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4357B - 利用分布式能量源控制降低配电系统的损耗 - Google Patents

利用分布式能量源控制降低配电系统的损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4357B
CN104584357B CN201380043601.4A CN201380043601A CN104584357B CN 104584357 B CN104584357 B CN 104584357B CN 201380043601 A CN201380043601 A CN 201380043601A CN 104584357 B CN104584357 B CN 1045843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ve power
node
distributed energy
capacitor bank
energy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36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4357A (zh
Inventor
杨芳
冯晓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BB Research Ltd Switzerla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916225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58435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B Research Ltd Switzerland filed Critical ABB Research Ltd Switzerland
Publication of CN104584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4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4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4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8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配电系统具有多个无功功率资源,多个无功功率资源包括电容器组(104)和连接至该配电系统的分支(102)的分布式能量资源(106)。通过确定该电容器组(104)的离散开关状态以及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连续设置点降低该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使得在该电容器组(104)根据相应离散开关状态进行设置并且该分布式能量资源(106)在相应的连续设置点进行操作时,该无功功率资源所提供的无功功率降低损耗同时可选地校正该配电系统中的电压越限。基于所考虑的每个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最大和最小无功功率限制对该连续设置点的数值范围进行约束。

Description

利用分布式能量源控制降低配电系统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系统,尤其涉及降低这样的系统中的功率损耗。
背景技术
同样被称作分布式发电、分布式能量和分布式电力系统的分布式能量源(DER)是位于使用能量的地方或其附近的小型、模块化、分散式、网络连接或脱离网络的能量系统。DER是能够包括发电、能量存储和输送的有效器件的集成系统。DER包括诸如往复式引擎(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等)、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光伏系统、集中式太阳能系统、风能系统、小型模块化生物电源系统、能量存储系统(例如,飞轮)等。
包括环境问题、系统扩展约束和DER的技术改进在内的许多因素已经使得DER不断进入到配电系统之中。DER能够在客户点提供能量,并且在配电系统操作的优化方面引入了新的挑战。特别地,许多DER能够在某个范围内对其无功功率(var)输出进行控制,这为控制电力配电网络中的无功功率流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交变电流配电系统中需要无功功率流以支持网络上有功功率的传输。由于感性和容性网络元件而以磁场或电场形式临时存储并且随后返回至源的功率流部分是无功功率。感性设备从网络吸收无功功率,而容性设备则将无功功率注入到网络之中。DER能够根据操作条件吸收或注入无功功率。连接至配电网络的感性设备、容性设备和DER在这里被称作无功功率源。存储在无功功率源中的能量引起无功功率流动。无功功率流动对于跨网络的电压水平具有很大影响。电压等级和无功功率流动必须被妥善控制以允许配电系统在可接受的限制内进行操作。
在配电系统中,降低功率损耗是用于提高系统操作效率的重要解决方案。功率损耗的降低涉及到可用无功功率资源的控制以对网络中的无功功率流动进行优化。传统配电系统中可用的主要无功功率资源是可切换的分路电容器组。因此,最为常规的功率损耗降低的解决方案仅关注于电容器组的控制。然而,随着配电系统中引入DER的增加,能够使用仅有的开关电容器组以外的另外的无功功率源。与电容器的离散控制相比,DER的连续控制能力能够进一步促成功率损耗的降低。并未在功率损耗降低分析中考虑到DER的常规功率损耗降低解决方案是基于非常简单的网络模型并且仅能够针对小型系统进行验证。难以在实际使用规模的系统上对这样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进行预测。
发明内容
根据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DER无功功率控制被集成到电力配电系统的集中功率损耗降低架构之中。电力配电网络控制中心或配电系统变电站因此能够使用DER而促成功率损耗的降低。
根据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降低的方法的实施例,该配电系统具有多个无功功率资源,多个无功功率资源包括电容器组和连接至该配电系统各分支的分布式能量资源,该方法包括:确定该电容器组的离散开关状态以及分布式能量资源的连续设置点,而使得在该电容器组依据相应离散开关状态进行设置并且该分布式能量资源在相应的连续设置点进行操作时,该无功功率资源所提供的无功功率使得该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有所降低;并且基于所考虑的每个分布式能量资源的最大和最小无功功率限制对该连续设置点的数值范围进行约束。
根据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实施例,该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以确定该电容器组的离散开关状态以及分布式能量资源的连续设置点,而使得在该电容器组依据相应离散开关状态进行设置并且该分布式能量资源在相应的连续设置点进行操作时,该无功功率资源所提供的无功功率使得该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有所降低。该计算机程序进一步包括程序指令以基于所考虑的每个分布式能量资源的最大和最小无功功率限制对该连续设置点的数值范围进行约束。
