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7598B - 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7598B
CN104587598B CN201510043355.3A CN201510043355A CN104587598B CN 104587598 B CN104587598 B CN 104587598B CN 201510043355 A CN201510043355 A CN 201510043355A CN 104587598 B CN104587598 B CN 1045875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array
electrod
radio
energy consum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33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7598A (zh
Inventor
毛容伟
张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uibiji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ang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ang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ang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433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87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87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7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7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7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其包括:射频电源、智能控制器和前端导管,所述前端导管包括冷却系统和电极阵列,所述电极阵列附着在所述冷却系统的外表面,并包括至少一对射频双极性电极,所述至少一对射频双极性电极呈环形或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射频电源通过所述智能控制器将射频功率施加给所述电极阵列。所述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优点包括:(1)把射频能量均匀的传递到病灶,(2)不破坏皮肤或者内腔表面,(3)智能易于操作,(4)具备诊断功能和(5)加工便利。

Description

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电子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附在体表或腔内进行射频治疗的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
背景技术
射频治疗在医学上已经有很多项前沿的应用,通过贴附在组织表面上的射频电极施加射频功率。通常而言,射频治疗无需动手术,简单方便,治疗时间短。这种方法在肾、心脏治疗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主要是用于肿瘤癌症的治疗。而射频治疗在大型腔体上少有应用,比如膀胱,颅腔积水等等,这是因为治疗装置必须通过尿道口输入,装置的体积必须容纳相当大的体积变化,这给器械的研发和生产带来挑战。
诊疗大型腔体疾病的例子之一是由于膀胱过度灵敏引起的尿频尿失禁(Overactive Bladder,OAB),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45-60岁的妇女。OAB通常由膀胱的肌肉痉挛引起的,主要是膀胱的神经和肌肉的一个问题。逼尿肌是膀胱的主要肌肉之一,当膀胱尿液充盈的时候收缩进行排尿。逼尿肌的收缩和舒张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由于各种异常,神经过度灵敏而导致OAB。治疗OAB的方法有多种,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射频治疗等。很多患者往往采用漠视忍受的态度,主要因为现有治疗方法不理想。行为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是否坚持有很大关系,往往因为患者难以坚持而没有效果。药物治疗比如抗胆碱能类,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效,而且往往伴随着很大的副作用。Allergan公司采用的注入神经毒素的方法有一定的疗效,可是绝大部分患者不会选择手术治疗,而还是希望采用非侵入式的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只有克服了现有的技术难题,射频治疗在治疗膀胱的OAB上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排尿或者感知尿液压力都是通过膀胱内壁的神经纤维完成。射频方法治疗OAB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杀死一部分神经降低膀胱的灵敏性,从而使得膀胱的功能正常化。射频治疗根据射频电极的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单极性电极和射频双极性电极结构,其中单极性电极通常使用另外一个接身体外部的大面积接触板作为负极。Novasys Medical公司采用的是针状的单极性电极结构。当治疗装置从尿道口深入到膀胱后有探针伸出并扎入尿道口,然后施加射频功率灼烧神经来治疗。单极性电极结构的最大缺点是射频功率过于集中在探针一个点上,其周围的功率分布呈现指数式下降,过于集中,这会导致探针接触点附近的组织被极大破坏。此外,探针扎入式结构很容易引起患者的抵触心理。Amphora Medical公司也同样采用探针式的电极结构或者网状式的电阻加热的方法。