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1843B - 图像处理系统、便携终端装置以及文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系统、便携终端装置以及文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1843B
CN104601843B CN201410601087.8A CN201410601087A CN104601843B CN 104601843 B CN104601843 B CN 104601843B CN 201410601087 A CN201410601087 A CN 201410601087A CN 104601843 B CN104601843 B CN 104601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web service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unit
connection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10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1843A (zh
Inventor
久保田博
久保田博一
长谷淳
长谷淳一
高桥诚
高桥一诚
姉崎和也
松原贤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601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1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1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1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0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38Software related arrangements, e.g. loading applications
    • H04N1/00944Software related arrangements, e.g. loading applications using hot folders, i.e. folders or directories which trigger an action when written to or accessed
    • H04N1/00946Details of actions associated with a hot fol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Sharing resources, e.g. processing power or memory, with a connected apparatus or enhancing the capability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12Use of shared folders, i.e. folders or directories accessible by all connected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系统、便携终端装置以及文件处理方法。提供一种无需向Web服务的登录、向期望的文件所存在的目录的移动、文件的指定、下载这样的一系列准备而能够从不支持网络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Web服务上的文件的获取等的文件操作的图像处理装置系统等。当将便携终端装置(2)与图像处理装置(1)进行了USB连接时,由便携终端装置检测连接,对针对至少一个文件夹设定的Web服务的地址进行访问来将Web服务上的文件夹挂载到存储单元(23)中形成的文件夹。在从图像处理装置(1)对挂载到所述文件夹的Web服务上的文件夹进行了文件操作请求时,从Web服务获取对应的数据并传输到图像处理装置(1)。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系统、便携终端装置以及文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不支持网络的打印机等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经由USB而与该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能够支持网络的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便携终端装置的图像处理系统、便携终端装置以及由便携终端装置执行的文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想要从不支持网络的打印机等图像处理装置读出Web服务上的期望的文件的情况下,以往,需要将文件向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装置保存一次并从其中读出至图像处理装置。
另外,关于向USB存储器、便携终端装置的文件的保存,也需要向Web服务的登录、向期望的文件所存在的目录的移动、文件的指定、下载这样的一系列准备,比较费事。
此外,已知一种将图像处理装置与便携终端装置进行连接并经由电话线路获取文件并进行打印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906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574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所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不是通过从图像处理装置进行的操作来从Web服务获取文件,仍需要一系列准备而未能消除费事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向Web服务的登录、向期望的文件所存在的目录的移动、文件的指定、下载这样的一系列准备而能够从不支持网络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Web服务上的文件的获取等的文件操作的图像处理装置系统、使用于该系统的便携终端装置以及文件处理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