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93118A - 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93118A
CN104593118A CN201410641429.9A CN201410641429A CN104593118A CN 104593118 A CN104593118 A CN 104593118A CN 201410641429 A CN201410641429 A CN 201410641429A CN 104593118 A CN104593118 A CN 104593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oil
mixture
production method
visco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414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国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hu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hu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hu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hu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414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931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93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3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包:将基础油和石油醚的混合物升温至50-60℃,将石蜡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加入至石油醚中,搅拌,形成混合物Ⅰ;向混合物I中加入三元共聚物、改性聚脲、低分子聚乙烯蜡、硫磷丁辛基锌盐、无水乙醇、二甲苯、二氯甲烷、苯甲醇和正戊烷,不停搅拌,形成混合物Ⅱ;向混合物Ⅱ中加入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在65 ~ 75℃搅拌均匀得所述润滑油。本发明的润滑油省油耗性优异,能够在维持150℃下的高温高剪切粘度的同时提高省油耗性,特别是能够降低润滑油的100℃ HTHS 粘度,并改善-40℃下的MRV 粘度,能够获得预料不到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润滑油,是指涂在机器轴承或者人体某个部位等运动部分表面的油状液体。有减少摩擦、避免发热、防止机器磨损以及医学用途等作用。一般是分馏石油的产物,也有从动植物油中提炼的。亦称“润滑脂”。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润滑油的显著作用如下:(1)润滑作用:发动机在运转时,如果一些摩擦部位得不到适当的润滑,就会产生干摩擦。实践证明,干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熔化,造成机 件的损坏甚至卡死(许多漏水或漏油的汽车出现拉缸、抱轴等故障,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必须对发动机中的摩擦部位给予良好的润滑。当润滑油流到摩擦部位后,就会粘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减少摩擦机件之间的阻力,而油膜的强度和韧性是发挥其润滑作用的关键。汽车维修养护网;(2)冷却作用: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动力输出以及摩擦阻力消耗和辅助机构的驱动上;其余大部分热量除随废气排到大气中外,还会被发动机中的冷却介质带走一部分。发动机中多余的热必须排出机体,否则发动机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这一方面靠发动机冷却系来完成,另一方面靠润滑油从气缸、活塞、曲轴等表面吸收热量后带到油底壳中散发;(3)洗涤作用:发动机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污物。如吸入空气中带来的砂土、灰尘,混合气燃烧后形成的积炭,润滑油润滑油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机件间摩擦产生金属屑等等。这些污物会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如不清洗下来,就会加大机件的磨损。另外,大量的胶质会使活塞环粘结卡滞,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及时将这些污物清理,这个清洗过程是靠润滑油在机体内循环流动来完成的;(4)密封作用: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以及气门与气门座间均存在一定间隙,这样能保证各运动副之间不会卡滞。但这些间隙可造成气缸密封不好,燃烧室漏气结果是降低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润滑油在这些间 隙中形成的油膜,保证了气缸的密封性,保持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并能阻止废气向下窜入曲轴箱;(5)防锈作用:发动机在运转或存放时,大气、润滑油、燃油中的水分以及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对机件造成腐蚀和锈蚀,从而加大摩擦面的损坏。润滑油在机件表面形成的油膜,可以避免机件与水及酸性气体直接接触,防止产生腐蚀、锈蚀;(6)消除冲击载荷:在压缩行程结束时,混合气开始燃烧,气缸压力急剧上升。这时,轴承间隙中的润滑油将缓和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等机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使发动机平稳工作,并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目前,发动机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大,而发动机在运转时,如果一些摩擦部位得不到适当的润滑,就会产生干摩擦,实践证明,干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熔化,造成机件的损坏甚至卡死,因此必须对发动机中的摩擦部位给予良好的润滑。而现有的润滑油,当润滑油流到摩擦部位后,在摩擦表面上粘附形成的一层油膜不能有效地减少摩擦机件之间的阻力,润滑的时间不长,高温条件下对机械的损坏较大。
在申请号为201110400732.6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润滑油:一、基础油:基础油可以是100℃运动黏度为8-10mm2/s 的矿物油,也可以是100℃运动黏度为15-17mm2/s 的矿物油。基础油不同的运动黏度对应着成品润滑油的不同黏度等级,当基础油为100℃运动黏度为8-10mm2/s 的矿物油时,对应的润滑油黏度等级为40 ;当基础油为100℃运动黏度为15-17mm2/s 的矿物油时,对应的润滑油黏度等级为50 ;但两种基础油的添加量在整个润滑油中没有实质差别,为89.0%-95.8% ;二、添加剂(由如下六种组分构成):(1)润英联公司生产的代号为D1966 的复合剂(具体组成参见润英联有关资料),2.5-4.5% ;(2)磺酸钙,0.5-1.5% ;(3)硫磷丁辛基锌盐,1%-3% ;(4)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其门尼黏度(ML(1+4)100℃)为8-13,0.1%-0.5% ;(5)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其门尼黏度(ML(1+4)100℃)为25-35,0.1%-0.5% ;(6)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0.0-1.0%,即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可添加,可不添加,如果添加,其量不大于1.0%。该润滑油可以同时作为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和齿轮油,因此它能作为微耕机的通用润滑油,微耕机全车、不同的微耕机都可以只使用一瓶润滑油,不但经济实惠,而且大大方便了用户,简化了操作。但是该润滑油是专用于微耕机的通用润滑油,它将目前微耕机使用的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和齿轮油三油合一,并不适合应用于一般的机械润滑当中去。
