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97275A - 汽车及其车速检测系统、车速传感器和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及其车速检测系统、车速传感器和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97275A
CN104597275A CN201310533185.8A CN201310533185A CN104597275A CN 104597275 A CN104597275 A CN 104597275A CN 201310533185 A CN201310533185 A CN 201310533185A CN 104597275 A CN104597275 A CN 104597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link
axle
shell
vehicle speed
speed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31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兴
曹进良
庞极洲
喻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331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972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97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7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的传动机构,该车速传感器包括外壳(1),该传动机构设置在该外壳内,其中,该传动机构包括共轴线设置的轴(2)和传动杆(3),该轴的外端形成有轴连接部,该传动杆的内端形成有传动杆连接部,该轴连接部和传动杆连接部通过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且可共同旋转。还公开了用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车速检测系统和汽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轴和传动杆来将变速箱输出的转动传递到车速传感器的电气部分,并通过轴和传动杆之间的间隙配合降低了轴和传动杆之间不同旋转轴线的运动而造成的机械损伤,吸收来自变速箱的机械冲击,保证了轴旋转的稳定性和传感器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信号精度。

Description

汽车及其车速检测系统、车速传感器和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的传动机构、用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用于汽车的车速检测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速的测量中仍然广泛地应用接触式车速传感器,大部分接触式传感器采用轴套式的结构,传感器的传动杆固定在轴套内,传动杆活动量小,面临变速箱输出轴的晃动与突变的机械冲击时导致传感器的内部传动结构磨损,长时间如此则会导致零件可靠性差,容易发生失效。
轴套式传感器的加工复杂,如果把轴及轴套的结构制作得非常结实,就会导致成本过高。轴套式传动结构很难吸收轴向的冲击,而且由于轴套式的结构不能在轴向有比较大的活动量,在面对不同的变速箱输出轴长度时,只能改变传感器传动轴的长度,以与变速箱的输出轴匹配,导致生产传感器的种类增多。
由于接触式车速传感器必须承受变速箱输出轴带来的机械冲击,为了吸收机械冲击,传感器的传动杆需要有一定的活动量。但是,传动杆发生晃动时会导致霍尔芯片感应的磁极变化不均匀,从而影响车速传感器的信号精度随着对车速信号的检测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接触式的车速传感器已经难以满足检测精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能够吸收作用在该传动机构上的机械冲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的传动机构,该车速传感器包括外壳,该传动机构设置在该外壳内,其中,该传动机构包括共轴线设置的轴和传动杆,该轴的外端形成有轴连接部,该传动杆的内端形成有传动杆连接部,该轴连接部和传动杆连接部通过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且可共同旋转。
优选地,所述传动杆连接部上形成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连接槽,所述轴连接部穿入该连接槽中以与该连接槽形成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传动杆连接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卡扣,该卡扣将所述传动杆安装在所述外壳中。
优选地,所述卡扣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卡接部和传动杆卡接部,所述外壳卡接部为中心轴线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圆柱面且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配合,所述传动杆卡接部为中心轴线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圆柱面且与所述传动杆的传动杆连接部外周面配合,所述外壳卡接部套在所述传动杆卡接部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外壳卡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凸棱,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凹槽,该凸棱和该凹槽能够相互配合从而将所述卡扣相对于所述外壳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该车速传感器包括上述的传动机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该车速传感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该外壳之内且相互连接的传动机构和电气部分,其中,该传动机构为本发明所述的传动机构,所述轴的内端与所述电气部分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轴套,该轴套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轴的内端穿过该轴套与所述电气部分连接。
优选地,所述轴与所述轴套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所述轴与所述传动杆之间的配合间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检测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检测系统,该车速检测系统包括车速传感器和变速箱,其中,该车速传感器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车速传感器,所述传动杆与该变速箱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本发明的车速检测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轴和传动杆来将变速箱输出的转动传递到车速传感器的电气部分,并通过轴和传动杆之间的间隙配合降低了轴和传动杆之间不同旋转轴线的运动而造成的机械损伤,吸收来自变速箱的机械冲击,保证了轴旋转的稳定性和传感器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信号精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车速传感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      2轴
3传动杆    4卡扣
5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相对于外壳而言的,以外壳朝向变速箱的方向的开口为“外”,相反的则为“内”,“轴向方向”为轴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也是外壳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径向方向”为轴的径向方向。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的传动机构,该车速传感器包括外壳1,该传动机构设置在该外壳1内,其中,该传动机构包括共轴线设置的轴2和传动杆3,该轴2的外端形成有轴连接部,该传动杆3的内端形成有传动杆连接部,该轴连接部和传动杆连接部通过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且可绕旋转轴线共同旋转。
