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4183A - 使用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使用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4183A
CN104604183A CN201380045992.3A CN201380045992A CN104604183A CN 104604183 A CN104604183 A CN 104604183A CN 201380045992 A CN201380045992 A CN 201380045992A CN 104604183 A CN104604183 A CN 104604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message
nonvolatile memory
network
mobi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59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4183B (zh
Inventor
M.布鲁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SE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SE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SE
Publication of CN104604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4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4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41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4/00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 G01D4/002Remote reading of utility meters
    • G01D4/004Remote reading of utility meters to a fixed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30Smart metering, e.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mote re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送消息的系统,其包括第一和第二设备网络(2,3)、和配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至少一个移动设备(6,7),每个移动设备(6,7)包含配置成与第一网络(2)的至少一个设备(E1到E5)建立自动连接的第一通信部件(16);配置成与第二网络(3)的至少一个设备(4,5)建立自动连接的第二通信部件(17);和配置成将存储在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给每个相连设备、和将移动设备发送的消息保存在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处理部件(15)。

Description

使用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尤其无线移动电话,以及尤其无线智能电话发送消息。
背景技术
无线智能电话当前可以用于恢复(recover)存储在设备中的数据,以便监管这样的设备。智能电话是配有使其能够以与计算机相同的方式进行高级操作的电子组件的电话。例如,可以在局域网LAN,即,不使用中间路由器地相互发送消息的设备的网络内互连要监管的设备。一般说来,局域网具有有限地理尺度,例如,计算机房、建筑物的一层、或公司范围。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互连。可能值得一提的是,例如,使用“Zigbee”协议控制建筑物的某些网络架构,该Zigbee协议是旨在用于低功耗无线电台的短距离通信协议。在这样的架构中,作为路由器和要监管的设备的通信节点是固定的或移动的。但是,这样的架构在网络布局被修改的情况下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重新配置,不能瞬时管理通信节点的移动性。
进一步,在移动电话中,智能电话可能,例如,与广域网WAN,即,覆盖大地理区域,例如,在国家或大陆的尺度上覆盖大地理区域的互连设备的网络远程连接,最大广域网是因特网。尤其,电话经由像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继器那样的固定接入点与设备连接。
进一步,在恢复源自水表、煤气表、或电表的数据时,操作人员可能使用有意放置在要监管的设备附近以便经由局域网LAN恢复数据的移动设备。
然后,在恢复了这些数据之后,他/她经由广域网WAN将移动设备与遥远的计算机连接,以便发送恢复的数据。但是,操作人员的有意行为是启动数据恢复或将数据从局域网设备发送到广域网的计算机的每个阶段所必不可少的。
还可以提及使用智能电话将计算机与因特网连接的情况,该移动电话含有经由无线局域网与计算机连接的组件、和连接因特网的因特网管理应用程序。但是,这样的通信节点要求LAN和WAN网络两者可同时使用,该移动电话然后起瞬时消息路由器的作用。因此,当网络交替可用时,这样的通信节点不能将消息从LAN网络发送到WAN网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这样的缺点,尤其,旨在提供无需用户具体介入的自动消息发送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当遥远的设备不能与局域网连接时,将存储在属于局域网的设备中的数据发送到属于广域网的遥远设备的简单和有效手段。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设备的第一网络和设备的第二网络之间发送消息的方法,其包含配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至少一个移动设备。
