滤脱水2h;待三口瓶中无水蒸汽后加入15g对苯二甲酸二丁酯和0.5g上述制备的超强乳化剂,升温到113℃,加入1.3g汽油、0.2g氧杂蒽酮和3g羧甲基纤维素醚,保温搅拌3h;降温,即得到温拌再生剂。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2.0%,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混合料性能见表三。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2.0%,混合料拌合温度141℃,混合料性能见表三。
表三热再生混合料性能对比
测试项目 165℃ 141℃ 技术指标
毛体积平均密度(g/cm3) 2.465 2.461 --
马歇尔稳定度(KN) 11.25 11.36 ≥8.0
流值(0.1mm) 27.6 27.1 15~40
残留稳定度(%) 87.3 86.2 ≥80
冻融劈裂强度比(%) 81.9 80.3 ≥75
动稳定度(次/mm) 2637 2594 ≥1000
由表三可以看出,即使在较低的拌合温度下,温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41℃)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也能够达到热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沥青再生混合料的性能。
实施例4
在三口瓶中加入27.0g(0.1mol)的十六烷基甲基伯胺、50ml的DMSO(二氯亚砜)、25.0g(0.13mol)的三乙基-3-氯丙基硅烷和0.19g的对甲基苯磺酸钠,加热到70℃反应5.5h得到含有硅的超强阳离子季铵盐乳化剂(即超强乳化剂),分离测定超强乳化剂的产率为78.2%。
向三口瓶中加入55g的植物沥青及17g的液体石油树脂,在75℃温度下,抽滤脱水2.5h;待三口瓶中无水蒸汽后加入18g对苯二甲酸二丁酯和4g上述制备的超强乳化剂,升温到90℃,加入5g原油、0.4g茶多酚和0.6g甲基纤维素醚,保温搅拌2.5h;降温,即得到温拌再生剂。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7%,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混合料性能见表四。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7%,混合料拌合温度135℃,混合料性能见表四。
表四热再生混合料性能对比
测试项目 165℃ 135℃ 技术指标
毛体积平均密度(g/cm3) 2.465 2.479 --
马歇尔稳定度(KN) 11.25 11.35 ≥8.0
流值(0.1mm) 27.6 27.2 15~40
残留稳定度(%) 87.3 86.3 ≥80
冻融劈裂强度比(%) 81.9 82.7 ≥75
动稳定度(次/mm) 2637 2661 ≥1000
由表四可以看出,即使在较低的拌合温度下,温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35℃)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也能够达到热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沥青再生混合料的性能。
实施例5
在三口瓶中加入28.4g(0.1mol)的N-甲基十八烷基仲胺、50ml的四氢呋喃、23.61g(0.12mol)的二乙氧基-3-氯丙基硅烷和0.36g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到50℃反应6.5h得到含有硅的超强阳离子季铵盐乳化剂(即超强乳化剂),分离测定超强乳化剂的产率为87.3%。
向三口瓶中加入42g的植物沥青及27g的液体石油树脂,在72℃温度下,抽滤脱水160min;待三口瓶中无水蒸汽后加入26g对苯二甲酸二丁酯和1.5g上述制备的超强乳化剂,升温到80℃,加入1.5g柴油、0.9g特丁基对苯二酚和1.1g羟乙基纤维素醚,保温搅拌1.5h;降温,即得到温拌再生剂。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1%,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混合料性能见表五。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1%,混合料拌合温度137℃,混合料性能见表五。
表五热再生混合料性能对比
测试项目 165℃ 137℃ 技术指标
毛体积平均密度(g/cm3) 2.465 2.473 --
马歇尔稳定度(KN) 11.25 11.19 ≥8.0
流值(0.1mm) 27.6 28.1 15~40
残留稳定度(%) 87.3 86.4 ≥80
冻融劈裂强度比(%) 81.9 81.5 ≥75
动稳定度(次/mm) 2637 2639 ≥1000
由表五可以看出,即使在较低的拌合温度下,温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37℃)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也能够达到热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沥青再生混合料的性能。
实施例6
在三口瓶中加入26.9g(0.1mol)的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5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15.1g(0.1mol)的三甲基-3-氯乙基硅烷和0.25g的碘化钾,加热到60℃反应2h得到含有硅的超强阳离子季铵盐乳化剂(即超强乳化剂),分离测定超强乳化剂的产率为94.7%。
向三口瓶中加入38g的植物沥青及16g的液体石油树脂,在67℃温度下,抽滤脱水170min;待三口瓶中无水蒸汽后加入40g对苯二甲酸二丁酯和1.5g上述制备的超强乳化剂,升温到80℃,加入3g汽油、0.4gEDTA和1.1g羟甲基纤维素醚,保温搅拌2h;降温,即得到温拌再生剂。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0%,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混合料性能见表六。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0%,混合料拌合温度145℃,混合料性能见表六。
表六热再生混合料性能对比
测试项目 165℃ 145℃ 技术指标
毛体积平均密度(g/cm3) 2.465 2.409 --
马歇尔稳定度(KN) 11.25 11.02 ≥8.0
流值(0.1mm) 27.6 27.3 15~40
残留稳定度(%) 87.3 90.4 ≥80
冻融劈裂强度比(%) 81.9 82.6 ≥75
动稳定度(次/mm) 2637 2511 ≥1000
由表六可以看出,即使在较低的拌合温度下,温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45℃)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也能够达到热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沥青再生混合料的性能。
实施例7
在三口瓶中加入29.6g(0.1mol)的油基基二甲基叔胺、50ml的二氧六环、38.9g(0.2mol)的二甲氧基氯乙基硅烷和0.35g的对甲基苯磺酸钠,加热到55℃反应3.5h得到含有硅的超强阳离子季铵盐乳化剂(即超强乳化剂),分离测定超强乳化剂的产率为87.3%。
向三口瓶中加入40g的植物沥青及15.5g的液体石油树脂,在77℃温度下,抽滤脱水2h;待三口瓶中无水蒸汽后加入33g对苯二甲酸二丁酯和4g上述制备的超强乳化剂,升温到105℃,加入4g原油、1g维生素E和2.5g羧甲基纤维素醚,保温搅拌2.5h;降温,即得到温拌再生剂。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4%,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混合料性能见表七。
沥青混合料的配方:以骨料为基准,RAP(废旧料)占40%,新集料(5-15mm)占38%,新集料(0-5)占18%,矿粉占4.0%,新沥青掺量3.8%。温拌再生剂掺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1.4%,混合料拌合温度130℃,混合料性能见表七。