根据与配电系统进行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的实施例,该计算机系统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可操作以确定该电容器组的离散开关状态以及分布式能量资源的连续设置点,而使得在该电容器组依据相应离散开关状态进行设置并且该分布式能量资源在相应的连续设置点进行操作时,该无功功率资源所提供的无功功率使得该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有所降低。该处理电路进一步可操作以基于所考虑的每个分布式能量资源的最大和最小无功功率限制对该连续设置点的数值范围进行约束。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阅读以下详细描述以及参阅附图将会认识到另外的特征和优势。
附图说明
附图中的组件并非必然依比例绘制,而是强调对本发明的原则进行图示。此外,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图示了配电系统的示意图,其包括用于基于DER无功功率控制实施功率损耗降低的控制系统。
图2图示了基于DER无功功率控制降低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示了配电系统的非限制示例性实施例。该配电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变电站100以及连接至(多个)变电站100以便通过网络进行配电的多个分支102。该配电系统还包括多个无功功率资源,无功功率资源包括连接至该配电系统的分支102的分流电容器组104和分布式能量资源(DER)106。为了便于图示,图1中仅示出了第N个电容器组104、第M个DER106以及单个变电站100。
DER 106是可以包括发电、能量存储和输送的有效装置的集成系统。DER 106可以包括诸如往复式引擎(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等)、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光伏系统、集中式太阳能系统、风能系统、小型模块化生物电源系统、能量存储系统(例如,飞轮)等的系统,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在该配电系统所实施的集中式功率损耗降低架构中采用了具有可控无功功率的DER 106。
为此,该配电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108,其用于将可控DER无功功率集成到用于该配电系统的集中功率损耗降低架构之中。该功率损耗降低架构在多个电容器组104和DER106之间实现最优协同。该功率损耗降低架构还能够通过在该解决方案的过程期间施加节点电压约束而考虑到电压校准。例如,能够引入灵活的节点电压约束表示形式以满足来自设施的不同要求。此外,提供了近似预筛选方法以排除任何非关键节点的电压约束以便提高该解决方案的性能。
更为详细地,中央控制器108监视并控制该配电系统的操作,包括功率损耗降低和电压校正。如图1中所示的虚线连接所指示的,中央控制器108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连接而连接至该配电系统,或者包括在变电站的100一个变电站中。中央控制器108包括处理电路110,处理电路110可以包括数字和/或模拟电路,诸如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处理器、ASIC(应用特定集成电路)等,以便执行实施包括功率损耗降低和电压校正在内的网络控制功能。为此,中央控制器108包括功率损耗降低单元112,其包括在处理电路110中或者与之相关联,该处理电路110用于实施功率损耗降低和电压校正过程以及这里所描述的相对应计算。中央控制器108还具有诸如DRAM(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的存储器114,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单元110和功率损耗降低单元112在该程序代码的执行期间所处理并访问的程序代码和相关数据的HDD(硬盘驱动)。中央控制器108还具有I/O(输入/输出)电路118,其用于发送和接收信息,包括向电容器组104的本地控制器120传输电容器组104的离散开关状态。I/O电路118还将DER 106的连续设置点传输至DER 106的本地控制器122。该离散电容器开关状态和连续DER设置点分别对电容器组104和DER 106的无功功率输出进行控制,并且作为随后更为详细描述的功率损耗降低架构的一部分进行确定。
可控DER 106具有无功功率(var)输出,其能够经由连接至DER106或者与之集成的相应本地控制器而被控制在某个范围之内。中央控制器108在配电系统中实施集中的功率损耗降低和电压校准时,利用DER无功功率的可控性质。电容器组104提供了无功功率的两种离散状态—全部是或全部否—其能够由相对应的开关124在相应本地电容器控制器120的控制器被切换到网络之中。图1中以图形图示了第N个电容器组104的无功功率表现,其中无功功率以kvar(千var)为单位而被绘制为时间的函数。第N个电容器组104的开关状态在时间t1从OFF变为ON,这导致第N个电容器组104向配电网络(网格)提供其全部的无功功率容量。第N个电容器组104的开关状态在时间t2变回其之前的状态,即从ON变为OFF,这从网络去除第N个电容器组104的全部无功功率容量。
与之相比,可控DER 106具有连续设置点,其产生了相对应的连续无功功率响应。通过考虑并利用DER 106的连续无功功率响应,中央控制器108经由处理电路110和功率损耗降低单元112以更为精确和准确的方式针对配电网络实施功率损耗降低和电压校准。
DER 106控制无功功率输出的能力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使用异步发电机或者与网络对接的线路通信转换器的DER 106无法对其无功功率输出进行控制,而使用同步发电机以及与网络对接的自励式转换器的DER 106则能够以任意给定的功率因数进行操作并且因此能够被用来支持无功功率。
由于功率损耗降低是配电管理系统中的稳定状态应用,所以最为感兴趣的仅是DER 106的稳定状态特性。因此采用通用稳定状态DER模型。也就是说,对于具有可控无功功率的DER 106而言,其无功功率输出能够在某个范围内发生变化(注入/吸收)。该范围可以由DER最大容量、预防实际功率输出和功率因数限制所确定。更具体地,使用以下等式以给定时间间隔针对DER 106计算最大和最小的无功功率输出。
其中
最大DER无功输出
最小DER无功输出
Pder:给定时间间隔的最大DER有功功率输出
DER功率因数滞后限制
DER功率因数超前限制
Sder:DER最大容量
在等式(1)和(2)中,特定DER 106在给定时间间隔的最大/最小无功功率输出并不导致过载或违反功率因数限制。对于诸如太阳能和风力之类的一些类型的DER 106而言,实际功率输出可能在给定时间间隔期间有所变化,因此在计算中应当使用最大的估计实际功率输出。最大DER无功功率输出是由滞后功率因数限制和DER最大容量所确定的两个数值中的最小值。最小DER无功功率输出是超前功率因数限制和DER最大容量所确定的两个数值中的最大数值。正值意味着DER无功功率注入(到网络中),而负值则意味着(从网络)吸收DER无功功率。