众所周知,神经是在粘膜层大约3-5mm以下,采用网状电阻加热的方法势必会破坏粘膜层,而且其有效性非常有限。所以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均匀的把射频功率施加到神经纤维,并且需要有效的保护表面粘膜层不受破坏,而上述探针式或者电阻式的结构都无法达到该目的。此外,网络状的结构包括多达数十至上百个微小的金属接头,制作很复杂。另外Boston Scientific公司介绍了一种点状耦合式的结构,其在气球外表面制作有很多的金属小点,当气球收缩的时候这些金属小点不会影响气球的变形。但是这种设计的缺点在于射频功率必须通过气球里面的导电液耦合到外部的金属小点,由于气球壁有一定的厚度,耦合效率很差,无法有效的传递射频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均匀的把射频能量传递到腔体或者皮肤表面或者深层的设备,同时能够反馈腔体和体表电磁属性达到诊断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包括:射频电源、智能控制器和前端导管,所述前端导管包括冷却系统和电极阵列,所述电极阵列附着在所述冷却系统的外表面,并包括至少一对射频双极性电极,所述至少一对射频双极性电极呈环形或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射频电源通过所述智能控制器将射频功率施加给所述电极阵列。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可伸缩腔体和位于所述可伸缩腔体内的冷媒。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极阵列以柔性薄膜为载体,所述柔性薄膜的两端分别贴附在所述可伸缩腔体的外表面两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双极性电极包括一对电极,所述电极包括导线端、工作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导线端和所述工作端,所述工作端包括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的裸露金属,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导线端的外部包覆有绝缘层,所述导线端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双极性电极为弧形结构或条形结构,所述电极阵列呈周期扩展排布,其包括1-6对射频双极性电极。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治疗的时候所述电极阵列中的各个射频双极性电极对轮流获得射频功率并施加到器官组织上,射频功率、持续时间以及轮流次序由所述智能控制器管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端导管包括第一体液输出口和第二体液输出口,所述第一体液输出口和所述第二体液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前端导管的两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端导管还包括冷媒注入口,所述冷媒注入口相邻所述第一体液输出口,并与所述可伸缩腔体相通。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为静止式冷却系统或循环式冷却系统,循环式冷却系统包括两个单方向的通道,所述可伸缩腔体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通道相通的单方向的隔层,所述两个通道还分别与一循环制冷器相通。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液晶显示板、用于控制逻辑的微控制器、通讯模块和射频开关,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晶显示板、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射频开关连接,所述射频开关与所述电极阵列电性连接,射频开关通过接头与可伸缩腔体上的电极阵列相连,射频开关受控于微控制器发生的信号控制射频功率的开和关,所述微控制器储存有治疗优化参数,控制射频治疗的过程。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射频电源与所述智能控制器为一体集成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当用作诊断或者信号反馈时阻抗信息通过所述电极阵列直接获取,所述电极阵列上测量的信息输入到智能控制器,经过算法处理后显示在所述智能控制器的液晶显示板上或者通过所述的通讯模块传输到其他智能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具有很强的智能性。所述智能控制器能够自动控制射频治疗的参数,包括射频功率、治疗时间、脉冲周期和宽度,采用智能程序不但有利于操作,也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而一般的手工操作无法达到此效果。
2、最大程度降低诊疗设备的加工复杂度。局部阻抗信息可以通过射频双极性电极和智能控制器里的阻抗芯片测量得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单极性电极无法单独测量阻抗信息。此外,当具备阻抗信息和智能控制程序后温度感应器的作用就很小,所以电极阵列上并不需要集成额外的部件,治疗的优化直接通过智能程序完成。
3、射频电流通过所述射频双极性电极从表面粘膜组织穿过神经层,神经直接和射频电流发生作用,这种方式相较电阻式加热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4、所述电极阵列能够提供相对好得多的功率分布均匀性,从而避免过度灼烧某些地方而其他地方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治疗。
5、能够用非常少的射频双极性电极条数达到较大的射频治疗面积,同时降低了加工难度。
6、射频双极性电极预先加工在柔性薄膜上,然后把柔性薄膜贴附到气球上,从而可以适应气球在置入腔体前后发生的巨大体积变化。