表七热再生混合料性能对比
测试项目 165℃ 130℃ 技术指标
毛体积平均密度(g/cm3) 2.465 2.453 --
马歇尔稳定度(KN) 11.25 11.17 ≥8.0
流值(0.1mm) 27.6 28.4 15~40
残留稳定度(%) 87.3 89.6 ≥80
冻融劈裂强度比(%) 81.9 80.5 ≥75
动稳定度(次/mm) 2637 2622 ≥1000
由表七可以看出,即使在较低的拌合温度下,温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30℃)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也能够达到热拌(混合料拌合温度165℃)沥青再生混合料的性能。

Claims (7)

1.一种温拌再生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物质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
超强乳化剂                  0.5~5%
植物沥青                    15~60%
对苯二甲酸二丁酯            15~50%
液体石油树脂                10~40%
渗透剂                       1~5%
抗氧化剂                    0.2~1%
稳定剂                      0.5~3%;
所述超强乳化剂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Ⅰ;
其中:n=2或3,R1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油基,松香基中的一种;R2=R3=CH3,R2=R3=乙基,R2=CH3、R3=乙基,R2=H、R3=CH3,R2=乙基、R3=H,R2=R3=正丁基;R4=R5=R6=乙氧基,R4=R5=R6=甲氧基,R4=苯基、R5=R6=乙氧基,R4=苯基、R5=R6=甲氧基,R4=R5=R6= CH3,R4=R5=R6=乙基,R4=H、R5=R6=甲氧基,R4=H、R5=R6=乙氧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拌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选自煤油、柴油、原油、汽油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拌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强乳化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将结构式Ⅱ所示化合物、结构式Ⅲ所示化合物、有机溶剂构成反应体系,加入催化剂,在40 ℃~90 ℃条件下反应2~7小时,得到超强乳化剂;
      Ⅱ
结构式Ⅱ中,R1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油基、松香基中的一种;R2=R3=CH3,R2=R3=乙基,R2=CH3、R3=乙基,R2=H、R3=CH3,R2=乙基、R3=H,R2=R3=正丁基;
      Ⅲ
   结构式Ⅲ中,n=2或3;R4=R5=R6=乙氧基,R4=R5=R6=甲氧基,R4=苯基、R5=R6=乙氧基,R4=苯基、R5=R6=甲氧基,R4=R5=R6=CH3,R4=R5=R6=乙基,R4=H、R5=R6=甲氧基,R4=H、R5=R6=乙氧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拌再生剂,其特征在于反应体系中,结构式Ⅱ所示化合物与结构式Ⅲ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0.1%~0. 4%。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温拌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碘化钠、碘化钾、碘化镁、碘化钙、对甲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温拌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乙腈、正辛烷、异丙醇、乙醇、甲苯、甲醇、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正己烷、环己烷、氯仿、二氯甲烷、吡啶中的一种。
7.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温拌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向反应釜中加入植物沥青及液体石油树脂,升温至65~90℃,抽滤脱水1-3 h;
(2)待反应釜内无水蒸汽后加入对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超强乳化剂,升温到 70~120℃温度,然后加入渗透剂、抗氧化剂和稳定剂, 保温搅拌 0.5~3h;降温,即得到温拌再生剂。
CN201510019354.5A 2015-01-14 2015-01-14 一种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609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9354.5A CN104609771B (zh) 2015-01-14 2015-01-14 一种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9354.5A CN104609771B (zh) 2015-01-14 2015-01-14 一种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9771A true CN104609771A (zh) 2015-05-13
CN104609771B CN104609771B (zh) 2017-04-12

Family

ID=53144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9354.5A Active CN104609771B (zh) 2015-01-14 2015-01-14 一种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977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3960A (zh) * 2016-12-16 2017-05-10 安徽宏泰交通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路面铣刨料温拌型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918A (zh) * 2017-06-28 2017-10-20 常州市雄图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温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8313A (zh) * 2019-12-17 2020-03-31 南通辉腾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投放式沥青温拌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5746A (zh) * 2009-01-16 2009-07-08 武汉理工大学 废旧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0253A (zh) * 2011-01-10 2011-08-03 东南大学 一种低粘度易分散的改性沥青专用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5774A (zh) * 2011-06-10 2011-12-21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路面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2516093A (zh) * 2011-12-08 2012-06-27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Gemini型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0772A (zh) * 2012-04-06 2013-10-23 石城祥 高级沥青路面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激活剂