以下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1)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具备不支持网络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能够支持网络的便携终端装置,该图像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备:USB连接单元;以及请求单元,对经由该USB连接单元连接的便携终端装置进行文件操作请求,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具备:USB连接单元;检测单元,检测本装置经由该USB连接单元的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USB连接单元的连接;存储单元,能够创建多个文件夹;设定单元,对所述存储单元中创建的至少一个文件夹预先设定Web服务的地址信息;挂载单元,在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本装置连接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USB连接单元时,对所述Web服务的地址进行访问来将Web服务上的文件夹挂载到所述文件夹;以及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对挂载到所述文件夹的Web服务上的文件夹进行了所述文件操作请求时,从所述Web服务获取对应的数据并传输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2)根据前项1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所述文件操作请求是文件列表的传输请求或文件的复制请求。
(3)一种能够支持网络的便携终端装置,能够与具备USB连接单元的不支持网络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连接,该便携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USB连接单元;检测单元,检测本装置经由该USB连接单元的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USB连接单元的连接;存储单元,能够创建多个文件夹;设定单元,对所述存储单元中创建的至少一个文件夹预先设定Web服务的地址信息;挂载单元,在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本装置连接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USB连接单元时,对所述Web服务的地址进行访问来将Web服务上的文件夹挂载到所述文件夹;以及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对挂载到所述文件夹的Web服务上的文件夹进行了文件操作请求时,从所述Web服务获取对应的数据并传输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4)根据前项3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所述文件操作请求是文件列表的传输请求或文件的复制请求。
(5)一种由能够支持网络的便携终端装置执行的文件处理方法,该便携终端装置能够与具备USB连接单元的不支持网络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连接,该文件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检测步骤,检测本装置经由USB连接单元的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USB连接单元的连接;设定步骤,对在能够创建多个文件夹的存储单元中创建的至少一个文件夹预先设定Web服务的地址信息;挂载步骤,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出本装置连接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USB连接单元时,对所述Web服务的地址进行访问来将Web服务上的文件夹挂载到所述文件夹;以及控制步骤,在由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对挂载到所述文件夹的Web服务的文件夹进行了文件操作请求时,从所述Web服务获取对应的数据并传输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6)根据前项5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文件操作请求是文件列表的传输请求或文件的复制请求。
根据前项(1)所述的发明,当将便携终端装置与图像处理装置进行了USB连接时,由便携终端装置检测被连接到USB连接单元,对针对至少一个文件夹设定的Web服务的地址进行访问来将Web服务上的文件夹挂载到存储单元中形成的文件夹。在从图像处理装置对挂载到所述文件夹的Web服务上的文件夹进行了文件操作请求时,从Web服务获取对应的数据并传输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也就是说,当便携终端装置对图像处理装置进行了USB连接时,从便携终端装置对预先设定的Web服务的地址进行访问来将Web服务上的文件夹挂载到所述文件夹,因此无需向Web服务的登录、向期望的文件所存在的目录的移动、文件的指定、下载这样的一系列准备,能够自动地将Web服务上的文件夹挂载到便携终端装置的文件夹。因而,即使是不支持网络的图像处理装置,用户也能够与利用USB存储器时同样地无需意识到是Web服务上的文件而进行所需的文件的获取等的文件操作。
根据前项(2)所述的发明,用户能够从图像处理装置进行针对Web服务上的文件的文件列表、文件的复制。
根据前项(3)所述的发明,可以实现为即使是不支持网络的图像处理装置、用户也能够与利用USB存储器时同样地无需意识到是Web服务上的文件而进行所需的文件的获取等的文件操作的便携终端装置。
根据前项(5)所述的发明,即使是不支持网络的图像处理装置,用户也能够与利用USB存储器时同样地无需意识到是Web服务上的文件而进行所需的文件的获取等的文件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便携终端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像处理装置以及与该图像处理装置进行了USB连接的便携终端内的文件夹虚拟地连接到Web服务内的数据存储装置的情形的图。