该方法包括包含移动设备与第一网络的至少一个设备之间的至少一次自动连接的第一通信步骤、和包含移动设备与第二网络的至少一个设备之间的至少一次自动连接的第二通信步骤,每次自动连接包含将存储在自动连接的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给每个相连设备,该方法包含将每个移动设备发送的消息保存在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因此,当网络同时或交替可用时,可以在局域网的设备与广域网的设备之间自动发送消息。两种网络不必同时可用。这样的方法有利地能够监管处在不可能与局域网通信、像地下室那样的特定房间中的设备,或当设备处在广域网或WAN覆盖差的区域中时,能够监管这样的设备。进一步,这样的方法能够避免使用分布在建筑物中、像固定通信路由器那样的新固定中继设备。
第一通信步骤的每次连接可以包含移动设备只与属于第一网络的设备的自动连接。
因此,移动设备起不能直接一起通信的两个LAN和WAN网络之间的网关的作用。
第二通信步骤的每次连接可以包含移动设备与属于第二网络的单个设备的自动连接。
因此可以将所有有用数据集中在广域网WAN的单个设备内。
自动连接可以是同时的或异步的。
由于这样的方法,所有移动设备不必同时与一个网络连接。
每个设备可以包含存储要发送的消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一通信步骤的每次连接包含将存储在第一相连网络的每个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给该连接的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二通信步骤的每次连接包含将存储在第二相连网络的每个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给该连接的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保存步骤包含将每个设备发送的每个消息保存在发送消息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存储在第一网络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可以包含打算给予属于第二网络的至少一个收件设备的应用消息,存储在第二网络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包含打算给予属于第一网络的至少一个收件设备的应用消息,该方法包含发送消息的处理,其包含,对于应用消息所送达的设备接收的每个应用消息,将与所接收应用消息相联系的确认消息存储在收件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以及该处理步骤包含,对于设备接收的每个确认消息,从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删除(suppress)与所接收确认消息相联系的应用消息。
这样的方法尤其能够取走它们的收件者已接收到和已处理过的消息腾空非易失性存储器。
每个应用消息可以包含唯一非零标识符,以及每个设备将初始化成零值的序列号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处理发送消息的步骤包含,如果所接收应用消息的标识符小于或等于设备的序列号,则删除设备接收的应用消息,而如果该标识符具有与设备的序列号的值接续的值,则将设备的序列号加1。
因此,以简单方式管理同一收件设备可能从不同移动设备多次接收的冗余消息。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消息的系统,其包含设备的第一和第二网络、和配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至少一个移动设备。
在这种系统中,每个移动设备包含配置成与第一网络的至少一个设备建立自动连接的第一通信部件、配置成与第二网络的至少一个设备建立自动连接的第二通信部件、和配置成将存储在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给每个相连设备、和将移动设备发送的消息保存在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处理部件。
每个第一通信部件可以配置成只与属于第一网络的设备建立自动连接。
每个第二通信部件可以配置成与属于第二网络的单个设备建立自动连接。
第一和第二通信部件可以配置成同时或异步建立自动连接。
每个设备可以包含存储要发送的消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一网络的每个设备包含配置成将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给该连接的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消息处理部件,第二网络的每个设备包含配置成将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给该连接的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消息处理部件,每个设备含有配置成将设备发送的消息保存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处理部件。
存储在第一网络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可以包含打算给予属于第二网络的至少一个收件设备的应用消息,存储在第二网络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包含打算给予属于第一网络的至少一个收件设备的应用消息,每个消息处理部件被配置成将与所接收应用消息相联系的确认消息存储在接收送达的应用消息的收件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以及从接收确认消息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删除与所接收确认消息相联系的应用消息。
每个应用消息可以包含唯一非零标识符,每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包含初始化成零值的序列号,以及每个消息处理部件被配置成,如果所接收应用消息的标识符小于或等于设备的序列号,则删除设备接收的应用消息,而如果该标识符具有与设备的序列号的值接续的值,则将设备的序列号加1。