7、冷却系统能有效的保护表面的粘膜组织免受灼烧,从而把灼烧限制在神经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可伸缩腔体在注入冷媒后体积膨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循环式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智能控制器的逻辑结构图。
图5是智能控制器的逻辑控制图。
图6是射频双极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电极阵列的一种排布方式示意图。
图8是电极阵列的另一种排布方式示意图。
图9是电极阵列的另一种排布方式示意图。
图10是电极阵列的另一种排布方式示意图。
图11是电极阵列的一对射频双极性电极位于柔性薄膜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其应用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诊疗尿频、尿失禁、子宫癌变等。所述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包括射频电源50、智能控制器51和前端导管52,所述前端导管52包括冷却系统和电极阵列54,所述电极阵列54附着在所述冷却系统的外表面,并包括至少一对射频双极性电极,所述至少一对射频双极性电极呈环形或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射频电源50通过所述智能控制器51将射频功率施加给所述电极阵列54。在治疗的时候所述电极阵列54中的各个射频双极性电极对轮流获得射频功率并施加到器官组织上,射频功率、持续时间以及轮流次序由所述智能控制器51管理。
优选的,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可伸缩腔体53和位于所述可伸缩腔体53内的冷媒5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腔体53的最大容积为30-300毫升,所述可伸缩腔体53可以为气球或其它具有较好可伸缩性并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所述冷媒56可以为冰水或其它吸热性较好的物质。如图2所示,所述可伸缩腔体53在注入冷媒后体积膨胀,可增大高达一百多倍,膨胀后的所述可伸缩腔体53把所述电极阵列54紧紧的与被诊疗对象抵靠,形成较好的电学接触,所述冷媒56可以保证与所述可伸缩腔体53相接触的被诊疗对象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很低的温度。其中,所述被诊疗对象可以为膀胱、子宫等腔体或皮肤等体表,为了方便说明,以下以膀胱为例作为被诊疗对象,但很明显的是,其并不仅限于举例之膀胱。本实施例采用的冷却系统结构简单,却有较好冷却效果。可伸缩腔体53的容积可以高达30毫升以上,使用0-2摄氏度的水为冷媒足以保持10多分钟的冷却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治疗可以分成几个3-5分钟的小疗程,中间更换冷媒,所以可以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
所述前端导管52包括第一体液输出口57和第二体液输出口55,所述第一体液输出口57和所述第二体液输出口55分别位于所述前端导管52的两端。所述前端导管52还包括冷媒注入口58,所述冷媒注入口58相邻所述第一体液输出口57,并与所述可伸缩腔体53相通。所述前端导管52还可以集成有诊断电极。
所述冷却系统还可以为循环式冷却系统,从而获得更优异的冷却效果。如图3所示,所述前端导管52除了中间的体液输出通道外,还包括两个单方向的通道303、304。对应的,可伸缩腔体53内壁包括的分别与所述两个通道303、304相通的单方向的隔层302、303,所述两个通道303、304还分别与一循环制冷器300相通。循环制冷器300对通道301、302、303和304中的冷媒进行冷却。这样可伸缩腔体53内壁始终保持低的温度,以加强对诊疗接触部位的保护作用。
图4所示为所述智能控制器51和电极阵列54的逻辑结构图,其中虚线部分是智能控制器51部分。所述智能控制器51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液晶显示板233、用于控制逻辑的微控制器232、通讯模块和射频开关230,所述微控制器232分别与所述液晶显示板233、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射频开关230连接,所述射频开关230与所述电极阵列54电性连接,射频开关230通过接头234与可伸缩腔体53上的电极阵列54相连,射频开关230受控于微控制器232发生的信号控制射频功率的开和关,电极阵列54上的感应器信号作为反馈信号输回到智能控制器51。所以概括的讲智能控制器51接收集成在可伸缩腔体53上的感应信号比如感应阻抗,温度等参数,这些参数作为反馈信号,智能控制器51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智能的调整参数,比如功率,治疗周期等。其中,所述微控制器232中储存的最佳初始参数充分考虑了患者的特性信息包括年龄、体重、血压以及阻抗信息等,然后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实时采集的阻抗信息作为反馈信息进行适当的参数调整。
图5所示为所述智能控制器51的逻辑控制图,其中智能控制器51接收集成在射频双极性电极边上的温度感应器作为反馈来调整治疗过程的进行,使用智能控制器51的优势是可以智能的最优化治疗参数。此外,所述智能控制器51可以储存以往的数据然后进行统计、修正、计算,根据群体特征比如体重、血压、年龄、性别等特征参数给每种特征群体制定特定的治疗参数而无需接收温度感应器的信号。虽然省去了温度信号作为反馈信号,智能控制器51还是可以使用阻抗信号作为反馈信号优化参数。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阻抗信号时直接通过射频双极性电极提取,并不会增加可伸缩腔体53的加工复杂度。这样射频双极性电极上就省去了温度感应器而大大简化加工的难度和成本,这是所述智能控制器51的一个显著优势。
