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6653A - 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6653A
CN104606653A CN201510009171.5A CN201510009171A CN104606653A CN 104606653 A CN104606653 A CN 104606653A CN 201510009171 A CN201510009171 A CN 201510009171A CN 104606653 A CN104606653 A CN 104606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bulbus allii
autumn
childr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91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一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091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66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6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66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滑石粉14-16份,藿香9-11份,丁香5-7份,柴胡2-4份,陈皮2-4份,乌梅9-11份,干姜5-7份,大蒜2-4份,苍术2-4份,焦槟榔2-4份,黄香薷2-4份,神曲9-11份,甘草4-6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将丁香、柴胡、干姜、苍术、焦槟榔、黄香薷、神曲加水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再加入藿香、陈皮、乌梅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体,再加入滑石粉,然后进行煮制,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过滤得到混合物料;将大蒜榨汁后得到大蒜汁,将大蒜汁加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10-11月份尤其为高发季节,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l-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病初可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发生。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
小儿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坏死,受累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小肠吸收水、电解质能力受损而形成腹泻。此外,轮状病毒破坏双糖酶,导致碳水化合物尤其是乳糖吸收不良,引起渗透性水样便腹泻。另外由于小儿服药通常会比较困难,所以很难发挥止泻药物的功效。
秋季腹泻是小儿季节性肠道疾病,属中医学外感泄泻范畴。由于小儿肺脏娇嫩,卫外功能差,易受外邪侵袭,且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减弱,肠胃易成湿浊内蕴之变。秋冬时节寒邪渐生,冷热交替,感受外邪,与肠胃内蕴之湿浊相合,导致升降失常,清浊不分,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下降,并走大肠而为泄泻。又小儿先天禀赋御邪正气怠尽,后天充养不足,外界气候突变寒冷之际,也易受风寒湿邪侵袭而发病。“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脾肾虚寒,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水谷不化,小儿体质柔弱,易病易变,易虚易实,小儿脾胃常不足,脾乃太阴湿土,主运化水湿,喜温运而恶寒凝,秋寒袭脾,气机凝滞运化失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而为下,并走大肠而泄泻。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病因病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理气燥湿健脾,暖脾胃行滞气,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能达到较快减轻腹胀腹泻的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滑石粉14-16份,藿香9-11份,丁香5-7份,柴胡2-4份,陈皮2-4份,乌梅9-11份,干姜5-7份,大蒜2-4份,苍术2-4份,焦槟榔2-4份,黄香薷2-4份,神曲9-11份,甘草4-6份。
滑石粉,为滑石经精选净化、粉碎、干燥制成。味甘、淡,性寒。归膀胱、肺、胃经。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藿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能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丁香,为桃金娘科乔木丁香的花蕾或果实。味辛,性温。归肺、胃、脾、肾经。具有降气止呃,温中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的功效。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经加工的未成熟果实。味酸,性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的功效。用于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果实含枸缘酸、苹果酸、草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总酸量约4-5.5%,以枸缘酸和苹果酸的含量较多。还含5-羟甲基-2-糠醛,为无色油状物。所含挥发性成分,主要有62.40%苯甲醛,3.97%4-松油烯醇,3.97%苯甲醇和4.55%十六烷酸。乌梅仁含约0.5%苦杏仁甙。另有报道乌梅中还含苦味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大蒜,为百合科植物蒜的鳞茎。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味辛,性温。入胃、大肠经。能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主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
苍术,为菊科草本植物茅苍术、北苍术或关苍术的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焦槟榔,为槟榔的炮制加工品,取槟榔片,置锅内,按清炒法炒至焦黄色。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消食导滞的功能。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
黄香薷,为唇形科植物黄香薷的全草。中秋前采收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味辛,香,性微温;入肺、胃、大肠经。能清暑热,利小便,除胸满,理烦渴。主治中暑下痢,发热口渴,心烦胁痛,口臭,舌出血。
神曲,为麦粉、麸皮和多种药物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味苦,性温;入脾、胃、大肠经。能健脾消食,理气化湿,解表。主治伤食胸痞,腹痛吐泻,痢疾,感冒头痛,小儿伤饥失饱。