CN103436038A (zh) * 2013-07-16 2013-12-1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废旧道路沥青再生剂及制备方法
CN104119542A (zh) * 2014-01-13 2014-10-29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慢裂型改性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194358A (zh) * 2014-08-26 2014-12-10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温拌再生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5746A (zh) * 2009-01-16 2009-07-08 武汉理工大学 废旧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0253A (zh) * 2011-01-10 2011-08-03 东南大学 一种低粘度易分散的改性沥青专用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5774A (zh) * 2011-06-10 2011-12-21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路面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2516093A (zh) * 2011-12-08 2012-06-27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Gemini型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0772A (zh) * 2012-04-06 2013-10-23 石城祥 高级沥青路面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激活剂
CN103436038A (zh) * 2013-07-16 2013-12-1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废旧道路沥青再生剂及制备方法
CN104119542A (zh) * 2014-01-13 2014-10-29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慢裂型改性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194358A (zh) * 2014-08-26 2014-12-10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温拌再生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宁琳: "《有机硅聚合物导论》", 31 May 2000, 科学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3960A (zh) * 2016-12-16 2017-05-10 安徽宏泰交通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路面铣刨料温拌型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918A (zh) * 2017-06-28 2017-10-20 常州市雄图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温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8313A (zh) * 2019-12-17 2020-03-31 南通辉腾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投放式沥青温拌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9771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7520A (zh) 一种温拌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温拌沥青和温拌沥青混合料
CN103773011B (zh) 一种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9218A (zh) 沥青温拌剂和由其拌合的沥青混合料及二者的制备方法
CN106810127A (zh) 一种乳化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42089B (zh) 改性乳化沥青及制备方法
CN104910812A (zh) 一种防水涂料
CN104609771A (zh) 一种温拌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1931B (zh) 酚类季铵盐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0499A (zh) 改性超支化聚酰胺-胺、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110160355A1 (en) Asphalt additive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CN103613941A (zh) 两性离子型沥青温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温拌沥青中的应用
AU2010212716B2 (en) System of additiv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warm mix for road use based on an amine-type surfactant
CN106497104B (zh) 乳化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43747B (zh) 一种高寒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2979B (zh) 化合物、温拌沥青、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56781B (zh) 一种非离子型沥青温拌剂及其制备方法
EP2723818B1 (en) Additives for bitumen containing compositions
CN102826792B (zh) 一种lb冷补料制备方法
CN104628761B (zh) 一种胺类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61917A (zh) 一种有机复合温拌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0599A (zh) 一种塑料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造方法
CN102649632B (zh) 一种煤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8809A (zh) 一种增塑改性温拌剂、温拌沥青制备方法
CN104592772B (zh) 一种沥青路面改性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9262B (zh) 沥青用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