对于接触式车速传感器来说,通常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机构和电气部分,传动机构与汽车的变速箱连接,从而将变速箱的转动传递到电气部分转化成电信号,即车速信号。
车速传感器包括外壳1,传动机构设置在外壳内,即轴2和传动杆3都设置在外壳1内,轴2的外端形成的轴连接部和传动杆3的内端形成的传动杆连接部之间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连接,从而使得轴2和传动杆3可以绕旋转轴线共同旋转。
本发明对轴连接部和传动杆连接部的具体结构并不加以限定,只需要满足轴连接部和传动杆连接部之间能够满足间隙配合的连接方式即可。其中,传动杆3与变速箱连接,由于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机械冲击,变速箱会将机械冲击传递到传动杆3,而传动杆连接部与轴连接部之间的间隙配合使得传动杆3能够相对于轴2有一定的径向活动余量,能够吸收这些机械冲击,当传动杆3接收到来自变速箱的机械冲击而不能与轴2严格地绕相同的旋转轴线旋转时,该间隙配合关系保证了轴2及其他部件不会受到机械损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轴和传动杆来将变速箱输出的转动传递到车速传感器的电气部分,并通过轴和传动杆之间的间隙配合降低了轴和传动杆之间不同旋转轴线的运动而造成的机械损伤,吸收来自变速箱的机械冲击,保证了轴旋转的稳定性和传感器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信号精度。
优选地,所述传动杆连接部上形成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连接槽,所述轴连接部穿入该连接槽中以与该连接槽形成间隙配合。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由于轴2的径向运动余量很小,因此认为轴2绕其自身的中心轴线旋转,轴2的中心轴线即为其旋转轴线。为了与轴2相互配合,连接槽沿轴向方向延伸,而轴连接部则为轴2的外端的一段,该轴连接部沿轴向方向延伸并能够穿入到该连接槽中以与连接槽形成间隙配合。
这里的间隙配合优选地指所述轴连接部的直径小于连接槽的直径,从而使得轴连接部和连接槽之间具有沿径向相对运动的余量。
优选地,所述传动杆连接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外壳1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卡扣4,该卡扣4将所述传动杆3安装在所述外壳1中。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传动杆3的内端的传动杆连接部的外周面和外壳1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卡扣4,从而将传动杆3安装在外壳1中。优选地,卡扣4的固定位置和形状可以根据传动杆连接部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设计。
优选地,所述卡扣4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卡接部和传动杆卡接部,所述外壳卡接部为中心轴线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圆柱面且与所述外壳1的内周面配合,所述传动杆卡接部为中心轴线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圆柱面且与所述传动杆3的传动杆连接部外周面配合,所述外壳卡接部套在所述传动杆卡接部的外侧。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卡扣4包括两个套在一起设置的圆柱面,即外壳卡接部和传动杆卡接部,其中外壳卡接部的直径大于传动杆卡接部的直径,并且外壳卡接部的中心轴线和传动杆卡接部的中心轴线可以平行或重合。
所述外壳卡接部和传动杆卡接部之间至少部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卡扣4在沿径向方向上对传动杆3具有一定的支撑,以使传动杆3能够相对于外壳1安装。
优选地,所述外壳卡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凸棱,所述外壳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凹槽,该凸棱和该凹槽能够相互配合从而将所述卡扣4相对于所述外壳1固定。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外壳卡接部31的外周面上的凸棱和外壳1的内周面上的凹槽可以相互配合,从而限制卡扣3在外壳1内沿轴向方向的运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该车速传感器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该外壳1之内且相互连接的传动机构和电气部分,其中,该传动机构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传动机构,所述轴2的内端与所述电气部分连接。
可选择地,传动机构和电气部分可以都设置在该外壳1内,也可以只有传动机构设置在外壳1内而电气部分围绕该外壳1设置在外侧,本发明优选为传动机构和电气部分都设置在外壳1之内,轴2的内端与电气部分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轴套5,该轴套5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轴2的内端穿过该轴套5与所述电气部分连接。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轴2通过轴套5相对于外壳1安装并且轴2可以相对于轴套5旋转,轴2的内端穿过轴套5与电气部分连接。
或者优选地,传动杆3也可以通过轴套替代卡扣4相对于外壳1安装。
优选地,所述轴2与所述轴套5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所述轴2与所述传动杆3之间的配合间隙。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传动杆3相对于轴2的径向方向的活动余量较大,从而能够在一方面吸收机械振动,而轴2与轴套5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小,从而能够限制轴2沿径向方向的活动余量,确保对转速检测的准确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检测系统,该车速检测系统包括车速传感器和变速箱,其中,该车速传感器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车速传感器,所述传动杆3与该变速箱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本发明的车速检测系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的传动机构,该车速传感器包括外壳(1),该传动机构设置在该外壳(1)内,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包括共轴线设置的轴(2)和传动杆(3),该轴(2)的外端形成有轴连接部,该传动杆(3)的内端形成有传动杆连接部,该轴连接部和传动杆连接部通过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且可共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连接部上形成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连接槽,所述轴连接部穿入该连接槽中以与该连接槽形成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连接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外壳(1)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卡扣(4),该卡扣(4)将所述传动杆(3)安装在所述外壳(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卡接部和传动杆卡接部,所述外壳卡接部为中心轴线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圆柱面且与所述外壳(1)的内周面配合,所述传动杆卡接部为中心轴线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圆柱面且与所述传动杆(3)的传动杆连接部外周面配合,所述外壳卡接部套在所述传动杆卡接部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卡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凸棱,所述外壳(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凹槽,该凸棱和该凹槽能够相互配合从而将所述卡扣(4)相对于所述外壳(1)固定。