图5是表示Web服务变换表的图。
图6是将图像处理装置侧的文件操作与便携终端装置侧的命令相对应的表。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进行基于Web服务变换表的设定并将图像处理装置与便携终端装置进行了USB连接之后的便携终端装置的各文件夹与Web服务的连接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便携终端装置的应用程序内的具体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便携终端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处理装置;2:便携终端装置;3:网络;4:Web服务;17:USB连接部;20:CPU;23:存储部;26:网络接口;27:USB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图。该系统具有图像处理装置1和便携终端装置2,它们能够经由USB相互连接。
图像处理装置1是不支持网络、即无法连接到网络3的结构。另一方面,便携终端装置2为能够支持网络3、即能够连接到网络3的结构,能够通过网络3连接到本公司云、公共云(public cloud)、其他公司云这样的Web服务4来获取文件等。
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处理装置1,使用作为具备复制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等的多功能复合机的MFP,但不限定于此。下面,将图像处理装置还记为MFP。另外,将便携终端装置还记为便携终端。便携终端2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
图2是表示MFP 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在图2中,MFP 1具备作为用于控制整体的运算装置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10、用于存储由CPU 10执行的程序等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1、作为由CPU 10执行程序时的作业区域发挥功能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2、用于以光学方式读取载置于未图示的原稿台的原稿来得到图像数据的扫描仪13、用于将图像数据固定于印刷纸上的打印机14、用于显示信息或受理对该MFP 1的操作输入的操作面板15、用于保存由扫描仪13读取的图像数据、从便携终端2等外部装置获取的文件、应用程序等的存储部16以及USB连接部17等。
操作面板15具备显示部151、触摸面板152以及操作键群153。触摸面板152由在由液晶显示装置等构成的显示部151上重叠的光学式触摸面板、静电电容触摸面板等的位置显示装置构成,确定显示部151上显示的操作画面上的指示位置。
USB连接部17具备USB连接端口、USB接口、USB设备等,能够将便携终端2、其它设备进行USB连接。
CPU 10基于用户的操作对连接于USB连接部17的便携终端2进行文件操作请求。
图3是表示便携终端2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在图3中,便携终端2具备作为用于控制整体的运算装置的CPU20、用于存储由CPU20执行的程序等的ROM 21、作为由CPU 20执行程序时的作业区域发挥功能的RAM 22、用于存储图像数据、文档数据等文件或者存储其它信息的存储部23、用于显示信息或受理对该便携终端2的操作输入的操作面板24、用于控制通过与未图示的基站进行通信所实现的经由电话线路的通信的通信控制器25、用于控制经由网络的通信的网络接口26以及用于与MFP 1等外部设备进行USB连接的USB连接部27。USB连接部27具备USB接口、USB设备等。
操作面板24也可以是与MFP 1的操作面板15相同的结构。即,作为一例,包括由液晶显示装置等构成的显示部241以及由在该显示部241上重叠的光学式触摸面板、静电电容触摸面板等位置指示装置构成的触摸面板242。
当便携终端2经由USB连接部27连接到MFP 1时,CPU 20检测出被连接而输出检测信号。
图4示意性地表示MFP 1以及与该MFP 1进行了USB连接的便携终端2内的文件夹虚拟地连接到Web服务(还称为云)4内的数据存储装置的情形。
从MFP 1的本地文件夹161U虚拟地可见便携终端2内的本地文件夹231U,从MFP 1的A~C文件夹161A~161C经由便携终端2的A~C文件夹231A~231C虚拟地可见云4上的文件夹。
如上所述,为了将便携终端2内的文件夹虚拟地连接到云4内的数据存储装置,首先,在便携终端2的应用程序(以下也简称为应用)上设置想要使不支持网络的MFP 1在USB驱动器上虚拟地可见的云4的文件夹和便携终端2的应用内的A~C文件夹231A~231C的分配。此外,便携终端2内的A~C文件夹231A~231C能够通过与USB存储器上的文件夹创建操作同样的操作来创建。
所述设置通过如下方式执行:用户在便携终端2中创建各文件夹231A~231C,并且对所创建的文件夹231A~231C进行如图5的Web服务变换表所示的设定。例如,对于A文件夹231A,作为Web服务4设定本公司云,并且设定为使得输入用户ID和密码,进一步设定作为本公司云4的连接目的地的数据存储装置的地址。此外,根据需要,还设定数据存储装置的下位层的地址。对于B文件夹231B以下的文件夹,也同样地进行设定。
另外,文件系统(后述)的操作按每个Web服务4而不同,因此如图6的表那样还对应地设定该操作。例如在由用户从MFP 1进行的文件操作是所登记的A文件夹231A的打开操作的情况下,设定“cd”作为利用便携终端2的应用的向内置存储器(存储部23)区域的命令,在Ftp的情况下,设定“Ftp xxx.co.jp”以及ID输入、密码的输入等作为在网络上传输的命令。另外,在从MFP 1打开A文件夹231A的下位层的文件夹“A_SUB”的操作的情况下,设定“cd A_SUB”作为利用便携终端2的应用程序的命令,设定“cd A_SUB/···/···”等作为在网络上传输的命令。从MFP 1进行通过文件的拖放(drag and drop)的复制操作的情况、其它设定也同样地进行。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进行如上所述的设置并将MFP 1与便携终端2进行了USB连接之后的各文件夹231A、231B···与Web服务4的连接状态的图。
当便携终端2的CPU 20检测出与MFP 1的USB连接时,按照图5和图6所示的Web服务变换表所示的设定,自动地连接到对便携终端2内的各文件夹231A、231B···分配的Web服务4,基于所登记的用户ID、密码进行登录。