设备的第一网络可以对应于因特网,以及每个移动设备是无线智能电话。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如下结合附图的对特定实施例的非限制性描述中得到更详细讨论,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的消息发送设备;
图2示意性地例示了属于设备的第一网络的设备;
图3示意性地例示了属于设备的第二网络的设备;
图4示意性地例示了移动设备;以及
图5示意性地例示了按照本发明的消息发送方法的主要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例示了包含设备E1到E5的第一网络2、和设备4、5的第二网络3的消息发送系统1。首先,设备的网络2对应于LAN型局域网。例如,LAN可以使用“蓝牙(商标)”技术或“Wi-Fi”技术,它们使用旨在简化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的短程无线电技术。第一网络2的设备被称为要监管的设备,它们可以是,例如,打算用于配电的可编程自动机、分配煤气或水的智能仪表。它们处在专用房间中,不能直接与第三广域网3通信。
设备的第二网络3对应于WAN型广域网,优选的是因特网。第二网络3的设备被称为遥远的设备,它们可以是,例如,便携式或固定计算机,例如,含有专用于通过处理从这些设备E1到E5采样的数据监管第一网络2的设备的软件应用。优选的是,第二网络3只包含促进数据集中化的一个监管设备4。进一步,设备的第一网络2可以使用不同于第二网络3的通信协议。
系统1还包含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6、7。移动设备可以是像膝上型计算机那样的便携式设备。优选的是,移动设备6、7是无线移动电话,尤其是无线智能电话。
系统1内的每个设备含有无线通信部件8,诸如分别与设备内部的通信部件耦合的天线,被配置以交互消息。尤其,无线通信部件8使移动设备6、7能够通过无线电波、通过红外线或其它光学手段与第一网络2的设备交换消息。它们还使移动设备6、7能够与遥远的设备交互消息,尤其通过无线电波。进一步,无线通信部件8不能使第一网络2的设备E1到E5直接与第二网络3的那些直接交换消息。
第一和第二网络2、3的设备经由为消息发送提供中继的移动设备6、7交换消息。移动设备6、7具有在要监管的设备E1到E5的环境中连续,自由和随机变化的位置。作为一个例子,图1示出了与遥远的设备4和要监管的两个设备E1、E2通信的第一移动设备6。第二移动设备7只与要监管的两个设备E4、E5通信。一般说来,在给定时间,系统1可以只包含不与设备通信的移动设备、或只与遥远的设备4通信的移动设备,或也可以包含前述状况的组合。换句话说,移动设备6、7相继局部地与要监管的设备E1到E5连接,而可与第二网络3断开。然后,移动设备6、7与第二网络3连接,而可与要监管的设备E1到E5断开。
一般说来,当移动设备6从一个或多个要监管的设备E1到E5附近经过时,移动设备6与这些设备的每一个建立自动连接。在图1的例子中,移动设备6在要监管的设备E1、E2附近。进一步,当移动设备6从一个或多个遥远的设备附近经过时,一般说来,经由GSM中继器,移动设备6与每个遥远的设备建立自动连接。每次自动连接时,都发生自动消息发送。“从附近经过”表示移动设备相对于要监管或遥远的设备处在足以建立连接以便发送消息的最小距离上的事实。
图2示出了要监管的设备E1到E5的不同元件。每个要监管的设备包含配置成存储要发送的消息M1、M2、MA1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0;和配置成将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0中的消息M1、M2、MA1发送给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6、7的消息处理部件11。例如,图2示出了要监管的设备E1。设备E1也接收已经与设备E1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6、7发送的、来自遥远设备的消息M3、MA2、MA3。处理部件11将发送给遥远设备4、5的所有消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0中。在发送的消息当中,可以将应用消息M1到M3与确认消息MA1到MA3区分开。应用消息是网络2或3的设备为其它网络2或3的设备发送的消息。每个应用消息包含唯一非零标识符ID1到ID3,优选的是送达消息的设备的整数值标识符、发送了消息的设备的标识符、和可用数据。例如,应用消息M1包含标识符ID1,打算将它给遥远的设备4,由要监管的设备E1发送。可用数据打算通过不同设备的软件应用处理。打算给予遥远的设备的有用数据例如用于监管,而打算给予要监管的设备的那些有用数据可以例如用于将它们参数化。源自要监管的设备的有用数据可以是警报或状态数据。进一步,确认消息能够告知应用消息已经被其收件者有效接收。每个确认消息MA1到MA3与其收件者接收的应用消息相联系。确认消息MA1、MA2和MA3包含特定首标Ack、打算给予确认消息的设备的标识符、和与之相联系的应用消息的唯一标识符ID1、ID2和ID3。例如,确认消息MA1打算给予收件设备4,并与应用消息M3相联系。优选的是,确认消息不包含有用数据。当移动设备6、7从要监管的设备E1附近经过时,移动设备6、7与要监管的设备E1建立自动连接,并发生消息发送。消息交换在连接时马上进行,然后当设备E1将消息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0时,或只要移动设备6与要监管的设备E1之间的连接有效,当从该连接的移动设备6、7接收到新消息时事件触发。每个要监管的设备的处理部件11被配置成:
-接收源自遥远的设备4、5的确认消息MA2、MA3,告知遥远的设备已有效接收到相关应用消息M1和M2;
-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0中删除SU1已经接收到确认消息的应用消息M1、M2;
-向要监管的设备与之连接的移动设备6、7发送保留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0中的所有消息,即,未确认消息和确认消息;
-接收源自遥远的设备4的应用消息M3;以及
-将每个接收应用消息M3的确认消息MA1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0中。