用于功率损耗降低和电压校准的DER 106的无功功率控制基于原有的功率损耗降低架构而实现,其是通过对电容器组104进行开关同时满足分支电流幅度约束而优化系统无功功率的基于集中式、详细的模型的在线解决方案。为了整合DER无功功率控制,如随后关于等式(7)至(16)所更为详细描述的,对原有优化公式进行扩充以包括连续DER无功功率控制变量。
等式(3)至(6)中描述了没有DER无功功率控制的原有功率损耗公式。所使用的控制变量包括离散电容器开关控制变量(uc),以及实部(d)和虚部(q)分支电流分量的连续变量。该离散电容器开关控制变量(uc)确定电容器组104的开关状态,例如uc=0或1。等式(3)所表示的目标函数是二次功率损耗函数。该功率损耗基于分支电阻(ri)以及实部和虚部分支电流进行计算。该目标函数被等式(4)和(5)所表示的线性约束以及与如等式(6)所表示的有关分支电流的二次约束所约束。
在这些等式中,nb是配电系统中的电路分支(线路和变压器支柱)的数量,是分支i的实部电流分量关于电容器组c的开关的敏感度数值,是分支i的虚部电流分量关于电容器组c的开关的敏感度数值,nc是可控电容器组的数量,是分支i的电流幅度限制,而uc是电容器组c的离散电容器开关变量。该敏感度数值能够通过执行敏感度分析来确定,由此分支电流的敏感度响应于电容器组104的无功功率控制状态来确定。该敏感度数值能够通过扰动大小进行归一化,即通过每个电容器组104所提供的无功功率的数量进行归一化,该电容器组能够由相对应的开关124在相应本地电容器控制器120的控制之下被切换到网络之中和网络之外。
原有的功率损耗公式被扩充以包括DER无功功率控制作为附加的连续控制变量。所扩充的公式还包括针对配电系统的不同节点的电压幅度约束。该电压约束使得公式能够在降低功率损耗的同时考虑到电压校正。例如,电压约束表示形式能够被引入以满足来自设施的不同要求。此外,随后更为详细地描述了近似预筛选方法,其排除了所扩充的优化公式中任何非关键的电压幅度变量和约束以便提高解决方案的性能。所扩充的具有附加连续DER无功功率控制变量和电压幅度约束的功率损耗降低公式由以下所给出:
其中分别是实部和虚部分支电流,nb是网络中电路分支(线路和变压器支柱)的数量,ri是分支电阻,nnd是所考虑的网络节点的数量,是与节点k处的电压幅度相关联的松弛变量,而wk是节点k处的电压的权重系数。
所扩充的功率损耗降低公式的第一部分使得功率损耗最小化,而第二部分则确保了某个电压幅度约束在网络中的不同节点处得到满足。通过在该解决方案的过程期间施加电压约束,所扩充的功率损耗降低功率在多个电容器组104和DER106之间实现了最优的无功功率协调,同时还实施了电压校准。
等式(7)所表示的功率损耗降低目标函数能够服从以下线性分支电流约束:
服从以下线性DER无功功率控制约束:
服从以下线性节点电压约束:
并且服从以下二次约束:
在等式(8)至(16)中,是被计算为电容器组104的离散开关状态变化(uc)和DER106的连续设置点变化(uder)的函数的分支i的实部电流分量的敏感度数值,是被计算为电容器组104的离散开关状态变化(uc)和DER 106的连续设置点变化(uder)的函数的分支i的虚部电流分量的敏感度数值,u表示电容器组104的离散开关状态变化(uc)和DER106的连续设置点变化(uder)的控制变量,nu是全体可控变量(具有可控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104和DER 106)的数量,并且nder是可控DER 106的数量。同时,Qder(0)是DER 106处于基本情况下的无功功率输出,是如等式(1)所给出的DER 106所输出的无功功率的上限,是如等式(2)所给出的DER 106所输出的无功功率的下限,Vk是节点k的电压幅度,Vk(0)是基本情况下节点k出当前的电压幅度,VMAX是电压幅度上相,而VMIN是电压幅度下限。
与等式(3)所给出的原有公式相比,等式(7)所给出的具有目标函数的扩充公式被修改以包括依据等式(7)的第一部分的电压校正项,并且被DER连续设置点所表示的DER无功功率变量所约束,该DER连续设置点具有如等式(10)所给出的每个考虑DER 106的最大和最小无功功率限制所限制。以这种方式,能够通过确定DER 106的适当连续设置点而进行更为精确的无功功率调节,其与离散电容器开关状态相结合,更为优化地降低了配电系统内的功率损耗。根据等式(8)和(9)所表示的分支电流约束以及等式(10)所表示的DER无功功率约束,如等式(4)和(5)所给出的原有分支电流的计算被扩展以考虑到DER无功功率输出变换对于实部和虚部分支电流的影响。
图2图示了由中央控制器108借助于来自功率损耗降低单元112的支持而实施扩充的功率损耗降低公式的方法的实施例。依据所扩充的功率损耗降低公式的第一部分确定电容器组104的离散开关状态和DER 106的连续设置点,而使得无功功率资源(电容器组104和DER 106)所提供的无功功率在电容器组104依据相应离散开关状态(0或1)进行设置并且DER 106在相应连续设置点进行操作时降低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框200)。
可供选择的连续设置点的范围能够被等式(10)所限制。也就是说,DER连续设置点的数值范围能够被约束以针对每个所考虑的DER 106在最大和最小限制内产生无功功率Qder(0)+uder。此外,实部和虚部分支电流考虑到无功功率资源(电容器组104和DER 106)所提供的无功功率对于如等式(8)和(9)所给出的实部和虚部分支电流的影响。
依据所扩充的功率损耗降低公式的第二部分功率损耗降低能够进一步基于配电网络中不同节点的电压幅度约束进行限制以校正电压越限(框210)。权重系数wk可以根据节点电压的重要性而有所变化。在一个实施例中,与较高优先级节点的电压幅度约束相比,较低优先级节点的电压幅度约束的权重更低。配电系统中的任何所期望节点都可以具有这样的电压约束。节点的优先级可以按照期望进行确定,例如通过在网络中的位置等所确定。
功率损耗降低优化能由于电压幅度约束而受到限制,而使得之前在任意节点处存在的电压幅度越限由于功率损耗降低处理都不会恶化,并且由于功率损耗降低处理而不会在任何节点处出现新的电压幅度越限。以这种方式,设施无论在运行损耗降低应用之前的越限如何都能够接受网络电压条件,并且仅要求该功率损耗降低处理不会使得电压分布出现恶化。根据该实施例,其目标为降低功率损耗同时不会使得现有电压分布恶化。例如,如果在功率损耗降低处理之前节点处已经存在电压越限,则该处理不应当使得该电压越限恶化。如果在节点处没有出现电压越限,则该功率损耗降低处理应当不会在该节点或任意其它节点引入新的电压越限。以下的表1图示了执行功率损耗降低处理之前和之后的三种情形,其中是节点k在执行功率损耗降低处理之前的电压,而是节点k在执行该处理之后的电压。用于实现该目标的电压约束VMIN、VMAX在等式(12)至(14)中示出:
表1
其中k=1,…nnd.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功率损耗降低公式能够由于电压幅度约束而受到限制,而使得之前在任意节点处存在的电压幅度越限在执行功率损耗降低的同时得以被消除。以这种方式,设施能够在执行功率损耗降低处理的同时对现有电压越限进行校准,并且电压分布在该损耗降低处理之后能够有所改善。这样,第一优先级是消除电压越限。功率损耗降低仅在电压校准和功率损耗降低的控制动作不会彼此冲突的情况下才被实现。该实施例的电压约束由以下的等式(17)所表示,其将在该特定实施例中替代等式(12)至(14)所给出的电压约束:
VMIN≤Vk≤VMAX k=1,…nnd (17)
引入电压幅度变量和相关约束提高了优化问题的维度和复杂度,这会影响到解决方案的性能。解决方案的性能能够通过忽略来自等式(7)的优化函数的非关键电压幅度变量和约束而进一步得到优化。
非关键电压幅度变量和约束能够基于三个因素进行识别。第一因素是电压幅度(Vk)关于电容器开关的敏感度数值以及关于DER无功功率输出变换的敏感度数值第二个因素是电压幅度的现有数值(Vk(0))。第三个因素是可用的控制动作(uc和uder)。