之后,这也移动到Web服务变换表中登记的服务上的指定的数据存储装置的下位层,将其目录(文件夹)挂载(mount)到便携终端2的各文件夹。
接着,参照表示便携终端2的应用内的具体的功能结构的图8来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处理系统的动作。
当便携终端2与MFP 1进行了USB连接时,CPU 20经由USB设备272检测到连接,输出检测信号S。以该检测信号S作为触发,基于所登记的Web服务变换表登录到对各文件夹231A、231B、···分配的Web服务4,将云上的数据存储装置的目录(文件夹)挂载到各文件夹231A、231B、···。挂载的架构、系统由网络文件系统28这样的现有技术构成,能够实现文件共享。作为网络文件系统的代表例,能够列举“NFS”。
在将云上的目录(文件夹)挂载到便携终端2的各文件夹231A、231B、···的状态下,从MFP 1打开文件夹、获取文件列表这样的文件操作被变换为USB协议并发送至便携终端2。
便携终端2当接收到该USB协议时,在便携终端2内从USB协议变换为通常的文件访问命令的处理并送至用于控制存储部23的存储器控制部200。此外,存储器控制部200构成为CPU 20的功能的一部分。
被送至存储器控制部200的文件访问命令通过存储器控制部200被变换为向便携终端2的存储部23的文件访问命令,并被送至各个文件夹231A、231B、···。此时,对于是向被分配到云4的文件夹(例如A文件夹231A)的访问、还是向本地存储器231U的访问,不加以区分。
在文件访问命令是例如对于A文件夹231A的文件操作(例如文件列表获取操作)的情况下,便携终端2从云上的数据存储装置获取文件列表。所获取的文件列表被传输至存储器控制部200,进一步被传输至MFP 1。
另外,在通过MFP 1的操作从便携终端2的例如A文件夹231A复制文件的情况下,从云上的数据存储装置向便携终端2的存储部23的存储器区域复制文件,因此从MFP 1来看,在便携终端2的USB存储器上存在文件,将其向MFP 1侧进行复制。即,通过将云上的文件夹挂载到便携终端2的各文件夹231A、231B、···,从MFP 1来看如同作为USB存储器上的文件夹、文件可见。
并且,当便携终端2与MFP 1进行了USB连接时,自动地从便携终端2对预先设定的Web服务的连接地址进行访问,将Web服务上的目录(文件夹)挂载到便携终端2的所述文件夹231A、231B···,因此无需向Web服务4的登录、向期望的文件所存在的目录的移动、文件的指定、下载这样的一系列准备,能够自动地将Web服务4上的文件夹挂载到便携终端2的文件夹231A、231B···。因而,用户能够从不支持网络的MFP 1以与利用USB存储器时同样的感觉来无需意识到是Web服务4上的文件,而能够进行所需的文件的获取等的文件操作。
图9是表示便携终端2动作的流程图。该动作是通过由便携终端2的CPU 20按照ROM21、存储部23等中保存的动作程序进行动作来执行的。
在图9中,在步骤S00中检测出与MFP 1的USB连接时,在步骤S01中,基于Web服务变换表登录到所登记的Web服务4,在步骤S02中,移动到所登记的云4上的目录(文件夹)。然后,在步骤S03中,打开各文件夹231A、231B···,将云上的目录(文件夹)挂载到便携终端2内的各文件夹231A、231B···。
当用户通过MFP 1进行文件列表的获取操作、文件复制操作等的文件操作时,MFP1将文件列表的传输命令、文件复制命令发送到便携终端2。
在步骤S04中,检查是否存在来自MFP 1的文件列表的传输命令(文件列表的获取命令),当存在时(步骤S04中“是”),在步骤S14中,来自MFP 1的文件列表获取命令被传输至存储器控制部200。
接着,在步骤S15中,对于通过来自MFP 1的命令所指定的便携终端2内的文件夹,从存储器控制部200发出文件列表的获取命令,在步骤S16中,文件列表获取命令被传输至云4。
如果在步骤S17中从云4接收到文件列表,则在步骤S18中将所接收到的文件列表传输到MFP 1之后,在步骤S19中进行其它动作或结束动作。
在步骤S04中,在不是文件列表传输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04中“否”),在步骤S05中,判断是否为文件复制命令。如果是文件复制命令(步骤S05中“是”),则在步骤S07中,来自MFP 1的文件复制命令被传输至存储器控制部200。
接着,在步骤S08中,对于通过来自MFP 1的命令所指定的文件夹,从存储器控制部200发出文件复制命令,在步骤S09中,文件复制命令被传输至云4。
如果在步骤S10中从云4接收到文件,则在步骤S11中将所接收到的文件保存到便携终端2的文件夹内之后,在步骤S12中,通过与从USB存储器复制文件时相同的动作来将所复制的文件传输到MFP1。然后,在步骤S13中,进行其它动作或结束动作。
在步骤S05中,如果不是文件复制命令(步骤S05中“否”),则在步骤S06中判断是否为动作结束,如果不是结束(步骤S06中“否”),则返回到步骤S04。如果是结束(步骤S06中“是”),则在步骤S20中进行应用程序的结束或USB连接的解除处理。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作为来自MFP 1的文件操作例示了文件列表的获取操作、文件复制操作,但是文件操作不限定于这些操作。

Claims (6)

1.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具备不支持网络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能够支持网络的便携终端装置,该图像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备:
USB连接单元;以及
请求单元,对经由该USB连接单元连接的便携终端装置进行文件操作请求,
所述便携终端装置具备:
USB连接单元;
检测单元,检测本装置经由该USB连接单元的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USB连接单元的连接;
存储单元,能够创建多个文件夹;
设定单元,对所述存储单元中创建的多个文件夹分别预先设定Web服务的地址信息;
挂载单元,在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本装置连接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USB连接单元时,对各个Web服务的地址进行访问来将Web服务上的文件夹挂载到对应的文件夹;以及
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对挂载到某一个文件夹的Web服务上的文件夹进行了所述文件操作请求时,按照针对每个Web服务预先设定的变换表将所述文件操作请求变换为向对应的Web服务的命令并传输到所述Web服务,由此从所述Web服务获取对应的数据并传输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文件操作请求是文件列表的传输请求或文件的复制请求。