图3示出了遥远的设备4、5的不同元件。每个遥远的设备包含配置成存储要发送的消息M3、MA2、MA3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2;和配置成将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2中的消息M3、MA2、MA3发送给它相连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6、7的消息处理部件13。例如,图3示出了遥远的设备4。设备4也接收来自要监管的设备E1到E5的消息M1、M2、MA1。处理部件13将发送给要监管的设备的所有消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中。当移动设备6、7经由广域网WAN与遥远的设备连接时,发生自动消息发送。消息交换在连接时马上进行,然后当遥远的设备4将消息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2中时,或只要移动设备6与遥远的设备4之间的连接有效,当从它该连接的移动设备6、7接收到新消息时事件触发。每个遥远的设备的处理部件13被配置成:
-接收从移动设备6、7事先连接的所有要监管的设备恢复的应用消息M1、M2;
-接收与由遥远的设备4发送的、移动设备6从它事先连接的所有要监管的设备恢复的应用消息相联系的确认消息MA1,告知所有要监管的设备已有效接收到相关应用消息M3;
-向遥远的设备与之连接的移动设备6、7发送保留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2中的所有消息M3、MA2、MA3,即,未确认消息和确认消息;
-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2中删除SU2已经接收到确认消息MA1的应用消息M3;以及
-将每个接收应用消息M1、M2的确认消息MA2、MA3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2中。
图4示出了移动设备6、7的不同元件。每个移动设备6、7包含配置成存储要发送的消息M1到M3和MA1到MA3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4;和配置成将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4中的消息M1到M3和MA1到MA3发送给它相连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的消息处理部件15。每个移动设备6、7还包含配置成与至少一个要监管的设备E1到E5建立自动连接的第一通信部件16;和配置成与至少一个遥远的设备4、5建立自动连接的第二通信部件17。每当移动设备从设备附近经过时就建立自动连接。处理部件15被进一步配置成将从它相连的设备接收的所有消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4中。当移动设备6、7经由广域网WAN与遥远的设备4连接时,发生自动消息发送。例如,图4示出了移动设备6。消息交换在连接时马上进行,然后在移动设备6与遥远的设备4之间的连接有效的同时,当移动设备6将源自相连的要监管的设备的新消息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4中时事件触发。每个移动设备6、7的处理部件15被配置成:
-向它相连的每个遥远设备4、5发送从事先连接的所有要监管的设备恢复的所有消息M1、M2、MA1,尤其打算给予相连的遥远设备的消息M1、M2、MA1;以及
-接收相连的每个遥远设备4、5发送的消息M3、MA2、MA3。
当移动设备6、7经由局域网LAN与一个或多个要监管的设备E1到E5连接时,发生自动消息发送。消息交换在连接时马上进行,然后只要移动设备6与要监管的设备E1之间的连接有效,当移动设备6将源自相连的遥远设备的新消息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4中时事件触发。每个移动设备6、7的处理部件15被配置成:
-向相连的每个要监管的设备发送从事先连接的所有遥远设备恢复的所有消息M3、MA2、MA3,尤其打算给予相连的要监管的设备的消息;以及
-接收相连的要监管的设备发送的消息M1、M2、MA1。
进一步,每个移动设备6、7的处理部件15被配置成从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4中删除SU3移动设备6、7已经接收到相关确认消息的应用消息M1到M3。尤其,每个移动设备的处理部件15被配置成只向相连的设备发送打算给予相连设备的消息。进一步,每个移动设备6、7可以包含打算给予消息的特定设备--尤其授权交换消息的设备--的列表。将这样的列表存储在每个移动设备6、7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4中,以及每个移动设备被配置成只自动连接属于该列表的至少一个特定设备。在这种变体中,每当将要监管的设备或遥远的设备与移动设备连接时,移动设备就核实它是否属于该列表,并接受或不处理其消息。按照另一种变体,从另一个移动设备附近经过的移动设备可以自动与这个其它移动设备建立连接。在这种其它变体中,移动设备分别相互发送它们存储在其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它们的消息。因此,即使已经恢复了一组要监管的设备的数据的移动设备不再与第二网络2连接,也可以保证将消息从第一网络2发送到第二网络3,例如,如果移动设备仍然与该组要监管的设备共处。
一般说来,系统1的每个移动设备、要监管的设备或遥远的设备在其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将已经发送的应用和确认消息一直保存到移动设备接收到与已经发送的应用消息相对应的确认消息。系统1的每个设备在其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将所有消息存储较长一段时间,以便管理第一和第二网络2、3的短暂不可用性。
当设备接收到确认消息,告知收件者已有效接收到应用消息时,设备的处理部件从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删除相关应用消息。
作为一种变体,在消息发送时,每个设备的处理部件可以向相连的设备发送包含在其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的所有消息的单个文件。
进一步,由于系统1的移动设备的众多性,已经送达消息的每个设备,即,每个要监管的设备E1到E5或每个遥远的设备4、5可能多次接收相继从附近经过的多个不同移动设备发送的相同应用消息。因此,为了删除所有冗余消息,已经送达消息的每个设备可以包含初始化成零值和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序列号。