甘草,味甘,性平,归胃经、肺经、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优选地,藿香、乌梅和神曲的重量比为9.8-10.5:9.7-10.3:9.5-10.5。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滑石粉14.6-15.6份,藿香9.8-10.5份,丁香5.8-6.7份,柴胡2.2-3.4份,陈皮2.5-3.2份,乌梅9.7-10.3份,干姜5.5-6.5份,大蒜2.1-3.6份,苍术2.4-3.5份,焦槟榔2.8-3.9份,黄香薷2.6-3.4份,神曲9.5-10.5份,甘草4.7-5.6份。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滑石粉15份,藿香10份,丁香6份,柴胡3份,陈皮3份,乌梅10份,干姜6份,大蒜3份,苍术3份,焦槟榔3份,黄香薷3份,神曲10份,甘草5份。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上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将丁香、柴胡、干姜、苍术、焦槟榔、黄香薷、神曲加水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0-40min,再加入藿香、陈皮、乌梅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15-20min,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体,再加入滑石粉,滑石粉与混合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4:45-55,然后进行煮制,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25-35min得到混合物料;将大蒜榨汁后得到大蒜汁,将大蒜汁加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
优选地,将丁香、柴胡、干姜、苍术、焦槟榔、黄香薷、神曲加水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3-37min,再加入藿香、陈皮、乌梅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16-19min,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体,再加入滑石粉,滑石粉与混合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47-53,然后进行煮制,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28-32min得到混合物料;将大蒜榨汁后得到大蒜汁,将大蒜汁加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
优选地,将丁香、柴胡、干姜、苍术、焦槟榔、黄香薷、神曲加水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5min,再加入藿香、陈皮、乌梅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18min,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体,再加入滑石粉,滑石粉与混合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50,然后进行煮制,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0min得到混合物料;将大蒜榨汁后得到大蒜汁,将大蒜汁加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
上述制备方法中的“保持沸腾状态”为中药煎煮过程中,当水沸腾后,维持煎煮液呈微沸状态,使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入煎煮液。
本发明针对秋泻的病因病机,滑石粉和干姜,一寒一热,滑石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分水道,润大肠,解烦渴,而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二者君臣相佐,阴阳相顺,能使小儿秋泻即止;藿香、丁香、乌梅、神曲配伍,化湿和胃,温中散寒,涩肠止痛;柴胡、陈皮、大蒜、苍术、焦槟榔和黄香薷,和解表里,祛风散寒,理气燥湿健脾,暖脾胃行滞气,消食导滞。上述诸药合用,能达到祛除病邪,温通脏气,升清降浊,调理生机,从而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能达到较快减轻腹胀腹泻的效果。
现代医学以为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治疗以支持、饮食疗法为主,但是恢复慢,长期不愈易导致小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采用本发明的神效秋泻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小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滑石粉14份,藿香11份,丁香5份,柴胡4份,陈皮2份,乌梅11份,干姜5份,大蒜4份,苍术2份,焦槟榔4份,黄香薷2份,神曲11份,甘草4份。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上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将丁香、柴胡、干姜、苍术、焦槟榔、黄香薷、神曲加水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40min,再加入藿香、陈皮、乌梅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15min,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体,再加入滑石粉,滑石粉与混合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4:45,然后进行煮制,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5min得到混合物料;将大蒜榨汁后得到大蒜汁,将大蒜汁加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滑石粉14.6份,藿香10.5份,丁香5.8份,柴胡3.4份,陈皮2.5份,乌梅10.3份,干姜5.5份,大蒜3.6份,苍术2.4份,焦槟榔3.9份,黄香薷2.6份,神曲10.5份,甘草4.7份。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上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将丁香、柴胡、干姜、苍术、焦槟榔、黄香薷、神曲加水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3min,再加入藿香、陈皮、乌梅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19min,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体,再加入滑石粉,滑石粉与混合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47,然后进行煮制,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2min得到混合物料;将大蒜榨汁后得到大蒜汁,将大蒜汁加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滑石粉15份,藿香10份,丁香6份,柴胡3份,陈皮3份,乌梅10份,干姜6份,大蒜3份,苍术3份,焦槟榔3份,黄香薷3份,神曲10份,甘草5份。