3.一种能够支持网络的便携终端装置,能够与具备USB连接单元的不支持网络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连接,该便携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USB连接单元;
检测单元,检测本装置经由该USB连接单元的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USB连接单元的连接;
存储单元,能够创建多个文件夹;
设定单元,对所述存储单元中创建的多个文件夹分别预先设定Web服务的地址信息;
挂载单元,在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本装置连接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USB连接单元时,对各个Web服务的地址进行访问来将Web服务上的文件夹挂载到对应的文件夹;以及
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对挂载到某一个文件夹的Web服务上的文件夹进行了文件操作请求时,按照针对每个Web服务预先设定的变换表将所述文件操作请求变换为向对应的Web服务的命令并传输到所述Web服务,由此从所述Web服务获取对应的数据并传输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文件操作请求是文件列表的传输请求或文件的复制请求。
5.一种由能够支持网络的便携终端装置执行的文件处理方法,该便携终端装置能够与具备USB连接单元的不支持网络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连接,该文件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检测步骤,检测本装置经由USB连接单元的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USB连接单元的连接;
设定步骤,对在能够创建多个文件夹的存储单元中创建的多个文件夹分别预先设定Web服务的地址信息;
挂载步骤,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出本装置连接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USB连接单元时,对各个Web服务的地址进行访问来将Web服务上的文件夹挂载到对应的文件夹;以及
控制步骤,在由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对挂载到某一个文件夹的Web服务的文件夹进行了文件操作请求时,按照针对每个Web服务预先设定的变换表将所述文件操作请求变换为向对应的Web服务的命令并传输到所述Web服务,由此从所述Web服务获取对应的数据并传输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文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文件操作请求是文件列表的传输请求或文件的复制请求。
CN201410601087.8A 2013-10-31 2014-10-30 图像处理系统、便携终端装置以及文件处理方法 Active CN1046018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7714A JP5910612B2 (ja) 2013-10-31 2013-10-31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携帯端末装置、ファイル処理方法及びファイル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3-227714 2013-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1843A CN104601843A (zh) 2015-05-06
CN104601843B true CN104601843B (zh) 2018-05-25

Family

ID=52995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01087.8A Active CN104601843B (zh) 2013-10-31 2014-10-30 图像处理系统、便携终端装置以及文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31892B2 (zh)
JP (1) JP5910612B2 (zh)
CN (1) CN1046018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5327B2 (ja) * 2015-06-12 2019-01-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11727306B2 (en) * 2020-05-20 2023-08-15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 with deception nod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4886A (zh) * 2012-09-26 2013-01-30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实现文件共享的方法
CN103020223A (zh) * 2012-12-12 2013-04-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文件共享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0620A (ja) 2000-04-04 2001-10-19 Canon Inc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印刷制御装置、アダプタ、プリンタ、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5057491A (ja) 2003-08-04 2005-03-03 Ricoh Co Ltd 添付ファイル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添付ファイル処理方法