关于针对可控电容器组104的可用控制动作,如果现有电容器组的状态为开启,则该组104仅能够被关闭,即可用控制操作(uc)为关闭(例如,uc=-1)。否则,如果现有电容器组的状态为关闭,则该组104仅能够被开启,即该电容器组104的可用控制动作(uc)为开启(例如,uc=1)。
关于针对DER 106的无功功率输出的可用控制动作,当前的DER无功功率输出能够被假设为Qder(0),并且其最大和最小无功功率数值限制分别为如等式(1)和(2)所给出的DER 106的可用控制操作(uder)包括增大或减小其无功功率输出。电压幅度关于DER无功功率输出变换的敏感度数值为正(即,如果DER无功功率输出增大,则电压幅度增大,并且如果DER无功功率输出减小,则电压幅度减小)。因此,当考虑是否将DER无功功率输出增大/减小至其最大/最小无功功率输出限制时,能够基于这些敏感度数值来计算所估计的最大/最小节点电压幅度。如果所产生的估计最大/最小电压幅度并未超过电压上/下限(VMAX/VMIN),则该电压幅度及其相关约束能够被识别为是非关键的,并且因此在期望的情况下从目标函数中被排除。
随后对用于忽略来自所扩充的功率损耗降低公式中的非关键电压幅度变量和约束的处理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下通过针对电容器组104和DER 106的所有可用控制动作(uc和uder)进行循环:
针对每个控制动作,通过所有节点电压进行循环:
如果
累加电压增大量
如果
累加电压减小量
结束循环
结束循环
随后如下通过所有节点电压进行循环:
如果
则Vk被识别为非关键控制变量
VMIN≤Vk≤VMAX被识别为非关键约束
如果
则Vk≤VMAX被识别为非关键约束
如果
则VMIN≤Vk被识别为非关键约束
结束循环
该预先筛选过程估计了最差情形的电容器和EDR控制组合的情况下的电压幅度,即每个电容器组被开启或关闭,并且每个DER处于其相应功率输出所允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果离散电容器开关状态(uc)从一个状态(0或1)变为其它状态(1或0)并且连续DER设置点(uder)从当前数值Qder(0)变为最小或最大限制()导致该节点处的累加电压处于该节点的预定最小和/或最大限制(VMAX/VMIN)之内,则电压幅度约束中的一个或多个针对该特定节点被忽略。例如,如果离散电容器的开关状态变化以及连续DER设置点的变化导致节点k处的累加电压并未违反预定最大限制VMAX,则针对节点k忽略最大电压幅度约束Vk≤VMAX。以类似的方式,如果离散电容器的开关状态变化以及连续DER设置点的变化导致节点k处的累加电压并未违反预定最小限制VMIN,则针对节点k忽略最小电压幅度约束VMIN≤Vk
这里所描述的功率损耗降低实施例将DER无功功率控制整合到传统的基于电容器控制的基于集中式网络模型的在线损耗降低解决方案之中以进一步促成系统损耗的降低,并且能够应用于设施规模的配电系统。在多个电容器和DER无功功率控制之间实施了最优的协调。电容器和DER无功功率控制对于系统节点/总线电压的影响能够被考虑,并且能够在该解决方案中包括电压约束。灵活的电压约束表示形式允许设施根据要求降低损耗和/或校正电压越限。该解决方案的效率能够通过忽略非关键约束而有所改善。
诸如“第一”、“第二”等的术语被用来描述各种要素、区域、分段等,而并非意在作为限制。类似的术语贯穿该描述指代类似的要素。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具有”、“含有”、“包括”、“包含”等的术语是开放端点术语,这表示存在所提到的要素或特征但是并不排除另外的要素或特征。除非上下文明确另外有所指示,否则冠词“一种”、“一个”和“该”意在包括复数以及单数。
考虑到上述变化和应用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被以上的描述所限制,也并不被附图所限制。相反,本发明仅由以下权利要求及其法定等同形式所限制。

Claims (18)

1.一种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降低的方法,所述配电系统具有多个无功功率资源,所述多个无功功率资源包括电容器组(104)和连接至所述配电系统的分支(102)的分布式能量资源(106),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200)分别控制所述电容器组和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的无功功率输出的所述电容器组(104)的离散开关状态以及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连续设置点,使得在所述电容器组(104)根据相应的所述离散开关状态进行设置并且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在相应的所述连续设置点进行操作时,由所述无功功率资源所提供的所述无功功率降低所述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其中所述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是基于分支电阻以及考虑了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的无功功率输出改变的实部分支电流和虚部分支电流而确定的;
基于考虑的每个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最大无功功率限制和最小无功功率限制对所述连续设置点的数值范围进行约束(210);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电容器组的离散开关状态以及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的连续设置点,来控制所述电容器组和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的无功功率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根据所述电容器组(104)的所述离散开关状态、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所述连续设置点、分支电阻、实部分支电流和虚部分支电流而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配电系统中不同节点中的电压幅度约束对电压越限进行校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压越限基于电压幅度约束进行校准,使得之前在所述节点的任意一个处存在的电压幅度越限不会由于所述功率损耗降低而恶化,并且不会由于功率损耗降低而在所述节点的任意一个处出现新的电压幅度越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压越限基于所述电压幅度约束进行校准,使得之前在所述节点的任意一个处存在的电压幅度越限在执行所述功率损耗降低时得以被消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对所述电压幅度约束进行加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与较高优先级节点的所述电压幅度约束相比,较低优先级节点的所述电压幅度约束的权重更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电容器组(104)的所述离散开关状态从一个状