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上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将丁香、柴胡、干姜、苍术、焦槟榔、黄香薷、神曲加水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5min,再加入藿香、陈皮、乌梅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18min,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体,再加入滑石粉,滑石粉与混合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50,然后进行煮制,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0min得到混合物料;将大蒜榨汁后得到大蒜汁,将大蒜汁加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滑石粉15.6份,藿香9.8份,丁香6.7份,柴胡2.2份,陈皮3.2份,乌梅9.7份,干姜6.5份,大蒜2.1份,苍术3.5份,焦槟榔2.8份,黄香薷3.4份,神曲9.5份,甘草5.6份。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上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将丁香、柴胡、干姜、苍术、焦槟榔、黄香薷、神曲加水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7min,再加入藿香、陈皮、乌梅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16min,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体,再加入滑石粉,滑石粉与混合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53,然后进行煮制,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28min得到混合物料;将大蒜榨汁后得到大蒜汁,将大蒜汁加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滑石粉16份,藿香9份,丁香7份,柴胡2份,陈皮4份,乌梅9份,干姜7份,大蒜2份,苍术4份,焦槟榔2份,黄香薷4份,神曲9份,甘草6份。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上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将丁香、柴胡、干姜、苍术、焦槟榔、黄香薷、神曲加水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0min,再加入藿香、陈皮、乌梅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20min,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体,再加入滑石粉,滑石粉与混合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55,然后进行煮制,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25min得到混合物料;将大蒜榨汁后得到大蒜汁,将大蒜汁加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
选取102例秋季腹泻患儿,病程1-3天。所有患儿表现以腹泻为主,粪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每日三次到数十次不等,可有发热,一般为中等发热,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轻度或中度脱水。大多数病例大便常规未检出白细胞和红细胞,或少许脂肪滴及白细胞,尿常规、血常规均正常。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其中男26例,女27例,20例年龄≤6月,24例年龄为6月-1岁,9例年龄为1-3岁。对照组49例,其中男28例,女21例,18例年龄≤6月,23例年龄为6月-1岁,8例年龄为1-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方面在统计学处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轻度脱水给予口服补液盐(ORS)补液;中度脱水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调整饮食:给予无糖奶粉,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加用金双歧等微生态制剂,常规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同时予以良好护理。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儿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药物组合物,一日两次,年龄≤6月患儿每次服用1-3ml,年龄为6月-1岁的患儿每次服用3-5ml,年龄为1-3岁的患儿每次服用5-10ml。在服用的同时加入红糖或食盐,改善口感,易于患儿服用。
治疗结果如下:
组别 治愈(治愈率) 有效(有效率) 无效(无效率)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8(52.83%) 23(43.40%) 2(3.77%) 96.23%
对照组 20(40.82%) 16(32.65%) 13(26.53%) 73.47%
其中疗效及判定标准:治愈:治疗48h,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有效:治疗48-72h,腹泻明显好转,大便次数小于3次,粪便水分减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治疗72h后腹泻与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
典型病例1
冯某某,女,10月,初诊:患儿腹泻半月余。便下泄利,次数频多,腹胀嗳气,形神萎靡,纳少作恶。按上述治疗组方法治疗,次日泻利已差,唯便仍溏烂,继用3日后康复。
典型病例2
郑某某,男,1岁。初诊:患儿已腹泻10余日,日达10次左右,蛋花水样便,混杂粘液,腹响肠鸣,腹胀如鼓,时时作呕,夜啼不安。按上述治疗组方法治疗,当夜呕止,夜安,次日腹泻2-3次,继用三日后康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滑石粉14-16份,藿香9-11份,丁香5-7份,柴胡2-4份,陈皮2-4份,乌梅9-11份,干姜5-7份,大蒜2-4份,苍术2-4份,焦槟榔2-4份,黄香薷2-4份,神曲9-11份,甘草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藿香、乌梅和神曲的重量比为9.8-10.5:9.7-10.3:9.5-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滑石粉14.6-15.6份,藿香9.8-10.5份,丁香5.8-6.7份,柴胡2.2-3.4份,陈皮2.5-3.2份,乌梅9.7-10.3份,干姜5.5-6.5份,大蒜2.1-3.6份,苍术2.4-3.5份,焦槟榔2.8-3.9份,黄香薷2.6-3.4份,神曲9.5-10.5份,甘草4.7-5.