其中,所述通讯模块可以为USB模块、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所述智能控制器51可以通过射频双极性电极采集局部组织的阻抗信息,其所采集的信息可以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传送。也就是说,除了具备治疗功能外,所述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还具备诊断功能。当然,诊疗过程中采集的数据也可以直接通过所述智能控制器51的所述液晶显示板233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射频电源50和所述智能控制器51为分离结构,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将这两者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体集成结构。
每个所述射频双极性电极可以为弧形结构或条形结构,请参阅图6,所述射频双极性电极包括一对电极100、101,分别作为正电极和负电极,这两个电极100、101虽然有正负之分,实际上尺寸、结构是等同的,可以互换。优选的,所述一对电极100、101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电极100、101分别包括导线端104、105、工作端106、107和连接端102、103,所述连接端102、103分别连接所述导线端104、105和所述工作端106、107。其中,所述工作端106、107包括与粘膜层直接接触的裸露金属,射频电流可以穿过粘膜层抵达神经层,而且射频电流不会受到粘膜层温度的直接影响。这意味着可以在冷却粘膜层的同时可以对神经层进行灼烧。换句话说,保护表面的粘膜层在治疗过程中免受破坏。这种治疗方法是现有的电阻式加热方法所无法达到的。所述连接端102、103和所述导线端106、107的外部包覆有绝缘层,所述导线端106、107通过细导线直通外面的智能控制器51形成电性连接。如非特殊说明本发明的所有射频双极性电极都包括导线端和连接端,为了简便起见,在后面的叙述或者示意图中将省略掉导线端和连接端。
所述射频双极性电极施加射频功率后,其加热区基本上被局限在两个电极100、101的周围及其公共区,公共区的温度略微低点,这种配置方法所产生的温度梯度变化比单极性电极结构小得多。作为极端例子,针状的电极的温度变化从中心向四周呈现指数式衰减变化,而射频双极性电极就均匀得多。
如图7所示,所述电极阵列54包括两对弧形的射频双极性电极110、111、112和113,其中相对设置的射频双极性电极110、112组成一对,相对设置的射频双极性电极111、113组成一对。分别在所述两对射频双极性电极上按照序列1和序列2施加功率,当在电极对110、112上施加功率的时候切断电极对111、113上的功率,也就是说这两对射频双极性电极轮流施加射频功率。当在射频双极性电极110、112上施加功率的时候,区域114、115和118被加热,其中区域114、115的温度稍微高点。同样当在射频双极性电极电极111、113上施加功率的时候,区域116、117和118被加热,其中区域116和117的温度稍微高点。可以想象的是区域118虽然每次加热获取的能量较低但是始终被加热,其接收的能量总和并不小,而区域114、115、116和117虽然每次加热接收的功率较大,但是只有一半的时间被加热。通过调节射频双极性电极的尺寸以及间距可以使得这5个区域具有很小的温度差,从而达到均匀加热的目的。
所述电极阵列54的另一种结构如图8所示,所述电极阵列54包括3对弧形的射频双极性电极,比如射频双极性电极130、131组成一对,射频双极性电极132、133组成一对,射频双极性电极134、135组成一对。虽然结构稍微有点复杂,但是其可以提供更灵活的控制并获得更好的均匀性。当在射频双极性电极130、131上施加射频功率的时候,区域137、140的温度最高,区域143、146次之,区域136的温度最低。而当轮流在这3对电极之间加热时,区域136始终被加热,很有可能获得最高的射频功率。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在射频双极性电极132、134上施加射频功率,此时区域143、148也获得射频功率,但是区域136获得较小功率。如此通过一定的组合,可以平衡各个区域所接收的射频功率而获得非常均匀的功率分布。
所述电极阵列54的再一种结构如图9所示,其原理和图7所示的排列方式类似,会获得类似的较好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阵列54还可以按照周期扩展排布,如图10所示。
上述展示的电极阵列54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可以通过合理的排布电极阵列54的结构而获得均匀的射频功率分布,避免某些区域被过度烧灼而且其他区域却处于欠灼烧状态。当然射频双极性电极的形状和排布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展示的。
本发明设计的电极阵列54仅需要很少数目的射频双极性电极就可以对一个较大的面积进行治疗。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阵列54仅需要2-4根射频双极性电极就可以烧灼1公分见方的面积。射频双极性电极的数量少的优势是它降低了加工难度。如果采用单电极方式至少需要数十探针才能达到类似效果,但是探针除了加工复杂外施加射频功率也很不均匀。
所述电极阵列54以柔性薄膜为载体,所述柔性薄膜的两端分别贴附在所述可伸缩腔体53的外表面两端。如图11所示,所述电极阵列54的一对射频双极性电极,制作在一片柔性薄膜201上。这种加工可以采用常规的柔性电路板的加工工艺制作,厚度为15微米左右。柔性薄膜201的两端203和204分别固定在所述可伸缩腔体53的两端,而中间部分并不需要固定在可伸缩腔体53上。柔性薄膜201的上端靠近固定端的地方有一条线202,加工的时候那条线202的材质做的比较薄或者打有很多小洞。这样当可伸缩腔体53注入冷媒后体积膨胀的时候那条线202最先断裂,电极阵列54在可伸缩腔体53的作用下紧贴腔体内壁粘膜,可以施加射频功率,治疗完毕后可伸缩腔体53收缩,前端导管52从腔体中抽回。所用的柔性薄膜非常柔软,可以随着前端导管52取出而不至于划伤尿道。所述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可以适应可伸缩腔体53体积的巨大变化,这是所述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的一个独特优势。
本发明的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具备如下效果:
1、具有很强的智能性。所述智能控制器能够自动控制射频治疗的参数,包括射频功率、治疗时间、脉冲周期和宽度,采用智能程序不但有利于操作,也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而一般的手工操作无法达到此效果。