在申请号为201210042191.9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组合物的生产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清净剂和分散剂加入至基础油中,升温至50 ~ 60℃,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I ;
2) 向混合物I 中加入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他添加剂,在50 ~ 60℃搅拌均匀得所述润滑油组合物。
     上述方法生产的润滑油组合物,储存稳定性提高至少10%,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但上述方法制得的润滑油组合物仅提高了贮存稳定性,但是降低了润滑油在其它方面的性能,比如润滑性。
因此,如何做到提高润滑油的储存稳定性能的同时,又能使润滑油在其它方面的性能也能达到甚至超过原有的水准,而不因提高其储存稳定性能而损失了其它方面性能,这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储存稳定性能的同时,又能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高承载能力,并且对磨损表面具有修复功能的润滑油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基础油和石油醚的混合物升温至50-60℃,然后将石蜡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加入至石油醚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Ⅰ;
2)依次向混合物I中加入三元共聚物、改性聚脲、低分子聚乙烯蜡、硫磷丁辛基锌盐、无水乙醇、二甲苯、二氯甲烷、苯甲醇和正戊烷,加入的过程中不停地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物Ⅱ;
3) 向混合物Ⅱ中加入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其它添加剂,在65 ~ 75℃搅拌均匀得所述润滑油。
优选的,步骤1) 中,石蜡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需同时加入至基础油中。
优选的,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他添加剂。
优选的,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括基础油。
优选的,所述润滑油组合物中含有抗泡剂时,在步骤3) 中,先加入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抗泡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润滑油在较高温度下使用时,其粘度指数高,粘度温度特性良好。本发明的润滑油省油耗性优异,能够在维持150℃下的高温高剪切粘度的同时提高省油耗性,特别是能够降低润滑油的100℃ HTHS 粘度,并改善-40℃下的MRV 粘度,能够获得预料不到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实施例1:
润滑油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基础油和石油醚的混合物升温至50-60℃,然后将石蜡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加入至石油醚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Ⅰ;
2)依次向混合物I中加入三元共聚物、改性聚脲、低分子聚乙烯蜡、硫磷丁辛基锌盐、无水乙醇、二甲苯、二氯甲烷、苯甲醇和正戊烷,加入的过程中不停地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物Ⅱ;
3) 向混合物Ⅱ中加入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其它添加剂,在65 ~ 75℃搅拌均匀得所述润滑油。
步骤1) 中,石蜡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需同时加入至基础油中。
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他添加剂。
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括基础油。
所述润滑油组合物中含有抗泡剂时,在步骤3) 中,先加入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抗泡剂。
实施例2
润滑油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基础油和石油醚的混合物升温至50-60℃,然后将石蜡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加入至石油醚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Ⅰ;
2)依次向混合物I中加入三元共聚物、改性聚脲、低分子聚乙烯蜡、硫磷丁辛基锌盐、无水乙醇、二甲苯、二氯甲烷、苯甲醇和正戊烷,加入的过程中不停地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物Ⅱ;
3) 向混合物Ⅱ中加入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其它添加剂,在65 ~ 75℃搅拌均匀得所述润滑油。
步骤1) 中,石蜡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需同时加入至基础油中。
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他添加剂。
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括基础油。
所述润滑油组合物中含有抗泡剂时,在步骤3) 中,先加入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抗泡剂。
对比例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配方中未使用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具体如下:
润滑油,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石蜡0.3 份,聚氨酯0.5 份,改性聚脲1.0 份,低分子聚乙烯蜡4份,硫磷丁辛基锌盐25 份,石油醚50份,无水乙醇10 份,二甲苯5 份,二氯甲烷10 份,苯甲醇10 份,正戊烷10 份。
该润滑油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基础油和石油醚的混合物升温至60℃,然后将石蜡加入至石油醚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Ⅰ;
2)依次向混合物I中加入三元共聚物、改性聚脲、低分子聚乙烯蜡、硫磷丁辛基锌盐、无水乙醇、二甲苯、二氯甲烷、苯甲醇和正戊烷,加入的过程中不停地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物Ⅱ;
3) 向混合物Ⅱ中加入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其它添加剂,在75℃搅拌均匀得所述润滑油。
对实施例1和2以及对比例1进行性能测试实验,如下表:
如表所示,实施例1和2的润滑油在40℃运动粘度、100℃ HTHS 粘度低,粘度指数高,粘度温度特性良好。而在对比例1中的润滑油在40℃运动粘度、100℃ HTHS 粘度较高,粘度指数低,粘度温度特性较差。由该结果可知,本发明的润滑油省油耗性优异,能够在维持150℃下的高温高剪切粘度的同时提高省油耗性,特别是能够降低润滑油的100℃ HTHS 粘度,并改善-40℃下的MRV 粘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基础油和石油醚的混合物升温至50-60℃,然后将石蜡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加入至石油醚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Ⅰ;