已经送达消息的每个设备的处理部件被进一步配置成如果接收的应用消息具有小于或等于所存储序列号的标识符,则删除接收的应用消息。在相反情况下,也就是说,如果接收的应用消息具有大于所存储序列号的标识符,则将打算给予消息的设备的处理部件配置成考虑该应用消息。进一步,如果该标识符具有与所存储序列号的值接续的值,则送达消息的每个设备的处理部件将收件设备的序列号加1。
进一步,每个遥远的设备4、5可以配置成:
-遥远的设备将每个要监管的设备的标识符存储在存储器中;
-存储可以同时与相同移动设备连接的多组要监管的设备的列表;
-存储要监管的设备的地理位置;
-管理每个要监管的设备的时间计数器,以保证每个要监管的设备足够周期性地与至少一个移动设备连接,即,例如,一天一次地在这个设备与遥远的设备之间发生消息交换;
-管理每个要监管的设备的警告消息,以便通过,例如,告知这个设备太久未连接了,或也告知应该与其它设备同时连接的要监管的设备还未连接来提供维护;
-按照维护需要相应地管理发送给用户的移动设备的警告消息;
-管理内置在要监管的设备中的软件应用的版本,例如,通过发送必要更新;
-根据要监管的设备的地点的知识和用户的移动设备的地点的知识向用户提供引导功能以便加以维护;以及
-经由移动设备内部的时钟提供要监管的设备的时间同步功能,以便使要监管的设备能够记录和精确计时它们产生的事件。
每个设备在其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包含管理与移动设备的数量和与每个时刻连接的要监管的设备的数量有关的所有可能瞬时状况以及第一和第二设备网络的可用性的软件应用。进一步,将软件应用配置成保证在一个确定时段,例如,一天、一个星期、或一个月上,在要监管的设备和遥远的设备之间沿着两个通信方向交换所有消息。
将软件消息处理应用事先装载到每个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消息发送方法的主要步骤。该方法可以通过刚才所述的消息发送系统1实现。它可以在内置在系统1的每个设备中的微处理器、或逻辑电路内实现,或以软件形式实现。
该方法包括包含移动设备6、7与第一网络2的至少一个设备E1到E5之间的至少一次自动连接S11的第一通信步骤S1;包含移动设备6、7与第二网络3的至少一个设备4、5之间的至少一次自动连接S21的第二通信步骤S2;和处理所发送消息的步骤S3。每次自动连接S11、S21包含将存储在连接的移动设备6、7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S4给每个相连设备。进一步,第一步骤S1的每次自动连接S11包含将存储在相连的第一网络2的每个设备E1到E5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S5给连接S11的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4。第二步骤S2的每次自动连接S21包含将存储在相连的第二网络3的每个设备4、5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S6给连接S21的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4。进一步,处理步骤S3包含将系统1的每个设备已经发送的消息保存S31在发送了消息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进一步,处理步骤S3包含,对于已经送达应用消息的设备接收的每个应用消息,将与所接收应用消息相联系的确认消息存储S32在收件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处理步骤S3还包含从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删除与所接收确认消息相联系的应用消息的步骤S33。
刚才所述的方法和系统尤其适用于没有实时约束的消息发送,因为LAN和WAN两种网络的同时可用性不一定总是可以。因此它们尤其适用于需要可以无损地和大周期性地本地存储和恢复监管数据的简单解决方案的远程监视或远程控制应用(远程维护服务、远程仪表读取……)。也可以想像要监管的设备是移动机动车辆以及将每个移动设备配置成只与属于移动设备的用户的车辆通信的可能性。因此,每当用户使用他/她的车辆时,可以不用等到出故障或定期送到汽车修理厂地将车辆的所有缺陷通知远程维护服务部门。

Claims (15)

1.一种在设备的第一网络和设备的第二网络之间发送消息的方法,其包含配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包含移动设备与第一网络的至少一个设备之间的至少一次自动连接(S11)的第一通信步骤(S1);和包含移动设备与第二网络的至少一个设备之间的至少一次自动连接(S21)的第二通信步骤(S2),每次自动连接(S11,S21)包含将存储在自动连接的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给每个相连设备,该方法包含将每个移动设备发送的消息保存(S31)在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通信步骤(S1)的每次连接包含移动设备只与属于第一网络的设备的自动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通信步骤(S2)的每次连接包含移动设备与属于第二网络的单个设备的自动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自动连接(S11,S21)是同时的或异步的。