2、最大程度降低诊疗设备的加工复杂度。局部阻抗信息可以通过射频双极性电极和智能控制器里的阻抗芯片测量得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单极性电极无法单独测量阻抗信息。此外,当具备阻抗信息和智能控制程序后温度感应器的作用就很小,所以电极阵列上并不需要集成额外的部件,治疗的优化直接通过智能程序完成。
3、射频电流通过所述射频双极性电极从表面粘膜组织穿过神经层,神经直接和射频电流发生作用,这种方式相较电阻式加热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4、所述电极阵列能够提供相对好得多的功率分布均匀性,从而避免过度灼烧某些地方而其他地方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治疗。
5、能够用非常少的射频双极性电极条数达到较大的射频治疗面积,同时降低了加工难度。
6、射频双极性电极预先加工在柔性薄膜上,然后把柔性薄膜贴附到气球上,从而可以适应气球在置入腔体前后发生的巨大体积变化。
7、冷却系统能有效的保护表面的粘膜组织免受灼烧,从而把灼烧限制在神经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电源、智能控制器和前端导管;所述前端导管包括冷却系统和电极阵列,所述电极阵列附着在所述冷却系统的外表面,并包括至少一对射频双极性电极,所述至少一对射频双极性电极呈环形或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射频电源通过所述智能控制器将射频功率施加给所述电极阵列;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可伸缩腔体和位于所述可伸缩腔体内的冷媒;所述电极阵列以柔性薄膜为载体,所述柔性薄膜的两端分别贴附在所述可伸缩腔体的外表面两端,所述柔性薄膜的上端有一条线,当所述可伸缩腔体注入冷媒后体积膨胀时,所述线最先断裂,在治疗时所述柔性薄膜表面的所述电极阵列在可伸缩腔体的作用下紧贴器官内壁粘膜,射频功率通过所述射频双极性电极作用到器官组织,治疗结束后从器官中拔出所述前端导管时因为所述柔性薄膜质地柔软不至于划伤器官;所述冷却系统保护器官的表面粘膜层在治疗过程中免受破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双极性电极包括一对电极,所述电极包括导线端、工作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导线端和所述工作端,所述工作端包括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的裸露金属,所述连接端和所述导线端的外部包覆有绝缘层,所述导线端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双极性电极为弧形结构或条形结构,所述电极阵列呈周期扩展排布,其包括1-6对射频双极性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治疗的时候所述电极阵列中的各个射频双极性电极对轮流获得射频功率并施加到器官组织上,射频功率、持续时间以及轮流次序由所述智能控制器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导管包括第一体液输出口和第二体液输出口,所述第一体液输出口和所述第二体液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前端导管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导管还包括冷媒注入口,所述冷媒注入口相邻所述第一体液输出口,并与所述可伸缩腔体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为静止式冷却系统或循环式冷却系统,循环式冷却系统包括两个单方向的通道,所述可伸缩腔体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通道相通的单方向的隔层,所述两个通道还分别与一循环制冷器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液晶显示板、用于控制逻辑的微控制器、通讯模块和射频开关,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晶显示板、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射频开关连接,所述射频开关与所述电极阵列电性连接,射频开关通过接头与可伸缩腔体上的电极阵列相连,射频开关受控于微控制器发出的信号控制射频开关的开和关,所述微控制器储存有治疗优化参数,控制射频治疗的过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阻抗信息通过所述电极阵列直接获取用作诊断或者信号反馈,当所述阻抗信息用作反馈信号时,智能调整治疗优化参数,所述电极阵列上测量的信息输入到智能控制器,经过算法处理后显示在所述智能控制器的液晶显示板上或者通过所述的通讯模块传输到其他智能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源与所述智能控制器为分离结构或一体集成结构。
CN201510043355.3A 2015-01-29 2015-01-29 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 Active CN104587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3355.3A CN104587598B (zh) 2015-01-29 2015-01-29 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3355.3A CN104587598B (zh) 2015-01-29 2015-01-29 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7598A CN104587598A (zh) 2015-05-06
CN104587598B true CN104587598B (zh) 2017-08-04

Family

ID=53113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3355.3A Active CN104587598B (zh) 2015-01-29 2015-01-29 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875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5998B (zh) * 2016-02-29 2018-04-0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动脉粥样硬化靶向治疗装置