2)依次向混合物I中加入三元共聚物、改性聚脲、低分子聚乙烯蜡、硫磷丁辛基锌盐、无水乙醇、二甲苯、二氯甲烷、苯甲醇和正戊烷,加入的过程中不停地进行搅拌,形成混合物Ⅱ;
3) 向混合物Ⅱ中加入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其它添加剂,在65 ~ 75℃搅拌均匀得所述润滑油。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润滑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石蜡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需同时加入至基础油中。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润滑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他添加剂。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润滑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组合物包括基础油。
5.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润滑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组合物中含有抗泡剂时,在步骤3) 中,先加入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摩擦改进剂或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抗泡剂。
CN201410641429.9A 2014-11-13 2014-11-13 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45931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41429.9A CN104593118A (zh) 2014-11-13 2014-11-13 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41429.9A CN104593118A (zh) 2014-11-13 2014-11-13 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3118A true CN104593118A (zh) 2015-05-06

Family

ID=53119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1429.9A Pending CN104593118A (zh) 2014-11-13 2014-11-13 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931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8582A (zh) * 2016-08-25 2017-01-11 钱小平 一种耐热型润滑脂
CN111778091A (zh) * 2020-07-08 2020-10-16 上海佳士特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6461A (zh) * 2011-12-06 2013-06-12 马宗颖 一种润滑油
KR101336294B1 (ko) * 2013-05-30 2013-12-02 주식회사 하나로케이엠 초극압용 윤활유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666693A (zh) * 2013-12-10 2014-03-26 青岛海伴塑胶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油
CN103666689A (zh) * 2013-12-05 2014-03-26 青岛汇而通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清洁密封润滑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6461A (zh) * 2011-12-06 2013-06-12 马宗颖 一种润滑油
KR101336294B1 (ko) * 2013-05-30 2013-12-02 주식회사 하나로케이엠 초극압용 윤활유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666689A (zh) * 2013-12-05 2014-03-26 青岛汇而通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清洁密封润滑油
CN103666693A (zh) * 2013-12-10 2014-03-26 青岛海伴塑胶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8582A (zh) * 2016-08-25 2017-01-11 钱小平 一种耐热型润滑脂
CN111778091A (zh) * 2020-07-08 2020-10-16 上海佳士特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5382B2 (en) Synthetic lubricant additive with micro lubrication technology to be used with a broad range of synthetic or miner host lubricants from automotive, trucking, marine, heavy industry to turbines including, gas, jet and steam
CN101115824B (zh) 用于4-冲程船用发动机的润滑剂组合物
CN101851549B (zh) 一种长寿命汽油发动机机油
CN102851102B (zh) 一种甲醇汽油发动机专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4812B (zh) 一种重负荷液化天然气发动机专用润滑油
CN103695136B (zh) 一种微耕机发动机和齿轮箱通用润滑油
CN103987821A (zh) 十字头型柴油机用系统油组合物
CN105238507A (zh) 柴机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柴油发动机中的应用
CN108913311A (zh) 柴油发动机的润滑油组合物
CA2496921C (en) Synthetic lubricant additive
CN105754687A (zh) 一种活性纳米高耐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93118A (zh) 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
CN102277225A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
CN104629875A (zh) 一种润滑油的生产方法
CN107189842A (zh) 发动机机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7574A (zh) 一种降低机油消耗量的柴油机油组合物及制作方法
CN104927985A (zh) 一种润滑油
CN104927986A (zh) 一种润滑油
CN107603705A (zh) 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9342B (zh) 一种节能减磨双燃料发动机机油
CN103387868A (zh) 新型润滑剂和添加剂配方
KR100706434B1 (ko) 자동 변속기용 윤활유 조성물
KR100346352B1 (ko) 윤활유 조성물
CN103695132A (zh) 一种合成汽油发动机油及其制备方法
AU671854B2 (en) Chemical metal and oil treating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