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滑石粉15份,藿香10份,丁香6份,柴胡3份,陈皮3份,乌梅10份,干姜6份,大蒜3份,苍术3份,焦槟榔3份,黄香薷3份,神曲10份,甘草5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丁香、柴胡、干姜、苍术、焦槟榔、黄香薷、神曲加水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0-40min,再加入藿香、陈皮、乌梅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15-20min,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体,再加入滑石粉,滑石粉与混合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4:45-55,然后进行煮制,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25-35min得到混合物料;将大蒜榨汁后得到大蒜汁,将大蒜汁加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所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丁香、柴胡、干姜、苍术、焦槟榔、黄香薷、神曲加水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3-37min,再加入藿香、陈皮、乌梅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16-19min,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体,再加入滑石粉,滑石粉与混合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47-53,然后进行煮制,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28-32min得到混合物料;将大蒜榨汁后得到大蒜汁,将大蒜汁加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所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丁香、柴胡、干姜、苍术、焦槟榔、黄香薷、神曲加水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5min,再加入藿香、陈皮、乌梅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18min,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水得到混合液体,再加入滑石粉,滑石粉与混合液体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50,然后进行煮制,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30min得到混合物料;将大蒜榨汁后得到大蒜汁,将大蒜汁加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
CN201510009171.5A 2015-01-08 2015-01-08 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6066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9171.5A CN104606653A (zh) 2015-01-08 2015-01-08 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9171.5A CN104606653A (zh) 2015-01-08 2015-01-08 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6653A true CN104606653A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41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9171.5A Pending CN104606653A (zh) 2015-01-08 2015-01-08 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6653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5082A (zh) * 2013-09-17 2014-01-08 王学岭 治疗小儿腹泻的内外膏丹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5082A (zh) * 2013-09-17 2014-01-08 王学岭 治疗小儿腹泻的内外膏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国桢: "泽苓保赤饮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1例", 《陕西中医》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8606A (zh) 一种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片剂
CN103386100B (zh) 一种秋泻膏
CN104888081A (zh) 一种治疗肾阳亏虚型经行泄泻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7412A (zh) 一种牛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817A (zh) 用于治疗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17113B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中药组合物及其膏方和应用
CN102091262B (zh) 止泻散
CN105381020A (zh) 一种治疗风湿骨痛的外用药物
CN104606538A (zh)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保健品
CN104606653A (zh) 一种治疗小儿秋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6147A (zh) 用于调理特禀体质的中药膏方及其加工方法
CN107260823A (zh) 一种治疗大便失禁的中药
CN106729572A (zh) 止泻健脾益胃汤
AU2021105916A4 (en)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Aeromonas Hydrophila Disease Of Ducks
CN107281414A (zh) 一种减肥药茶及制备方法
CN104940777A (zh) 一种治疗肝旺脾弱型经行泄泻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8162A (zh) 一种治疗妊娠反应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Huang et al. Textboo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escript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ther therapies and common diseases
CN105362554A (zh) 一种治疗肝肾亏损型小儿麻痹症的中药
CN104826038A (zh) 一种小儿消食糖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387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4288691A (zh) 一种治疗胆汁淤积综合症的中药汤剂
CN103920122B (zh) 一种用于治疗胃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990010A (zh) 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及制备方法
CN115607636A (zh) 一种治疗肥胖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