CN105536137B (zh) * 2016-03-10 2019-02-05 陈泗林 带固定装置的心脏起搏导线
CN106237513B (zh) * 2016-08-28 2019-01-22 杭州瑞彼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非侵入渗透式射频诊疗设备
US11896823B2 (en) 2017-04-04 2024-02-13 Btl Healthcare Technologies 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lvic floor tissue treatment
CN111273719B (zh) * 2020-01-28 2021-11-12 杭州瑞彼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输出能量自调节的电极阵列控制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1192Y (zh) * 2005-05-26 2006-08-0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自动膨胀式食管扩张导管
CN102905639A (zh) * 2010-04-06 2013-01-30 创新肺部方案公司 用于肺部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00176B2 (en) * 2006-07-27 2014-04-15 Pollogen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n-invasive treatment of skin tissue
CN101601888B (zh) * 2009-06-18 2011-06-01 深圳市艾尔曼医疗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点阵射频皮肤再生设备
US20120109118A1 (en) * 2010-10-29 2012-05-03 Medtronic Ablation Frontiers Llc Cryogenic-radiofrequency ablation system
CN102885648B (zh) * 2012-08-29 2015-03-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肾脏去交感神经消融导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1192Y (zh) * 2005-05-26 2006-08-0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自动膨胀式食管扩张导管
CN102905639A (zh) * 2010-04-06 2013-01-30 创新肺部方案公司 用于肺部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7598A (zh)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7598B (zh) 非侵入式低能耗射频诊疗设备
CN102119042B (zh) 具有挠性治疗电极的便携式射频热疗装置
CN105025984B (zh) 用于将可植入装置连接至无线能量的装置和方法
US8109982B2 (en) Non-invasive modulation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CN101925380A (zh) 用于加热的柔性且多孔的大面积电极
CN108366828A (zh) 用于人体粘膜组织的美容治疗的装置和方法
EP3043731A1 (en) Devices to treat nasal airways
CN108290038A (zh) 神经调节装置
CN106237513B (zh) 非侵入渗透式射频诊疗设备
CN204169925U (zh) 一种电生理导管
CN104162228B (zh) 锯齿波脉冲信号仪及前列腺治疗仪器
CN208274616U (zh) 一种多极射频热疗导管
CN107440785B (zh) 一种吸附式消融导管及消融装置
CN2910139Y (zh) 冷循环电极
CN106823142A (zh) 用于同时实施热疗与电刺激疗法的镁基液态金属及利用其的设备
CN105615990A (zh) 一种电生理导管
CN208492303U (zh) 用于非侵入式射频诊疗的柔性电极组件
CN106137378A (zh) 一种小型数字化冷热交替治疗仪
CN110772716A (zh) 一种经络疏通仪
CN105327449B (zh) 一种骶神经刺激器程控仪
CN209153671U (zh) “未病”腰背部穴位智能诊疗系统
AU2022246157A1 (en) Multi-electrod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ducing treatment effect outcomes
CN109394213B (zh) 智能诊疗系统
CN209360688U (zh) 智能诊疗设备
CN108670821A (zh) 一种新型针灸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1

Address after: Room 324, 7, 7, 63, No. 63, Jianggan District nine Ring Road, Jianggan District,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Ruibiji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C219,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Hsu lake high parish benevolent Road 99 C219

Patentee before: SUZHOU CHANG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