5.按照权利要求1-4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设备包含存储要发送的消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一通信步骤(S1)的每次连接包含将存储在第一相连网络的每个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S4)给该连接的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第二通信步骤(S2)的每次连接包含将存储在第二相连网络的每个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S4)给该连接的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保存步骤(S31)包含将每个设备发送的每个消息保存在发送消息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存储在第一网络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包含打算给予属于第二网络的至少一个收件设备的应用消息,存储在第二网络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包含打算给予属于第一网络的至少一个收件设备的应用消息,该方法包含发送消息的处理(S32),其包含,对于应用消息所送达的设备接收的每个应用消息,将与所接收应用消息相联系的确认消息存储(S32)在收件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以及该处理步骤(S3)包含,对于设备接收的每个确认消息,从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删除(S33)与所接收确认消息相联系的应用消息。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应用消息包含唯一非零标识符,以及每个设备将初始化成零值的序列号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处理发送消息的步骤(S3)包含,如果所接收应用消息的标识符小于或等于设备的序列号,则删除设备接收的应用消息,而如果该标识符具有与设备的序列号的值接续的值,则将设备的序列号加1。
8.一种发送消息的系统,其包含设备的第一和第二网络(2,3)、和配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至少一个移动设备(6,7),其特征在于,每个移动设备(6,7)包含配置成与第一网络(2)的至少一个设备(E1到E5)建立自动连接的第一通信部件(16);配置成与第二网络(3)的至少一个设备(4,5)建立自动连接的第二通信部件(17);和配置成将存储在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发送给每个相连设备、和将移动设备发送的消息保存在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处理部件(15)。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第一通信部件(16)被配置成只与属于第一网络(2)的设备(E1到E5)建立自动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第二通信部件(17)被配置成与属于第二网络(3)的单个设备(4)建立自动连接。
11.按照权利要求8-10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和第二通信部件(16,17)被配置成同时或异步建立自动连接。
12.按照权利要求8-11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设备包含存储要发送的消息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0,12,14),第一网络(2)的每个设备(E1到E5)包含配置成将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0)中的消息发送给该连接的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4)的消息处理部件(11),第二网络(3)的每个设备(4,5)包含配置成将存储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2)中的消息发送给该连接的移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4)的消息处理部件(13),每个设备含有配置成将设备发送的消息保存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消息处理部件(11,13,15)。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存储在第一网络(2)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0)中的消息包含打算给予属于第二网络(3)的至少一个收件设备的应用消息,存储在第二网络(3)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2)中的消息包含打算给予属于第一网络(2)的至少一个收件设备的应用消息,每个消息处理部件(11,13,15)被配置成将与所接收应用消息相联系的确认消息存储在接收送达的应用消息的收件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以及从接收确认消息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删除与所接收确认消息相联系的应用消息。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应用消息包含唯一非零标识符,每个非易失性存储器(10,12,14)包含初始化成零值的序列号,以及每个消息处理部件(11,13,15)被配置成,如果所接收应用消息的标识符小于或等于设备的序列号,则删除设备接收的应用消息,而如果该标识符具有与设备的序列号的值接续的值,则将设备的序列号加1。
15.按照权利要求8-14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系统,其中设备的第一网络(2)对应于因特网,以及每个移动设备(6,7)是无线智能电话。
CN201380045992.3A 2012-09-11 2013-08-27 使用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041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202415 2012-09-11
FR1202415A FR2995480B1 (fr) 2012-09-11 2012-09-11 Procede et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de messages a l'aide d'un equipement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PCT/FR2013/000222 WO2014041255A1 (fr) 2012-09-11 2013-08-27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de messages à l'aide d'un équipement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4183A true CN104604183A (zh) 2015-05-06