KR100629499B1 (ko) * 2004-05-22 2006-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시스템의 인쇄요금 과금방법
US20090144629A1 (en) * 2007-11-29 2009-06-04 Andrew Rodney Ferlitsch Controlling Application for a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Accessed and Operated from a Mobile Device
KR101494637B1 (ko) * 2008-03-10 2015-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에서 외부접속기기 판별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27363B (zh) * 2009-03-03 2015-07-01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
US20110026069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an imaging operation using a wireless removable storage device
JP2013065149A (ja) * 2011-09-16 2013-04-11 Lapis Semiconductor Co Ltd ファイル共有方法
US9052917B2 (en) * 2013-01-14 2015-06-09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ata storage for remote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4886A (zh) * 2012-09-26 2013-01-30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实现文件共享的方法
CN103020223A (zh) * 2012-12-12 2013-04-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文件共享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1843A (zh) 2015-05-06
US20150116765A1 (en) 2015-04-30
JP5910612B2 (ja) 2016-04-27
JP2015088070A (ja) 2015-05-07
US9531892B2 (en) 2016-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5277B (zh) 执行指示设备和执行指示方法
CN102630380B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035365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specifying a position of a printer, measuring a distance range in plural communication modes
JP6085949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機器、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365609A (zh) 服务器系统、印刷系统以及打印机
CN105282353B (zh) 信息处理装置、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JPH1153139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を動作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及び端末装置
JP2016019043A (ja) 通信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CN105025046A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云平台、3d打印系统及方法
CN104717395A (zh) 打印服务提供装置和打印系统
CN105450890A (zh) 信息处理设备、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4010103A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51041A (zh) 具有省电模式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01843B (zh) 图像处理系统、便携终端装置以及文件处理方法
CN105208238A (zh) 处理装置、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方法
CN105302504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6161832B (zh) 操作屏幕提供系统、设备和方法以及中继设备
US9432448B2 (en) Load dispers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for load dispers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302503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135480B2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6716983A (zh) 通信终端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JP2015176494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11086579B2 (en) Server system having print notific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7948968A (zh) 一种手机及快捷转存数据的系统
CN106686273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