态变为另一状态并且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所述连续设置点从当前数值变为所述最小无功功率或最大无功功率限制,导致节点处的累加电压处于所述节点的预定最小和最大限制之内,则针对所述节点忽略所述电压幅度约束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压幅度约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电容器组(104)的所述离散开关状态的变化以及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所述连续设置点的变化导致节点处的所述累加电压并未越出所述预定最大限制,则针对所述节点忽略最大电压幅度约束,并且其中如果所述电容器组(104)的所述离散开关状态的变化以及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所述连续设置点的变化导致节点处的所述累加电压并未越出所述预定最小限制,则针对所述节点忽略最小电压幅度约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电容器组(104)的所述离散开关状态从所述配电系统的中央控制器(108)传输至所述电容器组(104)的本地控制器(120);以及
将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所述连续设置点从所述中央控制器(108)传输至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本地控制器(122)。
11.一种与配电系统进行通信的计算机系统,所述配电系统具有多个无功功率资源,所述多个无功功率资源包括电容器组(104)和连接至所述配电系统的分支(102)的分布式能量资源(106),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处理电路(110),所述处理电路(110)被操作以:
确定分别控制所述电容器组和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的无功功率输出的所述电容器组(104)的离散开关状态以及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连续设置点,使得在所述电容器组(104)根据相应的所述离散开关状态进行设置并且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在相应的所述连续设置点进行操作时,由所述无功功率资源所提供的所述无功功率降低所述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其中所述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是基于分支电阻以及考虑了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的无功功率输出改变的实部分支电流和虚部分支电流而确定的;
基于所考虑的每个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最大无功功率限制和最小无功功率限制对所述连续设置点的数值范围进行约束;以及基于所确定的电容器组的离散开关状态以及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的连续设置点,来控制所述电容器组和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的无功功率输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10)进一步操作为基于所述配电系统中不同节点的电压幅度约束对电压越限进行校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10)进一步操作为基于所述电压幅度约束对所述电压越限进行校准,使得之前在所述节点中的任意节点处存在的电压幅度越限不会由于功率损耗降低而恶化,并且不会由于所述功率损耗降低而在所述节点中的任意节点处出现新的电压幅度越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10)进一步操作为基于所述电压幅度约束对所述电压越限进行校准,使得之前在所述节点中的任意节点处存在的电压幅度越限在执行功率损耗降低时得以被消除。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10)进一步操作为对所述电压幅度约束进行加权,使得与较高优先级节点的所述电压幅度约束相比,较低优先级节点的所述电压幅度约束的权重更低。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10)进一步操作为:如果所述电容器组(104)的所述离散开关状态从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并且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所述连续设置点从当前数值变为所述最大无功功率限制或所述最小无功功率限制,导致节点处的累加电压处于预定最小限制和最大限制之内,针对所述节点忽略所述电压幅度约束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压幅度约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10)进一步操作为:如果所述电容器组(104)的所述离散开关状态的变化以及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所述连续设置点的变化导致节点处的所述累加电压并未越出预定最大限制,则针对所述节点忽略最大电压幅度约束,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单元(110)可操作为如果所述电容器组(104)的所述离散开关状态的变化以及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所述连续设置点的变化导致节点处的所述累加电压并未违反所述预定最小限制,则针对所述节点忽略所述最小电压幅度约束。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10)进一步操作为将所述电容器组(104)的所述离散开关状态传输至所述电容器组(104)的本地控制器(120),并且将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所述连续设置点传输至所述分布式能量资源(106)的本地控制器(122)。
CN201380043601.4A 2012-08-31 2013-08-29 利用分布式能量源控制降低配电系统的损耗 Active CN1045843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00,357 2012-08-31
US13/600,357 US9590423B2 (en) 2012-08-31 2012-08-31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loss reduction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control