CN104604183B CN104604183B (zh) 2021-03-05

Family

ID=47080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599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04183B (zh) 2012-09-11 2013-08-27 使用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81748B2 (zh)
EP (1) EP2896161A1 (zh)
CN (1) CN104604183B (zh)
BR (1) BR112015005063A2 (zh)
FR (1) FR2995480B1 (zh)
WO (1) WO20140412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7634A (zh) * 2018-04-02 2018-09-07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便携式水耗抽检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408408D0 (en) * 2014-05-12 2014-06-25 Tomlinson Mart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 limited messages in packet communications
US9294425B1 (en) * 2015-02-06 2016-03-22 Snapchat, Inc. Storage and processing of ephemeral messages
CN113301668B (zh) * 2019-07-15 2023-06-23 安科讯(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借助无线网络的e1点对点通信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28672A1 (en) * 2001-08-03 2003-02-06 Goldstein Timothy L. Opportunistic transmission of portably stored digital data
CN1475070A (zh) * 2000-09-19 2004-02-11 ��Ѷ�о����޹�˾ 在无线数据网中从主系统向移动数据通信设备发送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CN1559120A (zh) * 2001-09-25 2004-12-29 �ʼҷ����ֵ��ӹɷ����޹�˾ 用于监视网络设备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77236A (zh) * 2008-04-23 2008-10-01 石家庄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一种远程抄表系统
CN101449560A (zh) * 2006-05-25 2009-06-03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接入网络隔离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US20090146838A1 (en) * 2007-12-09 2009-06-11 Daniel A. Katz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ata Acquisition from Remote Devices Applicable for AMR
US20110153107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mart energy management by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US20110238844A1 (en) * 2010-03-29 2011-09-29 Vodafone Holding Gmbh 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M2M Devi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65095A1 (en) * 2009-04-20 2010-10-21 Itron, Inc. Endpoint classification and command processing
US8350718B2 (en) * 2010-05-04 2013-01-08 Itron, Inc. Secure collector diagnostic portal activation
US8552910B2 (en) 2011-10-21 2013-10-08 Mark K. Cornwall System and method of locating missing nodes in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5070A (zh) * 2000-09-19 2004-02-11 ��Ѷ�о����޹�˾ 在无线数据网中从主系统向移动数据通信设备发送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US20030028672A1 (en) * 2001-08-03 2003-02-06 Goldstein Timothy L. Opportunistic transmission of portably stored digital data