6.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传感器,该车速传感器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该外壳(1)之内且相互连接的传动机构和电气部分,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为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动机构,所述轴(2)的内端与所述电气部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轴套(5),该轴套(5)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轴(2)的内端穿过该轴套(5)与所述电气部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2)与所述轴套(5)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所述轴(2)与所述传动杆(3)之间的配合间隙。
9.一种用于汽车的车速检测系统,该车速检测系统包括车速传感器和变速箱,其特征在于,该车速传感器为根据上述权利要求6-8所述的车速传感器,所述传动杆(3)与该变速箱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包括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速检测系统。
CN201310533185.8A 2013-10-31 2013-10-31 汽车及其车速检测系统、车速传感器和传动机构 Pending CN1045972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3185.8A CN104597275A (zh) 2013-10-31 2013-10-31 汽车及其车速检测系统、车速传感器和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3185.8A CN104597275A (zh) 2013-10-31 2013-10-31 汽车及其车速检测系统、车速传感器和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7275A true CN104597275A (zh) 2015-05-06

Family

ID=53123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3185.8A Pending CN104597275A (zh) 2013-10-31 2013-10-31 汽车及其车速检测系统、车速传感器和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9727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5440A (zh) * 2008-05-06 2008-10-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压燃油泵传动机构
CN201429626Y (zh) * 2009-08-05 2010-03-24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式车速传感器
CN101876554A (zh) * 2010-05-31 2010-11-0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速里程传感器的组件以及车速里程传感器
CN201705823U (zh) * 2010-03-11 2011-01-12 潍坊金富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轴连接装置
CN202947754U (zh) * 2012-11-15 2013-05-2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用于汽车传感器信号采集器的机械装置
DE10151179B4 (de) * 2000-10-17 2013-09-05 Harmonic Drive Systems Inc. Absolutsens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51179B4 (de) * 2000-10-17 2013-09-05 Harmonic Drive Systems Inc. Absolutsensor
CN101285440A (zh) * 2008-05-06 2008-10-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压燃油泵传动机构
CN201429626Y (zh) * 2009-08-05 2010-03-24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式车速传感器
CN201705823U (zh) * 2010-03-11 2011-01-12 潍坊金富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轴连接装置
CN101876554A (zh) * 2010-05-31 2010-11-0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速里程传感器的组件以及车速里程传感器
CN202947754U (zh) * 2012-11-15 2013-05-2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用于汽车传感器信号采集器的机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0571B2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とストラット式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の連結構造
US20180297629A1 (en) Steer-by-wire and independent-drive integrated wheel-side electric drive device
US7997596B2 (en) Actuator for vehicle
CN101578465B (zh) 伸缩促动器
US9610659B2 (en)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EP3047996A1 (en) In-wheel motor driving device
US20150060187A1 (en) Steering apparatus
EP2847017B1 (en) An electric motor or generator system
CN105501287A (zh) 驱动装置和电动转向设备
US9539873B2 (en) Rotary damper
EP3778355A1 (en) Hub unit with steering function, steering system, and vehicle
CN105379079A (zh) 线性致动器以及铁道车辆用的晃动控制装置
JP2015089188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および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JP2008030747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20160159213A1 (en) Hybrid electric ground mobility system
WO2016129436A1 (ja) 後輪転舵装置
US9550517B2 (en) Rear wheel steer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KR20200144973A (ko) 스티어 바이 와이어식 조향장치
CN104597275A (zh) 汽车及其车速检测系统、车速传感器和传动机构
CN206664676U (zh) 一种可变限位角度转向管柱
CN104908813B (zh) 用于平衡车的转向检测装置及转向检测总成
CN204567749U (zh) 一种赛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JP6107427B2 (ja) 車両の後輪操舵装置
CN106953469A (zh) 带有利用电机轴转动的磁体装置的电动机
CN203551582U (zh) 汽车及其车速检测系统、车速传感器和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