PCT/US2013/057196 WO2014036209A2 (en) 2012-08-31 2013-08-29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loss reduction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contro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4357A CN104584357A (zh) 2015-04-29
CN104584357B true CN104584357B (zh) 2018-03-16

Family

ID=49162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3601.4A Active CN104584357B (zh) 2012-08-31 2013-08-29 利用分布式能量源控制降低配电系统的损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90423B2 (zh)
EP (1) EP2891221B2 (zh)
CN (1) CN104584357B (zh)
WO (1) WO201403620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13463B1 (de) * 2012-09-28 2018-06-13 Enrichment Technology Company Ltd. Energiespeichersystem
US9553453B2 (en) * 2013-03-15 2017-01-24 Dominion Resources, Inc. Management of energy demand and energy efficiency savings from voltage optimization o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using AMI-based data analysis
CN103840467A (zh) * 2014-03-20 2014-06-04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五区图的无功综合控制方法
EP3149825B1 (en) * 2014-05-28 2020-07-01 GE Energy Power Conversion Technology Ltd Reactive power prediction capability
CN105046425B (zh) * 2015-07-03 2018-12-0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接入配电网能力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EP3374838B1 (en) * 2015-11-09 2020-08-05 ABB Schweiz AG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US10148092B2 (en) 2016-01-27 2018-12-04 Allianc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Llc Real time voltage regulation through gather and broadcast techniques
WO2018160237A2 (en) 2016-11-16 2018-09-07 Allianc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Llc Real time feedback-based optimiz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CN107069749B (zh) * 2017-03-20 2018-02-16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一种春节方式下消除电压越上限的线路开断方法
CN108039720B (zh) * 2017-11-10 2021-09-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最大输电能力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US10853084B2 (en) 2019-02-13 2020-12-01 Abb Schweiz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resources
CN112713620B (zh) * 2020-11-23 2022-11-2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压交直流耦合系统输电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3162041A (zh) * 2021-04-29 2021-07-23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功相关性优化线路损耗的监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949063A (zh) * 2021-10-25 2022-01-18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重构方法
CN117517908B (zh) * 2024-01-08 2024-03-26 南京中鑫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全站容性设备绝缘一体化监测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1591A (en) * 1990-02-28 1992-01-1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Optimizing reactive power distribution in an industrial power network
CN1066155A (zh) * 1992-05-25 1992-11-11 天津市荣发科技开发公司 自适应就地补偿方法及补偿装置
CN101420126A (zh) * 2008-11-21 2009-04-29 湖南大学 配电网电能质量复合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2397688A1 (en) * 2010-06-16 2011-12-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electric power facility comprising the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CN102290818A (zh) * 2011-08-16 2011-12-21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 地区电网电压无功功率自动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5190A (en) 1981-03-19 1982-12-21 Asi Systems, Inc. Automatic var controller