CN1559120A (zh) * 2001-09-25 2004-12-29 �ʼҷ����ֵ��ӹɷ����޹�˾ 用于监视网络设备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1449560A (zh) * 2006-05-25 2009-06-03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接入网络隔离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US20090146838A1 (en) * 2007-12-09 2009-06-11 Daniel A. Katz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ata Acquisition from Remote Devices Applicable for AMR
CN101277236A (zh) * 2008-04-23 2008-10-01 石家庄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一种远程抄表系统
US20110153107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mart energy management by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US20110238844A1 (en) * 2010-03-29 2011-09-29 Vodafone Holding Gmbh 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M2M Devi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7634A (zh) * 2018-04-02 2018-09-07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便携式水耗抽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15970A1 (en) 2015-07-30
CN104604183B (zh) 2021-03-05
WO2014041255A1 (fr) 2014-03-20
FR2995480B1 (fr) 2014-10-17
EP2896161A1 (fr) 2015-07-22
US9781748B2 (en) 2017-10-03
FR2995480A1 (fr) 2014-03-14
BR112015005063A2 (pt)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78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xed-mesh wireless networking
CN101682546B (zh) 在过程控制环境下与现场设备的有线和无线混合通信
CN101682547B (zh) 无线hart协议中的高效寻址
CN105306332B (zh) 物联网无线局域子网及其组网、设备间的数据交互方法
CN102752149B (zh) 4g网络管理系统
CN101622886A (zh) 用于wlan位置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27488A (zh) 适用于智能家居的mesh网络系统、组网方法及通信方法
CN101651898A (zh) 一种异构网络切换中获取位置区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604183A (zh) 使用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JPWO2019240220A1 (ja) 無線センサシステム、無線端末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0473200C (zh) 操作维护终端远程接入基站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EP2187573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use for ad-hoc network
Yang et al. Wireless infrastructure for remot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ployment and evaluation
CN107801159B (zh) 人流量监控方法、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JP6201256B2 (ja) 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32302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ハンディターミナル
JP2005130193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6944075B1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通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08663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JP2017050746A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無線機、無線通信方法、センサー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2111280A (zh) 终端设备故障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JP6921347B1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通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6604347B (zh) 基于wi-fi自组网络定向传输数据的系统及其方法
JP608298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18014027A (ja) 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