JPH0734624B2 (ja) 1987-09-21 1995-04-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圧−無効電力制御装置
US5422561A (en) 1992-11-23 1995-06-06 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 Company Automated voltage and VAR control in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5541498A (en) 1994-12-08 1996-07-30 Beckwith; Robert W. Distribution circuit var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adaptive capacitor controls
WO1997022169A2 (en) 1995-11-30 1997-06-19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Voltage based var compensation system
US7343360B1 (en) * 1998-05-13 2008-03-11 Siemens Power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Inc. Exchange, schedul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al power
DE102004048341A1 (de) 2004-10-01 2006-04-13 Repower Systems Ag Windpark mit robuster Blindleistungsregel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US7460931B2 (en) 2005-10-07 2008-12-02 Jay Jacob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a power grid
CN102204057B (zh) 2008-11-05 2013-12-11 Abb研究有限公司 无功功率优化
CN102204055B (zh) 2008-11-05 2014-11-05 Abb研究有限公司 调压优化
US8874277B2 (en) * 2009-09-15 2014-10-28 Denis Kouroussis Smart-grid adaptive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with power factor optimization and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reduction
EP2580834B1 (de) 2010-06-11 2019-12-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orhersagbares einspeisen von blindleistungen
EP2397689A1 (en) 2010-06-16 2011-12-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power production entity
US8664800B2 (en) 2010-08-31 2014-03-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of inverter VAR support
US20120133209A1 (en) 2010-11-30 2012-05-3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ng technologies with integrated volt/var control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1591A (en) * 1990-02-28 1992-01-1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Optimizing reactive power distribution in an industrial power network
CN1066155A (zh) * 1992-05-25 1992-11-11 天津市荣发科技开发公司 自适应就地补偿方法及补偿装置
CN101420126A (zh) * 2008-11-21 2009-04-29 湖南大学 配电网电能质量复合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2397688A1 (en) * 2010-06-16 2011-12-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electric power facility comprising the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CN102290818A (zh) * 2011-08-16 2011-12-21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 地区电网电压无功功率自动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36209A2 (en) 2014-03-06
CN104584357A (zh) 2015-04-29
US20140062426A1 (en) 2014-03-06
WO2014036209A3 (en) 2014-10-16
EP2891221B1 (en) 2017-06-14
EP2891221B2 (en) 2024-02-28
EP2891221A2 (en) 2015-07-08
US9590423B2 (en) 2017-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4357B (zh) 利用分布式能量源控制降低配电系统的损耗
Chen et al. PI parameter tuning of converters for sub-synchronous interactions existing in grid-connected DFIG wind turbines
Cárdenas et al. Resonant control system for low‐voltage ride‐through in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US20150261892A1 (en) Integrated optimal placement, sizing, and operation of energy storage devices in electric distribution networks
Esmaeilian et al. Optimal placement and sizing of DG units and capacitors simultaneously in radial distribution networks based on the voltage stability security margin
Abou El‐Ela et al. Minimisation of voltage fluctuation resulted from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uncertainty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Huang et al. Hybrid optimisation method for optimal power flow using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 devices
Hasanien et 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sed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for low-voltage ride-through capability enhancement in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CN106655226A (zh)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有源配电网不对称运行优化方法
CN107317353A (zh) 一种含分布式光伏发电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
Mohammadi et al. Bacterial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oriented b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type DFACTS for power quality enhancement in distribution system
Eltamaly et al. Adaptive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ion techniques with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optimum voltage control
Debdouche et al. Robust integral backstepping control microgrid 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 with battery energy storage through multi-functional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using direct power control SVM strategies
Hasanien et al. Enhanced block-sparse adaptive Bayesian algorithm based control strategy of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units for wind farms power ripple minimization
CN109787211A (zh) 一种基于vsc的多端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及系统
Keshta et al. Application of Static Var Compensator (SVC) with PI controller for grid integration of wind farm using harmony search
Nguyen et al. Fuzzy PID controller for accurate power sharing in DC microgrid
Hamdy et a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STATCOM integrated wind farm for harmonics mitigation using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CN106682760A (zh) 一种风电功率爬坡预测方法
CN112736913A (zh)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功率优化模式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Mahmud et al. ANFISPID-based voltage regulation strategy for grid-tied renewable DG system with ESS
Li et al. Wind farms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using genetic/tabu hybrid algorithm
Lu et al. Impact of series compensation on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large‐scale PV plants
Touhami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uzzy-logic controller applied to a UPFC transmission system
Su et al.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control of wind farms with fixed-speed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5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ABB Switzerland Co.,Ltd.

Address before: Zurich

Patentee before: ABB RESEARCH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ABB grid Switzerland AG

Address before: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before: ABB Switzerlan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wiss Bade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Address before: Swiss Baden

Patentee before: ABB grid Switzerland A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31

Address after: Zurich, SU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wiss Bade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energy Switzerland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